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源自满语、蒙古语等民族语言的方言土语?

什么是源自满语、蒙古语等民族语言的方言土语?,第1张

方言土语是地域文化的主要载体之一。东北话不仅凝聚着北方少数民族的习俗和文化信息,同时也反映了汉民族的迁徙轨迹以及少数民族与汉民族互相融合的历程。沈阳方言中的风物词语、习俗词语、地理名词、口语中的音译词不仅使东北方言呈现出别具一格的特色,也是东北多元民族文化的最好见证。

东北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这里世代生活着满、蒙古、赫哲、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锡伯、朝鲜等少数民族,直到清兵入关以后,才逐渐有大量的汉人涌入。随着东北各民族三百多年的互相融合,逐渐形成了今天的东北方言。东北方言虽然属于北方方言的一种,但由于其语言底层还保存着很多反映当地少数民族风俗文化的词语,从而使东北方言呈现出别具一格的特色。

文化的融合,使东北当地的各少数民族逐步放弃了自己的语言而改说汉语,但是这些民族语言中的一部分词汇却保留下来,成为东北方言词汇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些词汇是东北少数民族历史、文化、习俗的活化石,是东北各民族互相融合的见证。

东北话日常用语中,满语的音译借词较多,在吸收这些民族语汇的同时又往往按照音近义通的原则略加改造,再用相应的记音汉字记录下来,于是乎,就融入了东北话,以至于使人“习焉不察”乃至逐渐进入了普通话。且举数例如下。

白意思是极,原本满语,义同。

大麻哈主要产于黑龙江支流乌苏里江以及绥芬河、图们江的大麻哈鱼。“大麻哈”是满语“大发哈”的口语变读。据民国杨木墀编纂的《依兰县志》载,“达巴哈鱼,满名‘刀依嘛哈’。”倒腾东北话叫“倒登”,出自满语的“tɑodem”的音译,与原义“挪来挪去”相近。

涐淋音é · lin。污渍,痕迹。在满语里是波纹的意思。

飞龙满语口语“费叶棱乌”的音译(旧满语作“非牙郎阿”乃其阳性谐音),本名榛鸡,又称树鸡,是一种生长在关外的飞鸟。飞龙一般体长大约二十厘米,羽灰褐色有斑,头顶有一束盔毛。嘴短小,爪细,腿多毛,是东北著名山珍野味。

戈楞满语“块”的意思,如“木头戈楞”,后指人脾气怪或不合群,如“戈楞子”。

个色个性强,极特别。满语的原意是特殊。

骨碌满语音译,意为移动。

哈拉巴猪、牛羊的前胛骨或人的肩胛骨。出自满语音译。

哈喇满语音译,动物油等食物变质后的气味。

哈什蚂规范满语“哈锡蚂”的口语发音。今天所称之“哈什蚂”,已转指中国林蛙,民间俗称红肚蛤蟆。

忽剌满语“风动物声”,为象声词。

划拉满语,意为扫(院子)。

夹肢窝腋下。出自满语“gɑzhiwo”的音译,原义也是腋。

堪达犴口语作“罕达犴”,简称“犴”,即驼鹿。

克音kēi,打。

裤裆两条裤腿之间处。

拉拉呼呼即“马马虎虎”出自满语“lɑlɑhutu”。

喇忽满语音译,也作“拉忽、拉乎”,意为疏忽、马虎。

勒勒说话太多、胡说。满语的音译,在满语里也是说的意思。

勒特亦即“邋蹋”。出自满语的“lete”的音译,东北话有“勒特兵”之说,形容人很邋遢,是个邋遢人。

啰嗦絮叨,不利落。出自满语音译。

妈狐子“妈狐”为满语假面具之意,指舞蹈时戴在脸上道具而言。现在常用来吓唬小孩。

马虎旧时常用来吓唬小孩子的话。满语本义为“假面具”“鬼脸”,后来增添了妖魔的语义。

瞎勒勒胡说乱。

邋蹋满语音译,形容不整洁、利落。东北话读若lete或laitai,均轻声。

马勺满语音译,带把的大勺。

蒙古包对蒙古族圆穹顶帐篷的规范称呼。但它却不是蒙古语。

满语原意为“圆毡房”,可直译为“蒙古房”。

磨蹭满语音译,意为故意拖延。

磨即自满语的“moij或moduo”。

撇拉器物的口朝外张,如“撇拉碗”,满语本指“碟子”。

穷的叮当响非常的穷困。“叮当”出自满语,也是穷的意思,“响”是借助汉语词义加的后缀。

撒目看,出自满语音译。

秃鲁也作“秃噜、秃撸、秃露”,食言、爽约,出自满语音译。

屯村庄,出自满语。

瓦昏味儿像葱蒜、肉类腐烂的气味,臭味儿。满语原意即“臭味儿”。

伍的用以列举项目的句尾,标示排比,意思类如“诸如之类”,满语本意指“什么的……”。

央告央求、乞求或请求。出自满语“yang ge”的音译。

咋呼张扬。出自满语的“cahu”,本义是“泼妇”。

扎孤满语音译借词,意思是修饰、打扮;治病。“治病”是其本义,《奉天通志》卷一百《礼俗四·方言》载:“俗谓治病为扎孤病,满语治也。”“修饰、打扮”的语义系由“治”派生而来。

此外,还有一些东北方言词包含的语素是满语的音译,如“哨卡”的“卡”是满语“边关”的意思;“笨笨拉拉”中的“拉拉”是满语“末尾”的意思;“有一搭无一搭”中的“搭”是满语“首领、头目”的意思;“公子哥”中的“哥”是满语“少爷”的意思;“藏猫”中的“猫”是满语“树丛”的意思;“压马路”中的“压”是满语“行、走”的意思,等等。

我们观看一些清朝影视剧作品的时候,清朝皇帝在与大臣论事的时候都是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所以就给大家塑造了一个印象,当年清朝皇帝在与诸多大臣讨论事情说的都是汉语。

不过其实真实的情况并非如此,清朝时期,满文和满字才是国语和国字,而汉字初期只是一种“地方语言、地方文字”。

所以当年在清朝的朝堂之上早期大多时候说的是满文的,还有他们所书写的奏折还有重大事件也是用的满文。只不过在了后来有所改变。大体来说,满语在朝堂上的使用规模呈现逐渐下滑趋势。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下满语,以及它在满清朝上的使用。

满语的起源

满语又称之为女真语,是当年生活在东北地区的女真族所使用的一种语言,虽然当时他们讲的是满语,但是他们记载事情却用的是蒙古文字,当时满族人也觉得自己的文化有点“不伦不类”,于是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之后,便命人按照蒙古文字的写法编撰女真文字。

最初的女真字,存在大量的同音字问题,所以使用的时候也并不太方便,在历史上将这一段的女真文称之为“老满文”,老满文的创立能大致加强相互理解,的确促进了女真各部之间的交流。

但由于老满文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弊端,于是皇太极在继位之后也就命令大臣对老满文进行的改进,按照汉语的一些读法加入了标点还有音标,减少了同音字,而且字意表达的也更为准确。

而这也成为了满文的一种标准形式,被称之为新满文。

满语的推广

由于女真人当年曾被明朝统治,所以女真族的大部分人都是会讲汉语的,当时皇太极也意识到了推行自己本族文化的重要性,所以便在已经打下来的地区内推及满文的普及满语教育。

而对于主动投靠过来的汉臣或者新征服的汉地,皇太极没有通过高压政策改变人的语言习惯。毕竟当时要以收拢汉人为主,倘若汉人反抗到底的话,自然不利于清王朝在中原的立足。

后来满清做主北京之后,多尔衮曾尝试着在中原地区强行推行满族文化,其中一项就是让汉族人剃发易服。刚开始的时候遭到了汉人的强烈反抗,所以也就出现了后来的“扬州十日”“嘉定四日”大屠杀,就是为了压倒汉人的反抗意识。

清朝皇族通过大屠杀的高压方式,迫使汉人进行剃发易服。但他们发现推行语言文字的时候要比剃发易服更难,所以在尝试一段时间之后也就放弃了。

因此,满语推广最终可以算是无疾而终

满语适用范围

不过满语虽然没能推广,但保留满语依旧是要的,毕竟自己好歹是满人。

因此,当时根据民族地区划分的不同采用了不同的政策。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满族之前所居住的地区;另外一类则是汉人聚集的地方,也被满清称之为汉人十八省。

汉地十八省主要都是汉人的聚集地,若是强行推广满文的不太现实。所以在此地区主要使用汉人的语言和文字,此地的基层官员只需要会讲汉语就行了,包括大臣给皇帝的奏折也可以用汉字书写。朝廷下发向来的政策在发行到这些地方的时候,也会翻译成汉文的版本。

在满人聚居地,国家强行无条件的去推行满语和满文,任何正规场合所使用的语言和文字必须是满文,而且所有的官员都必须会讲满语和满文,毕竟满语在清朝被称之为国语,无论发展如何,至少还得有个样子。

满语在朝堂上的使用

1、早期的使用情况:全部满语

同样的,当时的皇宫是满清皇族的皇宫,他们讨论国家大事自然也是用满语,而朝堂之上虽说也有部分的汉人当官,但这些人做官的前提就是要精通满语,所以他们在朝堂之上也是讲满语的。

除此之外,当时朝廷所出的任何文字资料也都是满语——比如当时所写的圣旨,还有新批准的法律都是用满文写的。不懂得满语的官员,最多就是做一个基层小官,根本没办法到朝中为官。

2、康熙时期使用状况:满语为主,辅以汉语

等到康熙上位的时候,发现若是不懂汉文的话,统治汉人将会变得非常的困难,毕竟汉人人数比较多。所以康熙便开始学习汉文,并且多次到达江南地区了解汉人文化。

从康熙开始,朝廷之中汉人当官的人数也逐渐较多,所以朝堂之上偶尔也会用汉语去汇报国家时政。不过若是谈及到国家机密事件的时候,人们依旧还是会用满语,包括书写当时的国书也依旧还是用满语。比如当年康熙时期曾与俄国签的尼布楚条约,所写的文字都是用满语所编撰,并没有用汉语所书写。

不过康熙在回复汉人的奏折的时会用汉字进行批复——但是康熙的汉语水平都有限,所写的汉字错字还比较多的。后期的康熙对于汉文略有研究,有些大臣的汉字如果书写错字之后,他也会在奏折上进行矫正。

3、雍正时期使用情况:已经出现汉语主导,满语衰落的趋势

在康熙时代汉语的地位不断的被提升,等到雍正时期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官方语言之一,当时国家所推行的政策都会写成满蒙汉三种版本,包括现在故宫内的牌匾都是进行满汉两种写法。

雍正自幼也就学习汉文,对于汉语有着独特的见解。根据史料记载,当年雍正让乾隆给康熙在圆明园中背诵了一首《爱莲说》,得到了康熙的称赞并且领到了身边培养,由此可见雍正时期,满族人也已经开始普遍的学习汉人文化。

而根据目前现存的历史资料可以发现,当时无论是汉人官员还是满族官员给皇上写的奏折之中不乏有大量的汉字奏折。比如说当年鄂尔泰的奏折上经常使用的都是汉字与雍正交流,而雍正所批复的文字也是使用的汉字,很少见到二者用满文交流。

毕竟汉语文化沉淀时间更长,文字表达句也更准确,使用起来也更加方便。

正是因为如此一个原因,从雍正时代满语在清朝国家中的使用力度还有其存在地位开始慢慢的没落。

4、乾隆时期使用情况:满语使用大幅度降低

而等到乾隆统治时期会使用满语的满族人已经不多了,甚至很多满族人连基本的满族文字的读音书写都掌握不准。

在乾隆26年的时候曾发布一个谕旨:

称:“今日理藩院侍班官内有四员,不惟清话生疏,甚至竟不能习者伊等俱系满洲人员,所司又系清字事件,若全然不晓,何以办事由此而推,则衙门各员不能清话者,当复不少。清话原满洲根本,旗人首当以此为务。倘不专心习学,以至日久生疏,则成何体制”于是乾隆下令“京察之年,必须清语熟习,办事妥协者,方准保列一等。其不能清语者,办事虽好亦不准保列。”“伊等不循照此保举引见时,留心试问有不能清语者,唯该堂官是问”。

通过乾隆这样的一个推广学习满语的命令,可以看出来当时满清贵族会讲满语的人已经不多了。所以才会下如此强制命令强行的让大家去学习。

而等到后来乾隆更是专门安排了官员去督查满清贵族对于母语的学习情况。

史料记载:“考清语,新满洲、锡伯、蒙古内能够说者、勉强能够应付眼前者、不能者各有别;旧满洲、边军官兵内有会说且能听懂者,索性不能说且不懂者甚众”。

而我们从上面调查结果来看,学习情况并不是很理想。而满语沦落到这种地步,所以此时在朝堂上使用的是汉语。

乾隆之后使用情况:满语几乎在朝堂中消失

乾隆之后满清贵族中学习满语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反而更多的人掌握了汉语,包括皇帝对于汉字的认知力都要远超于满族文字的认知力。

等到鸦片战争之后,当时满清对外签订的条约都已经开始写上汉字,足可见得此时满语已经取代了汉语,成为满清朝堂上的主要语言。

甚至连溥仪也曾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写到:“满文也是基本课,但是连字母也没学会,就随老师伊克坦的去世而结束”。

而如此来看,连满清皇帝的满语教育都不重视了,满语这个时候用彻底凉凉来说也不为过了。

总结

所以综合的来说,在清朝刚入主中原也就是康熙当皇帝之前,朝堂上讨论一直都是满语。

从康熙开始汉语也开开的进入朝堂之中,等到雍正乾隆时期汉语的使用度普遍有明显提高。

而等到乾隆之后,汉语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常用之语。在清朝末年的时候,基本上看不到使用满语在朝堂讨论的情况了。

三家子村全村1100多口人,其中满族占40%以上。屯里还保留着一幢幢百余年前木构屋架庞大的满洲式老屋,旧式圈炕、鱼罩、摇车,以及木制香炉碗等具有满族特色的建筑物及物件。屯内100多户满族村民,有许多人还能说满语。有的户老少三代人日常生活、劳动用语都用满语。但是相较于上世纪60年代,该村能熟练使用满语的人数已大为减少,能非常熟练地使用满语交谈的人仅有三人,而且都是80岁以上的老年人,能用满语进行日常对话的不足20人,可见对满语的保护已迫在眉睫。现在三家子村已经在三家子小学开设了满语课,并且进行双语教学,用这种方式培养新一代的满语人才。近年来,研究满语的中外学者、专家不断前来考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143298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30
下一篇2023-11-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