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个高中必读书目的清单

求一个高中必读书目的清单,第1张

高中生必读书目

书 名 论语

作 者 孔子及其门人

写作时间 春秋时期

书 名 三国演义

作 者 罗贯中

写作时间 元末明初

主要内容 小说描写了公元一八四年到二八零年间的历史故事,上起黄巾起义,下止西晋统一。它集中地描绘了三国时代各封建统治集团军事的、政治的、外交的种种斗争。借此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腐朽;谴责统治者的残暴和丑恶;反映了人民在动乱时代的灾难和痛苦,也表现了他们对统治集团的爱憎和向背,以及他们反对战争分裂,要求和平统一的愿望。

书 名 红楼梦

作 者 曹雪芹

写作时间 清

主要内容 它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宝、黛爱情悲剧为主线,着重描写贾家荣、宁二府由盛到衰的过程,揭露地主阶级贵族集团的荒*腐败、互相倾轧,暴露出他们残酷剥削劳动人民的罪恶,歌颂地主阶级中具有叛逆精神的青年和某些奴隶的反抗行为,批叛了封建礼建等地主阶级传统思想,广泛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和阶级斗争。

书 名 呐喊

作 者 鲁迅

写作时间 一九二三年

主要内容 是鲁迅的第一本小说集,也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收有一九一八至一九二二年间创作的短篇小说,包括《狂人日记》、《孔乙己》、《药》、《风波》、《故乡》、《阿Q正传》等十四篇作品。《呐喊》充分体现了“五四”运动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反封建的时代精神,生动地描绘了辛亥革命前后广阔的中国社会的图景,成功地塑造了狂人、孔乙己、闰土、阿Q等不朽典型形象,着重揭露了封建社会的“吃人”本质和封建势力的凶残、狡猾,控诉了封建礼教、科举制度和封建思想摧残人民和毒害人民的罪恶,批判了资产阶级领导的革命的妥协性和不彻底性,艺术地显示了它的经验教训,唤起人民群众的觉醒,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进行到底。

书 名 女神

作 者 郭沫若

写作时间

主要内容 是郭沫若的第一部新诗集,大部分写于“五四”运动至1921年上半年,连序诗在内共五十七篇,分为三辑。第一辑收《女神之再生》、《湘累》、《棠棣之花》三篇同是以神话或历史为题材的诗剧;第二辑收《凤凰涅磐》等三十首诗;第三辑收的多是早期的写景抒情短诗,共二十三首。诗作诅咒黑暗,反抗传统落后思想,表现了强烈的爱国激情。它体现了“五四”运动时期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精神,反映了当时中国人民,首先是青年知识分子对于祖国新生的希望和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精神。诗作中有社会主义因素,对理想有着热烈追求,但它的基本思想还是革命民主主义,理想还是朦胧的,空泛的;诗中有对工家力量的信赖与歌颂,但它的主要倾向还是个性解放。诗集中有不少恬淡隽永的抒情与写景小诗,使整个诗集构成雄奇而秀丽的统一风格。在形式方面,诗人冲破一切旧格律的束缚,多方面地试验着新诗的体式,长歌短吟并包,叙事抒情议论兼备,并有诗剧的创制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新形式。作品题材广泛,中外古今,现实神话,无所不包,为新诗的题材开拓了广阔的天地。

书 名 子夜

作 者 茅盾

写作时间

主要内容 以30年代初期的上海为背景,以民族资本家吴荪甫同金融买办资本家赵伯韬相抗衡而终告失败为情节主线,艺术地再现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真实面貌和主要矛盾,有力地说明了在帝国主义压迫和国民党统治下,中国不仅不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而且更加殖民化了,从而形象地批驳了当时托派宣扬的中国已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谬论。

书 名 家

作 者 巴金

写作时间

主要内容 通过发生在高家公馆里的一系列血泪悲剧控诉了封建制度对人性的摧残,揭露了大家庭的罪恶,预示了它不可避免的灭亡趋势。同时,热情歌颂了青年一代的觉醒的抗争。作者从生活出发,真实地写出了人。

书 名 雷雨

作 者 曹愚

写作时间

主要内容 通过周鲁两家的血缘和爱情的纠葛,深刻地揭露了地主资产阶级的腐朽与罪恶,表达了作者对受侮辱受损害者的同情,并预示了旧制度的必然崩溃与灭亡。

书 名 围城

作 者 钱钟书

写作时间 1944——1946年

主要内容 以抗战初期从海外留学回国的方鸿渐为中心,描绘了在战火弥漫的年代里,一群远离时代和人民的留学生和大学教授在恋爱、工作、生活上的种种矛盾与纠葛,展示了他们空虚、卑微的灵魂和灰色人生,抨击了国民党统治区的黑暗现实,表现了作者深沉的“优世伤生”的感情。

小说以杰出的讽刺艺术著称。出色的肖像描写和细腻的心理刻划,使人物形象鲜明突出。象征手法的运用和丰富多采的比喻,使作品意蕴深广。语言机智俏皮,妙语联珠,令人解颐。

书 名 哈姆雷特

作 者 约翰·莎士比亚

写作时间 1601年

主要内容 描写丹麦王子哈姆雷特为父复仇的故事。哈姆雷特在德国威登堡大学读书,因父亲突然暴亡,他赶回丹麦奔丧。他看到叔叔克劳锹斯篡夺了王位,母亲乔特鲁德在先王死后两个月就改嫁新王。对于这异乎寻常的变故,哈姆雷特心中充满了疑虑。这时,先王的鬼魂告诉了他叔叔为篡夺王位毒死国王,母亲与叔叔早有奸情的真相,哈姆雷特在为父复仇的过程中再三踌躇,以至失去良机,被动地与敌人同归于尽。

书 名 堂·吉诃德

作 者 塞外提斯

写作时间

主要内容 在西班牙的拉曼却地方,有一个50多岁的穷乡绅,叫吉哈诺。他阅读中世纪的骑士小说入了迷,企图仿效书中的骑士,去行侠仗义。他穿上祖上留下的破盔烂甲,改名堂·吉诃德,骑上一匹瘦马,又物色了一个挤奶的姑娘为意中人,准备就绪,就离开了家,去救穷济贫,扬名天下。

大学生参孙·加尔拉斯果三个月后,打扮成“白月”骑士,打败了堂·吉诃德,堂只好回家休息。回家后一病不起,临终时才醒悟过来,他痛斥骑士小说,并立下遗嘱,不许外甥女嫁给骑士,否则得不到他的遗产。

书 名 歌德谈话录

作 者 爱克曼

写作时间

主要内容 这不是一本小说,而是爱克曼与歌德的谈话记录。读这本书对了解歌德时代的德国文化背景、认识歌德的世界观和思索方法、天才观、文艺观等有重要的帮助,应该说这是了解研究歌德的必读之书。

书 名 巴黎圣母院

作 者 维克多·雨果

写作时间

主要内容 1482年的愚人节,吉卜赛少女爱斯梅拉达在巴黎格雷费广场上,以其迷人的容貌和翩跹的舞姿,博得了人们一阵阵热烈的掌声,而巴黎圣母院的副主教克罗德·佛罗洛却对她的姿色动了邪念。

是夜,佛罗洛指使教堂敲钟人畸形儿卡西莫多在街上动持爱斯梅拉尔达。卡西莫多是个孤儿,为佛罗洛收养,对佛罗洛感恩戴德,惟命是从。爱斯梅拉达的高声呼救,使皇粗卫队长菲比思和他的部下闻声而至,他们解救了少女,抓住了敲钟人。

第二天,卡西莫多被带到广场上示众受罚。他口渴难熬,高声喊到“给我水喝”。只有富有同情心的爱斯梅拉达拿来盛水的葫芦,把水送到他的嘴边。卡西莫多感激不已,平生第一次流下了泪水。

爱斯梅拉达爱上了年轻英武的卫队长,但卫队长生性轻浮,让少女深夜同他相会,当爱斯梅拉尔达和菲比幽会时,副主教佛罗洛用匕首刺伤菲比思,并嫁祸于爱斯梅拉尔达,遂使少女被判处死刑,行刑之日,就在刽子手要行刑之时,敲钟人冲上前去,击倒刽子手,抢起少女,冲进巴黎圣母院,让她在那儿避难,在他的保护下生活。

不久,宗教法庭作出决定,要不顾圣母院避难权前往捉拿爱斯梅拉尔达。乞丐们在首领克罗班的带领下,当夜攻打圣母院,要救出爱斯梅拉尔达。卡西莫多误解了他们,奋力“抵抗”。国王下令杀死“暴囚”和“女巫”,菲比思带卫队前去镇压,圣母院前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少女宁死不肯屈从佛罗洛的*欲,佛罗洛就把爱斯梅拉尔达交给皇家卫队处死。他自己亲眼看着少女上了绞刑,发出了狰狞的狂笑。卡西莫多怒火中烧,将佛罗洛从高高的钟楼上推了下来,傍晚卡西莫多便失踪了。

18个月以后,有人在蒙特佛而坟窟发现了卡西莫多的爱斯梅拉尔达紧紧抱在一起的尸骨,当人们想把他们分开时,尸骨已化成了一堆灰烬。

书 名 欧也妮·葛朗台

作 者 奥诺雷·德·巴尔扎克

写作时间

主要内容

书 名 匹克威克外传

作 者 查尔斯·狄更斯

写作时间

主要内容

书 名 普希金诗选

作 者 普希金

写作时间

主要内容

书 名 复活

作 者 列夫·托尔斯泰

写作时间 1889-1899

主要内容

书 名 老人与海

作 者 海明威

写作时间

主要内容

书 名 泰戈尔诗选

作 者 泰戈尔

写作时间

主要内容

书 名 儒林外史

作 者 吴敬梓

写作时间 清

主要内容

书 名 朱自清与他的散文

作 者 朱自清

写作时间

主要内容

书 名 毛泽东与他的诗词

作 者 毛泽东

写作时间

主要内容

书 名 四世同堂

作 者 老舍

写作时间 1944—五十年代

主要内容

书 名 铁道游击队

作 者 知侠

写作时间 1954

主要内容

书 名 边城

作 者 沈从文

写作时间

主要内容

书 名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

作 者 周国平

写作时间

主要内容

书 名 射雕英雄传

作 者 金庸

写作时间

主要内容

书 名 怀念狼

作 者 贾平凹

写作时间

主要内容

书 名 文化苦旅

作 者 余秋雨

写作时间

主要内容

书 名 新星

作 者 柯云路

写作时间

主要内容

书 名 花季·雨季

作 者 郁秀

写作时间

主要内容

书 名 契诃夫短篇小说选

作 者 安夫·巴甫洛维奇·契诃夫

写作时间

主要内容

书 名 汤姆叔叔的小屋

作 者 斯托夫人

写作时间

主要内容

书 名 简·爱

作 者 夏洛蒂·勃朗特

写作时间

主要内容

书 名 羊脂球

作 者 莫泊桑

写作时间

主要内容

书 名 麦琪的礼物

作 者 欧·亨利

写作时间

主要内容

书 名 飘

作 者 米切尔·玛格丽特

写作时间 1936年

主要内容

基 础 篇(30部)

1, 《论语译注》, 杨伯峻译注, 中华书局1980年版

2, 《学记评注》, 高时良编撰,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

3, 《陶行知教育名篇》, 方明主编,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4, 《爱弥儿》, (法)卢梭著,李平沤译,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5, 《大教学论》, (捷克)夸美纽斯著,傅任敢译,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6, 《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 (德)赫尔巴特著,李其龙译, 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7, 《教育漫话》, (英)约翰•洛克著,徐诚、杨汉麟译, 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 年版

8, 《民主主义与教学》, (美)杜威著,王承绪译,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9, 《给教师的建议》, (苏)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10, 《和教师的谈话》, (苏)B赞科夫著,杜殿坤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11, 《当代教育学》, 袁振国主编,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2, 《中国教育史》(修订本), 孙培青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3, 《外国教育史教程》, 吴式颖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14, 《学与教的心理学》, 皮连生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15, 《儿童发展》, (美)劳拉•E•贝克著,吴颖等译,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6, 《教育社会学》, 吴康宁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7, 《德育新论》, 鲁洁、王逢贤主编,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8, 《课程:基础、原理和问题》, (美)艾伦•C•奥恩斯坦、费朗西斯•P•汉金斯著 柯森主译,钟启泉审校,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9, 《有效教学方法》, (美D•鲍里奇著,易东平译,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0,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 (美)杨雷迪斯•D•高尔著,许庆豫译,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1, 《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 坎贝尔等著,王成全译,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

22, 《终身教育引论》, (法)保尔•朗格朗著,周南照、陈树清译,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1985年版

23,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24, 《学会生存——世界教育的今天和明天》,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华师大比较教育研究所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25, 《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 (美)内尔•诺丁斯著,于天龙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26, 《国际教育新理念》, 顾明远、孟繁华主编, 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

27, 《素质教育学习纲要》,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 三联书店200年版

28, 《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 教育部师范司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9, 《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 朱慕菊主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0, 《新教育之梦》, 朱永新,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拓 展 篇(50部)

31, 《中国古代教育论著选》, 华东师大、浙江大学教育系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32, 《西方古代教育论著选》, 华东师大、浙江大学教育系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33, 《西方近代教育论著选》, 任仲印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34, 《西方现代教育论著选》, 王承绪、赵祥麟编译,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35, 《中国近代教育文选》(修订版), 陈学恂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36,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论教育》, 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室,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37, 《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论教育》, 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室,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38, 《中国教育家评传》(精选本), 沈灌群、毛礼锐主编,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39, 《外国教育家评传》(精选本), 赵祥麟主编,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40, 《爱满天下——陶行知文学传记》, 周毅、向明, 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41, 《苏霍姆林斯基的一生》, (俄)塔尔塔科夫斯基著,唐其慈等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42, 《人的现代化》, (美)英格尔斯著,殷陆君译, 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43, 《自我实现的人》, (美)马斯洛著,徐金声等译, 三联书店1986年版

44, 《宽容》, (美)房龙著,迮卫、靳翠微译, 三联书店1985年版

45, 《赏识你的学生》, 孟繁华主编, 海南出版社2003年版

46, 《伟大的笨蛋:中外名人的差生生涯》, 彭歌、陈敬著, 花城出版社2003年版

47, 《顺生论》, 张中行, 苏州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8, 《教师人文读本》, 张民生、于漪主编, 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版

49, 《教育哲学通论》, 黄济著, 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50, 《中国的智慧》, 韦政通, 岳麓书社2003年版

51, 《西方的智慧》, (英)伯兰特•罗素著,马家驹、贺霖译, 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年版

52, 《教育的奇迹》, 朱永新主编,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53, 《发现母亲》, 王东华, 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54, 《窗边的小豆豆》, (日)黑柳彻子著,, 南海出版公司2003年版

55, 《精神的雕像——西南联大纪实》, 李洪涛, 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56, 《北大传统与近代中国自由主义的先声》, 刘军宁主编, 中国人事出版社1998年

57, 《教育的未来》, 温世仁著, 三联书店2001年版

58, 《朱兰质量手册》, (美)朱兰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9, 《执行:如何完成任务的学问》, (美)拉里•博西迪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

60, 《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 (美)奥格•曼狄诺著, 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

61, 《更新教育观念报告集》,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62, 《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 叶澜,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63, 《教育的问题与挑战——思想的回应》, 朱小蔓, 南京师大出版社2000年版

64, 《教育的理想与信念》, 肖川, 岳麓书社出版2002年版

65, 《教师的情感与智慧》, 《教师博览》编辑部, 江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66, 《西方心理咨询经典案例集》, 徐光兴主编,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67, 《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 皮亚杰著, 傅统先译, 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

68, 《早期教育与天才》, (日)木村久一著,王传璧译, 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69, 《教育过程》, (美)布鲁纳著, 邵瑞珍译, 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年版

70, 《教育的经济价值》, (美)舒尔茨著,曹延亭译, 吉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71, 《人的教育》, (德)福禄倍尔著,孙祖复译,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72, 《再论教育目的》, (英)约翰•怀特著,李永宏等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73, 《裴斯泰洛齐教育论著选》, (瑞士)裴斯泰洛齐著,夏之莲等译,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74, 《学校无分数三部曲》, (苏)阿莫纳什维利著,朱佩荣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75, 《学习理论:教育的视角》, (美)戴尔•H•申克著,韦小满等译,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76, 《领导学:理论与实践》, (美)彼得;诺思豪斯著,吴荣先等译,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77, 《科学家论教育》, 周川选编,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78, 《成功智力》, (美)RJ斯腾伯格著,吴国宏、钱文译, 华东师大出版社1999年版

79, 《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 (加)大卫•杰弗里•史密斯著,郭洋生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80, 《第五项修炼》, (美)彼得•圣吉著郭进隆译, 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实 践 篇(20部)

81, 《中国著名校长办学思想录》, 高万祥等,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82, 《中国著名班主任德育思想录》, 窦桂梅等,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83, 《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 于漪等,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84, 《帕夫雷什中学》, (苏)苏霍姆林斯基著,赵玮等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85, 《班主任工作漫谈》, 魏书生著, 漓江出版社1995年版

86, 《爱心与教育》, 李镇西, 四川少儿出版社1998年版

87, 《向孩子学习》, 孙云晓主编, 晨光出版社1998年版

88, 《向瑞吉欧学习什么》, 屠美如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89, 《小学生心理辅导札记》, 毛蓓蕾,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90, 《教育诗》, (苏)马卡连柯著, 海天出版社1998年版

91, 《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 (苏)巴班斯基著,吴文侃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92, 《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教师期望与学生智力的发展》, (美)罗森塔尔、雅各布森著,唐晓杰、崔允潡译,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8年版

93,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理科教师手册》, 左雅译,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94, 《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 (加)马克斯•范梅南著,李树英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95, 《讨论式教学法:实现民主课堂的方法与技巧》, (美)布鲁克菲尔德、普瑞斯基尔著,罗静、褚保堂译,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

96, 《案例教学指南》 , 郑金洲, 华东师大出版社2000年版

97, 《李吉林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情境教育》, 李吉林, 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98, 《教师如何作质的研究》, 陈向明,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99, 《青浦教育实验》, 顾泠沅,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00, 《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 钟启泉等编, 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年版

读关注心灵成长的教育有感

读《关注心灵成长的教育》有感

最近,看朱小蔓的《关注心灵成长的教育》一书,这是学校活动推荐阅读的书籍。其实,要阅读专业书籍,绝大多数的时间我是看不进去的,一来觉得枯燥,二来没有乐趣。而此次之所有读下去的欲望,则是因为在读序时,被作者朱小蔓教授的经历所吸引。

《关注心灵成长的教育》一书主要以探讨教育与人的情感、道德、精神发育的关系为主题,书中,朱小蔓教授向我们阐述了她对情感与情感教育、对道德价值观教育、对素质教育、对教师与教师教育等问题的认识。全书共分三个篇章,上篇主题集中在道德与价值观教育,内容包括道德教育基本原理、道德教育研究方法、传统道德教育的现代转换、课程改革与道德价值观教育等;中篇主题集中在情感发展与素质教育论题,内容包括人的情感发展特点、情感在个体道德形成中的价值、对素质教育评价的思考等;下篇主题集中在教师人文素养与教师教育,内容包括教师专业化成长、教师情感培养、提高教师素养、创建情感师范教育等。

朱小蔓,她的思考和写作是用八小时坐班之后的工余时间;她做了三十几年的行政,却不在乎“官位”,更不善于“权术”,保持着教师、学者的本色和天真;她长期在师范大学工作,率先办起我国第一个本科小教专业,对教师教育、尤其是小学教师教育比较熟悉,也很有情感;她入读博士生前从教二十多年,对教育研究有着很宝贵的现场经验感受。她的勤奋、她的执着追求、她的善于将生命经历转化为新知学习、转化为学术灵感与想象力。她骨子里喜欢教书、喜欢学术、喜欢诚实地生活。借用她的话来说:“我相信,自己的研究虽然浅薄,但皆由现实关怀而生,而且,所思所想、所言所说尚能秉持一以贯之的价值立场,并且有着生命热情、生活经历和人生感悟融入其中,有一点‘我写我心、抒心写真’的味道。”这样的人写出来的文字是贴近生活、贴近教育实际的,读来也没觉得生硬和拗口。

读朱小蔓教授的文章,深感其思想的深邃,知识的广博,视野的开阔,我认为,全书最大的特点在于探讨德育话题时,朱教授能善于吸纳不同学科的知识,如生命科学、人文学科、哲学、(wwweduchecom)人类学等,使其论点充满说服力和思想深度,文字表达中,没有繁琐的论证、艰涩的语言,使读者读起来晓畅明了。

我们每天面对的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我们的学生需要老师的爱和关注,需要老师的宽容和理解,曾记在我工作之初,面对调皮经常犯错的孩子,我总是批评多余宽容,呵斥多余微笑,这些孩子看到我也总是很怕,表面上,他们在我面前,乖了许多,但实际彼此间心灵的距离却很遥远。工作这么久,看着一批批的孩子渐渐长大,我开始明白,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是多变的,是多元的,是一个不断调整不断完善的过程,不会犯错那就不是孩子。试想,做为母亲,你可以宽容孩子每一次的错误,可以欣赏孩子每一次的成功。那作为一名教师,则更需要用一位母亲的情怀,用一位教师的责任去重视学生、欣赏学生、理解学生,我想,这将是我不断努力的目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407020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0
下一篇2023-08-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