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普通话——情感的纽带,沟通的桥梁

推广普通话——情感的纽带,沟通的桥梁,第1张

情感的纽带 沟通的桥梁

——漫谈普通话

一个甜美的微笑,一个会意的眼神,一个到位的手势,虽有“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功效,但抵不过一声亲切的问候,一句美好的祝福。有声语言,它更能使心与心的距离瞬间缩短。俗话说:“话是开心的钥匙!”倾心的交谈,温馨的语言,热线的传递,彼此的心知肚明,心领神会,不仅拽紧了五湖四海朋友的心,更使在浩瀚博大的语言海洋徜徉的我们感到了自由和舒畅。此时此刻,不禁要大声为我们共同的语言——“普通话”而喝彩!普通话,是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语言。现在普通话和我们的祖国一样,在国际上占有越来越显著的地位—-它成了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之一,成了香港,澳门同胞以及外国人争相学习的热门语言。普通话,在这个时候,它的意义已不仅仅是沟通的需要,它还代表着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它让我们骄傲!它让我们自豪!

一、“普通话”的由来

汉语自古以来有方言同时也有共同语。根据历史记载,春秋时候孔夫子时代管共同语叫雅言。孔夫子的出生地用现在的地理方位说就是山东人。孔夫子有三千多徒弟来自当时的各地,古代也有方言,各地的学生都讲自己的方言,孔夫子讲课的时候怎么能够让来自各地的学生都听得明白呢?因为当时有共同语叫雅言,所以孔夫子在讲学的时候用雅言,这样交际没有什么障碍。

根据历史记载,在汉代,共同语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当时管共同语叫做通语。各地讲不同方言的人可以用通语进行交际,这是古代的情况。明清时期社会有了很大的发展,明清时期仍旧有方言存在,有方言就要有共同语。明清时期管共同语叫官话。

官话在明清时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到了19世纪末也就是清朝末年,中国的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受到西方学术思想的影响,特别受到日本的影响。日本在明治维新前后大力推广日本语的共同语,日本人把日本语的民族共同语叫做国语。国语这个词本来是中国古代一本书的名字,日本人把国语当做民族共同语的名称。19世纪末受日本语文生活的影响,国语这个名词也从日本传到中国,明清时期我们的共同语叫官话,清末从东瀛日本传过来一个词“国语”。19世纪末中国的文化生活发生很大变化,国语这个名词得到传播。

辛亥革命之后,为了发展中国的经济、文化,有些语言改革家提出我们学习日本,在我们国家也要推广国语。国语这个词在民国时期得到当时政府的承认,成为民族共同语的一个正式称呼。

汉民族共同语从古至今有好几种说法,有雅言、通语、官话、民国时期的国语。名称不同,内容基本是一样的。1949年新中国建立,中国走上完全新的阶段,为了发展新中国的文化教育,我们也要推广民族共同语,克服方言分歧造成的隔阂。在上世纪50年代,我们要推广民族共同语,历史上曾经有好几个不同的名称,我们叫什么呢?

上世纪50年代,新中国建立之初,考虑到我们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语言文字一律平等,而民国时期的国语实际是汉民族的共同语,而不是其他少数民族的共同语。为了突出我们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为了突出我们各民族语言文字的平等,所以上世纪50年代经过深入研究,我们决定不采取国语这个叫法。如果叫国语的话,担心会被误解为把汉语凌驾于国内其他民族之上。不叫国语叫什么?

经过研究最后决定叫普通话。普通话这个词不是上世纪50年代才发明的,在19世纪末已经有文献里面提出普通话。19世纪末一直到民国时期,当时讲的普通话和上世纪50年代人民政府推行的普通话,在内容上不完全一样。普通话这个词原来就是说讲不同方言的人大体上能够听懂这样一种话,特别是在五方杂处的大都市,讲不同方言的人马马虎虎能够沟通的话叫普通话。

我们把这个概念拿来,又给它加上科学的内涵,把它的内容科学化,更明确。这就是人民政府建立以来,直到现在我们讲的“普通话”。

二、“普通话”的定义

解放以前的几十年一直是不明确的,也存在不同看法。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10月召开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期间,汉民族共同语的正式名称正式定为“普通话”,并同时确定了它的定义,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1955年10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为促进汉字改革、推广普通话、实现汉语规范化而努力 》的社论,文中提到:“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1956年2月6日,国务院发出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把普通话的定义增补为“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这个定义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明确规定了普通话的标准,使得普通话的定义更为科学、更为周密了。其中,“普通话”二字的涵义是“普遍”和“共通”的意思。

三、 “普通话”的重要性

事例一:

一个外地人上了北京的公共汽车,拿出一张50圆的人民币,对售票员说:“见过吗?(建国门)”,售票员虽然很生气,但还是装作没看见,继续卖票。过了一会,这个乘客又扬起钞票,在售票员面前抖了抖,提高音量说:“见过吗?”,售票员实在气急了,从包里抽出一张百元大钞,伸到这个乘客面前,大声道:“这个见过吗!”,乘客一下子怔住了,随后改口用普通话说:“买到建国门的票。”

事例二:

我是东北人,喜欢吃葱蘸酱,有一次在蒋宅口那里一家饭店吃饭,中途对服务员说“**,给扒根葱。等了半天,正在纳闷怎么这么长时间,只见服务员端了整整一盘子葱,甜甜说:先生,您要的八根葱,当时,我眼睛都绿了,然后大家暴笑,服务员还一眼茫然的看着我们。

事例三:

有一人到常州出差,路遇一妇人在河边哭喊:“我的孩子掉水里去了!我的孩子掉水里去了!”他大惊失色,忙奋不顾身跳入水中,捞了半天只捞到了一只鞋子,举起问妇人:“哪里有你的孩子呀?”妇人见鞋,喜道:“那不就是我的孩子嘛!”原来,当地的方言里管“鞋子”念作“孩子”,结果让那人为了一只鞋子成了“落汤鸡”。

以上的事例不仅仅是笑话,而是越发突显了普通话的重要。想当年,美国开发西部的时候,世界各国人们一拥而入,他们操着许多语言,有古老的拉丁系,有斯拉夫系,但最后都放弃了自己的母语,共操英语,为西部开发奠定了基础,也成为西部精神的重要组成。放弃自己的母语需要很大的勇气,正是大家愿意接受新东西,不怕改变自己以适应新环境,大家才能统一到英语上。人们不再是波兰人、英国人、法国人,都是美国人,没有隔阂,没有帮派,没有歧视,没有了本地人和外地人,一切以合理为准则,而不论说话的人是哪里来的。西部精神是开放的精神。试想,经济如此发达的美国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何况共处一片蓝天的华夏同胞,有什么理由和困难不能逾越这语言的障碍,共同扯起普通话这面大旗,让它高高飘扬在世界东方呢?

随着2008奥运会的来临,当我们讲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时,那些音符,那些节奏,似乎在与我们的血脉一起跳动。此时,我们的心中时常会涌起一种无比亲近的感情,那是对母亲的感情!那是对祖国和民族的感情!有句歌词唱得好:“众人划桨哟,开动大帆船”。推广普通话,就像是划大船,为了实现跨世纪的“推普”目标,就让我们都来为“普通话之舟”划桨吧!让我们每个人将标准的普通话回响在世人的耳旁,在日益腾飞的中国大地上,将再次掀起当年美国的那场语言风暴,让普通话也成为今天世界的热门语言!成为世界上最美的语言!

http://wwwzhceducn/blog/user1/721/archives/2010/145873html

中国男子在荷兰飞北京的航班上行为失常的报道受到广泛关注。据报道,该乘客先是把自己关在厕所里,自残轻伤。后来在靠近驾驶舱附近时,突然情绪失控,持利器开始攻击身边的人。机组人员和乘客齐心协力将这名肇事者制服,拷在飞机座椅上。飞机没有因此迫降、照常飞行,副机师在此过程中受轻伤。

尽管这位男乘客行为冲动的原因尚不清楚,但是他的反常行为显然与以往“任性”的乘客并不相同。心理专家认为,旅途中,不只在飞机上,在火车、汽车等其他交通工具上,也会有乘客精神失常的情况。天气寒冷,春节将近,南来北往的人逐渐增多,专家提醒大家,在准备自己行装的同时,也要把自己的心态做一个平衡的“打包”。据悉,在航班上肇事的男子正在治疗,其行为冲动的原因尚不清楚。

事后,有网友称这种行为令国家形象受损,并列举了近年来华人在外国航班上闹事的各种不良记录。其实,上面这位荷兰飞北京的乘客,与以往那些有些“任性”、“作”的乘客并不相同。这个乘客的反常行为,并非是由于与其他乘客发生利益冲突,也不是空乘人员怠慢了自己,也就是在飞机上找不到可以解释的原因,而是莫名其妙地出现了自伤、伤人的举动。显然,存在一种可能,就是他的心理方面出现问题了。当然,只有对当事人有进一步的了解和评估,才能得出确切的结论。

旅途中极易发生的“急短”

不只是在飞机上,在火车、汽车等其他交通工具上,也不时会有乘客突发精神异常的情况,有的甚至会肇事肇祸。比如,有的乘客会凭空出现一个感觉,觉得有人要害自己,为此他要么吓得要死,战战兢兢;要么会打电话报警,甚至会出于防卫而去攻击那个幻想中要害自己的人。

这种情况并不少见,因为发生于旅途当中,在以往的疾病诊断系统中,曾经有一个专门的名称:旅途性精神病。但后来研究发现,旅途上可能会存在一些对心理健康不利的因素,比如乘客自身的紧张、劳累、困倦,以及周围环境的陌生、拥挤、动荡、空气污浊等。这些因素确实会对人的心理构成压力和不适,但尚不足以必然地导致精神疾病的发生。而且在其他类似的情景中,也会存在类似的因素。因此,旅途性精神病这一诊断后来就被取消了。而在旅途中急性发病的患者,由于其病程短,症状丰富,其中相当一部分被诊断为2015年名噪一时的“急性而短暂的精神病性障碍”,即“急短”。

旅途中发生的其他心理疾病

除了“急短”之外,旅途上还有一些其他的心理疾病也不容忽视,比如恐高、密集、幽闭恐怖等。

曾经有一位青年女性,之前也乘坐过汽车、火车、飞机等很多交通工具。但有一次坐飞机的时候,她莫名地感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并且有强烈的心慌心悸的感觉,恨不得马上能够打开舱门从里面出来。咬着牙挨到了飞机降落。下飞机的时候,尽管已经不那么紧张恐惧了,但感觉身体就像虚脱了一样,非常无力。后来,这位女性做了一段时间的自我调整,觉得对飞机已经不再有什么特别的感觉了。她也说不清上次为什么会那样。后来再坐飞机,开始也没有什么,但到登机的时候,那种恐惧的感觉再次袭来,她很快被这种情绪淹没了。不得已,她放弃了登机。此后,她不敢再坐飞机。

这位女性的表现属于特定的恐惧症,即针对某一特殊的情形、场所而出现的强烈的恐惧感。如果经过系统的治疗,这种恐惧是可以缓解、减轻或控制的。

自助平复旅途中的“害怕”

如果在旅途中出现了一些心理的突发状况,该怎么办呢?下面的方法可以尝试一下。首先在椅子上坐好,然后尽力地放慢呼吸,深深地吸气,缓缓地呼气,人为地调整呼吸的频率,让呼吸变深变慢。而呼吸变慢了,渐渐地心跳也会减慢,即心慌也会缓解,之后心情也会慢慢地平复下来,恐惧感也会缓解。如果经过这样的努力,还是无法减轻恐惧,那么还可以求助乘务员和乘客。有些乘客会自备一些安眠药,而有的安眠药本身就具有抗焦虑的作用,比如舒乐安定。在没有禁忌的情况下,服用一片两片这样的药物就可以解燃眉之急。当然,最好是现场有医生的指导和帮助。之后还要去精神科就诊一下。

出发前也要注意关照心灵

在旅途中出现一些心理情况,尽管都有些紧急,但相对而言,出现的可能性比较小。对很多人来说,不必担心。但是,为了预防这样的情况发生,就需要在出发前和旅途上对心理健康多一份关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关照注意。

出发前,尽量让自己睡眠充足。如果持续缺觉,不仅白天会觉得困倦,还会出现情绪暴躁、注意力不集中、记性差等表现,在旅途中特别容易出错。曾有大妈急于到大城市去看孙子,结果临行前兴奋得睡不着。上火车之后就感到困乏,结果不小心丢了一张百元的钞票。老人长期节俭,现在丢钱了,立刻着急上火了,很快精神上出了问题,像祥林嫂一样喋喋不休,后来到医院处理后才慢慢好转。有的人还会因为缺觉而在火车上丢三落四,也会给旅途的心情带来影响。所以,保持充足的睡眠很重要。

在出发之前,除了要收拾好行装,还要收拾一下自己的心情。有的人在出发前可能会有一些烦恼、不快、情感纠葛。还有的人会因为分离而焦虑、伤心。这些情绪大多是合理的、可以接受的。而一旦出发,就要打起精神,将这些情绪暂时地打包封存一下,以一种尽量平和的心情来开始旅程。有位先生在出发前和妻子闹别扭。满脑子都是和妻子吵架争执的画面,带着一肚子气上的火车。后来相邻的一位中年人大声说话,点燃起了他的怒火。他把气都撒在了对方身上。结果,不仅耽误了行程,还赔了一些银两。因此,要想路途一帆风顺,首先让自己心平气顺。

另外,如果有可能的话,最好结伴同行。出门在外,如果身边有个熟人陪着,则可以增强人的安全感,减轻焦虑;遇到了压力,也有人倾诉,有人分担。如果真的出现一些特殊的紧急的情况,也有人会在第一时间提供帮助。所以,这种社会支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心理问题的出现。

春运即将到来,很多朋友也将开始踏上归程。人在旅途,除了要看好自己的行李物品,不要忘了看护你的心灵。

文/宋崇升(北京回龙观医院)

可以谈论一些天气、民俗、娱乐信息等。

在火车上避免不了与他人交际,可与邻座轻声交谈。可以主动问候,报以微笑。可以谈论一些天气、民俗、娱乐信息等。要注意交谈适度,避免谈论过多的政治、隐私话题。

火车又称铁路列车、绿皮车,是指在铁路轨道上行驶的车辆,通常由多节车厢所组成,为人类的现代重要交通工具之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373196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7
下一篇2023-08-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