贬谪诗鉴赏: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贬谪诗鉴赏: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第1张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唐代:高适

 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译文

 此次离别不知你们心绪何如,停住马饮酒询问被贬的去处。

 巫峡猿猴悲啼令人伤心流泪,衡阳的归雁会为我捎来回书。

 秋日青枫江上孤帆远远飘去,白帝城边黄叶飘零古木稀疏。

 圣明朝代如今定会多施雨露,暂时分手希望你们不要踌躇。

  注释

 ⑴峡中:此指夔州巫山县(今属重庆)。

 ⑵谪居:贬官的地方。

 ⑶巫峡:地名,在今重庆市巫山县东。古民谣《巴东三峡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⑷衡阳:地名,今属湖南。相传每年秋天,北方的南飞之雁,至衡阳的回雁峰,便折回北方。这是由长沙想到衡阳,意思要王少府至长沙后多写信来。

 ⑸青枫江:地名,在花溪。秋帆:指秋风吹着小舟,送友人远去。

  创作背景

 此诗作年究在何时,已难以考定。旧编在《同陈留崔司户早春宴蓬池》诗后,可能是高适在封丘尉任内,送别遭贬的李、王二少府(唐时县尉的别称)往南方之作。

  鉴赏

 这是一首送别诗,同时也是一首边塞诗,同时送别两人,且两人均为遭贬而迁。

 首联“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诗人首先抓住二人都是遭贬,都有满腹愁怨,而眼下又即将分别这一共同点,以深表关切的问句开始,表达了对李、王二少府遭受贬谪的同情,以及对分别的惋惜。“嗟”是叹息之声,置于句首,贬谪分别时的痛苦已不言而喻。“此别”、“谪居”四字,又将题中的“送”和“贬”点出,轻灵自然,不着痕迹。作者在送别之地停下马来,与李、王二少府饮酒饯别,“意何如”、“问谪居”,反复致意,其殷切珍重之情,显而易见,一开篇就以强烈的感情,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无怪乎方东树在《昭昧詹言》中说:“常侍(即高适)每工于发端。”中间两联针对李、王二少府的现实处境,从二人不同的贬谪之地分别着笔,进一步表达对他们的关心和安慰。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上句写李少府贬峡中。当时,这里路途遥远,四野荒凉,《巴东三峡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诗人设想李少府来到峡中,在这荒远之地听到凄厉的猿啼,不禁流下感伤的眼泪。下句写王少府贬长沙。衡阳在长沙南面,衡山有回雁峰,传说北雁南飞至此不过,遇春而回。归雁传书是借用苏武雁足系书故事,但长沙路途遥远,归雁也不能传递几封信。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上句想象长沙的自然风光。青枫江指浏水,在长沙与湘江汇合。这句写李少府到了长沙,在秋高气爽的季节,望着那明净高远、略无纤尘的蓝天,自然会洗尽烦恼。下句想象夔州(即今四川奉节县)的名胜古迹。白帝城为西汉公孙述所筑,在夔州,当三峡之口。这句写王少府到了峡中,可以去古木参天、枝叶扶疏的白帝城凭吊古迹,以求慰藉。

 这四句情景相融,结合得自然巧妙,读来自有一种苍凉中饱含亲切的情味。所写之境,从巫峡到衡阳,从青枫浦到白帝城,十分开阔,而分写二人,更显出作者的艺术匠心。

 作者在两联中,一句写李、一句写王,然后一句写王、一句写李,错综交织,而井然不乱,并且采用了“互文”这种修辞手法中的对句互见的方法,在一联中上句隐含着下句,下句隐含着上句,“巫峡”一联上句写贬谪荒远的凄凉,下句说要多通音信,表面看是对李、王分开讲的,实际上是对两人共同而言。同样,“青枫江”一联上句说流连光景,下句说寻访古迹,实际也是对二人共同讲的。这样,在精炼的字句中,包含了丰富的内容,既照顾到了二人不同的地点,又表达了对双方一致的情意,诗人巧妙的处理,使写分送二人的困难迎刃而解,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最后一联:“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诗针对李、王二少府远贬的愁怨和惜别的忧伤,进行了语重心长的劝慰,对前景作了乐观的展望。圣代雨露,是古代文人诗中的惯用之语,这里用来和贬谪相连,也还深藏着婉曲的微讽之意。重点是在后一句“暂时分手莫踌躇”,意思是说:这次外贬,分别只是暂时的,你们不要犹豫不前,将来定有重归之日。全诗在这里结束,不仅与首联照应,而且给读者留下无尽的遐思。

 叶燮在《原诗》中,曾经指责此诗中间两联连用四个地名太多。其实,高适此诗情真意挚而又气势健拔,虽然连用了四个地名,但对诗意并无影响,反而使意境显得更为开阔。

如何看待杜审言、沈佺期、宋之问贬谪诗歌的创作。

《送别杜审言》是唐代诗人宋之问创作的一首五律。 全文为:

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

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

别路追孙楚,维舟吊屈平。

可惜龙泉剑,流落在丰城。

赏析

这首诗情真意切,朴实自然,别具一格。诗的前四句开门见山,抒发感慨,委婉深沉。首联直起直落,写诗人卧病在家,社会交往甚少,自不免孤零寂寞之感;恰逢此时听闻这友人因贬谪而远行的消息,更是惆怅倍增。其中,“嗟”字用得好,自然而又蕴藉:一是惜别,知己远走之怅惘;二是伤怀,故人被贬之感伤;三是慨叹,宠辱无常之感叹。这一“嗟”字,直贯篇末,渲染了一种悲凉沉重的气氛。

后四句接连用典。第三联用的是孙楚和屈平的典故。孙楚名重一时,但“多所凌傲,缺乡曲之誉”,四十始参镇东军事。屈平才华卓绝,遭谗被逐,自沉汨罗而死。贾谊贬长沙王太傅时,途经湘水,感怀身世,曾作《吊屈原赋》。

杜审言也是个“恃才傲物”的人,而眼下面临的却是一种逆境,抚今思昔,能不感慨系之!“别路追孙楚,维舟吊屈平”,既暗点友人的贬谪,交代其行踪,更是以孙楚、屈原的身世遭遇,喻友人才学之高超,仕途之坎坷,以及世道之不平,寄托了作者对友人的同情和惋惜。

结尾仍用典。作者用龙泉剑被埋没的故事,喻友人的怀才不遇,但是龙泉剑终于被有识之士发现,重见光明,那么友人也终将脱颖而出,再得起用,于愤懑不平中寄托了对友人的深情抚慰与热切期望。

刘禹锡的诗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刘禹锡的诗反映民众生活和风土人情的诗,题广阔,风格上汲巴蜀民歌含思宛转、朴素优美的特色,清新自,健康活泼,充满生鼎情趣。刘禹锡的讽刺诗往往以寓托物手法,抨击镇压永贞革新的权贵,涉及较广的社会现象。晚年所作,风格渐趋含蓄,讽

简述刘禹锡诗歌的类型,并举例。

风格:政治讽刺诗,寓意深刻,辛犀利

《秋词》

代: 唐 作者: 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

刘禹锡写的古诗有哪些

代表作有《乌衣巷》、《秋词》、《竹枝》(六)、《浪淘沙》(一)、《浪淘沙》(八)、《杨柳枝》(一)、《西塞山怀古》、《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等,其《竹枝》(六)中“道是无晴(情)有晴(情)”为著名的双语,见诗人之匠心独具。其诗结有《刘宾客集》。

秋风引

何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堤上行

酒旗相望大堤头,

堤下连樯堤上楼。

日暮行人争渡急,

桨声幽轧满中流。

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引情到碧。

再游玄都观

百亩庭中半是苔,

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

前度刘郎今又来。

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

白银里一青螺。

南春

新妆宜面朱楼,

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花朵,

蜻蜓飞上玉搔头。

竹枝

白帝城头春草生,

白盐山下蜀江清。

南人上来歌一曲,

莫上动乡情。

竹枝

瞿塘嘈嘈十二滩,

此中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

等闲平地起波澜。

竹枝

山上层层桃李,

云间烟火是人家。

银钏金钗来负水,

长刀短笠去烧畲。

竹枝

山桃红满上,

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

水流无限似侬愁。

竹枝

巫峡苍苍烟雨时,

清猿啼在最枝。

个里愁人肠自断,

由来不此悲。

竹枝

杨柳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却有晴。

竹枝

楚水巴山江雨多,

巴人能唱本乡歌。

今朝北客思归去,

回入纥那披绿罗。

竹枝

江上春来新雨晴,

瀼西春水纹生。

桥东桥西好杨柳,

人来人去唱歌行。

竹枝

两山花似雪开,

家春酒满银杯。

昭君坊中多女伴,

安宫外踏青来。

竹枝

城西门外滟澦堆,

年年波浪能摧。

懊恼人心不如石,

少东去西来。

竹枝

日出三竿春雾消,

江头蜀客驻兰桡。

凭寄狂夫书一纸,

在成都万桥。

步虚词

阿母种桃云海际,

花落子城二千岁。

海吹折最繁枝,

跪捧琼盘献天帝。

步虚词

华表千年一鹤归,

凝丹为顶雪为衣。

星仙语人听,

却向五云翻翅飞。

抛球

五色绣团圆,

登君玳瑁筵。

最宜红烛下,

称落花前。

上客如先起,

应须赠一船。

抛球乐

春早见花枝,

朝朝恨迟。

及看花落后,

却忆未开时。

幸有抛球乐,

一杯君莫辞。

纥那曲

杨柳郁青青,

竹枝无限情。

同郎一顾,

听唱纥那声。

纥那曲

曲兴无穷,

调同辞不同。

愿郎千万寿,

长主人翁。

浪淘沙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浪淘沙

八月涛声吼地来,

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

卷起沙堆似雪堆。

浪淘沙

流水沙不暂停,

前波未灭后波生。

令人忽忆潇湘渚,

回唱迎神三两声。

浪淘沙

洛水桥边日斜,

碧流轻浅见琼。

无端陌上狂风,

惊起鸳鸯出浪花。

浪淘沙

莫道谗言如浪深,

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

吹尽寒沙始到金。

浪淘沙

汴水东流虎眼纹,

清淮晓色鸭头春。

君看渡口淘沙处,

渡却人间多少人。

浪淘沙

濯锦江边两岸花,

春风吹浪正淘沙。

女郎剪下鸳鸯锦,

将向中流定晚霞。

浪淘沙

日照澄洲江雾开,

淘金伴满江隈。

美人首饰王印,

尽是沙中浪底来。

浪淘沙

鹦鹉洲头浪颭沙,

青春望日将斜。

衔泥燕子争归舍,

独自狂夫不忆家。

杨柳枝

塞北梅花

关于刘禹锡的诗有哪些

刘禹锡的诗有哪些

1、《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笑有鸿儒,往来无白。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2、《竹枝词九首·其一》

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

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陌上动乡情。

3、《竹枝词九首·其二》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晴。

4、《竹枝词九首·其九》

山上层层桃李花,间烟火是人家。

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

5、《杨柳枝词九首》

(一)

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

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二)

南陌东城春早时,相逢何处不依依?

桃李白皆夸好,须得垂杨相发挥。

(三)

凤阙轻遮翡翠,龙池望麴尘丝。

御沟春水相晖映,狂杀长安少年儿。

(四)

金谷园中莺乱飞,铜驼陌上好风吹。

城东桃李须臾尽,似垂杨无限时?

(五)

花萼楼前种时,美人楼上斗腰支。

如今抛掷长街里,露如啼欲谁?

(六)

炀帝行宫汴水滨,数株残柳不胜春。

晚来风起花如雪,飞入宫不见人。

(七)

御陌青门拂地垂,千条金缕万条丝。

如今绾作同心结,将赠行人知不知?

(八)

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西时。

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绾别离。

(九)

盈袅娜占,舞榭妆楼处处遮。

春尽絮飞留不得,随风好去落谁家?

6、《路傍曲》

南山宿雨晴,春入凤凰城。

处闻弦管,无非送酒声。

7、《君山怀古》

属车八十一,此地阻长风。

千载灵尽,赭山寒水中。

8、《庭竹》

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

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

9、《唐郎中宅与诸公同饮酒看牡丹》

今日花前饮,心醉数杯。

但愁花有语,不为人开。

10、《伤独孤舍人》

昔别矜年少,今悲丧国华。

来同社燕,不见早梅花。

11、《再伤庞尹》

京兆归何处,章台空暮尘。

可鸾镜下,哭杀画眉。

12、《鄂渚留别李二十一表臣大夫》

高樯起行色,促柱动离声。

欲问江深浅,应如别。

13、《和游房公旧竹亭闻琴绝句》

尚有竹间路,永无綦下尘。

一闻流水曲,重忆餐霞人。

14、《罢和州游建康》

秋水清无力,寒山暮多思。

官闲不计程,遍上南朝寺。

15、《九日登高》

标签:作文经典 上一篇:关于遇见的诗歌 席慕容 关于遇见的诗歌 席慕容 下一篇:做生意名言警句八字 做生意的名言警句

刘禹锡最著名的三首诗是哪三首?

《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酬乐天扬州逢席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春。

今日听君歌

刘禹锡贬谪诗的特点

刘禹锡独创豪迈劲健贬谪文化

刘禹锡(772-842)是唐朝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和诗。在中国贬官历史名册上可谓赫赫有名,一是刘禹锡一生遭贬次数最多,在地方任职时间最长。刘禹锡因参与“永革新”,失败后被贬为连州刺史,后再贬为朗州(今湖南德)司马。元和十年,因写《戏赠花君子》诗,得罪执政,被外放为连州刺史。后来又担任过夔州刺史、和州刺史。宝历二年冬,从和州奉召洛阳,二十二年的谪生涯才结束。从时间看,刘禹锡新了中国古代文人遭贬期限的最高记录。二是刘禹锡开创了中国贬谪文化的新局面。从为风格、文学创作、人态度各方面来看,刘禹锡创造了中国迁谪文化豪迈劲健的崭新风貌,打破了过去忧愁怨愤的局面,开辟了迁谪诗歌写作新路径。

从为官格上看恭刘禹一是岸不屈、顽强斗争。刘禹锡十年谪居朗州被回长安,在游玄都观时写下“紫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玄都观里挑千树,尽刘郎去后栽(《戏赠看花诸君子》)”。诗用桃花喻朝中新得势力的权贵,用看花人比喻那些趋炎附势、奔走权门之徒。刘禹锡以此诗表现了他的傲岸屈与顽强斗争,一句“尽是刘郎去后栽”,又使他获罪贬去连州。十四年后刘禹锡重游玄都临其境。一个封建时代的知识分子和官吏,不是出对生命的热爱,对生活的憧憬是不可能置自己被贬的痛苦于度外而深深爱赏异乡风情的。

同是豪放,李白的豪放多是疏狂和浪漫,而刘禹锡的豪放则是理性和严缜,经得起哲理和生活的同时考问。如刘禹锡遭贬谪,就在《桃源行》借渔人形象揭示了“桃花溪满水似镜,尘心如垢洗不去”的污浊现实与美好理想之间的尖矛盾,否了桃花源避世、世的文化传统。刘禹锡亢奋而不狂躁,悲愤而不沉沦,洒脱而不放浪,着而不拘泥,是离现实人生最近的诗人。刘禹锡人生态度最少偏,既不高蹈出尘,又不哀伤消沉;既保持积极进取的锐气,又保持着相对开朗豁达的心态。

禹锡正道直行,“忧国谋身”,但却大生“落魄不自”,偃蹇寡和,堙厄感郁,一寓诸文,便然流露深沉的悲伤意绪和强烈的孤愤情怀。同时,他又能不沉溺于困厄的泥潭,而是以百不挠的精神,达乐观的情怀,豪劲坚忍的气质,通脱圆融的态度,超然自适心灵,来面对多舛的命运,克服忧,我拯救,从而看到了生命中更多的美丽,开创了贬谪诗豪壮健的崭风貌,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刘禹锡这一诗歌风貌的底蕴,正是一种源于苦难现实并

比较一下文中的两首诗有什么不同之处?表现了刘禹锡怎样的精神?

执着,不屈不挠

刘禹锡的诗有哪些?

刘禹锡有772首诗……比较出名的

刘禹锡有哪些描写景物的诗?

春词

新妆宜面下朱楼,

深锁春光一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

蜻蜓飞上玉搔头。

竹 枝 词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岸上踏歌声。

东边

古代诗的特点有哪些

代诗的特点 (一)怀古诗

怀古诗一般是怀念古代人物和事迹的诗歌。 咏史怀古诗往将史实与现实扭结到一起、安慰,有的兼有之,钟情山水 ②描绘山川美景:

①表达像古人样建立功业志向,或久边关、赠。表现行旅之人旅途的艰辛,于是寄情壮丽的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了,形成一个新的诗歌流派、伤春悲秋、日暮思归),或物传情(月、雁、笛、柳)、赞)+物象”标题志,其次要体会意图,发展到唐代,由于战争频繁,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晋升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种积极人世,发到唐代,或在古迹、古人冠“咏”,或感慨个人遭遇,妙喻传情,感慨人遭遇,表达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景物特;

4.山水田园诗的主题: ①归隐田园、古人名,要注意富塞特征的景物和富有战争特的事件、心理,或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

因各人的情况不同。

闺怨诗,表达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①写的什么物,有什么特征;②寄托什么志,抒发年过半百、功业无成的苦恼。疾《永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表达对朝廷苟且偷安的不满; 2.写法特点:一是表现妇女对出征在外的夫的思念,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以相,故古人特别看重离别。离别之际、拟人、对比等表现手法。常有以物象题或“咏(,写法上常是白描、衬托,抨击社会现实。也有的咏史怀古诗只是对历史作冷静的性思考与评价,或抨击社会现实、“征”;抓住关键词语,体味术特点,或写思念亲友,或写征人思乡,所以这类诗文就特多,它或写羁旅之思。 1.内容范围,抒发对古人的缅之情;

②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不满甚至批判。 咏史怀诗的鉴赏首先要弄清史实、典故; 3.分析重点,总会引起浓浓的思乡怀人之情;抓住意,构建图景、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热爱祖国河山; ③厌官场黑暗,抒发闲适情调,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 (三)写景诗

南朝谢灵运山水诗之先河,东晋陶明开田园之先河,表达对战的厌恶或鼓励丈夫建立业的情怀;二是表达对出门在外的丈夫的思念,表达女子的柔情别绪,忧愁伤感,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一个永恒的主题,有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是王维、孟浩然。 山水田园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

③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咏物言志,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志向或品质;或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对人的评价,今昔对比,表达了诗人的历史沧桑感,多借古讽今。

3.分析重:鉴赏边塞诗要结合作者的生平思想和诗歌创作的具体时,体味诗人在诗中写的是什么。 ④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 (二)咏物诗

1.咏物诗的特;报国无门的怨愤归家无望的哀痛;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惨烈,或写闺中怀人。写作上或触景情,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山河沦丧的痛苦、王龄、“咏怀”等字样。 2.内容特点。 2.内容特点。 3.分析角。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五)行旅诗和闺怨诗

古人或久宦在外,表达对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向往,仅是客观的叙述,诗人自身的遭遇不在其中,诗人的感慨只是画外之音而已。如刘禹锡的《乌衣》、战争为题材的诗,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借景

标签:作文经典 上一篇:关于遇见的诗歌 席慕容 关于遇见的诗歌 席慕容 下一篇:做生意名言警句八字 做生意的名言警句

诗作中,刘禹锡首先紧承白诗末联“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之句,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表达了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然后写自己归来的感触:老友已逝,只有无尽的怀念之情,人事全非,自己恍若隔世之人。无限悲痛怅惘之情,不禁油然而生。诗人于是推开一步,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争春。一洗伤感低沉情调,尽显慷慨激昂气概。尾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全诗感情真挚,沉郁中见豪放,不仅反映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都以做官为最高理想,即所谓“学而优则仕”。的确,“学而优则仕”是古代知识分子实现人生理想及价值的主要途径,问题是,他们一旦靠读书做上官以后,就进入到了沉浮的宦海之中,稍不留神就有遭遇贬谪的危险。于是,在历史上,便有了一个特殊的文人群体,即在参与朝政中遭遇挫折而受到贬谪的官员。当然,贬官的情况千差万别。有的被贬是为一己私欲,有的却是心怀天下。就其结局而言,有的建功立业,得以光照史册;有的吟诗作赋,在文坛永垂风流;有的则并不为人同情,从而被遗忘。贬官的遭遇,除了降职、贬逐前往荒远之地外,不少人还经历过囹圄之祸。

大唐时代,文人遭遇贬谪的现象十分普遍。贬谪诗人,来到穷荒僻远的贬所,除了自然环境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贫乏而导致生活的格外艰难之外,更难承受的是心灵的孤独。生长在北方的诗人,初到南方,因语言不通,常会导致与当地人的疏离和隔阂而,这种疏离和隔阂又会日益加深他们的孤独感。柳宗元所谓“异服殊音不可亲”,就典型地表现了这种心态。

作为贬谪者,他们又常常遭受社会的歧视、朋友的误解、旁人的冷落和上司的压迫,孤独之外又有深重的屈辱感。他们原本有着强烈的进取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迫切希望在政治上有所作为,而随着贬居时间的延长,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有限的生命时光在穷乡僻壤中白白流逝,被社会抛弃以及生命被拘囚以至于渐趋荒废的怨愤便会不断强化。

于是,这些贬谪文人便将仕途的不幸转化为文学精神的升华,把文学创作看成是他们生命的另一种存在形式,以此为动力而进行他们精神世界的定位与重建。

当然,不同的人格个性,面对生命的沉沦,所表现的抗争精神又不一样。所以以下,我将例举几个举足轻重的唐代贬谪诗人,试论政治贬谪生活对他们精神思想以及文学创作所造成的影响。

一、李白:从狂放浪漫到悲愤不平

李白终生幻想施展抱负,干一番经天纬地的大事业,这在他的诗中随处可见。他在《上李邕》一诗中说: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时人见我恒殊调,见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他以《庄子》里那搅动天海的大鹏自比,对自己的政治才能充满自信,受到世人嘲笑,还以孔子“后生可畏”的话为自己辩解。

李白长于描绘祖国大好河山,他的这类诗同王维、孟浩然的诗格调不同,如果说王维、孟浩然的风景诗是细致入微的工笔画,那么李白的风景诗则是飞动椽笔的大写意。他常常不是作一草一木的刻画,而是从宏观摄取大自然的神韵。长江大河,巉岩峭壁,万里风云,幽石古木,一到他笔下立刻飞动起来,为他所驱遣,创造出一个与造化同在的神话般的世界。如《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中写庐山景色:

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

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这是多么宏大的气势!真可开拓读者的心胸神臆,令人魂悸魄动,惊起长嗟。只有李白的胸怀才能装下这样的气势,只有李白的神笔才能写出这样的气势!

可是,自古才子皆恃才傲物,李白亦是如此。当时,朝廷昏庸,权贵糜烂,他的政治抱负根本无法实现。李白不满这样的处境,对腐朽权贵更是鄙视轻蔑、嬉笑怒骂,因此受到了朝廷中腐朽势力的种种诋毁,终于被排挤离开长安。宦海的沉浮,仕途的失意,虽未能使怀着“上为王师,下为伯友”的李白去实现自己“斗转而天动,山摇而海倾”的伟大抱负,却使他在诗歌的创作上达到登峰造极的境界。就在这一时期,他满怀悲愤地写出了一系列揭露唐朝统治阶级的黑暗,表达拯物济世理想和反对黑暗现实、蔑视权贵的惊世之作。《蜀道难》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之一: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安史之乱期间,李白又因曾为永王李璘幕僚,受璘败牵累,以“附逆”罪名流放夜郎。李白贬谪夜郎,虽避免了在战火中的颠沛流离,却也经历了一场辗转三千里,奔波劳累,餐风露宿之苦。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而夜郎的山水沉默无语,只将那一声来自山腹深处的太息淹没于长箐沟壑之中。风生水起,紫烟冲天。诗教之风,从此便深植于青翠如云的山峦,浩瀚如海的山浪之中了。一曲“夜郎天外怨寓居,明月楼中音信疏”,一支“拔剑击前柱,悲歌难重论”;一首“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自此,李白彻底与政治绝缘。

二、王昌龄:从雄浑高远到清逸明丽

王昌龄早年多写边塞诗,反映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篇篇是神品,首首是战歌。尤其是王《出塞二首》(其一)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更被人们誉之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

全诗的主调,是最末一句表现出来的卫国豪情,悲壮浑成,给人以大气磅礴之感。诗人从秦汉的明月关山落笔,上下千年,同此悲壮,万里征人,迄无还日,不仅写出了沉思历史时对勇于献身边关者的同情和民族自豪感,还隐含着对现实中将非其人的讽刺。如此丰富的内容和深厚的情感,压缩在短短四句诗中,意脉细密曲折而情气疏宕俊爽,堪称大手笔。

有人说,看一个人的为人,看他交的朋友就行了。王昌龄和李白、孟浩然既然都是好友,历来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所以王昌龄肯定也是个不拘于世俗、特立特行的人,在当时也是毁谤多招。

王昌龄在长期的贬谪中,虽有凄清幽怨之情,但由于对忠信节义操守的信奉,对入世功业的坚执,以及对大道玄化的体认和世外境界的向往,使他不断地化解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从而心态变得开朗而豁达,自信而超越,深情而飘逸。如《芙蓉楼送辛渐二首》其一: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借送亲友以自写胸臆,用“冰心在玉壶”自喻高洁,意蕴含蓄而风调清刚,而在唐代赠答诗中独创灵境,卓然一家。

三、韩愈:从剑拔弩张到寂寞悲凉

韩愈的仕途是不顺的,他四次应试方才取得入仕的资格,求官几乎近十年,却无一官半职,后值右升,几起几落,才得任刑部侍郎。按理说他应万分珍惜,小心谨慎少逆龙颜,但他一心为国为君“除弊事”,文章写得针锋相对、剑拔弩张,不管头上乌纱是否保得住,也不管项上脑袋是否有危险,终于犯了人主之怒,被贬为潮州刺史。

韩愈一生用世心甚切,是非观念极强,性格木讷刚直,昂然不肯少屈。贬谪到潮州,对韩愈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打击,那是何等的大起大落,更何况左迁途中还死了一个女儿。当他到达离京师不远的蓝田县时,他的侄孙韩湘,赶来同行。韩愈此时,悲歌当哭,慷慨激昂地写下名篇《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 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 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奏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 好收吾骨瘴江边。

“家何在”、“马不前”六字,流露出的是怎样的英雄失路之悲?末句“好收吾骨瘴江边”更是向侄孙交代后事,进一步吐露了凄楚难言的激愤之情。

此外,韩愈还作有一首七言绝句《湘中》,写的是“猿愁鱼踊水翻波,自古流传是汨罗。苹藻满盘无处奠,空闻渔父扣舷歌。”自从汉代贾谊被贬长沙写了《吊屈原赋》之后,凭借吊祭屈原来寄托失意之感,就成了迁谪诗中常见的手法。韩愈此诗别具匠心,不写凭吊,反倒写无处祭奠;典故也不直接用,象末句“渔父”几乎看不出在用典。全诗以神秘空灵的意境烘托心头的迷惘惆怅,这就更深刻地表现了世无知音的寂寞和悲凉。

四、柳宗元、刘禹锡:一生贬谪

柳宗元与刘禹锡的政治遭遇十分近似,他们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穷僻荒远的贬所度过的,但两人的思想性格却有着明显的差异。二人虽同经忧患,但刘禹锡仍然保持着倔强刚猛之气,对时弊的讥弹,对新贵的嘲讽,以及傲视困苦的昂扬奋进,虽然使他屡受打击,但毕竟令心中的郁结获得宣泄与超越。柳宗元的性格比较沉郁,而对社会人事的深思敏悟,又加深了他这种性格气质,他只能将感愤时事、自伤身世的激切与愁苦,寄托在孤傲高洁、幽峭孤直的怀抱中,但是他对那场导致自己终身沉沦的政治悲剧始终难以忘怀,因而很难超拔出来。

(一)柳宗元的怨怼忿愤

柳诗描写其贬谪中的痛苦,读来很令人震撼,如《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觇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苈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诗中以“惊风”“密雨”刻画忧患煎迫之状十分传神,这两句既可以象征险恶的政治环境,也深刻地传达了诗人饱受惊惧的心情,而“岭树”一联则描绘出远贬蛮荒之地的凄凉孤独。全诗被凄风苦雨、萧骚不宁的气氛所笼罩,传达出内心的“茫茫愁思”。确如沈德潜所说:“柳诗长于哀怨,得骚之余意。”

(二)刘禹锡的豁达明快

白居易给刘禹锡的赠诗中有“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相蹉跎”之句,他认为同僚大都得以升迁,只有刘禹锡在荒寂的和州空耗光阴。显然,他是在为刘禹锡不平,正如他在诗中所说:“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大多。”对此,刘禹锡自己却豁达得多,他在酬诗中乐观地写道: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沉舟”、“病树”,以物喻己,是他人生概括的两个物象,但诗句中却没有表露出怨尤,反而是在劝慰白居易不必为自己的人生失意和仕程失意介怀,表现为一种世事变迁和宦途谪升的豁达开朗,也一如他诗中所云,沉舟之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萌春。二十余年的谪居生活,并没有让他消沉颓伤,那是因为他亲历了人世荣辱、目睹他人宦海沉浮后早已宠辱不惊。

永贞遭贬对于刘禹锡的打击可谓是致命的,他有一百条理由怨恨、沉沦或遁世,但是诗人没有被击倒。他没有以泪洗面,灰心丧志,也没有隐逸江湖,傲啸林泉,更没有留连诗酒,嘲风弄月,甚至没有停留于呼冤叫屈,倾泄激愤,而是以豪迈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有悲而不哀,有怨而无悔,绝不沉沦,绝不颓废。在贬谪的诗文里,他寄情的山水是明丽清新的,他纵目洞庭,看到的是“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不仅以巴山楚水二十三年的时间,刷新了中国文人遭贬期限的最高记录,而且以豪迈乐观的精神,创造了贬谪诗歌豪壮劲健的崭新风貌,打破了贬谪文学沉湎于幽怨、孤愤的套数,开辟了贬谪诗歌写作的新路径。贬谪对士人来说绝对是一场政治悲剧,心难免被莫名的悲凉哀伤笼罩。著名文人上官仪、李峤、苏味道、宋之问、柳宗元、李德裕等都是经不起生活和心灵的双重磨难,在南方贬所赍志而殁的。就连平日里傲骨铮铮、豪气万丈的李白,一旦长流夜郎也变成了“愿结九江流,添成万行泪”的低徊。至于韩愈,更是一贬而准备就死,嘱侄孙“好收吾骨瘴江边”,只是一片凄楚。早年抨击权豪最切,“惟歌生民病”的白居易,一经贬谪,便已“面上消除忧喜色,胸中消尽是非心”,躲到庐山与僧人结社唱和,诗酒度日去了。

可见,贬谪之于唐代文人,无异于灭顶之灾。要在如此巨大的生活落差中经受住生命和心灵的磨难,保持平衡乐观的心态和积极向上的精神,是非常困难的。因此,绝大多数的唐代迁谪文学作品,仍然是以“怨愤”为基调的,大体上都是凄怨的倾诉或激愤的抗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389361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9
下一篇2023-08-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