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乌江亭》项羽悲剧的诗词赏析

杜牧《乌江亭》项羽悲剧的诗词赏析,第1张

血光闪过,铁槊折进江泥

——杜牧《乌江亭》

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由喧腾激荡的乌江上溯两千一百余年,我们寻找一个悲剧的英雄,回眸一出英雄的悲剧。

公元前202年,三十一岁的西楚霸王项羽在乌江岸边拔剑自刎,结束了他叱咤风云的一生。沾满血污的铁槊 苍黑的江泥,五员汉将将项羽魁梧的身躯,肢解成邀功请赏的资本。江心怒涛汹涌,伫立船头的乌骓马一声凄厉的长嘶,把所有的光荣都震落江中……

他曾经是一个胜利者,一个撼天动地的英雄。公元前210年,二十三岁的项羽就曾面对秦始皇东游会稽的车驾,发出过“彼可取而代之”的呐喊。此后,他率领八千子弟起兵江东,一路攻城掠地,斩将夺旗,以惊人的胆识和勇武在反秦斗争中建树了辉煌的业绩。当华屋连栋的阿房宫在烈火中坍塌焚毁,项羽沉醉在“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预言中。

然而,最终统一江山的却不是“匆匆一炬火咸阳”的人。极端的复仇意识,使项羽好斗嗜杀,凶悍暴戾。新安城下,被活活坑杀的20万秦军降卒排列成无声的兵马俑;咸阳城的冲天火光,使这座帝王之都遭受了空前的浩劫,而这种残忍的复仇意识所产生的直接后果便是“天下多怨,百姓不附”。项羽的性格世界充满矛盾,一面是狂暴的匹夫之勇,一面又是愚蠢的妇人之仁。保守落后的地域乡土观念,也成为他霸业的羁绊,“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史记·项羽本纪》)在这种狭隘意识的驱使下,他在自己的家乡彭城排开庆功的宴席。他无心建立巩固的根据地,更无法冲破同乡好友的圈子,而老谋深算的刘邦正利用项羽的这一性格和观念的弱点,躬身纳士,广揽俊杰,抓住一切机会争夺项羽麾下的人才,分化项羽的阵营,从而形成了双方军事实力的逆转。

于是,一代枭雄注定走向末路穷途,沉重的名字注定要带着无可挽回的悔憾砸进史书。曾言“宁愿斗智,不愿斗勇”的刘邦,从垓下的四围唱响楚歌,向这位西楚霸王发动了心智和性格上的最后一次进攻,而当年曾效力于项羽帐下的韩信为了刘邦的一个封地的承诺设下十面埋伏,给刚愎自用的项羽划定了生命的死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当乌江亭长为他划来一条延续生命的孤舟,他只把生存的机会给了他心爱的乌骓马。无颜见江东父老的惭愧和义不独生的执拗,使他拔剑削下那颗漆黑的头颅。一道血光闪过,殷红了一个历史的黄昏。

一是杜牧的乌江亭 杜牧是起反讽。但并没有全盘否定项羽的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首句直截了当地指出胜败乃兵家之常,以来衬托第二句

次句强调指出只有“包羞忍耻”,才是“男儿”。大丈夫应有广阔的胸襟。有着成与败的包容,但项羽遭到挫折便灰心丧气,含羞自刎,只怪一句时不利,第三句一句承上启下,为最后一句“卷土重来未可知”,变成全诗最得力的句子,几字不可知,又恰恰体现出项羽本身的问题,作者表达出对项羽在惋惜、批判、讽刺之余,又表明了“败不馁”的道理,也是颇有积极意义的。总体是批评项羽胸襟不够宽广,如果项羽能够再回江东重整旗鼓的话,说不定还可以卷土重来

二是王安石的 乌江亭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②,肯为君王卷土来?

而王安石则就是实实在在的讽刺了

他才看篇就点名项羽失败的原因,这首诗开篇以史实扣题,指出项羽的失败实在是历史的必然。项羽的霸业以“鸿门宴”为转折,此后逐渐从顶峰走向下坡,到了“垓(gāi)下一战”,已经陷入了众叛亲离的境地,彻底失败的命运已经无可挽回了。项羽失败的因素固然很多,但最根本的就是他刚愎自用,一意孤行,倒行逆施,丧尽人心。更为可悲的是,他毫无自知之明,至死不悟,“天亡我也,非战之罪”,他临死前的这番话,可为“壮士衰”作注脚,也可为“势难回”作证明。所以,三、四句诗人进一步深入剖析:“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以辛辣的反问指出:即使项羽真的能重返江东,但对这么一个失尽人心而执迷不悟的人,江东子弟还肯为他拼死卖力吗?“卷土重来”实在是痴人说梦而已。

三是李清照的 咏项羽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从题目来看就知道作者是来赞美项羽了,

这首诗要从作者的坏境来分析,李清照的所处的南宋世道混乱,外兵入侵的大前提下

这首诗起调高亢,人活着就要作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但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但求苟且偷生。因此,诗人想起了项羽。项羽突围到乌江,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整齐鼓。项羽自己觉得无脸见江东父老,便回身苦战,杀死敌兵数百,然后自刎。诗人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借古讽今,正气凛然。全诗仅二十个字,连用了三个典故,但无堆砌之弊,因为这都是诗人的心声。如此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诗篇,表明作者深身的悲切和对项羽无尽憧憬,

《题乌江亭》:杜牧有对项羽负气自刎的惋惜,但主要的意思却是批评他不善于把握机遇,不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不善于得人、用人。杜牧假想未然之机会,强调兵家须有远见卓识和不屈不挠的意志,认为项羽遭到挫折便灰心丧气,含羞自刎,算不上真正的“男儿”。

《乌江亭》是王安石针对杜牧的诗写的一首诗,表现了王安石对项羽失败的看法。王安石则根据自己的理解,认为项羽的失败已成定局,即便是江东子弟还在,项羽也不可能再带领江东子弟卷土重来,以为他们不一定再肯为战争卖命了。

<题乌江亭>这首诗针对项羽兵败身亡的史实,批评他不能总结失败的教训,惋惜他的如日中天的英雄事业归于覆灭,诗中暗寓讽刺之意。

<咏项羽>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作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但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但求苟且偷生。因此,诗人想起了项羽。项羽突围到乌江,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整齐鼓。项羽自己觉得无脸见江东父老,便回身苦战,杀死敌兵数百,然后自刎。诗人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借古讽今,正气凛然。

题乌江亭

杜牧

系列:关于励志的经典古诗词大全

题乌江亭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注释

1乌江亭:在今安徽和县东北的乌江浦。《史记·项羽本纪》载:项羽兵败,乌江亭长备好船劝他渡江回江东再图发展,他觉得无颜见江东父老,乃自刎于江边。杜牧过乌江亭时,写了这首咏史诗。

2不期:难以预料。

3包羞忍耻:意谓大丈夫能屈能伸,应有忍受屈耻的胸襟气度。

4江东:指江南苏州一带,是项羽起兵的地方。

译文

胜败乃兵家常事,是难以预料的,

能忍受失败和耻辱才是真正的男儿。

江东的子弟中藏龙卧虎,人才济济,

如果项羽当年重返江东,说不定还能卷土重来。

赏析

首句言胜败乃兵家常事。次句批评项羽胸襟不够宽广,缺乏大将气度。三四句设想项羽假如回江东重整旗鼓,说不定就可以卷土重来。这句有对项羽负气自刎的惋惜,但主要的意思却是批评他不善于把握机遇,不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不善于得人、用人。司马迁曾以史家眼光批评项羽"天亡我,非战之罪"的执迷不悟。杜牧则以兵家的眼光论成败由人之理。二人都注重人事,但司马迁是总结已然之教训,强调其必败之原因;杜牧则是假想未然之机会,强调兵家须有远见卓识和不屈不挠的意志。

首句直截了当地指出胜败乃兵家之常这一普通常识,并暗示关键在于如何对待的问题,为以下作好铺垫。「事不期」,是说胜败的事,不能预料。

次句强调指出只有「包羞忍耻」,才是「男儿」。项羽遭到挫折便灰心丧气,含羞自刎,怎么算得上真下的「男子汉」呢?「男子汉」三字,令人联想到自诩为力超过山河,气可盖世的西楚霸王,直到临死,还未找到自己失败的原因,只是归咎于「时不利」而羞愤自杀,有愧于他的「英雄」称号。

第三句「江东子弟多才俊」,是对亭长建议「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的艺术概括。人们历来欣赏项羽「无面见江东父兄」一语,认为表现了他的气节。其实这恰好反映了他的刚愎自用,听不进亭长忠言。他错过了韩信,气死了范增,确是愚蠢得可笑。然而在这最后关头,如果他能面对现实,「包羞忍耻」,采纳忠言,重返江东,再整旗鼓,则胜负之数,或未易量。这就又落脚到了末句。

「卷土重来未可知」,是全诗最得力的句子,其意盖谓如能做到这样,还是大有可为的;可惜的是项羽却不肯放下架子而自刎了。这样就为上面一、二两句提供了有力的依据,而这样急转直下,一气呵成,令人想见「江东子弟」「卷土重来」的情状,是颇有气势的。同时,在惋惜、批判、讽刺之余,又表明了「败不馁」的道理,也是颇有积极意义的。

此诗与《赤壁》诗一样,议论战争成败之理,提出自己对历史上已有结局的战争的假设性推想。首句言胜败乃兵家常事。次句批评项羽胸襟不够宽广,缺乏大将气度。三四句设想项羽假如回江东重整旗鼓,说不定就可以卷土重来。这句有对项羽负气自刎的惋惜,但主要的意思却是批评他不善于把握机遇,不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不善于得人、用人。司马迁曾以史家眼光批评项羽"天亡我,非战之罪"的执迷不悟。杜牧则以兵家的眼光论成败由人之理。二人都注重人事,但司马迁是总结已然之教训,强调其必败之原因;杜牧则是假想未然之机会,强调兵家须有远见卓识和不屈不挠的意志。

议论不落传统说法的窠臼,是杜牧咏史诗的特色。诸如「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赤壁》),「南军不袒左边袖,四老安刘是灭刘」(《题商山四皓庙》),都是反说其事,笔调都与这首类似。宋人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中谓这首诗「好异而畔于理……项氏以八千人渡江,败亡之余,无一还者,其失人心为甚,谁肯复附之?其不能卷土重来,决矣。」清人吴景旭在《历代诗话》中则反驳胡仔,说杜牧正是「用翻案法,跌入一层,正意益醒」。其实从历史观点来看,胡氏的指责不为无由。吴景旭为杜牧辩护,主要因这首诗借题发挥,宣扬百折不挠的精神,是可取的。

题乌江亭中诗人对项羽自刎乌江提出了质疑,认为胜败兵家事不期,不应轻易放弃轻言失败,卷土重来未可知。这是一种历史的假设,宣扬一种百折不挠的精神。泊情怀则是对表面商女实际是统治阶级的不思国事,醉生梦死做了最尖锐的批评和讽刺。这两诗都是名诗,感情不难把握。

现在说说抒情方式的不同:题乌江亭是论诗,即是以议论入诗,通篇全是议论,其感情是直接的。泊秦淮则是描写继续议论想结合的。首句描写醉生梦死的江南水乡,第二句继续其夜泊秦淮近酒家。最后两句则直接议论对所见发表看法。

杜牧作为晚唐著名诗人,他的作品有相当大一部分的咏史诗,这些诗有直接议论的,有叙论结合的,有白描的。这里的两首诗基本代表了其两种风格

都是讲得楚霸王项羽自刎于乌江

杜牧的 表达了对项羽负气自刎的惋惜,批评他不善于把握机遇,不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不善于得人、用人。批评他不能总结失败的教训,诗中暗寓讽刺之意。

王安石的 王安石认为民心和形势决定了战争的胜负,历史的规律不可违背。

此诗与《赤壁》诗一样,议论战争成败之理,提出自己对历史上已有结局的战争的假设性推想。首句言胜败乃兵家常事。次句批评项羽胸襟不够宽广,缺乏大将气度。三四句设想项羽假如回江东重整旗鼓,说不定就可以卷土重来。这句有对项羽负气自刎的惋惜,但主要的意思却是批评他不善于把握机遇,不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不善于得人、用人。司马迁曾以史家眼光批评项羽"天亡我,非战之罪"的执迷不悟。杜牧则以兵家的眼光论成败由人之理。二人都注重人事,但司马迁是总结已然之教训,强调其必败之原因;杜牧则是假想未然之机会,强调兵家须有远见卓识和不屈不挠的意志。

--------

如果说简单的来讲作者要抒发什么样的情感 可直接:杜牧则是假想未然之机会,强调兵家须有远见卓识和不屈不挠的意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406949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0
下一篇2023-08-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