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与自己的真实情感接触,称之为情感隔离。情感隔离是一种防御机制。
就事论事、遗忘,都是情感隔离的隔离。情感隔离是无处不在的。
情感隔离,正常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隔离时间过长,容易变傻、变麻木、无情无义。所以,既不能没有隔离,也不能完全隔离。过度(不足、过多)的情感隔离都是不好的。
个案:听了,悲伤的家庭悲惨故事,有些人在笑。这些人隔离了,笑的人太痛苦了。
老师的处理:“现在有强烈的情绪反差。有的人特别悲伤,有些人特别欢喜”。可以提问:“为什么笑了”,不用和对方说,笑的原因是情感隔离。如果对方没有反应,可以问别人:他们笑的时候,你是什么感觉?
笑嘻嘻讲自己的早年创伤,是隔离的表现。或者,听完伤心故事后,有的人反应是:我小时候很幸福,这也是情感隔离的表现。(从咨询的经验来看,这些人实际可能并不幸福)
精神病人说自己没有病时,是隔离。只有承认自己有病,才可以考虑出院。
不抽烟时骂抽烟的,抽烟的时候特别享受;当了教授就骂教授,是日常生活隔离的表现。
对情感隔离的态度:我们不能没有隔离,也不能全部隔离。
反馈1:抑郁症状病人完全隔离。治疗的目标是将抑郁治成焦虑。焦虑了才能感觉的自己的生活。
反馈2:从小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10岁失去奶奶,特别伤心。15岁失去爷爷没有伤心的感觉。如何解释?所有的眼泪到流到心理,没有表达,是情感隔离的表现。
反馈3:听了一个笑话,别人都笑,自己笑不出来,是隔离吗?具体分析:听不懂感觉没有意思,就不是隔离,当能听明白,能体会到其中的快乐不表达,就是隔离。
反馈4:抑郁症——即使自己体会到别人的感觉的时候,也会停留在自己的感受中。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冷漠的人,如何找回自己的感情。
1、尝试谢谢自己曾经的保护机制
情感隔离往往经历过很多痛苦,并且这些痛苦还很可能是源于小时候。那么对于还需要大人保护的小孩子面对痛苦,如果没有大人的保护的话他所能做的其实很少,是不是呢?因为小时候的我们没有能力也没有资源我们需要依赖大人才能生存。所以这个时候我们为了生存就会本能的生发出一套保护自己的机制,可能这个机制现在来看并不是最好的,但对于小时候的我们这或许是保护自己的最好的方式。所以感谢它的存在,让自己得以生存得以长大。
2、要意识到,现在的自己长大了。
一个从小被绳子栓着的小象,如果它没有意识到自己长大没有意识到自己有力量能挣脱绳子的束缚,那么它就会永远被绳子栓着。对于我们也是一样,小时候的我们能做的其实很有限,但是现在我们长大了,有能力也有资源去保护自己。能力也有资源去看看自己成长的经历,去重新解读那些痛苦的经历;去认识到那些并不是自己的错,去认识到情感隔离也仅仅是小时候的一种生存策略而已。现在我们长大了,这个策略不是适合自己,所以我们得学会慢慢的放下自己的保护机制,重新去塑造自己。
3、尝试和自己的身体取得连接
如何与自己的身体取得连接呢?其实很简单,就是把一部分注意力放回到自己的身体上面。往往我们的情绪出现的时候我们的身体也会有一些表达的。比如,紧张的时候身体可能会紧崩,会心跳加速。这个时候如果我们觉察到了自己身体上的变化,那么自然我们也就读懂了我们的身体语言。这些练习可以是冥想、可以是自己找一个完全放松的环境,尝试着放松自己的身体,从脚到头自己的注意力一步一步的让自己的身体得到放松。这样的练习能让我们的身体更加的敏感。这里也安利一本我看过很有收获的一本书,是著名心理学家武志红老师的《身体知道答案》。这里面就有放松身体的一些练习希望能帮助到楼主。
4、尝试表达自己的情绪
隔离了自己的情感之后,我们对感觉会变得麻木,这个时候更多的时候我们是压抑了自己的情绪,而没有让自己的情绪得到表达。而压抑的情绪就会慢慢的堆积,它并没有消失而是乘着自己心力不足的时候就会跑出来作怪。 而往往我们能合理的表达它们的时候,这些情绪也就被自己看见了,那么它们也就会变得没有那么大的坏力甚至是消失掉。所以楼主或许可以通过写作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去通过写作来疗愈自己。去记录自己当天的心里感受,并且尝试给这些感受命名。
感情中的情感隔离,形容的过程如下:
1、无人分享
两个人在热恋期的时候是有说不完的话的,吃了什么早餐,看到什么人,买到什么东西,事无巨细都想要跟另一个人分享,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一起时间久了,激情就会慢慢的退却。可能两个人从无话不说就会变得很少交流。
即使其中一个人还有满满的分享欲,但是当她每次分享之后得不到回应之后,就会逐渐产生感情隔离。人之所以愿意分享就是因为有人可以倾听,但是当在感情中已经无人分享的时候,或许另一半遇到任何事情都不再愿意告诉你了。这就心理上的变化就会产生情感隔离,所以当你身边还有一个人愿意跟你分享鸡毛蒜皮的小事的时候不要不耐烦,至少证明对方依然很爱你。
2、信任危机
产生情感隔离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没有信任了,在感情里面,信任是最基本的。当你对自己的另一半非常信任的时候,你是不会对他的任何行为产生怀疑的。即使他没有立刻回消息也好,没有回家吃饭也好,出去和朋友聚会也好,你都会特别的放心,在这样的模式下相处,感情也会继续升温。
但是一旦你们的感情出现了信任危机,那么就会产生很多的猜疑,就算是因为工作忙碌没有回复消息,你都会脑补出一场出轨大戏,一段感情如果没有信任了,自然就会产生隔离感。双方都不愿意开诚布公的交流,这段感情就变得不再真诚,甚至会出现很多的套路。
值得一提的是,只要感情出现了情感隔离,那么这个隔离就会像一道裂缝一样,永远存在。就算之后你们的感情能够得到修补,可是这条缝不会完全复原,一旦出现了任何的动摇,裂缝就会再次显露出来。
婚姻中,任何一方对婚姻的不忠,就算他再聪明,自以为做得天衣无缝,终有纸包不住火的那一天。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些都无可非议,从此,在不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年代了,一切都安于现状,所有的所有将随时代而变得现实!导致夫妻间的矛盾增加,致使离婚率上升。例如工作中常会有加班的情况,回到家中已经是深夜,可能对方已经睡着,并且自己也已经精疲力尽也想早点休息。慢慢就使夫妻间的沟通越来越少,多了些生疏与猜忌,最终是两人分开。
希望大家能兼顾好家庭和工作,虽然做起来真的很难。如果碰到不好的对象,等到了结婚生子以后由于明天面对的是上班做事的枯燥和柴米油盐酱醋茶以及老人家啰嗦的繁琐,心里当然心烦了。从外面听到和看到的都是美好的一面,有时候跟着别人一起唱歌吃饭去,当然也就很容易创造婚外恋的机会了。一旦心里有这个婚外恋的想法和目标之后,家里的男人不管再好,那也一样的看不到了。有一些还是家里的生活逼迫必须一个人在家里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孩子,另外一个人要去赚钱养家。
结婚以后的感情已经开始退化了,再加上两个人经常分开的原因,本来还可以维持的两个人由于经不起外面的诱惑当然只有越来越近的婚姻坟墓了。女性经济独立,是一个原因,两性的地位越来越平等;没有谁依附谁,也就没有谁要迁就谁。互联网的普及,是一个原因,互联网把人的视野拓宽;人生除了家庭还有更多的有意义的事情。独生子女文化,没有兄弟姐妹的“竞争”,不需要学会察言观色,同时,家庭对于孩子责任心的培养也有所欠缺。还有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恋爱需要激情,婚姻需要经营。现代人对于性的宽容,对于离婚的宽容,也是离婚率高的一个原因。
情感隔离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觉察不到自己的情感 二是觉察不到他人的情感。后者也可以被称之为缺乏共情能力。
有些人在面对自己的亲人逝去的时候 并没有像其他人一样 表现出多大得悲伤 就像正常人一样 吃饭睡觉做事 没有像其他家属一样 哭的死去活来。这就是使用了情感隔离 有些人能够笑着说自己悲痛的经历 脸部表情与事实产生得效应完全不一样 这种也是隔离的表现。
正视它吧 我们要去看见和允许自己的这些心身反应 关注自己的内心 认识 理解和接纳自己 学会表达 尝试在生活中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
为了使生活和谐、有意义并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左右脑协同运作是至关重要的,而大脑结构也是这样设计的。例如,胼胝体纤维束沿着大脑中枢连接左脑和右脑,左右脑通过纤维束产生交流,从而作为一个整体运作——这正是我们希望在孩子身上发生的。我们希望他们的大脑横向整合,左右脑默切配合。这样孩子会同时正视自己的逻辑和情绪,会很好的平衡两者,理解自己和这个世界。
我们的目的就是避免情感泛滥或情感荒芜,不是只有情绪泛滥会造成问题,忽视或否认情感会导致情感荒芜,和情绪泛滥一样造成一些问题。这类问题更多的发生在年龄较大的孩子身上。
有一个12岁的小女孩,她和她最好的朋友发生了争执。从他母亲那里得知这场争执在当时对她来说非常痛苦,但到谈论这件事情的时候,她却只是耸耸肩,盯着窗外说道:“我真的不在乎,但我们不会再说话了,因为她惹恼了我”。
她的表情冷漠而平静,但是从她微微颤抖的下唇和细微眨眼中,能感觉到她右脑非言语信号在揭示她的真实情绪。在这个时候,“拒绝”表明一种伤痛,这个小女孩处理脆弱情感的方式就是退回到左脑,退回到她贫瘠的(但是可预计且可控制)、情感荒芜的左脑。
那当遇到这样的情况,作为家人应该怎么处理呢?
我们应该让小女孩明白,即使回想起和朋友的冲突是非常痛苦的,她还是需要注意甚至尊重在她的右脑里发生的事情,因为右脑更直接地与身体感觉以及来自大脑底部的感受相连,二者共同创造了情绪。因此,所有来自右脑的意象、感觉和自传式记忆都充满了感情。伤心的时候,我们往往会从不可预知的右脑觉察式的疆域中撤退,退回到可预测、可控制的左侧逻辑式的疆域,这样我们就会感觉更安全。
帮助小女孩的关键在于我们要温和地感受她真实的感受。不能直接指出她对我们甚至是对她自己的隐瞒,也不能指出她生命中的重要之人如何伤害了她。相反我们要去感受她的感受,让我们的右脑去和她的右脑沟通。通过我们面部表情和姿态,让她知道我真的希望能够体会到她的情绪。这种感同身受帮助她去“感受自己的感受”,让她自己并不孤单——我们关心她的内心体验,而不仅仅是外在表现。一旦建立了彼此间的联结,语言对两个人来说就会变得更加自然,我们可以慢慢的进入她的心里去看到底发生了什么。
然后通过让小女孩讲述她和最好朋友之间的争执,并且注意她的讲述时的停顿,观察她微妙的情绪变化,我们把小女孩再次引入她真实的情绪之中,并帮助她以建设性的方式处理这些情绪。这就是我们尝试既同她右脑的感受、身体感觉和意象联结,又同她左脑的语言叙、述经历的能力和相联结的过程。
一旦了解了左右脑的作用机制,我们就能明白,整合这二者将会彻底的改变互动结果,以及这种彻底改变是如何实现的。我们不希望孩子受到伤害,同时也希望他们不仅熬过生活中的困境,还能直面困难并得到成长。
当一个人退回到左脑,逃避右脑中翻涌的痛苦情绪时,他就拒绝了自己需要承认的一部分重要的自我。拒绝情感不是我们太过依赖左脑的唯一危险,我们也可能变得太刻板,缺乏对不同观点的辨别力,缺乏结合背景来理解事件的能力(这是右脑的特长)。
每天一点心理学情感隔离
“情感隔离”,简单的来说就是你将自己的情感隔绝在外了。具体来说,你从意识的觉察中移除了(你自己是不知道自己在这样做的)对情感的感觉(思维内容则可能还停留在意识中)。自己冷暴力的,早出晚归,在外面喝了酒回来倒头就睡,根本就不会看自己或者看孩子。Y女士在描述这些的时候只是温和的说感觉到了“有点烦恼”。
从精神分析心理防御的角度看来,Y女士虽然很温和地描述说感觉到“有点烦恼”,但是她并没有察觉到自己轻描淡写的屈辱和乏味所带来的不愉快感。她利用“情感隔绝”将这种屈辱带给自己的不愉快感隔绝在了意识之外。
看看自己平时可以多一些自我觉察,看看有没有什么情感是被自己给隔离了的,特别是有些事情在外人看来是会伴随着很强烈的情感,自己却很平淡的回忆或诉说,这种隔离掉的情感不一定都是负面的,而且有的时候这种隔离也是对自己的保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