培养创新能力对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帮助学生掌握现在和将来乃至终身体育需要的健体知识,健体技术和技能以及的体育文化素养。随着国家对中学课程实施了大力度的改革,无论是课程模式、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还是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我们积极推进素质教、实现科教兴国、培养新世纪人才的重要举措。体育教师在课堂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怎样才是体育教学中手段和方法的创新?教师如何在教学上转变以往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手段和接受新的技术、新观念,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在学习管理方面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些都值得我们体育教师去总结和探索的问题。 关键词:体育教学 体育教师 学生 创新 培养 现代心理学认为,每一个人都具有先天性的创新潜能,这种潜能的实现依赖于个体所处的环境,能激发个体的创造性思维,促进创造潜能转化为现实的创造才能力。作为中学体育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 一、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创新态度,体育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改变以往习惯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改变教师的角色和上课的节奏。要培养创新性的学生,体育教师首先成为富有创新精神的人,只有自身具有创新精神、富有创造力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的学生。其次,体育教师应具备先进的教育思想,才能产生教改意识,才能用自己的生命和才智在教育改革中不断获得更新和发展。再次,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技能和较强的授课技巧来作为实践的基础,把理论升华为实践的高度来指导教学实施,实现教学的最优化。 二、体育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1、建立民主的师生,培养创新意识 传统的体育教学中师生关系是专断的,教学氛围沉闷,学生精神抑郁,学习处于被动状态。在新型的教学模式中教师营造一种自由、活泼、宽松、有趣的教学氛围,师生之间形成一种平等、和谐、民主的关系,学生会对教师产生信赖感和亲切感,从而形成有益于课堂教学的亲和力,使学生感受到对教师的期待和爱,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同时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上好每一节课,让学生从教师的一举一动中受到激励,使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老师在期待我”,教师充分利用自己的眼神、语调、微笑和肢休语言来表达对学生的鼓励和爱。只有在这样轻松愉快的教学中学生才能得到充分尊重和信任,只有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他们才能乐于参与教学过程,为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打好基础。 2、树立成功教育意识,培养创新精神。 奥托曾说:“我们所有的人都有惊人的创造力。只不过它埋藏在人的较为深层的自我里,只有付出辛劳且常常去挖掘才能得到它。或多或少,人人都有创新能力,但往往缺乏创新精神,精神源于动机,要想培养创新精神必须激发学生创新动机,树立成功意识。在体育教学中每当教师在示范一个新的动作时,有的学生跃跃欲试去模仿动作;有的学生心理也想上去做动作,但不外露;也有学生因怕做不好,表现得很被动,作为教师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即使是后一种学生虽然他们好像是要逃避练习,但他们内心也会有一种想做好的想法。例如:学习实心球时,有的学生扔得比较远;有的学生动作比较好;有的学生能够利用腰部力量等;教师用鼓励的语言激励学生,使学生都能体会成功的乐趣,于是学生都能积极投入练习,正是这种意识推动着他们去思考、去创新。 3、改革体育教学模式,培养创新精神。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学习是获取人类知识、经验、文化的手段,一个人从出生到生命终点也离不开学习。如果在学生走出课堂,离开学校时,变的讨厌教育,厌恶学习的话,就说明我们的教育失败了。”任何学科都是一样,枯燥的学习,不断重复的动作练习,再加上还要不可避免的付出自己的体力,有时甚至是超越极限的体力,往往只会让学生对学习望而止步。兴趣则可以唤起学生废寝忘食地钻研,成为开启学习体育成功大门的钥匙。人们常说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兴趣更是学生探索、创新的力量源泉,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的前提,是教学中重要的手段。在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讲解→示范→分组练习→巡回指导→终结评价”。这种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教者发令,学者强应,身顺心违”,这种教学模式存在着教学目标单一,组织教学形式僵化,忽视学法,个体差异,能力培养,学生处于被动状态等不足,与当前的素质教育相差太远。因此我们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要改进教学方法,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思维方式,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例如:在篮球教学比赛中,可以采用让深入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把所学的动作进行创新,编排出多种新颖而巧妙的配合和技术动作,改过去学生按照教师或教材编定的组合方式进行练习的状况,并让其出演示,学生进行评价,教师充分鼓励,提出建议。这样的教学方法无疑会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发展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pdf新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没有个性就没有创新。创新能力是指 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经过独立分析,综合形成新联络,从而解决问题的一种能力过程。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非要求学生去发现世界上没有的新 事物,而是借助体育教材,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创新活动的初步经验和方法,为其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二十一世纪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在新的现代教育思想的大潮中,学校多次组织教师学习、讨论、分析、研究,我们感到面临的任务很重,回首过去十多年体育教学的实践发展过程,无论从巨集观的教学思想到微观的教学手段确有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素质教育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素质教育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创新教育,下面结合体育教学中某些例项,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一、激发体育兴趣,引导创新意识
学生要在体育课上有所创新和开拓,首先他对体育有浓厚的兴趣,否则无从谈起。由于过去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和不适合时代要求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觉得体育课单调、枯燥、苦、累,从而害怕上体育课,为了克服这些不良倾向,让学生身心得到锻炼,必须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1、通过黑板报、挂图、广播、录影等大力宣传体育运动和健身的重要性。
2、开展小型的比赛活动,如年级、班级之间的比赛、体育课中的分组比赛,让他们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使每个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感觉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他们的体育兴趣。
3、内容、专案丰富多样,初中教材中的跑、跳、掷、篮、排、足球开展得比较普遍,韵律操、体操、舞蹈、羽毛球、乒兵球、跳绳以及室内的象棋、围棋等更能增加学生兴趣,促进身心发展的专案也经常地开展,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
二、结合教学目标引导创新
过去在体育课中侧重技术、技能的传授,重视体质的增强,现行和未来的教育强调娱悦身心、发展个性、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习惯和能力,并有所创造。
新编的初中体育教材较大篇幅选取体操、韵律操、舞蹈、武术、球类等学生感兴趣的专案,这些专案有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创造力的培养,例如韵律操教学,首先将复杂的动作简单化、由易到难,使学生掌握基本技术动作,然后将学生分组,要求他们在这些基本技术动作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自编组合操,教师将各小组的自编操综合起来,师生共同讨论、分析,最后确定一套或几套符合学生身心要求、娱乐性强、科学性强的动作。
三、教学内容与情景设计相结合,拓宽创新思维
体育课的内容通过教师生动有趣的讲解和气氛渲染,在教学过程中,要经常有意识引入或创设一定情绪色彩和形象生动的具体场面,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例如球类教学中,通过多媒体教学再现情境,让学生看一些世界球类大赛或全国比赛,队形员顽强拚搏,积极向上的精神,以及精湛的球艺感染学生,激励学生的情感,促使学生多动脑、动手,通过多方面实践理解教材,提高创新能力。
四、教学手段和方法新颖、灵活,传授科学的创新方式
在体育教学中,完成课的任务,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多种多样的,要恰当、适时和灵活地运用不同的方法,让学生在学的过程中易感知、理解、观摩、创新,从单一的身体练习法向多种现代化教学法转变,如接力跑教学,先在原地学习、体会动作,然后分组跑动中练习,学生重复练习几次,就不想练了。如换一种练习方法,按学生能力、速度分成几大组迎面接力跑,途中穿栏架、跳橡皮筋、绕杆等障碍物,分组同时进行,看哪组既快又好。过障碍物时有不同的方法,如穿栏架时有下面和侧面蹲下穿过,交接棒有上挑式和下压式,究竟用哪种方法更好,由学生在练习中体会,通过亲身实践总结更科学的方法。这样,学生在掌握动作技术的同时,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身心得到愉快,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形成。
五、组织教学形式多样化,提高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
体育教学中有时强调快、静、齐是必要的,如整队集合,伫列练习和徒手操。但课堂中,要求学生练习内容、次数、时间、节奏统一就成了军事化训练。压抑了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我们要让学生有更多的自由时间和机会去体验、实践,从而提高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如技巧练习,就现有的场地和器材,在规定的时间内,由学生集体动手布置,教师加以引导:以往布置是在同一直线或面对面两直线上放海绵垫分组同时进行,现在的布置形式要有所不同,如何设定最好等?最后,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加以改动进行练习,把垫子摆在同一圆形弧线上,学生练习时易观察、纠正动作,在提出别人动作正确与否的同时,自己的技术和分析能力也得到提高,这样增加了学生间的相互交流,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素质教育对我们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创新并不同相关因素简单、随着或偶然性的结合,而是教师对“体育”、“教材”、“育人”、“学生”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只有积累了这些经验,才能培养学生去创新,指导学生去实践,发展学生的个性。
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要老师有创新意识,若老师墨守成规的去教学,学生会在老师的威压下磨灭掉自己的创新。
第一:放权与学生之间,让学生去自己安排,自己去上课。让学生自己给自己上课;
第二:老师只是给于简单点评与安全保护,不进行批评;
第三:加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多进行思想引导。
如何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一、建立和谐、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
宽松的氛围是教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我们知道,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地位应该是平等的,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学生敢于且善于主动地参与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去求知、探索。在体育教学中,就更加需要教师根据学生注意的特点和好奇心理,为学生创造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环境和条件,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在客观情景中产生各种疑问,激发学生跃跃欲试的运动心理与求知欲,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进而达到培育学生主体意识,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的目的。那种“教者发令,学者强应,身顺而心违”的课堂教学,显然是不利于启用学生创新思维的。
二、激发学生体育兴趣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关键
兴趣是创造性思维的先导,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只有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使学生产生创造欲望。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时,他就会主动地、积极地、执著地去探索。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多科学家从小肯用功,放弃了作为一个孩子乐于享受的游戏、玩乐,抓紧一切时间学习,正是因为他对科学有浓厚的兴趣,从科学研究本身感受到无穷的乐趣和愉快,这是他人所无法体会到的。达尔文说:我一生主要乐趣和唯一职务就是科学工作,对于科学工作的热心使我忘却或者赶走我的不适。居里夫人说:科学的探讨研究,其本身就含有至美,其本身给人的愉快就是报酬,所以我在我的工作里面寻得了快乐。巴普洛夫说:感谢科学,它不仅使生活充满快乐与欢欣,并且给生活以支柱和自尊心。假如一个人对科学创造毫无兴趣,必然视学习为畏途,不可能有如痴如醉,废寝忘食,战胜一切困难的精神和劲头。
在体育课中,还可以在器材上求新,增强练习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诱发创新 。如在足球场地上设定四个球门,增加学生射门机会;跳秧歌舞时,让学生自带两条手绢,扭动起来会更加协调,更加有趣;自制的沙袋可缝两条彩带,投掷时空中飞舞,学生做投掷练习时,比起投掷又黑又重的铅球,会更加积极;利用废旧轮胎和各种器械设计出的攀爬组合器械,比单纯的抓绳、爬杆学生更乐意参加。
三、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创新思维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亲自亲践,只有这样,才能开发学生潜能,才能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在传统教育中,教师居于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整个课堂都是教师在那儿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则在教师的“指挥棒”下,沿着教师预先设计好的教学模式“走路”。老师说,学生做,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无从发挥,严重阻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这样的课堂环境中,怎能发挥出学生的创新能力呢?素质教育向我们提出,要想改变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关键在于树立教师“教”是为学生“学”服务的观点,在承认教师主导地位的同时,更应该确立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教学中不要把现成的答案告诉学生,而让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较快地掌握所学技术动作、方法原理和有关知识。
例如,“蹲距式跳远的助跑”的教学中,教师预先不给正确的技术概念,而向学生提出:“原地起跳跳得远呢?还是助跑起跳跳得远呢?”学生经过练习,验证得出“助跑起跳比原地起跳跳得远”。接着教师引出下面问题:“你觉得助跑的快慢与跳的远近有关吗”?学生通过练习和比较,可以得出“跑得越快,跳得越远”。进而又问学生“现在要跨过一条河沟,必须助跑才能跳过去,但起跳时不小心踩进小河沟就惨了!你们该怎么办?”教师把起跳板假设为“河沿”,沙坑假设为“河沟”,让学生练习、验证、体验,再由学生来谈练习体会。许多学生会发现快到“沟沿”时,凑小步和迈大步都会减速造成“掉进河沟”的惨剧,只有把起跳点确定好,才能保证快速助跑、准确起跳,跃过“河沟”。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己概括出蹲距式跳远助跑的方法和要领。由此可见,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可以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提高教师自身的创新意识
实施创新教育,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必须先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和创新意识的人。首先,创新教育的各种方法和措施,需要教师去实施。教师在学校教育中同时肩负著向学生传授知识和开发、培养他们的能力的双重责任。教师本人有什么样的教学理念、用什么样的标准评价学生、采用何种形式的教学方法、营造怎样的课堂气氛、组织什么样的课外活动、建立何种型别的师生关系等,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应不断采用“新花样”,采用比现行的教学方法更加灵活、更富有新意的教学方法,不仅要了解学生的需要、感受、能力、兴趣及行为,还需时常调整自己的角色和教学方法,去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习惯。其次,如果教师很有创新意识,不断地在教学活动和日常交流中表现出这种创新倾向,就会在无形中激发和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再次,有创新精神的教师往往会在感情上认同并鼓励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帮助学生创造自己的辉煌。
唯有创新才能有进步,唯有创新才能有发展。体育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不但具有自身的学科优势,而且具有更广阔的空间和范围。因此,我们应借助体育教学的自身优势,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体育的育体、促智、审美等多种功能,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得到提高。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第三次全教会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可见,时代呼唤著教学教学的改革,时代呼唤著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已成为我们教育教学活动中所面临的迫切任务。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冲剂呢?
一、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数学的特征之一是它的抽象性,面对6-12岁的孩子,如何通过抽象的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做到四鼓励三允许,即鼓励学生质疑、鼓励学生争辩、鼓励学发表不同的看法、允许学生向老师提出意见。这样就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创新学习和环境,从而使学生的智慧、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得以充分的发挥。如:在0的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的环境,板书0后,问学生0像什么?学生马上说像鸡蛋、鸭蛋。到这里我并没有停止,而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创新的环境,让学生想一想并讨论:0还像什么?刚开始,学生还不敢说,可开起头来,学生都争先恐后地回答,0像气球、像梨、像桃子、像猫的眼睛、像冬瓜、像南瓜等,足足有二十种不同的说法。教师接着问:这个0有什么用途?学生马上答出:画画时人的头、眼睛、嘴都用到0,机器上也有像0的零件等。这样的环境打开了学生自由想象的大门,为学生的创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时教师小结:0有这么多奥秘和用途,我们大家喜欢0吗?学生都说喜欢。此时教师又进行点拨,使学生的创新意识进一步升华,那么我们在考试时,大家愿意不愿意试卷上得到0呢?这时学生都笑了,都摇头说不愿意。紧接着让学生想一想,既然大家 希望自己考试提0分,那么我们在学习是应怎样办呢?问题一提出,学生都七嘴八舌地说:要好好 学习,上课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等等。这样的教学环境培养了学生敢说、敢想、爱动脑的好习惯,启迪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又受到了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二、保护好奇心,激发求知欲
小学生具有好奇心,对许多事情喜欢问“为什么”。教师应鼓励学生这种勤学好问喜欢探索的精神,并利用这种特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在学习“能被2、5整除的数”时,课的开始可让学生任意说一个数,教师就知道能否被2、5整除,这种人为的设定的神秘色彩能使学生好奇、惊叹、羡慕,然后利用这种特点,指导学生去发现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又如在三年级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过程中,进行简单的分数大小比较时,按照教材的内容是教学分子相同和分母相同的两种形式的分数大小比较。课堂中有学生提问:如何比较分子和分母都不同的分数呢?这其实是通分问题,要到以后才学习。但教师体会到这一总是表现了学生强烈是好奇心和求知欲,便改变了教学计划,指出:我们来研究一下:怎样比较分子和分母都不相同的分数的大小。比如45和38,谁比较大?一位学生说:45大于38,因为把分数35做为中间数,而45大于35,35大于38,所以45大于38。另一个学生说:45大于38,因为一个分数它的分子的分母相差越少,这个分数就越大。教师表扬了他们,并约定课后继续研究。这节课,由学生的一个“奇问”引发了思考,并由学生自己初步解决了总是,使得教学程序富有创造性,使教师和学生教师体会到了发现与探究的乐趣,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三、引导学生进行数学的“再创造”活动
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说:“将数学作为一种活动解释和分析,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数学方法,我称之为再创造方法。”他反复强调,“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让学生进行再创造”,也就是由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者“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活动,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在数学中,要根据知识特点和儿童的认知规律,努力为学生提供再创造活动的条件和机会,这样既能增长学生的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1、注重实践活动
对于从生活实际引发出的新知识的教学要尽量提供原型,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初中活动探索、发现新知识。如教学长方形的周长时,在学生通过直观形象认识了长方形周长的含义后,给学生每个人发一个长方形纸片(大小不一),要求他们动脑筋,想办法算出它的周长。这时可以发现学生都用直尺测量,但有的量四条边的长,有的只量长方形的长和宽。虽然这两种测量方法反映出学生智力水平的差异,但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了这一学习活动。在列式时,有的列(长+宽)×2,有的列(长×2+宽×2)。较多的是把四条边顺次相加,然后让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在相互交流和讲座中进行分析和比较,从而选出最佳方法。这就把教师“教数学”变成了学生创造性的“学数学”;把“现成”的数学变成了“活动”的数学,由学生自己重新构建的数学,使学生在数学的学习活动中学会了数学,从而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了培养。
2、注重独立思考
认识的发展离不开学生原有的数学实际,潜能的开发离不开独立思考积极探求的初中活动。数学中应放手大胆地让学生去尝试,使学生在独立思考中学会思考,掌握思考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如教学“倒数”时,在学生理解了倒数的意义后,改变过去由教师出题让学生求倒数的做法,放手让学生自己出题。第一个学生出35,同学们很快说出它的倒数,当第二个学生出58后,教师指出:能不能想出有新意的题目?这一富有“挑战性”的提问,打破了学生的思维定势,激励学生凝聚认知注意力去另辟蹊径。这时学生积极动脑,出的有假分数、带分数、小数、整数以及特殊的数“1”、“0”等,极大地调动了全体学生求倒数的积极性,从而把创新意识转化为创新行为。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注意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求知欲,引导学生进行数学的“再创造”活动,并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把握知识与创造能力培养的结合点,适时适度地引导,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就会在数学教学中得到培养和发展。
著名教育家夏沔尊曾说过:“教育不能没有情感”,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足以看出情感教育的重要性。而情感因素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语文教学与情感教育浅谈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语文教学与情感教育浅谈论文篇一《语文教学呼唤情感教育》
摘 要:素质教育的发展需要我们在实际教学中不仅仅注重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更要注意情感目标的渗透。语文学科的特点告诉我们应运用情感教育的方法,把传授知识和学生接受知识这种相互的思想交流和心灵活动融为一体。为达到这一目标,我们可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形成新的师生角色定位,同时开发最优化的适合学生发展的学习方法。
关键词:语文教学;情感教育;师生关系;教学模式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的目标包括: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和方法、知识和能力。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多注重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而忽视情感目标的渗透。这样的教学,既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又不利于学生知识的获得、情感的丰富、能力的发展等等。正如著名教育家夏沔尊所说:“教育不能没有情感”,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足以看出情感教育的重要性。而情感因素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语文教材中,文质兼备的文学作品占据相当的篇幅。这里有对祖国的爱、对人民的忠、对事业的追求、对信念的执著;这里有感人至深的父母之情,朋友之谊,也有天人合一的自然和谐……
怎样才能帮助学生发掘出作品的这些内蕴,让真、善、美走进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呢我认为我们初中语文教师应是情感教育的设计师、迁移者,在实际教学中,应运用情感教育的方法,把传授知识和学生接受知识这种相互的思想交流和心灵活动融为一体,使教师、学生、作品三者情感产生共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内驱力,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要做到这一点,我认为我们应该做到:
1 形成全新的语文教学模式,养成大语文教学意识,寻找读者与作者的心灵契合点,主动营造一种学习氛围,陶冶学生情操
进入中学阶段,语文学习的目标不能简单定位在识字、阅读与分析课文的基础上,而应将其逐步拓展到文学这个艺术领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材中选编的课文大多娴雅精致、脍炙人口,从方方面面反映不同作者对自然、人生、社会的领略和感悟,往往集风景美、道德美、人情美于一体。阅读和学习这些文章,要注重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寻找与作者心灵的契合点。对于中学生来说,在这一阅读过程中,往往最能使其与作者产生共鸣的东西便是真挚的情感。“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优美的作品是作者真挚情感的外化,“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真情最容易打动学生稚嫩而又单纯的心灵。
语文课教学之初,教师可用模型、标本、、幻灯、录音、录像等形式创设一种生动感人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为之所动,为之所感,产生共鸣,激励他们快速进入课文的情感世界之中。如教学朱自清的《背影》,教师可先放一段有关父爱的录像带。或放一曲《父亲》歌曲的录音,创造意境,使学生在美妙的乐曲声中自然进入对课文的学习。从课文的写作背景及对“父亲”的几次背影描写中不难营造一种“凄楚感伤”的气氛,并使这种气氛弥漫到整个课堂之中,深入到心灵之中,让教师与学生、作者与“父亲”的情感“熔”于一体,产生共鸣,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以背影开篇,一下子就点明全文的感情基调。车站相别的场景2次写到背影,淋漓尽致地抒写了父子间的深情、催人泪下的离愁别绪。文章结尾处,作者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思念之情洋溢其间,并与开头相呼应,真正做到以情开篇,以情收束。学生的情感也自然而然进入课文情境之中,心灵受到震动,理解了“天下父母心”的深刻含义。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所能做的就是积极创设情境,做一个忠实的引路人和点拨者,让学生打开心扉,尽情感悟,去做主动的探究者而最终得到愉悦的心理体验。这样才能陶冶其情操,培养其审美能力。
2 结合课文内容,加强课外比较阅读,寻找感动,拓展视野,丰富知识积累
教材中所选文章,诚然是古今中外的经典之作,对训练学生语文能力,提高学生思想素养,不无裨益。但教材中的阅读量对中学生来说还远远不够,教师还应结合教材与学生实际,推荐相应的课外阅读书目,指导学生进行课外比较阅读。如读了《背影》,可推荐散文《父亲的信》、《父亲》;读了《芦花荡》,可推荐《荷花淀》;读了《月球上的足迹》,可推荐凡尔纳的《从地球到月球》……这样,学生在与课文相关的比较阅读中,更容易找到情感的触动点,再次受到情感的熏陶,同时,还可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积淀。
3 诠释不一样师生角色,寻找教师与学生的心灵契合点,优化教学效果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具有极大的感染性,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而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这种健康的学习情感上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如果我们教师能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感召学生,会使学生受益匪浅。语文教师尤其如此。我们的语文教学内容更多地秉承着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华夏民族数千年的文化结晶。这一文化体系本身就对知识分子的人格提出了较高的规范和要求。语文教师作为这种文化的直接传播者,更应该向这种规范和要求看齐,其“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满腔热情,势必使学生产生共鸣,直接对其产生深远的教育意义。亲其师方能信其道,从事教学工作这么多年,我有这样的深刻体验:学生会因喜欢、崇拜某一教师而对其所任课程产生浓厚兴趣,并会努力将它学好。对此,在教学中我们就可以利用情感的这一特点,为教学开辟一条“以情育情”的通道,用教师的自身情感唤起学生的情感。我们相信,教师的满腔热情,势必使学生产生共鸣。苏霍姆林斯基曾告诫我们:“没有情感就没有教育,但情感的布施从来就不是无缘无故的,而更为注重的是方法和分寸”。由此可见,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全身心的培养自己对学生的情感基础,使情感成为教和学的联系纽带,在生活和学习中入手,培养情感。
4 探索最适合的学习方法,寻找学习者之间的心灵契合点,优化学习效果
传统的语文学习方法不外乎听、说、读、写,而新课程更高的学习要求却使我们不得不去寻求更为优化的学习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能忽略这样一点――语文学习活动更多的是一种开放的群体活动,因而多个参与学习的个体之间的交流、沟通在学习中的作用至为关键。个体之间寻求心灵的契合点,从而形成一种以自主为前提,相互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经深入人心并广为实施。
教师要充分发扬教学民主,相信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新课标强调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如在组织学习八年级上册的《老王》时,分小组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第一步,走进课文。首先,引导学生圈点生字,在小组内分工查阅工具书,互相学习。其次,认真读书,读准字音,互相纠正字音,读出不同人物的不同感情。再次,理清文章思路,把握课文大意。第二步,探究小说中的人物。仍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回答:①小说中的“老王”是怎样一个人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老王对别人的“善”②我们对老王的“善”又表现在哪些地方 第三步,探究作者写作意图。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然后推荐代表就在全班发言。最后质疑问难;在有感情的朗读中结束教学。
总之,情感教育是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社会各界呼唤创新人才的今天,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有必要强调“情感”因素。只有充分重视培养健康完善的情感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重要作用,并切实地把它落实于教学工作之中,让学生在学习中陶冶情操,愉悦性情,滋润心灵,健全人格。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能培养出真正具有高素质的一代人才,社会才能不断走向进步。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语文教学与情感教育浅谈论文
如何让小学生对美术课有较高的兴趣与信心
一、 精心设计,新颖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成功的导入环节能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小学生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特别感兴趣,导入环节要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活学生的求知欲,那么一节课就向成功迈进了一大步。
五六年级的美术课有很多课程是多种学科结合的综合,例如设计·应用、综合·探索等领域的美术课中创设情景导入,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美术课堂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美术的兴趣,老师需要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多种学科相结合,创设情景。在教学中我们常用的有音乐导入、情境导入、故事导入等,这也是最能激起学生兴趣的。如在《礼物的外套》一课中,我告诉同学们,下星期是XX同学生日了,我们要给他送一样礼物,要怎么妆扮一下,让礼物更漂亮、更珍贵、更能表达同学们的心意呢?后来学生做出来的东西还真让我吃了一惊。有好几件作业,无论是从材料到包装的形式都让人耳目一新。
二、 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我们常见的美术教学中,往往是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个东西,学生就跟着画一个东西,规定好先画这再画那。只是机械地重复了老师的动作,并没有动用自己的认识和思维,无形中抑制了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在教学上应该采取生动的教学方法,留给学生一个自由表现的空
间,让他们充分显露其艺术才华,找到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让学生去感受事物并对事物产生充分的联想,从而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表现欲望,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美术课由于其审美性的特点,要求给学生提供大量的欣赏资料,这些量大、涉及面广的教学材料能通过计算机技术很好地集成在一起,从而达到辅助教学的目的。多媒体通过鲜明的画面,逼真的色彩,美妙的音响效果,凭着强大的交互能力,有效地调动学生的视、听、说、手、脑等感官,能让学生从中体验情感、体验创造,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积极思维,主动记忆,联想、探讨,及时反馈,节省了课堂教学的时间,提高了学习效率,从而达到减轻负担、传授知识、开发智力和培养能力的目的。
三、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氛围,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美术教学是师生双边互动的教学,师生心与心之间的呼应就像人们在群山之中得到回声一样,教师对着学生心灵的高山呼唤:“我尊重你,理解你,关怀你”学生便在心灵的深处回应:“我尊重你,理解你,关怀你”由此可见情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因此教师在教学时为了调动学生情趣,自己要感情投入,教学时精力充沛,用幽默风趣的语言、生动形象的类比、深入浅出的解释来引导学生学习和探索,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教师只有付出真实的情感,才能收获真挚的感情,才能在师生之间架起情感的桥梁,以利于情感的沟通。但在美术教学中,由于美术学科不是考试科目,许多美术教师常对学科歧视有情绪,上课时不够投入;又加上教师在社会上的角色也日益丰富和多元化,压力也越来越大,如何调节自己的情感,把美术课上好,这也是我们美术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有许多美术教师做得很好,他们在上课时能忘却自己的烦恼,关注自己的课堂,关注自己的学生;能以饱满的激情面对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使学生在教师的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产生情感激励。
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设备逐步走入了学校校园,同时随着我国近年来大面积铺开的新一轮课程改革,以及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迅速发展,许多专家与教学一线人士都认识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是改革传统教育模式、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重要途径,这已成为21世纪我国这轮素质教育改革的一个热点问题。
一、当前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现状
我国某著名教育家说过这样的一席话:“我一直在思考,到底什么叫创新?近年来改革与发展大潮中形式主义与浮躁的现象相当严重,我们称之为“浮肿病”和“多动症”,口号不断翻新、模式层出不穷,仔细去检查一下,除了向你展现那一点形象工程之外,大都是文字游戏,其实一切照旧。从教育行政部门到学校,信息技术实际不受重视。信息技术只是停留在表面的作秀,而没有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日常的一切教学活动中去。用起来重要,说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
现状1:对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认识不足
部分教师认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就是将信息技术引入课堂,增加知识传授密度,就可以提高课堂效率,全面培养学生能力,甚至将其等同于计算机辅助教学;还有些教师使用的目的不明确,在教学中过多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忽视传统手段的运用,动动鼠标、敲敲键盘代替了传统的手势,课件代替黑板,屏幕主宰课堂,电脑成了课本,课堂成了影院,教师成了“放映员”,学生成了“观众”,把原先低效的“人灌”,变成高速的“机灌”;也有的教师不能很好地把握信息技术运用的时机,本可以借助实物进行操作,却过多利用动画模拟和软件验证功能,出现小题大作的现象,结果是事倍功半;还有部分教师把课件界面搞得五彩缤纷,喧宾夺主,学生注意力反而被鲜艳的色彩所吸引,忘记了听课,忽略了课堂教学中应掌握的知识;等等问题说明,教师对信息技术和学科课程整合的认识存在不足。
现状2:只重视硬件,轻视软件,忽视人才培养
硬件设备是以外在的物质形态存在的,易使人在感觉上立即得到一种投入上的满足,软件是知识形态的技术,是人类思维程序的外化,软件建设是一个长期的、高投入的过程,不能使人在感觉上立即得到投入上的满足,“潜件”主要是指教师的信息化素质,“潜件”水平的提高也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所以,各级教育部门对硬件设备建设的投入很大,很多学校购买先进的多媒体设备、建起了校园网络和网络教室,再加上原有的录音机,电视机等常规媒体,学校的信息技术硬件装备达到了较高水平。但忽视了对学科课程整合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教育软件资源的建设和教师的信息化素质的提高。致使很少教师能真正地懂信息技术、会用信息技术,不了解它们的长处、短处何在,在教学中有什么特长等,因此这些设备和技术教学利用程度较低,无法发挥其最大效用。即使少数教师使用这些设备,也只是迫于上公开课需要、或为了运筹教研活动,从而先进的设备最后成了面子工程,甚至有些校园网的功能还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就出现设备闲置及老化等问题。
现状3: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还达不到整合要求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由教师通过讲授、板书及其他教学媒体的辅助,把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宰,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老师灌输知识的地位。它重视知识的传授,重视智力的培养而轻视能力、情感的培养,忽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内在心理的发展变化,把学生当作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目前很多学校还都是处在这种传统教学模式中,往往都是由教师预先设计好教学过程,学生按照教师的思路来进行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仍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加之教师提供的教学信息资源有限,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的就很难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而在学科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中,强调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和知识建构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学习的许多目标和任务都要求学生主动地、有目的地获取材料来实现,从而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显然,当前的这种传统教学模式还不能达到整合要求。
二、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1、领悟“整合”内涵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本质内涵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指导下,把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学习的认识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应用到各科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种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整理、组合,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焦效应,从而促进传统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的根本变革,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标。具体包含下几层含义:
(1) 整合的主体是课程,以实现课程目标为最根本的出发点,以改善学习者的学习为目的,变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整合要让信息技术服务于学科教学,既应用于教师的教,又适用于学生的学,让学生充分接触、使用信息技术,通过信息技术改善学生学习的方法与效率。
(2)整合是有机的融合。信息技术既是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又发挥着教学环境的作用。通过创设数字化、网络化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自主学习,从而最大限度的接触信息技术,并使信息技术逐步成为学习者强大的认知工具。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现在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拷问着我们一线教学的老师。学生是创新教育的承担者与体现者,是创新教育的主体,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须树立创新意识,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始终贯穿于课堂教学中的每个环节,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地进行探索,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和掌握知识。
一、构建和谐氛围,树立学生的创新思想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想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传统的教学普遍存在着“为应试而教,为应试而学”的倾向,一节课里,老师苦口婆心地讲,学生沉闷地听,反复机械地练习,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严重地扼杀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这种应试教育的教学思想根深蒂固地影响着老师们的教学观,也影响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
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不断更新观念,树立创新思想,在教学中把学生当作研究者、合作者,真正将教学的重心从“教”转到“学”上来。要善于“用热心去鼓励学生,用爱心去感化学生,用耐心去帮助学生”,以赢得学生对教师的喜爱与信任,从而创造出一种民主、平等、亲切、合作的教学氛围,这种氛围有利于消除学生胆怯和依赖心理,使学生无拘无束地充分表现自己,善于表达自己的思想、认识和情感,点燃渴望求知和善于表现的星星之火,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教师还要善于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随时了解学生在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了解并尊重学生的合理要求,注重民主教学方式的应用,如讨论法、交流法、小组合作等方法进行学习,这些方法能集思广益,既有利于学生间的相互交流,学习别人的长处和优点,又能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和努力探求再获成功的强烈愿望,进而促进学生创造性品质的形成。
二、巧妙设置疑问,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巧妙设置疑问,能激发学生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欲望,学生有了疑问后才能引起他们寻找问题的动机,才会思考问题,才能有所发展、有所创造,从而开阔学生视野,拓宽知识领域,并激发起学生认知、分析、解决问题的欲望。教学时,教师要根据课的实际,鼓励学生勇于思考、敢于疑问、善于回答,从而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如:进行《运动的相对性》教学时,教师可设置疑问:“我们的教室是运动还是静止”“在讲台上走动的我身上的钮扣是运动还是静止”等问题。这时,学生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有的这样判定,有的那样说法,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程度可想而知。然后,教师结合学生所学的知识,进一步提出问题:教室相对地面来说好像一动不动,其实它随着地球“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身上的钮扣相对地面是运动的,相对身上的衣服是静止的。可见,静止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通过教师的巧妙设问,学生众说纷纭,相互启发,学生明白了这样的道理,要描述物体的运动,必须先选定参考系,而不同的参考系,物体的运动状态的描述就可能不同。
当然,在课堂上面对学生的疑问,教师应给予充分的肯定,保护其积极性,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进行交流讨论,教师则应当堂巡视指导解决疑难问题,引导学生拓宽思路,将讨论引向深入,从而培养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的良好学习习惯,激活学生的创造灵感,为学生进行创造性活动提供保证。如学完“超重与失重”这一节后,有一个学生提出疑问:处于失重状态人造地球卫星中的宇航员用测力计称物体,物重为零,而在月球表面用测力计称量物体时,其物重是地球表面称的六分之一,众所周知,月球也是地球的一颗卫星,也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呀?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情况呢?提出这个问题,说明这些学生善于前后联想,勇于动脑筋。教师要给予热情的肯定,并启发学生进行分析、交流、讨论,让他们也有一种愉快的心情,享受获得成功后的欢乐,以激励其学习物理的情感,创造最佳求知情境。
三、创设学习情境,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认为,发散性思维是指“从给定的信息中产生信息,其着重点是从同一的来源中产生各种各样的为数众多的输出”。在构成智力教育的各要素中,思维能力的培养占据着核心地位。发散性思维强调通过联想和迁移对同一个问题形成尽可能多的答案并寻找多种正确途径。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展示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机会,加强发散式思维训练,帮助他们开阔思路,丰富想象,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习质量。
中学生思维敏捷、有强烈的求知欲。当他们围绕着一个中心问题不断进行连贯构思时,创造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就会处于优势地位。学生就能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深层次地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不断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发展学生的思维。如:在进行“动量”教学时,教师可向学生提出问题:茶杯掉在水泥地上容易摔碎,而掉在泥地上不容易碎,这是为什么呢?这些现象都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但要解释这些现象却有一定的困难。通过创设这种启发式的、辐射性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期待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保持强烈的学习欲望与兴趣。
又如,我在讲“牛顿运动定律”时,我让学生做这样一个实验:找一瓶矿泉水,瓶内有一个空气泡,让学生突然使瓶加速向前运动,请观察空气泡相对瓶的运动方向。开始学生一致认为应向瓶的后方运动,但结果学生却发现空气泡向瓶前运动了。于是有个学生马上提出:为什么空气泡向瓶的前方运动了?如果空气泡换成木块或铁块,结果将怎么样呢?学生大胆质疑的精神让人惊喜,我真庆幸我创设了很好的探究学习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引燃了学生创新火花。
四、优化教学方法,插上学生的想象翅膀
创造想象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应贯穿于教学的始终。想象是发现、发明等一系列创造活动思维的翅膀。学生是教学的主人,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大胆想象,保护、发展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应让学生感到进行大胆想象,智力冒险是合理的,创设各种形式的课堂形式引导学生创新思考,如以讨论、辩论等形式,使学生各抒己见,想人之所不想,见人之所不见,做人之所不做。从而优化学生的创新心理环境,激发他们想象的冲动,联想的新颖,思路的开阔。每一堂课,都给学生一个“自由”的空间,让他们大胆的想、问、辨。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不断优化教学手段,创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挖掘创造潜能。如:直观教学法,物理情景通常是通过实物、图形、模型等形象化的东西创设的,在物理教学中,特别应当重视挂图、课本插图和教学简笔画的应用。挂图和课本插图中有原理示意图,如力的合成图示、绳波的形成等;有情景示意图,如水波的干涉图样、运载火箭升空、布朗运动现象、失重等。这些挂图和插图集趣味性、科学性、形象性于一体,它们所描述的物理现象和原理对青少年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学生认真看后,结合他在这方面的生活积累,会产生联想和遐想。又如,实践操作法。在学完《电磁振荡、电磁波》这一章后,我利用学科活动时间,举办半导体收音机原理及电路结构专题讲座,许多学生对这部分内容发生了浓厚兴趣,主动到无线电商让购买有关元件,按照电路图自己组装简易收音机,教师则给以引导、辅导、指导,学生在最佳的情景中,一起主动地学习,积极地研究,既促进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又起到了共同参与的特殊作用,而且有效地使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能力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又如:在光学习题课的教学中,教师引出一道题目:为了从坦克内部观察外界情况,在坦克壁上开一个小圆孔。将一块圆柱形玻璃嵌入其中,圆柱体轴线与坦克壁垂直等厚。已知玻璃的折射率为n,坦克壁厚为d,圆孔半径为r,坦克内的人通过这块玻璃能看到外界的角度范围是多大?当学生思考的时候,大部分学生都认为把眼睛放到玻璃中间观察,视线范围最广,这种理解是错误的。那么,如何引导他们得出正确的解题思路呢?我列举了这样一个例子:看!窗外有什么东西?这时候,他们都把目光转到窗户上,我示意他们随意走动,并选择好观察角度。然后,我就跑到教室外面,站在正对着窗户的走廊上,同学们都很好奇,不知道我要做什么?然后我开始往左移,并让学生随着我身影的移动而观察其中的变化,此时站在窗户中间的同学慢慢的看不见我的身影了,若要看到我就得往右移,且头部要靠在窗棂,眼睛贴着玻璃上。后来,我又跑到最右边,他们得跑到左边才能看到我,此时他们很快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看得最广、最多,人应站在两边缘处的位置,而不是站在正中间位置。
这种创新因素的设置,不仅激发了学生主动、积极地探究学习的乐趣,克服物理课堂的枯燥无味,也激活了学生的想象创新思维,为学生创新学习注入了活力,提高了学生的听课效率。
五、改进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在传统的实验教学过程,课堂演示实验一般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仅仅是旁观者,被动地观察着实验现象,在学生分组实验中,学生也经常是“照单抓药”,局限于书本的实验器材,按部就班于书本规定的实验步骤,在上述实验教学模式培养下,学生往往会失去了探究欲望和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无从谈起。多些随堂或探究实验,不是只让学生的注意力停留在使他们感兴趣的现象和事物上,而是引导他们逐步深入、扩散思维,增加学生动手机会,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由原来的“观众”变为“导演或演员”,让他们在探索与实际操作中品尝成功的喜悦与失败的遗憾,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
如让学生用身边的简单器材做实验,容易使学生感到物理就在身边,研究物理并不神秘,因此老师可以用可乐瓶、易拉罐、饮料吸管、胶带等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来做物理实验,而且一个简单的物品可以做多个实验,激发学生创新热情。如可乐瓶就可做多个实验,就能诠释多个实验现象和原理。采用简单的器材还容易突出实验的物理原理,而不为器材复杂的结构所干扰,因此能获得更好的效果。麦克斯韦在评价简单仪器时曾经说过:“这些实验的教育价值往往与复杂程度成反比,学生用自制的仪器虽然经常出毛病,但他却会比用需仔细调整的复杂仪器学到更多的东西,仔细调整的仪器学生易于依赖,而不敢拆成零件。”比如在验证单摆摆动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守恒的实验中,如果用光电计时器来测量小球某个位置的瞬时速度,学生绝大多数时间用来熟悉仪器的安装、使用,调整光电门的位置,而忽略我们实验的目的是机械能守恒的验证,采用剔须刀片在某位置紧贴小球割断摆线的方法,器材虽简单,但体现了抛体运动和单摆运动的整合思想,学生完全理解这种思想,很容易地就接受了这个实验方法。
总之,在新课程背景下,在涌动着创新源泉的氛围下,要培养出创新人才,教师要先创新自己,打破传统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的教学观念,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努力创设使学生独立探索、发散求异的教学情景,鼓励学生自由发表独创见解、热烈讨论的课堂气氛,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创造时空,不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创新能力。
(责任编辑:陈巧云)
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倡导自主、合作学习是课程改革提倡的学习方式。教师需要转变教育教学理念,精心设计主体活动,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氛围,注重学生的学法指导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培养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能力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引导学生调整学习方式,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使他们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自主、探究性的合作学习”是根据对时代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改变目前教育中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 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以适应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 一、培养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能力的必要性 这里所说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能力”不是指学生自己去学习研究,而是指学生在教师科学指导下的学习,它包括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学生自主整理知识、学生自主总结复习、学生自主进行实验探究、学生自主进行课外研究等几方面,整个教学过程的展开都遵循“从学生中来,到学生去,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老师着重起到领导、协调和指向作用,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自主研究学习的教学目的。 现代教育心理学家普遍认为,学生的学习积极是教师教学中逆向思维在教学活动中的再现,是质疑、创设教学情境、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引导学生大胆创新的结果,是探索与研究的必然,同时也是学生学习中自主创新的最终体现。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学习能力的方法 当前,国家正在着手对教学课程进行改革,指出:“改革教育过程中过分注重接受记忆,模仿学习的倾向,倡导学生参与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改进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并对物理教学大纲进行了修订,自主学习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自主学习就是在学习过程中必须强调学习者在学习中的自主地位和情感因素,提倡学习者要有自我修改、自我思考、自我认识、自我发展的空间。其根本目的是要调动人的主观因素,发挥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进行物理自主学习模式探究,能使学生获得探究未知世界的积极态度,提高从事研究的必要的研究能力。优化影响学生创新意识发展的因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和关注社会,关注人类发展的意识,以适应信息社会的需要。如何在操作层面上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呢? 1.重视课本阅读,善于提炼发现 虽然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知识结构复杂,许多的定理、概念、结论都需要经过严格的实验验证和严密的逻辑推理,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仍然离不开课本。在课堂教学时,我们发现学生看书时有浮躁心理,往往匆匆浏览一遍就万事大吉,找不到课本中的重点、知识点和解决问题的关键。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物理学习中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呢?在教学中,尤其是名师课堂教学中,我们发现有的教师每次上新课前,有针对性地布置两三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仔细阅读课本找出答案,这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如“电场强度”教学中,教师同样可以给出几个题目,先让学生认真阅读教材,为学习后续课程打下基础。(1)电场是如何产生的?(2)电场具有怎样的性质?电场的这些性质会通过一种“什么神秘物质”表现出来?(3)电场有无强弱之分?若有,电场的强弱是如何表现出来的?(4)电场力既然存在,单一的电场能否有电场力?等等, 这样不仅对电场强度有了本质的了解,重要的是分化了教学难点,突出了教学重点,培养了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寻求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自主研究学习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2、营造和谐课堂,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师在课堂上建立民主、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用尊重、平等的情感去感染学生。教师要亲切,语言要有感染力,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强烈求知欲,激励学生勇于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使学生在课堂中既感到积极紧张,又感到轻松愉快。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究、尝试的过程中来,从而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挖掘他们创新的潜能。 给学生多提供独立思考的机会,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从牵着学生一步一步地过河,到让学生趟着石头过河。通过学生的预习自学,经学生自己的思考、体验,在个人探索的基础上,让学生发表各自的见解,并展开学生之间的讨论,互相补充与纠正,通过师生共同总结,归纳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师以肯定、鼓励为主的形式来满足学生的成功欲望。 锻炼学生发言的胆量和语言表达概括能力。对于性格内向、不敢举手的学生要注意观察其表情,尽量创造机会让他发言,消除其胆怯心理。 3.鼓励提问质疑,锻炼思维敏捷力 在课堂上,教师应改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凡事多问一个为什么,老师给学讲题,进行概念分析或定理论证,如果只把题目的解法过程和推理步骤一步一步讲清楚,哪怕再细致明白,不讲解题依据和思路,对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效果是不大的,甚至起消极作用,严重阻碍学生创造性思维活动,甚至将学生的学习引向极端,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研究学习能力。现在高考,选择题的解法训练有许多,有的是通过计算才能得出结果,有的用到排除法,有的用图象法,有的是根据概念选择正确答案,还有的是多个概念或定律的交差判断题。在解题时,让学生养成多问几个“为什么”的良好习惯,在已经得出某个选项答案后,还要进一步搞清其他几个选项的错误原因。所在,这样才能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提高解题的正确率,巩固所学知训,提高质疑能力,锻炼思维敏捷力。 现在中学教师为什么组织学生讨论的少,甚至课堂上只是自己讲,不给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时间和机会,我们认为这仍然是应试教育的病因。教师们普遍认为,如果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进行讨论式教学,会大大影响到教师的讲课,学生的学习,甚至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提高,这完全是一种误解!新课程体系中,始终贯穿一个主题,就是让学生参与教学、学习中,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并不是学习的主体。如果我们的课堂教学始终让学生处于一种提问、质疑和猜想的环境中,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思维敏捷能力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比如讲电场时,教师首先提出几个带有普遍性的自然现象让学生讨论。在高压线下面打手机,为什么信号不好?当我们走在高压线下为什么会听到“吱吱”的声音?你所见到的手机、蓄电池等变压器为什么都用铁皮包装得很严实?学生会通过回顾、讨论、反思、猜想这些现象,并结合对电场的学习逐一做出解答,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从而达到培养思维敏捷力的目的,也为学生善于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养成好的学习习惯,间接地进行自主研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4.学会融会贯通,培养逆向思维能力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从物理最简单的问题出发,引导学生注意追根究底,寻找知识之间的联系和规律,在比较中学习新知识,帮助学生找到新旧知识的结合,使之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以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 5.倡导合作交流,提升创新思维才华 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物理的概念、定律、定理、结论都是实验结果的体现,也需要经过实验来验证。因此,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最好手段。比如,我们在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课堂演示实验,通过课堂上的分组演示和教师的科学指导,激励学生开展讨论,并通过集体的智慧提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虽然是短暂的讨论、演示和探索,但凝聚了各个小组集体的智慧,是合作的结晶,智慧的体现;学生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采取开放实验室的方法,让学生分组设计实验方案、让学生通过网络查询实验方案或单独完成实验,然后开展实验设计与实验结果大辩论,比较实验的优越性,以此推广小组合作实验经验,教育学生学习也是一种有效的集体活动,尤其是实验,它是同学间集体智慧的结晶。课外探索性实验是目前学校课外实验教育的一种新方法,物理教学可组织学生课外实验小组或课外研究课题,让学生借助家长、同学或其它机构的力量完成自己的实验作品,以体现合作交流的优越性,提升创新思维才华的培养,拓展物理教学改革新领域。 6.注重总结反馈,强化自主研究学习能力的提高 教育学认为,回顾和总结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环节,不仅教师在课后需要反思重建课堂教学,小结课堂教学的感想,学生的学习也需要回顾、总结、反思。教师对学生的课后复习环节可以提出明确的要求,比如说可以指导学生写“一课一得”;让学生对同一类物理的解题方法进行归纳;要求学生总结自己作业或试卷中出现的错误,并分析出现错误的原因;要求学生建立学生实验讨论记录,定期回顾实验方法和探索的思路;要求学生人人建有物理自然规律现象的观察笔记,以记录发生在自己身边且与物理知识有关的事或现象,以此作为自己进行物理探索和研究的素材等等。由于物理教学不同于语文教学,这种做法开始可能遇到一定的阻力,教师和学生都感到比较困难,学生不容易写,但经过教师的指导和正常的学习训练并坚持一段时间后,学生会逐渐得心应手,总结反思的能力会大大加强。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的几个误区 1自主学习流于形式 例:某位教师在上《磁生电》这节课时,通过奥斯特实验导入课题,让学生逆向思维磁是否也能生电,学生讨论后紧接着提出磁什么情况下才会生电,然后就让学生自主探究什么情况下磁会生电。结果实验室里热闹非凡,学生乱七八糟开始动手了,有的把线圈塞入磁体中,有的连好电路后线圈乱动后发现电流表动了,就高兴的说有电产生了,但究竟要满足什么条件呢,却没有结论。因此汇报时大部分学生都回答动了就会产生电,偶尔有几个成绩好的学生通过看书会说线圈作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时会产生电流,但也只是会说结论并没有真正理解 许多教师对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缺少思考和研究,盲目跟风,把自主探究作为物理课堂的点缀,使其沦落为苍白的形式。于是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些现象:课堂上又是自主探究,又是讨论,又是研究成果展示,课堂气氛很活跃。但是,在这个课堂上,学生能学到什么?体验到什么呢?最后的结论还不是靠老师实验演示得出,学生被动的接受,该堂课的自主探究等于是表演,流于形式。 2自主学习教师包办 例:另一位教师在上《磁生电》这节课时,同样通过奥斯特实验导入课题,让学生逆向思维磁是否也能生电,学生猜想能,紧接着提出自主探究课题“磁什么情况下才会生电”,探究开始老师先介绍器材,然后让学生连接电路,思考一:磁性的强弱是否影响电的生成。学生就动手实验;然后汇报实验结论;老师又提出思考二:不同的载体单根导线,匝数很多的线圈是否影响电的生成,学生又动手实验,然后又汇报实验结论;老师又提出思考三:当导线朝不同方向,上、下、左、右、前、后运动时,是否会有电产生呢。学生又开始实验。最后老师引导学生画出磁体的磁感线,引导学生归纳得出磁生电的条件。 这种自主探究实际上是教师包办探究,学生在验证探究。究其原因,首先在于有的教师认为,只要让学生做了实验,让学生动手了,就是以学生为主体了,就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学生的实践能力就得到了培养。但象这样为学生选好了实验器材,规定了实验步骤,学生只要按要求去做就行了。这方式,造就了学生不会提出问题,不会猜想,缺乏实验的设计能力,并没有真正体验到探究的过程,学会自主探究,学生的能力也没有提高。其次是教师在观念上还没有改变,总认为学生不会自己探究,不敢放手,事事包办。其实这也是一种变相的满堂灌。因此我们应充分相信学生,使学生主动参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耗费课堂时间 在新课标实行的初期,学生因为不是很适应新的教学方式,所以和老师的合作有一定的困难,他们也还不能熟练把握新的教学理念。所以很多老师都认为新新课标施行起来慢,严重影响教学的进度或者深度,有时一节课解决不了几个问题,而且学生能解决的也只能是几个表面的问题。其实,我们应该看到这种新的教学模式的潜力,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会得到大大的提高,这才是教育的真正目的,如果我们从学生入学开始着手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到了高中阶段或者以后的人生,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会有明显提高,整个国民的素质也得到加强。
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有效辅助小学综合学科教学
一、课题提出
信息时代的到来不仅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而且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并促进学校教育越来越走向网络化、虚拟化、国际化和个性化。这对传统的教育方式既是严峻的挑战,又是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面对这种日新月异的数字化生存环境,学校如何学与教,关系到新世纪创新人才的培养,关系到教育能否跟上信息时代的发展步伐,能否与世界发达国家的教育相接轨的大课题。
在基础教育领域,自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各级各类学校都进行了大量的改革探索,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也十分迅猛,并引起了教育的深刻变革,给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教育组织形式,现代课堂教学的设计及呈现形式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我国著名的现代教育技术专家李克东教授对现代教育技术曾这样定义:现代教育技术是指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由于现代教育技术发展十分迅猛,而这一方面的研究却相对比较薄弱,就中学学科教学而言,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优化学科课程中教与学过程(即探索如何为学科教学建构有效的教学信息资源环境或学习空间,探索能充分体现新课标下现代教育教学思想,融现代教育技术媒体于其中的教学方法、教学结构模式、教学组织形式),有其必要性与紧迫性。
在新“课程标准”中,出现了课程资源的概念,学科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保证学科新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学科教学中可供利用的课程资源主要有四部分:一是既定的教科书、教参等;二是校内课程资源,如实验室、图书馆(室)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教育基地;三是校外的课程资源,包括图书馆、纪念馆、展览馆、工厂、农村等广泛的社会资源及丰富的自然资源;四是信息化课程资源,如校内各学科教学信息平台、互联网等网络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信息技术的介入可以使课程资源的整理使用变得更有条理。例如借助信息平台搜集整理教学中所需的相关资料:文字、图表、图象;更易操作,鼠标一按即到;更有个性,要声有声,要形有形,能变能动,声形并茂。尤其是多媒体系统的超文本特性可实现对课程资源最有效的组织和管理,最终实现对学科课程资源进行有机地筛选、整理、积累,实现具有真正意义上的整合。
东营区三中是东营市省级规范化学校,在电教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现在学校多媒体网络教室设备齐全,有进行研究的硬件条件。我们曾进行过多项课题研究,取得了一些成绩,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本课题组成员结构合理,均能制作多媒体课件,研究的积极性很高。学校领导以及各类教师对这一新颖课题的提出很感兴趣,从各方面给予支持,为课题研究创设了良好的氛围。
目前,我校已开通了校园网,建起了电子备课室、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实现了班班通,教师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及基本知识也在大力普及之中。教学设计、专题研究、课件开发有了一批基本队伍。然而在知识爆炸或称之为信息爆炸的今天,信息和知识就象产品一样频繁地更新换代,作为一名教师必须不断地汲取新知识,才能跟得上时代步伐。在大力普及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今天,应当清醒地看到,没有高素质的教师,设备再好,也是空架子。我们不得不承认,我校现在的师资队伍中,仍有部分教师教育观念相对滞后或对新媒介对教育的挑战准备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技术现代化发展的进程。其次,绝大部分教师没有接受过系统专业培训,占有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和意识不足。再次,有些教师把信息技术教育仅仅当成一种纯技术的操作行为,只有技术操作而没有教育理念作为指导,把手段陈旧的“满堂灌”变成了借助现代技术的“电灌”。我们所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旨在使我们的教师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充分发挥多媒体网络教学的优势,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机整合,变革和建构多媒体学科课堂教学结构,使教师通过自身的课堂教学研究,讨论和相互观摩评议,增强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和动机,掌握研究方法,技术与初中英语学科有效整合的模式与方法在课堂应用中的理论、技术、方法和手段。
二、课题界定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而是强调要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利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自主探索、多重交互、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学习环境,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在整合过程中得到有效的锻炼,这正是创新人才培养所需要的。尤其,将多媒体环境下,初中信息技术与英语课文教学的有效整合。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主导作用如果发挥得越充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就必然会体现得越充分。这正是主导--主体相结合教学结构所要追求的理想境界。
1、进行信息技术与英语课文教学的有效整合,不是简单地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与传统的英语课文教学手段叠加,旨在通过信息技术的介入,达到英语课文教学各要素的丰富和谐,使信息技术融入教学过程之中,通过改变教与学的方式,改变信息资源与传播渠道等实现英语课文教学的突破与发展。一方面,要注意从英语学科或者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引入,借助这些有实际背景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信息的兴趣;另一方面,还应安排一些实践性的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网络和其他信息手段获取信息,学会使用信息工具和信息手段来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并且在活动中学会与人交流、合作完成任务,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多媒体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媒体,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多媒体教学的优越性,不仅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更能提高教师的综合教学水平。"整合"的明显标志之一便是信息技术成为学生认知工具。"整合"的效果最终要取决于学生。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动机、学习方式、基本的计算机应用水平都将影响最终的学习效果。
3、信息技术是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代表,它是英语教与学中的一柄双刃剑,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以及多媒体网络设备的工具性功能和互联网丰富强大的共享资源的优势,使信息技术恰当、有效地融入英语教学中,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有效整合,一方面,可以创新教学模式,增大教学容量,突出教学重点,给学生提供真实的语言情景,增强学生学习的实践性,主动性和自主性,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模式,优化教与学的过程;另一方面,这种整合也有利于学生形成合理并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和应用英语的策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以及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传输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
借助于校园网和因特网,利用目前学校为每个班级配置的电视及电教平台,通过对广大教师进行培训,广泛收集有利课堂教学的资料,让英语学科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
三、理论依据
(1)系统科学理论
系统科学理论包含信息论、控制论、系统化“三大论”和由此演化出来的三大原理,即反馈原理、有序原理和整体原理。该理论强调教学法应是双向型,既向学生传输信息,也从学生那里及时获得反馈信息并进行强化、反复、控制教学信息。这一理论要求在整合过程中要能够有效促成反馈循环的形成,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行为主义理论
斯金纳等人提出的“学习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的这一观点,认为经验是知识的源泉。一切行为者由反射构成,学习在于形成条件反射。这理论要求在整合过程中要发挥网络和多媒体计算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优势,用丰富的文本、图像、声音、动画等形式,把学习内容作为一种刺激源,对学生产生多种形式的动态刺激,可以使学生自发地通过感官获得丰富的信息,从而达到促进记忆的效果。
(3)认知心理理论
学习过程是每个人根据他自己的态度、需要、兴趣、爱好并利用原有认识结构对当前的外部刺激主动作出的有选择的信息加工过程。按照认知学习理论的观点,人的认识不是外部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外部刺激与人的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产物。为有效的认知,外部刺激是需要的,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人的内部心理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才是认知的主体,必须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获得有效的认知,这种主体参与性就是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教师的任务不是简单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
(4)建构主义理论
布鲁纳、纳特罗克等人认为,学习是知识的重新组织,学生学习是一个连续不断地同化新知识、构建新意义的过程。建构主义还强调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生成新知识和灵活运用新知识,而不仅仅是获得教师所传授的现成知识,教学所关注的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建构过程。这一理论告诉我们,教师的作用就是为学生创造这样的情景,为学习提供必要的咨询和帮助,促进学习的建构过程。要求教师角色由主导者转变为教学的设计者、学习的指导者和协作者。
(5)网络心理学理论
未来社会是网络社会。网络心理学认为学生在网络的虚拟社会中使得真实的自我有了表现的机会,这对成长中的孩子是有利的。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网络也是如此。有些人因为深陷虚拟的社会而不能走入真实的世界,最终导致心理不健康。对此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上网,并尽可能通过网络关注学生私下的自我,包括知识与心理的健康状况,从而进行针对性的帮助辅导。
(6)人本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理论认为,教学的问题主要是教学目标上,强调个性与创造性的发展,课程内容上,强调学生的直接经验;方法上,主张以学生为中心,放手让学生自我选择、自我发现。这种主张与素质教育所强调的是相同的,因此,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更有必要利用这理论来整合各种教育资源,优化教学过程。
四、研究目标
1、《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规定:课文应作为整体来教。通过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探索并形成切合实际的英语课文教学的有效模式;
2、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教育模式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通过课文整体教学,把学生带出课堂,深入语境,是学生既学到丰富的语言材料,又领悟到课文的思想性和科学性。
3、通过本课题的实验研究,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去设计新颖的课文导入、指导学生收集信息、创设逼真的语言情境、帮助学生快速获取信息和构建立体网状结构的知识体系。以辅助课文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完善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有效整合对多媒体环境下信息知识的基本要求;
4、通过本课题的实验研究,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设计新颖的课文导入,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用网络手段辅助英语课文教学,培养学生自我收集信息的自主学习能力,利用多媒体和网络创设逼真的语言情境,刺激学生进行语言的实践。总结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学科有效整合的模式与方法在课堂应用中的理论、技术、方法和手段。
5、预期成果形式
①研究报告②论文集③专题学习网站④网络教学课例集
五、研究内容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在于探求实现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学科课程教学过程有效整合的模式与方法研究规律、途径、模式、策略和方法,新的课程改革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应积极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网络为这样的学习方式提供了条件。初中英语课文中有很多关于各地风土人情、自然风光、名人介绍、科学知识、环境保护、动物保护等话题的内容,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网络查询有关资料,然后在课上让学生进行汇报交流。这样既能使学生深刻理解课文的主题,又能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以及收集、处理和获取信息的自主学习能力。最终实现把信息技术教育的任务和学科教学的优化统一在同一教学过程中。从课程的整体观去考虑信息技术的功能和作用,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创建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利用多媒体技术,帮助学生整体理解课文,提高学生的快速获取信息的能力。在课文教学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设计出各种图表,帮助学生整体理解课文;在填图表同时,学生快速获取信息的能力就得到了提高。同时能够加快教学节奏,增大教学容量。
六、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研究多媒体环境下的信息技术知识辅助英语课文教学,对英语教学来说还是一个新课题,对英语老师提出更高要求,需要对多媒体技术有一定的了解,掌握一些必要的技能,扩大信息来源,注意资料积累,能自主地完成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在操作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种方法:
(1)调查法。通过访谈提纲、问卷调查、个别访问及观察卡片等形式,收集有关研究对象的资料,全面了解和掌握目前特殊教育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现状以及在进行整合过程中的误区。
(2)实践法。要从教学目的出发,从效果出发,针对教学进行研究。然后合理、正确、有效地使用多媒体技术,以取得最佳教学效果,防止形式上的使用,为多媒体而使用多媒体现象。
(3)课堂再现法。深入课堂,进行相关的调研,并立足课堂教学,进行实验性研究,通过收集和整理一系列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要把握英语教学的自身规律,处理好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的关系,做到有机结合、完美统一,更大的开拓课堂教学容量,吸引学生对知识的追求。在实践中感到,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对自己是一个促进,一个提高,既可以提高自己运用计算机的水平与能力,为教育信息化的到来打下基础,又有助于提高自己的素质,加快由传统型教师向现代型教师转变。
(4)个案分析法。加强个案研究,针对各年级、各种年龄段的典型个案进行深入全面的调查,收集并整理相关个案研究资料,进行分析,从而发现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策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直接感受到外来信息,具有直观性;在教学中使教学情境化,并扩大教学容量,让学生自始至终都有一种强烈的兴趣与积极参与的愿望。
七、研究设计与实施
1、研究思路
(1)在英语单词教学法改革中,要求教师结合单词创设情景,结合情景讲故事。创设的情景不仅要贴近学生生活,而且涉及的知识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范畴,从而达到让学生在情景中学习单词、理解词意的目的。为此,我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情景,让学生扩大认知范围,尽快理解掌握新单词。
(2)现代英语教学中,强调英语听说能力,但我认为,语法知识的掌握也不可忽视。多媒体技术的运用给老师节省了大量的板书时间,加快了教学节奏,避免了学生趁板书时“走神”的现象,也增加了学生们在有限的课堂中的操练时间,同时,利用多媒体生动、形象的画面来呈现语法知识,结合语言环境进行大量操练,有助于学生理解语法结构,自然而然地掌握所学的知识。
(3)在课堂教学最后的sumup中,利用多媒体技术的再现性,把本节课内容像放**一样,重现在学生眼前。教师随着画面的变换,强调其重点、难点,使学生对重点、难点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另外,“还可通过设置新情境,让学生即兴编演,在编演中再次体现本课的重点、难点对于普通中学的英语教学来说,教师应努力激发起学生在英语学科上的学习兴趣,我认为多媒体的合理运用,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运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无疑是推动中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之一。
2、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2006年5月----2006年7月)
这一阶段,主要工作是成立课题组,制订相应的研究方案和实施计划。建立课题管理制度,对课题进行查新,进行硬件配置,明确分工,明确方向。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相关理论,学习建构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现代传播理论等,掌握相关信息技术。
(二)实施阶段(2006年8月--2009年12月)
1、初步研究阶段:(2006年8月----2006年12月)
这一阶段主要工作包括:整理研究思路,全面实施,完善研究方案,分学科培训教师,组织课题组教师观摩、研讨与本课题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
2、探索性研究阶段:2007年1月--2007年12月
本阶段全面深入研究,组织教师参加初期研究论文、教学资源评选,组织观摩课,初期成果交流活动,形成初步的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课文教学有效整合的模式与方法阶段性成果。
3、应用性研究阶段(2008年1月----2009年4月)
进一步研究阶段,进行第二阶段听评课活动,参加本阶段论文、教学资源评选,形成阶段性成果。
整理研究过程中的全部资料,进行分类归档。组织结题培训会,总结整理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有效整合的模式与方法,写出研究报告,形成终结性成果,接受结题验收。
八、研究成果
1、提升了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理念。
提高了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认识,使教师在教学中有一种紧迫感和责任感,自觉在实践中学习应用新的现代信息技术。三年多的实验,使教师充分认识到要提高课堂实效,就要不断学习现代教育理念,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同时也要不断培养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2、促进我校英语课堂教学改革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初步探索信息技术应用于课文教学的基本模式和一般策略:一方面促进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媒体化静为动,化枯燥为趣味,化抽象为具体等优势,或创设问题情境,或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或呈现知识概念的形成,另一方面,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呈现自主探索的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愿学,提高学习效率。
3、教师教科研能力明显提高
理论学习方面,引导教师做到个人学习和集体学习相结合,自我感悟和交流研讨相结合。学习形式有个案分析、案例评析等,促进教师对理论知识的渴求、学习、消化吸收。在常规工作方面,认真开展好每一次集体备课活动,要求每个实验教师要上探究课,自己制作多媒体课件,提倡实验教师上课后写小结,听课后写案例评析经过多轮实验探索,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也不断增强,同时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也不断得到提高。通过此课题,教师学习了新的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尝试一些新的教学理念,提高了教师自身教学的理论水平,提高教师动手操作的能力。同时也促使学校的英语教学有了一个新的发展。
4、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成果显著
课题研究的实施,有效的推动了我校现代教育技术工作,课题组教师在各级各类论文评比中多次获奖,所制作的课件和执教的课,也在国家、省、市各级比赛中屡获殊荣。(见附件一、二)
5、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初步激发
课题研究开展,受益最大的还是学生。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有了全新的改变,学生的听课认真程度,主动解决学习疑难,对学习的满意程度都有了一定幅度的提高。通过调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科成绩,还提高了学生信息技术素养。
九、研究体会与问题
(一)、研究体会
1、信息技术与英语课文教学的有效整合使教师领略到了英语课文教学的新天地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英语教学,充分发挥了较大的教学优势。它突破了口语,文字单项信息传递的传统教学的界限,使口语,文字与声像结合,生动形象地展示认识对象,突出教学主题,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使教师不易讲清楚和明白表现的问题,得以讲清表明,利于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的。关于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我们只是才刚刚开始,但已经显示出了它与众不同的优越性,随着它的深入和加强,它的更大更优越的作用必将得到淋漓尽致的开发,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我还要进一步进行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的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的研究。本着新课改提出的要求,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将这项研究进行到底,使学生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中激发学习兴趣,使之达到更好的效果。虽然现代信息技术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难,但它的发展和运用已经改变了人们的经济模式和文化观念,同时对英语学习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为一个全新的教学模式和手段,现代信息技术化教学会受到学校和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也必将对传统的教学造成冲击和深远的影响。
2、信息技术与英语课文教学让学生生了一双“翅膀”。
1)、运用多媒体课件,提高英语课文教学质量。
多媒体课件具有能集成文字、图像、影像、声音及动画等多种信息功能,激活学习背景。因此,它愈来愈受到欢迎。多媒体的运用可以使课堂教学容量相对增大,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多媒体课件的形象生动大大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同时也能够激发他们一些创造性的思维。
2)、应用网络信息资源,提高英语阅读效率。
利用网络进行英语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一条新途径。它可以有效地克服以往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许多问题。例如阅读题材狭窄,内容陈旧,训练方法单一,呆板等问题。因为网络具有信息丰富,题材广泛且新颖、反馈及时等特点。它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学生可利用互联网查找想要了解的信息。
现在很多的阅读材料,都与现代的许多事情相关,如果单凭书本或平常所使用的字典,一般查找需要很多的时间,因此学生可通过各类资源平台或互联网,跨越时间和空间迅速找到所需要的文字、声音、图像、影视等资料,同时也可以利用电子邮件和电子广告牌发布自己所寻求要解答的问题。
4)、针对写作训练,信息技术的应用使英语写作变得生动有趣,丰富多彩。
利用网络优势,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电子邮件的出现,缩短了交流的时间和距离。教师可指导学生结交国际笔友,发送电子邮件,让学生在交流中不知不觉地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以上只是对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英语教学开发学生潜能的一些粗浅的认识。课堂教学时,如何既能让学生处于兴趣浓厚、热情高涨的状态中,又能使他们获得一种或多种技能的提高,还有待于我们更精心地研究学生、教材与教法。总之,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与学习理论、传授理论的有机结合,为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插上了金色的翅膀。
(二)存在的问题:
1、存在观念不清的现象。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时不能反映新的教学观念。基本上是把技术视为承载和传播教学内容的媒体,是传授知识的工具。这种把技术看作媒体的观念反映的仍然是传统的教学观念多媒体技术根据课程需要进行设计,对课堂上的生成性内容无法囊括在内。有些多媒体技术根据课程需要进行设计时,喧宾夺主,或只限于形式,内容却不够科学。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不能为了赶时髦,好像不运用多媒体,就会略低人一筹,结果反而一塌糊涂。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计算机只是一个辅助手段,它不能取代教师的教学。教学过程中师生间的相互交流、互相影响必然造成教学过程事件的非可预见性。课件设计不可能把对这些事件作出的“反应”纳入可控流程。2、整合层次比较低。
目前很多老师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课件制作能力,同时在观念上也认可了信息技术在课文教学中的作用。但还存在整合层次不够高的弊端。如:追求容量轻视质量;重视形式轻忽内容;饥不择食,随意引用视听材料甚至他人所作课件,根本没有自己的教学设计;本末倒置,把主要精力放在多媒体素材的搜集上,而忽视了对教材的钻研。优秀的多媒体课件,应该是精良的教学工具,是精确的信息集合。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过程是一学习过程,是学习者以计算机系统为工具、通过计算机程序提供的技术支持、对知识和技能等教学信息的一种认知和实践过程,它构建于其学科、教育心理学、计算机应用以及艺术等学科的基础上。任何一个方面存在欠缺,都会使课件的使用效果受到影响。
3、在课堂教学中受多媒体的限制过多:
(1)对设备的依赖程度过高,一旦发生问题就会打乱教学计划。
(2)需要大量的准备时间,因此对文字教材的转化要有选择。
(3)受设备的限制,有时一些很好的想法不能实现。
4、存在着“学科缺失”现象。
一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课例明显地存在着“学科缺失”现象,我们一线的教师一定要高度关注这一问题。如信息技术和英语学科的整合,应以尊重英语的学科特点为前提,英语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这一教学的核心任务不能变。否则就是喧宾夺主,舍本逐末。在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时候多不能忽略学科自身的特点。该用什么技术就用什么技术,什么技术有效就用什么技术,决不能唯信息技术是用。总之,不能指望现代媒体可以代替一切,很多生动的东西以及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是任何东西都代替不了。
一、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把课堂还给学生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当今推进全面素质教育的核心和最终目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真正主角,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学生通过自学、讨论、探究、实践、研究性学习等形式,能让学生动脑、动手、动情,在主动学习中获取知识和学会本领,从而使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现在的高中课本中理论层次有所降低,可读性增强,为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创造了条件。在教学中,学生通过自学、讨论、探究、实践、研究性学习等形式,自己提出问题,教师则根据学生的问题,结合教材帮助学生梳理知识。
2、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
政治课教学的任务是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去武装学生,落实科学发展观。有的知识体系比较抽象,只有在教学中让学生运用自学、讨论、探究、实践、研究性学习等形式积极“参与”,在师生共同活动基础上从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培养学生勤思考、爱钻研、动手、动脑的刻苦精神
以往的传统教学往往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写板书、学生抄板书,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也就难以达到教学三维目标。自学、讨论、探究、实践、研究性学习等形式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有利于锻炼和培养学生刻苦学习的进取精神。
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贯彻创新意识
1、 创设教学情境,激励学生创新意识。
情景教学是一种与创新教育相适应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可以通过教师创设与教材内容相符合的教学情境,制造一种能激起学生思考的条件和氛围,使学生在客观情境中获得具体的感受,从而激发其相应情感,由此引导学生关注教学内容,产生积极的态度倾向,把激起的强烈情感投入教学活动,进而激发学生思考、探究的需要,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此教师首先自己应刻意求新,不因循守旧,勇于抛弃说教和陈规,努力形成有利于培养具有创造性人才的独特的教学风格。其次,教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创造性的发现和创造性的发挥,巧设疑问,为学生提供主动学习、积极参与的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再次,教师要呵护学生每一个具有新意的冲动和念头,珍惜他们每一个带有创意的言行。
2、 师生互动,让学生感受“主体性”的魅力,激发学生创新热情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创新能力不可缺少的前提。传统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倡导师道尊严的不平等的关系。教师高高在上,照本宣科,满堂灌,如此教学,怎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新课程改革提出新的教学观,强调师生的互动关系,倡导主动的多样的学习方式,师生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关系。学生的思想、意志、情感和行为方式应该得到同样的尊重,应给予学生足够的展示自己才华、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的机会。教师应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树立师生平等观念,注意与学生进行情感交融,才能创造一种平等、尊重、和谐、发展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们把课堂当成自我磨练、自我展示、自我塑造、自我教育的舞台。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开拓学生思维,把课堂变成实现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心的素质教育的主阵地。
3、 改变学习方式,鼓励学生求异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传统的学习方式过分突出和强调接受和掌握,冷落和贬低发现和探究,从而在实践中导致了对学生认识过程的极端处理,把学生学习书本知识变成仅仅是直接传授书本知识,学生学习成了纯粹被动接受、记忆的过程。这种学习窒息人的思维和智力,摧残人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这种方式,把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探索、研究等认识活动突出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的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总之,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师,我们应该优化课堂结构,实施教学改革,力求突破传统的教师说教为主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在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上下工夫,才能真正做到提高教学效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