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雅克·卢梭《忏悔录》的叙事艺术]卢梭 忏悔录

[让-雅克·卢梭《忏悔录》的叙事艺术]卢梭 忏悔录,第1张

  摘 要:本文界定了事实真相在自传中的特殊性。通过观察卢梭忏悔录》中对事实的叙述,分析了作者写作过程中虚构和取舍的叙事艺术,并解读了作者叙事艺术背后的深层含义。认为作为自传的《忏悔录》是卢梭思想体系中表达对人类社会理想的重要一环。

关键词:自传事实 真实 情感链 自我

一、引言

自传是有别于小说的。小说是融合了作家的生活经验和对精神的观察的虚构。小说之所以称为“小说”,是因为作家以小说家的身份写作,他与读者之间对虚构有一种共识和默许。而自传作者和读者之间却签订了一份自传契约。作者不再有虚构的特权。同历史、报道和传记一样,事实是界定传记文学的本质。凭空捏造地名和事件是违反契约的,传记中的细节和材料须经得起考证,正如弗吉尼亚·伍尔夫所说:“传记事实是除了那些艺术家之外还可以由别人来证实的事实。”[1](P10)传记的内容必须与事实严丝合缝,事实是传记的一条枷锁,要求传记作者时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免得越过了契约的界限。

二、自传的真实和《忏悔录》中的自传事实

本文所研究的《忏悔录》是让-雅克·卢梭晚年的自传,被公认为现代自传的开山之作之一。开头第一句:“我正在做一件前无故人、后无仿者的工作。我要把一个人的真实面貌完完全全彻彻底底地揭露。这个人就是我。”[2](P121)这句话奠定了《忏悔录》自传的基调,之后的叙述也确实完完全全彻彻底底,书中袒露的事情在卢梭同时代人看来真诚大胆,甚至令他的朋友们感到尴尬蒙羞。

然而,真实是可能的吗?或者传记的真实究竟是什么?这是研究者不能回避的一个问题。当作者详尽无遗得叙述时,外在的事实也一边不断得在被内化。在叙述的过程中,作者是以主观的方式介入,对事实的选择本身就涉及判断,叙述的过程更难免艺术的润色。所以帕斯卡说“自传作者叙述的不是事实,而是经验”。[3](P26)纳博科夫说:“赤裸裸的事实不是以自然的状态而存在。”[4](P26)自传作者所叙述的是经验化的事实。《忏悔录》开篇第二段:“唯有我可以这样做。我熟悉自己,也了解别人。我生来就与我所见到的任何人不同。…… 欲问大自然打碎了它塑造我的模子是好是坏,只有读了这本书之后才能判断。”[5](P121)可见,卢梭一面要揭露自己的真实面貌,一面也承认,代表绝对意义的真相的“模子”,已被大自然“打碎”。试图认识他的人如果从书信、同时代人的证词、从他遗留下来的种种痕迹来判断都将会是破碎、歪曲、错位的。而他将通过《忏悔录》的写作,复原模子,这个复原的过程,一边也是作者的介入、过滤、甚至“创造”“虚构”的过程。

第二卷开头处,作者明确回应了这一“创造”的过程:“写书时所有收集的资料也已经落入别人手里,永远也无法找回来了。我只有一个可以依靠的忠实向导,那就是标志着我生命延续的感情链……我可能在事实上有疏漏,可能张冠李戴,日期上也可能出错,但对自己所感受到的,对感情促使自己做的,却是不会弄错的,而这正是关键所在……这是我所许诺的心路历程,把它忠实地写出来,我不必有其他回忆,只要像我之前所做的那样,回归到自己内心里。”[6](P226)

标志作者生命延续的“感情链”,“自己的内心” 才是作者所要的真实。所谓“情感链”是指在自传中出现于卢梭生活中的种种人物,他们与卢梭建立起了关联和连接。“情感链”让“自我”成为可能,因为“自我”正是在他者的逐一融汇中不断生成。而要回到“自己的内心”,也就是要顺着这条“情感链”找到对自我身份的认同。

三、在“情感链”中复原“自我”

基于以上的辨析,本文研究的问题是,《忏悔录》作者卢梭是如何用“情感链”找到“自我”的。如果大自然真相的模子已经不能复原,传主卢梭又将通过怎样的方式,构建“自我”真相的模子。这个“自己的内心”会最终以怎样的面貌示人。

大部分自传以时间为序排列事实材料,《忏悔录》也不例外。然而不难发现书中以时间为序的事件往往比重不均。书中记录了1712年作者出生到1765年期间的事,跨越五十余年,删选的工作是必须进行的,正因此,我们在书中看到了有的事被作者强调,有的被重复,有的被忽略弱化,有些公认的事实甚至只字未提。作者的选择不会是任意为之。作为思想家的卢梭,不断修改不断注释自己作品的习惯是公认的。对于自己的自传,作者不可能放弃严肃细致的态度。因此这些维系在情感链周围的事件和众人,如何出现如何安排都一一在作者手中。我们不会否认思想家卢梭,同时也是戏剧家、诗人和小说家。卢梭深谙写作的艺术,对于事实材料的取舍、组织都有用意。正是为实现回到“自己的心”铺路。

撇开时间,我们会发现,作者对事件人物的叙述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一)第一类:小说式的叙述

这一类叙述中所涉及的记忆往往是愉悦的。也最能体现《新艾洛伊斯》、《埃米尔》作者的艺术习惯。它们被作者置于放大镜下,细致斟酌,用大量细节、分析,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然而,这里提到的人和事却完全不能和作者实际相处的时间相吻合。这些人是他的邻居、短暂的爱人、早年的保护者,在外人看来,并非作者一生中常相伴的关键人物。但作者花大量笔墨去描绘那些小往事,试图表现出永恒的含义,甚至人物的音色、相交的目光、衣服最小的褶皱都被一一记录。

在这个类别的叙述中,涉及到华伦夫人、巴塞尔夫人、格拉芬耶和加莱**、威尼斯的交际花、乌德托夫人等。作者突出了和以上人物的情感和友谊,几乎每一个场景都可以独立成为一个微小说,一个完整的梦境。这些叙述都会涉及到鲜明的人物形象、戏剧化的场景和诗意的氛围。

1鲜明的人物形象

比如华伦夫人“与本世纪同时诞生,已经28岁了。她风韵犹存……她的神情亲切而温柔,双目含情,有着天使般的微笑,嘴和我的嘴一般大小,灰白色的头发有一种罕见的美,随意拢一拢便光彩照人。她身材不高,有点矮……”[7](P138)又说到乌德托夫人,“年近30,说不上太美;脸上有雀斑;肌肤也不细腻,眼睛因为近视而有点圆突。……一头乌黑浓密的长发,天然卷曲,垂及大腿。她身材小巧玲珑,举手投足显出既笨拙又高雅的气质,她的思想极为纯朴,惹人喜爱;快乐、轻率和天真在她身上结合得恰到好处……”。[8](P291)

引言:1778年7月2日,贫困潦倒身心皆病的卢梭逝世于巴黎东北面的一座小镇。此前他一直生活在一所简陋的小屋子里,靠誊抄乐谱挣取微薄报酬为生。更早之前,他因《社会契约论》、《新爱洛漪丝》和《爱弥儿》等著作被统治阶级视为异端,书籍被焚毁,本人亦被下令逮捕、焚烧,不得不开始了凄惨的流亡生活…… 卢梭生前饱受争议备受迫害,但死后却得到了无上荣耀。1789年,也就是卢梭辞世11年后,法国大革命爆发了。路易十六哀叹: 伏尔泰和卢梭毁灭了法国。罗伯斯庇尔推崇说: 这场革命,卢梭是导师。1791年,法国国民公会投票通过决议,在国民议会大厅竖立起了卢梭的半身雕像,以金字题词——「 ”自由的奠基人”。之后,卢梭的遗体在民众的拥护下极为隆重地迁入了巴黎名人公墓。 日内瓦的卢梭雕像 241年过去了,历史已对卢梭做出比《忏悔录》更为公正的评判,卢梭的作品也历久弥新熠熠生辉。与其同时,在许多读者心目中,卢梭只是一个和伏尔泰、狄德罗同时代的启蒙思想家。本文即从作为平民的卢梭、作为启蒙者的卢梭和作为文学家的卢梭三个方面入手,尽可能还原出一个具体的卢梭。 一、终身贫困的平民思想家 在启蒙运动中,有许多思想家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迫害,如伏尔泰曾因异端邪说被监禁,狄德罗曾因编纂《百科全书》而坐牢。但卢梭却是最为特殊的一个,他一方面受到统治阶级的责难,另一方面又承受着来自启蒙思想家的攻击。 作为一个启蒙思想家,卢梭受到统治阶级的责难是不难理解的,因为启蒙主义触动的是统治阶级的核心——政教政权。但卢梭为什么还会受到同为启蒙主义阵营的思想家们的攻击和批判呢?这和卢梭本人不合群的性格有关,但更为核心的原因是——卢梭是一个平民思想家。 让·雅克·卢梭 伏尔泰生于一个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母亲更是出生于普瓦图省的一个贵族家庭,这使得伏尔泰自小过着优越的生活,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同时也为伏尔泰对资产阶级的妥协态度埋下了伏笔。狄德罗虽生于一个剃刀师傅家庭,但自小也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在启蒙主义之风刮起后,他更是出入于报馆、咖啡厅,力图成为一个新派知识分子。此外,狄德罗还曾写过低俗小说。当然,这些为生存所做的努力并不能消解狄德罗的价值,但也反映出了他和卢梭的不同。狄德罗很像卢梭在《论科学与文艺》中提到的「 ”狂热分子”,受时代、国家和社会意见支配的启蒙时代的狂热分子。 伏尔泰 卢梭和伏尔泰、狄德罗等人完全不同,他不是一个心存幻想的改良主义者,也不是一个狂热的启蒙主义者,他是一个平民思想家。 卢梭出生于日内瓦一个贫困的钟表匠家庭,在他出生后不久,母亲便因病逝世。十岁那年,卢梭的父亲与人决斗,事后遭受通缉,不得不抛下幼小的卢梭,独自离开家乡。从此卢梭开始了寄人篱下的生活,当过小学徒、店员、杂役,后来因忍受不了苛待,选择了逃离日内瓦。在流浪的岁月里,卢梭一边自学,一边艰难谋生,其间还被送入过宗教收容所。 年少时经历的艰难困苦,使得卢梭对底层人民的悲惨生活有了极为深刻的了解。有过这种经历的普通人往往会发誓要脱离这一阶级,成为上流社会中的一员以摆脱悲惨的生活。但卢梭却没有这样想,因为他知道那些不劳而获的上流社会的人是不道德的,他们的贵族生活是建立在剥削之上的。卢梭选择成为了一名平民思想家,不惜以颠沛流离终身贫困作为代价。 二百年前的欧洲图景 当霍尔巴赫男爵问卢梭为什么对他冷淡时,卢梭直言不讳说: 你们太有钱了。事实上,作为平民思想家的卢梭,思想远比伏尔泰及百科全书派的思想家们大胆。其他启蒙主义哲学家们仍对君主立宪制心存幻想,但卢梭却对一切君主制毫不妥协。卢梭比其他启蒙主义者更为深刻地体现了当时的时代精神,可以说是那个时代最伟大的思想旗手。 伏尔泰将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讽刺为「 ”穷人的幻想”,这与其说是讽刺,倒不如说是对卢梭的一种肯定。事实上,卢梭就是一个穷人,一个保持终身的穷人。他童年、少年时代贫穷,是因为有个不幸的家庭。但他成年之后贫穷,却是因为只有保持贫穷,才让自己有着说真话的底气。1752年,国王路易十六要亲自赐给卢梭年金以示拉拢,但拿人手短吃人嘴软,卢梭为了自己的独立果断拒绝了赏赐。 1792年对路易十六的审判 二、为消除不平等而奋斗的启蒙者 谁第一个把一块土地圈起来,并且想到说:这是我的,而且找到了一些头脑非常简单的人居然相信了他的话,谁就是文明社会的奠基人。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卢梭指出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根源。在私有制出现之前,人类只有自我保存和怜悯这两个原则,这使得人类区别于动物,但又不会去区分什么是「 ”你的”什么是「 ”我的”。 初版《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卢梭一方面肯定了私有制的产生推动了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但也指出它使得人类从此陷入了不平等的困境。使人文明起来,而使人类没落下去的东西,在诗人看来是金和银,而在哲学家看来是铁和谷物。告别了自然状态之后,人类社会逐渐形成了富人和穷人阶层。 人数少的富人为了控制人数多的穷人,想方设法制定了法律:你们需要我,因为我富而你穷;因此我们互相商定,我允许你们荣幸地为我服务,而你们则把你们所剩下不多的东西交给我,作为我指挥你们的指挥劳动的报酬。而到了封建君主专制时代,这种不公平达到了极致,此时除了君主之外,任何人都是奴隶,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每个人又获得了一种建立在不平等基础上的新的平等。 穷人和富人 卢梭并没有停在对封建专制的批判和解构之处,他很快开始了自己的建设。通过《社会契约论》中对契约论思想的神话,卢梭指出了一条出路。契约论的思想在欧洲有非常久远的历史,古希腊时代的伊壁鸠鲁已对其有较明确的论述。到了十七世纪,霍布斯对社会契约思想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阐述。此后,洛克又做了进一步的解释,阐述了政治权利的起源,论述了 在其中的作用。 但与霍布斯和洛克等人相比,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与他们有较大不同。如关于权力的转让问题,卢梭不同意霍布斯的转让第三方以及洛克的上交 的方法。卢梭指出:自由是人性的首要法则,放弃自由就是放弃做人的资格、人类的权力与义务,并全部取消了意志自由与行为的道德性,不合人性。此外,卢梭还在《社会契约论》中主张了一种自然宗教的有神论——公民宗教。因为卢梭他并不相信自私的个人有了理性后就会自发地去汇聚成一种公共福利,相反他认为人的自私会使人宁可违背自然法则的普遍规律而损人利己。 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为了使一个新生的民族能够爱好健全的政治准则并遵循国家利益的根本规律,便必须倒果为因,使本来应该是制度的产物的社会精神转而凌驾于制度本身之上,并且使人们在法律出现之前,便可以成为本来应该是由于法律才能形成的那种样子。这样,立法者便既不能使用强力,也不能使用说理;因此就有必要求之于另外一种不以暴力而能约束人、不以论证而能说服人的权威了。 「 ”不以暴力而能约束人,不以论证而能说服人的权威”其实就是宗教,此处亦可看出卢梭和其他启蒙思想家的分野。卢梭一方面强烈批判当时的基督教,另一方面又对原始基督教较为推崇。在卢梭看来,原始基督教是这样的:没有庙宇、没有祭坛、没有仪式,只限于对至高无上的上帝发自内心的崇拜,以及对道德的永恒的义务。 原始基督教 由此,卢梭提出了他的公民宗教的设想:每个公民都应该有一个宗教,宗教可以使他们热爱自己的责任,这件事却是对国家有很重要的关系的。但这种宗教的教条,却唯有当其涉及道德与责任———而这种道德与责任又是宣扬这种宗教的人自己也须对别人履行的———的时候,才与国家及其成员有关。 三、开创浪漫主义文学先河的文学家 在《启蒙哲学》中,卡西勒曾这样描述18世纪:理性成了18世纪的汇聚点和中心 , 它表达了该世纪所追求并为之奋斗的一切 , 表达了该世纪所取得的一切成就。对于启蒙思想家来说,理性无疑是一种可以照亮蒙昧之心的高于一切的神圣之物。 启蒙运动 但卢梭却认为:正是通过情感的活动, 人的理性才得到完善。卢梭把情感看作是先于理性的东西,期望通过情感引导理性。《社会契约论》中的自然宗教,其实正是是情感的产物,而非理性。这在卢梭的文学作品中有更为具体的阐述,体现为「 ”自然”、「 ”人性”和「 ”美德”等。 《新爱洛漪丝》中的圣·普栾和于丽,他们是两个不同的社会等级的人,但出自一种天然的情感呼唤, 他们双双坠入了爱河。这是一种被还原到了自然状态的爱,是一种极为纯洁和崇高的爱。但于丽的父亲有很深的封建等级观念,他拒绝把女儿嫁给没有财产地位低下的圣·普栾。不仅如此,他还要求于丽嫁给年近五十的伏尔玛。表面上看是因为伏尔玛对他有救命之恩,但更重要的是因为伏尔玛是个大贵族。 《新爱洛漪丝》插图 卢梭借此对虚伪腐朽的上流社会进行了批判,但更值得注意的是,卢梭并没有停留在对上流阶级的批判上。于丽起初强烈 嫁给伏尔玛,并痛斥父亲配不上「 ”父亲”这个神圣的称呼。但在母亲因看到自己和圣·普栾的书信气极而死后,于丽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于丽最终意识到:不应该为了爱情而牺牲亲子之情。 于丽最终嫁给伏尔玛,与其说是一种让步,不如说是一种牺牲。而这种牺牲在那个情境中是非常必要的,母亲已经被气死了,善良如她如何舍得再去伤害父亲?于丽早看清了封建思想的罪恶,曾大步向前与其斗争,但为了亲情她又往后退了一大步。这一进一退之间,闪耀的正是人性的光辉。 但是,于丽并没有忘记对圣·普栾的爱。出嫁后她向伏尔玛讲述了自己跟圣·普栾之间的情感,伏尔玛慷慨大度表示谅解, 并主动地圣·普栾请来担任儿子的家庭教师。这样的处理方式可谓是理想得不切实际,但不能据此认为卢梭浅薄幼稚。恰恰相反,卢梭在此提出了一种基于「 ”美德”的新型友爱关系。在于丽临终之时,这种「 ”美德”更是具有了救赎的意义。 《新爱洛漪丝》插图 于丽这样对圣·普栾说道:我的品德无瑕疵,我的爱情永远留在我的心里,而不后悔。美德虽使我们在世上分离,但将使我们在天上团聚。我怀着这美好的愿望死去。用我的生命换取永远爱你的权利而又不犯罪 , 那太好了。 不难发现,此时的「 ”美德”已经升华成为了一种宗教式的情感。但和基督教不同的是,基督教是以神为主体,而到了卢梭这里则变成了人。基督教忏悔的对象是抽象的神,而「 ”美德”使于丽直面自己真实、善良和美好的内心世界。也就是说,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所设想的自然宗教其实就是人的宗教,它崇拜和尊奉的并不是行走在天上的神,而是善良、友爱和纯洁的人性。在《爱弥儿》中,卢梭曾这样高呼:良心!良心!神性的本能,是永恒的和上帝的声音,是它引导无知和有限、却又有智慧和自由的生命,也是它成为善与恶的不偏不倚的法官,使人类似于神。 爱弥儿 除了呼吁人性回归自然之外,卢梭还深入而全面地展现了大自然本身的美: 从汝拉山高处发现日内瓦湖那瞬间,是我狂喜和心醉的瞬间。我的故乡,如此亲切的故乡,那儿快乐的激流曾充满在我的心头;阿尔卑斯山的如此有益于健康和如此纯净的空气;比东方的香料更甘美的祖国的空气;这富饶和肥沃的土地,这唯一的。人类眼睛从未目击过的最美丽的风景,这可爱的。我在周游世界时没有看到过能与之比美的住所;一个幸福和自由的民族的面貌,季节的温和,气候的静朗,那唤醒我曾品尝过一切感情的千百种甜蜜的回忆。 日内瓦湖畔 不仅是在法国,即使在整个欧洲文学史上, 卢梭也可称得上是深入全面地描绘大自然、并借此呼吁人们回归自然的第一人。18世纪隐居在英国西北部的昆布兰湖区的浪漫主义诗人,可以说正是在响应卢梭「 ”回归”自然的号召。再加上前文已经指出卢梭的自然宗教对应的其实正是「 ”人性”、「 ”美德”和「 ”自然”,这些元素其实正是浪漫主义文学的核心所在。因此,卢梭可谓是当之无愧的浪漫主义文学第一人。 结语: 歌德曾这样感叹:伏尔泰结束了一个时代,而卢梭开始了一个时代。伏尔泰结束了黑暗的封建时代,但卢梭比伏尔泰走得更远,因为他更加关注普通人的自由、平等和人性。 参考文献: 卢梭 《论科学与文艺》 卢梭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卢梭 《社会契约论》 卢梭 《爱弥儿》 卢梭 《新爱洛漪丝》 卢梭 《忏悔录》 卡西勒 《启蒙哲学》 姚介厚 《略论卢梭的社会契约论》 邓晓芒 《从黑格尔的一个误解看卢梭的「 ”公意” 》 柳鸣九(主编) 《法国文学史》 王树人、 李凤鸣 《西方著名哲学家评传》

1749年,卢梭看到了第戎学院发表的征文启事(征文题目是《科学艺术发展是否有助于改善风俗?》),他在狄德罗的鼓励下,写了他的第一篇应征论文《论科学与艺术》。文章中选,获得极大成功,立刻传遍法国。从此,卢梭作为著作家而跻身于法兰西思想界。这篇文章指出人类道德的败坏是由于科学与艺术的发展。他认为“人生来是善良和幸福的,是文明腐蚀了他,毁坏了他最初的幸福。”他厌恶近代文明,向往他幻想中的接近原始的人类的“自然状态”。他把当代的文明(即封建文化)比喻为“缀在束缚着人们的枷锁上的花环,它只能压抑着与生俱来的自由感情,喜欢奴隶状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378761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8
下一篇2023-08-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