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被精神病了怎么办?

我被精神病了怎么办?,第1张

  年在家被一个患有间歇性的精神病人把母亲打成了锁骨断裂 报警没用 村里没人管 在镇上我开门头的地方 又遇上一个曾经杀了妻子还杀了一个小孩的间歇性精神病给闹了 还打了我 幸亏躲的快 弄的现在来我这吃饭的都不敢来了 我该咋办 咱们的法律咋不出台个措施 只能躲吗 我们被杀怎么弄 谁能帮呼吁下 下面是我在网络上摘抄的

  记者 李向华 通讯员 谷永清 张胜利

  精神病患者频伤人

  近日,新密市白寨镇周家寨村人丁国玉,因涉嫌故意伤害致3人受伤被检察院提起公诉至法院,但检察官知道,法院不会对其作出严厉的判决,因为经洛阳市精神卫生中心刑事诉讼精神病医学鉴定,丁国玉在作案时患有精神病,为限制责任能力人。

  “一旦他被放回社会,便又是一个不定时炸弹,说不定什么时候又会爆发。”新密市检察院副检察长陈松坡不无担忧地说,“2008年以来,新密市每年都要发生1至2起精神病患者实施的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等犯罪案件。而精神病人一旦犯案,往往由于没有责任能力,不但不承担刑事责任,亦无经济赔偿能力。对于受害者而言,这无异于雪上加霜。”

  其实在全国,2009年岁末至2010年初,多起“武疯子”制造的惨案,震惊社会。

  2009年11月16日,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县乌蒙乡患有精神分裂症的男子陈文法,将6名家人杀死;同年12月12日5时许,湖南省安化县高明乡阴山排村漆树组13名村民被人枪击、刀砍、火烧身亡,1人重伤,数栋房屋被付之一炬,嫌疑人刘爱兵被曝曾有精神病史;今年4月12日,广西合浦县西场镇西镇患有精神抑郁的杨家钦在小学门口制造凶杀案,共造成2人死亡5人受伤,其中包括多名小学生。

  陈松坡说,长期以来,很多精神病专业救治医院出于种种原因,拒收“武疯子”,致使这些“不定时炸弹”一直都是由其亲属监管,其亲属往往由于无力承担而放弃治疗,甚至干脆将其推出门外,任其游荡,这无疑是社会的一大隐患。此外,不少精神病患者在犯罪后即便被判刑,服刑完毕后,由于种种原因,多数并没有被送到指定的医院接受强制治疗,而是重新回到社会上,致使精神病人继续危害社会的现象日益增多。

  放与不放的“两难”境地

  郑州市公安局中原分局民警赵增峰介绍说,上世纪90年代末,云南省澄江县农村的一名精神病人杀死了一名儿童,经过司法鉴定为精神病后,由于无法定罪,而其家属又因为经济困难无法对其治疗和监护,只能任其继续在外面自由活动。一年后,该精神病人先后又杀死6名儿童,因为他认为这些儿童是“外星人”。这样一来,当地警方也无法处理,只能违法将其长期关押,限制其活动。

  赵增峰说:“目前公安部门对精神病人管理的难题在于没有一部专门的精神卫生法律法规可以依据。警方能够依据的法律条文,只有《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及《人民警察法》中的几句话。关押审判肇事的精神病人无法可依,免责放掉又无法对社会交代,使得我们陷入‘两难’困局;很多精神病患者作案后因不具备法律上的责任能力而免予刑事处罚,收容到收容所对其治疗又非常不利,甚至会使其病情恶化;而让他们回到社会,又会成为社会安全隐患和不稳定因素。”

  “其实我们都希望嫌疑人是正常人,那样该判刑就判刑,该枪毙就枪毙,我们的工作也好做。”赵增峰无奈地说。

  郑州153医院主治医生郭宝忠说,精神障碍在我国疾病总负担中排名居首。按照国际上衡量健康状况的伤残调整年指标评价各类疾病的总体负担,精神障碍在我国疾病总负担的排名中,已超过了心脑血管、呼吸系统及恶性肿瘤等疾患。各类精神问题约占疾病总负担的1/5,即占全部疾病和外伤所致残疾及劳动力丧失的1/5。但是,这些患者当中,只有极少数人能够得到治疗和监管。而得不到治疗和监管的精神病人,长期放任在社会上,导致精神病人发案率一直居高不下。

  高额费用使得关爱却步

  在“武疯子”伤人事件的背后,费用高昂、医疗条件有限,是这些有暴力倾向的精神病患者得不到治疗和有效管理的重要原因。据介绍,目前精神疾病实际上已位于我国各种疾病负担的首位。

  记者从相关医院了解到,一名“武疯子”住院治疗,每月花费至少千元,多的要数千元,如此高昂的费用让许多家庭难以承受。特别是在经济条件落后的农村,许多村民在家人出现精神异常时,由于无法承担医疗费用,有的只好将病人锁起来,有的干脆不管,放任自流。

  新密市检察官王品认为,现有法律和关于精神病患者的救助以及监管制度不完善,是“武疯子”犯案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王品介绍说,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精神病患者在发病期间犯罪是不用承担刑事责任的。一般来说,精神病人发案之后,有关部门或对其采取强制治疗,或者干脆予以释放,重新回到社会上。大多数精神病患者的家属都知道自己的家人患有精神病,但苦于无钱或其他原因没有及时治疗。对于有暴力倾向的精神病患者,监护者采取的办法往往是用绳子捆着、笼子关着或者整日锁在房中,但这又往往会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也可能面临法律惩罚的风险。同时,精神病患者如果长期被捆绑或者关押,脾气往往会变得更暴躁,逃出去之后,更容易生事。

  精神卫生立法亟待加快

  “在对精神病人应急突发事件的处理上,现在的社会应急预案还很不完善。精神病是个社会公共卫生问题,需要公安、民政、社会劳动保障和卫生部门的共同参与和配合。建议有关部门制定精神疾病强制医疗条例,以期让一些本不该发生的‘灭门惨案’从此绝迹。”新密市检察院副检察长刘丙坤说,当前,我国现有精神病人1600余万,其中具有暴力倾向的有16万至32万人,精神病人造成大量人员伤亡、死亡的案件日益突出,已经成为社会安全的重大隐患。刘丙坤说,我国《刑法》第十八条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什么时候才是‘必要的时候’?法律对此并没有明确的解释。”刘丙坤分析说,《看守所条例》第十条明确规定患有精神疾病的不予收押,《治安管理处罚法》也没有规定对精神病患者强制医疗,而许多已经具有暴力行为的精神病患者,因家属家境贫寒或无力监护,仍然处于“自由状态”,给社会安全带来极大隐患。

  “鉴于我国精神卫生情况的严重性和复杂性,建议制定专门的精神卫生法,对精神卫生防治的主体、对象、责任、程序、经费进行全方位规定,这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策,但是我国专门的精神卫生法已酝酿20多年,至今迟迟没有出台。”刘丙坤说,在这种背景下,应在大力加强精神医疗机构和人员建设的同时,以现有医疗资源和相关机构为基础,首先加强对精神病患者中具有暴力倾向的重症患者的防治,并经过一定时间的继续建设和经验积累后,为出台精神卫生法奠定基础。

  为此,刘丙坤建议,尽快出台精神疾病强制医疗条例,对精神疾病强制医疗的主体及其职责、强制医疗的条件、程序、解除、经费等予以明确规定。同时,由政府出资建立专门的精神卫生疾病被害人救助基金,对家庭困难的严重精神病患者及遭受精神病人伤害又无法获得相应赔偿的家庭提供救助。

  建议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郭宝忠说,精神病人分为冲动攻击型、极度妄想型和社会能力衰退型三种类型。尤以冲动攻击型对社会危害大。冲动攻击型病人常有幻觉、抑郁和恐惧的情绪,总觉得有人要害他,出于自卫对身边的人进行攻击,还有的人总是疑神疑鬼。为避免精神病人对社会、家人邻里造成危害,家人平时要多观察患者的举动,如抑郁和恐惧等不寻常表现时常出现,要考虑去看医生。精神疾病及早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当发现患者出现有攻击性举动时,要及时送医院治疗,必要时可拨打110求助。

  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副教授张建成建议,国家应当把精神病人的管理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各部门齐抓共管。卫生系统负责精神卫生基本知识的宣传和精神疾病的基本治疗;民政部门对经济上有困难的精神病人提供义务救助;公安部门遇到特殊的精神病人犯罪时,由公安机关执行强制性的义务监督和强制治疗。同时,基层派出所与社区应加强联系,建立以社区为依托的网络监控体系,及早发现精神病患者的发病征兆,督促监护人对其约束、治疗。国家也可以出钱成立一个基金,专门承担精神病人的治疗费用。

  据了解,截至2010年3月,我国注册精神科医师仅16万余人,平均每10万人仅有126名精神科医师,全国地市级以上精神病医院不足千家,心理医生缺口90%,全国至少有5600万各类精神障碍患者尚未接受过任何有关的医疗服务,即使是严重的精神疾病患者,每4人中也仅有1人接受过正规的精神科医疗服务。因此,政府应该基于实际需要,加大精神病治疗机构和医护队伍的建设;应加大社会宣传力度,营造社会关爱氛围,做好精神病的预防工作,让精神病人早发现早治疗。

“合浦还珠”的典故

在东汉时期,西南地区的合浦郡(今广西合浦县)由于盛产珍珠,远近闻名,那里产的珍珠又圆又大,色泽纯正,一直誉满海内外,人们称它为“合浦珠”。

当地渔民都以采珠为生,然后将卖珠的钱向邻郡种粮的百姓交换取粮食。由于采珠的收益很高,一些贪官污吏就乘机贪赃枉法,巧立名目设置各种苛捐杂税盘剥采珠的渔民。为了捞到更多的油水,违背珠蚌的生长规律,一味地叫珠民去采集捕捞。

结果,大珠蚌越来越少,剩下的都是些小珠蚌了,在合浦能捕捞到的珠蚌越来越少,越来越小了。如今产珠少,收入大量减少,渔民们连买粮食的钱都没有,不少人举家搬离甚至因饿死。

汉顺帝刘保继位后,派了一个名叫孟尝的人当合浦郡太守。孟尝到任后,很快找出了当地渔民没有饭吃的原因;于是下令革除弊端,废除盘剥的苛捐杂税,禁止渔民滥捕乱采,规定了捕捞的时间,以及捕捞珠贝的大小,以便保护珠蚌的资源。很快,珠贝的生存环境就变好了,渐渐大批珠贝又迁回了老家,并且大量繁殖。

不到一年时间,合浦郡的珍珠产量又恢复到原来的样子。老百姓都恢复他们的本业,商人开始来往,货物开始流通,老百姓的生活也由此安定下来。他们欢天喜地,把太守奉为神明,纷纷到太守衙门门前磕头拜谢,认为是他感动了上天,用神力召回了合浦珠。

合浦还珠

读音:hé pǔ huán zhū。

解释:比喻东西失而复得或人去而复回。

引证:明代沈鲸《双珠记·母子分珠》:“今分一颗与你带去,我自留一颗,以寓合浦还珠之意。”

例句:我当时虽失的一件无足重轻的东西,究竟能够合浦还珠,我心里总觉喜欢得很。

扩展资料

近义词

1、物归原主

解释:把物品还给原来的主人。

读音:wù guī yuán zhǔ。

引证:明代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五:“他不生儿女,就过继着你家儿子,承领了这家私,物归旧主,岂非天意。”

引用:老舍《茶馆》第三幕:“不是没收吧?又物归原主啦?这可是喜事! ”

例句:我把这个东西给你也算得上是物归原主了。

2、原璧归赵

解释:用蔺相如完璧归赵的典故。指原物归还,并无损失。

读音:yuán bì guī zhào。

引证:清代王浚卿《冷眼观》第十八回:“(你)敢是有甚么方法,能把那位客人失去的四百番花边,原璧归赵么?”

例句:几天后,那条无人认领的项链终于原璧归赵了。

--合浦还珠

根据最新的数据,合浦县山口镇镇中考上线人数为XXX人,具体数据还需要等待官方发布。无论具体数据如何,中考上线人数是这个镇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指标,代表着这个镇普及教育与提高教育水平的成果。而要让中考上线人数更多,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和努力,才能推进教育事业更好地发展。我们期待这个镇在未来能够取得更好的中考成绩和更多的教育成就。

根据查询我国法律规定合浦人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1、将合浦县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户月人均660元统一调至690元。

2、特困人员基本生活供养标准。将全市农村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统一调至年人均不低于10870元,其中财政补助标准由年人均不低于8910元调至9310元;城市特困人员基本生活财政补助标准由年人均不低于12144元调至12690元。

3、六十年代精减下放退职职工救济标准。将六十年代精减下放退职职工救济标准(含精减下放职业制武装民警)由月人均556元调至581元。

在茫茫人海中进行淘珠作业决非易事,采珠作业艰苦和危险,古代纯为徒手作业的劳动条件十分恶劣,采珠人的生命安全也受到严重威胁。人在海底没有保护设备,停留的时间短了采不到珠贝,时间长了会窒息或寒栗而死。不幸遇到鲨鱼或其他海洋动物来不及逃避的话,船上人看到的是一缕缕浮上水面的鲜血,即知水下的人已葬身鱼腹。采珠遇到台风等恶劣天气也会船毁人亡。

缺氧、寒栗、凶猛鱼类和动物的袭击,使得受伤致残者、葬身鱼腹者比比皆是。明朝廉州知府林兆珂在《采珠行》云:“哀哀呼天天不闻,十万壮丁半生死,死者常葬鱼腹间。”可见古代合浦珠民为采珍珠死于珠池者不可胜计,世人评之为“以人易珠”。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真珠”篇中曾描述了珠民采珠的艰险:“合浦县海中有梅、青、婴三池。蜒人每以长绳系腰,携篮入水,拾蚌入筋即振绳,令舟人急取之。若有一线之血浮水,则葬鱼腹矣。”《明史》也记载有许多珠民为完成“派珠”任务而致伤残,甚至葬身鱼腹的的事件。

明代陆楫《古今说海》有这样的记载:“蜑海上水居蛮也,以舟辑为家,采海物为生,且生食之,入水能视。合浦珠,池蚌蛤,惟蜑能没水探取,旁人以绳系其腰,绳动摇则引而上,先蜑毳衲极热,出水,急覆之,不然寒僳而死,或遇大鱼蛟龟海怪,为鬃鬣所触,往往溃腹折肢,人见血一缕浮水面,知蜑死矣。”

在明朝人陆容的《菽园杂记》一书里,记述了这样的情景:采珠人以长绳缚腰,携竹篮深潜海底,拾取珠蚌置于篮中。待水下人摇动绳子,船上人便急忙收绳,将海底的人和篮子一起拖上水面。采珠时,常“大鱼蛟鳌诸海怪”,而船上人看到海水中一缕缕鲜血飘浮上来,“则知(水下人)已葬鱼腹”。即使侥幸保住性命的,也定然是肢残臂断的废人了……但有的恶官为了防止珠民“偷懒”,竟然在珠民脚上缚上大石头,不许他们随意上浮,结果“溺而死者相属也”。

在采捞珠贝的过程中,随着盈筋满箩的珍珠出于海面,珠民们由惧怕恐慌大海慢慢熟知了大海的习性,致使许多合浦人至今仍练有深潜的绝技。

珠民不仅生命受威胁,而且在政治上也是没有地位的。南汉刘鋹时期开始,珠池成为朝廷的专利禁区,珠民成为终生不能改业的疍籍贱民。疍民成了采珠的奴隶,到清朝雍正年间,合浦珠民才获得永除疍籍的政治待遇。

由于历代王朝贪得无厌的滥采,合浦珍珠的资源遭到严重的破坏。自明代正德间设内官坐镇廉州府监采珍珠以后,内官在沿海肆虐横行,横征暴敛,“驱无辜之民,蹈不测之渊,以求不可必得之物”(见《乞罢内臣疏》)。虽“万落千村半已残”却“后宫犹未增颜色”。清朝合浦有珠船百余艘、珠户千余人,到民国初年尚剩几十艘、数百珠人,抗日战争前仅有二三十艘的珠船,也在抗战时为日寇焚烧殆尽。

官府的暴政,大海的无情,使珠民苦不堪言。因此,合浦珍珠采集史上的每一页都充斥着采珠人的斑斑血泪。 在封建专制的残暴压迫之下,珠民开始奋起抗争。

元代,封建王朝加强对合浦珍珠控制,设立专门机构掠夺珍珠贡献朝廷。公元1317年设立合浦廉州采珠都提司,珍珠资源受到严重破坏,广大珠民难以捕到珍珠,“采集千百螺,罕见其一”,由于采集珍珠产量减少,引起朝廷严重不满,频频地撤换地方官员,不断加强对珠民迫害。公元1324年,合浦珠民第一次联合起来,反对官吏的迫害进行罢采珠运动。公元近40年中,珠民反采珠斗争层出不穷。

到明代,珠民斗争风起云涌。公元1459年,朝廷令地方官吏一方面加强对珠民的掠夺,一方面对沿海珠源加强防护,设立巡哨,严防盗贼。1463年开始派员看守珠池,珠池所产珍珠专供朝廷之用。嘉靖五年冬,合浦大雪纷飞,珠池池水结冰,大批贫民被冻死,但是官吏还强迫珠民下海捕珠,冻死珠民难以数计。广大珠民反抗更加激烈,万历10年,官吏派兵杀害苏观升等128名珠民,并抛尸示众。珍珠不能给百姓带来幸福,反而造祸于民,人民群众所处境况正是:“曾驱万命沉海底,予似当年去不还”。

珠民采珠时为防大珠散失不仅有珠池太监监督,而且还有官兵看守,珠民为了生计,只好采取“吞而出”妙法。即学会“官禁民采珠,巧盗者蹲水底刮蚌,得好珠吞而出”(《艺文类聚》)。离开现场后从大便排出,使什么皇法天条也奈何不得。

121747人。根据查询入口普查网得知,2022年合浦白沙镇有121747人,白沙镇,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合浦县下辖镇,位于合浦县城东面,距县城64千米,东与博白县龙潭镇相邻,南临北部湾,西隔铁山港与南康、闸口两镇相望,北与公馆镇相连,全镇面积2249平方千米。

11092万人。

查询合浦县合浦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得知:位于广西南部,北部湾畔,南流江入海口,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中国南珠之乡、中国大月饼美食之乡、中国长寿之乡、中国沿海开放县,拥有“千年汉郡、海丝起点、廉吏名城、南珠之乡、开放前沿、生态福地”六张特色名片。行政区域面积2784平方千米。2022年年末户籍总人口11092万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162345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5
下一篇2023-12-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