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妹子是不是脾气都很火辣?

四川妹子是不是脾气都很火辣?,第1张

觉得还好啦,在印象里四川妹子的性格非常的豪侠仗义,非常重感情。她们对朋友真诚有爱,帮助乐于帮助朋友。

之所以这么说因为我身边就有一个的朋友,典型的四川妹子,漂亮利落,优美的身段,姣好的面容,如果单从这些外貌来评判她,那你可就错了。

她的性情那真是叫豪爽,虽为柔弱女子,但生就一颗男儿的心。对朋友那真是没得话说,推杯换盏间,就会被她身上迷人魅力所折服。

她也爱吃辣的哦,最喜欢的一道菜就是毛血旺,几乎每次吃饭她都会点的,让我这个地道的湖北伢真是有点受不了呀。

微博有个热门讨论——“除了你家乡,哪里的方言最好听?”

不少网友把票投给了四川话

理由是: 四川话骂人特好听。

有朋友特地叮嘱:千万别和四川人吵架!

原因是,你会被气笑的。

1

吵架不笑场

是对四川人最大的尊重

确实如此,四川话真的太好玩了。

之前一张四川人骂人的,就在网上火过。

就连不少四川本地人看了也笑疯了。

四川话骂人,里面大有道道。

叠字骂人是基础:

哪个没良心的往楼下乱扔渣渣(垃圾)

我看你硬是瓜兮兮~

吃个铲铲

他咧个人看到起机灵,实际上莽戳戳咧

专门用语是对骂人的尊重,如:

瓜娃子(形容人很傻)

我说你个瓜娃子

扯筋cě jīn(纠缠不休)

我说你那个人莫瞎扯筋

这还不算,四川人骂人还有专门的歇后语。

比如:

“狗撵摩托——你懂不懂科(ko)学”;

“你给老子是二流子骂街——胡说八道”;

“我看你是碎米吃多了——啰嗦得很”;

“茅斯(厕)头打灯笼——照屎(死)啊”;

“老子有大哥有二弟——你算老几”;

……

四川人和四川话到底有怎样的魔力,能给人带来这样的欢乐呢?

2

四川人说话

一直特别萌

四川人讲话喜欢用的叠音,几乎所有日常场景,都有它。

这就给人特别可爱的感觉。

吃米饭不叫吃米饭,叫“吃莽莽”(一声)。

吃肉不叫吃肉,叫吃嘎嘎。

杯盖不叫杯盖,叫盖盖盖。

小葱不叫小葱,叫“葱葱儿”。

傻不叫傻,叫“哈戳戳”,或者“瓜兮兮”。

虫子不叫虫子,叫“虫虫儿”

(以上内容均来自社长的四川同事)

这种特色,使得明明是严肃场合,也显得跟开玩笑似的。

比如,在吃面时,说了不加葱还是有大块葱花,气得要跟老板算账,嘴里却变成了:

不仅说叠音,好多叠字后面,还总要加一个儿化音。

比如“虫虫儿”并不是表示虫子很可爱,而是四川人对于虫子的标准叫法。

即使很害怕一条虫子,四川人说出口的也是:“啊!虫虫儿!”

在外地人看来,这简直“嗲死个人咯”。

他们还创造出无数多的语气词,加在不同的语气后面。

比如“噻”“耶”“哈”“嘛”“啰”“咧”等等等等。

配合四川人独特的拖尾音习惯,说的每句话仿佛都在撒娇一般。

“耶~~~你好凶(能干)哦。”

“就是噻~~~这个月工资又要莫得了。”

“还不允许大家有点口~~~音嗦?”

说一句话,就像在过九曲十八弯。

小说《盗官记》的作者马识途曾说: 四川人的对话经常是用拐个弯、很有趣味的语言来表达,这是很优美的。

**《捉妖记2》,特地请四川人李宇春担任剧中大反派。

李宇春的四川口音一出,特别萌,明明是坏人,却有种自带傲娇的属性。

网友纷纷表示,四川人李宇春的表现“十分惊喜”。

不仅萌,四川方言还无比魔性。

在四川话中,好多词语都被表达得很夸张。

说笑得很开心,要说“脸都笑烂了”。

说吃得很饱,要说“肚脐眼都吃来涨翻起了”。

骂一个人心眼儿坏,则要说“屁儿心心都是黑的!”

他们对动词的使用别具一格。

吃面,要用“副”。

翻译:老板,你这个面太少了,我两口就吃完了。

掰馍馍,要用“mie”。

翻译:老大!把你手头的锅盔掰一半给你弟弟吃行不行哇。

喝饮料,用的是“壁”。

翻译:可乐拿过来给我喝两口?

这些“魔性”的用词,恰恰是一种生动的表达,让四川话有了一种独特的美。

当然,并不是所有四川话千篇一律。

3

十里不同音

骂人有讲究

传说,四川人傲娇到连九年义务教育都是用本地方言教的。

不少外地朋友抱着“无论如何四川话我还是听得懂“的心态来四川玩。

结果一出成都就会陷入一种“我是谁”“我在哪里”“我在做什么”“不是说好了四川话能听懂嘎???”的懵圈状态。

您可别误会了四川,博大精深的四川方言,说是十里不同音也不为过。

从古至今,四川省经历过好几次人口变迁,当今四川话是古蜀语与很多外来语一起融合发展而来的。

根据山东外国语大学的研究,四川话和多种汉语方言有亲缘关系:

一般来讲,大家能听懂的被称为西南官话,包括了川中方言、成都话、广元话,覆盖了广元、遂宁、资阳、成都、绵阳、达州等等地区。

举几个例子:

我喊个猪儿就回切了=我打个出租车就回去了

弯酸= 挑剔

川中方言里,有一出口就能被外地人”弯酸”的hf、nl不分,有时间不妨让你身边的四川朋友来一段下面的绕口令——

黑化黑灰化肥灰会挥发发灰黑讳为黑灰花会回飞;灰化灰黑化肥会挥发发黑灰为讳飞花回化为灰。

六六妞妞去放牛,大牛小牛有六头。六六拉着大牛走,妞妞牵着小牛遛。 六头牛,牛六头,六六妞妞,妞妞六六都爱牛。

甚至——

再来聊聊最难懂的四川方言之一——叙永话。

叙永话包括叙永和古蔺方言,不仅外地人,连四川本地人都完全听不懂在说些什么。

来,看几道叙永话65级考试题,体验下当年被考试支配的感觉:

1 与“吊儿郎当“意义较相近的是

A、日谜倒眼

B、无滋蛙优 

C、渣迷绿眼 

D、牛批实眼 

E、癌谜癌眼

2 “灯儿啊逛勒、西儿达痴”意思是指

A、形容家头边有个儿娃子,叉腰肌和体能上都还不行。

B、形容态度不严肃,没大没小。

C、形容内强外弱,见不得世面。

D、形容色厉内荏,外强中干。

3 请试试解释以下叙永方言:

“曲克”

“斗头”

当当当,答案揭晓,你做对了几道呢?

1、B

2、B

3、曲克=出去;斗头=对头

再来看看用不同的四川方言如何怼人吧,保证学过之后你在四川能“打遍天下无敌手”。

广元话:掘货=没水准。

自贡话:西儿把=质量差!

凉山话:大爬虾=一身肥肉没有劲。

雅安话:軃(tuo)神=衣衫松垮,无所事事、游手好闲者。

泸州话:绍皮=丢脸。

4

“优美”的四川人

“优雅”的四川话

网上曾流传着这样一个段子:

大冬天的,冻得浑身发抖的妹子,想小鸟依人依偎在男朋友怀里取暖。

按照电视剧里的桥段,妹子应该娇滴滴地说:“亲爱的,好冷好冷呀。”

然而到了四川老妹儿这里却变成——“给劳资抱紧点哦,劳资都要冻死咯!”

四川女生优雅(泼辣),四川男人耙耳朵(褒义)几乎是全国人民皆知的事实了。

之前,有个成都小哥还上了热搜。

当然,四川男人并不怂,只是顾家爱老婆。再说了,四川男人在家门外也是吃苦耐劳,豪爽的好男儿。

四川地理位置和气候,也塑造了他们独特的性格和生活习惯。

比如,火锅:

伤心凉粉:

四川,尤其是成都,是个复杂又矛盾的地方。

你能看到行色匆匆的上班族,在隔壁街头,你又能欣赏到悠哉游哉喝茶遛鸟打麻将的闲人。忙碌与闲适,就犹如热烈的火锅和醇厚的清茶,熔炼在天府之国的血液里。

四川话也是如此,直白又委婉,要不然,怎么会说不要和四川人吵架,你会被他们气笑呢。

四川人的泼辣,让他们“路见不平就拔刀“,不乐意就是不乐意,骂起人来嘴上毫不嘴软。

虽说四川话骂起来人来很萌,但四川人真要发起火骂起人来,那气势,十条街外都能感受得到。

不过,可别害怕,四川人也不是没事就发飙的小怪兽。

毕竟是有山有水的好地方,四川人的性格可软萌可直爽。

“老哥!吃哒莫嘚?走哪儿切哦”

“切滨河路撸串串儿哇”

“走咯,一路切一路切!“

操着四川话,喝着夜啤酒,和兄弟姐妹们龙门阵一摆,巴适得板。

给文章点个赞,说说你知道的好玩的四川方言吧~

这个要根据个人素质 我觉得四川人很好啊 很能干得

还有就是因人而议吧 没有哪个随便就张口骂人吧

四川人很文明的好多文人雅士都出在四川的

也许你在网上正好遇到了素质不高的人,不是所有的四川人都喜欢骂人吧。我们处在人群当中,什么样的人都会有的。由于每个人的经历不同,所受的教育不同,所以人们的个人素质是参差不齐的,也就出现了有的人喜欢骂人,而有的人温文尔雅,很有礼貌。我想四川人一定还有教养好,个人素质好,对人彬彬有礼的人

都说四川人气势大,外省的人来到四川一听四川人说话以为是在吵架。而原因就在四川话,外省的说四川人同样的句子换成普通话,气势至少要减少一半。事实上,四川人冤枉得很。

首先,看四川人用的叠词就明白了,四川人是真的萌萌哒。在这里我找到了的四川话叠词如下:

吃莽莽(哄小孩子吃饭),钏钏(不相信的意思),缩缩板儿(滑梯),油济济(很油的样子),孩子等等儿(鞋子跟),卡卡各各(角落),亮瓦瓦(很亮),趴唧唧(很软),光咚咚(没穿上衣),火瞟瞟(灼伤般的疼),洗甲甲(洗身上的污垢),丁丁儿(很少),冷飕飕(天气很冷),缩边边儿(溜走),雀雀儿(小鸟),鱼摆摆(哄小孩子吃鱼),躲猫猫(捉迷藏),米米(果实的核),面面(粉末状的东西),瓶瓶儿(小瓶子),盘盘儿(盘子)……

还有人说四川人喜欢骂人,四川有句话说得好“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相爱。”四川人的骂,也是带着娇嗔的骂,不信你听我们怎么说的:仙人板板(小祖宗的意思),神戳戳(神经病),疯扯扯(疯疯癫癫),瓜兮兮(很傻),矮挫挫(形容人很矮),犟拐拐(性情执拗的人)……是不是发现用四川话骂人还挺可爱的

四川人有多喜欢用叠词,从一棵玉米就可以看出来。玉米饼四川人叫苞谷巴巴,玉米壳四川人叫玉米壳壳,玉米根须四川人叫玉米须须,玉米粒四川人叫苞谷米米……几乎玉米的一生全部都被四川人都用叠词,和大熊猫一样萌萌哒的四川话哪里凶了。

其次,四川人说话喜欢用“慢慢儿”,比如,和别人吃饭有事先离开时说“慢慢吃”,和别人说再见的时候四川人说“慢慢走”,和一群朋友玩有事离开也说“慢慢玩”,这么爱“慢慢”的四川人你能说他们的气势大吗?

为什么四川话听着会“很凶”呢。我分析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四川话中有很多方言词语都是来对古代巴蜀方言词语的继承。比如“偏东雨”,早在张衡的《思玄赋》中就有记载:“云师云甚以交集兮,东雨沛其洒途。”而在李善引旧注中写到:“东雨,暴雨也。巴郡谓暴雨为东雨。”《蜀语》中也同样记载:“夏日暴雨曰偏东雨。”类似写样的方言词还有很多,比如“篾条”,一种竹子剖成的长条薄片或细长条。又如“马起脸”等等,这些词在我们现在社会中仍然还在使用。而这些词一般都比较用的是比较粗俗浅显,在现代社会就不那么文雅。

第二,和四川人的性格有关。四川人性格火辣,直爽。四川人爱吃辣也是出了名的,火锅、串串、冒菜……因此外地的人把四川人爱辣与性格结合起来,有人还专称四川姑娘为辣妹子,一是说四川的姑娘一般很能吃辣,二是说四川姑娘的性格就跟辣椒一样火辣。因此四川人平时就算用正常的声调说话,外地的人听了都以为四川人在吵架。

第三,和四川话的调值有关,这里我们暂且以成都话为代表。在《汉语方言声调对照表》中,普通话的调值和调类为阴平为55,阳平35,上声214,入声51,成都话的调值和调类为阴平44,阳平41,上声52,去声13。可以看出普通话和成都话在阴平和去声上是差不多的,关键是在阳平和上声上,普通话的阳平和上声的调值在五度标记图上明显要舒缓于成都话,这也就是为什么用同一种语气说同一句话用普通话和四川话听起来会让人有明显不同的感觉。再举一个上海话的例子,当然我们这里先排除各个方言声调数的影响,单从调值和调类来说,上海话的阴平为53,阳平为23,阴上为55,归阳去为23,阴去为34,阳去为23,阴入为55,阳入为12,总体看来上海话的调值变化趋势并不大,这也就是为什么上海话听起来撒娇发嗲的原因。说到这里我就想说,四川的姑娘也没有那么“河东狮吼”啊,一切都是因为四川话蒙蔽了大家的双眼。所以下次来四川,请一定要好好感受四川人的热情和四川话的魅力。

                          二零一九十二月二日 卷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095109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8
下一篇2023-11-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