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交往中,情感具有两极性,好的情感使人愉快,不好的情感能够损人。人们都希望表达或感受好的情感,那么使人产生好情感有哪些因素呢?
喜欢就近的人是社会交往中人之常情。人受社会活动圈的限制,“物理上的就近性”使人只能在周围寻找朋友,因为活动圈之外的人、遥远的人无缘结识。喜欢就近的人有长处也有不足,长处是人在周围很快能寻找朋友,这也是同学、同乡、同志、同事为什么容易结为朋友的原因;不足是囿于交际空间,择友范围必然有限,影响了人的眼界,会使人觉得只有周围的朋友关系最好,如青年人失恋之后,往往感到十分痛苦,爱得死去活来,觉得天下再没有比她(他)更好的人。其实天涯何处无芳草,人到新的环境,“喜欢就近人”原理,会使人很快寻得新的朋友。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的交往空间不断扩大,社会态度和观点的一致性更易使人成为朋友,同行之间语言、文字、思想上的交往,将突破狭小的活动圈,他们可以在国内,甚至也可在国外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好的性格能使人产生好感。心理学研究证明,性格是有好坏之分的,有些性格是人所欢迎的,有些性格则是人难以接受的。如女性温柔、体贴的性格,易让人产生好感。有首流行歌曲唱道:“有个姑娘叫小芳……谢谢你给我的温柔,今生今世永不忘。”的确,温柔的性格叫人难忘。严于律己、坦诚待人的性格令人尊敬,如1912年辛亥革命期间,国家政局交替,高校经费困难,许多学校因此而停办,交大校长唐文治带头减薪一半,教工每年减薪二月,他与师生同甘苦,坚持办学,学校免于关门夭折,赢得了师生的爱戴。安德森认为招人喜欢的性格有诚实、通情达理、可信赖等;令人讨厌的性格有不诚实、自私自利、卑鄙等。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认为人好的美德或品格是:节制欲望、自我控制、少说废话、有条不紊、信心坚定、节约开支、勤奋努力、忠诚老实、待人公正、保持清洁、心胸开阔、慎言谨行、谦虚有礼等。
仪表堂堂的人受人喜欢。此种情感的产生来自晕轮效应,仪表堂堂的人讨异性喜欢,也使同性产生嫉妒。电视台节目主持人、警探片的探长等选用仪表美的男女角色做为搭档,便是为了迎合不同人的胃口,增加节目、影片的吸引力。报载美国总统竞选,候选人要像演员一样设计演说镜头,并进行多次彩排录像,也是为了从仪表、风度上争取观众与选票。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沃尔斯特研究发现,如果通过看像片进行婚姻介绍,那么女子的魅力是男子决定是否约会的首要因素。喜欢仪表堂堂的人虽然在认识论上有明显的不足,但是审美感常使人不得不就范。爱美之心人恒有之,这就是播音员、节目主持人、演员成为公众欢迎的人,除个人的努力外,都缺不了天生丽质的原因。
情趣相似的人使交往双方易产生好感。所谓“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猩猩惜猩猩,英雄惜英雄”就是指彼此之间产生好感,来自趣味相投。实际交往中,如对绘画、音乐、**、体育、旅游、收藏、文物等情趣一致时,或者政治观点、经济观点、学术见解相似时,彼此愉悦,就谈得拢、合得来;反之,对牛弹琴、无共同爱好,交往便无法持续。
对高度评价自己的人带有好感。社会交往中,自我实现总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或赞赏,自我一旦受到别人赏识,得到高度评价,就会对评价者产生好感,甚至不惜用生命来回报。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为报知遇之恩,立下誓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燕太子丹尊荆轲为上卿,意在刺秦,荆轲临行时在易水边唱出“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之歌,明知刺秦始皇会有什么结果,但义无反顾,要报知遇之恩,士为知己者死。
摘要:这篇研究未来文化信念的论文,主要考察信念学与文化学的基本理论,用哲学认识论的原理方法深入审视信念、信仰、文化信念这些基本概念。通过对历史进程的浏览,主要提出以下观点:第一,中华文化两大学术成就——儒家和道家人文学说,都是以信念观为主干的。第二,信念和信仰并驾齐驱,从哲学概念上区分信念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第三,在文化形成和发展的鼎盛时期,中国文化重人文、轻数理,古代传统文化、主流文化受科学观的影响少,受基于“客观精神”的信仰观的影响弱,比较早地形成了分化信仰和信念,文化与信念合流的趋势。第四,文化与信念高度融合,就是文化信念,这种深层的、完美的融汇,更加放射出智慧的光华,照亮中国历史。第五,从哲学理性和信念观的角度给文化下定义,现实社会理性与信仰、信念的结合,就是文化。《导论》模仿康德名著《未来形而上学导论》,亦有多处瑕疵呈现出来,但还算很认真地研究了与未来文化信念学相关的重要问题,对东方文化信念与西方信仰文化体系进行了初步比较性研讨。
关键词:文化信念 信念观 信仰观 历史 探讨
一、从历史看中国社会文化信念的基本特征
中国是一个历史大国,又是一个文化大国。从秦始皇统一中国至辛亥革命,中国封建时代的历史人物,在信仰观念上,有着很强的共性。
离我们最近的清朝,从1644年至1911年,在亚洲东方占据了120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人口规模达到3亿,统一台湾,统一新疆,是中央集权体制健全,国力强大,秩序稳定的超级大国。大清朝将农耕社会的经济发展到了颠峰,是西方人崇拜的富庶国度。在文化上,编纂的几部集大成之作,如《四库全书》、《古今图书集成》等,对整理和总结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作出了贡献。
在西方社会历史上,作为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的信仰观是非常清晰的。基督教在公元后2000年来的发展,使得社会的人对神明的信仰观念非常逻辑化和学术化。例如,一些历史人物曾经热衷于对上帝的存在给出他们认为非常严格的学术证明。西方历史与作为社会人的神学信仰观,十分紧密地交织在一起。
人类的信仰观,在中国历史的进程中,与西方基督教信仰观很不相同。中华文化的两大瑰宝——儒家和道家学说,渊远流长,至今仍然是全世界最伟大的文化遗产之一。然而,在信仰观上是有限的。孔夫子认为,“敬鬼神而远之”,“未知事人,焉能事鬼”。道家将“道”、“德”升华为世界万物的“恒常”的本原。“道,可道也,非恒道也”。“恒常之道”当成本体信仰,是不可言说的;而不可言说的信仰对象,就更难以形成系统化、理论化的学说体系了。道、儒两家,都没有从学理上充分重视探讨社会人的信仰观部分。
佛教是诞生于印度的一种原始宗教,传入中国后逐步演变成为一门逻辑性和学术性较强的信仰哲学。然而,佛教的神明敬拜,也是有局限的,它毕竟是“外来的和尚在念经”,一些佛学的概念术语,如“磐若”、“佛”、“禅”等等,恐怕连一些士大夫阶层、知识分子都是半懂不懂,更别说老百姓了。这样,它就无法达到象西方信仰观那样影响人们精神生活的程度。
那么,有一个问题需要提出来,就以大清朝为例,经常在影视文化中出现的那些男性大辫子的历史人物的信仰观,有些什么样的共同特征呢?本文提出如下几点思考,以此请教于专家学者。
1、政治信念,是封建皇朝时代社会信仰观的核心。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一些大智大勇、爱民如子,对中国文化进步作出贡献的好君主。然而,由于皇权的至高无上,“权力信念”,引无数英雄尽折腰。
信仰观以政治信念为核心,是中国历史的事实,其原因非常复杂。从正面来看,“以天下为己任”,“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和英雄气概,激励了历代优秀中华儿女奋起抗争,为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兴亡,社会的安定,百姓的幸福,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2、道德信念、学术信念,成为社会大众精神世界中,牢固树立的信念支柱。道德信念是用来调和、约束社会关系和家庭关系的,是农业文明的需要,它在中国发展得相当完美。而中国人文学科领域的学术信念,则是别具风格的,它相当于西方人的哲学理念。汉武帝之后,形成了“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的局面。从文化的角度来说,儒家推崇“学而知之”,尊师重教,“学而优则仕”,这对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做出了积极贡献。
3、宗教信仰以一种神秘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和基督教文化不一样的是,西方人“上帝与我同在”,中国人“无事不求神”。 中国人对神明的敬拜若隐若现,形式上表现出神秘化的倾向。但是,传统的西方人的宗教信仰表现得根深蒂固,它以一种崇高的、庄重的形态和固定礼拜的形式,直接注入到了社会成员的日常生活中。
结论:在当时历史环境下,大清朝时代的信仰观是值得肯定和赞许的。但是,它的农业社会的生产力,无法完全调和好人口膨胀与食物有限的对立,饥荒,农民起义和内外纷争,加大了大清皇朝对社会实现统治的难度。到了19世纪中叶,大清朝在科学技术方面,大大落后于西方,陷入了被西方资本主义列强蹂躏的命运之中。接下来是战争失败,割地赔款,噩梦连连。大清朝最终还是在内忧外患中覆灭了。
二、从哲学角度辨析信念与信仰
20世纪初,中国本土的信仰观,接受了西方科学思想和民主信念、法制信念的洗礼。至20世纪中叶,世界范围内的战争终于结束,中华大地迎来和平的曙光,中国文化开始了奇迹般的复苏。
再到21世纪,人类的实践能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迁。主要的表现方面为:第一,人类的信仰观几乎难以驾御人类的实践观或实践欲望,科技发展到可以用核子武器、生物武器毁灭地球和人类的程度;第二,科技极大地提高社会大众的生活质量和满足物欲生活的水平,极大地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冲击了传统信仰观;第三,科技理性的世界迅速扩张,经济全球化,思想多元化,道德与功利的冲突更加激化,道德信念和宗教信仰的地盘进一步萎缩,人类进入“科技霸权主义”的时代;第四,大规模的工业建设,正以惊人的速度侵犯地球生态环境;即使不发生核战争,人类也有可能因为工业化,引起地球生态环境恶化失控、气候变化等等,而慢性自杀。
下面将着重谈谈作者对人类信仰观的一些理论方面的思想碎片,望能得到专家学者们,以及关心信仰观问题的读者朋友们的批评指正。
1、对信仰、信念的概念作哲学上的辨析是必要的。
从哲学上区分信念与信仰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信念与信仰并驾齐驱,成为信仰观学说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康德曾经指出,给人的认识能力划界,为信仰留下地盘。依据康德的理论,那些属于人类对未知世界、对人类不可知世界的精神描绘、主观推断、主观追求和人类情感寄托的知识范畴,就是哲学意义上的信仰。
从认识论的角度,信念属于信仰的范畴。给人的认识能力划界,界限之内的,称为理性知识,包括自然科学知识和人文科学知识;而界限之外的,是未知世界或不可知世界的领域。人类在长期社会生活中,积累了大量有关这一精神领域的观念性知识,这就是信念和信仰。信念与信仰的区别是,信念随着人类历史的进程,随着思维和实践能力的提升,而有可能实现,但信仰完全没有现实性。康德所生活的时代,科学理性还只是处在童年时期,也没有科技生产力所取得的大规模工业化的成就。
信念,是社会的人对与现实相关联的未知领域的一种预期和美好憧憬。信念作精确化解释,即人类认识能力范围与未知世界、不可知世界的分界线上的知识和观念,就是认识论意义上信念的定义。信念既受到已知世界的影响和制约,又是通向未知的精神王国的桥梁,它是连接现实社会与宇宙本体(终极信仰)的一道思想彩虹。
信念既能制约在它后面的科学,又能兼顾在它前面的信仰。显而易见的硬道理,就是信念有可能统一,信仰无法统一。
2、从社会历史进程的角度,人类信仰意识的发展,需要经历“神明信仰观”、“科学理性观”和“文化信念观”三个形态。
从游牧社会(或早期农业社会)开始,人类意识如同一个睡着了的婴儿,被神灵唤醒。人类开始有了知觉和情感,在同原生态和动物界的物竞天择中进化出来,成为地球的主宰。但是生产力的水平低下,在伟大的大自然造物主的面前,人类还依然显得非常渺小。人类早期,在生产劳动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中,关于“信”的意识活动和情感寄托,占据了精神世界中相当大的一部分。如“相信”、“信任”、“深信”、“坚信”、“迷信”、“信心”、“恐惧”等等。神明敬拜是所有这些信念和信仰意识活动的一个合理的逻辑归结。在当时,已知的领域相当狭小,人的思维境界中,充满了对神明的敬拜。
社会升级到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的历史阶段,神明信仰观逐渐向科学理性观转移。科学实验、科学理性驱使理性王国和人类的实践王国迅速扩张。到今天,人类的实践能力既能够登上月球,又有可能用基因技术制造“克隆”人。人类理性知识的扩展,极大地压缩了信仰的国度。1945年,美国将原子弹投到日本广岛的上空,将一座20万人口的城市夷为平地。这标志着人类的科学理性和实践理性,陷入危险的境地。科学理性和实践理性,随时有可能因为信仰观的颠覆而颠覆。
所谓实践理性,也就是实践观,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中,积累和总结的经验、规律的知识体系。在近、现代,实践理性的特征,主要表现为,认识由实践驱动,认识和实践紧密联系并结合在一起。
历史前行,到我们所处的全球化时代,电脑技术、信息科技几乎将全人类的思维联结在一起。科学理性的进步,渐渐开拓出一块连接已知世界和彼岸世界的精神领地,即一块界于人类已经认识与尚未认识之间的分界区域。人类信仰观的中心将有可能转移到这一分界区域,即信念观的领域。人类在这一领域的观念知识可以将之理论化和体系化,并逐渐形成“文化信念观”。
信念观比信仰观更加接近于科学理性和实践理性,它对人们的社会化行为有着较强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信念观有可能对实践观产生较好的、较为有效的指导意义。
3、区分信念与信仰,重视探讨“信念观”,有着重要的时代意义。第一,使得人类的信仰观更加细腻、精确;第二,使得人类对神学信仰观的界定更准确;第三,信念与信仰并重,将有可能使得一个社会人的“文化信念观”,能够驾御住其科学理性观和实践理性观,并有可能突破和创新人类的实践观学说,从而减少和避免人类实践性灾难的发生。
三、哲学大背景的潮起潮落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体现;哲学就是真善美;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是关于知识的知识;但是,在我们所处的这个科学理性飞速膨胀的历史时期,哲学落后,哲学无用,这也是事实。历经几千年的风雨沧桑,古老的哲学,人类精神的灯塔,也许似乎真的是,潮起又潮落了。
哲学贫困的原因比较复杂。如果硬是要找一找哲学必然衰落的理由的话,我认为,第一,很多人文学科(如经济学、社会学)都已经计量化、精确化,比哲学更加具有精确性和说服力,而哲学很难精确化;第二,现有的哲学理论对思维规律的揭示也跟不上时代;20世纪末,在电脑科技、模拟思维智能的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电脑甚至可以超过国际象棋大师的思维水平;第三,自然科学(如物理学、生物学、信息科学等)的很多新问题,哲学也驾御不住。
哲学还是时代精神的体现吗?还能代表真善美吗,还总结得了自然知识和人文知识吗?历史的行进,知识的扩张,似乎已经冲跨了原先那个浩瀚无边的哲学母体。
在另一方面,人类社会的文化现象和文化理论,正在迅速崛起,逐渐充当起人类精神王国的主角。文化的定义有很多,最广义的大文化概念,是指人类一切物质和精神文明的成果。对于社会个体而言,某一历史时期人类知识的整体,通过教育系统,映射在某一社会人的身上,这就是某一社会成员的个人文化。
本文着重讨论的人类学、社会学意义的文化,即社会文化,需要从宏观上把握,它是指社会主流群体、社会先进阶层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精神境界和精神追求。因此,文化决定了(或直接影响着)某一历史时期,社会系统中个体和群体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的形态及其特征。
文化和哲学具有很明显的区别。从研究方法上看,哲学是对自然科学知识、社会历史知识和思维方法进行抽象和概括,分别归纳整理出这三类知识的一般规律,分别形成关于这三类知识一般规律和方法的逻辑体系,这就是作为理论化的世界观的哲学。而文化现象、文化理论的研究方法,则是对自然、社会、思维这三类知识的一般规律进行大综合,形成关于人类、社会、生存、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的一般性的人文观念、原理和信条的体系。哲学注重理性,注重逻辑性,而文化观念则注重理性和大众性。文化观念或文化理念并不突出逻辑性。
文化理论的诞生,在有形和无形中指导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文化基于哲学之上,文化应该是真正“以人为本”的;而反过来,人类的许多其它知识形态,如经济学、军事、科学技术等,都不是“以人为本”的。文化的优势,在于它能够较好地将人类学的最高理念,概括成通俗易懂的观念、教条和信条,并融汇于一般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之中。文化比哲学更加接近于社会大众,更加接近于时代精神,这正是其魅力所在。
哲学理念和文化观念(文化理念)属于很不相同的范畴。例如,“神即自然”、“存在等于被感知”,是属于哲学理念;“热爱祖国”、“环境保护”、“和平与发展是当今的主流”、“控制人口”,等等,这些则是属于文化观念。文化观念比哲学理念的内涵更丰富,它除了涵盖哲学理念之外,还需要涵盖科学知识、人文知识和信仰观念。从学科分类上,可以将哲学界定为狭义的哲学,即只包括自然哲学(本体论)和思维规律(认识论)两大部分。而文化理论则是将社会学、历史学,同哲学、信仰观、人类学、科学技术、一般人文知识(如经济学、伦理学、心理学)等等一切知识范畴进行的大综合,形成的一门大众化的超级知识学科。当前更为重要的是,对哲学、文化等等人文学科进行研究范围的重新界定。
文化与科学相比较,文化是整个社会的知识化境界,是人类智慧的自由王国;而科学则只是科学家的知识,是一种“范式化”、“规律化”的必然知识,是人类智慧的必然王国。科学知识的实质是开动(或运转)“思维机器”,得出关于自然界(如物理、化学、生物等)的思维产品;而文化观念的实质是开发、塑造一个完美的“思维机器”。
那么,有了哲学为什么还需要文化呢,引入了文化概念是否还需要哲学呢?这些问题都需要结合当代历史的实际特征来考虑。
当代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之后,大众性和传播性是文化现象的两大特征。如果是在一个“小国寡民”的社群里,也许用一点道德精神修养来教化人们的思想就足够了。但是,在我们所处的这样一个空前大规模人口的时代,知识的高速递增,信息共享,信息传播的多元化、全球化,为文化地位的迅速提升提供了舞台;许多单一的、传统的人文学科领域,对社会的发展的理论价值,都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事实上是,哲学的推广陷入了困境,而另一方面,良好的大众性和传播性,使得文化的地位与日俱增。从历史的角度,文化的重要性是逐渐上升的。如果没有当前超大规模的人口,没有思想形态的多元化,文化的重要性也无法凸显出来。
文化理论的异军突起,是社会规模扩大化的需要,是社会系统自组织的需要,是知识化、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必然结果。从系统论的意义上来看,文化则是社会系统自组织的法则。文化的快速传播、交往和交流,更增添了它的威力。新的文化观念,通常同社会大众化的流行音乐、艺术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同社会大众性的经济、科技活动融合在一起。从人类学的角度,经济、科技的全球化,以及社会的信息化,在未来的时代,无疑将会导致文化的趋同和文化全球化。各种文化有可能在竞争中渐渐的整和,趋向于同一个比较完美的目的地。
从内容上看,需要研究的文化对象,包括信仰形态的文化、教育形态的文化、物质形态的文化、制度形态的文化,艺术文化、人生观、爱情观、心理、习俗等等,都需要从学理上探讨这些问题,
应该认同一点:文化观不仅仅是信仰观,但是如果离开了信仰观来思考文化现象,很难想象文化将会被带向何方。信仰和文化通常是互为依托,相互依存,相得益彰。现实社会理性与信仰、信念的结合,就是文化。
四、文化信念观的若干基本问题
(一)文化信念观的几点基本认识
文化信念观有三层涵义:第一,是指将文化的基本原理和教条、信条,升华为一种信念,社会人将文化信念当成自己最基础、最现实的信仰;第二,文化信念超越社会个体对科学理性的崇拜和对神明的敬拜;第三,文化信念是个人信仰观的核心组成部分。
随着现代科技发展、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文化直接演变成信念,主导人类的意志。科技理性的扩张,将信念的领域向前推进,并且形成一块信念的领地。信念,这一古老的意识范畴,在“科技寡头主义”、文化精神和哲学理性的相互倾轧中,有可能被萃取出来,被点石成金。科技文明高速成长,迫使并需要文化与信念融合在一起。从宏观上讲。人类理智,在经历了近400年的科技推动历史进步的黄金时代之后(指从牛顿力学,到电磁科技,再到核能源科技的发展时期),应该进入一个由文化信念和科技理性共同主导的发展时期。其中,文化信念导引着人类知识向未知领域进军,推动社会文明的前行。
(二)以信念观为主干的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在古老的年代,就呈现了许多辉煌的壮举。在2000多年前,人类还过着茹毛饮血、饥寒交迫的日子里,中华民族就能够举全民族之力量,创建世界上最伟大的建筑——长城;这背后需要多么伟大的文化动力和信仰的力量来支撑。
中华文化两大学术成就——儒家和道家人文学说,在信仰观方面,都是以信念观为主干的。儒学文化,“克己”、“礼让”、“中庸”、“学而知之”等等文化观念,都可以纳入信念的范畴体系。这些观念明显区别于西方哲人对“绝对理念”、“客观精神”的信仰,都是通过教化和主体精神的能动发挥,而有可能实现的学术信念和人文教条。道学文化则更加突出强调道德信念的目标和结论,比较忽略方法。道家描绘了一个对社会、对未来美好憧憬的信念境界,即,道德至上的信念社会。但是,道家并没有具体教导人们如何去实现这样一个可能实现的信念目标。“道法自然”,具体怎么样“法自然”?“无为”,如何“无为”? 道学思想家并不重视教导人们具体的方法。“无为而无不为”,“无为而治”,这背后有很大的自由、随意发挥的空间。“无为而无不为”,“无为而无所不为”,“为所欲为”,“有所为、有所不为”,只要达到或基本达到了道德的目标(目的),在一定意义上说,这些都不违反“无为而为”的原理。道家信念观特征,重在提出信念意识的结论,而有意或无意地回避了通过社会实践实现道德目标的具体方法和途径。道德学派和孔孟学派同属基于人类社会信念意识探讨的学术范畴,但是前者的学术自由度大一些。
除了儒、道两大学术体系之外,中国文化还有其它有影响力的学说。但总体而言,从学术研究的特征来看,中国文化重人文、轻数理,在文化形成和发展的鼎盛时期,古代传统文化、主流文化受科学观的影响少,受基于“客观精神”的信仰观的影响弱,所以比较早地形成了分化信仰和信念、文化与信念合流的趋势。
(三)文化信念对社会历史发展的深入影响
封建时代的中国,政治信念为主,道德信念、学术信念强烈地影响着普通民众的信念思维。“忠”、“孝”、“仁”、“义”、“礼”、“修身”、“齐家”,就是这一历史环境中文化信念的例子。那么,文化真的能直接充当信念吗?
就拿“修身”、“齐家”来说吧,是指锤炼个人的品行修为,维持家庭关系的和睦,承担养家糊口的义务和担负起兴家、兴业的重任。“修身”、“齐家”是由一种文化推出的教条,也是信念。你之所以恪守、深信、坚信这一教条,就是因为它是文化,没有别的更深刻原因。这一文化教条是有可能经过努力实现的一种美好的预期的境界。中国文化中的很多人文教条,其实质,都是文化与信念高度融合的精神追求,是一种可能实现的美好境界。文化与信念高度融合,就是文化信念;这种深层的、完美的融汇,更加放射出智慧的光华,照亮中国历史。
当然,在中国文化的信念体系中也有保守消极,很不人道的信念意识,需要作一些深入探讨,予以摈弃。总体上来看,由于长江、黄河流域幅员辽阔的地理优势,加之人民的勤劳、智慧、勇敢和善良,为中华文化的起源时期,提供了非常优越的环境条件,并且很快形成了泱泱大国、儒雅大气的文化信念风范。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批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先驱们推广白话文,引进西方的民主信念、法制信念和科学精神,对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刻的批判。这就是近代史一场具有空前伟大意义的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使得中国文化摆脱了沉重的历史包袱,轻装上阵,为中国传统的文化信念同西方正统的哲学理念的全面接轨,创造了条件,提供了可能性。
二十世纪,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借新文化运动的东风,及时地引入人类的文化导师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的信念学说,开创了一个以共产主义文化信念作为精神追求目标的伟大时代。中华民族告别了那段科技落后、被动挨打的屈辱历史,开始驶入文化发展的快车道。古老的中国,开始了伟大的复兴。共产主义信念,是一个对全人类社会的有效预期,它既是社会学、更是文化学的现象和理论。
五、文化信念观与西方社会信仰文化之比较
从起源上看,基督教的信仰文化,在古老的冲突中诞生。2000年前,在那样一个狭窄的地域,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在耶路撒冷,到处是烽火狼烟;可以说那里是一片信仰的战场。从《圣经》上可以找到这种起源早期的关于信仰冲突方面的历史背景。信仰文化观已经发展了2000多年,但古老的冲突并没有因为2000多年来文化观的发展、变革,而有所消解的迹象。至今,在那个地区,仍然弥漫着的恐怖主义行径,与这种信仰文化在文化学起源之初的冲突,有着很深层的联系。如果没有起源时的信仰冲突,人体自杀性的攻击是不可想象发生的。而令人欣慰的是,我们中国的信念文化,是在一种相对比较富庶、宽松的古代文明的社会环境里降生。
欧洲文艺复兴之后,西方社会进入信仰文化和哲学理念并驾齐驱的历史时期。但是,就社会公众的信仰意识来说,仍然是深深地打下了追求“至高理念”的信仰文化的烙印。应该肯定,当今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业文明所取得的成就,是依托于一种先进的文化基础的。就现代西方资本主义文化而言,它非常伟大的一面,是迅速提高了人类社会的科技、经济能力,发展了人的实践创造力,造就一个史无前例的物质文明时代。如果分析这种文化的消极的一面,主要表现为,人类和自然环境的冲突扩大化,文化扩张引起的同其它民族文化之间的冲突尖锐化。以美国文化为例,它表现出很强的占有资源,占有物质财富、最大化的满足人类物质生活欲望的特征。从文化渊源来看,这种追求物欲满足的极大化,同信仰文化具有的信仰观念上追求极大化(无限化、极端化)的倾向,是一脉相承的。信念文化则不同,在人们的信念世界中,只是将自己的信念目标定位为追求有限的(有可能实现的)预期值。从学理上看,西方发达社会的高度物质文明,既不是哲学造就的,也不是文化学造就的,而是人文精神偏重于发展科技、发展经济文化和发展制度文化所造就的。
信念文化和信仰文化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差别,就是文化可以充当信念,从而建构起一个以信念为主体的信念文化时代;然而,在信仰文化方面,可以建构起一个以信仰为主体的信仰文化时代,但是文化本身不能够充当信仰。
上述比较不难发现,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历史既演绎了在西方信仰文化的支撑下,树立坚强,树立正义,树立真善美的精神支柱,同时,又演绎了在中国文化信念的照耀下,树立道德,树立仁爱,依靠人民的辛勤劳动和智慧,建构起一种和谐社会和安居乐业的生活方式。如果从中国历史直至现实社会文化观与信念观高度融合的特征考量,也许有一个信念文化的时代,信念的真谛,在于你愿意思考并相信这个目标,就是因为它有着可实现性。
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辩证关系
( 1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 它是人们通过感官获得的关于事物的现象的认识, 包括感觉、 知觉、 表象三种形式。感性认识具有直接性和形象性的特点。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它是人们通过抽象思维获得的关于事物的本质的认识, 包括概念、 判断、 推理三种形式。理性认识具有间接性和抽象性的特点。
( 2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①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见感性认识、 理性认识的含义)
②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联系。首先, 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离开了感性认识, 理性认识就会成为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坚持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这是坚持认识论中的唯物主义。其次, 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升华, 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只能解决对现象的认识的问题, 理性认识才能解决对本质的认识的问题。坚持感性认识发展成为理性认识, 这是坚持认识论中的辩证法。再次,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世界上没有纯粹的感性认识, 往往感性之中有理性;世界上也没有纯粹的理性认识, 往往理性之中有感性。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 1 )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
其一, 积极投身于实践, 在实践中获取十分丰富的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
其二, 必须对感性材料加以思维的抽象, 要采用分析和综合、 抽象和概括、 归纳和演绎等逻辑方法, 对感性材料进行“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 由此及彼、 由表及里”的思维加工。
( 2 )要批判唯理论和经验论
唯理论只承认理性认识可靠, 否认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经验论只承认感性认识可靠, 否认感性认识有待于升华成理性认识。
唯理论和经验论全部割裂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它们各持一个方面, 在思维方法上属于形而上学。
唯理论有唯物主义唯理论和唯心主义唯理论之分;经验论也有唯物主义经验论和唯心主义经验论之分。
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 也不懂得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教条主义夸大书本知识、 理性认识的作用, 轻视感性经验, 一切从本本出发, 犯了类似于唯理论的错误;经验主义夸大感性经验, 轻视科学理论, 把局部经验当成普遍真理, 犯了类似于经验论的错误。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 1 )由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第一次飞跃)并没有结束认识, 理性认识还要再回到实践中去(第二次飞跃)。因为:其一, 认识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 改造世界。第一次飞跃并没有实现这一目的, 只有第二次飞跃才能实现这一目的。其二, 第一次飞跃并不能保证理性认识的正确性, 理性认识是否正确, 只能依靠实践的检验。在第二次飞跃中, 理性认识可以得到检验, 得到修正、 补充和发展。
( 2 )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条件和途径
其一, 必须从实际出发, 做到普遍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 理论必须服从实践。
其二, 要把关于事物的认识与主体的需要结合起来, 确定行动的目的和计划。
其三, 理论应当被群众掌握。群众是实践的主体, 理论只有为群众所掌握, 才能转化成强大的物质力量, 使实践获得成功。
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认识过程中的理性因素, 包括理性直观、 理性思维等, 是主导因素;认识过程中的非理性因素, 则包括两类:一类是情感、 意志, 包括欲望、 动机、 信仰、 习惯、 本能等, 一类是认识中不能被逻辑思维所包含的主体心理形式, 如幻想、 想像、 直觉、 灵感等。在认识过程中, 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是相互作用、 相互补充的, 共同推动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非理性因素应当受到理性因素的制约, 应在理性因素的主导下, 发挥其积极作用, 抑制其消极作用。
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 1 )认识的全过程
实践、 认识、 再实践、 再认识, 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这是认识从简单到复杂、 从低级到高级无限发展的全过程。
( 2 )认识的不断反复
认识之所以要不断反复, 是因为:其一, 主体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到客观事物本身的发展过程及其表现程度的限制。物质世界是无限的, 客观事物作为系统也是多方面、 多层次的。客观事物存在着一个产生、 变化和发展的过程, 其本质和规律也有一个暴露的过程。所有这些, 使得人类的认识具有反复性。其二, 主体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还受历史条件和科技水平的限制, 人类的认识只有在不断打破限制的基础上才能不断得到发展。这也使得认识具有反复性。其三, 主体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还要受到主体本身的限制。这些限制包括:人的实践范围、 知识水平、 认识能力、 实践能力、 立场、 观点、 方法以及生理素质。所有这些, 也使得认识具有反复性。
( 3 )认识的无限发展
就整个认识过程而言, 认识的反复具有无限性。但是, 这种无限性不是简单的圆圈式的循环, 而是表现为螺旋式的上升。
( 4 )认识辩证运动全过程的原理, 是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
党的群众路线包括:一切为了群众, 一切依靠群众, 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
党的群众路线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为基础, 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具体运用。党的群众路线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具有一致性。
首先,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主张群众既是实践的主体又是认识的主体, 实践是千百万群众的实践。党的群众路线则主张相信群众。因此, 二者具有一致性。
其次, “从群众中来”, 实际上就是把群众的感性认识能动地升华成理性认识(表现为领导者的智慧), 这其实就是第一次飞跃;“到群众中去”, 实际上就是让理性认识被群众所掌握, 化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这其实就是第二次飞跃。
再次, “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是一个不断反复的过程, 而“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从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中去”也是一个不断反复的过程。
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①实践、 认识、 再实践、 再认识……表明认识与实践是不断分离又不断重合的过程, 而每一次循环, 都使认识上升到高一级的层次。由于实践处于不断发展之中, 认识经常与实践发生矛盾, 这就要求认识与实践必须实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所谓具体的统一, 是指认识、 理论要同一定时期、 地点、 条件下的具体实践相适应。认识、 理论要根据具体实践不断地补充、 丰富和完善。所谓历史的统一, 是指认识、 理论要同不断发展的实践相适应, 要根据实践的变化而变化, 不能落后于实践。
③割裂认识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会导致“左”的或右的错误。
④实践是不断发展的, 理论也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在新的理论的指导下, 实践会进一步向前发展。实践要不断地创新, 理论也要不断地创新。
唯物主义分为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三者的共性是认为世界的本源是物质。
唯心主义又分为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它们都认为世界的本源是意识,并不只现实存在的物质。
这里讲的爱情并不是人们对世界认知而产生的,唯物主义者和唯心主义者都有自己的爱情,而他们有没有放弃自己的主张是自己成为其他学派的信徒,因此我认为爱情在哲学中不应当以世界观的形式出现,而应当以一种物质形态来体现,或意识的形态来体现。这样看来,但人们拥有爱情时,所拥有只不过是一种物质而不是一种其他的世界观。因此,我认为爱情无唯物唯心之分。
在现代,马克思主义是较为科学的世界观。虽然大家对马克思主义有着这样那样的认识,但其世界观的认知(唯物论)、认识论、唯物辩证法三者我个人认为还是很正确的。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中的内容世界的本源是物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从现代科学角度上讲世界的起源,至少是地球的起源已被正确认知,是宇宙微粒聚集而成,与中外神创论没有太大关系。因此唯物主义是正确的,而唯心主义就捎带错误之处。
一个人有没有用心爱你,对待你们的感情是不是只是逢场作戏,在这些细节上都是可以看出来的。
人的一生总会很多不顺心,也包括这些对待感情逢场作戏的人,在这个纷扰的世界里,这是难免的。
最重要的是懂得看穿这些逢场作戏的人的把戏,不要把自己的真感情交给了不值得的人。
如果一个人对待感情,只是逢场作戏,最明显的一点就是,不管平时嘴上说得多好听,说了多么让人感动的誓言,但是归根结底到现实里,其实他什么都没有做过。
这样的人,只是在骗取你的感情和青春,这种人是非常自信并且不会真正去爱你,只懂得享受别人对自己的爱,并且不会对你做出任何付出,更不会负什么责任。
如果两个人在一起,对方从来不肯为你付出什么,那就别当真了,因为这个人对待你根本就没有认真,只是玩玩而已的态度,这样的人最好离得远一点。
不会把你介绍给他的朋友
在我们的感情观里,两个人在一起是一件光明正大的事情,尤其是深爱一个人的时候,恨不得让每个人都知道你的存在。
想把向全世界宣布我爱你一样,绝不会在别人面前躲躲闪闪,你和他的关系。
但是如果一个人只是对你逢场作戏,那他是不希望有其他人知道你的存在的,因为他不想背负感情上的债和责任。
这样没有对你付出真感情的人,不会给你任何承诺,就算答应会和你在一起,也只是说说而已。
对待感情只是玩玩而已的人的人,不会和你谈婚论嫁,所以也就不会愿意有太多人知道你的存在。
心理学的定义是如下:
情感是态度这一整体中的一部分,它与态度中的内向感受、意向具有协调一致性,是态度在生理上一种较复杂而又稳定的生理评价和体验。情感包括道德感和价值感两个方面,具体表现为爱情、幸福、仇恨、厌恶、美感等等。
《心理学大辞典》中认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同时一般的普通心理学课程中还认为情绪和情感都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体验”,只是情绪更倾向于个体基本需求欲望上的态度体验,而情感则更倾向于社会需求欲望上的态度体验。但实际上,这一结论一方面将大家公认的幸福、美感、仇恨、喜爱等感受排斥在情感之外;而另一方面又显然忽视了情绪感受上的喜、怒、忧、思、悲、恐、惊,和社会性情感感受上的爱情、友谊、爱国主义情感在行为过程中具有的交叉现象,例如一个人在追求爱情这一社会性的情感过程中随着行为过程的变化同样也会有各种各样的情绪感受,而爱情感受的稳定性和情绪感受的不稳定性又显然表明了爱情和相关情绪是有区别的。基于这两点,将情感和情绪以基本需要、社会需求相区别,或者是将情感和情绪这两者混为一谈都显然不合适的。
情绪是身体对行为成功的可能性乃至必然性,在生理反应上的评价和体验,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行为在身体动作上表现的越强就说明其情绪越强,如喜会是手舞足蹈、怒会是咬牙切齿、忧会是茶饭不思、悲会是痛心疾首等等就是情绪在身体动作上的反应。生理反应是情绪存在的必要条件,为了证明这一点,心理学家给那些不会产生恐惧和回避行为的心理病态者注射了肾上腺素,结果这些心理病态者在注射了肾上腺素之后和正常人一样产生了恐惧,学会了回避任务。情感也是一样,比如没有性欲当然不会有爱情的,而当人吃了春药以后,伴随着性欲的旺盛一见钟情的可能性也就会随之加大了。所以,由不同的药物刺激引发的行为过程也表明了,情绪和情感显然是有区别的两种不尽一致的心理生理过程。
实质上,在行为过程中态度中的情感和情绪的区别就在于:情感是指对行为目标目的的生理评价反应,而情绪是指对行为过程的生理评价反应。再以爱情举例来说,当我们产生爱情时是有目标的,我们的爱情是对相应目标的一种生理上的评价和体验,同时当我们随着爱情的追求这一行为过程的起伏波折我们又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
情感当然不等同于感情喽,我们追求情感是因为它使我们有一种全新的体验,
情感是人适应生存的心理工具,也能激发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机,同时也是人际通信交流的重要手段。
这就是我们离不开情感的原因,作用很大啊。
人性论。
《人性论》是英国哲学家大卫·休谟创作的哲学著作,《人性论》从社会角度而非自然科学角度探讨了基于公共意见与信念而形成的人的社会本性。全书分三卷,分别为“论知性”、“论情感”、“论道德”。第一卷阐述认识论,主要说明了知识的起源、分类和范围,人的认识能力和界限,以及推理的性质和作用等内容。第二卷以感觉性观点说明伦理学和美学问题,认为快乐的感觉是善和美的共同基础。第三卷是在前两卷基础上对道德问题的全面阐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