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在少年精神生活中的作用

劳动在少年精神生活中的作用,第1张

人们把劳动称作强有力的老师。

但干活并不等于劳动,劳动只有于思想教育,智力教育,道德教育,审美教育,情感教育和体育的劳动相结合,与创造、兴趣和需求紧密联系,才能发挥劳动的教育意义。学生才不会把劳动当作一种“服劳役”,才不会简单、机械的应付。只有人在劳动中受到鼓舞,精神变得高尚,情感记忆里才会留下积极的痕迹。

人通过在劳动中的自我肯定,才能够深刻地认识自己、认识世界才能进行自我教育。人只有体验到自己创作的东西带来的自豪感,荣誉感,他才能朝着和谐而全面的方面发展。

不可以把教学和劳动简单化为在实践中巩固和检查在课堂上获得的知识。找到能发展智力和能力的劳动,能把人引入创造的境界中去的劳动,这是智力和劳动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只有统一的进行智育和劳动教育,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劳动能够成为人的和谐发展的基础,还因为人在劳动活动中确认了自己是公民,体验到了公民的尊严感。劳动确立的公民感,连同认识、掌握世界所带来的愉悦,是非常强有力的情感刺激因素,能鼓舞人去从事不轻松的劳动,而只有当劳动不是轻松的时候,劳动才能够起到教育的作用。教育的最微妙的秘密之一,就是善于看到、找到、发现劳动的公民因素、思想因素。

人在通过劳动认识世界的同时创造美,从而确立起对劳动、创造和认识的美感,这时才能达到劳动与情感审美教育的统一。创造劳动的美,这是一个完整的教育领域。

审美教育一般包括美感教育、美学知识的普及和以美的规律贯穿其中的普遍教育等。美感教育对我影响最大。产生的影响如下:

美感教育指运用美的规律和艺术的实践(各种艺术的创造和欣赏),训练和强化人的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心理能力,健全人的审美心理结构,使人具有敏锐的审美知觉能力和创造力。

美学知识的普及主要指在艺术家、广大青年和学生中展开美学原理、艺术史和艺术批评等方面的教育,以提高人的审美趣味和美学素养;以美的规律进行的普遍教育则旨在把美的规律贯穿到智育和德育中。

使科学教育中枯燥的公式和定律化为美好的形象,把死板的记忆化为生动的想象,把师生之间单方面的灌输关系变为平等的相互交流关系等。

美学研究的对象是艺术,美学就是艺术哲学。以马奇、朱光潜为代表。马奇认为美学就是艺术观,是关于艺术的一般理论。它不只是研究艺术中的部分问题,而是全面地研究艺术各方面的理论;它不只是研究部门艺术的理论,而是概括各个部门艺术梁神的一般理论。

审美教育的历史:

美育的历史几乎同人类文明的历史同样悠久。原始社会的巫术同时也是初民的美育手段。中国早在周代就形成了用六艺对贵族子弟进行教育的体制。乐是诗歌、音乐、舞蹈三位一体的美育课程。书是学习书写,除了实用的目的,也包含书法艺术的因素。

射、御是练习射箭与驾车的技术,在体育和军事训练之中也包含有体态气度的芹渣备美化训练。礼除了统治阶级道德观念的灌输之外,也包括仪表美、行为美、语言美的培育。以后,无论是两汉的赋,魏晋南北朝的辩谈、书画与雕刻,唐宋的诗词,元明清的戏曲与小说。

简述艺术的审美教育的价值:

1、认识人性、丰富人性、把握人性,理解人性、提高人性、完善人性。

2、更好地体验人类广阔丰富的情感世界和精神理念。

3、更加和谐地处理好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的关系。

4、进一步处理好感性与理性、个体与群体、现实与理想、现象与本质等辨证关系。

5、在特定历史时期认识与理解某些艺术作品对传统道德观念、价值体系的解构与颠覆,扬弃不适应社会发展、扭曲人性的旧的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呼唤与建构新的伦理道德和价值观。

教育的价值取向影响教育实践的各个层面,同时,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和困惑又反映出教育价值取向上的迷惘。教育价值的取向问题是教育学应当研究的重大理论问题。教育的审美价值是教育价值取向的必然选择。

教育的审美价值是教育价值在其本体意义上的回归。其基本逻辑是: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而人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的,其结论必然是教育具有审美价值的内在追求。教育的审美价值是教育活动客观具有的,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个体审美需要,能给人以审美享受的价值。

审美教育

正如美学史上“审美的”和“艺术的”未必常常是一致概念一样,教育史上,“审美教育”和“艺术教育”也不是任何时候都是相通的概念。本来的所谓审美教育(美育),意味着通过审美活动以及随之而来的审美能力的涵养,达到作为人类理想的圆满和谐的人格、完善的美的德性,属于广义的道德教育。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承认艺术是审美价值乃至美的文化的代表,就能够通过艺术来进行审美教育,以至于审美教育实际上是作为艺术教育来实现的。在古代希腊,广为提倡作为培养人的目标的伦理美※理想,自由民的家庭教育及学校教育的诸课程,也根据体现了完全性与和谐的这一目标来组织。但是,在这里,美和艺术一般不是相互覆盖的,特别是在柏拉图※的思想中,爱美(фlλοκαλοs)与爱知(Фlλοσοφ1α),都是达到世界最终真理——理念的途径,而艺术因为离理念远,具有模仿物的性质和诉诸人类感情、搅乱灵魂平静的反道德性质,因而受到斥责。在他的《理想国》里,除了特定的音乐家外,所有艺术家都有被逐之虞。总之,从这种观点看,伦理美即使是审美教育的理念,也不可能就是艺术教育的理念。

这种与伦理美相联系的造就审美的人的思想,在中世纪宗教时代长期被埋没后,随着人文主义的复活,在16—17世纪交替期以来,又成为“美的灵魂※”的思想而显示出新的发展。夏夫兹柏利、卢梭※、歌德※都给这种思想增加了新的内容,在他们的著作中经常可以看到和谐的人格理想,以及通过道德感情和审美行德性的涵养来接近这种理想的意图。最后,“席勒通过基于理性和感性调和的“完全人性”的理念使“美的灵魂”的思想充实起来,同时还在这种思想的基础上,以古典主义艺术意识为背景,提倡所谓审美教育论。这样,审美教育才开始得到明确的理论规定,同时,还与艺术教育建立了内向联系。

这种审美教育思想,出现于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Uber dieasthetische Erziehung desMenschen,in einer Reihe vonBriefen,1795)中。其核心大致如下:我们人类受到既要将自己的内在必然性带给现实,又要使自己的外在现实服从必然性法则这种两重对立的冲动的驱使。前者是人类感性自然产生的“素材冲动※”(Sachtrieb),它将人置于时间制约下,使其物化,将努力提高的精神拘束于官能世界。后者是从人的理性自然产生的“形式冲动※”(Formtrieb),它使人趋向自由,努力给多样的现象带来调和。通过这种极端的根本对立的扬弃而复归人的自然统一,正是教养的任务。其活动为二重,第一是从自由干涉中保住感性,第二是针对感觉力确保人格性。教养通过感情能力的陶冶而成就前者,通过理性能力的涵养而成就后者。这样,就产生了两种冲动的和谐关系的课题和人只有在其生存的完成时才可能解决的课题。它是最本来意义上的“人性理念”,是某种无限的东西,人可以逐渐越来越接近它,但决不会达到它。但是,如果人在意识到自由的同时感受其生存,在感到自己为物的同时知道精神的意义,那么,他就具有了人性的完全直观,并且有助于将由他赋予直观性的对象当作无限对象来表现。而真正使这种经验成为可能的,是在人类中形成的新的冲动,即“游戏冲动※”(Spieltrieb)。

素材冲动从主现中排除一切自我活动和自由,形成冲动又从主观中排除一切依存性和被动。自由的排除是物质的必然性,被动的排除是道德的必然性。这两种冲动相结合而作用其间的游戏冲动,使人在物质上及道德上获得自由。一般来说,素材冲动的对象是最广义的生命,形式冲动的对象是形态,游戏冲动的对象是“生存形态※”(lebendeGestalt)。并且,只有这个“生存形态”的概念,才能替被称为美的东西标明特征、快适的、善的、完全的,对人来说都仅仅是严肃的,而所谓美则是人与之游戏的对象。人只有在游戏时,才是“完全的人”。因此,美,相对人本来的创造者——自然来说,可称为第二创造者。

但是,大体上可以说,人从未开发人的状态向人性过渡的征象,就是对假象※的喜好和对游戏的向往。只有对现实性的不关心和对假象的兴趣,才是人性的真正扩张,迈向文化的决定性一步。对假象感到喜悦的游戏冲动刚一活动,以假象作为某种独立物的模仿性形成冲动就随之产生。总之,模仿艺术的能力随形式能力一起被赋予。于是,人势必将其支配者的权利在假象中发挥。因而,越是在形态上获得独立,美的王国就越扩大。这样“美的教 养 冲 动 ” (asthetischerBildungstried)就针对暴力王国、道德王国,建立了第三个游戏和假象的王国,即自由的美的王国。

席勒就这样将审美原理提到人类一般的理想形成和最广义的德性涵养的高度。稍后,赫尔巴特※(又将教育的根本原则上升为审美的伦理学。在赫尔巴特看来,相对理论哲学研究事物的实在性,实践哲学即伦理学则研究其一般的价值判定,因而,它作为道德性“趣味※”理论,可归于美学的一部分。美学是在全部的价值判定中,对引起满足、或不满足的事物的单纯关系的把握,关于艺术的诸种形式和技术的理论,如和声学※、透视法※等,是这种美学的典型理论。由这种美学规定的伦理学的“实践诸理念”(praktische Ideen),即单纯的意志关系,就是内在自由、完全性、善意、正义、公正。在这种目标设定上,以伦理学(在其手段上是心理学)为自己基础学科的教育学,受这些理念的引导,其具体的课题有指导(Regierung)、教授(Unterricht)、训练(Zucht)这三个方向,结果,作为由这些理念规定的道义性格,只有在形成广泛兴趣基础上完成的人的和谐,才是教育的全部内容。赫尔巴特的这种见解,是建立于与席勒完全不同的所谓形式美学※、实在论美学的见地上的,但是同样包括了审美教育的思想。

于是,席勒、赫尔巴特的审美教育的概念以与艺术教育的明确联系为基础,随着以后欧洲各国中教育思想及教育运动的展开,终于在作为艺术教育的理论和实践领域内得到发展。同时,审美教育本来强调广义的道德教育,即造就理想、和谐的人类的意义,现在开始逐步被强调有益于民族社会,艺术文化的社会教育、职业教育(专门教育)的意义所取代。比如,在法国,费埃(Alfred Fouillee,1838—1912)、居约※等人在美中发现人类进化之力和社会共鸣的作用,因而重视审美教育乃至艺术教育在文化、社会方面的意义。另外,在英国,罗斯金※、莫里斯※等人,在德国,朗格本※、K。郎格※等人认为:审美趣味、艺术生产的提高,是民族文化、社会生活发展不可欠缺的基础,因而展开艺术教育运动※这些都说明了上述情况。特别是在德国的艺术教育思想中,甚至出现了,如德累斯顿纳※那样的主张,他警告说,专门培养审美览赏能力的审美教育,有容易陷入耽美主义※的危险,因此艺术教育应该以“作为创造力的艺术”为原理。总之,强调个性、创造等契机,可认说是现代艺术教育思想的特色。关于现代的审美教育,参见“审美教育论”条。

认为美育是情感教育其来源是康德的人类主体意识三分法,即知、情、意。

补充资料:

美育是审美教学与美感教学的结合,通过教育提升人们认识美、理解美、欣赏美、创作美的能力,是新时代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着力点,在“立德树人”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艺术是美育最集中、最典型的形态。

我国社会主义学校的美育是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培养学生心灵美、行为美服务的。通过美育可以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的发展。它可以提高学生思想,发展学生道德情操;它可以丰富学生知识,发展学生智力;它可以增进人们的身心健康,提高体育运动的质量;它可以鼓舞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并进行创造性的劳动。

美育内容的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结合;情绪体验与逻辑思维相结合;美育的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艺术内容与表现的方法要统一;美育应在全面发展的前提下因材施教;美育过程应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

美育教育的基本内容

美育亦称审美教育,是一种按照美的标准培养人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它以特定时代、特定阶级的审美观念为标准,以形象为手段,以情感为核心,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通过美育,可以使人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美的素养,具有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等等。

1、艺术美,音乐和舞蹈,绘画,影剧欣赏,文学;

2、自然美,以大自然为审美对象所感受和体验到的美;

3、社会美,以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人和事为对象而感受和体验到的美;

4、科学美,以科学的内容和形式为对象所感受到的美;

5、中小学美育的内容包括,艺术教育,如文学、音乐、图画、戏剧、**、舞蹈等;组织学生观察和欣赏自然美,引导学生体验社会生活美和劳动美。

美育的作用:

1、它用现实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和反映在艺术形象中的先进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活动来感染受教育者。它广泛而深入地影响着学生的情感、想象、思想、意志和性格。它能丰富学校的文化精神生活,激起学生的情绪体验,有助于培养高尚情操,提高社会主义觉悟,鼓舞学生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和创造一切美好的事物而奋发向上。

2、美育对德育、 智育、 体育都有积极的影响。美育用优美感人的艺术形象,可以帮助学生认识人们的生活、理想和斗争,使他们受到生动的思想品德教育,促进他们的政治品质、道德面貌和思想感情健康地成长。美育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认识现实,认识历史,同时可以发展他们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还能调剂他们的生活,提高学习效果。在美育中要求整齐清洁,美化环境,也有利于健康,有助于体育的开展。

美育教育专业前景

对于现今社会的大学生而言,就业前景和其他专业相比怎么样呐。艺术教育若从和美育的关系而言,可视为美育的核心,同时又是实施美育的主要手段。并成为审美教育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在现代社会中狭义的“艺术教育”可理解为培养各类专业艺术人才或艺术家所进行的理论和技法的教育和训练;

广义的艺术教育则是强调一般意义上的艺术知识原理的普及和提高,且通过优秀的艺术作品的展示,评论让人们的艺术修养和鉴赏水平得以提高,培育高尚,健康的审美情趣与审美能力,从而对人的道德的完善,智力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艺术教育专业的就业前景还不错。毕业生适宜从事中、小学的艺术教育工作,亦可在艺术研究单位从事研究工作,或在各级文化单位和业余艺术学校从事艺术训练工作。按艺术教育专业相关职位统计,艺术教育专业就业前景最好的地区是:上海。在"教育学类"中排名第 6。

最主要的应该是以下三个功能:审美的认知功能、审美的教育功能、审美的娱乐功能。

一、审美的认知功能

所谓审美的认知功能,是指人们通过艺术鉴赏活动,更加深刻的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历史和人生。

因为艺术具有反映与创造统一、再现与表现统一的特点,所以他们能够更加深刻的揭示社会、历史和人生的真谛与内涵,通过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给人们带来深刻的社会认知。

当然艺术的认知功能毕竟是有限的,相比于其他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来说,其具有的认知功能是不足的。

二、审美的教育功能

审美的教育功能,是指人们通过艺术欣赏活动,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在思想上受到启迪,在实践上找到精神榜样,在这种潜移默化中,人们的思想感情,理想和追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艺术之所以具有审美教育的功能,是因为艺术作品不仅能够展示生活,还蕴含着艺术家的思想感情,以及他们对生活的理解、认知和评价,渗透着艺术家的社会理想和审美理想。

当然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不同于道德教育,因为艺术的教育功能也是以审美价值为基础,并具有美学的意义和艺术的魅力。

一般说来艺术的审美教育功能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以情感人、潜移默化和寓教于乐。

三、审美的娱乐功能

审美的娱乐功能是指通过艺术欣赏活动,使人们的审美需要得到满足,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

艺术作为一种精神产品,主要就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心理需要,使人们产生审美的愉悦和心理的快感,人们通过欣赏艺术能够得到积极的休息,并更好的投入到新的工作当中。

              ——《美育书简》读后感

内容摘要:美是人类生活及社会生活中一个永恒的主题,审美教育是通过审美教育的活动,促进个体的审美发展,从而推动人的全面发展,进而达到人与社会的和谐完美的发展。关于审美教育,德国大诗人,古典主义美学家席勒曾专门就这个问题进行研究,并著有《美育书简》流传后世。本文就将以席勒的《美育书简》为中心对审美教育进行浅议。

关键字:《美育书简》  席勒    审美教育  美的本质  审美教育的意义

关于《美育书简》:

    《美育书简》又译作《审美教育书简》,是德国大诗人、古典美学家席勒的代表作。1791年,席勒接受丹麦公爵奥古斯腾堡和伯爵史梅尔曼每年一千塔勒银币的帮助,专门从事美学研究,并将研究成果用书信形式向奥古斯腾堡伯爵汇报。几年时间,席勒一共写了27封信,并与1795年分三次发表在他自己的刊物《时季女神》上,从而形成了一部完整的美学著作。在这本著作中,席勒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审美教育”这个概念,并对美育的性质、特征和社会作用做了系统的阐释。席勒认为,正是因为审美活动是自由的,所以审美教育是实现人类的自由的唯一的途径,他认为审美教育可以恢复人的感性和理性的统一造就完整人性,使人进入自由王国。

    在《美育书简》中,席勒首先探讨了美的本质特征。他列举了历史上思想家对美的概念的三种解释:法国美学家E·博克认为美是感性的,主观的;德国美学家A·G·鲍姆嘉通认为美是理性,客观的;而康德认为美是主观、理性的。席勒指出,美的事物使我们能见到自由的表现方式。在说明美的概念时,他企图克服两种观念:一种是把美与直觉完善性相混同的理性主义美学观;一种是把美单纯看做感性感受性的经验主义美学观。从而把美的概念建立在具有普遍性的客观性基础上。然而,由于思想的局限性,他并未能真正做到这一点,这使他的美学思想充满了矛盾,显得含混不清。

    其次,他还提出了人具有两种基本冲动的理论,即“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1)。感性冲动要求绝对的实在性,要使人的潜在能力成为现实;理性冲动要求绝对的形式性,要把客观外在事物消融在人的自身,实现是服从必然性的规律。在席勒看来,资本主义现代文明是造成人性分裂的根源,它割裂了人性的内在联系,由于“享受与劳动,手段与目的,努力与报酬都彼此脱节,人永远被束缚在整体的,一个孤零零的碎片上”(2),因而必然造成人性的分裂。他认为,人性既受感性冲动,即来自于自然必然性方面强加给人们的物质性限制,也受理性冲动,即来自精神必然性方面强加给人的意志性限制,从而造成了人性的分裂。要是分裂的人性得以复归,就必须通过审美的途径,因为正是通过美,人们才有可能达到自由。暴力革命和国家政权解决不了人性分裂的问题。完善人性应该是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二者和谐的统一,只有通过第三冲动“游戏冲动”为中介才能实现。原因之一是,人只有在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和谐统一的游戏冲动中,即审美境界中,才能实现感性与理性,物质与精神,客观与主观,受动与自由的统一,成为具有完善人格的人。其二,感性的人只有通过审美状态才能进入道德状态,成为理性的人的创造者。其三,自然的片面性和全面立法的理性的限制,人被剥夺了人性的自由,只有在审美状态中人才能摆脱任何限制,使失落的人性得以复归。

    提出“游戏说”这一观点。席勒认为,只有在游戏冲动中,人才是自由的,因为这种冲动真正把人的感性和理性结合起来,把物质过程与精神过程统一起来。他认为,在审美过程中,思维、感觉和感情是交织在一起的,美不仅是我们的对象,而且是我们的主体状态。审美游戏已经不是盲目的本能活动,而是掌握了必然性的自由创造。艺术的本质在于审美外观,对外观的兴趣私人摆脱了动物状态打到人性的一种标志。

审美教育的作用和意义:

    审美教育有助于人性格的完善。我们明白,人不仅仅是物质,与不仅仅是精神,它是感性与理性的结合,只有两者兼具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以美育为中介,是两者互相作用,互相补充,从而使人格不断得到完善。美育不同于德育,他不是其他教育的附庸,而是一个独立的整体。我们可以用传统文化为根基,通过艺术陶冶情操,进行道德教化,使美育能够在教育中得到很好地贯彻,并一直传承下去,最终帮助人们不断完善自己的性格。

    美育有助于社会和谐。现代社会物欲横流,玲琅满目的物质资源不断地刺激着人们的欲望,是人们渐渐沦为了物质和金钱的奴隶,很多人把自己的生存目的都寄托在当下的物质享受和纵欲上,更加高尚的精神追求已渐渐弱化,人的心灵因为被物欲蒙蔽而丧失了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进而产生了一些低级趣味,最终使整个社会风气不正,道德沦丧,腐败丛生。席勒在《美育书简》中说:“只有美才能赋予人群合格的性格,只有审美趣味才能把和谐带入社会,因为它是在个体身上建立起和谐·······”(3)“一切其他形式的沟通都会分裂社会,因为他们不是完全个别成员的私人感受发生关系,就是完全不同于个别成员的私人本领发生关系,因而也就使人与人之间的区别点发生关系,唯独美的沟通使社会统一,因为它是同所有成员的共同点发生关系的。”(4)从上述这些叙述中不难看出,美让人摆脱物质枷锁的束缚,从而可以让人静下心来与自己的心灵对话,思考,最后达到人与人心灵的沟通交流。这有助于改善社会风气,最终构建一个和谐社会。

    美育有助于文化艺术的发展。席勒早在200年前就敏锐地看到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所形成的艺术的低俗化、功利化倾向。他尖锐的指出,艺术的精神消失在该世纪的嘈杂中,艺术严重的脱离了生活。他力主艺术对于“兽性满足”和“性格腐化”的超越,成为精神力量的“自由的表现”,使得日常生活做到审美化。当前,在文化与文学艺术的建设中也存在着美与非美的二律背反。一方面,优秀的反映时代精神的文化作品大量涌现;另一方面,由于市场利益的驱动和腐朽文化的侵染,导致文化与文学艺术的严重非美化和低俗化的泛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很好的借鉴席勒的有关美的艺术作为人性“高尚化”的方向,使我国的文化和文学艺术事业得以健康、全面、可持续发展。

    美是人类生活及社会进步中一个永恒的主题,是人类共同的上帝,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生需要美,需要美感,而这一切都需要美育。美育作为一种教育人的方式,其中心和目标是为了提高人的生存质量,培养和发展人的感性能力,包括感受力、鉴赏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并且对人性进行塑造和改造,抑制人性中丑恶的因素,发挥光大人性中美善的因素,对情感,感性等生命的非理性存在进行规范和引导,使其合乎理性的要求。总之是提高人的素质,使每个人都有一个趋向理想完美的生命,都能“自由全面的发展”。在席勒逝世200年后的今天,我们再来回顾他的贡献,就会明显的看到他不仅是属于过去时代的,更是属于未来时代的伟大美学家。他对美的思考,对时代的思考,对人类前途命运的关怀,以及他美学理论中所灌注的强烈的人文精神,都是跨时代的,必将惠及人类的今天和明天!

注释:(1)来自《大师谈美》第十二封信,第82页;(2)来自《大师谈美》第六封信,第48页;(3)(4)来自《大师谈美》第二十七封信,第167-168页;

参考文献: (德)弗里德里希·席勒,(俄)普列汉诺夫著《大师谈美》(其中包括《美育书简》和《没有地址的信》两部著作),李光荣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年版

谭好哲,刘彦顺著《美育的意义》,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401561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0
下一篇2023-08-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