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文水平是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标尺,更是检测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但也是令学生很头疼的事情。因此,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引导他们体验生活,使之克服对作文的畏难情绪,激发起乐学乐写的情绪,让他们在快乐的情感中写作,不失为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诱导 激发兴趣 快乐作文 快乐评改
作文教学历来都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对于如何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笔者在教学中经过细心总结,认真研讨,摸清了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教学实际,为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以与同行交流: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1对学生的作文采取肯定中加以诱导的方式。对学生的写作,以口头或书面的方式给予积极的、向上的、富有激励评价的诱导。学生的作文,口头表达的也好,书面表达的也好,教师评改时,当面评改也好,书面批改也好,都要找到它的长处,从中发现闪光点,加以肯定,给予鼓励,进行激发,使学生通过教师的一个甜蜜微笑、一句温馨话语、一段舒心 评语 ,看到自己写作的曙光、写作的前程、写作的希望,从而增强信心。
2让学生体验生活并加以诱导。让学生通过实践来认识事物、感悟道理,从而得到诱导。可以说,体验生活是兴趣的需要,是写作兴趣的源泉。在写作前,让学生做一些亲身体验活动,如要求他们捡个石子带来学校,并仔细观察它的形状、颜色;敲敲它,听听它的声音,粉碎它,分析它的质地;再通过看、摸、听、敲加以联想,挖掘其更深层的含意。学生自己亲身体验的东西,印象一定是深刻的,自然而然就可以把他的所见、所闻、所感写出来,作文也就充实而不空洞。
3通过参观来诱导学生。引导学生实地观察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从而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从而加以诱导。带领学生到附近的一些风景区参观访问。古老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给我们以深思和遐想,是知识的源泉,自然会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成为学生创作的原动力。
4采用辩论形成加以诱导。组织学生就某一个事物或问题发表正反两方面的见解进行争论。激烈的辩论,将最大限度地吸引辩论者的注意力,使辩论者密切关注对方说的每一句话,积极调动思维,用最恰当的、最强有力的语言压倒对方。在这种紧张情形下,学生自然会思考,边用笔写好发言,神情也会格外专注。学生对同一事物有了不同的认识,扩大了思维的范围,作文也就不落入俗套。
二、让学生在快乐的心情中写作文
要想让学生快乐的写作就要首先做好几点工作:
1要克服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在意识上要改变学生的写作观念,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增强写作的信心。此时,笔者把作文改为“表达能力作业”,使学生在心理上减轻压力。再让学生树立写作的信心,向他们讲述中国历史上的“诸葛亮舌战群儒”等故事,让学生明白今后的社会也要求我们有较强的表达能力,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要让学生对生活有所感知。叶圣淘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离开了生活,写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教师可利用这些特点,指导学生多看课外书,引导学生通过看展览、听报告、参观访问等形式拓展视野;让学生读报、剪报,留心社会,观察生活,积累知识和素材。
3要利用教材来激发学生乐学乐写的情绪。教学中,准确而充分地理解教材的内涵,把握作者情感跳动的脉搏,并把作者创作时那种激奋的情感表现出来,让学生感受到课文中表现出的丰富、优美的情感,激起学生心中美好的情感,从而产生思想感情上的共鸣,学生在强烈的情感体验中理解了课文的美,把课文当作例子,当作优美的范文,从而在一种美的、愉悦的情绪当中感受优秀作品的魔力,激发起创作的欲望,写出优美的文章。
4要培养学生大胆、创新的精神。思维定势是妨碍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最大障碍,固定不变的方式限制了学生大脑思维的活跃性。创新思维是一种主动的、富有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它突破了习惯性思维的束缚,在解决问题时产生富有创意的观点,从而写出有新意的作文来。
5要培养学生喜欢、享受写作的情感。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迷恋往往是从兴趣开始的,由兴趣产生动机,由动机到探索,由探索到成功,在成功的快感中产生新的兴趣和动机,推动学习的不断成功。学生创作的兴趣、热情和喜悦,是成就小作者创造性的内驱力。教师要培养学生喜欢、享受写作的情感其实就是诱发学生“我要写”的愿望,使他们不怕写作文。
三、让学生在快乐的情感中来写作文
1改变刻板的作文课开头形式。作文课的开始就给学生营造一个不是刻意写作文的氛围,而是以一种轻松、愉快的方式让学生接受话题。不妨以谈话式,把社会“聚焦”、家庭的人物或事物的变化、学校的新风,作为一个话题拿出来,让学生自己去谈论:这件事怎样讲才能使人信服;对这样的人做这样的事有怎样的看法;对这样的情景,有什么感受……在老师潜移默化的引导下,学生自觉进入角色,产生不吐不快的激情。老师在适当的时候拟定话题,自然引入,学生也容易接受。
2改变单一的作文形式和作文内容。作文形式、内容要避免单一化,应走向多元化。因为单一的形式和内容,容易造成学生思维的单向性,表现在习惯于一个方面思维,不善于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思维,并且往往成为定势,严重影响了创造性思维。这是作文水平难以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事实上,中学生的想象力由于受知识、阅历水平限制较少,反而显得十分广阔而瑰丽。具有这种想象力的语言本身所具有的无穷魅力往往是逻辑缜密的“成人语言”所无可比拟的。走进孩子的心灵,和孩子真诚对话,从学生的视角进行作文教学,将使师生共同感受写作的乐趣。
四、让学生在快乐中评作文、改作文
批改要具体,不能空泛。作文批改要解决具体问题,使学生作文水平有所提高,就不仅要在字、词、句、修辞等问题上指出不足、进行修改,更要在文章的布局谋篇、材料选择、详略安排等较抽象的问题上进行具体、细致的修改,使学生能够从总体上进行把握,提到确实的提高;并通过和以前批改的比较,让学生明确其进步,从而使其作文兴趣有所提高。
在批改时注意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多给鼓励,少给批评。快速批阅,及时反馈。批改具体,不能空泛。
在评改作文时,要改变单一的老师评改作文的形式,以提高评讲质量。把修改作文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读,让大家共同议,适当的时候进行点评。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也充分开发了学生的潜在思维能力,使学生对问题的看法有了共识,思想认识水平会有提高。还可以在班上成立优秀作文展评小组,用张贴、出版文集、校园广播、配乐录音甚至制作网页的形式,让大家分享作文成功的喜悦,有效地促进学生乐学乐写的情绪。
总之,作文教学无论何时何地,都必须以人为本,着眼于人的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整体优化和和谐发展。追求人人爱作文,人人能作文,人人好作文。实现叶老概括的“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教;自能改文,不待教师改”的理想境界。
参考文献:
[1]叶至善,叶至美,叶至诚叶圣陶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1994
[2]韩雪屏语文教育的心理学原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年”动员大会上指出,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如何认识理解交往交流交融?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基础是什么?如何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记者采访了新疆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研究员马品彦和新疆社会科学院办公室主任、副研究员于尚平。
记者:如何理解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马品彦:交往就是相互往来,有了往来这个前提,才能进一步交流。这种交流包括情感、文化、经济等方面,经过交流增加情感,彼此相互了解,最终达到交融的目的,各民族群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血肉相连、相互理解、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共同开发建设新疆。
于尚平:交往交流交融的最终目的就是拉近各族群众心与心的距离,让各民族团结一心、亲如一家。交往交流交融要落实到各民族百姓生活、生产、学习的方方面面,要从生活、工作、学习、娱乐、婚丧嫁娶等日常小事入手,引导大家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不断增进感情。
记者: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原则和基础是什么?
马品彦: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原则是平等和尊重,尊重差异、尊重规律、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比如在风俗习惯上,不能只强调自己民族的风俗习惯,要营造尊重各民族文化、风俗习惯的社会氛围。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有历史基础和现实基础。从历史基础讲,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家园,在长期历史进程中,各族群众经过交往交流交融,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血肉联系,可以说,没有哪个民族在其历史中不吸收融合其他民族成员的。除了各民族成员的吸收融合外,还包括各民族文化的相互吸收,饮食也是相互学习影响的。
现实基础是指各民族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各民族都是国家的主人,只有国家强大兴盛,各民族才能不断繁荣发展。
于尚平:现实基础又有四方面:一是政治基础,新疆实行的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经过60多年的发展实践,其制度的优越性已得到充分的体现和证明,国家充分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的权利,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权利,使用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尊重少数民族文化等,这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政治基础;二是文化基础,长期以来,新疆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里各民族格局呈现的多元文化是中华文化当中灿烂的一颗明珠,既丰富了中华文化,又融合了中华文化,也就是“一体多元”的鲜明特征,这种文化基础是新疆各族群众维护祖国统一的牢不可破的重要基础;三是思想基础,“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等思想基础筑牢了各族群众根连根、心连心,相互离不开,各族一家亲的情感,同时也是今后促进进一步民族交融的思想基础;四是经济基础,新疆各民族之间,以及与内地之间在经济方面的相互往来、相互依赖、互相嵌入,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记者:如何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有哪些方式方法?
于尚平: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首要前提是思想上的重视,要把民族团结放在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重大基础性、战略性问题上去看待;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基础是筑牢民族情感,加强民族团结就要不断增进各民族之间相互离不开、相互认可、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的基础情感,只有情感上拉近了,才能真正促进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关键是创新活动载体,在全社会形成促进民族团结的氛围;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核心是干部的引领作用。
具体来说,第一,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应该从娃娃抓起,让各族儿童生活在一起,玩在一起,学习在一起,从小就在心中埋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民族团结种子。学校也要把民族团结、爱国主义教育作为重要工程抓牢抓实;第二,在全疆各个层面开展互学语言活动,要大力推进双语教育,各民族之间通过互学语言,拉近情感,不知不觉中升华团结;第三,在企业的生产生活中,各民族职工要通过比、学、赶、帮、超等活动,在相互学习技术中自然而然地增进情感和友谊;第四,把援疆工程真正打造成民族团结进步的重大工程,开展结对子活动,多层面组织交流交往活动,以增进交往交流交融,增强国家认同感;第五,政府可采取有效政策措施,在城镇社区有序地推进各民族嵌入式的居住格局,让居民在多民族社区环境中,从日常生活中增进交流;第六,进一步加大《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条例》的宣传力度和执法力度,对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行要坚决予以依法处置。
马品彦: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杜绝空喊口号,要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每一个人做起,尊重彼此,不做伤害民族团结的事,不说伤害民族感情的话。(晨报全媒体记者 任春香)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中国当代少数民族儿童文学原创书系》是一套反映当代少数民族儿童真实情感和生活的原创长篇文学作品集。该丛书由《数星星的孩子》《淘气的小别克》《蒲河小镇》《牧云记》《黑眼睛·蓝眼睛》《江水静静流》《白鹤少年》《背孩子的女孩》《阳光无界》《绿叶》10部作品组成,分别以藏族、维吾尔族、回族、蒙古族、哈萨克族、景颇族、壮族、拉祜族、土家族和满族的儿童生活为创作背景,描写了不同民族的儿童成长中平凡而富有趣味的生活故事。
专家们在推介会上谈到,丛书揭示了民族性在社会变革中的生动和丰富,因为这些作品都是由长期生活在本民族文化之中、真正了解本民族儿童思想情感的作家创作的,较为真切地写出了少数民族儿童的民族心理素质的新变化,以及不同民族儿童心理状态的微妙差异。丛书也显示出独特而鲜活的原创性,这10位作家能够着眼于当下的现实,反映历史的真实,并由此呈现出创作风格的独特性。此外,这套丛书还展示了儿童天地的阔大和深邃,写出了不同民族的儿童身上蕴含的人性之真、人情之善、人心之美。这10部作品因民族语言风格的不同而显示出儿童文学民族性的复杂、丰富。这些都是少数民族作家充分表达自己的民族意识、民族感情,以及自我的审美个性、审美趣味的最天然、最本真的呈现。
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从广义上来讲,主要包括传统的戏曲演唱,说唱音乐演唱、民歌演唱等传统三大类以及当代"民族唱法"(即发展、更新、进步了的民间民歌演唱)。限于篇幅,本文仅就现代人所说的"民族唱法"中咬字与吐字对情感表达的意义进行一些探究。一、我国民族声乐概述歌唱是民族声乐艺术得以流传、继承和发展的重要传存方式。民歌演唱是一个复杂多元的心理过程,具有情感性。它是以人的歌唱作为音乐信息的载体来传递思想、表达情感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无论是民歌唱词还是曲调,其风格,特征都应在演唱中被人感知。中国传统声乐历史悠久,含盖面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