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山歌情丝歌词

贵州山歌情丝歌词,第1张

你莫自来你莫白,大哥底细我晓得。昨晚陪我一铺睡,连条短裤没球得。

当着人家咋这说,说我短裤没穿着。昨晚我俩同床睡,是你把我短裤脱。

唱调小妹你听清,这条短裤有点新。这条短裤送给你,给你拿去当围巾。

桂花叶子片片楂,小妹短裤有点花。如果小郎看上了,送给你去擦嘴巴。

咋个讲来咋个说,短裤给是送给我。当着观众脱下来,看看短裤各穿着。

听我讲来听我说,唱着唱着短裤脱。遇着老天下大雨,送你拿去包脑壳。

说得成来讲得成,我讨小妹做女人。讨得小妹一家做,不讨妹我不是人。

说不成来讲不成,想讨小妹做女人。小妹想想酪嫁你,年纪大也整不成。

叫声小妹听我说,半年多些没见着。有了今日见着你,问问小妹略跟哥。

叫声小妹听我说,小妹老公没找着。从今以后莫回家,妹配小郎刚刚合。

不可能呀不可能,小妹跟你万不能。如果小妹跟着你,太阳西出整得成。

小情妹呀小情妹,为何要说不可能。只要小妹你愿意,我俩好事做得成。

不可能呀不可能,小妹不是这种人。三两棉花四两线,访纺周围团转人。

唱调大哥莫乱说,本来小妹不下作。只是陪哥唱调子,不会跟你过生活。

说不着来讲不着,昨晚我俩有一脚。不是大哥冤枉你,还是你先把裤脱。

劝你大哥莫昏说,当着人家羞辱我。小妹不是那种人,我呢心中如刀割。

情也真来意也真,妹与阿哥过一生。要学江边铁线草,水冲沙在不断根。

水冲沙在不断根,阿妹是哥知心人。吃饭搛着合心菜,成家找着合心人。

唱歌大姐好口才,我从千里闻名来。不知走了多少路,不知穿烂多少鞋。

我想小妹一路行,小妹住在海心亭。海水隔着千层浪,老天隔着万里云。

初来会妹脸皮薄,好比牵牛上陡坡。心中好比打更鼓,脸上好比火烧坡。

眉毛弯弯像盏弓,眼晴圆圆像灯笼。哥想讨你做媳妇,青布鞋子白布帮。

大路不平起灰尘,小妹做事要稳成。石板搭桥千年在,烂树搭桥伤失人。

半天晴来半天阴,葫芦落水半沉浮。妹是葫芦不沉底,浮起半边挂哥心。

高山竹子节节高,做根笛子做根萧。妹吹萧来郎吹笛,三天还在空中飘。

高山翠竹青又青,小妹生得赛观音。观音好比一张画,挂在床头哄哥心。

高高山上万年春,试试小妹心酪真。爹妈催我来问你,我俩哪年配成婚。

高高山上万年春,请你说服二双亲。晚婚计划要执行,再过三年再结婚。

爬坡不着慢慢爬,拿妹不着慢慢拿。等到哪天拿着我,怕要等到眼睛瞎。

爬坡不着慢慢爬,拿妹不着慢慢拿。等到哪天拿着你,冷水和面慢慢按。

定远小妹镇南郎,来到这里唱一场,只要真心跟着我,恩恩爱爱对成双。

定远小妹镇南郎,我俩今天喜洋洋,等到哪天鲜花开,哥妹一起进洞房。

叫声小哥莫乱说,小妹哪点做不合。若是小妹得罪你,望我小哥来指拨。

叫声大哥你听明,小妹做事最稳成,石板搭桥千年在,不会乱来伤别人。

叫声小妹听我说,妹配小郎刚刚合。我年纪大你年小,怕你小妹划不着。

叫声小妹听我说,小妹人才我瞧着,你问瞧着哪一点,瞧着胸脯那两砣。

放牛放到石头坡,石头瓦砟杠着脚。石头杠脚妹心疼,缝双鞋子送大哥。

鞋子烂了对妹说,初一买布初二做。初三初四哥来拿,不知哪双合哥脚。

草鞋烂了还要穿,小哥无钱还要欢。吃了早饭无晚饭,小哥是个万年宽。

草鞋烂了给妹说,天气好来我就做。妹跟小哥到哪里,不给小哥打赤脚。

一个鸡蛋两个黄,小妹还有两个郎。把你整在中间睡,今晚你要喊投降。

一个鸡蛋两个黄,小妹还有两个郎。老兄有钱喊着去,小弟无钱去站岗。

一个鸡蛋两个黄,小妹还有两个郎。哪个好玩要哪个,不好玩呢踢下床。

过了一春又一春,人老不会转年轻。年轻时候不玩耍,枉来世上做场人。

过了一弯又一弯,小妹忙得汗不干。要哥送把花花扇,连路去来连路扇。

上一台来下一台,采花小哥上不来。哥要采花上一蹬,妹要送花下一台。

清早起来到妹家,妹家生活也不差,妹家生活又还好,俩人吃成双下巴。

清早起来到妹家,妹在家中烧粑粑,想吃粑粑找妹拿,又怕妹家二爹妈。

小妹小妹心肠毒,小哥把你当块肉,昨晚小哥去找你,小妹不准哥进屋。

小妹听了心不服,小哥才是心肠毒,哪点做错你不讲,天天只会嚼烂肉。

小妹说话要听清,交朋结友要小心,说话不要声气大,只要四两拨千斤。

小妹手巧人又聪,缝垫缝鞋多缝双,小哥是个单身汉,不比别人有婆娘。

小妹出门笑嘻嘻,不笑小郎笑哪君,一笑小郎人材好,二笑小郎好良心。

小妹死了不用埋,留在花山等哥来,打开棺材亲个嘴,咪笑咪笑活转来。

千万莫提要死人,提起死人心会疼,宁肯死些无情意,莫死唱调心上人。

去年见妹嫩又白,今年见妹老一截,到底吃了多少苦,咋会跟他老嫖客。

老远望妹像花朵,近看像个花喜鹊,有情有意成双对,好比牡丹配芍药。

妹妹是棵好牡丹,真是越看越好看,穿的吃的样样有,芍芍药药配牡丹。

妹是好花在园中,哥是春风催花红,春风搅动花心动,花心一动惹春风。

妹是南山一枝梅,蜜蜂寻梅满天飞,蜜蜂落在梅枝上,两翅摇摇不想回。

妹劝情哥莫进园,园中苦李未曾甜,小马配鞍心胆颤,耐心再等两三年。

妹在河中放木排,哥在岸边无路来,想变老鹰无双翅,想要搭桥又无岩。

妹把花园锁起来,哥不在家不能开,红杏不能长出墙,别家蜜蜂不能采。

妹属鸡来哥属羊,婚姻不动我要忙,有情有意今晚上,小嘴窝窝渡冰糖。

远望小妹在爬坡,头发辫儿往后拖。有情有意等着我,无情无意慢爬坡。

远望小妹顺山来,咪笑咪笑好人才,牙齿好像南瓜子,人才比得祝英台。

远望小妹顺山来,裹脚带子绣花鞋,手里拿着小阳伞,当得英台活转来。

远望小妹顺山来,酪是今晚不开怀,你把实话告诉我,窄处想着宽处来。

远望小妹像枝花,年轻小伙都爱她,将军看见拉住马,和尚看见悔出家。

远望小妹白又嫩,想死多少青年人,多少活人想死掉,多少死人想还魂。

远望小妹好人材,得罪小哥不记怀,长江还有回头水,窄处想着宽处来。

远望小妹最漂亮,咋会上他龙松当,看看那点丑样子,鲜花插在牛粪上。

远望小妹不多高,就像山中甜葡萄,哥想摘颗葡萄吃,还没上树就摔跤。

远望小妹不多高,一个胸脯两个包,情投意合跟哥后,只会肿来不会消。

远望小妹白又白,那个腮巴桃花色,牙齿白白雪一样,想在心中几个月。

远望小妹生得白,望你一眼舍不得,心想跑来咬一口,妹的人肉酪吃得。

远望小妹生得标,细皮白肉最好瞧,多望几眼望不够,好比洋烟开头梢。

远望小妹生得标,瓜子小脸黑眉毛,两只眼睛逗人爱,恰同两个水葡萄。

一、山歌的表现手法  山歌虽短,但是,它可以调动多种体裁的表现手法,如**、电视的(其中蒙太奇手法可以大有作为,可以使作品更易于含蓄、跳跃),新闻的(明快洗炼,能及时地敏锐地反映社会生活等),寓言的(指桑说槐,寓理于事),小品的(它的辛辣和干预生活),诗歌的(诗句的凝炼和含蓄),散文的(淡化、虚化、弱化情节,优美隽永的语言),论说文的(形象的说理),和一些说不清的体裁的表现手法。具体说来,主要有下面几种: 1、含蓄  山歌故意留一些妙不可言的东西让读者去思考,去想象,用读者的再思考来补充发展原作,从而得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这就是含蓄的妙处。可以这样说,没有"弦外之意"和"弦外之音",就难于成为真正的山歌。因为浅露的直说,是无法有诗意的山歌的。当然,含蓄不等于晦涩,不能片面追求含蓄,否则反而叫人看不懂。常用的含蓄的方法有: 暗示:不把意思直接说出来,或只通过描绘,让人推想问题本质;或只叙述有关条件,让人推想事实情态,把主题隐藏在瞬间镜头和典型细节里,让人凭借写出的形象来领悟深刻的哲理。具体说,就是写出一件小事而暗示某些大事,写出一个片段而暗示整体,写出一个瞬间而暗示过去和未来。例如: (遥望寻找村何在?山崖那边闻鸡鸣。) 幽野的山林中,放眼望去,哪里有人住?远远的山崖下传来一声鸡鸣。 (哪蔸树高哪蔸直,哪蔸树老哪蔸瘦。) 直、节、瘦、高,点出了竹木的特点,既准确又惜墨。借竹来暗示自己的品性:生来端直,老更刚毅。   (不求别人来赞美,只求能够放纷绯。) 不求别人的赞扬,只求自己尽了自己的义务,这是借用花的"话"来暗示自己清高绝俗的节操。 象征:通过某些特定的具体形象以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的观念、思想、感情。由于它有一种不确定性,有时像谜一样难猜,读者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理解和认识,这就产生了含蓄的力量。山歌用形象方法构思,更能若即若离,余味无穷。例如: (赞美鲜花歌易来,招呼情哥口难开。)这是最常见的象征手法。触景容易伤情,可生情却很难开口。前句陪衬后句,表达人的容貌可以画出来,但幽怨的感情却难以描绘出来。 (来到人间当人娘,播种为的闻花香。) 来到世间当母亲,结婚自然是为了养育子女了(播下种子就想有一天能开花结果)。这里,象征"结婚""共枕",象征"怀孕、生子"。 双关:利用事物音、形、义的有关条件构成的双重意义来布局构思。它借物表意,指桑说槐,表面的意义不是主要的,内在的意义才是主要的。读者要由表及里地推想寻思,才能悟出"话外话"、"味中味",因而产生了含蓄的意味。例如:   (你争我吵不相让,塘中青蛙抢蛙娘。) 字面写的是塘中的青蛙为争偶而哄鸣,而"话外话"却指你争我斗的双方,恬不知耻。   (露着赤膊打毒蜂,我苦与人不相同。) 为了一条活路,纵使是打赤膊,也要冒着黑蜂蛰死的危险,生活的"苦味"全部寓意于其中。

   山歌虽短,但是,它可以调动多种体裁的表现手法,如**、电视的(其中蒙太奇手法可以大有作为,可以使作品更易于含蓄、跳跃),新闻的(明快洗炼,能及时地敏锐地反映社会生活等),寓言的(指桑说槐,寓理于事),小品的(它的辛辣和干预生活),诗歌的(诗句的凝炼和含蓄),散文的(淡化、虚化、弱化情节,优美隽永的语言),论说文的(形象的说理),和一些说不清的体裁的表现手法。具体说来,主要有下面几种: 1、含蓄  山歌故意留一些妙不可言的东西让读者去思考,去想象,用读者的再思考来补充发展原作,从而得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这就是含蓄的妙处。可以这样说,没有"弦外之意"和"弦外之音",就难于成为真正的山歌。因为浅露的直说,是无法有诗意的山歌的。当然,含蓄不等于晦涩,不能片面追求含蓄,否则反而叫人看不懂。常用的含蓄的方法有: 暗示:不把意思直接说出来,或只通过描绘,让人推想问题本质;或只叙述有关条件,让人推想事实情态,把主题隐藏在瞬间镜头和典型细节里,让人凭借写出的形象来领悟深刻的哲理。具体说,就是写出一件小事而暗示某些大事,写出一个片段而暗示整体,写出一个瞬间而暗示过去和未来。例如: (遥望寻找村何在?山崖那边闻鸡鸣。) 幽野的山林中,放眼望去,哪里有人住?远远的山崖下传来一声鸡鸣。 (哪蔸树高哪蔸直,哪蔸树老哪蔸瘦。) 直、节、瘦、高,点出了竹木的特点,既准确又惜墨。借竹来暗示自己的品性:生来端直,老更刚毅。   (不求别人来赞美,只求能够放纷绯。) 不求别人的赞扬,只求自己尽了自己的义务,这是借用花的"话"来暗示自己清高绝俗的节操。 象征:通过某些特定的具体形象以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的观念、思想、感情。由于它有一种不确定性,有时像谜一样难猜,读者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理解和认识,这就产生了含蓄的力量。山歌用形象方法构思,更能若即若离,余味无穷。例如: (赞美鲜花歌易来,招呼情哥口难开。)这是最常见的象征手法。触景容易伤情,可生情却很难开口。前句陪衬后句,表达人的容貌可以画出来,但幽怨的感情却难以描绘出来。 (来到人间当人娘,播种为的闻花香。) 来到世间当母亲,结婚自然是为了养育子女了(播下种子就想有一天能开花结果)。这里,象征"结婚""共枕",象征"怀孕、生子"。 双关:利用事物音、形、义的有关条件构成的双重意义来布局构思。它借物表意,指桑说槐,表面的意义不是主要的,内在的意义才是主要的。读者要由表及里地推想寻思,才能悟出"话外话"、"味中味",因而产生了含蓄的意味。例如:   (你争我吵不相让,塘中青蛙抢蛙娘。) 字面写的是塘中的青蛙为争偶而哄鸣,而"话外话"却指你争我斗的双方,恬不知耻。   (露着赤膊打毒蜂,我苦与人不相同。) 为了一条活路,纵使是打赤膊,也要冒着黑蜂蛰死的危险,生活的"苦味"全部寓意于其中。

幽默:山歌用幽默、恢谐的笔法进行创作,也可以达到含蓄的有效手段。把自己的观点、感情隐藏起来,表面写的是幽默、风趣,甚至是荒唐可笑的语言,实则表现严肃深沉的主题。寓庄于谐,就是这种方法的主要特点。例如:

    (猴子帽红红,亮相闹市中;真龙破烂相,屋檐下装穷。) 猴子没有什么本事,却戴着红帽站到街市中"摆阔";而龙却穿着破衣服,睡在屋檐下"装穷"。用风趣的语言把那些不顾身份的人辛辣地讽刺得无地自容。 (屙尿放筛箕,想把渣儿滤;杀蚊想要肠,这人真小器。) 屙尿还想过滤要渣,杀蚊子要想吃肠子。刻薄的语言描写,把那种自私自利的人表现得"入骨三分"。这样逗趣的语句,让人有回味不尽的感觉。 2、简约 山歌短而精,但,如果你写的山歌过于简单化,就会给人一种单薄、空洞之感;如果你写得冗长而松散,又会像彻夜不停的梅雨,使人厌倦;倘若你写得短而空,又恰似一池无鱼的清水,令人失望扫兴。因此,单是写得短,还不一定是简约。应该既要短,又要包含尽量丰富的内容。正如远征的战士一样,必要的"军需品"不能缺,但又要尽量做到轻装上阵。例如:  (人种豆得豆,咱种豆得蔸;人恋爱成亲,咱恋爱结仇。) 这首山歌,采用了多种表现手法,有暗喻、重复、对比等,简洁、明快,短短的四句,把失恋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项鸡未满斤,关起逼蛋生;姑娘年还嫩,当妈好苦辛。) 早婚早育的害处,说起道理来,可以写成一篇大文章。而山歌简约的艺术表现手法,则只用短短的四句话,就能形象、生动地感染人,并收到科学说理同样的效果。   (燕子也是鸟,恋旧檐为家;旧他也是他,妹心烦什么!) 以燕子留恋旧屋,来规劝多心女子不要移情别恋。不说大道理,只说人人常见的具体实例,分明在向当事人反问:你何必心烦意乱,难道连燕子也不如么?教育的效果可想而知,这就是山歌的力量3、巧思

  除了前面谈到的技巧外,山歌也要注意"结尾"的效果。成功的结尾,往往是巧思的结果。所以,山歌的创作,应该在结尾处下一番功夫,以图显出豹尾之势,使之刚劲有力,给人留下较浓的韵味和长久的印象。即在收尾处来一个意想不到的变化,你本以为应该向东走,结果恰得其反,突然来个向西行,虽属意料之外,却又合情合理,勾起人们无限遐想和沉思。当然,结尾无固定形式,可以在高潮中嘎然而止,也可以用点睛之笔在结尾处深化主题,也可以大团圆、光明闪烁,也可以中途而止,留下悬念。不论那种方法,都要尽量做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给人回味,留下思考。例如:   (床下风声紧,梦中河水近;起来开窗看,洪水进眼睛。) 睡在室内静观、静听,仿佛风声、水声就在床铺的上下,起来开窗一看,洪水突然要冲进眼中来。洪水当然不可能进得眼睛来,这是形容江水的景象扑面而来。可见夸张想象力何等丰富。 有一首20 段的爱情山歌,男女双方在"斗嘴",男方总是不相信女方的说理,最后,女方出其不意地表态唱道: (讲一就是一,全正经老实;真话若是假,不怕雷公劈!) 男方于是无话可说,终于结束了这场"斗嘴"。如果没有这个巧思的结局,双方不知还要"斗"多久呢。 (比如斑鸠鸟,拍翅膀频叫;见妹走过来,唱山歌请邀。) 这首山歌同时采用了暗示、象征、双关等表现手法,roegfek bek fwed 无疑是为了找伴,给后句打下伏笔,暗示求爱。daezdaez 既是象声词,又是"啼"的老借音,后句的daez 既是"提"也是"啼",细心的姑娘一听就会明白。这样的结构可谓巧思。  (蝴蝶飞上天,相逢便成双;哥妹在一起,甜比蜜伴糖。) 这首山歌与上面一首山歌的表现手法有异曲同工之妙。Duzmbaj gap doiq 当然是象征爱情,如果没有这一铺垫,后句的guhdoih(在一起)就难以定性:是guhdoih 吵架?还是guhdoih 做工?有了这一铺垫就不言自明了,所以才有"蜜伴糖"的感叹。这样的构思不是很巧妙吗?4、以小见大

  在这方面要求作者使用最少量的信息,给读者产生最大量的想象。作品中没有具体描写到的、议论到的,读者便通过自己的想象来加以补充,要留给读者足够的想象余地,使读者借想象取得"借一斑略知全豹,以一目尽传精神"的效果。例如:   (嘱咐众子孙,别去做锯木;到六月大暑,木匠太辛苦。) 这首山歌以现身说法劝告人们择业要慎重,寥寥数句就"说清"了择业的重要性,对如今出门寻找打工不无借鉴意义,这便是以小见大了。 (过桥丢拐棍,过沟别忘锹;如今乐呵呵,老少颂党好!) 拐棍和锹是很小的农具,但它们能给农民以实惠,所以农民绝不会忘掉的。有了前面这一比兴,后句不用细说缘由读者也会深有体会了。 山歌之所以受人喜爱,以小见大的效应就是魅力之一。 二、山歌的语言表现力 1、 数词与量词 数词与量词字面上表示数量的多寡,在山歌里则常常用来表达丰富、繁多、大量(或其反义)等等。如: (五庹一橄榄,十步一枫树。)  以数字和量词来表示密,显示树木很多,处处绿树成荫。 (有三道九路,户户大门敞。) 用三、九来形容通道之多,用"大门敞开"来表示主人"好客";表现了交通发达,人烟稠密、好客迎宾的景象。 (花落零丁心不快,花落纷纷乱心怀。) 一片花飞,春残之始;风飘万点,春残欲尽。以花之减,托出春的不可留,况且减势越来越猛,不可逆转,能不愁人吗! (清明家家雨,春分塘塘蛙。) 用量词(名词)的重叠来概括事物的特征,用字少但含意丰富。山歌描绘了清明时节多雨,处处蛙鸣的农村景致。

2、象声词与壮语重叠词

  把事物的声、色、形、情逼真地描摹下来,使人感到具体、真切,好像事物就在眼前。(雾浓不见人,吱呀水荡漾。)水响声;水荡漾。用象声词入诗比较少见,而用得恰当却也十分生色且别具情趣。旭日初照,烟雾笼罩,山川寂寥,的水波中浮现,山碧水绿,朗然在目。境意多么富有诗意啊! (水吼山鸣轰,云烫满天红。) 浪涛咆哮而过,云霞如火燃烧,形容"浪"的声势、"云"的态势,好不形象;把流水、浮云写得有声有色,粗豪异常。 壮语重叠词,最有特色的算三字结构。 它与汉语中的重叠词截然不同,与汉语中词根和一个叠音词缀结合的合成词也有很大区别。 壮语的三字结构不仅有象声、强调、加强语气等作用,而且更重要的是词义上的变化,因为它可以派生妙不可言的词义,多处的使用不仅不令人生烦,反而令人产生新鲜感。试比较:同样是描绘"旗帜飞扬",壮语各用了fouzfangfang、mbinvagvag、mbinfefe 等。熟悉壮语的都能体会到,第一个描绘表示飞扬是软弱无力、无精打采的,第二个描绘表示飞扬是气势磅礴、威风无比的,第三个描绘表示飞扬是轻飘轻盈、令人愉悦的。可见,壮语三字结构简短明快、琅琅上口、铿锵有力的,处处给人以清新、形象、生动的感受,在山歌创作中大有用武之地。 3、对比与对仗(对偶) 有意识地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同一事物对立的两个不同方面并列在一起作比较,对比能将对立面更鲜明、突出地揭示出来,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和启迪。对偶的运用,可以使语言整齐美观,节奏分明,读来顺口。 上下句对比或对仗,上下段对比或对仗,是山歌常用的语言表现形式,这能加深读者的印象,从而增强感染力。如:(狗叫就相见,鸡鸣就交谈。) 狗叫 和 鸡鸣对仗工整,"吠、鸣"的声音显示着村的远远近近,遣词造句非常精炼。语言不多,却生动地写出了乡间民居的动人景象。   (树叶落了见天高,水面如镜月亮好。) 一词对一词,非常工整。树木叶落,视野空旷,益显苍天远大;塘水澄澈,上下辉映,更见月色分明。月光因落叶而更显旷远,月色因水澄而更显明亮,衬托的手法应用恰到好处,这里其实也是一种对比。 (水清鱼愈白,树青花愈鲜。) 因为江水的碧,更显示鱼的白;因为树叶的青,更显示出花的美丽,四种物像四种颜色,互相对比,互相映衬,突出江山春景之秀丽夺目。 4、拟人与比喻 没有生命的东西,把它写成能说话、能行动的活着的东西,这叫做拟人化。这样的写法能把作品内容的主体拉近读者,有一种亲近感。如: (岩石底下泉声凄,阳光底下松叶碧。) 泉水本来不会daej 的,现在把泉水流动的声音比拟作有人在哭,从而渲染了环境清幽。后句,言深山树林葱郁,连照到松树上的日光也有碧寒之意。写山歌就要注意把字用活,让人读起来余味无穷。泉水从高岩下流出,幽咽作声;日光由松林隙中投射地面,似乎清冷。于对衬中突出景物之清幽,心境之宁静。 水面荡漾光进家,翠竹纷纷爬进院。)

  阳光照在水面上,反射光映进屋里,一个raemh haeuj ranz 把阳光写活了;随着太阳的移动,竹影好象争先恐后地登墙入院,一个fan写得多么鲜活、形象。不直写日光,而通过其他景物描绘写出日光来,手法新颖,表现深刻。 (水流月移石,溪寂花伴云。) (月移石),把月亮写成有手搬动东西了,实际是月光从这片石头照到那片石头,石头影子的变动,就好像石头被移动了一样。山溪的寂静,仿佛只有花朵伴着云朵(buenx 字也是拟人化)。一句五个字,三个名词中间隔着二个动词,不仅对仗工整,而且意境耐人寻味,真可谓一字抵千言。江水静流,月移石影;山溪寂寥,云雾朦胧,花草迷离,浮现出一幅清幽的月夜溪流图。   (绿水护田秧青青,家门逗坳屋荫荫。) 以拟人手法巧妙地把静止的景物写得生动活泼,富有情趣:不说引水灌田,而说绿水护着田使秧更青嫩;不说留恋山色,不忍关门,而说家门挑逗山坳把荫凉送来。对仗工整,用词精炼。 比喻,就是"打比方",也有说"比兴"的。指用具体象形、通俗显浅的事物或道理来说明比较复杂、抽象的事物或深奥难懂的道理。比喻又分为明喻(常使用好像、仿佛、例如,山路如天梯,攀登实在累,以天梯喻山路)、暗喻(也叫隐喻,常使用是、当作、变成等词,如山岭光秃秃,癞子疤疤头,以癞子头喻山岭)、借喻(一般不出现比喻对象,如溪边白带子,潺潺泄不歇,以白带喻流水)、引喻(先用类似的事物来做比喻,如人吃豆丢壳,我蠢被人丢,以正常行为的反衬喻我处境的反常)、博喻(用几个事物来比喻一个事物,除了长篇山歌在排比句式中采用外,短山歌通常少见用。) 5、口语与俗语 山歌是最口语化的作品,因为其句式简短,容不得用很多修饰词来加深句意,而生动上口的口语与俗语,蕴藏着丰富的多层的词意,所以最适合用来创作山歌。如:   (桃花红丢丢,鸟儿叫啁啾;竖耳不眨眼,不愿回家休。)都是口语化的词汇,用起来得心应手,读起来悦耳顺口,最容易为读者接受。这首山歌,不言人留连春光,而言莺语留人,情味隽永、通俗易懂。(愁在肚肠中,哭在喉咙中。) 常用来对人心事作描述。愁在肚肠中,可见愁之长;哭在喉咙中,可见哭声欲出。一长一短,把人的心事全盘托出。 在口语化中,壮语的"四字结构"值得说一说。汉语的"四字结构"很多是成语,但壮语的"四字结构"则一般不是成语,只是一种似乎随机应变的构词方式或修辞方法。它虽然不是成语,但也不胡编乱凑,它也有诸如"平上去入"、"扬抑顿挫"的语音规律,特别是语调上的自然和谐,因而颇具一种令人喜闻乐听的音乐美。由于壮语四字结构不是成语,所以运用起来极其自由、灵活。四字结构的特定组合,能产生延伸义,不再局限于单词的原义。如 就有"精神焕发" 、"振奋" 的延伸义; 就有"窘得无地自容"的延伸义; 可以理解为"来这里丢人现眼"; 可以理解为"身首异处"等等。

可以尾驳尾对唱,也可各唱各的,但内容要相关,不能走题。

对山歌,源于广西是壮族群众最喜爱的活动之一,有男女个人对唱和男女群体对唱等形式。对于山歌的内容十分丰富,一般以男女青年追求美好的爱情理想为主题。山歌有见面歌、邀请歌盘旋盘旋歌、新歌、爱慕歌、盟誓歌、送别歌等。对山歌也要有一定的规矩,在野外对山歌必须首先问明对方姓名、婚否、家庭情况等。对歌者更需保持一定距离,以能听清歌声为度。在屋里对歌,不唱深交歌,开始时首先要热情赞颂主家、然后才唱其他歌。

云南山歌剧是新近出现的一个地方剧种,它的曲调是山歌,题材是关于农民的生活故事。它以现实的手法反映农民的悲喜情仇,让公众了解农民的生活真实,并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云南山歌剧

云南山歌剧是一地方剧种,在曲调上有明显地域特色,它的曲调是山歌,这种山歌跟其他地方的民歌民谣,劳动号子有着明显的区别,云南山歌非常丰富、明朗、优雅、动听,简直太“板扎”了。它的曲调样式多种多样,有悲调、喜调、叙事调、吵架调、骂人调、说理调、劝说调、官司调、抒情调、分析调、回忆调、快调、慢调、衬字调、回转调、应答调等等。唱法有独唱、对唱、合唱、配音、垫尾、连唱、应答等等。曲调或婉转流畅、或高昂明朗、或清新悦耳、或动人衷肠;或高山流水、或阳春白雪、或下里巴人……多种多样,独具一格。

山歌剧的演奏乐器是现代西洋乐器,西洋乐器的乐音风格与山歌的曲调配合得太完美了。云南山歌剧把西洋乐器与中国民歌民谣配合得和谐、传情达意。以前中国的山歌剧的演奏乐器是二胡、笛子、唢喇、琵琶、筝、扬琴、鼓、钹、锣等等中国的传统乐器,如湖南的花鼓戏、江西的采茶调、桂林的彩调。

在语言上,云南山歌剧也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如“仿”、“挨”等介词的用法,在现代普通话里是没有的。另外有些词汇也是云南独有的,如“板扎”、“半盘”、“日浓”、“款”、“打失”等等。

山歌剧是云南农民创造的一种新剧种、农民编、农民导、农民演、农民唱、演农民、演农村,是社会主义文化阵营里的一支新秀,是反映农民生活的新的艺术表达方式,是带有朴实的泥土气息的新的艺术样式,它以农民的眼光来诠释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村现实,反映了农民的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有所抨击,有所褒扬,是与社会主义主旋律合拍的农民艺术眼光,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艺术价值和文艺审美价值。

希望可以帮助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165202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5
下一篇2023-12-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