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材料投放种类丰富数量充足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1、体现幼儿园质量:材料的品质、种类丰富以及数量充足,可以体现幼儿园的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吸引更多家长前来报名。
2、满足幼儿的需要:幼儿喜欢尝试和探索新事物,幼儿园的材料种类较少,数量不足,很难满足幼儿的发展需要,很难产生新鲜感和刺激感。
3、促进幼儿的发展:丰富的材料可以促进幼儿的身体、智力、语言、情感和社交等各方面的发展,培养探索精神、创造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4、体现科学教育观:现代幼儿教育强调科学教育观,通过材料和活动提供有趣、有意义、有挑战性的学习体验。丰富的材料可以更好地体现科学教育观,有利于幼儿的全面和综合发展。
幼儿园材料的质量很重要,必须确保材料使用安全、无毒无害,符合教育教学目的和要求,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思维探索。
〔关键词〕 幼儿教育;区域材料;投放;教育目标;内 容;兴趣 〔中图分类号〕 G613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1)09(B)―0070―01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而区域活动作为一种教育游戏活动,同样受到了孩子们的普遍欢迎。它的教育功能主要通过材料来表现,而活动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材料投放是否合理。那么,该如何选择投放活动材料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索。
一、根据教育目标和内容投放区域材料
材料的投放要为教育目标服务。比如,根据《七彩世界》的主题目标,可在美工区投放多彩叶片、皱纹纸团、蜡光纸、纽扣、棉签、颜料等多种材料,让幼儿通过拼贴美丽的花朵来感受色彩的美。在科学区提供水彩颜料(均是红黄蓝三色)、吸管、记录纸、调色盘、棉签、彩色透明纸,让幼儿用吸管将两种水彩颜料吸到调色盘中,用棉签调和,观察并记录颜色发生的变化。利用彩色透明纸,引导幼儿透过彩色纸看世界,观察万物色彩的变化。在益智区应提供彩色图形木块、各种图案卡纸,让幼儿找出相应的彩色形状摆放在对应的图案上。而在语言区,则应提供各种水果、相关内容的挂图、彩色图书,以便让教师来讲述故事。
二、根据幼儿的发展需要投放区域材料
幼儿是不断发展的个体,区域活动的内容和材料也应根据幼儿的发展而变化,使活动区及区内材料设置始终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每个区域的活动内容安排既要贴近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又要有利于幼儿获得新的知识经验,循序渐进。如语言角,幼儿的表述能力可从看图讲述开始,逐渐提高到排图讲述,材料投放要从有序到无序和拼图构件。最后幼儿可按自己的意愿将一组散乱排列出次序,然后按图讲述。在此基础上,幼儿还可做拼图讲述,把自己喜爱的摆放在背景图上,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再让幼儿按画面的情景讲述。也可运用剪(投放剪刀、胶水、旧图书),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通过思维和想象,在纸上构出画面进行讲述,这样,幼儿就会由看一幅画说一句话发展到能逐渐运用自身经验和行为标准,编出较为连贯的有一定情节的故事。
三、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投放区域材料
材料的投放要考虑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我们有时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些幼儿总是喜欢在一个区角活动,而对别的区角没有兴趣。这时,教师就要对照目标看一下,所选的材料是否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再看材料是否具有游戏性。只有材料是玩具,幼儿才爱玩。比如,小班时,总有几个幼儿喜欢玩娃娃家的游戏,而对美工区、生活区不感兴趣。于是,笔者就表扬了美工区和生活区的幼儿,并在这两个区内投放更多有趣、可操作的材料。果然,没多久那几名幼儿也开始进这个区玩了。因此,投放材料时要突出材料的新颖性和趣味性,要不断增添新的活动材料,要常换常新。
四、根据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投放区域材料
区域活动中应根据不同年龄、身心特点投放不同层次的活动材料。如,小班幼儿喜欢模仿,社会经验欠丰富,在区域活动中可多提供些角色简单、分工明确的“娃娃家”,有利于培养幼儿交往的能力。在中大班可以玩超市购物的游戏,在活动中锻炼幼儿算数、交往等多种能力。同样是建构活动,在小班,教师可根据幼儿善于模仿的特点和小肌肉群发育不够发达的生理特点,可提供体积大一点、类别相同的建构材料。而在大班,幼儿动手能力强,思维敏捷,因而提供的材料应注重多样性、丰富性,满足他们探究的需求。
五、根据幼儿的活动情况不断调整材料
在数学区投放的纽扣分类材料中,原本只是请幼儿按颜色进行分类和数数。随着幼儿兴趣的减弱,教师在此材料中添加了一份记录表,请幼儿将每次抓出的纽扣在记录表中按照颜色记录数量。几次游戏下来,我们发现幼儿的游戏兴趣高涨,游戏目标也得以深入。记录表的添加增强了该材料的可操作性,提高了任务的难度,并且能使幼儿直接、及时地看到自己在操作材料时的成果,给幼儿带来成就感。通过这样的尝试、探索,我们体会到应根据实际情况添加新材料,这样做既满足了幼儿对游戏的需求,同时也促进了幼儿手和眼的协调性,培养了幼儿对事物的分析能力,充分发挥了区域活动的作用。
编辑:郭裕嘉
一、幼儿是活动的主体,让材料促使幼儿动起来
在幼儿自由探索时,教师要根据幼儿的探索情况及时创设环境,提供相关材料,并考虑怎样合理应用材料。
1材料的投放与主题内容相结合,围绕主题目标开设区域活动。主题活动是一种整合性的活动,具有开放性、综合性、整体性的特点,往往一个主题的内容可以涉及音乐、美术、语言、运动、游戏等多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的网络化结构。而区域游戏正是实现主题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材料是支撑幼儿游戏的基础。根据主题活动的目标有计划、有目的、有选择地投放游戏材料。如在“可爱的小兔”这一主题下的表演区“小兔乖乖”内,我用泡沫和卡纸为孩子们制作形象的大树,用皱纸剪出小草贴在墙边,使表演区的背景凸现出来,再配上各种色彩鲜艳的头饰和一些道具。孩子们都非常喜欢这个游戏。
2不断加强材料的可操作性,使之丰富多样。幼儿的认识和能力都是在操作和活动过程中建构的,通过动手操作可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有利于幼儿进行自主探索学习。而区域活动的目的在于让幼儿动手尝试、操作,并且从中能感受到快乐和趣味。
3提供合作游戏的材料,提高同伴间的交往与协作能力。小班幼儿个人意识较强,缺乏合作意识,常常会发生争抢玩具的现象。在区域游戏中提供合作性的游戏材料,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苹果和桔子”这一主题下的区域活动“桔皮贴画”中,我把背景图案画得很大,要求孩子们一起合作制作。当完成了一幅画后,大家觉得一起玩比一个人更开心。
二、创设宽松自主的活动氛围,为幼儿的发展提供自由的空间
1融洽的师生关系。宽松的游戏氛围能否出现,还取决于游戏时师生间的关系。教师在营造活动氛围时,应以一颗不泯的童心去理解幼儿的感情与需求,以平等的伙伴关系身份介入幼儿游戏。游戏时幼儿就是活动的主人和中心,教师要尊重幼儿的想法和玩法,与幼儿共享快乐。
2融洽的生生关系。幼儿在游戏时自然要与同伴进行交往。教师要帮助幼儿在交往中学会处理彼此的关系,让幼儿懂得尊重别人是首要,同伴间要有礼貌。幼儿交往中最容易出现的情况是争抢玩具和意见冲突。对此,教师要分清情况,公正处理,避免主观臆断,粗暴干涉;要引导幼儿分清对自己玩具和别人玩具的正确态度,学会与别人商量和爱护别人的玩具,让别人乐意借给你玩。
三、提供层次性与多样性活动材料,满足不同幼儿发展需要
1材料的投放要根据幼儿不同的需要、能力,尽可能多提供有较强操作性、趣味性、可变性的材料吸引幼儿主动探索。不同的幼儿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同一年龄的幼儿也存在着能力上的差异,而且发展速度也不一样。所以在提供材料时千万不能“一刀切”,使每一个幼儿都能在适宜的环境中获得发展。
2注意收集材料的安全卫生。收集的材料大部分来源于大自然和孩子,教师必须注意幼儿的卫生、安全,把幼儿的安全放在首位,以免意外事故发生。
四、家园合作准备材料,丰富幼儿区域活动
皮亚杰提出:“儿童的智慧源于材料。”区域活动的教育功能主要通过材料来表现。区域活动材料越丰富,形式越多样,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就会变得越聪明、自信、大胆。因此在材料收集中就需要教师、家长和幼儿共同配合。
1充分利用自然物。在自然区域里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游戏材料。如:小树叶粘贴成小动物;叶子拓印,制成“书签”;小石头当成计算材料……孩子们能在随心所欲的玩乐中得到自由的体验和创造的乐趣,也增加了想象力和合作能力。
2巧用废旧物品。如:教师或幼儿带来家中的洗发水瓶、化妆瓶子投放到“理发店”;方便面碗种上了葱、蒜;小朋友穿过的小衣服制成了小娃娃服;瓶盖做成了串铃……幼儿参与制作,动手能力提高了,创新意识增加了,环保意识形成了,也更喜欢玩区域活动了。在《我爱家乡》的主题活动中,家长送来了幼儿的旅游照片、名胜古迹的、纪念品、旅游录像等相关资料,为活动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班级区域活动环境的创设不仅是美化活动室,也是幼儿自我表现与展示的舞台、想象与创造的天地,还是家园信息与经验交流的窗口。遵循杜威的“做中学”、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和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我们结合实际对材料的投放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改进,不仅为幼儿提供了一个最佳的教育环境,而且对促进幼儿的智力、情感、社会性语言及动作技能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游戏之所以受到幼儿喜爱,是因为他们在游戏中可以做自己感兴趣的事,运用适于
自己的方式进行探索、挑战,无论幼儿在游戏中预备做什么,他都能够从中有所获得。对于幼儿而言,游戏是一种有目的的学习手段,因而,教师在组织幼儿区域活动时应给予幼儿充分的自由选择权利。
提到“自由”,老师们就会发出一连串的问题 :“自由选择”是让幼儿想玩什么就玩什么吗?幼儿总是盯着一个区域游戏玩怎么办?给了幼儿充分的“自由”,教师可以做些什么?幼儿的“自由”与教师指导的关系该是如何呢?
教师在组织幼儿区域游戏时,可遵循如下原则,来体现幼儿的自由 :自选——让幼
儿根据自己需要和兴趣自由选择活动内容及材料,教师干预少 ;自定——幼儿能够不同程度的参与区域划分、活动材料的提供以及区域规则的制定等 ;自学——幼儿在与活动材料、同伴等相互作用的过程,获得一种个性化的学习 ;自评——幼儿通过游戏均能过得快乐、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同时,教师应明确“自由选择”与“遵守规则”是不矛盾的。“自由选择”在“遵守规则”的前提下,体现出不同的形式 :“自由选择游戏、同伴、区域”“每天玩不同区域”是教师向幼儿提出的要求,自主选择同伴和游戏区域是幼儿的权利 ;“自由选择”游戏内容在一个区域里有着丰富的游戏供幼儿选择,而按照一定的玩法和规则进行游戏,则是幼儿需要遵守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