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诚,反朴归真,如实观照,就是修德。义理,清明,智慧就是德。仁义,慈悲就是德。
一、道德首先是是一个人认识道(建立世界观,人生价值体系),然后才产生德,至于能不能做到自己的德又是另外回事。知行合一,很多人只能做到知而做不到行,所谓提高应该就是贯彻自己的道德观用行动持之以恒的实施。
二、思想品德课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用共产主义思想向小学生进行的思想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教学目的是使小学生初步具有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立志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劳动者,为把他们培养成为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打下思想基础”。
三、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思品课在学生看来是枯燥无味的,有些老师也错误地认为思品课实际是说教课,一堂课下来,大道理小道理说一通,可是,效果微之甚微,甚至适得其反的效果。人的情感总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尤其是少年儿童情感的产生与特定的环境和氛围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充满乐的氛围中容易产生愉快的感觉,在哀伤的氛围中容易产生悲痛的感觉。
四、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也没有与社会脱离的生活。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地而非表面得道德情感,真实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
五、道德情感评价是对一定的想法、方法和材料等做出的价值判断的过程。它是一个运用标准对事物的准确性、实效性、经济性以及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评估的过程。
六、道德情操的培养,还必须在课外、校外等各种实践活动中加以引导,使学生实实在在地去感受生活中的真、善、美,在真实的情感环境里产生爱憎分明的道德情感,提高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行为能力。
一、巧用教材,走进文本,确实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
大纲指出:“思想品德课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用共产主义思想向小学生进行的思想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教学目的是使小学生初步具有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立志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劳动者,为把他们培养成为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打下思想基础”。所以,要求我们教师要善于利用思想品德教科书。在教科书中蕴含着大量的情感教育内容,教师在把握每课的情感教育内容上,必须认真研究每课教学内容,巧用教材,真正走进文本,充分挖掘情感因素,对每课的情感教育内容作出水平及层次的分类,使之形成一个由低到高的教育目标体系积极引导学生想象,使之进入情境,从而获取成功的情感体验。如《诚信是金》一课中,我由故事导入:一个年轻人跋涉在漫长的人生路上时,到了一个渡口的时候,他已经拥有了“健康”、“美貌”、“诚信”、“机敏”、“才学”、“金钱”、和“荣誉”七个背囊,当渡船开出时风平浪静,不久,风起浪涌,小船上下颠簸,险象环生,船夫对他说,小船负重,必须要丢下一个背囊才可渡过难关,年轻人看着这七个背囊想来想去,最后把“诚信”丢下了水里……
这个故事没有写完。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充分想象,抓住了故事中人物的抉择进行剖析,引导学生充分想象人物的心理状态,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使学生产生情感体验。接着我又设计了一个环节,让学生来续写这个故事,丢掉诚信后的年轻人顺利上了岸后又发生了哪些事情。通过学生的想象与之前的对人物抉择的剖析,学生自己初步地认识:诚信可以扔掉吗?让学生对诚信重要性有了个初步的认识。紧接着,我又引出了一个现实生活的例子:一个在国外留学的青年,在校成绩很好,也很精明能干。毕业后,他满以为凭着自己的学识和才华,能够找打一份很好的工作。可是跑了几家公司,都被拒聘了。当他去询问拒聘的原因时,这几家公司的答复都是:“因为你有三次逃票的记录。我们不会录用一个不诚实的人。”通过学生的讨论“仅仅三次逃票的记录使他失去了什么……”、“这些公司为什么把诚实看着这么重要?”等问题,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诚信的重要性。最后我又趁热打铁,让学生联系我们的生活实际中经常听说或是遇到过的:假货、便民伞的丢失、不守时……让学生来谈感受:假如没有诚信,会……这样学生从“接受—反应—态度”三个由低到高的层次对诚信有了一个更深的认识,学生讲诚信的情绪也会充分调动起来,起到“一石激起千重浪”的情感效应。
二、注重思品课的情境设置,深度挖掘学生爱国情感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思品课在学生看来是枯燥无味的,有些老师也错误地认为思品课实际是说教课,一堂课下来,大道理小道理说一通,可是,效果微之甚微,甚至适得其反的效果。人的情感总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尤其是少年儿童情感的产生与特定的环境和氛围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充满乐的氛围中容易产生愉快的感觉,在哀伤的氛围中容易产生悲痛的感觉。为此,教师应针对所教内容,设置一定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深入研究授课艺术,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情感人、以行动人、以理服人。如在教学《江山多娇》一课中,我运用了以情育情的方法设计了一些情感投射点,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了祖国山河的,并配上了优雅动听的音乐,美丽的画面伴着优美的旋律,使学生沉浸在美的熏陶中,让学生感受到祖国就像一幅画。接着,我又向学生分析了祖国多样的地形、地貌给我们带来多样的物产,让学生感受到我们的祖国不仅风景优美,而且物产丰富,让学生对祖国有了一个更深层次的认识,最后我设计了一次比赛:谁对祖国了解最多。让学生讲出我国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的地方,这样学生在查阅资料过程中了解到我国悠久的文化、了解到祖国在世界上的地位,让学生从心里为祖国而骄傲,从而发自内心地热爱我们的祖国。
三、联系生活,强化道德意识,规范道德行为
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也没有与社会脱离的生活。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地而非表面得道德情感,真实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他们对生活体验得越充分、越细腻,感悟就会越到位,越深刻。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找准教材内容与儿童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充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在回顾生活的过程中,深化道德意识,规范道德行为。在教学《节约光荣 浪费可耻》一课中,通过课堂教学,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珍惜劳动成果,养成节俭习惯,做到不比吃穿,不浪费钱物。在教学例子完后抛出问题:那么在现实生活中,你做的了吗?通过设计采访这一环节,让学生回忆自己在生活中是怎么做的?有没有浪费水、电或是学习用品?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的反思,强化了学生道德意识,规范了他们的道德行为。
四、引导学生开展自评、互评,深入明理,产生伦理
道德情感评价是对一定的想法、方法和材料等做出的价值判断的过程。它是一个运用标准对事物的准确性、实效性、经济性以及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评估的过程。评价具有诊断功能、导向功能、激励功能、鉴定功能、引导功能,在对学生思想道德情操的培养上,要重视学生评价功能的运用,培养学生通过自评、互评,深入明理,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过的道德观点,对人们的言行的是非、善恶进行判断、分析,在评价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分辨出是非,深入明理,还能与自己的情绪体验联系起来,从而产生强烈的伦理性道德情感。在教学中,我经常用到学生自评、互评的教学方式,学完一课,我一般要求学生根据所学内容与自己的表现写一篇自我评价的评语,找出自己的优点与不足,在写出对其他同学的看法,对同学给以怎么样的评价,为什么?例如《当别人超自己》一课中,我直接导入课题:当你发现和自己差不多的同学某一方面超过自己时候,你有没有不舒服的感觉?引导学生说出感受。接着通过学习知心姐姐给唐静的信件,认识到妒忌别人的害处。最后我让学生写出自己的优点与不足和同学的优点,同学们相互之间开展评价,相互说说对方的优点和缺点,正确认识自己和别人,明白“山外有山,人外与人”、“我也是很优秀的”。这样的自评、互评,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把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既能激活课堂,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得效果,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学生自评、互评,被评价者通过评价可以看到自己的成绩与不足,找到问题的关键,懂得如何去改正,真正让学生明事理。
除此之外,小学生的道德情操的培养,还必须在课外、校外等各种实践活动中加以引导,使学生实实在在地去感受生活中的真、善、美,在真实的情感环境里产生爱憎分明的道德情感,提高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行为能力
简述道德心理结构发展特点
主要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种心理成分构成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可以唤起人的道德动机,从而推动人们产生道德意志和相应的道德行为。
(一)道德认识
道德认识也可称为道德观念,即是一种对道德行为的是非、善恶、美丑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其中包括道德概念与道德信念的形成以及运用这些观念去分析道德行为,对人或对事做出符合自己认识水平的道德评价。
(二)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所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它不仅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反映,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一般地说,在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事件或是他人、个人的行为,凡是符合自己的认识或自己所维护的道德观念时,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否则就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由此可见,道德情感就是人们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引起的内心体验。
(三)道德意志
道德意志是人们自觉地确定道德行为的目的,积极调节自己的活动,克服各种困难,以实现既定目的的心理过程。道德意志也要受到道德认识的支配,是人们利用自己意识的控制和理智的权衡作用去解决道德生活中的内心矛盾(如动机间的冲突及行动过程中坚持与动摇的斗争等)与支配行为的力量。道德意志通常表现为一个人的信心、决心和恒心。
(四)道德行为
道德行为是指一个人遵照道德规范所采取的言论和行动,它是实现道德动机的手段,是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具体表现和外部标志。道德行为的培养主要通过道德行为方式的训练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等途径来实现的。只有学生具有良好道德行为才使学校的品德教育具有社会价值。
品德心理结构的特点是什么?品德的心理结构极为复杂。一般来说,品德主要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种心理成分构成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可以唤起人的道德动机,从而推动人们产生道德意志和相应的道德行为。
(一)道德认识
道德认识也可称为道德观念,即是一种对道德行为的是非、善恶、美丑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其中包括道德概念与道德信念的形成以及运用这些观念去分析道德行为,对人或对事做出符合自己认识水平的道德评价。
(二)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所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它不仅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反映,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一般地说,在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事件或是他人、个人的行为,凡是符合自己的认识或自己所维护的道德观念时,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否则就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由此可见,道德情感就是人们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引起的内心体验。
(三)道德意志
道德意志是人们自觉地确定道德行为的目的,积极调节自己的活动,克服各种困难,以实现既定目的的心理过程。道德意志也要受到道德认识的支配,是人们利用自己意识的控制和理智的权衡作用去解决道德生活中的内心矛盾(如动机间的冲突及行动过程中坚持与动摇的斗争等)与支配行为的力量。道德意志通常表现为一个人的信心、决心和恒心。
(四)道德行为
道德行为是指一个人遵照道德规范所采取的言论和行动,它是实现道德动机的手段,是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具体表现和外部标志。道德行为的培养主要通过道德行为方式的训练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等途径来实现的。只有学生具有良好道德行为才使学校的品德教育具有社会价值。
在品德的形成过程中,以上四种心理成分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在学校教育实践中,道德认识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开端,是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产生的基础;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是品德形成的中间环节,不仅影响着道德认识的倾向,而且对道德行为可以起到一种激励和定向的作用;道德行为是在道德认识的指导下,在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推动下,通过训练形成起来的,同时它又对巩固和发展道德认识、丰富道德情感起到促进作用。由此可见,学生的品德是在客观现实的积极影响和本人的主观努力等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下,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几个要素,根据不同的组合关系交织在一起而构成的多层次的完整统一体。它们彼此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人的实践活动中这四种心理成分一旦失去协调平衡,如果某一方面有所偏离,就会相互影响彼此削弱,只有这些心理成分协调平衡地发展,才有利于人将社会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人的品德。可见,品德的形成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动态变化系统。所以,培养学生品德的工作是需要家庭、社会和学校综合教育、综合管理的一项十分艰苦细致而又复杂的工作。
什么是道德心理学简介
例如,心理学家 劳伦斯Kohlberg 被问的男孩和年轻人关于他们的想法过程,当他们面对a 道德困境 相反,哲学家历史上倾向于忽略实证研究和研究理论问题的结果做以概念、行动和心理学。 当柏拉图共和国问关于什么的问题可能 人道德上行动,他是询问问题道德心理学。 从晚20世纪,工作在道德心理学的许多哲学家在心理学和神经科学方面认真采取了研究的结果,并且工作在这个区域的有些心理学家考虑了在他们的工作之后说谎的哲学假定雷斯特的道德心理模型(Rest’s Model of Monal Psychology)80年代初,美国心理学家J雷斯特明确提出了道德心理四过程模型。其基础是自70年代中期以业以他为代表的明尼苏达大学有关学者的大量研究。它集中反映了当代道德心理研究领域的重大进展。 雷斯特的道德心理模型与他对个体道德及其来源的看法有着密切的联系。他认为,个体的道德是类型特别的一种个体社会价值观,它与协调社会中个体间的种促合作活动有关,也与解决个体间发生的种种利益冲突有关,而这种协调和解决的主旨是增进人类的福祉。
特点
雷斯特指出,个体的道德根植于社会环境。因为,群居生活是人类生活的一个特点,人们在相互作用中既需要协调和合作、又需要竭力避免矛盾和冲突,道德在这方面起飞丰与礼仪、习俗、法律等相仿的制约、调节作用。同时,个体的道德也根植于其自身的发展之中。因为,亲社会行为方面、群体心理方面、人格发展方面和人类学方面的研究表明,个体发展早期已可发现道德发展的胚芽,个体具有重视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倾向,个体普遍具有当个有道德的正直的人的愿望。
但是,反观心理学对个体道德现象的研究,认知发展学家主要从认知方面加以研究,心理分析学家刻意从情感方面进行考察,社会学习论者则着重从行为习得方面加以探讨。这无疑忽视了个体道德具有既源自个体,又源自社会,且属于一种个体社会价值观的特点。其实,雷斯特认为,不存在完全排除了情感影响的认知,也不可能有不受任何认知影响的情感,更不会有丝毫不受认知和情感影响的行为,这是个体道德现象的明显特点。
据此,雷斯特认为,对个体道德这一心理现象应该从这样的问题入手探究:个体的道德行动是如何产生的?即面对具体情境的个体形成道德行动会经历哪些心理过程?雷斯特的回答是,合乎逻辑地说,这必然至少经历四个基本心理过程,也就是遵循着他的道德心理四过程模型。 雷斯特对其模型的四个过程及有关研究的论述如下:
过程一,解释情境。面临特定的具体情境,个体必须先竭力加以理解,对自己说明当前发生了什么,然后估计可能采取哪些行动,以及它们对自己和他人有何影响和后果。
需要指出,在社会情境被解释的时候,个体还会有情感的强烈唤起,即人们在理解情境的同时就已可能对事件或人物怀有了肯定的或否定的情感。这不是指情感可以独立于认知,而是表明了随着最初的认知会一下子产生冲动性的情感。这种情感的唤起常不依个体主观意志为转移,而且会使个体去突出或抹杀情境具有的某种意义,故它对动机的形成起着一定的作用,从而也就成了研究者注意的一个热点问题。 与过程一有关的心理学研究及其成果主要有:旁观者对突发事件之反应的研究,这方面的结果表明许多个体甚至在解释相对较为简单的情境时也会出现困难;助人行为的研究,这方面结果表明是否理解及如何理解情境中的有关线索与是否实施助人行为或是否有自觉而持续的助人行为有密切联系。上述两方面的研究表明,不可低估有些个体在解释社会情境时所面临的困难,更不能把不当的解释误认为是个体心理防御机制使然。个体对情境的道德意义的理解、解释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今天,社会认知研究指出它含有线索检索、信息整合、作出假设、进行推断等等,而它们都与个体认知能力的发展有关。
道德敏感性的研究也与过程一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发现,对其他人的需要、利益的敏感程度,个体之间有着很大的差异。如有的个体会把别人的每一个举动、每一项活动、每一种表情都视为饱含着道德意义,而有的个体直到目睹鲜血才会意识到面临了道德问题。个体的道德敏感性一般会随年龄和经验而发展。当前,这个方面有两位活跃的研究者,他们是M贝博和J活尔克,都曾是雷斯特的研究生。贝博的研究在明尼苏达大学医学院进行。活尔克的研究则在方法上对前干作了变化,主要是以心理咨询情境为 材料,并制成了录像带。他们都致力于发展这方面的测量记分系统。
过程二,作出判断。在解释情境的基础上,个体从各种可能的行动中决定其中的哪一个在道德上是正确的,这也就是作出道德判断的过程。 以皮亚杰和科尔伯格为代表的道德认知发展学家在这方面已有大量研究和成果。他们向个体直接呈示道德问题的情境,要求对此作出选择判断并陈述其理由,从而了解他们道德推理的依据和道德思维的框架。由此,他们发现了个体道德判断的图式和发展阶段,而公正观(感)则是图式和发展阶段的核心问题,它帮助个体对社会情境作出何为道德上是对的判断。
雷斯特本人于70年代中期以来所进行的“确定问题测验(DIT)”也与这“过程二”有关。该测验仍以科尔伯格揭示的道德发展阶段为基础,以两难道德情境为材料。但该测验具有的简洁、易学、易用的特点,使其在80年代初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确定问题测验”即“DIT”是当代了解个体道德判断在方法技术上的一个突破性的进展。 过程三,道德抉择。在道德判断的基础上,个体对自己认为在道德上是对的那个行动所赋予的道德价值超过了其他观念的价值,从而可作出把认识和判断付之以行动的抉择。这是一个涉及道德行动的决策过程,有赖于个体的道德价值观在其价值观体系中处于相对优于其他价值观的地位。
雷斯特认为,这一过程是判断与行动、认识与行为之间的必要环节。基于道德判断的道德价值观常常不是个体唯一的价值观,非道德的价值观念常颇具诱惑力而使个体不能遵循道德判断去作出相应的道德抉择。如在达蒙的研究中,先让被试说出把一定数量的糖果分给做了手工的儿童时自认为是公正的分配方案,然后让被试真的去实施,结果是相当部分的被试偏离原来的方案而给自己留下了较多的一份。这表明了被试原来的认知向另外更重要的动因妥协了。 究竟是什么促使个体把道德价值观置于其他的价值观念之上,是什么能使个体从道德判断的认识继而过渡到作出道德行为的抉择?雷斯特指出,对这一道德抉择的过程至今研究得不够,但从已有的心理学理论观点中还是可以找到答案的。对此,雷斯特列出了八种理论观点及其代表人物,它们是: 1、个体行为之所以能够是道德的,是因为进化使利他主义成为了人的遗传基因。如威尔逊等。 2、良心使所有的人循规蹈矩,是害羞、内疚、惧怕促使个体变得道德。如阿伦弗里德、艾森克等。 3、个体的道德,只是因其反应获得了强化和模仿的机会,也可以说个体中是“学会”了社会行为而已。如班图拉、戈尔戴蒙德等。 4、需要建立一个理想的社会,这样的社会离不开社会性合作,个体本人则是其中休戚与共的一员,这种认识是个体道德的动力。如杜威、皮亚杰等。 5、道德动机源自对那些比自我更为伟大的东西,如国家、上帝、神、宗教等的敬畏感或自我服从感。如德克海姆、埃里克森等。 6、移情是利他主义、个体道德行为的基础。如霍夫曼等。 7、生活在建立了公正和关怀关系的环境中,其结果会使个体承担起道德义务。如罗尔斯、科尔伯格等。 8、关心自我完善、关心自我同一性,这是促成道德行为的动因。如布莱西、达蒙等。 雷斯特建议,道德抉择过程的研究不妨这样入手:针对特定情境,上述诸观点中究竟哪一咱或哪些才起着作用以及起了多大作用。 过程四,实施行为。在道德抉择的基础上,个体就得进一步把道德意向具体转化为道德行动。这一把意向外化或物化为行动的过程不仅需要个体具有相应的体能和技能,而且需要个体能明确行动的具体步骤,克服可能出现的阻碍,战胜疲劳和挫折,排除分心和干扰。 雷斯特通过引用已有的若干心理学研究指出了影响这一过程的重要因素。如克雷布斯研究欺骗行为时,对被试不仅按道德认知水平而且还按“自我力量”、“自我管理”加以分类,结果发现后者同样是欺骗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又如,米切尔在研究有关的认知转换技术对行为的作用后指出,掌握并运用这类技术会使个体在努力追求自己目的的过程中提高自我控制的能力,抵御可能面临的极大的情境压力。又如,马斯特斯和桑特罗克的研究认为,由某种认知引发的积极的情感状态是与坚持有成效的工作密切联系的,个体对行为性质和成效的期望会决定他是否去从事某种活动、愿付出多大努力克服困难和克服消极体验而坚持下去。再如,伦敦的访谈调查表明,“社会性肯定”也是影响行为的一个因素。 雷斯特的上述四个过程组成的模型就是这样勾划了个体从面临道德情境到形成道德行动所经过的心理历程。这四个过程既不是指个体所具有的基本特质,也不表示一个理想的有道德的人应具有的四种美德。 雷斯矿物质 模型中的每一过程各有其自己的功能。一个人有能力处理某一过程,却未必有能力胜任另一过程的处理。如能作出复杂判断、推理的人却有可能不去实施行动过程,付之以行动并能持之以恒的人却可能基于相当简单的判断和推理。 雷斯特的模型指出了产生道德行为的合乎逻辑的发展过程,但这不是说组成模型的四个过程必然是随时间推移的一个线性过程。如一个人在确定什么在道德上是对的,即作出道德判断时(过程二),可能反过来又会影响这个人对情境有新的或进一步的理解和解释(过程一)。 雷斯特模型的四个过程之间也存在着交互作用和影响。这方面已有实证研究,较突出的有达利和巴特森的研究,以及施瓦茨的两项研究。前者发现,当前情境的行为(属过程四)会影响对情境中新因素的敏感性及认知加工(属过程一),一个人对某一过程的专注会使他对其他 或过程的反应变得迟钝。后者发现,个体会作出防御性评价来否认或减轻自己的道德责任感,比如,在过程二和过程三以后,表境的道德意义和个人的道德行动代价变得清楚了,个体会防御性地重新注释情境,或者对受害者的大辩论况作较低的评估(属过程一),以求付出较小代价而又不受良心谴责。 雷斯特模型的四过程,虽与道德认识、情感、意志、行为有联系,但已不是单一的品德心理成分。如过程一解释情境时总会有相应的情感唤起,过程二作出判断时还受过程一形成的情绪状态和情感体验所影响,实施行为的过程四更离不开认知、情感和意志活动了。 总之,雷斯特的道德心理模型否定了种种道德发展理论用某个单一的变量或心理成分来表示的做法,而能综合地考虑知、情、意、行的各种心理活动。该模型实证地指出了个体从面对情境到产生行动的合乎逻辑的心理过程,纵向地剖析了这些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及交互作用。这种动态的、更贴近生活实际的研究提供了理解个体何以有“德行”的分析框架,能更真实地反映个体道德品质形成的全貌。该模型对道德教育也有启示,道德教育虽可以着眼于道德品质的诸心理成分,但还可以从对环境的感知到身体力行这样一个纵向的全过程的各个环节入手。从该模型的研究动态来看,组成模型的四过程的研究深度依次是,过程二即道德判断最为广泛和深入,其次是过程一即解释情境,再次是过程的各个环节入手。从该模型的研究动态来看,组成模型的四过程的研究深度依次是,过程二即道德判断最为广泛和深入,其次是过程一即解释情境,再次是过程四即实施行为,最后是过程三即道德抉择,故尚有许多工作有待进行,以完善和充实该模型。
简述大学生品德心理发展的特点我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的年龄大多在18岁至23岁之间,属于青年初期末和青年中期。就大学生整体的心理发展来看,他们正处在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未真正成熟的水平上,这在他们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都有明显反映,并由此形成了不同于中学生和一般社会青年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
(1)自我意识逐步增强但发展不成熟。
(2)情感情绪日益丰富但波动较大
(3)容易接受新的事物但相对缺乏辨别真伪的能力。
(4)性意识觉醒但处理相关问题的知识、能力却较为欠缺。
(5)抽象思维迅速发展但思维易带主观片面性。
(6)意志水平明显提高但不平衡、不稳定。
构成品德心理结构的基本成分是品德包含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等心理成分,这些成分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一个完整的品德结构,简称为品德的知、情、意、行结构。
知,即道德认识,是指人们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道德认识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基础和依据。
情,即道德情感,是人们用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他人或自己言行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是学生品德形成的重要因素,它能推动人们对某一事物或某一行为表示赞同或反对、追求或取舍。
意,即道德意志,是人们按照道德原则进行道德抉择、克服困难、支配道德行为的心理过程。要实现一定的道德行为,就必须作出一定的努力,就要有坚强的意志。
行,即道德行为,是实现道德动机的手段,是道德认识和其它心理成分的外部标志和具体表现。一个人只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会出现高尚的品德
犯罪心理结构与个性心理结构的关系
犯罪心理结构:是指行为人在犯罪行为实施前已经存在的、在犯罪行为实施时起支配作用的那些畸变心理因素有机而相对稳定的组合。它是行为人个性心理结构中社会心理缺陷的总和,是其发动犯罪行为的内部心理原因和根据。犯罪主体的心理包括其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犯罪心理结构形成的原因和过程、犯罪心理外化为犯罪行为的机理、犯罪过程中的心理活动、犯罪心理发展变化的规律以及怎样对犯罪心理结构施加影响和加以教育改造等。简单地说,它只研究犯罪人的个性缺陷及有关的心理学问题。
构成品德的心理结构是道德知情意行
请问什么是体育运动员的道德心理道德心理,就是一个运动员必须具备的公德:
出于公平竞赛的目的,出于取得胜利的上进目的,出于超越人类极限的目的,出于赢得别人尊重而不功利的目的,出于一颗始终保持纯洁运动的心。
良心是多种道德心理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吗良心,儒家名词。就是被现实社会普遍认可并被自己所认同的行为规范和价值标准。良心是道德情感的基本形式,是个人自律的突出体现。古有《孟子·告子上》:“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于木也。” 朱熹 集注:“良心者,本然之善心。即所谓仁义之心也。”
良心是一定的社会关系和道德关系的反映,是人们的各种道德情感、情绪在自我意识中的统一,是人们在履行对他人和社会的义务过程中形成的道德责任感和自我评价能力。良心是历史的、具体的、社会的范畴,是一定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的反映,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不是与生俱来的,因而也没有所谓抽象的良心。良心对于人们的行为具有判断、指导和监督的作用。
道德意义上的良心是一种道德心理现象,是指主体对自身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的一种自觉意识和情感体验,以及以此为基础而形成的对于道德自我、道德活动进行评价与调控的心理机制。
弗洛伊德心理结构的看法有哪些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
1、他将人的心理结构分为三层,最低层是本我,相当于前面提到的无意识部分。本我是最原始的、最难接近的部分。它包括人类本能的性的内驱力和被压抑的习惯。弗洛伊德的本我只追求快乐和满足,而不了解社会现实中的原则;
2、小孩只有本我,随着生长成熟,从本我慢慢生出自我。自我既了解社会现实原则,也了解本我的渴求。它的任务是参考现实来调节本我,按照现实原则进行操作。自我不能脱离本我而存在,它的力来自本我。弗洛伊德将本我与自我比喻为一个人骑马,马是本我,骑马人则是自我。
3、超我是由自我分出的。它代表社会规范的内化。自我受本我力量的驱使,千方百计伺机满足本我的渴求;但受社会道德规范习俗的制约,慢慢内化为良心、道德观、价值观,以控制自身的行为的观念,这即是超我。超我代表着“每一种道德的限制,代表着一个力求完善的维护者。
4、三者关系是,超我和本我处在直接的冲突中,超我总是阻止或延迟本我得到满足。自我则是本我和超我之间的调停者。它既要千方百计使本我获得满足,又要受超我的监督,遵循自我的现实原则。弗洛伊德认为,以上三部分如发展平衡,就是一个健全的人格,如不平衡就是一个变态人格。
5、本我:遵守快乐原则;自我:遵守现实原则;超我:遵守道德原则。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