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对婴幼儿进行早期家庭思想品德教育

浅谈如何对婴幼儿进行早期家庭思想品德教育,第1张

孩子降生后,对世界的认识是通过父母的言行开始的。由于婴幼儿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模仿性。在家庭里面,人初次向社会生活迈进,社会意识则往往通过家庭的折射进入孩子的心灵。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指出:“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凡人生之态度,习惯倾向,皆可在幼儿时期立一适当基础。”因此,让幼儿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是父母永恒而急迫的义务和责任。现就家庭如何对0-3岁婴幼儿进行早期思想品德教育浅谈我的看法: 一、家长应树立正确的育儿观 当今社会,许多家长总以为“孩子小,不懂事,不必急于家庭思想品德教育”。抱有“树大自然直,长大就会好”的思想。其实这些观点都是不科学的。根据心理研究表明,新生儿就已经开始有社会性行为的表现,婴儿期大脑发展迅速,可塑性大,心理发展水平已具有接受品德教育的可触性。从出生到三个月的乳儿虽然听不懂成人的语言,但成人的语言是一个积极的现实信息刺激。可刺激孩子的听觉神经,训练孩子的感觉器官。凡当过妈妈的都会有这样的体会。三个月内的婴儿听到响声,身体和眼睛会同时向响声的一边;冷、饿、尿急或身体的某些地方不舒服,会发出响声或哭声,以得到大人的注意;喂糖水、奶水时会用力吸,喂药时用舌头顶住汤匙,并以哭来拒绝吃药,以脸部的表情显示“苦、不好喝”。因此,根据心理学“先入为主”的原理,思想品德教育抢在人生的春天播种,也就是从摇篮时代开始,趁早在儿童的心灵播下道德种子,收益越大;儿童的心灵犹如一片田地,播下思想种子,就会收获行为;播下行为种子,就会收获习惯;播下品德种子,就会收获命运。因此,年轻的父母应尽早树立正确的育儿观,深刻领会“幼若成天性,习惯如自然”这句话的含义,充分认识家庭早期品德教育的重要性是以培养思想品德和良好行为习惯为主,也就是先教子做人。 二、多途径进行家庭思想品德教育 (一)家庭榜样效应。 周岁左右儿童的思维具有直观性、具体性、形象性特点。能观言察色、感受大人脸部的表情和暗示,注意模仿大人的谈话、走路、做事等动作。他们最初行为习惯的形成几乎都是模仿家长而来的,他们的首先观念也是在家长榜样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形成的。所以家长应该以身作则、从思想品德、工作态度、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待人接物、遵守社会公德等各方面为子女树立良好的榜样。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品令不从。”因此,家长的榜样是对儿童品德教育起着感化、启动、控制、调整、矫正的作用。 (二)从家庭小事做起。 “家财万贯,不如教儿一个好习惯”。这是民间流传的一句谚语。它告诫家长应当从小重视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婴儿期在生活上、心理上都依赖于成人的抚养和教育,“人之初”的心灵如洁白的纸,家长可以进行最新最美的绘画,如果对已经受污染的心灵再作清洗,将事倍功半,因此,家长应根据婴幼儿的年龄特点,把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贯穿于家庭生活的全过程。从小事抓起,由近及远、由小至大,由具体到抽象。从孩子睡觉、起床、穿衣、大便、小便、洗手、洗脸、吃饭等进行行为规范的培养和训练。如:睡觉时应脸朝右、侧身睡,每天固定时间大便一次、饭前要洗手等等。把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融合于一日生活之中,久而久之,习惯也就成自然。 (三)从婴幼儿的兴趣爱好入手。 一周岁半的婴幼儿,“自我意识”萌芽了,认识到自己喜欢什么或不喜欢什么,体验到自己的情感。学会用语言进行交流,对周围的事物感到好奇和新鲜,这个时期家长可引导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也可通过娱乐游戏、放幼儿录像、讲故事等形式加以道德教育,如:“小华为什么哭”、“花瓶为什么会碎”、“萝卜为什么又回来了”、“老奶奶为什么摔倒”、“香蕉皮放在马路上对吗?”等故事。让他们从中得到教育,认识到“好与坏、对与错、善与恶”的观念。从小培养幼儿诚实、勇敢、友爱、爱劳动、不怕困难等良好品德行为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 三、从尊重孩子入手 父母要培养孩子尊重他人,就要从尊重孩子入手。孩子再小也是一个独立的人,我们要和孩子建立平等的亲子关系,在教育孩子时应注意做到:①要认真回答孩子提出的问题;②对孩子许下的诺言要有交待,不戏耍孩子;③不随便打断和制止孩子的说话;④放手让孩子去解决与同伴的纠纷;⑤批评孩子不应讲伤害孩子自尊心的话;⑥不要将自己过高的期望强加给孩子;⑦要尊重孩子的意愿;如:你要搂抱、亲吻孩子也得让孩子觉得舒服,如果孩子不愿意被搂抱和亲吻,决不强加孩子。 四、从文明用语入手 从小对婴幼儿进行文明礼貌用语的培养与教育,对幼儿品德行为的形成有着独特的教育效果,家庭和托儿所的老师要把文明用语的学习与运用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各个环节之中。一个“请”字能唤起初离庭的婴幼儿对幼儿园生活的热情和参与;一句“谢谢”能使孩子与周围的人感情拉近;幼儿委屈时听到一声“对不起”往往会破啼而笑,并轻轻说声“没关系”。通过文明用语的使用让孩子初步懂得要尊敬师长,从而让孩子在社会关系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摆正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知道自己是父母的孩子,是爷爷奶奶的孩子,而不是家里的小霸王、小皇帝,知道自己是晚辈,要尊敬长辈,要讲礼貌、知谦让、懂规矩,从而使家庭和社会充满详和与欢乐。 五、从社会性行为入手 幼儿品德认识是从某些不成文的“规则”开始的,周岁的幼儿最初或许只有“好与坏”的表面零星判断,一岁半左右的婴幼儿对某些行为产生就具有一定道德意义的情感反应。三岁幼儿逐步学会按照某种道德方式来接触世界,从道德的角度来观察世界,对周围的事情有着一些粗浅的道德认识。因此,父母要更新育儿观念,在日常生活中随机对孩子进行社会性行为教育。如,当你带孩子到公园去的时候,让他懂得公园的花不能摘,花是要给大家看的。坐在椅子上是好的,站在椅子上是不好的,把椅子弄脏了,别人就不能坐了。节日带孩子去动物园,要让孩子知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要保护动物。带孩子到森林去,让他们感受绿色是生命的颜色。让孩子开始懂得热爱生命!节日带孩子上街看到国旗,要让孩子知道国旗是我们国家的象征,我们要热爱国旗,萌发孩子初步的爱国情感。当你的孩子摔倒时,要鼓励他自己站起来,让他觉得一个人成长的道路是曲折的。看到好人好事时应及时教育你的孩子,常常做好事和助人为乐是一个人日常生活中的最大乐趣。 总之,品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亿万个社会需要的人,幼儿期体、智、德、美各育都很重要,但人品是第一位的,因为没有人的正直、善良、诚实、勤劳,即使才华盖世,也不能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他人,从古至今,德者本也,任何国家、社会、民族的教育无不如此。亲爱的家长,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家庭、幼儿园(托儿所)、社会三者相结合的教育环境。让他们感受既有阳光雨露的滋润,又有和风细雨的哺育。从而健康茁壮地成长。

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意志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坚持性还是很差的。他们不善于自觉地、主动地、独立地调节自己的行为,持久地完成一项工作,常常依靠外力的督促和管理。”无论是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还是在思想品德修养中,都要求小学生具备一定的自律能力。自律能力是在小学生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它既是一种教育的结果,又是小学生进一步学习、发展和接受教育的重要条件。因此,采取各种措施,培养小学生的自律能力是小学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那么,到底如何才能培养小学生的自律能力呢? 1、通过课堂培养小学生的自律能力。 《小学生守则》、《小学生行为规范》及各具特色的校规等等就是用于通过“他律”的手段来初步规范小学生行为的。不过,“他律”永远只能治标不治本,然而规范小学生行为的最根本的做法还是要教会小学生“自律”。 “他律“是”自律“的前提准备,所有”自律“都先从”他律“发展而成的。如要求儿童按时到校、专心听讲、认真做作业、发言要举手、上课时不讲小话、不搞小动作等。上述这些外部的要求和影响属于“他律”的范畴,而这正是小学生自律能力形成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当这些外部的影响和要求被学生所接受,并转化为其内部的道德需要,形成某种道德信念且表现在一定的行为中的时候,在学生身上才开始形成自律的能力。这就是说,培养小学生的自律能力首先必须通过并利用“他律”来进行。他律是基储是手段,而自律是结果、是目的。对小学生进行他律的目的是为了使他们能够自律,是为了使他律转化为自律。而对于小学生来讲,由于其在校的时间主要是在课堂中度过,并且无论他们掌握知识、发展能力,还是养成一定的思想品德等都主要是在课堂教学中组过教师的教育和影响来完成的。因此,小学生自律能力的培养也应该通过课堂教学中的他律因素来进行。这里的关键是要求教师有效地利用各种课堂常规和课堂纪律来培养小学生的自制力,从而发展其自律能力。 2、通过教师的榜样示范培养小学生的自律能力。 教师的社会角色的心理特征是复杂多样的,他既是父母的代理者、知识的传授者、课堂纪律的监督者、集体的组织者,又是学生的朋友和知己、心理健康的维护者,而且在小学生心目中,教师更是自己的榜样。加之,小学生身心发展的未成熟性和依赖性及其强烈的向师性,决定了教师在小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中的巨大示范作用。教师总是作为一个榜样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而学生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有意无意地学习和模仿着教师的一言一行。如果一名教师具有以身作则,严于律己等优秀品质,无疑有助于学生相应品质的培养。正如一名外国著名教育家所说的,思想只能通过思想来培养,品德也只能通过品德来培养,“正如没有人能把自己所没有的东西给予别人一样,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也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因此,要培养小学生的自律能力,首先要求教师严于律己。通过教师的榜样影响学生并形成他们的自律能力是培养小学生自律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3、掌握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水平,培养他们的自律能力。 处于学前期和学龄初期的儿童蕴藏着巨大的潜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能动性,但由于受其身心各方面品质发展水平的局限,这个时期的小学生还缺乏约束自己的能力,其道德思维和道德评价能力也较低。因此,在这一时期他们无论在道德认识的提高、道德情感的陶冶、道德意志的锻炼,还是在道德行为的养成上都主要是在教师、家长和社会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下实现的,他们的行为也往往需要教师和家长的约束和指导,即儿童主要是通过他律来接受教育的。随着小学生年龄的增长及身心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他们的自我意识逐渐形成,主体意识也日益觉醒,有一种逐渐摆脱教师和家长的约束而趋于自主自力的倾向。道德思维和道德评价能力开始形成和发展,这为小学生自律能力的产生奠定了客观的基矗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到小学生自律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是受其年龄特征制约的。虽然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相对稳定,但它却是我们提出教育措施和方法的依据。因此,如何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水平,提出适当的教育策略就成为培养小学生自律能力的关键。 4、通过锻炼儿童的意志,培养他们的自律能力。 儿童自律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是受其年龄特征制约的,其中儿童意志品质的发展与自律能力的形成有直接关系。这两种心理品质有诸多相同的成分。如他们都有明确的目的性,都是在一定的行动中表现出来的,并且都与克服一定的困难相联系。具体讲,儿童意志的锻炼和培养是形成他们自律能力的基矗通过锻炼意志品质,使他们养成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行动的能力(自制力),而自制力是自律能力内部构成要素的核心,这样儿童自律能力才能够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因此,通过小学生意志的锻炼来培养其自律能力是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下面几方面锻炼和培养小学生的意志品质:①教育小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②培养小学生自觉遵守纪律和生活制度的习惯;③从平时学习、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小事着手,培养其意志;④要有意识地使小学生在困难的环境中得到锻炼。5、启发小学生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的自律能力。 自律能力从本质上讲,是个体出乎内心意愿的一种行为。从学生自律能力形成过程的心理机制来看,经历了下面四个阶段:①外部的影响和要求(他律);②有选择性地接受外部的影响,并把这些外部影响和要求转化为自身内部的道德需要;③在内部道德需要的基础上,形成一定的道德信念;④学生根据己确立的道德信念对自己的行为加以调节和控制,即在行动中表现出一定的道德自律能力。 总而言之,要培养小学生的自律能力,最关键的就是要启发学生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自我意识,让学生自己来审视自己、支配自己、约束自己,并以此来调节、控制和支配自己的行为。惟有如此,学生才能由他律转化为自律,学生的自律能力才能形成和发展起来。

幼儿良好的道德行为的养成,既有赖于自幼严格的要求和纪律约束,更有赖于从小自身对道德理想的追求,道德养成与身体成长一样,需要从多渠道汲取营养。特别在幼儿教育阶段,既需要静态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更需要动态的品德践行。

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幼儿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首要的任务是应该及时调整传统的德育观念和方法,不断探索幼儿德育教育的新思路和新途径,要不断体现意识。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要激发幼儿的道德情感,道德知识不同于科学知识,人们对他的认识必须有情感的渗入,一个内化的道德规范必然是道德知识和道德情感的融合。

以儿童为主题,以活动为依托,以幼儿在活动中遭遇的、体验的社会性和道德性问题为切入点,让儿童在自发自觉的行为中逐步将遵守道德的感受进行体验,从而逐步将道德要求内化为儿童个体的自主行为和活动。

-学前教育学

人民网-儿童小情绪德育大文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400325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0
下一篇2023-08-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