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古诗往往都蕴含这作者是思想与情怀,值得我们深入理解和赏析。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夏日绝句李清照表达的情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夏日绝句原文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译文
活着就要当人中的俊杰,死了也要做鬼中的英雄。
人们到现在还思念项羽,只因他不肯偷生回江东。
思想情怀
诗人通过歌颂项羽的悲壮之举来讽刺南宋当权者不思进取、苟且偷生的无耻行径。表达了为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方才不愧于顶天立地的好男儿,深深的爱国之情。
赏析
这是一首借古讽今、抒发悲愤的怀古诗。诗的前两句,语出惊人,直抒胸臆,提出人“生当作人杰”,为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死”也应该做“鬼雄”,方才不愧于顶天立地的好男儿。深深的爱国之情喷涌出来,震撼人心。最后两句,诗人通过歌颂项羽的悲壮之举来讽刺南宋当权者不思进取、苟且偷生的无耻行径。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不是几个字的精致组合,不是几个词的巧妙润色;是一种精髓的凝练,是一种气魄的承载,是一种所向无惧的人生姿态。那种凛然风骨,浩然正气,充斥天地之间,直令鬼神徒然变色。“当作”之所“亦为”,一个女子啊!纤弱无骨之手,娇柔无力之躯,演绎之柔美,绕指缠心,凄切入骨,细腻感人无以复加。透过她一贯的文笔风格,在她以“婉约派之宗”而著称文坛的光环映彻下。笔端劲力突起,笔锋刚劲显现时,这份刚韧之坚,气势之大,敢问世间须眉几人可以匹敌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女诗人追思那个叫项羽的楚霸枭雄,追随项羽的精神和气节,痛恨宋朝当权者苟且偷安的时政。都说退一步海阔天空。仅一河之遥,却是生死之界,仅一念之间,却是存亡之抉。项羽,为了无愧于英雄名节,无愧七尺男儿之身,无愧江东父老所托,以死相报。“不肯”!不是“不能”、不是“不想”、不是“不愿”、不是“不去”。一个“不肯”笔来神韵,强过鬼斧神工,高过天地造化。一种“可杀不可辱”、“死不惧而辱不受”的英雄豪气,漫染纸面,力透纸背,令人叫绝称奇而无复任何言语!
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做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苟且偷生。因此,诗人想起了项羽。项羽突围到乌江,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整旗鼓。项羽自己觉得无脸见江东父老,便回身苦战,杀死敌兵数百,然后自刎。诗人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借古讽今,正气凛然。全诗仅二十个字,连用了三个典故,但无堆砌之弊,因为这都是诗人的心声。如此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诗篇,出自女性之手,实在是压倒须眉了。
谢邀:
开篇明义,李清照是宋代婉约词人中的代表人物,在她的诸多婉约词中,《声声慢》是一首被公认为集音乐美与文学美于一身的词作,词人从多维度建构起词作的声情美与文字美。
李清照用才情把《声声慢》这一词牌的韵律发挥到恰到好处的境地。全篇萦绕着动人心扉的凄凉音韵,使这首慢词形神兼备、浑然天成,读来让人动容。可以说,《声声慢》是李清照词作艺术水准的集大成之作。《声声慢》原词如下: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声声慢》是李清照人生暮年之作。开篇的一组组编织自然的叠字,为人们带来声韵的美感,这样的声韵如果再配上滴滴答答的秋雨声,那就是一曲完美的雨中节奏。
人们在聆听、品味、鉴赏这首词作的时候,又会被词作中凄凉的抒情效果而感染,深深陶醉在优美的旋律和华美的辞章中,正所谓“未成曲调先有情”。
李清照的《声声慢》自曲成之日,便好评如潮。宋代张端义认为李清照的《声声慢》犹如“公孙大娘舞剑手”。张端义用一个恰如其分的比方道出了李清照叠字运用的技巧,以及浑然天成的构思。
《声声慢》开篇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词人连用十四个叠字,在用文字抒情的同时,音乐的韵律感也显现了出来,文字的美与音乐的美交织在一起,这是本词的一个独特之处。正是因为这七组叠词浑然天成,自然洒脱的写作技巧,从而得到了“此乃公孙大娘舞剑手”的赞誉。
“寻寻觅觅”四个字,是词人情感与笔触的原点,全词所有的情感都是以四个字为中心,并一圈圈一层层围绕着原点像涟漪一样荡漾开来的。
词人面对着南渡之后的现实与孤苦的生活,她苦苦地寻寻觅觅,意欲找寻生命中那些难忘的美好的记忆,渴望以此找到精神的寄托和生活的希望。然而现实是“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冷冷清清也正是词人此时此刻的处境与人生写照,这怎能不让词人感到凄惨悲戚呢?
当这种感觉每一次在词人心中升起时,她的心情便急转直下,悲伤也就加深一个程度,这是她的情感在本词中的第一次转折:满怀希望地寻找,结果却只是现实的凄冷和无助。
她要寻找什么?她所寻求的不是钱财富贵,而是温暖安定、没有颠沛流离的生活,她渴望的是平和安定与一个温馨的家,以及赵明诚长情的陪伴。李清照寻找的东西很简单,只是作为女性的最基本最简单的需求。
她可能会想到过去与丈夫赵明诚相濡以沫、举案齐眉,想到的是与丈夫一起品玩鉴赏金石书画等艺术珍品的美好时光。南渡前的那段日子是她人生的快乐时光,是珍贵的记忆。
在回忆与现实,美好与孤独的两相对照中,她不得不停止寻觅,去面对现实中真实存在的凄苦。李清照只是用简单的十四个叠字就表现出自己的境况以及当时悲凉的急转直下,这是词的另一特点。
艺术最初产生的印象总比后来即便是最成功的回忆要辉煌得多,它往往在最初的一次情感迸发中会达到后来无法企及的高度与美,也会因为最初描绘的图景给后人带来无法企及的光辉,从而成为影响后世的先河之作。李清照《声声慢》开篇叠词的连用就具有这样的艺术效果。
此时李清照寓居飘零,居无定所,这样的境遇让词人局促不安。在这样的境遇之下,她想到了可以暂时让她忘却痛苦记忆的酒,词人本已失望的情绪仿佛找到了希望,情感又一次涌起。她想借酒来抵抗晚来的疾风和逃避不堪的现实,以获得短暂的宁静。
但是昨夜刮了一晚上的大风,让气温骤降了不少。周围潮湿阴冷的氛围岂是这“三杯两盏淡酒”就能抵挡得住的,几杯酒也无法消融寒冷。词人本想借酒消愁,却是酒入愁肠愁更愁。
词人猛一抬头,看见一行秋雁从窗前掠过,又勾起了她对昔日时光的无限回忆。李清照痛苦的根源正是在于她失去了人间的真爱。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看到大雁,本能地引起李清照思念故乡、思念亲人的感情来。
大雁年年南来北往,穿梭在天际;书信虽然可以时常书写,但是再也没有可以寄托的人了。这看似是词人对眼前的物是人非的感慨,其实恰恰是对昔日纯真爱情的回忆。
美好的爱情早已一去不返,成为词人尘封的记忆。与丈夫赵明诚相濡以沫、举案齐眉的情景再也不能重现,或许只有梦中才能出现。
大雁飞过的情景勾起了词人对往事的回忆,词人犹如翻开泛黄的相册,那一帧帧熟悉的、历历在目的画面让她记忆犹新,让她重温昔日美好。
可是,回忆往事只会让她愈加悲伤,愈加空虚,只能增添无可奈何的情绪,所以词人合上记忆的相册,索性来到庭院中,她看到了庭院中凋谢的黄花。
“满地黄花堆积”,“黄花”指的是菊花。菊花在我国古代文学中是一个传统意象,它既可以是闲情与隐逸的代表,如陶渊明诗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也可以是困苦的代言,如李白笔下的“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但在李清照的笔下,满地的黄花却是自身处境的写照,这是一种飘零与冷落写照、是别人不去在意的、不受世人关注的情形。
此时的李清照历经世事,饱经沧桑,不再有从前的那种只有相思的闲愁,而是郁积在胸中的如这飘落满地的黄花一样的悲愁伤怀之情。此时,她原本渐渐平静的悲伤又被勾起来,面对零落的黄花与逝去的时光,她继而问道:“憔悴损,如今又谁堪摘?”
李清照是爱花的,她爱梅花,曾说过“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她喜欢桂花,曾说过“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她也喜欢插花,曾将鲜花插在云鬓上,想要给丈夫一个惊喜。但这一切,都是昔日的美好时光。
在这残秋时节,词人的所见、所闻、所感却是:菊花枯萎凋落,落瓣纷纷,堆积了一地,花都憔悴了。不忍看花落。可如今又有谁可以摘花送给自己呢?
在这样冷清秋悲秋伤怀时节, 丈夫不在了,只能看着枯萎的菊花一瓣瓣地凋零飘落。
当花瓣离开花朵,暗香残留,香消在风起雨后。这情景多么像自己孤苦飘零的处境。到这里,词人的感情渐渐融入落花中,她触景生情,以花自喻,对花自怜,不禁又让她黯然神伤。
对李清照来说,没有什么比天黑更让她感到恐惧了。“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她的情感又一次跌落,也成为李清照情感跌落的第二个极点。此处的悲伤承上启下,是对花的命运的反思,也是下一句窗外情景中寓含的情感的来源。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这是李清照最真实的生命体验,一个“黑”字含蓄而准确地表达出词人寓居飘零所受的煎熬,有多少个黑夜,词人孤独难眠,有多少个黑夜,词人梦中惊醒,孤独成了词人挥之不去的梦魇。同时,“黑”字很自然地引出了下面的愁情“怎一个愁字了得”,一句感叹,照应开头。
梧桐雨本已引起词人的悲苦之感,加上“到黄昏”和“点点滴滴的细雨”,使得李清照的情感从已经稍有平复的状态中又一次出现了波折,彻底回到极度悲伤的状态。
李清照在这里主要是写声音,以声衬情,尤其是“点点滴滴”这个叠词,极富雨中节奏的音韵感。当李清照正在为落花惋惜、为自己忧苦之时,偏偏又下起了雨;淅淅沥沥的雨点打在梧桐叶上,滴答滴答地响着,一直到黄昏都没停止。
一个“更”字,体现了她情感的又一次剧烈转折,虽然眼前的一切只是点点细雨,可正因为是细雨才会绵绵无期,不知何时才能停。淅淅沥沥的小雨往往更让人心烦意乱,更能引起人的悲伤。
词人只写雨点打在梧桐叶上的情形,然而这打在梧桐叶上雨点的声音,又像打在词人的心上。一滴滴,一声声,它缠绕在词人心头,敲击着词人的心扉。这雨中的节奏与旋律是那么凄清,是那么强烈,简直让她情难自禁。
最后,词人发出了“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的呼喊,这一声让全词的悲情达到顶点。在文学作品中,人们常常用比喻的手法来表现愁,李白用“白发三千丈”来比喻愁,李煜也用“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来比喻愁。
万千情绪,无数悲凉,多少个黑夜,是一个愁字无法概括得了的,一个“愁”字蕴含着词人的身世处境,也概括了词人寓居飘零的岁月中饱尝的辛酸与苦楚。
“怎一个愁字了得”,在李清照近乎绝望的声声呐喊中,词意戛然而止,却给人们留下无限想象的空间。言有尽而意无穷,李清照那种无人倾诉、无法言说的愁情与心绪,无法排解、几近绝望的愁苦与悲凉其实已经倾泻无遗了。
可以说,《声声慢》这首词映照了李清照复杂的人生经历,蕴含着她丰富的情感体验,这是词人在寓居飘零、人生暮年、晚景凄凉时的真实写照。
《声声慢》字里行间的节拍声韵之美与文字之美,读来就如同聆听一曲悲凉雨中曲一样,如泣如诉、缠绵悱恻的旋律扣人心弦, 动人心扉。
《声声慢》也将李清照寓居飘零岁月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词中的情感不仅是个人的悲情,也是那个时代的心声。这种情感在词中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逐层递进,一点一点地加深,独特的书写结构与安排,使词人的情感更加饱满而丰富,同时更容易触发读者的情感共鸣。
李清照的《声声慢》把个人的愁怀与时代相联系,喟叹身世、怀念故乡,词中寄寓的情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由悲伤的不同层次组成。
《声声慢》是李清照悲苦境况的心声传递和文学表达,抒发了词人寓居飘零的无奈与时过境迁的悲凉,这样的情感在词作中层层递进,构成了一条变化着的悲情主线,使得该词富于艺术性。
说起中国古代历史上非常著名的女才子,我们一定会想到李清照。
作为出生在古代封建社会中,却能够比男人更加出色的一位女子,李清照的传奇人生也让人们感到十分的不可思议。
古诗词一直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传承,宋朝更是古诗词发展的巅峰时代。
而李清照的出现,无疑让宋词变得更加的熠熠生辉。
李清照的诗词能够让我们感受到无限的细腻和柔美,也能够体会到壮丽的爱国情怀和豁达的情感。
李清照一生当中也创作了许多经典的诗词,让我们感到意境深远,心旷神怡。
这十首词,是我们必读的李清照经典的代表作,能够让我们感受到李清照不一样的魅力。
一、《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这是李清照在十六岁就创作的一首词,也是她的成名代表作。
整首词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同时也让人感到意味深长。
虽然篇幅非常的短,但是其中的景色和人物的刻画却非常的生动。
二、《点绛唇·蹴罢秋千》
这首词是李清照在早期所创作的一首非常调皮的诗词。
表现了李清照天真活泼又勇敢的一面。
这首诗也能够让我们看出来李清照对封建礼教的束缚感到非常的不屑一顾,让我们感到非常的敬佩。
三、《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这是一首体现出非常幽怨,有着相似和愁苦的诗词。
李清照独特的女性心中的敏感和细腻将这种稍纵即逝的情感捕捉的清清楚楚,表达出了让人耐人寻味的思想感情。
四、《夏日绝句》
这首诗也流传千古,其中的一句诗让我们感到非常的敬佩,同时也能够让我们看出来李清照这样一个柔弱的女子居然心中有着与男人可以媲美的胸怀和豪情壮志。
五、《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这首词诗在李清照结婚之后,通过描写在重阳节的时候赏菊饮酒的一个情景,非常细腻的语言烘托出了一种孤寂凄凉的氛围。
表达了自己深深的哀愁和对丈夫的思念。
六、《声声慢·寻寻觅觅》
这首词是在靖康之难之后,李清照过上了颠沛流离的生活。
国家突然的变故,丈夫的去世,让人感到非常的悲伤。
这首诗也不同于李清照从前天真烂漫的氛围,而是表达了自己对丈夫的怀念以及深深的孤独。
七、《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这首词是李清照在晚年创作的一首抒情诗,当时的李清照病重非常严重,这首词描写了她在生病之后的生活状态,让人感到非常的凄婉和悲凉。
八、《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这首词运用了许多的典故,将真实的生活感受融入到了梦境之中,让人感受到非常的豪迈和洒脱。
这样雄浑的意境,也表现出了李清照独特的性格,有着豪放洒脱的一面。
九、《武陵春·春晚》
这首词是李清照在靖康之难之后再浙江避难的时候所创作的。
那个时候她正在过着颠沛流离的日子,国破家亡,丈夫离开了自己,就连自己一辈子珍藏的金石字画也都丢失了,整首词让人感到非常的悲壮。
十、《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这首词也是李清照在早期外出游玩所创作的一首非常清新的一首诗。
李清照特有的表达方式体现出了当时她天真烂漫的生活。
让人感到非常优美又怡人的境界。
李清照一生当中有着许多的坎坷,这位非常难得的女词人在一生当中创作了许多让人惊艳的词作,让我们感受到那种深厚悠远的意境。
喜欢李清照的诗词的朋友们一定要看一看这本《李清照词传》。
这本词传中将李清照的经典名作都收录进去,能够让我们更好的感受到李清照带给我们的婉约和柔美。
同时,用非常生动的语言讲述了李清照一生坎坷的经历,让我们更加能够体会的到她词中所表达的意境。
这套书总共有六本,每一位词人都有着不朽的传奇。
读了这套书,我们能够感受到苏轼的豪迈洒脱,也能够体会到李煜的亡国之痛,更能够感受到纳兰容若对爱情的向往和愁苦。
这套书能够带我们更加了解古诗词的魅力,让我们感受到古人的智慧。
李清照是宋朝时期非常著名的一位女词人,有着“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她的一生当中有着非常坎坷的命运,但是那种敢于与命运抗争的精神让我们深深的敬佩。
我们如果想要了解古人,不妨去读一读他们的作品。
现在《李清照词传》《仓央嘉措诗传》《李煜词传》《苏轼词传》《辛弃疾词传》《纳兰容若词传》这6本词传一起打包只需要99元,不用我们费心地去选书,好的词传都在这里了,所以要赶紧入手收藏。
南宋时期家国动荡,山河破碎,人人苟且偷生,项羽那宁死不屈、悲壮豪迈的英雄气节,在李清照心里形象高大了起来,也成为了李清照情感的寄托,这才一直思念项羽。
李清照思念项羽是在《夏日绝句》中,《夏日绝句》是一首五言绝句。这是一首借古讽今、抒发悲愤的怀古诗。诗的前两句,语出惊人,直抒胸臆,提出人“生当作人杰”,为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死”也应该做“鬼雄”,方才不愧于顶天立地的好男儿。深深的爱国之情喷涌出来,震撼人心。最后两句,诗人通过歌颂项羽的悲壮之举来讽刺南宋当权者不思进取、苟且偷生的无耻行径。全诗只有短短的二十个字,却连用三个典故,可谓字字珠玑,字里行间透出一股正气。
李清照在众多词人中脱颖而出,光照千古,我认为有5个原因:1书香世家 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传承了苏轼的风骨,为人舒朗高雅,家中藏书甚丰,清照自小便和父兄们一起读书、议事;父亲的好友诸如黄庭坚、张耒等经常来家小聚,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浸染于良好的家教氛围是李清照的幸运,正所谓赢在起跑线上。2优良的基因遗传 母亲王氏是状元郎王拱辰的孙女,知书达理;父亲李格非济南人士、进士出身,苏轼学生。根据北宋榜下捉胥的习俗,定是才貌双全的青年才俊。李清照作为他们爱情的结晶,必定是秀外慧中、才气逼人。十几岁就做出了《如梦令》,广为传唱。放到今天也一定会圈粉无数。
3才华横溢、不让须眉 早期的“争渡 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应是绿肥红瘦”展示了少女时代的无忧无虑;“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则显示出词人巾帼不让须眉的爱国情怀;“凄凄惨惨戚戚”又吐露了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可以说李清照婉约中不乏须眉之音。
4美满的婚姻 李清照18岁嫁给了21岁的赵明城,两人琴瑟和谐,志趣相投,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收集整理,成为称颂一时的佳偶。虽然明成死后,清照孤苦无依,闹出再嫁风波,但对比其他才女,她的人生色调还是温暖幸福的。
5人格独立 品质高洁 纵观李清照的一生,从父亲的悉心栽培到明城的相敬如宾,又到再婚3天宁愿坐牢也要和张汝舟离婚,她的人生她做主,活出了今天女子也向往的状态。清照的内心格局很大,有女儿情,也有家国恨,有才华,有气节,真真是清风明月佳人。
“无论你知不知道,你都应该是绿的,胖的,红的,瘦的”,李清照词《如梦令》中的最后一句话,因为前段时间热播的同名电视剧而被人们熟知。这位千古第一女诗人在几千年后再次受到大众的关注。
李清照从小就出生在书香门第,生活富足。她的父亲喜欢收集书籍,并鼓励李清照学习。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李清照深受文化氛围的影响,从小就有着与同龄人不同的成熟和才华。
她独特的清新婉约的词风至今仍是古诗词界的典范。在人情方面,李清照早年让赵明诚很容易就认识了,后来两人因为爱情结了婚。后来,因为家庭和国家的变化,我过着流浪的生活。但是,能和爱你的人走一辈子,在父母的命都是媒妁之言的传统社会,无疑是幸福的。但这样的真情,还是在李清照的内心世界留下了些许遗憾。这些因爱而生的遗憾,也在她过往的诗词中留下了点点滴滴的记录。
少年成名
有时候,对于有才华的人来说,童年取得的功名是那么顺理成章。少年李清照身上所透露出的独特才华,除了家庭的影响,也是才华。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是大作家苏轼的学生。他一生擅长书法和写作,喜欢收藏金石学、书法和绘画,曾在礼部为官。李清照的母亲是状元王的孙女,个人文学修养极高。在这样的书香门第环境下,李清照虽然是个女人,但才华并不逊色于当时汴京城的许多文人。
因为父亲在北京工作,十几岁的李清照和父母一起生活在当时繁华的汴京城。喜欢文学的父亲在家里经常“和文学交朋友”。时不时听听,李清照的诗词内心感受也受到了启发。公元1100年左右,十八岁的李清照,在家中写出了至今令世人叹息的《如梦令》这首歌。
昨夜雨小风大,酣睡未止宿醉。问快门,海棠还在。你知道吗,你知道吗?应该是绿肥红瘦。
年轻的李清照能有这样的文笔和情感,真的很神奇。记载于《尧山堂外传》年,此词一出,汴京城内的文人雅士无不称赞。李清照的北京才女之名也由此而来。
字里行间的爱
晁是李清照父亲的好友,因赏识其才华,经常给她提诗歌方面的建议,同时也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别人看。也正是这个契机,李清照的名字在汴京城的文人圈子里不断流传。
直到有一天,李清照的诗到了国子监吏部侍郎赵挺之的儿子赵明诚手里。二十多岁的赵明诚沉浸在李清照的作品中,幻想着歌词背后,所有人口中的李清照会是一个怎样的女人。
李清照的堂妹李炯恰好和赵明诚在商学院是同班同学,赵明诚想借此机会认识一下李清照。关于这次相遇,在李清照的《点绛唇》这首歌里,我们似乎可以看到两个年轻人第一次相遇的场景和表现。
荡上秋千,懒得搓娇嫩的手。在她身旁,薄薄的德挂着晶莹的露珠,她胸前的汗渍渗透着薄薄的绸袍。
突然,来了一位客人,她绝望极了,她没有穿鞋,只穿着袜子走开了,连头上的金别针也掉了下来。她害羞地跑开了,靠在门上,闻着青梅花的香味。
而赵、李是当时朝廷中新旧两派的代表。他们最后是怎么成为亲家的?关于这件事还有两个小故事。赵明诚在家告诉父亲:夜里梦见三句话,“字和公司,装脱,芝罘拔杂草”。之后就是“女人的丈夫”的意思。聪明的赵挺之怎么会不明白真相呢?面对李富,赵明诚不关心政治,收藏金石学和书法的爱好与李不谋而合。也正是因为这种情况,李福考虑后同意了他们的婚礼。
公元1101年,才女李清照在汴京城下嫁赵明诚,此后28年,从汴京城到青州,直至最后。
健康。他们之间,有过诗词书画与爱情相伴的幸福,也有过家庭事务不顺时的漂泊。即使生活会再次改变,他们的心永远不会变。只是明诚去世后,孤独的李清照在后半生时不时想起自己在这份感情中的遗憾。
带着遗憾活着。
1这辈子没有孩子的遗憾
李清照和赵明诚的婚姻没有孩子,一直是个谜。婚后,李清照和赵明诚感情融洽,互敬互爱。大观二年,赵明诚的父亲赵挺之因儿子赵明诚得罪汉奸蔡京而受牵连而死。因此,赵明诚被蔡京排挤出官职,家庭变故迫使赵明诚随李清照回到家乡青州。但在青州的这几天,两人并没有因为事业上的困难而失去生活的乐趣。公元1117年,赵明诚被朝廷重用,到莱州任职。至此,李和赵第一次分开了。分居期间,李清照把对丈夫所有的思念和爱都写在了诗词里,这就是所谓的“情”。
“云何人送锦书,雁字归来,西楼月满。花开花落,流水潺潺。一种相思,两种闲愁。这种情况无法消除,所以我皱眉,但我在心里。”
老公的惆怅在李清照心里来回徘徊,这样分离的痛苦持续了大概五年。
虽然两人一直感情深厚,但在那个封建社会,赵明诚和很多人一样,养了小妾,问题不大。但就是这样一件事,让热恋中的李清照总有些难受,让她在与赵明诚见面时心情大变。但对李清照来说,在这种深沉的情感中,最让她遗憾的恐怕就是她没有生孩子。中国的传统婚姻文化一直强调“传宗接代”的思想,在27年的婚姻关系中,没有孩子成为两人共同的遗憾。
2国家和家庭在苦难中留下的遗憾
李清照四十四岁时,金人大举南侵,和钦宗父子北上。这个时期就是我们历史上所说的“靖康之变”。此后,北宋朝廷瓦解,南宋建立,李清照也着手整理家具,准备南迁。
虽然是女儿,但李清照的心里还是充满了对国家的热情。当时,当权的宋高宗对投降政策盲目妥协。李清照很不满意,经常写诗讽刺。那两句话的意思就是:“南方还是怕吴江冷,北方冷了就难过。”
何况丈夫在国事面前的做法,让李清照很内疚。公元1129年,赵明诚在位时,遭遇兵变。下属多次提醒,他都不听。幸运的是,他的部下准备成功击败叛乱者。但守城最高将领赵明诚利用绳索,早早逃脱。事后,赵明诚被免职,李清照为此感到羞愧。后来他们到了乌江,李清照写道,“生是伟人,死是鬼英雄。至今怀念项羽,不肯过江东。一方面讽刺了朝廷的无能;另一方面是对丈夫不够勇敢的无奈。当赵明诚听到这首诗时,他心里感到内疚,安
一个有“君子之心”的女人,在后半生面对国家和家庭的苦难,需要多大的勇气?丈夫离开的时候,年近半百的李清照还有自己要继续的生活。那个国家和家庭的苦难,终将成为我一生的遗憾。
3“金石书画”中的遗憾
众所周知,李清照和赵明诚有着共同的收藏爱好,他们一生的收藏数量惊人。流浪期间,收藏也是最重要的。这两个人把他们的收藏看得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赵明诚死后,李清照带着东西到洪州去投亲,却发现金人攻下洪州之前送来的一些文物和书籍都散成了浮云。无奈的李清照在战乱中南逃,沿途丢失了大部分残存的文物。公元1131年,浙江绍兴,钟家有一代人想让自己的画被盗,丢失了大部分的书和画。李清照难过得不知如何是好。
时隔一年,逃亡路上生活的无情和她自身的无助,让李清照陷入了孤独的境地。为此,她选择了嫁给张汝舟。婚后李清照发现自己只贪图自己的收藏,而实际上当时李清照的收藏和所有物并不多。张汝舟知道真相后,在生活中经常辱骂李清照,甚至拳脚相加。直到李清照发现张汝舟在官场徇私舞弊,毅然举报,并因此牵连入狱三年。
赵明诚走的时候,李清照只想保护那些经典藏品。谁也想不到,在出发的路上不会有成功,和丈夫一起投入一生的努力会渐渐付诸东流。失去的不仅仅是东西,还有自己和丈夫的情感见证。对李清照来说,她失去的变成了遗憾,最后变成了她内心的勇气。
李清照晚年的生活比较惨淡,令人钦佩的是她并没有失去对生活的信心。在各种各样的世界宝塔华颂风之前,随意走。晚年,她把余生都献给了她一生热爱的诗词歌赋。作为读者,我为她生命中的那些遗憾感到惋惜,也为她生命中一次又一次的选择感到惋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