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了解中国秦腔和京剧,谁可以给我讲讲?要正确哦!

我想了解中国秦腔和京剧,谁可以给我讲讲?要正确哦!,第1张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山川地貌不同,则风物人情迥异。大抵北人豪放而南人精细。秦腔京剧之所以能流传到现在,跟它们内在的文化蕴涵有着深刻的关系。秦腔更多的是一种与儒家所提倡的“哀而不伤,乐而不*”相异趣的美学品格,即大喜大悲,痛快淋漓的悲剧精神,一种求“过”的思想;而京剧,它虽然是建立在昆弋秦徽汉诸剧的基础上, “同光十三绝” [1] 就被封为清政府的“内廷供奉”,所以它是《雅》是《颂》,是贵人们雅化后的东西。比较两者的区别,对我们很好地保留文化有着重要意义。 一秦腔与京剧的历史源流的爬梳 譬如秦腔,产自大西北黄土高原。八百里秦川莽莽苍苍,东有黄河之九曲回肠,西岳华山雄奇峻险。“长安自古帝王都”,“周秦汉唐竞风流”,一部漫漫中华文明史,大半都发生在这块土地上。史书里边记载关中“民质直而尚义”,“长安险绝之士,民多刚强”“大抵夸尚气势,多游侠轻薄之风,甚者好斗轻死”“关陕之地,风气刚劲,俗尚武节。” [2] 孕育于这样一种环境里的秦腔,自然是高亢激越,粗犷豪壮的,而且善演历史剧。 最早见于文献记载的秦腔资料是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的传奇剧本《钵中莲》,里边已经出现[西秦腔二犯]的曲子,曲词结构为七言句式,上下对句,已经合乎后世的板式变化规范。即是说,至迟在明代已有西秦腔的存在了。 秦腔是比较古老的剧种,是梆子腔系统的鼻祖,则已多被认可。到了清代,秦腔见于文献资料的情况就多了起来,如李调元《剧话》:“俗传钱氏缀白裘外集有‘秦腔’,始于陕西,以梆为板,月琴应之,亦有紧慢,俗称为‘梆子腔’,蜀谓之‘乱弹’。” 由以上各种记载可知:一、秦腔早期名称比较混杂繁多,如梆子腔、西秦腔、乱弹、西调、陇上声;二、秦腔至少在明代已经比较成熟了,到了清代便昌盛起来;三、秦腔的音乐特征有:以木梆击节,以丝弦乐器伴奏,音乐风格慷慨激楚,大概悲苦之音多些。 明代和清代初期,昆曲一直是作为官方支持认可的“国剧”,是正声,属于“雅部”。随着文人士大夫对她雅化,昆曲文词艰深,格律刻板,雕琢太精巧。且题材多公子佳人剧,早已与民间的广大民众脱离隔膜起来。清代思想文化钳制最严,对《长生殿》、《桃花扇》等优秀剧作的作者洪升、孔尚任进行迫害。同时官方设局,修改词曲,加强控制。再加上昆曲保守势力强大,他们拒绝吸取地方戏曲的营养。因此,北京观众“闻歌昆曲,辄哄然散去。” 因而就有所谓的花雅之争。雅即是“正”之意,花者杂也。清李斗《扬州画舫录》记载:“两淮盐务,例蓄‘花、雅’两部以备大戏。雅部即昆山腔;花部为京腔、秦腔、弋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簧腔,又统称为乱弹。” [3] 先是京腔与昆腔的较量。京腔又称高腔,是由弋阳腔蜕变来的。结果是“我朝开国伊始,都人尽尚高腔”、“延及乾隆年,六大名班,九门轮转,称极盛焉” [4] 第二次则是以四川籍秦腔艺人魏长生入京,给昆腔、京腔以沉重打击,使之一蹶不振。记载:“秦腔适至,六大班伶人失业,争附入秦班觅食,以免冻饿而已。” [5] 于此可见魏长生的艺术魅力之强。 然而,清政府却视秦腔为洪水猛兽,强迫秦腔艺人入昆弋班。乾隆五十年,清廷断然禁演秦腔,魏长生等被逼出京,南下扬州等地。反而因此扩大了秦腔在南北各地的影响。魏三儿唱为*哇鄙噱之调,市井中如樊八,郝天秀之辈,转相效法,染及乡隅。”于此可见魏长生的秦腔在南方亦是非常火爆的。甚至连昆班演员都拜在他为门下学习。各地艺人争相效仿,推动了各种地方戏曲艺术的发展。 乾隆十五年,借弘历帝庆寿之机,江南的地方戏徽班进京,其代表人物是高朗亭。《日下看花记》记载高朗亭“体干丰厚,颜色老苍,一上氍毹,宛然巾帼,无分毫矫强。不必征歌,一颦一笑,一起一坐,描摹雌软神情,几乎化境……《燕兰小谱》曰婉卿(魏长生)为‘一芒之雌’,此语兼可赠朗亭。”看客是把他和魏长生相提并论的,可见技艺高超非凡。到嘉庆、道光年间,徽班已控制了北京的舞台,致使先前红火异常的秦腔也衰落了下来,许多秦腔演员因之失业。而徽班乃聘其入班,就形成了“徽秦合流”,从而奠定了京剧形成的基础。 而京剧的真正成形则要等到另一家“弟兄”的入伙才告完成,那就是汉调。它是流行于湖北汉水一带的地方戏曲剧种,吸收了来自安徽的二簧和来自陕西的秦腔(在汉调中演变为“西皮”)而发展起来的。由于安徽、湖北地方相邻,在入京之前即已有频繁往来,因此近似之处颇多。而此前的徽秦合流,已为汉班加入徽班同台表演奠定了基础(因为汉调的西皮实即秦腔变来,二簧则与徽戏的二簧有着密切的联系)。因而“徽汉合流”也就水到渠成。同时,涌现出许多著名艺人,如余三胜、张二奎、程长庚,当时被称为老生“三鼎甲”(三人籍贯分别为湖北、北京、安徽)。他们的贡献主要在于“融合徽汉之音,加以昆弋之调。抑扬转折,推陈出新” [6] ,形成了皮簧戏即京剧的雏形。因此可以说,京剧是清代北京舞台上诸多地方剧种在数次大交锋大融会的基础上形成的。而京剧的真正形成,还有待于皮簧戏的“北京化”。具体而言有:北京语音逐渐融入徽汉二戏,形成了“十三辙”、“四声”、“上口字”、“尖团字”等为特点的舞台语音体系;确立了以改革后的胡琴为主奏乐器的新伴奏风格,形成了以皮簧为主,兼用昆腔、吹腔、拔子等地方戏曲腔调的音乐体系和板式的规范完备;曲调、唱法日益细致婉转,而有别于以前的“实大声洪”的特点;京剧剧目剧本的“京化”;演出形式的程式化和规范化。唯其如此,京剧才最终形成。 二秦腔与京剧的唱腔 京剧与秦腔同是板腔体剧种,最早开创并使用板式变化体结构的便是秦腔。它的特点是:曲词结构为齐言体,(常见的是七字句和十字句式)“这种形式起源于说唱文学。早在敦煌唱本里就流行七言诗和十言诗体形式的对局说唱,后世的词话诗话俗讲弹词等名间说唱艺术里大量采用了这种形式。”最早见于文献记载的秦腔唱词是万历四十八年的传奇剧本《钵中莲》,里面已经出现“西秦腔二犯”的曲调,其唱词为“雪上加霜见一斑,重圆镜碎料难难。顺风追赶无耽搁,不斩楼兰终不还。”可见其结构为七言句式,上下对句。已经符合后世的板式变化体规范。这点是大大地不同于曲牌连套体的昆曲和弋阳腔(即高腔)。板腔体的音乐大概借鉴了唐宋大曲的艺术技巧,后来的板腔体音乐结构与唐宋大曲的节奏方面的程式组合非常相似。这种‘散板’——‘慢板’——‘由中板而入于急板’(即节奏略快、快、极快、结束以前的渐慢,结束)与秦腔的板式音乐结构简直是一致。秦腔的板式是以“二六板”为核心唱板,据研究,秦腔的“原板”(即二六板)来源于劝善调。再由原板衍生出节奏变化各异的六大板式。二六板即两个“六板”之意,一个六板要敲六下梆子,是为强拍。二六板为一板一眼,2/4拍,眼起板落,即从眼处(弱拍)开头,最后落音在板(强拍)上。将二六板放慢一倍,就成为慢板,三眼一板,即4/4拍;将二六板加快一倍,就成为带板,即1/4拍,将二六板正规节奏去掉,自由化就成为垫板,为无板无眼,现代称为散节奏:节奏正常,唱腔自由,成为“紧打慢唱”。另外,对基调二六板在节奏上再加以变通,如将它作为前半句起唱,梆子击拍,而后半句则转为自由节拍,就是“二倒板”。再加上散节奏和非正规性唱词(五字句或散句)的吟诵性唱板——“滚板”,就组成了一套秦腔板式音乐体系,统称为六大板式。 秦腔音乐还有以下几个特点:(1)与其他地方戏曲一样,使用‘十三辙,’但偏重使用“言前,中东,人辰,江阳”等辙口,显然都是比较重,响,亮的音韵。秦腔中的拖腔有必须归入“安”(an)韵的要求,不论拖腔前的那个字归属何韵,一律转入‘安’进行拖腔。 [7] 如《五典坡》王允唱“骂一声”由“eng”韵转入“an”,王宝钏唱“老爹爹莫要”由“奥”韵转为“安”,“有几辈”“ei” 转为 “an”,再如《三滴血》中男读女织那段姐姐唱“兄弟呀”句加了个垫字“呀”再转入“安”拖腔,“姐姐呀”句也是同样转入“安”拖,“母亲”句由“in”韵转入“an”韵。总之,秦腔唱腔中的这个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大概由于“安”韵比较高扬响亮,发音部位没什么阻挡,容易拖唱,,听来饱满酣畅。(2)秦腔音乐最突出的特点是分为感情色彩迥然相反的两种类型:花音(亦称欢音)和哭音(亦称苦音)。 秦腔的音乐给人的总体感觉就是繁音激楚,热耳酸心,使人血气为之动荡。而京剧就大不同了。京剧的音乐就是一盘大杂烩。虽然是杂烩,但由于用得好,运得妙,水乳交融,所以它仍是京剧,而不是各种曲调的无序混杂。京剧的曲调最主要的就是西皮跟二黄。清人李调元《汉口竹枝词》这样描写到:“曲中反调最凄凉,急是西皮缓二黄。”可知二者“性格”是不同的。这不同是由先天出身各异造成的。此外,京剧音乐中还有四平调,南梆子,高拨子,吹腔。 由此可知,京剧的乐曲是比较丰富的。因为它广泛吸收了各大剧种的精粹,而又能化为己用。是以很快风靡全国,蔚然成一大宗。 总论 秦腔的特色在于它的痛快淋漓,在于它的悲壮朴实,在于它的粗犷豪放,它展现的是秦人、秦地的精魂,它是诗经中的秦风,是大秦之声,是汉唐雄风,是“关西大汉手执铜琶高歌大江东去”的遗响。那一声撕心裂肺,那一吼声震屋瓦,展现的是大西北的雄壮、孤寂、苍凉,展示的是生活在这快土地上的人民的苦难艰辛与沧桑。“长安自古帝王都”转瞬间可又何尝不是“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所以老杜有“闻道长安似弈局,百年世事不胜悲”之感慨,所以有“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之怨愤,所以有“陇头流水,鸣声幽咽。遥望秦川,心肝断绝”之悲歌,所以有“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之哀叹。正因为如此,才有大苦大悲的秦腔的,才有说不尽的盛衰兴废,才有演不完的忠奸善恶,唱步完的悲欢离合。而京剧,它虽然是建立在昆弋秦徽汉诸剧的基础上,但由于一度被清廷加以雅化京化,成为宫廷御用的宴乐,当然,这样也并非全然不好,它使京剧更加规范严谨,成为一套体系化程式化的的艺术,使之更加华美丰富完善。当然如果京剧日益雅化,沦为政治包养的东西,脱离社会大众。随着社会的发展,戏曲也要与时俱进,才不会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秦腔——陕西省地方戏剧种。因陕西简称为秦而得名。又名“秦声”、“乱弹”、“梆子腔”。民间俗称“大戏”,清代中叶以后,北京等地亦称“西秦腔”、“山陕梆子”。

  秦腔在陕西境内,因各地方言、语音的不同而演变形成了四路:流行于关中东府同州(今大荔)地区的,称“同州梆子”(即东路秦腔);流行于中府西安地区的,称“西安乱弹”(即中路秦腔);流行于西府凤翔地区的,称“西府秦腔”(即西路秦腔);流行于汉中地区的,称“汉调桄桄”(即南路秦腔)。秦腔流传十分广泛,盛行于陕西的关中、商洛、汉中等地。流行区域西抵陇州,东至潼关,北达榆林,南不过宁强。向外曾流行至京、津、冀、鲁、豫、皖、浙、赣、湘、鄂、粤、桂、川、滇、青、宁、新、藏等省区,l949年后还传至台湾。域外远达吉尔吉斯共和国。

  历史沿革

  秦腔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剧种之一。它的起源,众说不一,大体有形成于秦代(或先秦),形成于唐代,形成于明代三种说法。明万历年间(1573-1620)抄本《钵中莲》传奇第十四出留用“西秦腔二犯”唱调,是关于案腔声腔的最早记载。该剧是江南无名氏之作,证明已传播到江南。江南远离陕西,传播需要时间,据此.秦腔在明中叶当已形成。另据调查,明代最早的秦腔班社是周至人所创办的华庆班,曾驰名甘陕一带。后来,秦腔在陕西省内又发展成东、西、中、南四路。东路即同州梆子,西路即西府秦腔,南路衍变为汉调桄桄,中路为西安乱弹,即今通常所称的秦腔。清代是秦腔的繁盛时期。康熙四十四年(1705)前后出现的张鼎望《秦腔论》,乾隆年间(1736一1795)严长明《秦云撷英小谱》、吴长元《燕兰小谱》、周元鼎《影戏论》,都是较有影响的论述秦腔著作。《秦云撷英小谱》载:“西安乐部著名者凡三十六。”这些班社均为秦腔班社,每个班社均拥有一批有影响的艺人。

  京剧——京剧 jīngjù Peking Opera——京剧。 京剧是在北京形成的戏曲剧种之一,至今已有将近二百年的历史。它是在徽戏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戏曲剧种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而形成的。

  京剧音乐属于板腔体,主要唱腔有二黄、西皮两个系统,所以京剧也称“皮黄”。京剧常用唱腔还有南梆子、四平调、高拔子和吹腔。京剧的传统剧目约在一千多个,常演的约有三四百个以上,其中除来自徽戏、汉戏、昆曲与秦腔者外,也有相当数量是京剧艺人和民间作家陆续编写出来的。京剧较擅长于表现历史题材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故事大多取自历史演义和小说话本。既有整本的大戏,也有大量的折子戏,此外还有一些连台本戏。

  京剧角色的行当划分比较严格,早期分为生、旦、净、墨、丑、武行、流行(龙套)七行,以后归为生、旦、净、丑四大行,每一种行当内又有细致的进一步分工。“生”是除了大花脸以及丑角以外的男性角色的统称。“旦”是女性角色的统称。“净”,俗称花脸,大多是扮演性格、品质或相貌上有些特异的男性人物,化妆用脸谱。“丑”,扮演喜剧角色,因在鼻梁上抹一小块白粉,俗称小花脸。

  京剧脸谱的分类有:整脸、英雄脸、六分脸、歪脸、神仙脸、丑角脸等 。

  豫剧——豫剧 也称河南梆子、河南高调。因早期演员用本嗓演唱,起腔与收腔时用假声翻高尾音带“讴”,又叫“河南讴”。在豫西山区演出多依山平土为台,当地称为“靠山吼”。因为河南省简称“豫”,解放后定名为豫剧。是河南省的主要剧种之一。

  豫剧的流行地区分布甚广,大江南北、黄河两岸以至新疆、西藏都有豫剧演出。

  豫剧在声腔上属梆子腔系,据清李绿园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成书的《岐路灯》和乾隆五十三年(1788)《杞县志》记载,当时本地梆子戏已在开封、杞县一带盛行,并曾与罗戏、卷戏合班演出,称为“梆罗卷”。

  豫剧音乐分有四个流派:以开封为中心的唱法称“祥符调”;以商邱为中心的唱法称“豫东调”,又称东路调;以洛阳为中心流传的唱法称为“豫西调”,又称西府调、靠山簧;豫东南沙河流域流传的唱法称“沙河调”,又称本地梆。

  黄梅戏——黄梅戏是安徽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黄梅戏原名“黄梅调”或“采茶戏”,是十八世纪后期在皖、鄂、赣三省毗领地区形成的一种民间小戏。其中一支逐渐东移到以安徽省怀宁县为中心的安庆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相结合,用当地语言歌唱、说白,形成了自己的特点,被称为“怀腔”或“怀调”。这就是今日黄梅戏的前身。

  在剧目方面,号称“大戏三十六本,小戏七十二折”。大戏主要表现的是当时人民对阶级压迫、贫富悬殊的现实不满和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如《荞麦记》、《告粮官》、《天仙配》等。小戏大都表现的是农村劳动者的生活片段,如《点大麦》、《纺棉纱》、《卖斗箩》。

  一、关于二者历史。当然,秦腔的历史要长得多。对于秦腔的历史,有人甚至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优孟,这个说法有点滑稽,还有人追溯到唐朝的李龟年、雷海青、公孙大娘,这都不可信。可信的是,“陕西省剧种介绍编委会“的《秦腔流派初览》一文中谈到:明初,曾有人带秦腔[同州梆子]入京,正德时,同州梆子曾为朝邑一代所重,明末,李自成练兵时,曾以同州梆子为军戏。这些都可说明,秦腔起码在明朝时就已形成了。另外,秦腔是所有梆子腔[山西的蒲剧、晋剧、北路梆子、上党梆子,河北梆子、山东曹州梆子、青州梆子,豫剧等]的鼻祖。京剧的西皮调据说还来自秦腔呢。

  京剧的历史就短得多。一般说法,1790年,乾隆皇帝80寿辰时四大徽班进京后与当时的汉调融合才慢慢形成了京剧。这个形成还应有个过程,恐怕程长庚、余三胜他们唱的还不是真正的京剧呢。

  二、关于二者的音乐。京剧和秦腔都属于板腔体。而秦腔属于梆子腔,京剧属于皮黄腔。秦腔分为六大板式:箭板、慢板、二六、二导板、代板、滚板。秦腔六大板式除滚板外都分为花音苦音两大类。花音比较欢快,苦音比较悲伤。二者在唱腔结构上是大致相同的,只是主音有区别。

  京剧唱腔分西皮和二黄两种。西皮音调欢快,二黄音调深沉。他们和秦腔的花音苦音的区别不同,西皮二黄各有反调,反西皮、反二黄的音调比较悲伤。京剧的西皮二黄也各有各种板式,如导板、回龙、慢板、原板、二六、摇板、快板、散板等。

  但京剧除了唱京剧板式外还唱牌子,如武生常常唱昆曲牌子。另外,京剧有时还唱一些民间小调,如《小放牛》、《小上坟》等,这些秦腔一般没有。

  秦腔的板式是按照节奏分的,如,散拉散唱是箭板,一板三眼是慢板等。而京剧的散拉散唱又导板,还有散板。他的板式分得更细一些,类似秦腔从代板中又分出个双锤来。

  三、关于二者的道白。秦腔一般只说地道的陕西关中话,特别是中路秦腔之说西安话。而京剧说韵白、京白,丑角还说苏白,甚至还学地方方言,如山西话等。

  四、关于二者的行当。而这行当大概差不多,都分生旦净丑。秦腔过去讲什么13行,但总的说还是生旦净丑。

  旦行里除了武旦、刀马旦、泼辣旦、刺杀旦,京剧主要是青衣和花旦,秦腔有门正小旦、闺阁旦,这个在京剧里都归于青衣。如《西厢记》里的莺莺。

  京剧里的演员工什么行当一般不变。[个别除外,如唐韵笙,另外,反串也另当别外]但秦腔里好多演员既可以演小生,也可以演须生,如苏育民、李爱琴凳,有的既可以演小旦,也可以演青衣,甚至还可以演老旦。而京剧里的花旦、青衣、老旦是截然不同的行当,决不互混。

  京剧老旦行当是一门比较独立的行当,他有许多以老旦为主角的戏,如《钓金龟》《八珍汤》《遇后龙袍》等,而秦腔几乎没有以老旦为主角的戏,[我说近多年]几乎就是《岳母刺字》,另外的就是移植其他剧种的戏,如《杨门女将>,秦腔几乎没有纯粹的老旦演员,李夕岚、王玉琴都是先唱青衣,后来才长老旦的。张咏华也是偶尔厂老旦戏的。可以说,秦腔没有独立的老旦演员。

  五、关于二者流派。京剧各行当有许多流派。老生有千三鼎甲、后三鼎甲,前四大老生、后四大老生,还有新的李少春派等,旦角有梅尚程荀黄,还有四小名旦,特别是张君秋,花脸有金郝侯后来更有裘盛戎,现在还有袁世海派,老旦有李派,丑行有萧派。

  这里要说的是,京剧对流派有严格的承传。各流派都有许多演员严格学习,首先是不走样的继承,从剧目,从唱腔,从表演,从发声,当然,现在也讲创新,讲有自己的特点,但首先是继承。

  秦腔几乎没有流派。我说几乎,有还是有。如现在提任派,袁派,萧派。但承传差,研究差,重要流派学习人少。另外只是自己学自己院团的流派。即使学的人也未必能把前辈艺术家的好东西学来。

  六、关于二者的演唱特点。京剧小生唱是大小嗓结合,主要是小嗓,秦腔小生演唱用大嗓。京剧青衣、花旦演唱用小嗓,秦腔青衣、花旦演唱基本用大嗓,当然,秦腔过去男旦演唱使用假音的。另外,秦腔的彩腔用的是小嗓。而京剧里老旦行当演唱使用大嗓的。

  八百 里秦川,以西安为界,咸阳,兴平,武功,周至,凤翔,长武, 岐山,宝鸡,两个专区几十个县为西府;三原,泾阳,高陵,户县,合阳, 大荔,韩城,白水,一个专区十几个县为东府。秦腔,就源于西府。在 西府,民性敦厚,说话多用去声,一律咬字沉重,对话如吵架一样,哭丧 又一呼三叹。呼喊远人更是特殊:前声拖十二分的长,末了方极快地道出 内容。声韵的发展,使会远道喊人的人都从此有了唱秦腔的天才。老一辈 的能唱,小一辈的能唱,男的能唱,女的能唱;唱秦腔成了做人最体面的 事,任何一下乡下男女,只有唱秦腔,才有出人头地的可能,大凡有出息 的,是个人才的,哪一个何曾未登过台,起码不能吼一阵乱弹呢!

  秦腔在这块土地上,有着神圣的不可动摇的基础。凡是到这些村庄去 下乡,到这些人家去做客,他们最高级的接待是陪着看一场秦腔,实在不 逢年过节,他们就会要合家唱一会乱弹,你只能点头称好,不能耻笑,甚 至不能有一点不入神的表示。他们一生最崇敬的只有两种人:一是国家领 导人,一是当地的秦腔名角。即是在任何地方,这些名角没有在场,只要 发现了名角的父母,去商店买油是不必排队的,进饭馆吃饭是会有座位的, 就是在半路上挡车,只要喊一声:我是某某的什么,司机也便要嘎地停 车。但是,谁要侮辱一下秦腔,他们要争死争活地和你论理,以至大打出 手,永远使你记住教训。每每村里过红白丧喜之事,那必是要包一台秦腔 的,生儿以秦腔迎接,送葬以秦腔致哀,似乎这人生的世界,就是秦腔的 舞台,人只要在舞台上,生,旦,净,丑,才各显了真性,恶的夸张其丑, 善的凸现其美,善的使他们获得美的教育,恶的也使丑里化作了美的艺 术。

  广漠旷远的八百里秦川,只有这秦腔,也只能有这秦腔,八百里秦川 的劳作农民只有也只能有这秦腔使他们喜怒哀乐。秦人自古是大苦大乐之 民众,他们的家乡交响乐除了大喊大叫的秦腔还能有别的吗?

秦腔又称乱弹,乱弹源于西秦腔,而梆子腔则来源于老秦腔(东路秦腔,同州梆子),是一种非常古老的传统戏曲剧种。主要流行于中国西北地区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又因其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所以又叫"梆子腔",俗称"桄桄子"(因以梆击节时发出"恍恍"声)。明末无名氏《钵中莲》传奇中使用了[西秦腔二犯]的曲牌,故知其。今陕西宝鸡和甘肃天水为古西秦之地,经史料考证,西秦腔源于甘肃天水,后经来往商客带入长安,使其得以壮大,发展 。清康熙时,陕西泾阳人张鼎望写《秦腔论》,可知秦腔此时已发展为成熟期。待到乾隆年间,魏长生进京演出秦腔,轰动京师。对各地梆子声腔的形成有着直接影响。

秦腔因其流行地区的不同,衍变成不同的流派:流行于关中东部渭南地区大荔、蒲城一带的称东路秦腔(即同州绑子,也叫老秦腔、东路梆子);流行于关中西部宝鸡地区的凤翔、岐山、陇县和甘肃省天水一带的称西路秦腔(又叫西府秦腔、西路梆子);流行于汉中地区的洋县、城固、汉中、沔县一带有汉调恍恍(实为南路秦腔,又叫汉调秦腔、桄桄戏);流行于西安一带的称中路秦腔(就是西安乱弹)。

其中的西路入川后成为梆子;东路在山西为晋剧,在河南为豫剧,在河北成为梆子,所以说秦腔可以算是京剧、豫剧、晋剧、河北梆子这些剧目的鼻祖。各路秦腔因受各地方言和民间音乐影响,在语音、唱腔、音乐等方面,都稍有差别。近五十年来,东、西、南三路秦腔的发展趋于停滞,有被中路秦腔取而代之的趋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158374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4
下一篇2023-12-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