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姬她为什么自刎,目的又是什么?是为了项羽吗?

虞姬她为什么自刎,目的又是什么?是为了项羽吗?,第1张

乱世是英雄辈出的时代,而项羽这位年轻的英雄,心里有着远大的理想,宏伟的抱负。他在硝烟弥漫的背景下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开启了短暂但却传奇的一生。

项羽年少时便展现了通天气魄,项梁教其读书练剑,而他却说:“读书识字只能记住个名,学剑只能和一人对敌,要学就学万人敌。”项梁因此对项羽刮目相看,他有预感,这位日后必能成为时代的佼佼者。

年少的项羽在反秦道路上遥遥领先,他少年为将,驰骋沙场,在战场上挥洒着自己的热血。他少年得志,傲视群雄,更因长相英俊而成为不少闺中女子的梦中情人。

项羽出身勋贵,却不像其他世家子弟一样沉迷于享乐,他有着自己的人生追求。当项羽看到秦王车如华盖而脱口而出的“彼可取而代之也!”更能让人看出其威武霸气。

遥想当年,陈胜吴广打响了反秦的第一仗,项羽和他的叔叔积极响应。在反秦斗争中,项羽更是与前来借兵的刘邦结为兄弟,二人一起征战沙场。在史上著名的巨鹿之战中,项羽使用奇招,以五万楚军打败秦军四十万主力,以少胜多,从此一战成名。

秦朝灭亡后,项羽自立西楚霸王,而在这时,他也遇见了此生最为重要的女子——虞姬。相传虞姬有着倾国之姿,杏眸樱唇,肤如凝脂,并且才华横溢,能歌善舞,或许只有这样的美人才能配得上像项羽这样的英雄吧!她爱慕他,懂他,虞姬最终也如愿以偿,嫁给了这位盖世英雄。

项羽与虞姬婚后的日子过的更是十分幸福,假如当时天下太平该有多好,他们也可以像一对儿平凡的夫妻,相濡以沫,拉着彼此的手走遍大江南北,共看壮美河山,闲来也可沉醉在夜色旖旎里,二人一起相约白头,生生世世不分离。可是这一切均是镜花水月,一场空喜欢罢了!

世道混乱,为了争权夺势,项羽与之前的生死之交刘邦展开了长达四年的楚汉战争。

公元前202年,楚汉两军在垓下激烈混战,楚军节节败落,深陷于汉军包围。刘邦的军队势如破竹,而项羽的军队却穷途末路,陷入困境。

长夜漫漫,在冷冽的寒风下,军中将帅均觉得大势已去,仿佛从天空中传来了楚地的民歌。人在困境,难免思乡,楚军气势更加低迷,随处蔓延的低压气息仿佛扼住了每个人的心脏,令其更加颓然。而楚地的歌谣也不知不觉从将士们的口中呢喃出来,军中气氛一下跌至谷底。

项羽早已醒来,他深知情况不妙,刘邦的军队随时都有可能攻过来,作为军队的最高统帅,面对这种无法解决的困境难免悲从心来。

作为铁骨铮铮的汉子,项羽并不怕死,他只是觉得对不起自己的追随者,对不起手下的数万将士。而让他更觉得对不起的便是虞姬,美人正值韶华,她爱他,她对他情深意切。是啊,他不怕死,人活一辈子总要重归自然,可他的虞姬该怎么办?

曾经的他,孜然一身,提刀上马,骄傲得不可一世。而现如今,他终于发现自己输了,输得一败涂地,这次是跨不过去了,现在的他能做的只有拿起笔墨纸砚,给人间留下最后一点东西,证明他存在过。

回忆往昔的种种,他一生极为辉煌,即使大多数时间都过着刀尖上舔血的日子,但也尝尽了人间的酸甜苦辣。一句“力拔山兮气盖世” 更是体现了他的辉煌一生。

时空转变,属于他的辉煌时代终究逝去,现如今的他被逼得走投无路,只能通过写诗来回忆他的过往,只能通过写诗来抒发他的愤恨,事已至此,项羽只能在内心呼号。

如果时间能够倒流,他宁愿陪刘邦下一盘棋,或许从头再来一遍,一切都有可能变得不一样,或许他便能逆风翻盘,成就自己的一番大业,而他与他的虞姬或许也能相守到老,一句”虞兮虞兮奈若何“仅仅七字就能体现出他的柔情,他的不舍。

项羽是军中男儿,一身锋芒的他在遇到虞姬之后化成绕指柔。在他心里,死无可惧,如若能用他的死换来虞姬的一世安稳,使她在以后的日子里能平淡的生活也好。

虞姬深知项羽所愁为何,她来到了他的身边,强颜欢笑,唱和一曲《和项王歌》:“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唱罢,虞姬饮下了最后一杯酒,烈酒入喉,拔剑自刎,为了了却其后顾之忧,让其振作,冲出重围;或许,虞姬早已知道项羽会败给刘邦(从“大王意气尽”可看出),难免自己今后会被刘邦糟蹋,因此就早早结束了此生,这样既可以不让刘邦糟蹋自己,也可以让项羽不必为了自己的未来而担心,影响其在战场上的发挥。也许,这才是自己和项羽最完美的结局吧,一生到头只为了彼此,不辜负也没有抛弃。

项羽最终自认无颜回楚面对江东父老,自刎于乌江岸边,一代枭雄就此陨落。

战争终于落幕,属于项羽的时代也已经过去,而这位意气风发的将军,携着一生挚爱,一同登上了奈何桥,二人远去。希望来世二人皆生于平凡之家,一生安稳。

这个叫虞姬的女子,此生只为一人生,又为一人去。天注定,命注定,爱注定,希望他们来生再遇,再续前缘。

霸王尊我敬我待我如初恋,我若弃之逃去,即使侥幸逃生,天下又有何人能待我如他?若无侥幸,不是做些身不由己的行当,便是一死。

若是陪之伴之待兵败被俘,我若顺贼则不义,逆贼则必死。

如今到这境地,前路种种,皆非良策。不若自刎,全了个人的忠义,尽了夫妻的情分。或许还能激他,于乱军中杀出一条生路。

《史记》、《资治通鉴》载,项梁杀人避祸携项羽由下相奔吴中,即今日苏州地。虞氏为会稽郡{秦末置春秋吴、越地域为会稽郡,以吴(今苏州)为郡治吴中望族。项梁叔侄在此结交江东子弟。虞姬,吴中虞氏美女,慕项羽英名,嫁与项羽为妻,陪伴左右。抑或可以说是项羽有幸淂识虞姬,得此佳人 公元前202年十月,项羽引军东撤,刘邦率军紧追不舍。十二月,楚军被包围在垓下(今安徽灵壁县东南),陷于一筹莫展的境地。为了进一步动摇和瓦解楚军意志,韩信要汉军在夜幕里唱起楚歌。楚军听了无不泪下,项羽也大吃一惊,以为汉军已经占领了楚地。他—面饮酒、一边激昂慷慨地唱起歌来,歌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也起而和唱,歌曰: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歌罢,拔剑自刎而死今安徽灵璧县城东15华里、303省道南侧有虞姬坟。如果没有这个人,那今天在虞姬坟里睡觉的会是谁?古人没必要编故事来骗我们这些小朋友?

因为她不甘沦落于汉军之手。谈及中国历史上最具代表性和知名度的失败者,毫无疑问,会是秦末天下,楚汉时节的“西楚霸王”项羽。这位史坛闻名遐迩的“风云人物”,在短短三十年的生命中,诛暴秦,分天下,号霸王,一度不可一世;却又在短短数年内兵败身死,留下千古遗憾。他身边有一美人,名叫“虞姬”,在“四面楚歌”之时,伴随项羽一同自刎而死。为什么这位女子也会选择赴死呢?

原因很简单:虞姬不自杀的话,接下来恐怕会“生不如死”。当时的项羽已经身陷囫囵,在弹尽粮绝之际,他弹剑作歌,吟诵出了千古名篇《垓下歌》;而虞姬看见自己爱慕的男子,曾经气吞山河,睥睨群雄的“霸王”走到了这一步,也悲从中来,于是她作出《和垓下歌》:“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言罢,也自刎而死。

我们试想一下,假如虞姬不选择自杀的话,以她的美貌,在乱军之中,接下来的遭遇恐怕会难以想象。就算汉军“军纪严明”,不对她动手动脚;以她的美貌,必然也会被人送到刘邦宫中侍奉。深宫高墙之中的凶险,比之战场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虞姬只能“香消玉殒”,走向毁灭的道路。

值得一提的是,所谓的“虞姬自杀”一说,来自野史《楚汉春秋》,可信度并不是很高:换句话说,在真实的历史上,有可能虞姬真的如上文所猜测中的那样,被乱军掳走。那么,这段凄凉婉转的爱情故事,就被蒙上了一层污点。我想,正是因为如此,“虞姬自杀”和《和垓下歌》才会被人们选择性的铭记下来广为流传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6709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