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古诗鉴赏教案

九年级语文古诗鉴赏教案,第1张

教学设计为了追求教学效果的优化,在解决教学问题的过程中,注意把个别教师的教学经验升华为便于广大教师掌握和运用的教学科学,下面我给大家带来关于初中九年级语文古诗鉴赏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九年级语文古诗鉴赏教案1

学情分析

古诗词教学一直是阅读教学的难点。九年级学生在之前已学习过一些词,如《天净沙秋思》、《苏幕遮》、《浣溪沙》等,已经有了基本的诗词语言感受能力,在课本注释及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基本上能够理解文章内容和思想情感。但是,古诗词的语言高度凝练,创作讲究竟境的深远,学习古诗词不能仅满足于背诵、翻译和简单理解,因此,在教学古诗词时,我们要引导学生,启发学生在想象中进行分析、品味、赏析古诗词。鉴于学生的欣赏能力较低,想要品读出这首词的精妙之处,还是需要下功夫琢磨的,因此,在本课教学中,要给学生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识,注意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分析,由浅入深地理解文章内容,从而领悟词中的思想情感,体会悠远的意境,学习精妙之处,。

教材分析

《望江南》是中晚唐词体初兴时的一篇名作。作者温庭筠,有“花间鼻祖”之称。他的词作内容以闺情为主,风格浓艳精巧,音律和谐,在词有较大影响。

这是一首闺词小令,表现了一位因爱人远行而独处深闺的女子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情感。全词不足30字,但言简意丰,景物层出,情感起伏,用语质朴而含蓄,是一首风格清新明快的小词。

教学目标

1能够有感情地诵读并准确默写这首词。

2抓住意象理解词中表达的情感,体会词的意境。

3品味语言,感受作者婉约细腻的词风,领会其艺术感染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抓住意象理解词中表达的情感,体会词的意境。

2教学难点:品味语言,感受作者婉约细腻的词风,领会其艺术感染力。

教学方法:导入——诵读——感悟——赏析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教学组织形式:以学生小组自主合作探究为主,教师引导为辅。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境导入

播放歌曲《菩萨蛮》(《甄嬛传》插曲),自然引出本课题作者:同学们,听着动人的歌曲,我们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位美丽娇柔的女子在对镜梳妆,精致的装扮掩不住幽怨的眼神,内心那份孤独寂寞道不出,言不尽……这首曲子的词作者是一位有名的词人——温庭筠。

二、作者简介(学生根据所查资料回答,教师补充)

温庭筠(yún)(约812 —约866),本名岐,艺名庭筠,字飞卿,汉族,太原祁(今天山西省祁县)人,晚唐时期诗人、词人。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多次考进士均落榜,一生很不得志,行为放浪。他曾任随县和方城县尉,官至国子监(jiàn)助教。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监(jiàn)助教。

九年级语文古诗鉴赏教案2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吟诵词作并默写。

2、抓住重点词句感受词作意境,品味词作的内涵。

3、利用想像、联想等方式培养学生赏析诗词的能力。

4、结合创作背景理解词作内容和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理解词作内容和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吟诵词作并默写。

教学难点:

1、利用想像、联想等方式培养学生赏析诗词的能力。

2、抓住重点词句感受词作意境,品味词作的内涵。

教学方法:教师朗读指导、提问、交流、点拨

学习方法: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发挥联想和想像。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流程

一、 导入新课

在每一个朝代,都有爱国将士戍守边关的动人事迹,都有仁人志士渴望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并且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边塞诗词,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学过的有哪些

李贺:《雁门太守行》:“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岑参:《白雪歌送…》“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陆游:《十一月四日…》“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这节课我们所要学习的这首词也是描写边塞生活的。(板课题)

二、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学生介绍,老师补充)

作者简介(略)

背景介绍(略)

三、自读欣赏,整体感知

1、老师范读

2、齐读

3、自由读(提出质疑)

四、品析词作内容

师:同学们在读的过程中知道词的上阕和下阕分别写的是什么吗

(一)、品析上阕的景物描写

1、写了哪里的景色你觉得这里的景色与作者家乡的景色一样吗

2、景色的不同体现在哪一个字上(“异”字,以异统领)

3、“异”在何处(再次自由阅读,合作讨论,找出“异”表现在哪些方面)

明确:雁去无留意、边声四起、孤城紧闭

4、以上的景色描写渲染出怎样的气氛(荒凉、萧条、寒冷)

过渡:此景会让人产生怎样的感觉让我们一起踏着文字,去体味作者心中的那份情。

(二)、体味词人的思想感情

1、作者和将士们长期生活在如此荒凉的边塞之地,他们的内心感想会是怎样的呢(寂寞、孤独、思乡)

2、从哪些词句的描写中,体现出他们的这种情感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思乡忧国,但功业未成无归期

悠悠羌曲,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无奈、凄凉、苦闷、悲愤

(深入理解燕然未勒后的心情)

师:可见,上面的写景,都是为了后面的抒情。在寥寥的几十字间,作者既写了景,又融入了情。最后让我们带着此情此意,再一次来朗读一下这首词。

五、背诵并默写。

九年级语文古诗鉴赏教案3

教学过程

一、诗词导入(初识苏轼)

同学们,今天老师想带你们一起去认识一个人,此人年少读书时——“闭门书史丛,少有凌云志”;工作后却是“平生五千卷,一字不救饥”。“只影自怜,命寄江湖之上”。但他面对不堪的命运,却高唱“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知道这个人是谁吗

苏轼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让我们走进他的词作《江城子•密州出猎》板书课题、作者,去领略苏东坡先生独特的个性风采。

二、 读词以入境

1诗词如果不加以朗读吟诵,那么,它的生命就没有完成。(余光中)

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这么说,一起读。 词是一定要读的。我们先一起来读题——《江城子密州出猎》

师:题目是“江城子”吗

师:你从题目中知道了什么

师:谁在密州出猎

师:你怎么知道

师:哦,你们已主动地在读词的内容了。那下面同学们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自由朗读这首词,要求结合文下注释,读准字音、初步理解词意,同时把你理解障碍的词句圈出来。(粗步感知课文内容。)

2再读,同桌之间彼此读,听听字音读准了没有,可以讨论一下这首词用什么样的语气语调来读更合适。

3推荐读。生评价。

4明确语气语调:豪迈奔放,高亢激昂

5师:苏轼有知音在同学们中呀。的确,苏轼自己也说:一起读“②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①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

知道“柳七郎”是谁吗柳永,北宋词人,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苏轼所说的“自是一家”其实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哪一家 这首《江城子密州出猎》正是苏轼最早的一首豪放词。

6范读。听的时候仔细体味哪个字既直接又集中地体现了本首词的豪放风格。

三、品词以入味

怎么读好词人的豪放的节目主持人赵忠祥老师说,一起读:“朗诵创作的过程,就是词语感受的过程。”的确,在诗歌中,往往看似小小的一个词,却有着极重的分量、极大的张力。

1请同学们说说哪个字最既直接又集中地体现了本首词的豪放风格“狂”

为什么是“狂”字而不是别的字哪些词句体现了“狂”,谈谈你们的理解

2我们先从词的上阕中来研读。一起读,注意把握词的豪放风格。

为什么是“狂”字而不是别的字哪些词句体现了“狂”谈谈你的理解。来,我们先在四人学习小组内展开讨论,再派代表在班内交流;当然也完全可以把你们的不同意见或困惑提出来,因为问题同样是一种积极而有效的思考。注意要作好记录。

3刚才同学们读得很认真,讨论也很积极,下面我们结合具体的词句谈谈 “狂在哪里”,当然也可以是疑难问题或不同意见。

①“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 ▲这是从哪个方面来写太守出猎的装备(齐全)。▲你用自己的话帮我们再现一下太守当时的装备: 只见苏轼左手牵黄狗,右手擎猎鹰,头戴锦绣帽,身穿貂皮衣。

狂在装备齐全,何等威武!

②随从众多(阵容庞大):“干骑卷平冈”。 ▲请你展开想象,描写一下当时的画面。 成千的骑士情绪高昂,浩浩荡荡,纵马奔驰,疾风一般,腾空越野,马下是尘土飞扬。

▲ “卷”能不能换成“过”或者“扫”不能,体现不出人马之多、速度之快,无法体现出恢弘的气势。 朗读指导:“卷”字重读,我们给“卷”字画上着重符号。

狂在随从众多(阵容庞大),何等雄壮!

③倾城观猎(场面热烈):“为报倾城随太守”。 人们倾城而来,万人空巷,只为观看太守出猎。

▲我不解的是,这样的出猎在当时也算不上稀奇,怎么竟然能够吸引全城的百姓都来观看,达到万人空巷的程度呢让百姓倾城相随的会是一位怎样的太守呢

受百姓衷心爱戴的太守。很对。有了解苏轼政绩的同学吗苏轼一生勤政爱民,每到一处,皆为百姓拥护爱戴。在任杭州通判时,疏浚运河,就给我们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物质遗产——苏堤。

狂在倾城观猎(场面热烈),何等感人。

④自比孙郎(豪气冲天):“亲射虎,看孙郎”。 太守倍受鼓舞,气冲斗牛,为了报答百姓随行出猎的厚意,决心亲自射杀老虎,让大家看看孙权当年搏虎的雄姿。▲词人活用这个典故,暗示了什么想要表达什么暗示了自己也和孙权一样有雄才大略,表达了希望自己像孙权一样意气奋发。

狂在自比孙郎,何等豪气!

▲朗读指导:所以这里要读出满满的自豪和自信。和上句连起来叫同学们齐读。

⑤ “老夫聊发少年狂”的豪情

▲ 有认为不狂的吗或者认为有语句不能完全体现出“狂”的吗 ▲“聊”是什么意思

★ 有点无奈和落寞,因为苏轼年纪已大,而且只能姑且、暂且发一回少年般的狂气。

这英雄少年只能暂时做一回。 其实当时苏轼年纪不老,三十九岁,人生正当年,他却自称“老夫”,你体味到了什么 苏轼勤政爱民,在外在形象上确实已是两鬓斑白;更重要的是,由于身陷北宋当时的新旧党争之中,长期不受重用,让苏轼感到自己仿佛已经老了。

▲有没有补充意见 朗读指导:这一句的重音应该放在哪里“少年狂”。并且要读得激扬一点。而“老夫聊发”语速和音量读呢缓慢、低沉。读这一句的时候情感应是丰富的:前四个字是缓慢、低沉的,要包含淡淡的无奈和不受重用的积郁;后三个字是一种蓄势待发的张狂,要读得铿锵有力。 集体朗读这一句

4 总结上阕:

师:集体有感情地朗读上阕。

师:在上阕中,词人给我们展示的其实是一幅什么图

那能在这幅出猎图的前面用点修饰语吗这是怎样一幅出猎图意气风发 气势磅礴

确实是气势磅礴。那下阕又是一幅什么图呢

加上适当的想象,用现代文将你认为最有特色的画面描摹出来。

四、论词以识人

因何而狂

但老夫为何会放浪形骸(意气风发、气势磅礴)地在这次出猎中作一回少年英雄呢让他有这狂举狂态的内在原因是什么我们来看下阕。

1 一起把下阕有感情地朗读一遍。 让老夫有狂举狂态的内在原因有哪些么请你结合词句谈谈。

让你体会到了怎样的情怀从哪里体现出来

①“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出猎之际,痛痛快快喝了一顿酒,胸怀还很宽阔,胆气还很豪壮,尽管“老夫”老矣,鬓发斑白,但又有什么关系!因老当益壮而狂!这句话要读出老当益壮的气概来,重音要落在哪几个词上我请同学来读。“开张”何意 又何妨 重读,作下记号

这种老当益壮的豪情是苏轼人生态度的主基调之一,我们在课堂的开始也提到过,还记得吗一起背一背。

②“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天狼”,即喻指辽和西夏。作者以形象的描画,表达了自己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会”是什么意思是定将的意思。▲那要读得坚定有力。 那我一定要拉开雕弓圆如满月,随时警惕着西北方,勇敢地将利箭射向入侵之敌。句中的“挽”、“望”、“射”这三个联贯的动作,勾画了一个动感鲜明的特写镜头,诗人是以挽弓射箭的壮举,来表达内心建功立业、杀敌报国的强烈愿望,词人因雄心壮志而狂的感情在这里达到了高潮。▲我们的朗读在这里也到达亢。一起读。

③但这是实际已经发生事的吗不是,是想象。如果要实现得有一个什么前提“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以魏尚自喻,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重用自己。

难道他们两者有什么相似之处吗我们一起看206页的注解⑤,有一个字你若留意了,就能理解作者为什么自比为魏尚。 “迁”字。

苏轼写这首词的时候正好经历了由杭州通判被贬官为密州太守的人生转折。当英雄老去,建功立业还只是一种向往的时候,这句“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要读出什么样的意味来这句要读出怀才不遇的无奈和淡淡的悲哀。这其实就是中国古代文人典型的壮志难酬的无奈。

但这句话中更多的情感是什么是渴望建功立业的紧迫感。

2 知识链接:

苏轼这位天纵大才,一生凄凉,历典八州,颠沛流离于大半个中国。可我们很难把这种命系江湖的流浪汉式的生活看做是一种惩处,我们可从从他给朋友李常信中见得一斑。

(集体读)“吾侪虽老且穷,而道理贯心肝,忠义填骨髓,直须谈于笑生死之际。”

且不论贬谪,在“生死之际”苏轼都能“笑谈”,究竟是什么撑起了这个英雄的豪放和洒脱

“道理”“忠义”的信念。换句话说,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的责任感,对理想、抱负的追求成为他一生的精神支柱。燃烧于苏轼慷慨激昂的诗词中的,正是他那颗豪迈旷达的心灵。无论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他都不断地在用自己的行动实践着一位中国古代优秀文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品行与操守。

这一句的整体情感和上阕的哪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我们在读“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这一句时,应用向下的低沉而又不失希望的语调来读。范读,跟读。

3总结下阕

如果说词的上阕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气势磅礴的出猎图的话,那么下阕其实为我们刻画了一幅什么图

赤胆忠诚的报国图(杀敌图)

4我们一起完整地朗读全词,再次感受苏轼的狂举豪情。注意词的风格,把握词人在情感上细微变化。

五、悟词以入心

1时下的我们,浮躁张扬,信仰缺失,是不是可以从苏东坡的坎坷人生中得到一点什么有益的启示请以“苏轼,我想对你说 ”的句式说说你对他的理解。先写一写视时间机动安排。

2 苏轼毫无疑问是阳春白雪,但他却在下里巴人中也能找到知音。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将全词吟诵出来,个别句子记不住的,可以看一下书本。老师给大家配上音乐,注意节奏、语气语调。

4全体起立,并背诵。

六、结束语

师:同学们,文字可以有限,但精神是无限的。只要赤壁下的长江永远地奔流,苏轼的文章,连同他的品格、气度、精神就将永远存留于中华民族的史册之中!

九年级语文古诗鉴赏教案4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舴艨、载的读音,能有感情地朗诵全词,

过程与方法: 掌握几种表达感情的方法:直接抒情,借景抒情,学会运用诵 读品词对比知人论世等方法赏析古典诗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古典诗词的音韵美节奏美语言美。

4体悟词人的情感,理解词人的内心世界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诵读品味词的意境与语言。

教学难点:

1、 鉴赏词作的意境。

2 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引导法、 诵读法,点拨法

教学媒体: 在多媒体课件上结合白板功能的使用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今天老师带领大家认识一位宋代婉约派的女词人,也是老师喜欢的一位词人,他被成为“一代才女”,她就是李清照,下面我们来赏读他早期的作品《如梦令》,看这首词中,表达了词人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感受九百年前的这位旷世才女孤独而高贵的灵魂,学习她后期的另一首作品《武陵春》

二、 读愁

1、自由朗读这首词,大概了解词的内容,读完后告诉我你的感受。(愁——板书)

2、为什么作者前后期的作品有如此大的感受(介入背景)

3、强调字音 : 舴艋 、 载 、拟

4、强调语速、语调和节奏

5、全班带有感情的齐读

6、听读,在听读的同时,试着理解这首词。

三、 解愁

1、结合词中的内容,谈谈你对这首词的理解和感受。

2、学生自由赏析,老师适当引导

四、 赏愁

1、听说双溪的春景不错,可是作者去了吗(没有)为什么

明确:“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2、回想一下前人在诗词中也有许多描摹愁的诗句,他们是怎么写“愁”的写出了“愁”的什么特点

(学生交流积累的诗句)

3、老师展示搜集的资料

4、那么,我们看一下词人李清照是如何写“愁”的“愁”怎么能用船去载呢这个词是不是用错了

引导:愁是什么它是什么状态——是感情、是抽象的东西

而能用船装载的是什么——东西、货物,有形有重量

明确:在这里,词人把无形抽象的情感当作有形具体的事物,化虚为实,巧用比喻、夸张,其实它突出的是愁的什么特点(重——板书)

5、小结

李白写出了愁的韧读,李煜写出了愁的长度,而李清照则别出心裁的称出了愁的重量,其才情可见一斑,给我们以后的写作也有了一个启示:要另辟蹊径,做到标新立异,别出心裁。

五、诵愁

1、在古筝曲《月满西楼》音乐的伴奏下,诵读这首词。

2、比赛看谁背得快、背得好

六、写愁

古人把愁写成了各种形态,请你也仿写几句摹愁的句子。

小结:今天我们通过学习《武陵春》,感受到李清照内心的愁苦的情感,领路了他遣词造境的文学才华,希望同学们能爱上李清照、爱上中国古典诗词。

七作业布置

1、 继续写愁

2、赏析《声声慢》

九年级语文古诗鉴赏教案5

教学目标:

1 通过自读课文注解,理解、把握本首诗词的思想内容和情感。

2 反复朗读诗词,感受诗词的意境,把握朗读节奏,提升朗读水平。

3 领会本词作者所表现出来的壮志雄心,结合现代生活,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爱国情操。

4 品味名句,增加语言积累,丰富文化积淀。

教学重点:

朗读这首诗词,理解并感悟这首诗词的思想内容和情感。

教学难点:

结合本首诗词与现实生活,树立远大志向和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马上就要到了,紧接着中秋节,我们又将迎来国庆长假,此时的你们,想回家吗想放假吗 有那么一群人,也许想家,但却不轻易说想家;即使放假,也要坚守自己的岗位。他们把自己的青春献给军营,把自己的柔情化作万丈豪情,挥洒在战场上。他们是谁——对,他们就是军人,士兵。那么,今天就让我们随着辛弃疾的诗词《破阵子》一同去感受他们的壮志雄心。

二、积累感知

1 解题

“破阵子”,词牌名。陈同甫,名亮。这首词是辛弃疾赠送给他的好友陈亮的,二人均为南宋词人,又都主张抗金,收复中原。辛弃疾在作这首词时,已辞官在江西上饶农村闲居,但心中时时不忘杀敌立功,统一祖国。

2自读课文,注意正音。

3 范读课文,提醒学生注意节奏。

4 学生男女比赛朗读,齐读课文。

5 感知:“在朗读的过程中,你觉得题中的哪个字可以集中的表现出这首词的感情基调”

明确:“壮”。

三、分析探讨

1 结合课文下面的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回答:本文围绕“壮”字写了哪些内容

明确:军营生活,战斗场面,雄心壮志

2 这首词的气氛和格调有何变化气氛和格调的背后隐藏的是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提示:由“壮”转“悲”。“壮”表明作者有报效祖国的凌云壮志,“悲”又反应出他壮志难酬的苦闷心境。

3 观看《破阵子》朗读音频,谈谈自己的感受和感想。

四、迁移拓展

辛弃疾的这首词表现的是南宋军人士兵的铁血丹心,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是否意味着我们先人的豪情在今日的军人的身上就不存在了呢来看下面一段视频,你就会知道答案。

(播放电视剧《士兵突击》中马小帅入钢七连视频片断,思考:男儿的豪情壮志是不是只能存在于古代军人身上是否只能存在于男儿身上是否只能存在于军人身上当今的我们,如何来成就自己的“英雄梦”,如何来练就自己的“铁血丹心”)

五、总结

不止是辛弃疾有壮志雄心,不止是古代战士们有壮志雄心,不止是军人这个职业有壮志雄心。我们每一个人,你,我,他都可以有。就让我们凭着这壮志雄心,像雄鹰一样展翅翱翔,自由地飞到天空,去成就梦想吧!

六、作业布置

写一篇日记,题为“我有壮志雄心

篇一

 [教学目标]

 1、了解狄金森的简历与创作。

 2、理解意象传达的情感及领悟诗的意蕴。

 3、培养学生思维迁移、拓展能力;培养学生追求美好、进步的情操。

 [教学重点]

 1、诗歌诵读要领。

 2、分析意象及诗歌寓意。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对意象的多元解读。

 2、拓展学生思维,引导培养他们追求美好、进步的素质。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讲解法、问答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几节课,我们学习了中国的现代诗歌,感受了毛泽东广阔的胸襟,徐志摩的低回优美,闻一多反讽中的愤激;还有穆旦的沉重与激越,郑愁予凄美的故事,舒婷新时期的爱情宣言。下面让我们学习一位外国女诗人的作品,《篱笆那边》。

 (二)作者简介

 艾米莉狄金森(1830-1886)是十九世纪美国的才华横溢的女诗人,是世界抒情短诗的大师之一,与惠特曼、哈代、霍普金斯齐名为西方现代诗歌的先驱,她一生中绝大部分时间在家乡度过,生活圈狭小。当父亲死后,她更加深居简出,几乎与世隔绝,终日闭门作诗写信。

 她的诗歌创作,突破美国精致优美、柔和细腻的诗风,转向表达内心深处的痛苦、疑惑和矛盾。她以唯美的眼光感悟人生,求索诗歌艺术,往往以简短情景形象表达人生感悟、哲理,因此被人们誉为灵魂的风景画家。

 她一生留下1800多首诗歌,生前不被人理解和重视,之后时间擦亮了人们的眼睛,她才被人们公认为美国罕有的文学天才。这就是才华横溢的她,本诗是她的代表作之一。

 (三)诗歌朗读训练

 1、自由朗读,体会诗歌的内容和感情。

 2、交流,明确:诗歌形式短小,语言简朴,意思似浅近透明,却让人产生无穷遐想。(引导分析)使学生认识:第1节以轻松语调诵读,“草莓,真甜!”语调稍长,读出“孩子”对草莓的强烈向往;第2节前两句语调稍慢,读出“孩子”的迟疑,后两句语调轻快,读出“孩子”突发奇想的惊喜。整首诗读出诗人崇尚自然、纯真的人生态度。

 3、听范读。(多媒体播放)

 4、把握感情基调,再次朗读全诗。

 (四)理解意象、领悟诗歌意蕴

 1、找出诗中使用次数最多的一个动词。集体问答>

 点评:爬

 2、孩子想爬到篱笆那边去做什么呢?

 明确:摘草莓

 3、对孩子、草莓这两个意象进行分析:

 (1)、孩子:

 ①提问:生活中的孩子是怎样一个形象呢?点评:天真无邪、单纯。

 ②再来看诗中这个“孩子”,诗的内容告诉我们:篱笆那边有草莓一颗,这孩子想要爬过篱笆摘草莓,出于孩子的天性,对篱笆那边充满了好奇,充满了向往、追求,所以我们就可以把“孩子”归纳为一个想得到草莓的“追求者”。

 (2)、草莓:

 ①提问:现实生活中的草莓,大家应该比较熟悉,它味道是怎么样的,成熟后颜色是怎么样的呢?点评:是酸甜可口的,色泽鲜艳的。

 ②在诗中篱笆那边的草莓又是怎样的呢?

 “草莓”在篱笆那边,孩子可能根本就不知道它是酸是甜,但在她的眼里:“篱笆那边,有草莓一棵”,就想要爬过“篱笆”去摘“草莓”=>这说明“草莓”对于她来说就是一种诱惑;“孩子”并未吃过这棵“草莓”,但在她的眼里:“草莓,真甜!”=>这说明“草莓”又象征了一种美好的事物。

 4、对篱笆这个意象进行分析:

 篱笆:孩子想要摘掉草莓,但途中必须得爬过这“篱笆”,但是“篱笆”会脏围裙,会受上帝责骂。=>所以,我们就可以把“篱笆”归纳为“孩子”与“草莓”间的一种障碍。

 5,对上帝这个意象进行分析:

 ①提问:是谁会责骂孩子,阻碍孩子去追求?明确:上帝。

 ②提问:在大家印象中,上帝是怎样一个形象?

 明确:至高无上、万能、集正统思想于一身的权威等。

 ③在诗中的上帝又是怎样的一个形象呢?

 上帝:A因为上帝是万能的,它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它是万能的,它制造了一切。因此,我们把上帝理解为篱笆的制造者。B上帝制造了“篱笆”这一切障碍来阻碍“孩子”,不允许孩子爬过篱笆,如果爬过篱笆,就会弄脏围裙,上帝会责骂他。所以可以看出,上帝就是权威,上帝要求一切事物得遵守社会规范,它维护着一切原则。所以上帝不仅制造了这个“篱笆”,而且维护着这个“篱笆”。

 6、对第2节最后一句的分析:

 我们知道,篱笆那边对于孩子来说是充满着诱惑,是美好的。远远的看着它,就感觉那边是一个美好的世界,“草莓”就是“甜”的!但是“上帝”代表着权威,代表着理智,用它的思想约束着人们,认为为了“草莓”而脏围裙是不值的。这时,人们总想找个理由冲破阻碍欲望的“篱笆”。这时,孩子是怎样想的呢?点明:第2节最后两行。并且还需引导学生认识到:上帝不仅束缚了别人,而且还禁锢了它自己。

 7、讨论:这首诗歌寄寓了怎样一个意蕴了?

 点明:出于本能的渴望、追求,往往遭受到否定、责备,往往被一些传统的思想所禁锢和扼杀。我们应该为自己找一个理由,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件事,用自己本能的追求而有必要的打破陈旧的思想,做一个有进取、有追求的人。

 (五)、拓展思维训练:

 你的“草莓”是什么,遇到有“篱笆”这个障碍吗?那“上帝”又是什么?请自由讨论。

 如:我此时的“草莓”是上体育课,但遇到“校级班规”这篱笆,上帝就是“校长、班主任”。

 (六)、作业布置:

 把你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所得到的一些想法,写在作业本上,下一节课前交上来。

篇二

 如果说一滴水能折射出整个太阳的光辉,那么,我相信,一片小小的叶子也能映射出人间的真情。今天,这片最后的常春藤叶就为我们讲述了它与三个艺术家之间的感人故事。走进故事之前,先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学习目标(ppt)1理清故事情节,体会结尾写法之妙

 2探讨人物形象,感悟人性之美

 三、再现故事、整体感知:(检查预习情况)

 请一位同学复述故事。(引导学生从三要素角度概括)

 环境:社会下层艺术家聚居的小区。(狭窄、阴湿、穷苦)

 人物:贝尔曼、琼珊、苏艾、医生——社会底层的小人物

 情节:贝尔曼画最后的常春藤叶而挽救了把生命寄托在落叶上的琼珊

 示例:在华盛顿广场的一个狭窄破旧的小区里,住着三个艺术家,年轻画家琼珊不幸染上了肺炎,生命垂危。她固执地认为窗外飘零的藤叶就是自己生命的昭示,当最后一片叶子掉落,就是她生命终结的时刻。老画家贝尔曼在风雨之夜画出最后一片常春藤叶,使她重燃生活的希望,绝处逢生,而老画家却因风吹雨打染上肺炎而去世。

 四、分析人物形象,感悟人性之美

 四天的时间里,三个社会底层的穷艺术家,一片小小的常春藤叶,共同演绎了一段感人肺腑的故事。

 1、了解琼珊的命运转变。故事开头就告诉我们,琼珊得了肺炎。

 (1)医生是怎么说的(希望只有一成)

 (2)她自己觉得呢?(自己快要死了)

 文中哪些语句写出了琼珊的这种感受?找出来,带上感情读一读。

 (见文中①②③④句)

 (3)小说的最后告诉我们她活了下来,表现精神好转的语句有哪些?找出来,读一读。

 2、讨论交流:是谁挽救了琼珊?

 年轻画家琼珊不幸染上肺炎,从一开始的心灰意冷、数叶等死到最终的重新振作,点燃生活的希望,真让人感到欣慰。欣慰之余,我们静下来考虑一个问题:到底是谁挽救了琼珊?(小组讨论2分钟。)

 (1)贝尔曼。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在墙上画了最后的常春藤叶,给琼珊带来生命的希望,鼓舞她活下去。

 (2)苏艾。室友,萍水相逢,不离不弃。一位善良、具有同情心和爱心的姑娘。不仅在生活上给生病的琼珊以无微不至的照顾,还给她精神上的鼓励。

 (3)医生。尽力医治,意味深长的提醒。

 (4)琼珊。在琼珊得肺炎病危的时刻,医生说“她的病只有一成希望”“那一成希望在于她自己要不要活下去”。虽然最后一片常春藤叶的鼓舞作用很大,但是琼珊再见如果真的不想活下去的话,即使有这片叶子也无济于事。琼珊的康复仅有最后一片叶子是不够的,还需要琼珊自己的力量来战胜病魔。因为在生与死、抗争与屈服之间,需要自己树立信心,作出努力,才能得胜。

 (5)周围的这几个人。都给了她力所能及的关爱。

 (6)最后的常青藤叶。(是谁创作的?归根到底还是贝尔曼)

 小结:

 是啊,琼珊的生命奇迹是大家共同创造的,既需要她自己坚定的信念;也需要医生精心的治疗、意味深长的提醒;需要苏艾危难之中不离不弃的耐心呵护、热情的鼓励;更有老画家贝尔曼以生命为代价画出的藤叶的作为精神支持。

 教师:贝尔曼、苏艾、医生,这些人是琼珊的亲人吗?(不是)

 教师:你从他们共同救助琼珊的行动中看到了什么?(一列同学依次用一个词概括:爱、善良、真善美、无私、崇高等)

 教师:刚才有同学用了“崇高”“伟大”的字眼,一般都用在英雄身上,而用在小人物身上合不合适?(合适)

 教师:为什么?(伟大来自平凡)

 爱心,不是英雄的专利,伟大往往来自平凡。社会底层的贫苦人自身能够生存下去都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自顾不暇,很多人往往会自扫门前雪。而文中的这些底层的平凡的人们在苦难来临之时不离不弃,相濡以沫,甚至付出生命代价,让我们感到了底层的善良,人性的高贵。)

 3、琼珊的精神支柱。

 这些人中,谁起了关键的作用?(贝尔曼)

 (1)贝尔曼

 他是一个怎样的人?请大家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前后左右合作分析讨论一下。文章总共几次写到贝尔曼?(三次,先明确哪三次)

 ①第一次描写出现在哪一节?请一生读第30节。

 第一次见面你对这老头的印象怎样

 一个相貌丑陋、酗酒成性、性格暴躁、牢骚满腹、郁郁不得志的老画家。

 ②贝尔曼的第二次出场主要是跟苏艾的对话,我们请两位男女同学分角色朗读,看看这第二次出场同学们对他的印象是否有所改观?

 第二次见面,大家对贝尔曼是不是有了一个深入的了解呢?

 贝尔曼关爱他人、善良、富有同情心。让我们觉得这个老头还是有那那么一点可爱的地方的。

 ③贝尔曼的第三次出场是通过苏艾之口侧面描写的,齐读最后一段。

 这次贝尔曼又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感觉?

 心灵的震撼,通过医生和苏艾的话,得知贝尔曼是因为冒雨画最后一片叶子,得了肺炎身体虚弱,病了两天就去世的。他的崇高爱心、自我牺牲精神由此得到了展现。我们看到了贝尔曼平凡的甚至有点讨厌的外表下有一颗火热的金子般的爱心,虽然穷困潦倒,却无私关怀、帮助他人,甚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

 每次读到最后这一段,我的心都被强烈的震撼着,我觉得他小鬼般的身体在我的面前变得越来越清晰,越来越高大。只是有些不明白,这最能展现贝尔曼崇高精神的场景,作者却没有正面细致的刻画出来,而是在小说的最后一段的最后一句,才借助他人之口转述了一下。这个情节他是忽略了?还是有意的安排?如果让我们展开想象,来把这个场面补充完整,应该怎么描写?不要凭空去想象,找到想象点,即末段的提示,注意合情合理。用好动作、语言、面貌、心理、细节等手法进行评价。年老、体弱(小鬼似的身材)、天黑、风雪、高墙、颜料易被雨水冲掉,贝尔曼一定遇到了不少麻烦。写出波折才不失真。大家可以用一两句话说说你讲注意描述那些细节,集体合作设计场景。教师再展现一段成品,如果将场景描写放在文中,让大家比较优劣。引出欧亨利式结尾。

 作者的巧妙的构思技巧。埋下伏笔,设置悬念,在结尾高潮处戛然而止,使人恍然大悟。使小说产生出人意料的效果,也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是艺术留白,令人回味无穷,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苏联有位作家曾说过,“艺术的打击力量要放到最后”,即“卒章显志”。欧亨利小说擅长在文章结尾时让主人公命运陡然逆转,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这意外的情节逆转,一方面是主人公形象得以升华,另一方面是主题也得到揭示,从而造成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独特的艺术魅力。营造审美的刺激,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和广阔的想象空间。

 老贝尔曼在凄风冷雨中战斗了一夜,终于画成了最后的藤叶,而他也因此染上了肺炎,并很快的死去了。而他留给琼珊的珍贵的礼物——最后的藤叶却风雨中傲立,成了光秃秃的墙上的一道绝美的风景。这是一片什么样的叶子?

 (2)最后的常春藤叶(生齐声朗读ppt上的内容)

 ①贝尔曼为何不把叶子画成翠绿的颜色?一是不真实,时令在深秋,饱受风吹雨打。二是人与叶有相似之处,饱受风雨侵蚀的叶子如同经受病魔摧残的琼珊,同病相怜。

 ②叶子对琼珊来首,意味着什么呢?最后一片叶子是希望的象征,生命的寄托,是支撑琼珊活下去的精神支点。如若叶子落了,她也就给自己找到了放弃抗争的理由;当然,只要叶子不落,她就有所期待,有所抗争,在最后一片常春藤叶的鼓舞下,重新振作起来,直到康复。

 “最后的常春藤叶”,历经了几天几夜秋风秋雨的侵袭依然是深绿的、傲然地挂在枝头!竟战胜“秋风扫落叶”的命运,象征了生命在凄风苦雨中顽强的生存,它是生命的象征,是美丽的象征,是诗意生活的象征,象征着生命的信念,象征着精神信念可以战胜一切磨难。给琼珊带来生命的启示,生的希望。

 在朗读的时候,大家觉得那些字词需要用重音来强调,从而突出最后的常春藤叶顽强的生命力?(仍旧、深绿、傲然、依旧、仍在。再齐声朗读。)

 五、藤叶内涵,主题探究

 1贝尔曼老是说要“画一幅杰作”,他的杰作到底是什么?(最后的常春藤叶)

 为什么这样说?(1)从画技方面来分析,由前文介绍可知,琼珊和苏艾都是青年画家,作为画家的她们,居然一直没能看出墙上的常春藤叶居然是画上去的,由此可以从侧面说明贝尔曼先生最后这幅作品精湛的技艺,真可谓以假乱真,堪称杰作。(2)从体现的主人公精神方面来分析,这片藤叶是贝尔曼用生命换来的,它给予琼珊生的希望勇气和信念,表现了普通人之间的无私情谊,展现了贝尔曼高尚的人格和善良的品德,闪烁着人性美的光辉,这是一幅人性世界的千古名画,是在二十五年的画布上描绘了真善美的青丹。

 法国雕塑家罗丹:“要点是感动,是爱,是希望,战栗,生活。在做艺术家之前,先要作一个人。”只有先做好一个堂堂正正,坦坦荡荡,善良,有爱心有责任心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艺术家。贝尔曼以生命为代价,奉献了绝世的杰作,生花妙笔绘就了世上最浓的生命之绿。这片叶子也不再是一片普普通通的叶子,它承载了太多的精神元素,有希望,有爱,有人性美的光辉。(ppt一片绿叶,上面闪烁着几个红字)我相信,贝尔曼会因这片世上最美的叶子,永远活在人们心灵的上空。

 2这篇小说的题目其实有几种不同的版本,比如《最后一片叶子》、《两个病人》、《绝处逢生的琼珊》,你觉得那一个更好?为什么?

 明确常春藤叶的象征意义

 “常春藤”在以前被认为是一种神奇的植物,象征忠诚;在希腊神话里,“常春藤”代表酒神,代表欢乐和活力,同时也象征着不朽和永恒的青春;而尼采又将酒神作为音乐艺术的代表。

 “常春”二字有着深刻的含义。这片叶子是病人“生”的希望和信念,是崇高的爱心的付出,是自我牺牲精神的体现,是真善美的丹青,更是人生最精彩的杰作!它维系着两个人的生命,它是一个人生命的寄托,更是一个人生命的奉献。生命固然不能永恒,但绿色是永恒的,人类的真善美的精神是永恒的!而其他题目都不能体现这么深的含义。

 3常春藤叶的故事讲完了,现在大家合上课本,根据你的阅读和理解,你认为本文是一篇关于谁的故事?它给了我们一个怎样的人生启示?

 (1)关于琼珊的故事。告诉我们人活着要有精神支点,要热爱生命。

 生命需要信念支撑,信念决定生命质量。人在遇到挫折和不幸时如果丧失了对于生命的信念,就会走向衰竭,甚至死亡;而一旦坚守对于生命的信念,就会转危为安、柳暗花明。

 一个人在挫折困难面前要有不息的战斗精神,要有信念去支持自己的人生大厦,哪怕在最最危难的时候。不可轻言放弃,放弃是一个闪念,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但是生命的奇迹往往属于那些有着坚强信念的人,有着在危难时刻懂得自救的人。让我们也记住海明威的那句话“一个人尽可以被打败,但不可以被打垮。”信念、精神等力量是无穷的,我们的学习和生活离不开这样的精神。

 (2)关于贝尔曼的故事。从他和苏艾的身上,揭示出要关爱他人、帮助他人;

 贝尔曼平凡的甚至有点讨厌的外表下有一颗火热的、金子般的爱心,虽然穷困潦倒,却仍无私关怀、帮助他人,甚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在这里穷苦朋友相濡以沫的珍贵友情和普通人的心灵美让我们震撼。其实每个人都可以做个平凡的英雄,完成自己今生的杰作,只要心中装有爱,只要勇于付出爱。

 (道德的行为是不考虑值与不值的,他只是人发自内心的一种精神追求,折射出的是人性的光辉和精神的伟岸,体现出的是个体生命对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巨大推动。道德的力量、精神的传承,至真至善的人性,迸发出灿烂的生命之光。)

 教师总结:

 每个人的生活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面对困境,失落与沮丧也在所难免,但是一定要记住,痛苦之后,还要坚强!

 琼珊曾因病痛陷入失望之中,但她在贝尔曼用生命换来的最后一片常春藤叶的鼓舞下,重新振作起来;其实本文作者欧·亨利,他的一生有着太多的艰难与坎坷,他幼年丧母,生活极为困苦,当过药房学徒、牧牛人、会计员、土地局办事员、新闻记者、银行出纳员,甚至做过监狱,但是生活的种种苦难没有打垮他,反而将他造就成了一个享誉世界的短篇小说大师。让我不禁想到了美国黑人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名言: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让你倒下,如果你的信念还站着的话。

 所以,同学们,请热爱生命,不只要热爱自己的生命,还要要热爱他人的生命,热爱一切生命。爱是这个世界共同的守望和期盼。“人”这个字就是“互相支撑”而成的,只有我们每个人都能珍爱自己的生命,同时也能多多关爱他人的生命,每个人才能立稳脚跟,才能顶天立地,世界才是一个大写的“人”构成的和谐美好的人间!我希望这篇文章能激发大家心中的光明和力量,用自己的双手握住自己生命中的常春藤。珍爱自己,关爱他人,相信未来,相信生命!

 最后让我们齐读食指的诗《热爱生命》结束本节课的学习。

 六、作业:

 1品味“欧亨利式的语言”

 欧亨利小说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独特的语言风格。

 “欧亨利式的小说往往采用幽默、风趣、俏皮、夸张、讽刺、比喻的语言,渲染悲剧的喜剧色彩,让读者在俏皮的描写中醒悟内在庄严的思想感情,在生动活泼中给人启迪,被称为“含泪的微笑”。

 从文中找出这样的句子,并品味语言的魅力

 2比较阅读《麦琪的礼物》《警察和赞美诗》《爱的牺牲》,进一步体会欧·亨利结尾的妙处。

#教案# 导语《乡愁》是现代诗人余光中于1972年创作的一首现代诗歌。诗中通过“小时候” “长大后” “后来啊” “而现在”这几个时序语贯串全诗,借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实物,把抽象的乡愁具体化,概括了诗人漫长的生活历程和对祖国的绵绵怀念,流露出诗人深沉的历史感。以下是 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1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乡愁》教案

 知识储备点:

 1、品味诗歌语言,了解诗人的情感。

 2、了解诗歌的写作顺序和感情线索。

 能力培养点:

 1、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2、反复诵读,使学生掌握诵读诗歌的要领和技巧。

 3、提高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

 情感体验点:

 使学生增强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并立志刻苦学习,以报效祖国。

 教学重点难点:

 1、反复诵读诗歌,体会诗人对祖国真挚的热爱之情。

 2、分析本诗独创的意象和精巧的构思。

 教学方法:

 朗读法、启发、探究法

 教具准备:

 投影片、录音机

 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投影片:一位中年人,坐在床前抬头凝望窗外明月)同学们,看这幅画,你们会想到谁的诗句呢?这首诗是表达怎样的情感呢?(学生回答)对,这首诗是的唐代诗人李白所作,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家乡是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当我们一旦离开它,总会生起或多或少的乡愁。今天我们再一起来学习台湾学者余光中的《乡愁》,体会其中的情意好吗?

 二、板书课题,作者简介:

 余光中,台湾学者,1928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1949年去台湾,是当代台湾诗人、散文家、学者。

 三、研习新课:

 (一)听读,整体感知。

 1、播放《乡愁》配乐诗朗诵录音。

 2、同学们听了以后,有什么感受?请说出来大家讨论。

 3、教师适当评点后,范读课文,让学生再次体会诗中悲愤而激昂的感情基调。

 (二)品读,体会诗的音乐美。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然后请同学代表读课文,集体纠音。

 2、结合练习三划分全诗节奏。

 3、全班齐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感情。

 (三)解读,品味诗的意象和情感。

 (出示投影片,分小组探究下列问题:)

 1、在诗人漫长的生活经历里,乡愁一直萦绕在诗人心头,可以从哪些词语看出来呢?(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

 2、乡愁本是一种抽象的东西,但很多诗人却把它寄托在具体可感的事物中,如:李白就通过“明月”寄托乡愁,那么这首诗是通过什么来表达乡愁的?

 (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3、结合上文,说说你由“邮票”、“船票”、“坟墓”、“海峡”产生的联想,它们是如何表现乡愁的?

 (四)课堂互动。

 (学生针对本课不懂的问题发问,由学生来回答,老师适当点拨。)

 (五)延伸拓展,深化积累。

 1、“乡愁”从古到今都困扰着羁旅他乡的游子们,因而也成为文学创作历久常新的主题之一,我们学过的作品中还有哪些是反映这个主题的?你能背出来吗?

 (学生背诵,肯定学生课外的学习和积累。)

 2、在《乡愁》一诗中,作者把乡愁比喻成“邮票”、“船票”等,请你也仿照这个句式说一、二句话

 (老师启发,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并及时给予中肯评价)

 (六)再次朗读课文,然后课堂小结。

 1、全班再次诵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课堂小结:

 同学们,人们常说:“甜不甜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正因为如此,文学才留下了那么多感人至深的抒发“乡愁”名作,那么作为学生的我们,应该怎样做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欣赏歌曲《谁不说俺家乡美》边想出答案。

 (七)布置作业;

 1、背诵《乡愁》

 2、以爱家乡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

2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乡愁》教案

 学习目标:

 以诵读为基础,介绍几种赏析,重在学生自己的感悟和理解。

 重难点:

 对诗歌的理解

 教学方法:

 诵读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乡愁》朗读录音

 二、作者介绍

 余光中:中国台湾诗人。福建永春人。先后在金陵大学(现南京大学)和厦门大学外文系学习。历任《蓝星》、《现代文学》等杂志的主编,著有长诗《天狼星》、诗集《天国夜市》等。此外尚有散文集、评论集多种。

 三、整体感知

 1、阅读《乡愁》,首先呈现给读者的是四幅鲜明而又具体的生活画面。

 第一小节:幼年求学,母子分离,借书信以慰别情;

 第二小节:成年后,告别新婚妻子,离乡背井,天各一方;

 第三小节:生离死别,母子不得相见;第四小节:同胞难得相聚,国家不能统一。

 同时,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浓郁而又强烈的感情,诗人的乡思之愁不是直白地说出来的,而是通过联想、想象,塑造了四幅生活艺术形象,使之呈现在读者眼前。作者把对母亲、妻子、祖国的思念、眷念之情熔于一炉,表达出渴望亲人团聚、国家统一的强烈愿望。

 阅读此诗,使我们感到回味无穷。本诗集单纯美与丰富美于一体,物象集中明朗,如邮票、船票、坟墓等,不枝不蔓,意境幽远深邃,内容丰富含蓄,能诱发读者多方面的联想。

 2、诗的结构:以时间为顺序(即小时候、长大后、后来,而现在),以感情为线索,以大体相同的诗句和格式,反复咏叹,使情感逐层加深,由思乡、思亲升华达到思念祖国。诗歌的结构寓变化于统一之中,既有各小节的均衡、匀称,又有小节内长短句的变化,使诗的外形整齐中有参差之美。

 诗歌有回环往复,一唱一叹的旋律。在同一位置上,有重复,即我在这头……,有叠词:小小、窄窄、矮矮、浅浅;有变换的量词:枚、张、方、湾。作者采用这些艺术手段加强了此诗的音韵之美。

 总之,本诗以朴素、简明、隽永的语言,高超的艺术技巧,表达了台湾人民盼望海峡两岸统一的愿望,抒发了作者浓郁的乡思之情。

 四、赏析

 《乡愁》是一篇怀念祖国、渴望回归大陆的爱国诗章,它以民谣的歌调深沉而忧郁地倾诉了诗人对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

 短诗巧妙地运用了民歌中部分隔离反复的形式,叙述抒情主人公人生主要历程中的几段乡愁,最后一节轻轻一点:

 “而现在……”

 诗人善于使用传统民歌的层递层进、互衬对比的手法。前三节诗逐层描绘了他幼年、成年、成年之后的三段生活经历,母子分离的乡愁,情侣难见的乡愁,皆由生活拮据造成。生离死别的乡愁,是由生命规律使然。三段乡愁写个人,却为写中华民族乡愁打好铺垫。最后一节,抒写的国愁才是全诗的主旨之所在。它唱出了几千万台湾同胞的赤子之心。

 短诗在语言、节奏韵律的运用上也有独到之处。以“小小”、“窄窄”等分别形容邮票、船票,用得明了、形象、新鲜,加重了乡愁的浓重意味。总而言之,《乡愁》整首诗含蓄蕴藉,余韵绵绵,满纸是思念大陆的亲情,落叶归根的宿愿,已成为人们传诵的佳作。

 五、难点分析

 这首诗歌主要运用了意象的笔法。诗中主要设置了四个象征性的意象:

 一是“小小的邮票”,它象征着作者少年时代乡愁的骨肉之情。母亲牵挂儿子,儿子想念母亲。

 二是“一张窄窄的船票”,它象征着作者青年时代乡愁的恋人之情。这是青年男女之间的思恋和向往。

 三是“一方矮矮的坟墓”,它象征着作者中年时代乡愁的生死之情。这是一种只能埋于心底、无法在两者之间传递的刻骨铭心的思念。墓里墓外虽然只有咫尺,然而却又是那么遥远。

 四是“一湾浅浅的海峡”,它象征着作者晚年时代乡愁的故国之情。海峡虽然“浅浅”,但是故国之情却是深不可测。而且,作者的情感是层层深入、步步递进,它绵远深长、回味不尽。作者“乡愁”的内涵和境界,随着自己的成熟和时代的发展,得到不断的深化和提升,从个人和家庭的亲情,扩展到海峡两岸的爱国之情。这就使“乡愁”具有了鲜明的时代色彩。

 六、朗读比赛

 七、小结课文

3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乡愁》教案

 教学设想

 通过作者简介,了解诗人情感根源,反复诵读,体会诗人深沉的思乡之情和爱国情怀。

 教学目标

 一、学习现代诗的基本朗读技巧,能有感情地朗读;

 二、学习诗歌中借物抒情的方法;

 三、体会作者深沉的思乡之情和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作者深沉的思乡之情和爱国情怀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乡愁,是深切思念家乡的心情。可以说是中国诗歌当中一个历久常新的主题,提起它,我们的脑里会涌现许多有关乡愁的诗句。请同学们将收集的“乡愁”诗和大家分享。

 二、走近作者

 余光中,台湾当代诗人,祖籍福建永春,1928年出生于南京。因眷恋母乡,神游古典,自命为“江南人”,亦自称“陵少年”。历任台湾师大、政大、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曾在美国讲学四年。作品多次获文学大奖,诗文皆有很深造诣,梁实秋评价说:“余光中右手写诗,左手写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诗集有《舟子悲歌》《五陵少年》等。散文集有《左手的缪思》《掌上雨》《听听那冷雨》等。

 余光中和席慕容的祖籍都在大陆,他们也都出生在大陆,后来定居于台湾。余光中更是在大陆生活有二十余年。二十年的生活积淀,二十年的故园情深,因而,祖国大陆更是他的精神的归宿,灵魂的家园。而席慕容,她的故乡,在她的诗中是在“长城外”“阴山下”的那个“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大草原上。但是,由于命运的安排,她不在那儿长大。可是,作为多情的诗人,面对着人为的山河阻隔,她与故乡有割不断的血脉联系,故乡同样是她的灵魂的归依。因而,在这两位诗人的作品中,都弥漫着无限的乡愁。

 三、指导诵读,品味欣赏

 1通过反复朗诵这首诗,我们可体会到在诗人漫长的生活经历中那对故乡绵绵的思念一直萦绕在诗人的心头,让诗人怅惘叹息不已,可从哪些词语看出来

 明确:小时候 长大后 后来啊 而现在

 四个时间序词,代表了四个人生阶段。诗人以时间的变化来组诗,四个时间序词概括了诗人的整个人生,也就是浓浓的乡愁牵动了诗人的一生。

 2四个时间序词,代表哪四个人生阶段四个人生阶段又因什么而愁

 明确:少年时——邮票——母子分离

 成年后——船票——夫妻分离

 后来……坟墓……母子死别

 现在——海峡——游子与大陆的分离

 3乡愁本是非常抽象,不可捉摸的一种情感,诗人又是通过什么具体可感的东西来表达的

 明确:邮票 船票 坟墓 海峡

 邮票:小时候离家读书,乡愁惟有通过那小小的邮票,以写信的方式来向母亲诉说心中的思念。

 船票:长大后,为生活所驱遣而奔走他乡,这时候,除了对母亲的思念外,又增加了对爱人的惦念。所以,那缕缕的乡愁,便只有寄情于那一张张来来回回的船票。

 坟墓:不管是小时候,还是长大后,乡愁都有所寄托与排遣。到后来,时空的阻隔再也得不到沟通,一方矮矮的坟墓,把我与母亲——生者与死者,永远地隔开了。不管是邮票还是船票,都无法叩开这一小小的坟墓,都无法连接这阻隔的阴阳。诗到这里,感情加重,悲剧气氛更强,让人唏嘘感叹不已。

 海峡:而现在,那一湾浅浅的海峡,不仅把我与祖国故乡隔开了,而且无法逾越。一句“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如瀑布直落心田,横溢四处,又如悲歌吟唱,震撼读者的心肺。诗到这里,诗人的乡愁得到了升华,由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普遍的家国之思。

 这四个对应物,都显示了漂泊、隔离、绝别、可望而不可归的离愁别绪。

 4学习了余光中老先生的诗,同学们能不能用形象的语言即兴表达出你想家的感觉呢

 四、反复吟咏,揣摩精妙

 请从不同词性揣摩《乡愁》的美:

 1时间词美:“小时侯、长大后、后来、而现在”这些词不露痕迹地表示出时间的变化、情感的递增;

 2名词的美:“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美在它们选取了代表漂泊、隔离、诀别的具体事物来承载抽象的难以捕捉的恋国思家的乡愁;

 3数量词的美:“一枚、一张、一方、一湾”在于它们富于变化、准确形象地表示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的形状;

 4叠词美:“小小、窄窄、矮矮、浅浅”这些叠词的使用,增加了句子的音韵感,富有诗意,巧妙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5方位名词美:“这头、那头、外头、里头”这些方位词,显示了空间的距离,反复应用使人感受到一种字字关情、琅琅上口的韵律。

4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乡愁》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抄写诗作,感知诗行、诗节等作品外观特征;

 2通过诵读诗作,体验这首诗回环往复的声韵特色;

 3通过替换喻体,探究本诗运用的表达手法和效果。

 课前准备

 复印余光中《乡愁》手迹及40岁左右青年照(本诗写于作者43岁时),制作PPT。(手迹和照片见百花文艺出版社《余光中集》第一卷、第五卷书前照片页)

 印发本课学习单。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诗歌

 PPT投影余光中《乡愁》手稿,导入新课,简介余光中及其创作手稿。

 让学生照着手稿把诗歌抄写在笔记本上。

 抄好后,要求轻声读一读,用笔勾画出最能打动自己的诗句。

 二、读诗之外观

 观察学生是“横抄”还是“竖抄”,借此点出现代诗歌“诗行”和“诗节”的概念,明确诗行和诗节是现代诗歌重要的表达手段。

 明确:这首诗一共4小节,共16行。外观布局排列整齐,一行行、一节节排列下来,给人爽朗之感。

 三、读诗之声韵

 齐读诗歌,边读边感受,说说这首诗在声韵上有什么特点。

 (学生一般回答是押韵。辨析何为押韵——韵母相同的字。)

 明确:此诗并不押韵。

 追问:此诗并不像常见诗歌那样采用押韵的方式,但为什么读起来会有如押韵一样的、和谐顺畅的声韵效果

 (教师带领学生勾画诗歌每小节相同的句式以及重复的诗句,圈出表明时间的词: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

 明确:这首诗音律上的特点是回环往复。正因如此,读起来有一种回环上升、层层推进、和谐悦耳、一唱三叹的音韵美感。

 学生再读。

 (教师用领“读”的方式,加以辨析,由形到声,声入心通,带领学生不断深入作品。)

 四、读诗之手法

 (一)请学生分享初读时勾画出的打动自己的诗句。

 学生勾画圈点集中在每一节第二句,还有“这头、那头”“外头、里头”等处。

 (二)重点品读四个比喻句

 PPT展示四个比喻句(略)

 1展开想象,说说对这四句诗的理解,并体会其中蕴含的感情。

 明确:四个比喻句分别表达了对母亲的想念、对新娘的思慕、对亲人的思念、对故乡祖国的深沉的爱意。

 2四个比喻前后顺序上的安排有什么讲究。

 明确:步步扩大,层层深入,节节升华。

 3联系诗中的“这头”“那头”“里头”“外头”,体会这些词语给人怎样的感受。

 明确:“这头”“那头”“外头”“里头”的用词拓宽了空间,诗人在这样的时空环境中阻隔,时空迢遥,可望而不可即,痛苦思念。乡愁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剪不断理还乱的感情的泥石流,但是作者用四个比喻,让这种复杂的复调的情感具象化,化抽象为具体,表达自己的乡愁。乡愁是对母亲的思念,是对妻子的思念,是对逝去的亲人的思念,是希望台湾早日和祖国团圆的热切期盼。读完全诗,我们受到感动。

 五、读诗之意象

 意象是诗歌中寄寓了诗人主观情感的事物,一般都是名词性的具体事物。这四个比喻句的喻体——“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就是意象。

 (一)用其他的事物来替换诗中原来的喻体,仿写一个新的比喻句(诗中其他语句可以稍做变化)。

 教师示范:小时候/乡愁是一封薄薄的家书/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分组活动:每个小组负责一个小节,仿写一个小节中的比喻句。

 (学生仿写;教师巡视,及时判断,指出其正误优劣,相机指导;全班交流。)

 示例:

 小时候/乡愁是一辆旧旧的自行车/我在后头/母亲在前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根短短的电话线/我在这头/亲人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场旧旧的**/我在外头/记忆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张薄薄的照片/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不恰当的示例:

 小时候/乡愁是一张长长的信纸/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点拨:“长长的”不符合原诗意象前修饰语的语境。

 长大后/乡愁是一封薄薄的信封/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点拨:“信封”与原诗第一节“邮票”重复,没有显示原作不同生命阶段意象选择的独特性和个性化。

 后来啊/乡愁是一张黑白的遗照/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点拨:过于直白,让读者一览无余,不够含蓄。可以换成“乡愁是一个小小的镜框”。

 (二)组织学生讨论将改写与原作做细致比较,引导学生感受体会原诗写作中遣词造句的创造、意象选择的精美、分寸把握的匠心。

 小结:原作意象选择得精美圆熟,鲜明突出。意象前修饰语对意象的反衬,形成情感表达的张力:小小的邮票,窄窄的船票,矮矮的坟墓,浅浅的海峡,作者把意象写得小巧精致,那份浓浓的乡愁却在小小的意象中自然流露。邮票小小,思念深深;船票窄窄,情愫长长;坟墓矮矮,痛苦无穷。尤其是浅浅的海峡,读到“浅浅”二字,我们似乎瞬间感受到了来自诗歌的一种虹吸,一种纠缠,一种撕裂,读到了许许多多的审美快意,这就是诗歌的张力。

 (三)背诵诗歌。

 六、布置课后作业

 1、阅读余光中《乡愁四韵》《民歌》,运用本课学到的知识加以赏析。

5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乡愁》教案

 教学目标

 1 通过诵读品悟,让学生体会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

 2 培养学生有感情诵读诗歌的能力。

 3 通过情感熏陶,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之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生活体验去感受诗人的感情。

 教学难点:对诗中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特殊意象的体会把握。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有过离开家乡、离开亲人的经历吗?当时的感觉是如何的?能和大家谈谈吗?(请两个寄宿生结合自己的经历发言,教师适当启发)

 对于思乡之情,离别之痛,早在古代就有不少诗作表达这种愁思了。你们能举出一些抒写“乡愁”的古诗句吗?(请两个学生举例)

 老师也收集了几句,同学们一起读一读。

 1、马致远的曲《天净沙·秋思》: “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贺知章的《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

 3、李白的《静夜思》: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古人通过这些诗句表达各自浓郁的思乡之情。下面我们随着诗人余光中一起走进他的乡愁。

 (二)作者简介

 首先请同学们借助课文P100注释对诗人先作一定的了解。把注释画下来。 生补充简介:

 余光中,台湾学者。1928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由于政治原因,台湾海峡将台湾和大陆阻隔半个多世纪。余光中一首《乡愁》诗抒发了强烈浓厚的思乡之情,表达出大多数台湾人民的心声。

 (三) 初读感知

 1、 请同学们一起欣赏《乡愁》配乐诗朗诵,在音画中感受诗人的情感。听完

 后说说他读得好不好?如果好,好在哪里?(播放录音——使用语文版配备的录音带)

 2、 通过听录音朗读,同学们一定也融入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里了,下面请同

 学们一起模仿录音朗读。

 3、 哪一个同学来说一说录音朗读读得好在哪里?(指导朗读:注意朗读节奏、

 读准重音、读出感情)

 (1)结合课后思考练习三,划分诗歌的节奏。(板书:①节奏)划完的同学可以

 再小声地把这首诗多朗读几遍。(出示幻灯片)

 (2)除了要注意朗读节奏,还要注意什么?谁可以说一说?

 ——重读(板书:②重音)

 (3)谁知道要把诗歌读得好,还应该注意什么?

 ——感情(板书:③感情)

 请同学们根据以上指导大声自由朗读这首诗,注意体会诗歌的感情基调。 明确:激愤、昂扬和略带哀伤。

 4、 全班同学一起来有感情郎读全诗。

 (四)研读诗歌,品味意象。

 1在诗人漫长的生活经历里,乡愁一直萦绕在诗人的心头,可以从哪些词语看出来呢?(板书:小时候 长大后 后来啊 而现在)

 2四个时间词语代表了哪四个人生阶段?

 (板书:童年 青年 中年 老年)

 3诗人李白的《静夜思》将思乡的愁思寄寓在“明月”当中。读了余光中的这首诗,你觉得诗人在这几个人生阶段是通过什么具体可感的东西来表达乡愁的?(板书:邮票 船票 坟墓 海峡)

 4我们以第一节为例,具体感知意象的创设效果。读一读,想一想,邮票如何能表现乡愁?

 (1)请一位同学示范读第一节

 教师指导:朗读诗歌要注意诗歌的节奏和重读,而将一首诗读出感情,离不开对诗歌的理解。如:“小小”二字必须重读才能凸现其丰富的内涵。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2)邮票如何能表现乡愁?(学生朗读体会)

 邮票让人联想到通信。诗人少年在外求学,思念母亲,点点滴滴的眷恋之情,凝聚在这小小的邮票上。邮票虽小,却蕴涵着诗人的乡愁。(板书:思念母亲) 师:为什么选择邮票呢?如果把邮票改成信纸可以吗?

 师:为什么诗人用小小来形容邮票?(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畅所欲言。) 师帮助理解释疑:

 小小不仅用来形容邮票的大小,也用来形容情感的程度。这时的思乡之情是比较淡的,如轻烟似的,一缕,两缕。

 (3)诵读第一节。

 5根据第一节的学习方法,分别说说“船票”、“坟墓”、“海峡”是如何表现乡愁的?(组织形式:以前后桌为一组,小组讨论5分钟,派代表发言。)(教师适当引导)

 (1)邮票是书信来往,而船票则是两地奔走的结果,凝结着诗人对新婚妻子的不尽相思,比邮票有着更浓的乡愁;(板书:夫妻分离)

 (2)坟墓将母亲和“我”生死隔绝,愁思更是浓的化不开,(板书:母子死别)这些都是诗人的“家愁”。

 (3)而海峡则把感情推向 潮,由“家愁”上升到“国愁”。(板书:故乡之思→家国之情)一湾浅浅海峡,将台湾和大陆分隔多年,却割不断台湾人民对祖国大陆绵绵的思念。(板书:游子与大陆分离)

 6请同学们跟着伴奏一起诵读全诗。

 (五)课文小结

 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事物看起来似乎没有关连,但却是诗人对乡愁的种种感觉:小时候的邮票——长大后的船票——后来的坟墓——现在的海峡。这些词都是客观事物,它们有形状有颜色,具备某种形象。当诗人将它们写入作品中,并融入自己的情感——乡愁时,它们就成为诗歌的意象。我们学习诗歌要从意象处入手。因为诗人往往把自己的情绪隐藏在意象的背后,通过意象将它们暗示出来。理解诗歌的意象,能帮助我们很好地理解诗歌的主题。

 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背诵这首诗。

 2拓展模仿。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乡愁是

 友谊是

 母爱是

#教案# 导语《我看》这首诗是穆旦在昆明西南联大的大学时代所写。其中充沛的激情、博大的胸怀,是他青春时代的色彩。20岁,是人生的春天。以下是 整理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五课《我看》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歌语言凝练、准确的特点。

 2、学习诗人通过描绘景物表情达意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诗歌的诵读和赏析,品味其语言与写作风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人对大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感受生命的真谛。

 学习重点

 1、体会诗歌语言凝练、准确的特点。

 2、学习诗人通过描绘景物表情达意的方法。

 学习难点

 体会诗人对大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感受生命的真谛。

 学法指导

 朗读法;合作交流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爱,是大自然的赐予;最终,爱又将回归于大自然之中。这就是人类爱情的价值实现,这就是真正获得了生命“巨树永青”的人生之爱的归宿。诗人穆旦在《我看》一诗中写到:“让我的呼吸与自然合流!/让欢笑和哀愁洒向我心里,/像季节燃起花朵又把它吹熄。”将人的喜怒哀乐与自然万物融为一体,这是对生命的一种怎样的认识?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诗人穆旦,去读一读这首诗吧!

 二、助学资讯

 作者简介: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铮,出生于天津,祖籍浙江海宁,诗人和翻译家。中学时即开始写诗著文。1949年赴美国在芝加哥大学攻读文学,回国后在南开大学任教。主要译著有《普希金抒情诗集》《欧根奥涅金》《雪莱抒情诗选》《拜伦诗选》等。他的译诗韵律和谐,忠实传达了原著风格。主要著作有:诗集《探险队》《穆旦诗集》《旗》等。

 三、字词积累

 1读准字音。

 红晕(yùn)凝望(níng)忧戚(qī)

 枉然(wǎng)飘逸(yì)摇曳(yè)

 2理解词语。

 忧戚:忧伤烦恼。戚,悲伤。

 丰润:指丰茂滋润。

 枉然:白白地。

 飘逸:漂浮,飘散。

 流盼:转动目光观看。盼,看视。

 摇曳:摇荡,晃动。

 四、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诗歌,要求学生把握节奏、重音、情感。

 2自由朗读诗歌,感知诗歌的主要内容。

 (一)朗读诗歌,感悟诗境。

 1诗歌的内容分为两部分,请概括这两部分的内容。

 我所看:大自然的美

 我所思:人生的意义

 2前两节诗以“我看”领起,运用了哪些意象,描绘了大自然的怎样的图景

 意象:春风、青草、水、绿潮,飞鸟、晴空、流云、大地

 作者写风,写鸟,写云,写大地,富有诗情画意,表现了大自然的美好和勃勃生机。

 3第三、四节诗情出现了怎样的转折?有什么作用?

 眼前美好的景象引发了作者的忧思,不由心生感叹:大自然的美好枉然在眼前掠过,鲜活、短暂而又宝贵的生命,只能在“寂静”里“勃发”,如何不叫人悲哀?

 作用:即景生情,是作者诗情的缓冲,也为下文浪漫、潇洒的抒情蓄势。

 4最后一节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作者融入自然,在自然中感悟、寻找生命的真谛:生命既有“像鸟的歌唱,云的流盼,树的摇曳”那样自由、潇洒、快乐,又有“像季节燃起花朵又把它吹熄”的忧戚。

 (二)再读诗歌,赏析语言。

 1我看一阵向晚的春风/悄悄揉过丰润的青草

 “揉”字得妙,写出了风的力度和温柔,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生机勃勃。

 2我看飞鸟平展着翅翼/静静吸入深远的晴空里

 “吸入”写出平展翅翼的静鸟与天空融为一体的景象。

 3像鸟的歌唱,云的流盼,树的摇曳。

 欢笑是生命的永恒旋律,如同大自然的美好。

 4像季节燃起花朵又把它吹熄。

 “熄灭”也是一种自然,也是生命的一部分(如同盛开一样)。

 (三)归纳写作特点。

 这是一首优美、流畅又略带伤感的生命之歌。充沛的激情、博大的胸怀在这首诗中体现无遗。

 1意象大气而深远。

 诗人的目光是充满激情的,第一节写风、草地,从面前的草地想到了更远方的广阔大地。第二节与天空、晚霞、飞鸟,由天空到大地,用词典雅高明。

 2抒情明快而酣畅。

 在美好自然面前,诗人开始重新思考生命的意义。“像季节燃起花朵又把它吹熄”抒情明快,不见一丝悲伤。激情与理性的融合,不仅增加了诗的韵律和美感,而且使我们对生命有了更深刻、更真切的体验。

 3文章主旨诗人通过描绘大自然的美好景象,表达了对美好自然和充满生机的万物由衷的咏赞以及对生命真谛的思索。

 板书

    我看    自然之美

 穆旦  我看    欢乐与哀愁是永恒的旋律

2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五课《我看》教案

 核心素养解读

 1语言建构与运用:积累重点字词,掌握诗歌诵读的基本技巧,把握诗歌的意境和情感朗读课文。学习诗歌的表现手法,品味陌生化语言的表达效果。

 2思维发展与提升:感知诗中的形象,理解诗作中对人的生命的感悟,理解作者的独特体验和思考。

 3审美鉴赏与创造:借助诵读,领会诗歌写作技巧和诗歌写作方法。培养欣赏诗歌的能力。

 4文化传承与理解:加强诵读,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积极学习,健康生活。

 教学目标

 1诵读全诗,领悟诗的意境。

 2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体会诗人对大自然与生命的热爱、赞美之情。

 3学习和掌握自主品读诗歌的能力,了解诗歌的多种色彩。

 教学重点领悟诗的意境,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体会诗人对大自然与生命的热爱、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掌握自主品读诗歌的能力,了解诗歌的多种色彩。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方法诵读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笼罩着漫天黑暗,遭受着践踏和苦难,无数仁人志士或为之扼腕叹息,或为之慷慨激昂,或为之嘶哑歌唱……他们用激越振奋的演讲,用荡气回肠的故事,用凝重深刻的诗歌发出一份份深思。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倾听诗人穆旦的声音。

 二、认识作者,明确背景

 1.走进作者

 穆旦(1918—1977),诗人,翻译家。原名查良铮,曾用笔名梁真,出生于天津,祖籍浙江海宁。穆旦的诗风富于象征寓意和思辨色彩,他是“九叶诗派”的代表诗人。主要译作有俄 国普希金的《青铜骑士》,英国雪莱的《云雀》等。

 1940年在西南联大毕业后留校任教。1942年2月,以翻译之长,从西南联大应召入伍,以中校翻译官的身份随(远征)军进入缅甸抗日战场。同年5月至9月,亲历滇缅大撤退。1949年赴美国留学,入芝加哥大学英国文学系学习。195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1953年回国后,任南开大学外文系副教授。1958年受到政治迫 害,调图书馆工作。1977年因心脏病突发去世。

 2资料链接

 “九叶诗派”因《九叶集》而得名,这本9位诗人的合集出版于1981年7月,但九叶诗派作为中国现代诗歌的一个流派却活跃于20世纪40年代后期的国民党统治区的诗坛。九叶诗派强调“忠实于时代的观察和感受,也忠实于各自心中的诗艺”。

 九位诗人分别为曹辛之(杭约赫)、辛笛(王馨迪)、陈敬容、郑敏、唐祈、唐湜、杜运燮、穆旦和袁可嘉。他们于1981年出版了《九叶集》,因此被称为九叶诗人。

 3.写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1938年,当时作者年仅20岁,正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外文系读书。诗人以满腔爱国热血和最深的情感,描写了眼中的大自然和万物,在深情的吟唱中,蕴蓄着希望与新生。

 三、诵读提升,初步感知

 (一)既然是倾听诗人的声音,便要以你最认真的态度和最有效的方式来理解穆旦的话,下面请同学们用最喜欢的方式诵读这首诗,并且完成任务:

 1诗歌整体给你怎样的感受?(浪漫的、闲淡的、荡漾的……)

 2诗歌可以如何划分层次?(1~2节:美好的、令人沉醉的春日图景;3~5节:议论与抒情,抒发憧憬与深情。)

 (二)请在这两个部分中,任选你喜欢的一部分尝试进行朗诵,可以在课本上标注好重音、停连和语气,然后与大家分享你的朗诵。

 示例:

 我看/一阵向晚的/春风(柔和地)

 悄悄揉过/丰润的/青草,

 我看它们/低首又低首,(悠长地)

 也许/远水荡起了/一片绿潮;

 ……

 哦,逝去的/多少欢乐/和忧戚,(回味地)

 我枉然/在你的心胸里/描画!

 哦!多少年来/你丰润的/生命(充满生机地)

 永在/寂静的谐奏里/勃发。

 ……

 四、深读鉴赏,明确内涵

 (一)赏析第一节

 1.初读第一节,思考:第一节包含的意象有哪些表现了春天大自然的哪些特点

 春风、青草。表现了大自然的勃勃生机和美丽生动。

 2.这一节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揉过”“低首”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风吹过草地,小草随风摇曳的情景。

 “也许远水荡起了一片绿潮”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草地比作“绿潮”,写出了绿草像“潮水”一样涌动,给人带来无限生机和活力。

 3.哪些是实写?哪些是虚写?写出了“风”怎样的特点?

 实写——我看一阵向晚的春风,悄悄揉过丰润的青草;

 虚写——我看它们低首又低首,也许远水荡起了一片绿潮。凸显了“风”柔和的特点。

 (二)赏析第二节

 1.初读第二节,思考:第二节紧承第一节哪个词语第二节描写的意象有哪些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明确:紧承第一节的“向晚”。

 意象:展翅的飞鸟、天边的流云和大地。

 画面:在黄昏时分,鸟儿在深邃的天空中翱翔,夕阳染红了天边的流云,彩霞铺满天空,也映红了大地。

 2.这一节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吸入”将“鸟”静静地滑翔在晴空中的情状写得形象生动。

 “红晕”“沉醉”将流云与大地交相辉映的景象描写得美丽动人,令人沉醉。

 (三)赏析第三节

 初读第三节,这一节的“你”指什么?在作者笔下“大自然”和“万物”有什么特点

 明确:我枉然在你的心胸里描画的“你”——大自然

 多少年来你丰润的生命中的“你”——充满生机的万物

 衬托出大自然的博大,充满生机和活力与万物的丰润。

 (四)赏析第四节

 1.初读第四节,如何理解“远古的哲人怀着热望,曾向你舒出咏赞的叹息”?

 明确:古往今来那些伟大的文学家、艺术家,怀着对大自然无比热爱的情感,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例如诗歌、绘画。

 2.思考:“如今/却只见他生命的静流,随着季节的起伏/而飘逸”。“随着季节的起伏而飘逸”说明了什么?

 明确:说明季节的更替,时间流逝得快。

 (五)赏析第五节

 1.初读第五节,思考:作者在这里因自然的激发而生出怎样的愿望?是通过哪些词语体现出来的?

 明确:愿望:和大自然融为一体,自由自在、愉快地生活。

 通过“飞奔”“坦荡地漫游”“歌唱”“流盼”“摇曳”表现出来。

 2.诗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愿望?

 明确:诗人写这首诗时是抗战的第二年(1938年),日本帝国主义已全面侵华,中华民族陷入民族危机,诗人心中充满着对祖国的忧虑。他愿中国大地只有鸟语花香,生机勃发,远离战争。

 五、合作探究,分析特色

 1提问:从诗人所表达的内容上看,前两节与后三节主要写了什么?

 前两节——所看,后三节——所思。

 2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你知道诗人在看什么?在思考什么?

 看——大自然的美景,思——人生的意义。

 3作者通过本诗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人通过描写看到的自然美景,引发对生命和时间的思考,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要与大自然合为一体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由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4这首诗体现了怎样的艺术特色?

 (1)用丰富的意象来隐喻和暗示诗人的内心世界。这首诗以鲜明深邃的诗歌意象传达情感,阐述思想。诗歌中的大量意象可谓是形神兼备,形情兼备,形理兼备。如:向晚的春风、丰润的青草、展翅的飞鸟、深远的睛空等。

 (2)富有节奏美和音乐美。全诗一共五节,第一节押ao韵;第二节押i韵;三节第一句承第二节的i韵,又换韵为a韵;第四节又换韵为i;第五节又换韵为iu和i。

 (3)首尾照应,结构严谨。

 ①第五节的“天风”“鸟的歌唱,云的流盼,树的摇曳”照应了第一节和第二节;

 ②“欢笑和哀愁洒向我心里”又照应了第三节的“逝去的多少欢乐和忧戚”;

 ③“像季节燃起花朵”又照应了第一节的“春”。

 六、拓展延伸,深入悟读

 1.说说你所知道的描写春天的诗句

 ①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

 ②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杜甫《绝句二首》)

 ③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④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王涯《春游曲》)

 2.理解穆旦的爱国意识

 穆旦的爱国意识非常浓烈。当时,社会上抵制日货,穆旦就不让母亲买海带、海蜇皮吃,因为这类海鲜大多是从日本进口的。母亲若是买来,他不仅一口也不吃,甚至会把它倒掉。“有一分光,发一分热”,从青年时代起,鲁迅的这句话就是穆旦最喜欢的名言。1942年原本在校任教的

 穆旦响应“青年知识分子入伍”的号召,投笔从戎,以助教的身份报名参加中国入缅远征军。在震惊中外的野人山战役中,他在遮天蔽日的热带雨林中穿山越岭,扶病前行,踏着堆堆白骨最终才侥幸逃出野人山。

 七、课堂小结

 年轻人往往为赋新诗强说愁。把个人的欢乐忧伤看得天大无比。20岁的诗人穆旦却已经发现,在大自然面前,人生的意义需要重新思考。激情与理性的融合,正是他的诗保持一生的底色。

 有激情有思考,有大胸怀大境界。这是青年诗人通过诗歌传递出来的。不久,他参加远征军,为抗战九死一生就是明证。他经历过政治运动的折磨,又是一个九死一生。但他仍一直写诗,当不知不觉中人生的“冬天”来临时,他写得更加炉火纯青。诗伴随了他的一生。他真正做到了诗与生命同在。

 八、作业布置:

3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五课《我看》知识点

 一、作者简介

 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铮,祖籍浙江海宁,早年留学美国,“九叶诗派”诗人。主要作品有《赞美》《诗八首》。

 二、相关资料

 “九叶诗派”因《九叶集》而得名,这本9位诗人的合集出版于1981年7月,但九叶诗派作为中国现代诗歌的一个流派却活跃于20世纪40年代后期的国民党统治区的诗坛。九叶诗派强调“忠实于时代的观察和感受,也忠实于各自心中的诗艺”。

 三、理解词义

 1忧戚:忧伤烦恼。戚,悲伤。

 2枉然:白白地。

 3飘逸:漂浮,飘散。

 4流盼:转动目光观看。盼,看视。

 5坦荡:宽广平坦;形容心地纯洁,胸襟宽畅。

 四、问题解疑

 1“我看”领起的四句,描绘出一幅什么样的图画?

 本题运用诗歌画面描绘法。描绘了向晚的春风、丰润的青草,这些景物构成了一幅傍晚时分柔美1•舌静、充满生机的春景图。

 2本句中的“揉”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揉”是用手来回擦或搓的意思,这里运用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风的力度和温柔。

 3诗人是如何描写所看到的春日美景的?有什么作用?

 诗人看到“春风”联想到“青草绿潮”,看到“飞鸟”联想到“静静吸入深远的晴空”,看到“流云”“红晕”联想到“沉醉了凝望它的大地”,作者联想自然丰富,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情景交融,为后文抒情做铺垫。

 4这里的“你”指谁?

 这里的“你”指大自然和充满生机的万物。

 5如今却只见他生命的静流随着季节的起伏而飘逸”这句话怎么理解?

 远古的哲人的生命早已逝去,但他们留下的对大自然的吟咏赞美一直在时间的长河里飘逸。

 6作者在结尾因自然的激发而生出怎样的愿望?

 作者在结尾用“让我的呼吸与自然合流!让欢笑和哀愁洒向我心里,像季节燃起花朵又把它吹熄”的诗句,表达了要与大自然合而为一、同悲同乐的愿望。

 7诗歌后三节都是作者所思,其内容有什么不同?

 第③节主要写在孕育了万物、充满生机的大自然面前,“我”的“欢乐和忧戚”是微之甚微,以此突出大自然的博大。第④节主要写远古的哲人的生命早已逝去,但他们留下的对大自然的吟咏赞美一直在时间的长河里飘逸。第⑤节在前两节的基础上,很自然地抒写出希望将生命融人自然,让“我”的爱回归大自然之中去,真正获得生命“巨树永青”的人生之爱的归宿。最后一节,点明主旨,升华主题。

 五、课文主题

 诗人借助大自然中的春风、春草、飞鸟、流云等意象,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要与大自然合为一体的思想感情。

   《沁园春·长沙》 教学设计

 通过拓展阅读、写推荐词和阅读笔记等形式感悟诗人诗人博大的情怀和以天下为已任的历史责任感,培养生命故土情怀和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我为大家整理的《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资料,提供参考,欢迎阅读。

 

 

 一、教学指南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下注释、诵读和分析来品读诗歌的意象和语言,体会雄浑阔大的秋天意境,感受诗人豪迈的青春气息。

 2通过比较阅读、类化学习来进一步理解毛泽东、“沁园春”和长沙,把握诗歌情景交融的手法(意象选取、词序排布、手法调度)和词作的基本体式。

 3通过拓展阅读、写推荐词和阅读笔记等形式感悟诗人诗人博大的情怀和以天下为已任的历史责任感,培养生命故土情怀和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

 (二)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在吟诵与分析中学习诗词的意象和情景交融的写法,体味青春气息和革命豪情。

 教学难点:通过比较、拓展阅读学习诗词格律,领会诗歌意境,理解当时的历史情绪和时代情怀。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学习建议

 青春是花样年华,也带有时代印记。不同文学体裁有各自的特点。诗歌运用意象抒情的手法很有特点。从语言、形象、情感等不同角度综合欣赏作品,把握时代脉搏、青春气息和写作技法,有助于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文化的积累与传承以及审美品位的提升。

 诗歌鉴赏一是要具相关知识支撑,二是在吟诵中品味,三是通过历史还原找到一些相关信息互相印证,这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诗歌,更准确地走入作者的心灵世界。

 (五)课前研学

 51预习作业

 熟读课文,能准确流畅背诵;自学课下注释,初步完成单元相关练习。

 尽量借助搜索工具或其他途径获取与课文有关的作者、时代和文体信息。

 52阅读指导

 吟诵并注意诗词上下片的结构布局和虚实结合、情景交融、先景后事(人)的写法。在同类诗作中比较异同,发现特色。

 53写作准备

 学习推荐词和随笔的写法。

 54知识清单

 根据课下注释自学本课字词、文学常识(词),并可以关注“青春文学”(重点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演变流畅和文学特点以及表现形式(如诗歌、戏剧、影视、音乐、绘画、工艺等,也可以是精神和商业文化方面)。

 二、过程设计

 知识支架

 11训练内容:品鉴诗歌

 12活动情境:背景——开学话青春。任务——阅读与推荐。分工——分类阅读、资源共享

 13知识支架

 131词的文体知识、“沁园春”词牌知识与相关名家词作。

 132词的阅读知识。如意象,情景交融、虚实结合手法,一字领和过片知识等鉴赏词的基本方法。

 133长沙风物、相关诗词与时代背景。

 第1课时

 导语:名人笔下的诗意长沙

 昭君怨(豫章寄张定叟)

 宋:辛弃疾[1]

 长记潇湘秋晚,歌舞橘洲人散。走马月明中,折芙蓉。

 今日西山南浦,画栋珠帘云雨。风景不争多,奈愁何。

 长沙水陆洲

 明:叶子奇[2]

 长沙城西湘水流,客来城下系孤舟。隔江几树残杨柳,留与啼乌伴白头。

 橘洲晚霁

 明:陈洪谟[3]

 嘉树何年植,秋风万顷黄。寒沙频弄影,落日远浮光。

 锡贡珍堪拟,侯封富莫强。孔明亦贻后,负郭只田桑。

 思考:这些诗人笔下的长沙和橘子洲有什么共同的韵致和特点呢

 这些诗歌不是透着文人的愁绪,就是满含书卷气,书写个人小天地的爱恨情仇,往往细腻有余而格局不够。这是由于诗词这种文体(甚至或某词牌子)限制所致,还是由于诗人的气度风韵、眼界格局或审美趣味决定的呢这些复杂错综的情感在诗词的意象、语言、结构和技巧方面又有怎样的不同

 下面,我们诵读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比较一下。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读毛泽东的秋意长沙,与前几位相较,视角不同,格调不同,气势不同,思想也不同。我们将从“品长沙诗味”“会意毛泽东”“了解‘沁园春’”“回眸正青春”等几个专题来领略青春的气息,聆听年轻的旋律,为高中语文学习破题。

 活动一、品长沙诗味(文本研读)

 从这些诗句你品读出了什么

 1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起句用倒装手法,突出“独立”与“寒秋”。这与既突出抒情人的主体地位,又与下片写往昔同学情谊呼应。“湘江北去”与作者要南下广东对照,突出“独”字。“橘子洲头”既是诗人的写景观察点,也是上下片景与事的地理起点,如全诗的定海神针,伏线千里,使上下片浑然一体。

 2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如前所述,四字句为主而观察角度一句一变,既有景物的绚丽铺排又不失自由灵动的视角变化,远近、动静、点面结合,技巧上有夸张、移用、对偶,给人华丽、空阔、劲拔、灵动之感。整体的视野和格局也非常大气。本段先放后收,有放有收,从容不迫。

 3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由景入情,抒发感慨,可谓水到渠成。而一味的总结又有些呆板,所以诗人借助疑问生发开去,意境更为辽阔深远,也自然过渡到下片。这里有疑惑,有探讨,有思考,有自信。

 4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换头(过片),聚焦一个“稠”字,由景入事,古已有之,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只是“稠”字化抽象为具体,又表达了浓郁的情感,完成虚实转换,一箭双雕。

 5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本节还是四字句铺叙,“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与“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与“激扬文字”两两对仗,铿锵有力。“粪土当年万户侯”作一收束,“粪土”的活用是一个亮点,整饬中有变化。“万户侯”又有借古讽今之效力。

 6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曾记否”由虚到实,由回忆到现实,回到全词之初。“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暗中用典,适度夸张,疑问的开放式结尾,情感更饱满,思想更深远,呼应开篇“独立”,与读者的互动更好。激越中有一丝惆怅,感情更丰满。

 信息链接

 毛泽东引导中国走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开始了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纪元。

 开创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开始了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艰辛而曲折的探索。

 奠定了中国***的执政地位,对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执政地位作了不懈的探索。

 奠定了新中国在国际上的大国地位,为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作了不懈的努力。[4]

 这是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的毛泽东。那么,作为诗人的毛泽东,在他的诗词中则有更多的情感流露,真诚而炽烈。两厢比照也很有意味。

 活动二、会意毛泽东(问题探究)

 1豪放诗风从何道来

 词的豪放风格从本文哪些地方可以体现出来

 (1)分析意象

 明确:意象就是情感化了的物象。该诗上阕中寒江、霜天、万山、飞鹰、游鱼这些景物上可以看出具有豪放风格。选取这些意象。可见诗人对自然,对社会的乐观态度及壮志豪情,因为这些意象阔大、自由、有力;从下阕中的同学少年这个意象群可以看出他们自由阳光,以天下为已任,有改造旧社会创造新天地的战斗精神。

 (2)品味语词

 有人认为本诗的语言形象,且富有表现力,从哪里能看出呢

 明确。一是动词。“染”,用拟人的手法,写出树色之浓;“争”,写出行之奋;“击”,写出雄鹰之健;“翔”,写出游鱼之乐。

 二是形容词。“红”写出树色的鲜艳颜色;“碧”写江水之色。红绿比对,动静相衬,视觉上极富冲击力。

 三是副词。“遍”“尽”写枫色之广;“漫”写江水之溢;“透”写江水之清。

 四是数量词。“万”写山峰之多;“层”写枫林层次;“百”写船只之多。

 对于古诗词的鉴赏,捕捉关键词分析很重要,而用词的技巧往往体现在动词、形容词、副词上。

 (3)分析语句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看”字领起,气势如虹。后面四字句铿锵有力,可以看出这是一派壮丽秋景。“万类”句总结点题,有力量。

 从“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可以这是一群气概豪迈、精力充沛的革命青年。

 (“2豪放诗风从何道来”部分参考了“薇薇的博客”)

 2秋天的诗如何会有春意

 毛泽东的诗歌素来以气势恢宏,华丽优美。那么是哪些因素造成的呢

 (1)诗人的原因

 “毛泽东胸怀天下,生性好学,博闻强记,成为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承传者,和中华民族生存智慧的集大成者。他又能得时代风气之先,接受马列主义的西方先进思想文化,并使二者融会贯通,在中国的土地上生根、开花,长成参天大树。他情感丰富,精力旺盛,永不疲倦地寻求新知,探求真理,理性的思考结晶成为了开国定邦的思想体系,这就是毛泽东思想;情感的酝酿迸发铸成了横绝于世的瑰丽诗篇,这就是毛泽东诗词。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时光淘洗,毛泽东诗词中的上乘之作已然完成了一个经典化的过程,作为晶莹璀璨的浪花汇入了瑰丽壮阔的中华文化长河之中,并以其气势磅礴、想象浪漫、文辞华美三个鲜明的艺术特色傲立于中华诗词之林。”[5]

 (2)书法的侧影

 诗人既是革命家、思想家,也是诗人,书法独树一帜。清代文学家刘熙载在《艺概》中所言:“写字者,写志也。”下面介绍一点相关内容。

 毛泽东始终对书法和诗词的研究孜孜以求,还把自己独特的精神气质融入到书法之中,从而逐步形成了具有自己独特神韵的书法艺术风格。在革命年代,他多次为部队题字,每次题字,点画如长枪大戟,运笔峻拔,势不可挡,而对将士和人民给予极大的鼓舞。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的书法风格向外柔内刚、柔以抒情的方向发展,呈现出淡雅之风,唤起人们的愉快、向上、平和之情,给人无限的美的享受。[6](《毛泽东:革命年代 气势足 运笔峻拔》)

 (3)秋天的情愫

 秋天的诗句里确实有很多是悲怆的,秋天自古以来给予人们的印象就是万物凋零,绿叶枯黄,满地枯枝,满目颓败。以古代五行学说,“秋”属金,主刑杀。如杜甫的《登高》,欧阳修的《秋声赋》,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但也有反其道而行之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的《秋词二首·其一》)情感如何固然与季节景物有一定关系,还与作者当时心情、际遇和性格等有关。毛泽东有他豁达和乐观的一面,有革命激情和乐观主义。这与他广阔的视野密不可分,本诗也有表现。

 

读诗如读人。读一首不曾谋面的诗歌,就如同见一个陌生人,读诗的过程,完全可以看成是你和这个人交往的过程,那么,如何才能又快又准确地了解他呢?

一、怎样算是读懂诗歌

1、明白表层意思 能翻译出大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景物

如何明白浅层意思?

填充内容——诗中省略的主语、宾语、状语、过渡语等

调整语序——主谓倒装、状语后置、宾语前置等

整合句意——前后连缀,大体翻译为意思相对完整的句子。

明确题材——送别诗、羁旅诗、边塞诗、闺怨诗、田园诗、怀古诗、隐逸诗等。

例1:

汉江临泛(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大意:

(我泛舟江上,纵目远望,只见)莽莽古楚之地和从湖南方面奔涌而来的“三湘”之水相连接,(汹涌汉江入)荆江而与长江九派汇聚合流。

汉江(滔滔远去,好像一直涌流到)天地之外去了,两岸重重青山,(迷迷蒙蒙,时隐时现,)若有若无。

(远方的)城郭在前面的水面上浮动;波涛汹涌,浪拍云天,摇荡起(远方的)天空。

襄阳风光美丽,(似乎想要把我)留下,与山翁共谋一醉

2、领会深层意思 用了什么手法? 写出了什么意境(形象、氛围)

表达了什么情感(情绪、心境) 反映了什么思想(态度、观点)

(1)三、四两句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2分)

答:江水的流长邈远和两岸青山迷迷蒙蒙、时隐时现的特点。

(2)颈联中哪两个词用得极妙,找出来并简析。(4分)

答:“浮”和“动”。“浮”表面上写城郭在水面上飘动,实是所乘之舟上下波动,“动”表面上写天空在摇荡,实言波涛汹涌,浪拍云天。

(3)从整首诗看,作者流露出的感情是什么?(4分)

答: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之情,充满了积极乐观的情绪。

二、读懂诗歌的方法技巧

1、品标题

标题是诗歌鉴赏的切入点。因为标题富含着诸多信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诗人的心情、诗歌的意境、诗歌的题材等)。题目是诗词的眼睛,它往往直接揭示了诗词创作的时间、地点、事件和主旨等。可以这样说,诗歌的题目是诗歌鉴赏的向导。它或点明主旨,或表明诗人的情感基调。

例2:

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解读此诗题中的“冬至”表时间,“邯郸”表地点,且与“冬至”点明了特定的背景,是说冬至佳节时自己仍客居邯郸,这才“思家”,“思家”揭示了此诗的主旨。

例3:

近试上张水部 (唐)朱庆馀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思考: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解读这是一首请张籍指教的诗(即干谒诗)。意即临近考试了,我的作品会符合考官的心意吗?相传张籍读后大为赞赏,并有诗回赠。朱因而得名。诗人以“新妇”自比,以“舅姑”比主考官,以“画眉”比自己的诗文。以“夫婿”喻指当时在诗文上颇有名气而且又乐于提拔后进的水部郎中张籍。含蓄表达考前担心作品不一定合主考心意,求张指点。通过优美的诗韵,巧妙地表达了一名应试举子,在面临关系到自己仕途的一场考试前,那种特有的不安和期待心情。

作用1:题目揭示内容(对象) 朱熹的《观书有感》,如果只看诗正文,以为是小湖水的风景,但看了题目之后,便知道,本诗谈的是作者看书的感受,半亩方塘是书,天光云影是指书中有美好的景致,源头活水是指读书可以使神清智清,思想永远鲜活。

作用2:题目表达情感 刘长卿的《喜李翰自越至》这个题目中的“喜”点明了对朋友多年不见,自越而来的惊喜之情。

作用3:题目展示思路 张九龄的《望月怀远》,题目意为遥望月亮起相思,进而怀念起远方之人。而“先望后怀”正是该诗的思路。

2、知作者

要真正读懂一首诗,必须知人论世。“知人论诗”就是说要了解诗人的思想性格、生活经历、风格流派及其创作的时代背景、目的等。读诗时,必须注意诗人的遭遇、境况,注意诗人所处朝代的国势、朝政等方面的问题。知道了人与世,才能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这方面的信息有的诗歌考题会提供相关的注释,有的属于名家名篇的则不再加注,需要从平时积累的知识中回忆提取。

例4:

鹊桥仙·夜闻杜鹃①(陆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昏,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日夜常啼杜鹃,催成清泪,惊残②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③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注 ①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初,陆游在郑(今陕西省)做四川宣抚使王炎的幕僚,积极参加抗金战争,战绩显著。正当前线节节胜利,即将收复长安之际,王炎调往都城临安枢密院,陆游也被调任成都府路安抚司参议管,离开抗战前线。此作是他到成都之后所写,是“借物寓言”之作。 ②惊残:惊醒。 ③故山:即家乡。

思考:这首诗表达诗人怎样的感情?

解读陆游的一生,处于民族危机极为严重的年代,他生活在北宋灭亡之际,幼年颠沛流离的生活,父亲爱国精神的熏陶,使陆游从小就树立从军抗金、誓杀敌寇、恢复失地的抱负,形成了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中年到过当时的国防前线,写下不少战斗性的诗篇。但一直受投降派的压制,晚年退居家乡,而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所以他的诗歌创作主线是抗敌复国的决心和爱国主义精神;又由于对胜利的热切渴望和对未来的必然信念,因此感情热烈奔放、境界雄伟壮阔,想象丰富奇特。这首诗表现诗人岁月蹉跎、英雄老却、事业无成的无限感慨和悲叹。

3、读注释

诗歌的注释有些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思想内容;有些是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其意境;有些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写作风格。对这一内容读诗时一定不能忽略。

例5:

春日即事 李弥逊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

[ 注 ]① 李弥逊( 1085 - 1153 ),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 ② 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解读诗的一、二句写了暮春黄昏,小雨霏霏,落花狼籍,从这些凄凉的景色可看出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寂寞愁绪。三、四句写诗人家门前几可罗雀,他只得在归鸟的鸣叫声中,关上了自己的家门,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叹。这正是作者因反对秦桧而被免职后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诗人真正是触景生情,情由景生。

4、析意象

“意”,就是诗人的思想、情感、意念。“象”,就是物象、形象。“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是客观物象经过诗人的感情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独特形象。

例6:

闻雁 (韦应物) 寒塘 (赵嘏)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

淮南秋夜雨,高斋闻雁来。 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

思考:这两首诗为什么都写到雁?

解答:雁是候鸟,春秋迁徙。秋天,大雁仿佛在奋力飞回故巢。这种景象每每牵动游子思乡情。故诗人常借雁来抒情,寄寓自己的浓浓乡愁

5、明典故

用典可以丰富诗的内容,装点诗的门面,提高诗的质量。齐梁文学用典太多,晦涩难懂,但适当用典,的确有利于诗歌思想内容的表达。

例7:

庆庵寺桃花 [南宋]谢枋得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

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注] 谢枋得,南宋人,宋亡后,仍以江东提刑、江西招谕使知信州的身份抗击元兵,兵败后潜入山中,隐居达十二年之久,拒不出仕。后被强迫北行,至元都燕京,绝食而死。此诗即写于隐居期间。

解读诗人巧用典故,借桃花引出桃源故事,用庆庵寺代桃花源;用“避秦”来写“避元”;用“怕有渔郎来问津”来曲折地表达自己的决意绝世之志;在短短的四句诗中,融入了丰富的内涵。全诗读来含蓄蕴藉,耐人品味,一个绝不与元统治者合作的隐士形象跃然纸上。

6、抓尾句(抓情语)

诗歌往往先写景叙事,后抒情明志,因而把握诗歌的尾联,有利于把握诗歌的主旨。另外抓住诗歌中直接抒发情感的字、句,也能帮助把握诗歌的主旨情感,如愁、苦、怨、恨、羡、忆、怀、喜、泪……

例8:

壬辰寒食 王安石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

思考:这首诗体现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追求?

解读全诗抒发了客思之愁、寒食之哀以及为官不快的情绪,表达了作者羡慕自由自在的渔樵生活。

三、小结诗歌鉴赏的步骤

1、看题目和作者;

2、默读两遍诗歌,整体感知;

3、找出写景、写物、写人的名词, 捕捉并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弄清它写了什么;

4、找出反映诗人感情的动词或形容词,弄清诗人表达的感情;

5、看注解并反观诗歌题目,做总体思考。

6、仔细审读题干,规范答题

特别提醒

1、要真正读懂诗歌,方法不是根本,多读多悟才是关键。

2、读懂是一项综合性的智力活动,要先学会分步阅读,再上升到综合阅读。

3、这段时间做诗歌鉴赏题,不要忙于答题,要有意识地把读懂诗歌放在首位。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李煜《相见欢》优质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李煜《相见欢》优质教案1

  教学目标

 1、学习通过知人论诗法、意象助读法、画面描述法、比较赏读法来把握词境。

 2、体会作者的愁苦情绪。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意象助读法、比较赏读法2、体会词作中将抽象的情感写得具体、生动、形象的方法。

  教学时间

 1课时

  课前准备

 印发资料和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背诗导课。

 下面我们来一次背词比赛,请放开声音读这首词。(检查背诵情况:齐背1次,抽背1人。)

 背完词,有一个人从词里走出来,你看到的是一个怎样的人(板书:愁)

  2、读出情感。[知人论世法]

 ①师:从词中我们读出一个充满愁绪的李煜,谁能讲讲历史中的李煜

 明确:李煜(937—978),公元961年即位,五代南唐国主,世称李后主。他25岁登位之时,宋已代周建国,南唐形势风雨飘摇。他在对宋委曲求全中过了十几年苟安生活。975年南唐为宋灭之后,39岁的他被俘到汴京,过了两年多的囚徒生活。(幻示)

 ②朗读指导,要用慢速、低沉、哀痛的语气来读词。

 师:联系作者生平,走近词人理解词意,这叫知人论世法(板书)。我们该用怎样的语速、语气、语调来读这首词呢

 明确:这是深重的亡国之痛,而非轻烟似的闲愁。该用哀痛低沉的语气来读。慢些,再慢些。

 ③配乐(《二泉映月》读。(荐读1人,齐读1次。)

  3、个性化品读,借助经典意象来理解词意。意象助读法]

 过渡语:国学大师王国维曾经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幻示),那么李煜他选择哪些景(板书)向我们传达出他的愁请选择最有能触动你的一个景,说出它与词人的“愁”如何对上号(板书→)

 明确:西楼、残月、梧桐、深院(板书)。

 品读方向:

 (1)西楼——表达一种离别之愁。(幻示)

 ①以下3个诗句均写到“西楼”,你认为西楼是一个怎样的地方总是和人什么样的情联在一起

 第一句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宋』李清照《一剪梅》)

 第二句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唐』李益《写情》)

 第三句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唐』许浑《谢停送别》)

 明确:第一句是“遥望爱人的伤心地”,第二、三句都是“排遣忧伤的伤心地”。那么李煜的西楼呢,他为什么要上“西楼”(“遥望故国的伤心地”)。

 师补充:以上诗句均含有“西楼”,它已是古人登高抒发悲怀的“楼”,一处伤心地,一处排遣忧伤或遥望故国、故乡、爱人、友人的伤心地,并非“位于西面的楼”。就像我们在《望江南》中的“肠断白苹洲”,白苹洲专指情人离别之地。西楼又会使人联想到飒飒西风、夕阳西下,这些景象都是人产生悲情愁绪。

 ②如果你是李煜,你会怎样独上西楼想象李煜登楼时的步履和神情。

 (2)残月——表达人事的缺憾。略

 ①明月也是惹人愁思之物,请举例说明。(生分说,点到即可)

 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2、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4、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②这里是残月。换成“月如盘”,行吗

 明确:残月就是他自己,亡了国家,也没有家人团聚,孤零零地呆在那里,心中十分空虚、痛苦。就像那月亮,一个人孤零零地挂在天上。而满月是代表团圆的,不符合这里的意境。

 (3)梧桐——隐含家国之悲。详

 ①梧桐”一词在古典诗词中,从来也是一个表现愁情的物象。齐读(幻示例句)。

 第一句“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温庭筠《更漏子》)

 第二句“依约相思碎语,夜凉桐叶声声。”(陆甫之《清平乐》)

 第三句“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张炎《清平乐》)

 第四句“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晏殊《踏莎行》)

 ②换成“杨柳”,怎么样(伤春悲秋,杨柳常与春天有关,有诗句:“二月春风似剪刀,不知细叶谁裁出”。用在此处,显然与诗境不吻合。梧桐与悲秋常连在一起,一叶知秋。)

 ③李煜今晚在清秋之夜,登上西楼,见到的梧桐树该是什么模样(指生描述)

 (4)深院——体现寂寞、孤单之身世。

 这该是怎样的庭院它会建在什么地方它的围墙有多高

 (5)把自己想成李煜,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上阕四种景物所构成的意境,爱画画的可以简笔勾勒。

 ①在纸上写和画,荐生在黑板上画。(限字50-100字)[画面描述法]

 生:深秋的晚上,我一个人孤零零地走到后院的小楼上,天空中那钩残月冷冷地散着清辉,把我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院中梧桐的叶子早就掉尽了,和我一样被锁在这小楼深院里。我想说说话,没有人,想回到从前,又不可能。苦啊--)

 师:你的描述再现了诗中情景,表达了层层推进的愁苦。漂亮!是呀,远山似黛,残月如钩,秋虫呢喃。深深庭院里,落叶满地,高大的梧桐树上,摇曳着最后一片颤栗的黄叶,西楼上,那位寂寞憔悴的亡国君王步履蹒跚,神情凝重,东望故园,心中充满着离乡去国的锥心怆痛。

 ②齐读上片。

  4、用比较赏读法来进入词人的心境[比较赏读法]

 (1)师:齐读下片,比较与上片写愁的最大不同

 明确:上片是借助意象来写愁,下片是直接写愁。

 (2)比较下片直接写愁有两句,你觉得哪一句写得更好并说出理由。

 (3)赏析“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①离愁本是虚的,看不见,摸不着,怎么理解“剪”和“理“呢

 明确:以丝喻愁,新颖别致,前人以“丝”谐音“思”,如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就是大家熟悉的名句。丝长可以剪断,丝乱可以整理,而那千丝万缕的“离愁”却是“剪不断,理还乱”。用“剪”和“理”两字来让大家体会“离愁”的特点,那就是多且乱,繁且杂。

 ②这样的诗句还有很多,比较与李煜写愁的异和同。看: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愁有了长度。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愁有了重量。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一剪梅》)愁可以游走。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愁多而可视。(幻示)

 师:他们的愁是个人壮志难酬之愁,是感叹身世悲凉的哀愁,也有思念丈夫的春愁,或是薄如轻烟,绵绵不绝的闲愁。比起他们来,李煜的愁要浓得多,深得多,重得多……

 ③那么,这位昔日的南唐后主心中涌动的怎样的离愁别绪呢他的离愁,不是一般的男女离别之愁,而是失掉故国的`深愁长恨。

 这离愁,饱含的是对“三千里山河”,“雕栏玉砌”的怀念;

 这离愁,饱含的是对国破家亡的悔恨;

 这离愁,饱含的是对昔日春光熔融,莺歌燕舞的追忆;

 这离愁,饱含的是对自己命运的无奈与彷徨……(幻示齐读)

 (4)赏析“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①“一番”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别是一番滋味”换成“亡国之痛在心头”好不好

 明确:不好。他没人可以说。他也不能说,他不敢说。他无话可说。

 ②如果可以让他说,他会说什么

 明确:昔日唯我独尊的天子,如今成了阶下囚徒,备受屈辱,遍历愁苦,心头淤积的是思、是苦、是悔、还是恨……恐怕词人自己也难以说清,岂又是常人所能体会到的呢若是常人,倒可以嚎啕倾诉,而李煜不能。

 师:欲哭无泪,欲言又止,大悲无言,当你某一种情绪到达极点时,你会发觉语言是多么的苍白无力,无语也许最好的表达。他是亡国之君,即使有满腹愁苦,也只能“无言独上西楼”,眼望残月如钩、梧桐清秋,将心头的哀愁、悲伤、痛苦、悔恨强压在心底。这种无言的哀伤更胜过痛哭流涕之悲。这种难以说破、又无法说破的情感正说明了作者愁情之深。

 无怪乎明代人沈际飞说道:“七情所至,浅尝者说破,深尝者说不破。破之浅,不破之深,‘别是’一句妙绝。”(幻示)

  5、拓展阅读

 师:李煜无法说,语言太苍白了,李煜无法说,说了会惹祸上身。这留白艺术的处理非常到位。引导我们去思索那36个字背后所隐藏着无限的悲怆。可后来,他还是忍不住说了,说在词作《虞美人》中。

 (幻示诗《虞美人》和赐死资料)

 虞美人〔南唐〕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此词大约作于李煜归宋后的第三年。词中流露了不加掩饰的故国之思(哪一句划线处。),相传七夕之夜中命歌伎唱此词,宋太宗知道这件事后,赐酒将他毒死。时年42岁。一首《虞美人》的春花秋月葬送了一代伟大的词人,但与此同时也造就了这个悲剧词帝的万古流传。

  6、欣赏歌曲《相见欢》

 师:诗歌,诗歌,是诗就可以歌唱,让我们一起聆听一位现代歌手演绎的一曲《相见欢》,再次感受后主那份浓重的离愁。

 李煜其人可以说是个失败的政治家,但这并不妨碍他在词这片天地中挥洒他的才情、绽放他的光芒。也许正因为他政治上的无能,令他沦陷囹圄,从而激发他深藏的呐喊与情感;也许后主词所取得的成就是他也未预料到的。在他的后半生,词可能只是他排遣寂寞、悲苦的唯一手段,而就他这不经意间,让他得以在漫长历史中留下了浓厚的一笔。也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唐五代之词,有句而无篇。南宋名家之词,有篇而无句。有篇有句,唯李后主降宋后诸作……”(王国维语),历经千年的风霜雨雪,他的忧,他的伤,他的恨与无奈,仍历久弥新,依旧是那么清晰,而且,这些饱含他血泪的忧,伤,恨与无奈将会到达更为遥远的前方!(幻示结课语)

  7、作业:默写《相见欢》

  板书

 相见欢

 李煜

 西楼知人论世

 残月丝(思)意象助读

 梧桐景→愁滋味画面描述

 深院比较赏读

 (意象)(比喻)

李煜《相见欢》优质教案2

  新授课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词的相关知识及词人的情况

 2、理解词的内容体会词人的心境;

 3、能够有感情地背诵这首词;

  教学重点

 理解词的内容体会词人的心境

  教学难点

 能够有感情地背诵这首词

  教学方法

 朗读赏析,合作探究。

 (教)学习过程

 旁注与纠错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辛弃疾说“少年不识愁滋味”,其实,人,只要经历了世事,就不可能没有愁绪。在我们刚刚学过的唐诗中,就有李白寄托与明月的“愁心”;有韦应物因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淡淡的忧伤;更有陈子昂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极度苦闷——今天,我们来看一看另一类愁绪——亡国之愁。

  二、自主学习,获取新知:

 常识填空

 词兴起于()流行于()是一种和乐歌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起初时称“()”“()”和“()”,后来也称作“()”。其特点是“词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每首词都有一个曲词名称,叫“()”。如“()”就()。词牌决定了这首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词以字数分为()、

 ()和()。宋代词坛上形成了()和()两大流派。

  三、朗读理解,整体感知:

 (一)朗读练习

 1、师范读,生注意:字音、停顿、语气、语调和情感的把握。

 2、生练读后指名读,师生共同予以点评,然后齐读。

 (二)整体感知

 这首词所传递的最主要的情感是什么?应该以怎样的语调去读?

  四、深入赏析,合作探究

 1、读上片思考下列问题:

 (1)词人为什么会“无言”?“独上”写出了怎样的步履和神情?

 (2)与大多数词作一样,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仔细品读上片,说说词人是借助哪些景致描写渲染这份离愁的?

 2、品读词的下片,关注名句。词的下片直接抒情,其中“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是流传千古的名句。能说说这三句的妙处吗?

  五、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品读李煜的《虞美人》,然后说说它与《相见欢》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各是什么?

 虞美人·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点拨:

 此词大约作于李煜归宋后的第三年。词中流露了不加掩饰的故国之思,据说是促使宋太宗下令毒死李煜的原因之一。那么,它等于是李煜的绝命词了。

 结句“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水喻愁的名句,含蓄地显示出愁思的长流不断,无穷无尽。

 共同点:

 不同点:

  六、当堂检测,巩固提升。

 1、开篇渲染愁苦气氛,并运用比喻修辞的句子:

 2、采用白描手法,道出当时“离愁”的滋味讲不出、说不清的复杂、微妙的真实感受的伤心语的句子:

 3、既点明季节,又写出作者俯视地面所见景象,同时暗写出词人心头凄凉之情的句子:

 4、诗中仿佛使人看到一个“斯人独憔悴”的孤独身影的句子:

 5、道出内心复杂感受,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句子:

 6、化抽象为形象,以有形喻无形的句子:

 7、以丝暗喻愁思的句子:

 8、仰望天空,写使人愁上添愁之景。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松梅竹菊寓高洁借月托雁寄乡思杜鹃鹧鸪啼凄凄梧桐叶落透悲意别时长亭柳依依落花流水传愁绪乌鸦燕子系兴衰草木仍在人事移

:

!(刘桢《赠从弟》)

()

•咏梅》)

(二)借月托雁寄乡思

: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

(温庭筠《商山早行》)

杜鹃,一种鸟,又名子规、杜宇等。在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在让位于他的臣子后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还有一种说法:杜鹃叫声很像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鹧鸪声里夕阳西,陌上征人首冬低。(四)梧桐叶落透悲意

“一叶落而天下知秋”,说的便是梧桐叶落。以梧桐写悲秋,是古人常用的手法。如:

(李煜《相见欢》)

(李清照《声声慢》)

在古诗词里,杨柳常常与离情相关联,柔弱的杨柳摇摆不定的形体,最能传递亲友离别时依依难舍之情。此外,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六)落花流水传愁绪

:

(李煜《虞美人》)

(李清照《一剪梅》)

乌鸦这种鸟经常在坟头等地出现,常被视为不祥之兆,诗人常用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369456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7
下一篇2023-08-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