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表达的感情:
此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围绕中秋明月展开想象和思考,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反映了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又表现出作者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2、写法特点:
从艺术成就上看,它构思奇拔,蹊径独辟,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是历来公认的中秋词中的绝唱。
从表现方面来说,词的前半纵写,后半横叙。上片高屋建瓴,下片峰回路转。前半是对历代神话的推陈出新,也是对魏晋六朝仙诗的递嬗发展。后半纯用白描,人月双及。它名为演绎物理,实则阐释人事。笔致错综回环,摇曳多姿。
从布局方面来说,上片凌空而起,入处似虚;下片波澜层叠,返虚转实。最后虚实交错,纡徐作结。全词设景清丽雄阔,以咏月为中心表达了游仙“归去”与直舞“人间”、离欲与入世的矛盾和困惑,以及旷达自适,人生长久的乐观枋度和美好愿望,极富哲理与人情。立意高远,构思新颖,意境清新如画。最后以旷达情怀收束,是词人情怀的自然流露。情韵兼胜,境界壮美,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此词全篇皆是佳句,典型地体现出苏词清雄旷达的风格。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中秋,当时作者在密州(今山东诸城)。
词以月起兴,以与其弟苏辙七年未见之情为基础,围绕中秋明月展开想象和思考,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表达了词人对亲人的思念和美好祝愿,也表达了在仕途失意时旷达超脱的胸怀和乐观的景致。
扩展资料
这首词是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八月十五日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词前的小序交待了写词的过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
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熙宁七年(1074)苏轼差知密州。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熙宁九年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词人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已七年未得团聚。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词。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代表了苦难中的老百姓的想法,他的这首诗体现了对人们的同情和关怀,对朋友的关心,对战争的控诉。
诗作于乾元二年(759),这时安史之乱尚未治平,作于战乱中,颠沛流离,历尽国难家忧,心中满腔悲愤。望秋月而思念手足兄弟,寄托萦怀家国之情
苏轼的水调歌头是苏轼的代表作,倍受后人的赞誉和喜欢。是独具特色,脍炙人口的传世词篇。一七零六年苏轼贬官密州,时年四十一岁的他政治上很不得志,时值中秋佳节,非常想念自己的弟弟子由内心颇感忧郁,情绪低沉,有感而发写了这首词。其立意,构思,奇逸飘妙,以超现实的遥想,以虚无飘渺的幻想世界,表现非常现实而具体的人之常情。在这里,词人通过对月宫仙境的想象,在一种极富神秘色彩的探索和思考中,表现自己的思想矛盾与波折,人生体验与认识。这种表现不仅超凡脱俗,也构成了本篇的浪漫主义色调和超旷飘逸的风格。
解答:
水调歌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x0d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x0d这首词是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这一时期,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展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这一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转眼已七年未得团聚了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词前的小序交待了写词的过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很明显,这首词反映了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一方面,说明作者怀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当时虽已41岁,并且身处远离京都的密州,政治上很不得意,但他对现实、对理想仍充满了信心;另方面,由于政治失意,理想不能实现,才能不得施展,因而对现实产生一种强烈的不满,滋长了消极避世的思想感情不过,贯穿始终的却是词中所表现出的那种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x0d在大自然的景物中,月亮是很有浪漫色彩的,她很容易启发人们的艺术联想一钩新月,可联想到初生的萌芽事物;一轮满月,可联想到美好的团圆生活;月亮的皎洁,让人联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在月亮这一意象上集中了人类多少美好的憧憬与理想!苏轼是一位性格豪放、气质浪漫的诗人,当他抬头遥望中秋明月时,其思想情感犹如长上了翅膀,天上人间自由翱翔\x0d上片写中秋赏月,因月而引发出对天上仙境的奇想起句奇崛异常,词人用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把酒问月》)诗意,用一问句把读者引入时间、空间这一带有哲理意味的广阔世界词人的提问,似乎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宙的伊始,又好象是在赞叹中秋的美景、造化的巧妙其中蕴涵了词人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之情作者之所以要化用李白诗意,一是李白的咏月诗流传甚广,二是苏轼经常以李白自比,这里也暗含此意李诗语气比较舒缓,苏词改成设问句以后,便显得峭拔突兀苏轼将青天作为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豪放的性格与不凡的气魄“不知”二句承前设疑,引导读者对宇宙人生这一类大问题进行思考“天上宫阙”承“明月”,“今夕是何夕”承“几时有”,针线细密继续设疑,也将对明月的赞美向往之情推进了一层设问、思考而又不得其解,于是又产生了“我欲乘风归去”的遐想李白被称为“谪仙”,苏轼也被人称之为“坡仙”词人至此突发奇想,打算回到“天上”老家,一探这时空千古奥秘苏轼生平自视甚高,以“谪仙”自居,所以他当然能御风回家,看看人间“今夕”又是天上的何年仙境是否胜过人间词人之所以有这种脱离人世、超越自然的奇想,一方面来自他对宇宙奥秘的好奇,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来自对现实人间的不满人世间有如此多的不称心、不满意之事,迫使词人幻想摆脱这烦恼人世,到琼楼玉宇中去过逍遥自在的神仙生活苏轼后来贬官到黄州,时时有类似的奇想,所谓“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以及《前赤壁赋》描写自己在月下泛舟时那种飘然欲仙的感觉,皆产生于共同的思想基础然而,在词中这仅仅是一种打算,未及展开,便被另一种相反的思想打断:“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两句急转直下,天上的“琼楼玉宇”虽然富丽堂皇,美好非凡,但那里高寒难耐,不可久居词人故意找出天上的美中不足,来坚定自己留在人间的决心一正一反,更表露出词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同时,这里依然在写中秋月景,读者可以体会到月亮的美好,以及月光的寒气逼人这一转折,写出词人既留恋人间又向往天上的矛盾心理这种矛盾能够更深刻地说明词人留恋人世、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显示了词人开阔的心胸与超远的志向,因此为歌词带来一种旷达的作风“高处不胜寒”并非作者不愿归去的根本原因,“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才是根本之所在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在月光下起舞,最起码还可以与自己清影为伴从“我欲”到“又恐”至“何似”的心理转折开阖中,展示了苏轼情感的波澜起伏他终于从幻觉回到现实,在出世与入世的矛盾纠葛中,入世思想最终占了上风“何似在人间”是毫无疑问的肯定,雄健的笔力显示了情感的强烈\x0d下片写望月怀人,即兼怀子由,同时感念人生的离合无常换头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夜深月移,月光穿过“朱阁”,照近“绮户”,照到了房中迟迟未能入睡之人这里既指自己怀念弟弟的深情,又可以泛指那些中秋佳节因不能与亲人团圆以至难以入眠的一切离人月圆人不圆是多么令人遗憾啊!词人便无理埋怨圆月:“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相形之下,更加重了离人的愁苦了无理的语气进一步衬托出词人思念胞弟的手足深情,同时又含蓄地表示了对不幸离人的同情词人毕竟是旷达的,他随即想到月亮也是无辜的,便转而为明月开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忧伤呢这三句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做了高度的概括从语气上,好象是代明月回答前面的提问;从结构上,又是推开一层,从人、月对立过渡到人、月融合为月亮开脱,实质上还是为了强调对人事的达观,同时寄托对未来的希望因为,月有圆时,人也有相聚之时故结尾“但愿”便推出了美好的祝愿“但愿人长久”是要突破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是要突破空间的阻隔,让对明月共同的爱把彼此分离的人结合在一起这两句并非一般的自慰和共勉,而是表现了作者处理时间、空间以及人生这样一些重大问题所持的态度,充分显示出词人精神境界的丰富博大张九龄《望月怀远》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许浑《秋霁寄远》说:“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苏轼就是把前人的诗意化解到自己的作品中,熔铸成对天下离人的共同美好祝愿\x0d全词设景清丽雄阔,如月光下广袤的清寒世界,天上、人间来回驰骋的开阔空间将此背景与词人超越一己之喜乐哀愁的豁达胸襟、乐观情调相结合,便典型地体现出苏词清雄旷达的风格
水调歌头
作者: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这首词所表现的思想情感,本来甚为明显,苏轼因为政治处境的失意,以及和其弟苏辙的别离,中秋对月,不无抑郁惆怅之感。但是他没有陷在消极悲观的情绪中,旋即以超然达观的思想排除忧患,终于表现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
表达了作者厌倦官场的倾轧,想脱离尘世的理想,还有一种曲高和寡、高处不胜寒的慨叹同时表现出苏轼心胸豁达,不以己悲,笑对人生的态度一句“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时古难全”,表现出作者对自己政治上的失意。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对这首词,人们通常这样理解:这是一首咏月怀人之作,抒发了词人政治上失意的感慨,并以旷达的情怀来排遣离愁,词的基调开朗达观。近来重读苏子词作,对这首词感情基调的说法有了不同的理解,我以为这首词的基调应是感伤的。
第一,词的小序部分写道:“欢饮达旦。”我想此处的“欢饮”绝不会是“高高兴兴地饮酒”。若苏轼政治上春风得意、前程似锦,中秋之夜家人团圆高朋满座,那才是真正的“欢饮”。而此词作于苏轼密州任职期间。苏轼一生屡遭贬谪,而任职杭密是其仕途第一次遭逢挫折,这一挫折对其思想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此刻,诗人正值宦海漂泊、壮志难酬之际,客居他乡、远离亲人之时,他内心的失意感伤、离愁别绪可想而知!所以,从苏轼的境遇来看,此处“欢饮”应理解为“强作欢颜,饮酒消愁”。
第二,词的上片望月问天,把失志之人的愁闷一展笔下。“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琼楼玉宇”就是“天上宫阙”,就是人间皇宫,即朝廷的隐喻。词人想结束这贬谪的生活,回到朝廷去,只有回到朝廷,才能实现他的政治理想。但是,朝廷的政治斗争又使词人觉得难以容身。这句诗抒发了词人潜藏在心底的凌云壮志,也倾吐了仕途坎坷的忧愁苦闷。此外,“恐”“寒”“ 清影”“归去”等词语给人冷寂,萧索之感,也给词着了一些冷色调。
第三,词的下片怀念亲人,抒写的是亲人无由相会的怨恨愁情。“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这句话借问月写出词人满心的凄凉。月亮啊,你不应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总是在人们骨肉分离之时,用你团圆的光辉来牵动人们的愁肠呢?谁应有恨?词人自己。恨什么?恨人生不得志,恨月圆人不圆!中秋月夜,词人独在异乡,仕途失意,痛饮达旦,一夜无眠。满怀愁情苦绪,问月话凄凉。一句“不应有恨”,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第四,词中所谓豁达开朗之语,是词人在沉重的感伤之中自我解脱之语。丙辰中秋的不眠之夜,词人为了排遣心中的孤独失意,于是从月亮的阴晴圆缺与人世的悲欢离合自古就不能两相周全的客观中求得解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再用一个美好的愿望来安慰自己:“便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豁达开朗之语,表现了词人对待挫折失意的勇气和胸怀。可以这样说,达观是词人的一种人生态度,却并不是这首词的感情基调。之所以有“达观”之说的误解,是因为词人善于“以理节情”,这也是中国诗词的特点之一。钱钟书在《谈中国诗》中说:“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中国古诗人对于叫嚣和呐喊素来视为低品。”“即使被沉重的情感压得腰弯背断”,在诗里也有“凌风出尘的仙意”。所以我认为苏轼这首词里的“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便是钱先生所说的“凌风出尘的仙意”,而词人人生不得志之恨、亲人不得见之苦便是那“被压得腰弯背断”的“沉重的情感”,并且这“沉重的情感”就回旋在整首词之中。
综上所述,这首词的基调应是感伤的。
所以应该选 舒缓深沉 !!!!!!!!!!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