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智深和邓元觉都是和尚,究竟谁的更高?武松最有发言权

鲁智深和邓元觉都是和尚,究竟谁的更高?武松最有发言权,第1张

施耐庵在《水浒传》中,塑造了各色各样的江湖好汉,除了梁山一百单八将以外,方腊、田虎、王庆阵营同样藏龙卧虎,不乏英雄豪杰。在这些好汉中,又有不少道僧形象,比如行者武松,就是一个头陀;被武松斩杀的飞天蜈蚣,是一个道士;花和尚鲁智深和宝光如来邓元觉,则是小说中著名的两大和尚。

要说在这些道僧人物中,最值得一说的便是鲁智深和邓元觉。这两个大和尚各为其主,分别效力于宋江和方腊,作为敌对势力,他们恰好在战场上有过一次交手,但遗憾的是,两人并未分出胜负。关于鲁智深和邓元觉的武艺孰高孰低,读者们各抒己见,多数人力挺鲁智深,大概因为鲁智深是小说中的正面人物,但如果站在一个公正的角度来评判,恐怕结果会让多数读者失望。

一、两人职位的比较

鲁智深是梁山的步军大帅,掌管整个梁山的步军人马;邓元觉是方腊帐下的四大元帅之一,手握重兵。说起来,梁山只是一支强盗队伍,跟正规军没法比较;而方腊是一个趋于成熟的政权,能与北宋朝廷对峙,其实力可想而知。所以,鲁智深作为一支强盗队伍的步军大帅,跟邓元觉作为一个政权的四大元帅之一,这两者比较起来,显然鲁智深不如邓元觉。

二、两人武器的比较

两人都是和尚,都使一把禅杖,鲁智深的水墨禅杖重达62斤,邓元觉的浑铁禅杖重50多斤。从两人的武器的重量来看,鲁智深更占上风,理论上来说,兵器越重,越能证明其力量充沛,自然其武艺就更高。所以,在两人武器的比较上,鲁智深胜过邓元觉。 鲁智深

三、两人的正面交手!

宋江征讨方腊时,鲁智深与邓元觉有过一次交手记录,小说中这样写道:

当时开城门,放吊桥,那宝光国师邓元觉引五百刀手步军,飞奔出来。鲁智深见了道:“原来南军也有这秃厮出来。洒家教那厮吃俺一百禅杖!” 也不打话,抡起禅杖,便奔将来。宝光国师也使禅杖来迎。两个一齐都使禅杖相并。鲁智深和宝光国师,斗过五十余合,不分胜败。方天定在敌楼上看了,与石宝道:“只说梁山泊有个花和尚鲁智深,不想原来如此了得,名不虚传!斗了这许多时,不曾折半点儿便宜与宝光和尚。” 石宝答道:“小将也看得呆了,不曾见这一对敌 手。”

鲁智深大战邓元觉

鲁智深和邓元觉交手五十多个回合,并未分出胜负。但是,许多读者看到后面方天定的话,便认定鲁智深的武艺在邓元觉之上,因为方天定先是夸赞鲁智深“如此了得,名不虚传",接着又说“不曾折半点便宜与宝光和尚”,给人一种鲁智深占据上风的感觉。

“不曾折半点儿便宜”,就是说鲁智深的武艺大于等于邓元觉,即鲁智深处于不败之地,真相果真如此吗?不急,我们接着往下看:

且说城下宋军中,行者武松见鲁智深战宝光不下,恐有疏失,心中焦躁,便舞起双戒刀,飞出阵来,直取宝光。宝光见他两个并一个,拖了禅杖,望城里便走。

鲁智深、武松等人

这段文字就非常有意思了,我们不妨一起来分析一下:正当鲁智深和邓元觉打得难分难解之际,观战的武松站不住了,他“见鲁智深战宝光不下,恐有疏失,心中焦躁”,请看武松的这一系列反应,非常值得揣摩。首先武松作为观战者,他看到鲁智深战胜不了邓元觉。

所以”恐有疏失,心中焦躁”,武松着急了,为什么?因为鲁智深不仅胜不了邓元觉,很有可能再交手下去会处于下风,别忘了,武松也是一等一的步战高手,他对鲁智深和邓元觉的战况,一定了然于心。

武松

在“心中焦躁”的情况下,武松终于站不住了,于是“舞起双戒刀,飞出阵来,直取宝光”。虽然两军交战,胜者为王,不论手段,但武松作为江湖上著名的打虎英雄,你何曾见过他与别人联手打一个的,从来都是他以一人之力扭转乾坤,现在他居然和鲁智深联手对抗邓元觉,说明了什么?

很简单,只能说明邓元觉武艺了得,鲁智深不是他的对手,一旦再交手下去,鲁智深甚至有性命之忧。作为好兄弟的武松,现在还管什么几个打一个,先把邓元觉斩了再说。

再看先前方天定、石宝的反应,他们只是夸赞了鲁智深几句,但并未出手相助,因为他们知道,鲁智深虽然武艺了得,但胜不了邓元觉。而武松的一系列举动,都能侧面说明鲁智深的武艺不如邓元觉,否则,他又怎么会上前助阵,两个打一个呢?

因此,通过一番分析下来,我认为邓元觉的武艺在鲁智深之上,我们不能总站在梁山好汉的立场说话,从小说中露出的蛛丝马迹来看,这种结果应当是经得起推敲的。

我觉得武松最后之所以选择出家是因为心累了,他感觉自己得不到宋江的信任,继续在跟着宋江后面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而且和他关系非常好的鲁智深也在寺庙里面圆寂了,所以武松心已经死了,他就打算留在这个好兄弟圆寂的寺庙里面当和尚,和自己的好兄弟一直生活下去,不打算再去过问江湖上的事情了。行者武松和花和尚鲁智深这俩人的的关系真的是特别好,他们干什么事情基本上都是在一起的。武松的膀子被砍断了之后,也是鲁智深帮他报了仇,两个人之前在山上占山为王也是在一起的,他们两个人几乎成了生死想依的知己。鲁智深死了,武松失去了精神寄托,所以就打算出家,留在鲁智深圆寂的那个寺庙跟鲁智深一直在一起。

而且当时武松提出想要离开宋江出家的时候,宋江的表现也非常的冷淡,只是说了一句:"任从你心",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宋江已经不再管武松的死活了,随便他怎么办去了。这样一说也使得武松的心顿时凉了半截,他觉得宋江已经是一个没有办法依赖的人了,跟着宋江后面也没有什么好的出路。而且宋江对自己已经那么冷淡了,他也没有必要去热脸贴冷屁股了。他已经看透了宋江的为人,所以不打算再跟着宋江后面混了,于是心灰意冷的他就选择了出家,因为除了出家他也没有什么出路了。

因为武松最后断了一个膀子,所以导致他的能力十分的有限,很多事情都干不了了,而他最好的兄弟鲁智深也在寺庙里圆寂了,武松已经没有什么值得牵挂的人了。但他又是一个真正的汉子,不可能去自杀的,所以他就打算留下来陪伴鲁智深,于是他就出家当和尚了。

武松,大家最为熟悉的“打虎英雄”。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书中的完整故事线,但是对他肯定不会陌生。这个传奇人物的故事也很是让人惊叹,

毕竟同一个爹妈,生出的两兄弟,天差地别,哥哥武大郎身高不到一米五,五官狰狞长得丑,得了个“三寸丁谷树皮”的绰号,最后被自己老婆和西门庆给害死了;而弟弟武松,则是身高一米八多,仪表堂堂,武功高强,杀了嫂子和西门庆以后,没结婚不说,最后还出家当和尚。

武林高手

就像每一个主角落难后会遇到贵人,每一个武林高手身后都会有一个隐士高人一般的师傅。一身蛮力的武松何以成为了武林高手?

原来武松在打死老虎成为官府表彰的英雄以后,被阳谷县的县令派去护送虎骨膏到京师。

在这期间,武松在京师待了有两个月之久,也正是在这段时间,武松拜了师傅,功夫上也正式入了门。这师傅名叫周侗,有个绰号叫“陕西大侠铁臂膀周侗”,最擅长的是用箭。

林冲

这人政治上是主战派,在当时的朝廷得不到重用,最后选择专心搞武学,弄出不少武林秘籍来。所谓醉心武学,用现在的话来说,他就是个开武馆的。他可不是普通开武馆的,在武松之前,收了两徒弟,

一个是有名的玉麒麟卢俊义,一个是豹子头林冲,据说闭门之前收的最后一个徒弟就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岳飞,而武松的杀手锏——鸳鸯腿,正是他教授的。

嫉恶如仇

学了两个月左右的武松,在离开之际,得到了师傅周侗的千叮咛万嘱咐,叫他回去之时,千万不要得罪两个人,这两人就是王道人和李二僧。

因为在师傅看来,武松即使天赋再好,也只是刚学得一些皮毛,真遇上这种有经验的恶人,只怕武松会吃亏。

武松如果老老实实听话,就不叫武松了。梁山好汉里头,最是嫉恶如仇的人,嘴上是答应了师傅,可真到看了这两人鱼肉百姓,残害乡里的时候,师傅的嘱咐哪想得起来。

武松血溅鸳鸯楼,被孙二娘救了以后,竟是忍不住靠近蜈蚣山上的这两人,他先是杀了李二僧,然后在和王道人打斗,一时之间,武松没能讨到好,还是张清和恩施两人赶来帮忙,集三人之力才把他打死。若不是两人来得及时,恐怕武松的结局会被改写,不听师傅临别前的话,终是受到了教训。

大家都知道,梁山好汉108,个个都是英雄豪杰。当然,其中的武功高手不占少数,有马上功夫厉害的,有陆地功夫厉害的,当然也有水上功夫厉害的,甚至也有像卢俊义那样马上陆地都在行的。

很多人都喜欢武松这个人物,因为他的性格直爽,快意恩仇,而且对敌人从不留情。武松在《水浒传》中是一个特殊的存在,施耐庵花了很多笔墨去专门写武松,而且一口气写了好几个章节,几乎都是一路打过来的。

武松最经典的一战莫过于大闹飞云浦,能在极其不利的情况下全身而退,看得人热血沸腾。那么,如果换成其他好汉经历此战,有哪些人能像武松一样全身而退呢,我们可以来分析一下。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此战的不利因素:

一、敌众我寡,对方一共7个人,武松就1个人。

二、武松头顶枷锁,手脚都有镣铐缠身,行动不便。

三、对方有武器,武松没有。

四、丛山峻岭、道路狭窄,不便施展。

然后,我们再来看看武松之所以能全身而退所具备的条件:

一、毋容置疑,胆识最重要,如果一开始就被吓破了胆儿,那武功再高也没用,所以胆识最重要。

二、除了胆识,自然武功要好,三脚猫的功夫,是绝对不能全身而退的。

三、身体要敏捷,道路狭窄,如果不够灵活,也支撑不了几个回合。

四、超强的应变能力,面对敌众我寡的局面,而且还戴着镣铐、枷锁,如果没有极强的应变能力,也很难脱身。

总结起来,武松大概能全身而退的关键原因,就是:胆识、武功、敏捷、应变。那么,其他好汉,哪些人能满足这4点呢,我们可以继续往下看。

第一位:卢俊义 全身而退机率( 100% )

卢俊义绝对是毋庸置疑的,马上功夫天下无双,马下功夫也是一流,而且卢俊义曾经在百万辽军中杀出重围,完全具备这样的能力。

第二位:鲁智深 全身而退机率( 95% )

鲁智深跟武松都是步军头领,相当擅长步战,虽说鲁智深的敏捷度不及武松,但力量可以给鲁智深加分,而且鲁智深还有超强的爆发力,如果鲁智深遭遇此战,全身而退,不是大问题。

第三位:杨志 全身而退机率( 90% )

杨志的马上功夫跟马下功夫都不差,应变能力也是相当强劲,他的武功不在鲁智深跟武松之下,如果杨志遭遇此战,脱险几率也是相当大的。

第四位:燕青 全身而退机率( 80% )

燕青的武功虽然不是一流,但是他的相扑技术绝对是上乘,而且身手相当敏捷,如果遭遇此战,脱险几率应该不低。

第五位:林冲 全身而退机率( 70% )

按理说,林冲的武功、敏捷、应变都不是问题,但就是林冲的性格,不好说,如果林冲遭遇之战,如果超常发挥的话,问题也不大。

除了以上这些,像什么关胜、呼延灼等马战高手遭遇此战,也未必能全身而退,因为像他们几个,常年都在马上征战,不善于江湖打斗。至于其他吧,就更别体了,几个回合下来估计就散架了。

那么,你认为哪些好汉遭遇飞云浦之战,能全身而退呢?不妨留言。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观看。

说起水浒,我们总是会想到宋江、林冲、武松、扈三娘、卢俊义等主角儿。实际上,书中出现了上千人,除了一百零八将之外,还有许多配角人物。这些人物或许“戏份”不多,但是往往也有着各自的故事。

最有名的就是武大郎、潘金莲和西门庆等人,这三位配角,在水浒的戏份甚至比108将中的很多人都多,俨然是喧宾夺主了。甚至,人家在另一本书中还做了主角,并与水浒一书,都上榜了明代四大奇书,算是逆袭了。

除武大郎、潘金莲之外,还有一位大和尚值得说道。

在108将之中,鲁智深、武松后来都是和尚,武松算是假扮带发修行的头陀,鲁智深还剃光了头发,还曾真的受戒念经。不过跟这位和尚比起来,他们都是小儿科。此人便是金眼虎邓龙,二龙山的大当家。

话说杨志押送生辰纲,结果被吴用等人智取,他原本想上吊结束此生,但想到自己一身本领,父母生养自己,所以最终没有轻生,决定投奔梁山泊。下了黄泥岗在一家酒店吃饭时,他结识了林冲的徒弟操刀鬼曹正。

曹正告诉他,师父林冲在梁山泊很受气,不如夺下二龙山,占据那里官兵也不敢来攻打。

原来,二龙山有一座宝珠寺,寺庙里住持带着和尚们都蓄发还俗了,住持成了大当家叫邓龙。他们聚集着四五百人,为防止官府来捉人,邓龙在二龙山建立了寨子,山下设了三道关卡,关上堆满了擂木炮石,周围全布鹿砦,俨然是一座堡垒。

花和尚鲁智深曾去投奔,结果邓龙心眼小,嫉妒心强,见鲁智深本领强就不让他落草。气的鲁智深与他打了一架,踢伤了邓龙。后来鲁智深与杨志、曹正等人结识,曹正定了个计策,假装捉住鲁智深,与杨志献上二龙山,趁着邓龙不注意,杀了邓龙,夺下了二龙山。

实际上,鲁智深等人杀邓龙抢夺二龙山,就跟吴用、晁盖与林冲等人杀王伦占据梁山一样。后来武松、施恩、张青与孙二娘夫妇也都来投奔二龙山,可以说,邓龙开发的二龙山,几乎就是另一个梁山泊。

再仔细看邓龙,他也是嫉妒心强,不喜欢本领比他强的人上山,害怕威胁自己的地位,最终却也因此丧命,不就是另一个“王伦”?

他原本是个和尚,还成了住持,地位极高,按理说很不错的。要知道,宋代和尚很吃香,也受皇帝尊崇,甚至有特权,文殊寺、五台山长老,明知鲁智深是犯人也敢收留,就是证明。可邓龙为何不肯清修,放着住持不做,不仅还俗还做强盗呢?

很可能是和白衣秀士王伦一样,为了生存,也为了名气。宝珠寺几百人众估计没有香火,几百人要活着,所以他就带着和尚们做了强盗,抢掠为生。生存问题解决后,就要名气,可就是因为有了名,所以丢了性命。

看过《水浒传》的人都知道,武松是一个嫉恶如仇、性情刚直,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热血青年。那年,他遇到了大人物岳飞的师父周侗。周侗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武学名家,他遇到武松之后,看到武松是一个热血青年,喜好打抱不平、为民除害,但是武松的功夫中破绽很大。这样,如果以后遇到了劲敌,武松这个瓜娃,不但没有为民除害,还白白搭上自己的一条命不值当。

于是,周老师父,就将自己的玉环步和鸳鸯腿,倾囊相授,希望能够弥补武松武学上的不足,对其以后行走江湖有好处。临走的时候,周师父叮嘱武松,以后行走江湖可以,但是一定要躲开两个人,一个是飞天蜈蚣王道人,另一个人是铁脚头陀。

后来,武松在鸳鸯楼犯了命案,迅速逃走后,遇到了孙二娘和张青兄弟。在这两个人的提醒下,武松决意去二龙山投靠花和尚鲁智深和青面兽杨志。正当他途径蜈蚣岭的时候,遇到了调戏良家妇女的王道人。这个人虽然出家为道,但是色胆包天,见到漂亮的女子或妇人,经常会强掳至据点内奸*一番,以发泄自己的兽欲。

这对于嫉恶如仇的武松,简直就是一种良心的挑战。于是,武松直接上去,就是一番痛扁。经过数十回合的较量,武松凭借年轻力壮方才取胜,并除掉了王道人。正当武松离开之时,碰上了回归的铁脚头陀,二人迅速进去白热化的激战,最后武松凭借气盛和智慧,才除掉了此恶贼。当时的情况真的很凶险,如果武松不是越战越勇,或者一对一单打,那鹿死谁手还不一定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135428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8
下一篇2023-11-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