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心没肺,没有感情,要怎么改变?

没心没肺,没有感情,要怎么改变?,第1张

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放平心态,一切都会好起来。

你千万不要成为他们中的一个——如果你正遭受这些问题中其中一个 ,找出解决的办法,不管是要去做治疗,单独修养,或仅仅是需要和你伴侣聊天保证自己会改变。

一、 总是想赢

恋爱关系的致命杀手之一就是好胜心。我不是指在网球赛中你不能忍受失败的那种竞争姿态,而是指你的恋爱态度,你视这种关系本身为一场比赛,并想获得胜利。把一场恋爱当做一场竞争的人总是寻求优势,占上风,拥有一些能控制对方的想法的,如果你觉得自己有些事不能告诉对方怕他/她借此攻击你,那么你就是处在竞争关系中——但这种关系不会长久。

二、不信任

在两性关系中有两方面信任很重要。第一是要足够相信对方不会欺骗或伤害你——并且相信对方也如此信任自己。另一方面是确信不管你做了什么或是说了什么,对方都不会离开你并会一如既往的爱你。如果其中一人利用对方的信任做了不可原谅的事,那么第二层信任都将不复存在,你们的关系就此结束——即使是长达十几年的感情。

三、不交流

对于两性关系中让他们郁闷心烦的事,很多人都会保持沉默。一来是他们不想说出来伤对方的心,其次是因为他们想要保持强势地位(参考第二点,常见的情况是:“如果你不知道为什么我会发狂,那我当然不会告诉你!)这种方式在短期内可能会让对方相安无事,但长期下去它会逐渐侵蚀双方感情基础,使其日渐薄弱。小矛盾堆成了越来越大的问题——由于你的另一半车沉浸在幸福的假象里而忽视了这些导致问题堆砌的矛盾。更糟的是,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些会成为让你郁闷的理由,最终,沉默反映了信任的缺失——正如我所说,一段关系就此完结。

四、不倾听

倾听——用心的倾听——是很难得。听到别人似乎在指责自己时想要为自己辩解是正常的情况,所以我们常常是打断别人来为自己辩解开脱,或者只关心怎么为自己辩解,而并没有认真听完别人所说的话。

但事实是你应该仔细听对方的谈话,甚至应该在对方的日常念叨中听出他们的暗含的意思,以揣摩出连他/她自己都不十分清楚的梦想和愿望。如果达不到这种程度,至少对你所爱的人来说,这是一个问题。

五、 花钱不节制

这一点对我来说是个深刻的教训——它直接导致我7年恋爱关系的结束。当你单身时,你可以在任何时刻买下你想要的任何东西而不用考虑将来会怎么样。虽然不明智,但是你承担后果的也只是你自己。当你和某人确定长期的恋爱关系后,这种花钱方式就不现实了。你的配偶——和你的孩子(如果有或打算要小孩的话)——将会承受你这种恣意花销所带来的不良后果。

所以你最好养成好良好的消费习惯,以日用品开销为主,如果有结余,再和对方商量一下怎么用这笔钱最好。

目前开销问题导致两性关系产生矛盾的情况越来越多。因为越来越多的人即使婚后也选择财务分开。这种安排本身是无可厚非的,但与想象中相反,财务独立需要双方更多的交流和参与。如果你认为花的是自己的钱其他人没权利干涉,那么你的两性关系注定会失败。

六、怕分手

享受幸福两性关系的人是不会担心分手这个事的。如果你担心,那就说明你们的关系出现危机了。但通常问题正是源于这种担心本身。因为它不仅表示你讨不到对对方的不信任,也显示你对自己信心不足——你担心自己不够好,没有人真正有理由会想和你在一起。迟早你的配偶会醒悟过来然后离你而去。

所以你花更多精力来维护这段感情表面的光鲜亮丽而不是塑造自己的内心世界,使自己自信。容我直言,这样做不但不会让你自己满意,也讨不到你恋人的欢心。

七、太依赖

两性关系中支持和依赖是一个不好把握的度。如果你依靠你的配偶——那就是说,离了他/她你完全没法活-这样你就过界了。你的伴侣现在承受着压力,他各方面都要把你照顾好而这种压力会使得他不满。如果你总是期望对方来维持这段感情而自己什么都不做——我这里指的是财政和感情支持,那么你就有困难课。

注意:我不是说你需要平等的担负生活开支——我的意思是如果你不能为生活费出力,其他方面也无任何贡献。那么这段感情就不正常了,当然也就不会有好结局。

八、期望得到快乐

一段糟糕的关系的标志就是:其中一方或双方都期望让对方快乐或希望对方令自己快乐。不管对自己或是双方而言,这都是个不切实际的期盼——除了你自己,没有人能让你快乐起来——但把它作为两性关系的期待是不切实际的。

相处不只是快乐,很多时候你你不会感到快乐甚至也不应该觉得快乐。当你觉得失落,痛苦,压抑或悲伤时,有一个人可以依靠甚至比起一直快乐更重要。如果你期望对方让你快乐——或更糟的是,你因为不能让对方快乐而觉得有挫败感——那么你们这段感情是经受不起挫折的。

九、从不争执

偶尔的良性的争执是必要的。某种程度上,争论能够解决一些琐事以避免它们集成大问题。但同样,在争吵中发泄愤怒是人类情绪构成中非常正常的一部分。你的恋爱关系必须足够强韧,能够包容真实的你而不仅是你好的方面。

夫妻间不争吵的原因之一是他们害怕冲突——这反映了相互间信任的缺乏和恐惧。这样是很不好的。另外一个原因是他们认为愤怒是不讲理,也是徒劳的。他们认为争吵就是分手的表现而不是两性关系发展中极其自然的一部分,当争吵让双方都感到不快时,它能使得双方都说出自己都吃惊的话——这可以避免他们相互容忍到爆发无可挽回的争斗。

十、想得简单或想得太难

我听说过的两性关系中有两种恋爱态度非常有问题。一种就是认为两性关系应该简单,如果你真的爱一个人并打算和他/她相伴一生的话,很自然就会水到渠成。另一种态度是相处是件麻烦事——正是因为麻烦,所以要努力获得。

这两种观点都会导致你不会费心经营这段感情。你不花心思因为你认为它应该是水到渠成的,所以不需要努力,或认为它本身就是个麻烦事,如果你努力,也不会因此変简单。在两种态度下,你很快就会精疲力尽——一则是因为眼下你忽视的问题根本没按你期望的那样自行解决,二来是你一直制造的问题使得你力不从心,了太多心思的感情可能会遭受以上态度的影响,但不花一点心思的感情也好不到哪去。

感觉自己没有什么情感,是为什么?

有感情也不一定动容,有“哀莫大于心死”一说,最深最浓的情感往往无须言语神情。你不是没有感情,只是不愿轻易表露罢了。也许是你害怕伤害把心封闭起来,努力划开自己和外界的距离,把自己放在高处,有点唯我独尊,俯瞰众生的感觉。

没有人天生冷漠。人是拥有感情的,不管自己是否感受得到。

但是你是可以认为自己好像感受不到感情,因为缺少觉察,可能和成长经历有关。

不过如果你只是只爱情,那有的人个体性比较高,不需要亲密关系也可以过得很好,这个没有问题。

导致没有情感的原因非常多,具有个性特点,通过心理咨询讨论这些情绪情感是非常有益的。

如果因现实条件暂时不能做心理咨询,我们还是可以做些什么。在给出建议前,我想再赘述几句情感的发展过程。

一个人首先有感觉,感觉是由感官刺激或想法所致;有不同的感觉产生不同的情绪,情绪相对短暂,如高兴、生气、紧张、害怕等等;情感是一系列的情绪组合,会相对稳定、深刻,如对真理的热爱、对某种美的欣赏等

还有一种情况,当小剂量的危机持续不断的入侵我们的生活,让我们频繁的产生不适的感觉,我们也有可能会将情感隔离作为生存策略长期使用下去。

毕竟感受不到情绪,可以免除我们一部分痛苦,增加掌控感,但是需要付出的代价是我们可能会觉得活得并不真实,生活缺乏丰富的层次。

或许是想要得更多,人都是自私的,顾好自己就好,活得“干净清爽”就好,人生而孤独,存在即是孤独,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最重要,如果喜欢旅游最好了,好好挣钱,有空就一个人勇敢走四方,管它什么交际圈,对别人做一个假的自己同时对自己真,你会发现越活越自在!

激动和平静。激动的情绪表现为强烈的、短暂的然而是爆发式的体验,如激愤、狂喜、绝望。激情的产生往往与人在生活中占重要地位、起重要作用的事件的出现有关,同时又出乎原来的意料,违反原来的愿望和意向,并且超出了意志的控制之外

这么办:

一是生活学习工作没滋味,“寡淡”,就是这种感觉。精力不行!

二是需要加强体育锻炼。深呼吸、慢跑、太极、力量(健身房)游泳 等等……增强体力,只有体力上来了,才有可能精力上来……锻炼完了,好好睡一觉!不要多睡!最多八个小时……睡多了,更没趣味!

三是吃点海参、人参、枸杞、桂圆或者喝点茶……调养一下。

四是研究一个需要动脑子的东西,一段描写、一个需要解决的生活、学习、工作的实际问题……

这样做,很快就会“精气神”回来了,那就什么都有趣味了,干什么都带着一股子劲了!祝你成功!

 导语:当我问你“它给你带来怎样的感觉”的时候,发生了什么这个问题对你来说是否是一种挣扎,或者你是否发现自己的回答是“我认为·····”这可能是因为你还没能发展出一种情绪的语言。

没有情绪怎么办

 有时候我们需要让某人写出一系列表达“情绪”的词语,这样我们就可以用这些词语来做实验。另一种方法是,当你被问到你的感受如何的时候,开始去注意你的身体里发生着什么。如果的回答是“我感觉不到任何东西”,那么看看是否可以去追踪,自己在说这句话的时候,体内发生了什么。

 对形象的运用也会很有帮助,此外,像“紧的”“有刺痛感的”“受限制的”或者“被困住的”这些描述性的词语都可能是更多地去探索自己当前感受的一个好的开始。有些人认为他们是没有情绪的,而事实上只是他们将自己的情绪封闭了起来,看不见罢了。当情绪像这样完全被隔绝起来,我们可能会显得很冷酷对于最具破坏性的新闻,我们也无动于衷,就好像切断、控制与被控制,冷酷这种相对角色正在运行着。

 当我们隐藏起自己的情绪时,会发生什么呢你是否能意识到自己正感受着疏远与被疏远

 当某些事情深深地触动了我们,透过皮肤进入到我们体内的时候,情绪就被引发了,我们没法回避情绪,也不能将它们凝固起来。当我们对控制情绪更加自信的时候,以及当与自我那种轻视的、抛弃的相对角色给自己带来的压力逐渐减小的时候,情绪可能就开始出现了。一位男士,当他45岁爱上别人的时候,他那被封存的情绪才倾泻出来。他让每个人都感到吃惊因为在那之前,别人一直认为他是一个冷酷无情的阴谋家。否认和回避加剧了我们对情绪的恐惧,但这种恐惧可能一直在等待一个“安全的”环境,例如一段长期的'关系,或者是一份让自己满意的工作。

 如果情绪被非常严重地破坏和粉碎,或者如果不能找到任何满意的释放情绪的方法,那么情绪可能分裂为不同的部分,我们对自我的感觉因而也被分裂成碎片。

 如果你意识到在你的生活中运行着这种割裂的机制,也许之前你认为自己是没有情绪的,那么现在你可以去注意代替情绪表达的任何活动,将这种观察作为改变的开始。

练习发现情绪

 如果你意识到自己正因为没有情绪而痛苦,那么问问你自己,上一次你内心有所感觉是什么时候是你身体里的哪个地方感觉到的那种感觉是什么它是在什么时候发生的那个时候正发生着什么

 如果对上一个问题,你的回答是很久以前(超过了两年),那个时候你对自己感觉的确认带来的结果是什么你表达出来了吗如果你表达,是怎样表达的别人的反应是怎样的是否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你决定不会再表达情感

 如果你不能回答开始的这两个问题,因为你不能确认“感觉”这个词语到底是什么意思,那么将你心灵的目光投射到过去的一周。那一周中所发生的最难以预计的事情是什么描述这件事情

 和别人交流一下“没有情绪”这件事情。开始去探索情绪是什么,别人是怎样表达的。做一个学习情绪的“学生”。

 情绪意志会以它自身的时间出现。慢慢来。选择音乐和诗歌或者描述性的绘画来表达情绪。音乐和诗歌可以不用经过理性思维的左脑,而直接到达我们的右脑,右脑更感性,更具有直觉和想象力。因此,允许自己被触动吧;让我们细心呵护情绪的小小萌芽,为它感动,为它欢欣鼓舞;让我们点起愤怒或者激情的火焰;让我们倾听自己抗议的声音,倾听我们内心那个迷失的诗意的灵魂的告白。

第一个层面是情感钝化的含义。情感钝化,英文叫做 emotional numbness,指的是一种情绪麻木的状态。对于那些没有经历过这种状态的人来说,往往很难想象它是什么样的感觉。

情感钝化的人会把这种状态描述为是——感觉空虚或者沮丧,也有人认为那种感觉好像是——自己不真的在意别人的情绪,也确信别人不在意自己是否真的快乐或幸福,就像孤岛一样。

还有来访者这样描述自己的情感钝化体验,他说:「我常常觉得自己像是个隐形人,别人不会特别留意到我,我也不知道怎么出现在别人面前,就像我是鬼。我看着我的家人朋友相互间沟通互动,感觉有一个看不见的障碍让我无法加入他们。」

可见情感钝化是种实实在在的心理体验,我们把这种心理体验称呼为一种人格特质,既有合理之处,又有不妥之处。说它合理,是因为情感钝化的状态的确在很大程度上能预测一个人的行为、情绪、和认知模式,但说它不妥,是因为没有人真正拥有「情感钝化」这样的性格特质,这样称呼暗示了它的不可改变,而事实并不是这样。

我之所以在这里将情感钝化归为一个独立的人格特质,是因为集体主义文化使我们生活中的很多人,从小就没有情绪体验和表达的安全和自由,因此更容易体验到情绪钝化,这种所谓人格特质,实质上是一种不但普遍而且深入的隐形创伤,存在于很多人的内部系统中,这导致我们不仅在个人层面,还有社会层面体会到的空虚无望等痛苦。

第二个层面是在心理咨询领域看到的情感钝化表现。心理学家大多将情感钝化作为一个现象/症状进行研究,尤其在那些得了焦虑症,创伤后应激综合症,抑郁症等心理或情绪疾病的人身上,看到情感钝化/情绪麻木/情感隔离的普遍和高频存在。

比如说常常感到抑郁的来访者卡尔就这样描述自己的体验:他说,「我出去和同事吃饭,回家听老婆说话,晚上看孩子做作业,但都是按部就班,我会记着该做什么,嘱咐自己去做这些好丈夫好员工好爸爸该做的事,但我常常觉得生活是苍白的,活着就是挨捶,没什么希望也没什么意义,我把我该做的做了,大家相安无事就好。

刚结婚那会儿老婆常常和我吵架,觉得我不爱她不关心她,说实话即使是谈恋爱那会儿我也没什么爱不爱的体验,就是大家都在做该做的事,到年龄了还能不结婚不成?我最受不了的就是老婆孩子闹情绪,我不知道该怎么体会了解其他人的情绪,这对我来说很难,让我不知所措。

我就像一艘漂流在水底,尚未被发现的潜水艇,感知情绪都要通过声纳,迟钝得很。如果你问我自己的感受是什么,我也无法告诉你,我不快乐,也不痛苦,我就是觉得活着没意思,死又很麻烦。」

就像卡尔描述的这样,情感钝化的人即使是在亲密伴侣或家人面前,依然感到自己在扮演角色,对于他人的情绪,无论是悲伤还是喜悦,他们都很难敏锐觉察,更难真诚的做出回应,提供情绪上的支持。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寻求婚姻咨询帮助的夫妻,往往有一个觉得自己不断的被情感钝化的伴侣所伤害、所忽视、所否认,另一个觉得自己不断的被情绪化,动不动就发脾气的伴侣所折磨,所压迫,认为自己的逃避和攻击是不得不做的自我保护。

听到这里你大概也能想象到,情感钝化的人更有可能拥有表演型人格特质,在漫长的生活中,他们往往已经了解到,要维持关系、稳定家庭、保护婚姻,需要自己去表现出合适的回应,他们或许也会觉得自己的麻木和隔离并不妥,但也无力改变,为了尽量减少生活中的痛苦,表演正确的回应就是他们的适应方法。

这个方法让他们真实的状态和情绪更难被别人知道,加深了情感钝化个体的「生如孤岛」「人生无望」的体验,长年累积也会让中年危机极度痛苦,老年阶段情绪脆弱,心理和身理健康都会受损。这就是我们了解情感钝化个体的第三个层面,通过看到他们的整体生命体验,来了解其形成和发展。

对于情感世界更加钝化的人来说,他们很难感知情绪,而没有体验到的就不会成为信念,因此无法相信有什么人是真正和自己心连心的,真正能持续稳定的给到自己情感支持和呵护的,即使被爱,他们对于被爱被关心的体验也是迟钝的,同时对于别人的伤害欺骗背叛也是自带过滤,他们这种全面的自我情绪的麻木,会让他们对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感受同等的钝化。

我需要做出区分的是,这种情绪感知力的钝化和我们常说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有着本质不同的,一个心智成熟的人在日日普通的生活中体验丰富,可以活在当下,从细节中感知生命的美好,在变化面前拥有真实的淡定和沉着;而一个高情绪钝感的人在日常生活中会麻木无感,在变化面前却经历极其强烈的情绪起伏,他们会恐惧,会痛苦,也会绝望,很难淡定沉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394642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9
下一篇2023-08-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