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吵架可以肯定的说和文化程度没有什么关系。和读书多少也没有关系。而和两个人的基本素养的差异有关系。和两个人多事物的认识有关系。当然和两个人是否有包容心,是否能相互理解也是有关系的。
吵架只是结果,只是表象。吵架的原因就是彼此对某件事情发生了分歧,且互相坚持己见,不能理解对方,更不能包容对方。甚至于指责对方。
即使两个人读书相同的人,学历一样的人,也会吵架,也会明争暗斗,大打出手也是不鲜见的。这充分说明吵架和读书多少,文化高低没有关系。
是的。第一,到了一定的文化程度,才会懂得,吵架根本无法解决问题。第二,也同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才懂得如何控制情绪。第三,到了一定高的文化才会知道羞耻,会觉得吵架非常丢人,绝对不会去吵架。第四,有文化会分析问题根源,解决问题。问题解决了,就吵不起来了。没文化很多人不会理智科学解决问题,处理事情方法错误,问题越积越多,等问题堆积太多,承受不了,又去情绪大爆发。恶性循环。没文化其实很无奈。大家一定要好好学习。没有知识本身就是一种很可怕的负能量。知识可以带给人自由和快乐。实现人的终极价值。并不是头脑简单地一辈子混几个钱就满足。
文化是生命的花朵,离开生命本源,文化不过是人造花束。
—— 周国平
影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里纪大人的文化水平可谓一绝。他经常一番妙语连珠下来,怼得对方哑口无言,可谓痛快淋漓的将腹内文化尽情发挥。尽管知识影视化的呈现,但实际上,历史上通过文化来"怼"的形式也不计其数。
据说,明代有一位学士叫解缙(未来明朝第一位内阁首辅),家里有些穷困潦倒,而他所住的地方正对面是曹尚书府的竹园,闲来无事在自家大门上提了一对对联:"门对千竿竹,家藏万卷书。"
曹尚书见后双眉紧锁,心想:我家的竹园岂能容他人借花献佛,于是命下人把竹子砍去一截。解缙见后就在对联上添了两个字:"门对千竿竹短,家藏万卷书长。"
曹尚书读后更气愤,忙命家人把园中竹子全部砍光。园中竹子一无所剩。解缙见后,又在对联下面各加一字:"门对千竿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
曹尚书终于无计可施。吵架斗嘴言简意赅,曹尚书哽噎难言。解缙的文化实在让人佩服的五体投地,望而生畏。
势均力敌的对手就更为精彩了。
最典型的“战役”要数民国两大才女冰心和林徽因之间的“掐架”了。
当年,梁思成和林徽因一家搬到北平总布胡同的四合院后,一批当时中国知识界的文化精英很快成群结伙,如徐志摩、金岳霖、周培源、胡适、朱光潜、沈从文等。这些学者与文化精英聚集梁家,品茗坐论天下事,好不热闹。据说当时林徽因在其中谈古论今,皆成学问。慢慢地,梁家便形成了20世纪30年代北平最有名的文化沙龙,时人称之为“太太的客厅”。
随后,冰心可能对此情此景不屑一顾,于是便完成了上乘之作--短篇小说《我们太太的客厅》发表于《大公报》文艺副刊。情景与人物的描写,白描可入画,语言可传神,似得“红梦”真传。小说脱去冰心习惯的自我抒写风格,通篇充满了调侃与暗喻。在一个几千字的短篇中,描写了十余个人物,着墨不多,却是笔下春风。
细细看来,小说中的人物与林徽因和那些受邀的文豪们一一对应,而其中的女主角被写成一个刁钻古怪,喜欢拉拢男人,跟多数女人关系都不好的一个女人,一看就知是讽刺林徽因的。
林徽因仔细看了文章,托人送了一坛山西老醋给冰心吃,其中的寓意便不言而喻了。此举动足以证明其文化水平。
由此看来,文化不仅是提高自己的内涵的方式,而且还是"怼"的重要技巧之一。
俗话说得好,官大一级压死人。现在的学历也是如此,学历越高,选择就越多,被选择的机率也就越大。很多现象是这样的,像在比较高的学府里,去招聘的往往都是一些大公司、大企业,就连很多家长也知道,只要我的子女能在好的大学上学,那可是有人排着队去等他|她,而普通的学校的大学生只有被选的命运。那么高文化的人一般素质都比较高,这一点你赞同吗?高学历的人普遍素质较高,但也不是全部。
一:高文化不一定素质高高文化和高素质不是一个对等的关系,高文化不代表这个人就是一个具有高素质的人,当然,一个人的素质,也不需要高学历还衬托,素质的高低表现在一个人的一言一行里。疫情期间,我们就见证了很多高学历人士的一系列骚操作。比如说美国空气如何如何清新,如此的让人想念的女大学生,还有在隔离区嫌弃水脏,想要和矿泉水的女大学生,说“反正中国人就是喜欢把过苦日子当美德呗,怎么那么贱骨头啊”的许可馨。看看,这些高学历的国外留学生,都是怎样的一个素质,自己丢脸无所谓,丢国家脸绝不可原谅。
二:高素质的不需非得看学历素质是什么,简单来说就是不随地吐痰,不随地扔垃圾,待人和善,有礼貌,不做危害他人和国家利益的事。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是非常友好的,也很有做人做事的原则,在他人眼里就是一个老实憨厚的人,这也是多数人的常态。其实要做一个有素质的人不难,但每个人的秉性不一样,就像是世上没有两片长得一模一样的树叶一样。也不能全面的就否定一个人,很多事也不能光看表象。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但是他们就一定都是高素质人群吗?不,不完全是,恪尽职守的教师很多,道德败坏的也不少。可能有人认为,某教师教学成绩好呀,教学成绩是一回事,和素质是两码事。很多学校也传出许多不好的传闻,某教师怎样怎样,做出了什么行为等,真的只是传闻而已吗?其中的真真假假又有几个人是清楚的,知根知底的。”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希望有更多高素质的人出现在我们的生活里。
文化程度很高的父母,很多都会重视教育,但是也有些父母的教育理念或其他原因,教育出来的孩子不但没有超过父母,相反还不如那些文化程度不高的家庭出来的孩子。
其实这种现象虽然不多,但是也不少见。
朋友是个很普通的人,长相不出色,学习也一般,考重点高中难度太大,索性就考了中专,学点本领将来找份工作就好了。反正是女孩子,家里也没有太多想法,年龄到了找个老公嫁了,日子就是这么过的。
容貌一般,工作是家里给找的,年纪轻轻就出来工作,遇到个对她好的男人,她就决定嫁了。不管父母怎么反对,不管这个男人的家境,一意孤行,结果长达10多年和丈夫、公婆住在一个两居室里,三天两头的吵架,日子过得一地鸡毛。幸好,她父母的条件好,常常接济她。
而最令我意外的是,她的父母都是文化程度很高的人,60年代重点大学的高材生,工作分配都很好,两个人也都是努力工作,在单位都担任了领导职务。
可是他们的孩子却没有出色的地方,学业、工作、家庭无一可取之处,不能不说是他们的教育失败。
为什么他们学历高却教育不好孩子呢?
第一、工作太忙,忽略孩子的教育
作为单位受到重视的骨干,父母都是很投入工作的,孩子就是丢给老人照顾。虽然生活在一个屋檐下,但是父母和孩子的交流很少,只要孩子没闯祸就好,有什么问题也是粗暴简单的处理。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当两人都把大量时间投入到工作中,常常早出晚归,为自己的事业打拼,获得了工作上的成就,那么孩子就成为了生活中微不足道的了。
第二、错误的教育观念
尽管父母两人都是有文化,但都不是教育类的专业,也没有对教育这个事情予以重视。他们认为,学习是自己的事情,他们本人能够考上大学,父母也没有管过什么,他们一样成才了。
基于这个观点,对于他们的孩子,也同样适用,学习好坏都是孩子的事情,教育是学校和老师的责任,父母管不了那么多。
相反,文化程度不高的父母,如果拥有好的教育观念,一样可以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新东方学校的创始人俞敏洪,他的母亲就是没有多少文化的农村妇女,却非常支持儿子读书,在一贫如洗的境况下,借钱支持儿子三次高考,最终成为北大学生,为他今后的人生辉煌奠定了基础。
所以教育孩子和父母的文化程度高低不成正比,更多的是取决于父母对教育的重视和教育观念。
教学相长,做个有心人。欢迎关注佩佩说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