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佛菩萨是不贪世间一丝一毫的名利,何以在佛经中说到世人若以香华,七宝,饮食供养佛菩萨会有如许功德?

诸佛菩萨是不贪世间一丝一毫的名利,何以在佛经中说到世人若以香华,七宝,饮食供养佛菩萨会有如许功德?,第1张

是这样的:诸佛菩萨是不贪世间丝毫名利的,其实这句话是说对了一半。因为诸佛菩萨连世间的丝毫都不贪,不仅是名利不贪;非但世间的丝毫不贪,连出世间的丝毫也是不贪的。因为破除贪嗔痴的诸毒才能成就诸佛菩萨。

而佛经中说的正是教导众生如何跟佛菩萨一样,破除贪、嗔、痴,也成就诸佛菩萨的智慧功德

比如你说的“若以香华、七宝、衣服、饮食供养诸佛菩萨,就会有如许功德……”等等,供养是意义是通过以世人所贪执的东西来做供养布施,以此来去除对外物的贪执;同时,以自己所好之物供养佛菩萨,更是见贤思齐,以效仿佛菩萨的德行而消除自己内心的无明

修行的过程都是自己的事,是在自己的心田里种地。种什么是自己的事,收获什么也是自己的事。与佛菩萨没有关系。佛菩萨只是教导你种这个心地的方法而已。

你通过佛菩萨教导的方法去实践,通过供养的方式来破除自己内心的贪执,自然收获清净智慧的果实,获得自己内心无量的功德。一切法都是你内心的修行,不是在外相上做功夫。

不明白佛理的人看到这个行为会以为是通过香华、七宝等外物贿赂佛菩萨,以此来换取什么功德。

殊不知,功德是无相的,离一切念才是功德。也就是内心没有供养的对境;没有供养的外物;也没有去供养的人,如此三轮体空的供养才是最大功德的供养。

梁武帝建寺造像无数,达摩祖师说没有功德,就是因为一念执着,就已经没有了任何功德,只是得到些福德而已了。

所以,一切功德都是自己内心的果报,在心地上的耕耘和收获,与外在的佛菩萨无关的。外在的佛菩萨都是你修行的工具而已。

这就是心地法门的真正意义。

外在特征:

我们经常听到有人说:“你看他长了一副菩萨相,想来定有一颗慈悲心的。”而面相如菩萨的人,命中更是佛缘相伴,此生灾难不近,富贵常伴。当然,面随心转,看相不如看心,如果你现在已经拥有了菩萨相,那请保持一颗善心继续好好生活下去;如果没有这些特征,也不必沮丧,用真心去渡自己一副菩萨相吧!

1、眉毛入鬓的人

眉毛飞扬入鬓、双眉之间的距离宽于两指眉毛其实反映的是我们内心世界的情感变化,而飞扬入鬓的长眉,代表此人印堂宽润,有颗一心向善之心,无论男女都是值得托付的人。

2、眼神温和,眼珠大而黑

眼神温和,眼珠大、瞳色黑且深邃的人,会被认为是有佛缘之人,有菩萨保佑的他们比较有慧根,虽聪明且心中有正念,所以往往能被福报。(当然,这里的眼珠大不一定也要眼睛大,因为眼睛大可能眼珠小,眼睛小也可能眼珠大)

3、鼻正鼻善的人

鼻子也是观察一个人是否心地善良必不可少的一个指标;鼻梁挺直、无折断就是一个正直好看的鼻子。有佛缘的人一般性情温和,鼻亮直不会歪曲折压,鼻孔一般不会外露,给人一种春风和煦感。

4、嘴型方正的人

圆润的花瓣唇是诸多佛祖画像的标配,唇如其名,就像两瓣鲜色的花瓣,生着这种唇的人往往有一颗慈悲心,常常能道一些善言点化他人。

5、脸型端正饱满的人

看一个人的心地是否善良,首先就要看其脸型是否端正饱满。如果头尖面尖嘴尖则通常不是善心之相;如果端正饱满,则表明他是值得信赖之人。所以脸见尖的狐狸会被认为是勾引人的狐狸精,而脸方正大气的老虎狮子会被认为是霸气、权威的象征。

6、两耳垂肩的人

耳朵是代表一个人的智力与知足的,耳朵如果干瘪无肉没有耳垂,这是欲望无止之相。而两耳轮廓分明,两耳垂肥厚长大,俗称两耳垂肩,主多福多禄,多有慈善好生之德;所以那些佛像一般都是两耳垂肩。

俗话“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说的正是一个“缘”字。人生在世,有存有亡,有聚有散,其中契机,全系于一个缘字;如果有一天当你走在大街上,有人对你微微一笑,这也有可能在后世就是一个新的缘起。缘起到底在哪里?就在一个人的起心动念之间;这个念的善恶也决定着后世缘的结果,是善缘还是恶缘。

答案 佛教中,菩萨最后段的烦恼被称为“无明烦恼”,指的是对自我与事物的真实面貌缺乏正确的认知,因而陷入无止境的痛苦之中,这种烦恼也是成住坏空等诸法的根本原因。通过修行获得智慧和觉悟,才能解脱于烦恼之中,达到涅槃境界。解释 菩萨最后段的烦恼指的是“无明烦恼”,它是造成一切烦恼的根本原因,是佛教教义中比较重要的概念之一。所谓“无明”,即相信自己存在本质上的自我(我执),相信事物具有独立存在之性。在佛教看来,这种认知的执著是造成一切痛苦之源,因为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总会面对变化、破灭和不如意的事情,如我们对这些现象过分地认同,就会产生痛苦情绪和不满情绪。拓展内容 在佛教中,除了“无明烦恼”之外,还有三毒(贪、瞋、痴)和八万四千烦恼等的分类。其中,三毒是指破缘的欲望、厌恶和无知,是人类生命中无穷的痛苦和无明的根源。八万四千烦恼也是人类生命中出现的极多的难以承受的压力,是常常被认为是人类无法避免的,所有人都会经历的。佛教通过消除烦恼的方法,传授人类苦难中寻找解决之道的基本精神。

我以佛教的观念回答你,这种情况我遇到了几位,和他们交流得知不是痛苦、不是悲伤、是激动又说不清楚所以然来,细品味是一种亲人久别重逢的感觉,这种现象多数发生在没有真正皈依佛门的人,皈依佛门真正学佛了,自然就好了。原因是前世或前几世曾是学佛人,对佛菩萨的感情非常深厚,今生又无缘深入佛法,自己并不觉知,是在第八识田或者深层意识里迸发出来的情感而表现出来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389436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9
下一篇2023-08-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