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永明的诗歌 翟永明诗歌导读

翟永明的诗歌 翟永明诗歌导读,第1张

翟永明诗歌导读

一、翟永明:“第三代”女诗人中最亮丽的风景

在当今诗坛女诗人中,翟永明(1955—)可能是最受关注的一位。究其原因,最主要的莫过于20世纪80年代以来,“女性主义”逐渐获得广泛认同,“女性诗歌”作为一个称谓或研究点也已经具有了它的本体价值,在很多研究者看来,这是独立于男性诗歌作者之外的另一道风景——翟永明则是这道风景中最亮丽的一幅。

这无疑是一位富有创造力的女诗人:于1981年开始写诗,迄今为止,已经出版《女人》、《在一切玫瑰之上》、《翟永明诗集》、《黑夜的素歌》、《称之为一切》等诗集。总体上说来,她的诗歌着力于对女性自身处境的揭示,这在早期(90年代初之前)体现得尤为明显。 这种写作取向或写作姿态在一开始可能并不是完全自觉的。研究者普遍认为翟永明等当代女诗人的写作有一个至关重要的精神来源,即被称作是美国“自白派”女诗人西尔维娅·普拉斯(1932-1963)的深远影响:“这位将悲剧性的自我揭示推至极端的美国‘自白派’女诗人,以其处理素材时所表现出来的那份阴郁的激情和近于自虐的洞察力和智慧,直接启悟了翟永明、唐亚平、伊蕾、陆忆敏、海男、郑单衣等为数不少的‘第三代’女性诗人,启悟了她们对自身内部世界和生存命运所作的深入、有力却又不无偏狭的体验和开掘,以及对真正属于女性的抒写角度的把握。”(李振声:《第九章 女性诗歌:人物和风景》,《季节轮换》,P216,学林出版社1996年版)

什么是女性“自身内部的世界和生存命运”?什么又是“真正属于女性的抒写角度”?显然,对前者的答案较为明确:女性被男性以及由男性所建构的文明所“压迫”,这不仅仅是80年代以来中国女性所强烈意识到的问题,更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它直接诱发了“女权主义”、“女性主义”等运动的兴起,事实上,翟永明等人的确是在传统对于女性的种种偏见或压力下开始自身写作的——或者说,正是深刻地意识到女性在现实社会中被种种歧视、偏见以及无谓的压力所裹胁,这些女诗人将笔触转向了“自身”,试图以一种独立的姿态来对抗强大的男权社会,以一种崭新的美学方式来对抗“源远流长”的、以男性为中心的诗歌美学。

相比之下,对后者的回答将较为艰难:尽管在男权社会里,“女性诗歌”的出现本身即必然地具有一种独立的品格,但性别究其实质是一个整体,而非真正个人化的写作行为,而既是整体,其中有共性因子,也不可避免地包含有诸多矛盾的因子,在这种情况下,“真正属于女性的抒写角度”的确立或澄清也就成为一个极具难度或者说富有挑战性的问题。 对此,翟永明本人的回答是“创造”一种“黑夜的意识”。这个异常坚定的声音早在1984年就出现。那一年,翟永明写下了最先确立其诗歌地位的作品,由21首诗所组成的组诗《女人》。而为这个组诗所写的具有序言意味的《黑夜的意识》同样广泛流传——甚至可以说,它比诗歌本身流传更广,时至今日,“黑夜的意识”已被看作是“80年代中国女性主义诗歌的宣言书”,是一种关于中国当代女性诗歌的理论文本。这篇序言中,经常被引用的是这样的话:“作为人类的一半,女性自诞生起就面对着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她对这世界最初的一瞥必然带有自己的情绪和直觉,甚至某种私下反抗的心理。她是否竭尽全力地投射生命去创造一个黑夜?并在各种危机中把世界变形为一颗巨大的灵魂?事实上,每个女人面对自己的深渊——不断泯灭和不断认可的私心痛处与经验——远非每一个人都能抗拒这均衡的磨难直至毁灭。这是最初的黑夜,它升起时带领我们进入全新的、一个有着特殊布局和角度的,只属于女性的世界„„女性的真正力量就在于既对抗自身命运的暴戾,又服从内心召唤的真实,并在充满矛盾的二者之间建立起黑夜的意识。”(《黑夜的意识》,《诗歌报》,1985年9

月21日)

这段文字里,有两点值得我们仔细推敲:一是“创造”,这意味着所欲“创造”的东西原本是现实中所匮乏的,无疑,它体现了女诗人表达自身、为自己立言的自觉意识;二是“黑夜的意识”,它的基本含义在于:男性世界是一个明亮的、暴力式的“白昼”,女性在面对一个外在于自身的男性的文化世界以及被这个世界裹胁着的自身命运(所谓“自身命运”即由这样两方面构成)时,应该“竭尽全力地投射生命”去“创造”一个与之相对应的、只属于女性自己的“黑夜世界”,由此,“黑夜的意识”被赋予了一种隐喻的意味,一种专属于女性诗人的意识形态。80年代中期以来,“女性诗歌”中屡屡出现与“黑”紧密相关的词汇:“黑房间”、“黑色的太阳”、“黑裙”、“黑色洞穴”、“黑色石头”、“黑色沙漠”、“黑夜里的素歌”,甚至,一再地出现“疼痛”、“死亡”这样的词汇,甚至《女人》(海男)、《独身女人的卧室》(伊蕾)等等直接标榜“女人”的诗集也多有出现,最主要的原因即在于此。女性诗人需要这样的词汇来表达自身——对于种种长久以来就已形成、并且往往具有某种象征隐喻意义的惯常词汇的袭用,则可能意味着对男性文化世界的简单认同。

那么,究竟什么是“黑夜的意识”呢?有研究者这么认为:“黑夜是某种内部罪恶的外部标志。由此一方面表明,她们的抒写不是按时下流行的观念,将女性命运仅仅当作一种非常现实的因而不免狭隘的‘社会问题’,而是作为某种普遍的、形而上的罪过和厄运来作出正面承担的精神气魄;但另一方面,这里边又不自觉地流露出某种带有自虐意味的自我道德完成的激情,似乎一种被强加的处境反倒成就了她们内在痛苦的宣泄,使她们从中获得了某种自我欣赏的快感。还有„„从白昼/黑夜的对峙性结构而言,这种对‘黑夜’特别强烈的亲缘意识,又意味着她们的抒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象征着在白昼与外界的具体关联方面受到种种挫折的女性退缩到黑夜的梦幻之中去编织自己的内心生活”。(李振声:《第九章 女性诗歌:人物和风景》)可见,这种意识绝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它为读者和研究者们提供了多种切入角度。

二、《母亲》导读

具体到《女人》组诗中的这首《母亲》,这无疑是一首具有强烈的“创造性”的诗歌。作为一种形象,“母亲”在很大程度具有象征原型的意味,男性作家余华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在我们的语言(汉语)里,几乎不可能找到另一个词语,一个可以代替或者说可以超越‘母亲’的词语。母亲这两个字在汉语里显示出了她的至高无上。也许,正是因为她的高高在上,母亲这个词语所拥有的含义变得越来越抽象,她经常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条著名河流的代名词,甚至经常是政党的代名词。”(余华:《谁是我们共同的母亲》,《我能否相信自己》,P114,人民日报出版社1999年版)显然,这种形象在本诗里没有出现,而“抽象”的“含义”则被推上了审判席:像80年代男性作家笔下屡屡出现的“弑父”主题一样,女诗人对母亲的态度也具有某种“弑”的意味。

不过,诗歌一开始的立场并不冷酷,相反带有某种温情或“同情”的成分:“无力到达的地方太多了,脚在疼痛„„”这一开篇所要表达的是女性的普遍困境:受制于自身以及种种外在的价值观念,自然,其中蕴涵了某种同情的意味:“你是我的母亲„„你使我醒来”所要表达的也不是仇恨,而是对于诞生这一伟大事件的感激。

但是,我们马上又看到,女诗人并没有沉浸于这种近乎天然性或本能性的情感,她有意用了一个跨行的诗句:母亲既“使我醒来”,同时,又“让我与不幸构成这世界的可怕的双胞胎”,感激一下子转向了控诉:也正是母亲,让我承受着生命的“不幸”。

对这种“不幸”的认识伴随着女性自身的“成长”过程。尽管“在你怀抱之中,我曾露出谜底似的笑容”,但这只是未“成长”时的感受,“笑容”也只是“谜底”般纯洁或混沌不清。随着年岁的增长,“我”发现:“你让我以童贞的方式领悟一切,但我却无动于衷”,这

可能蕴涵了多重含义:一是“我”不愿意,“我”不愿意遵照“你”的方式生活;一是“我”无法“领悟”复杂而强大的文化世界;还有一点,那就是从后面的诗行来看,“我把这世界当作处女„„”,这里有着一种主动的姿态,即“我”试图来“领悟”这世界——结果其实是可以想见的,“童贞”、“处女”都蕴涵了显在的男性视角,臣服于男性文化世界,那么,“领悟”的必然结果就是深深的挫折感的产生:“我被遗弃在世上,只身一人,太阳的光线悲哀地/笼罩着我”;“岁月把我放在磨子里,让我亲眼看着自己被碾碎”。

这些就是“不幸”的表征。显然,“成长”的经历告诉了女诗人:在强大的男性文化世界里,女人不过是一个弱小的东西。而“母亲”,也同时被质疑或怨恨:既然女性所追寻的价值观念臣服于男性文化世界,而非出自女性自身的建构需要或适应女性自身的需要,那么,“母亲”作为“女儿”最初的知识传导者,作为“女儿”成长过程中天然的监护人和扶助人,她既“让我以童贞的方式领悟一切”,那么,她是不是无意识地充当了男性文化世界同谋的角色呢?考虑到男性文化世界源远流长,它已经具有强大的腐蚀性和惰性,每一个生活其中的个体都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追寻、认同它的知识体系和价值观念,那么,对母亲这一形象的质疑事实上是有着深刻的内在根据和精神线索的。

从写作的角度看,这种表达已经可以构成一个完整的主题了,但女诗人并不满足于此。尽管她质疑于母亲的形象,但她又无法从根本上与之割裂:“没有人知道我是怎样不著痕迹地爱你,这秘密/来自你的一部分,我的眼睛象两个伤口痛苦地望着你”。这是一种复杂的心理反应:既怨又爱——这“爱”只能像秘密一样“不著痕迹”:在强大的男性文化世界里,母亲也是一个弱小者——这和诗歌开篇的“同情”对上了号。

既然母亲的形象不再稳定,不再让“女儿”产生天然的信赖感,一种绝望的情绪在诗歌最后部分的产生就可以理解了:“活着为了活着,我自取灭亡,以对抗亘古以久的爱/一块石头被抛弃,直到象骨髓一样风干”。“对抗”双方的力量是极端不对等的,“自取灭亡”揭示了女诗人意识到了在男性文化世界里女性的某种宿命,这充满了悲剧意味——在更深的意义上,它可能揭示了女诗人的某种悲观意识:独立自由的女性世界可能只是一种天真的、理想化的设想?

相形之下,收束诗句里的情绪更为绝望:“这世界/有了孤儿,使一切祝福暴露无遗,然而谁最清楚/凡是母亲手上站过的人,终会因诞生而死去”,“孤儿”自然是对孤立无援的处境的感知;“祝福”可能是虚妄的,因为它无法解除“孤儿”的处境;“谁”这个疑问代词可能指向造物主,因为它“最清楚”事实的真相:母亲既是不具备天然的信赖感,既是男性文化世界的同谋,那么,她的“儿女/女儿”终会死于她所臣服的男性文化秩序——这是一种文化意义上的死亡,一种形而上意义上的死亡。

当然,换一个角度,我们也可以说,这种收束所指向的其实是男性文化世界:对母亲质疑的态度和情感愈加强烈,对男性文化世界的质疑和控诉也就愈加强烈。

在对《母亲》进行一番解读之后,我们可以发现,所谓“黑夜的意识”其实远未完成,女性要“创造”一个和男性文化世界并行不悖的女性文化世界,也还有着漫长的路途。

三、对《母亲》“阅读提示”部分的补充说明

当女诗人写下《母亲》这首诗时,它本身意味着对“母女代代相袭的命运”的一种深刻反思。在具体处理上,翟永明是独具匠心的,她并没有直接控诉男性文化世界,而是通过“母亲”这一女性形象来完成“女性意识”的表达。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女性诗歌”的写作关注女性内在的世界是具有本体意义的。

应该说,如前文所分析,诗歌的语义脉络基本上是清晰的。值得注意的是女诗人所使用的语言。总体上说来,这是一种启示录式的语气:一切都被明确感知。有研究者认为,“这种语气,一方面是出于对女性生存命运作目光高远的通盘性关注和理解的考虑,另一方面又

何尝不是对女性现实困境的一种诗意超越和心理代偿策略。”(李振声:《第九章 女性诗歌:人物和风景》)

关于本首诗的抒情特点,相信前面的导读部分已有了最清楚的解答,请予参考。

四、唐小渡论翟永明:

梦中的那片海男主和女二在一起是第25集。在电视剧《梦中的那片海》中第25集讲述了,女主佟晓梅帮助男主肖春生重新站立起来,有理想、内心坚定的两个人一直相互吸引着,两人终于在一起了。《梦中的那片海》电视剧是由付宁执导,徐兵、周鹤洋编剧,杨晓培总制片,肖战、李沁领衔主演,刘芮麟、曹斐然、赵昕、崔航、张龄心、鲁诺主演的青春励志情感剧。

男主结局里要去俄国零下四十度的恶劣天气继续斗争,当然,结合史实,男主很大程度要被冻死在那里。

《沉静如海 Le silence de la mer 2004》百度网盘高清免费资源在线观看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093-dg6VrHjm9GHxX6Nmjw

pwd=ytcb 

提取码:ytcb    

 法国人André(迈克尔·加拉布鲁 Michel Galabru 饰)和她的孙女Jeanne(朱莉·德拉姆 Julie Delarme 饰)原本平静的生活因二战的到来和德军对法国的侵占被打破,更让他们无法接受的是,他们家里的一个房间竟被征用作为一个德国军官Werner(托马斯·儒阿特 Thomas Jouannet 饰)的起居室。他们对这个敌方的军官一直保持着一种冷漠,尤其是Jeanne,她从来不和军官说话,即使是在他向他们问好的时候。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个年轻的军官在多日的相处后,竟和他们谈论起自己的生活、音乐和法国文化,透露出他纳粹军服下隐秘的内心世界。同时,Jeanne也在积极的参与法国地下反抗德军的组织活动。渐渐地,两个来自敌对双方的年轻男女间产生了一种奇异的情感。

《十一月的萧邦》

1 夜曲

2 蓝色风暴

3 发如雪

4 黑色毛衣

5 四面楚歌

6 枫

7 浪漫手机

8 逆鳞

9 麦芽糖

10 珊瑚海 (feat Lara)

11 飘移

12 一路向北

Bonus VCD

1 夜曲 (Music Video)

2 发如雪 (Music Video)

3 一路向北 (Music Video)

歌曲:发如雪

歌手:周杰伦 专辑:十一月的萧邦

狼牙月伊人憔悴我举杯饮尽了风雪

是谁打翻前世柜惹尘埃是非

缘字诀几番轮回你锁眉哭红颜唤不回

纵然青史已经成灰我爱不灭

繁华如三千东流水

我只取一瓢爱了解只恋你化身的蝶

你发如雪凄美了离别我焚香感动了谁

邀明月让回忆皎洁爱在月光下完美

你发如雪纷飞了眼泪我等待苍老了谁

红尘醉微醺的岁月我用无悔刻永世爱你的碑

rap:

你发如雪凄美了离别我焚香感动了谁

邀明月让回忆皎洁爱在月光下完美

你发如雪纷飞了眼泪

我等待苍老了谁红尘醉微醺的岁月

啦儿啦啦儿啦啦儿啦儿啦啦儿啦啦儿啦啦儿啦儿啦

铜镜映无邪扎马尾你若撒野今生我把酒奉陪

• 搜索 "发如雪"mp3

打印预览

歌曲:黑色毛衣

歌手:周杰伦 专辑:十一月的萧邦

一件黑色毛衣

两个人的回忆

雨过之后更难忘记

忘记我还爱你

你不用在意

流泪也只想刚好合意

我早已经待在谷底

我知道不能再留住你

也知道不能没有孤寂

感激你让我拥有缺点的美丽

看着那白色的蜻蜓

在空中忘了前进

还能不能重新编织

脑海中起毛球的记忆

再说我爱你

可能雨也不会停

黑色毛衣

藏在那里

就让回忆永远停在那里

• 搜索 "黑色毛衣"mp3

打印预览

歌曲:浪漫手机

歌手:周杰伦 专辑:十一月的萧邦

轻轻放

我就是卸不下对你的喜欢

原来爱会慢慢增加重量

想关上这城市所有的灯光

黑暗中专心闻你的发香

这夜晚让(两个人有话冰感)

回想

与你约会过的地方

有舍不得的伤

在脑海里储存欣赏

你微笑浏览手机里的浪漫

原来真心终究还是这么简单

温馨影幕上

你可爱的模样

关于缘分的解释

我又多传了一行

你微笑浏览手机里的浪漫

原来爱情可以来得这么突然

当新的较量

就好比情拉长

我们的感情蔓延珍藏拥吻着飞扬-…

在雪里土壤

电池长

嘈杂的情歌还在拼命播放

我安静在那(却都没点印象)

有一些话到老了(都不敢传)

她说她信息等你在(回难)

简单说……人潮冲动我的孤单

想象……(信息一定都陪在你身旁)

却不会吟唱

你也在等你手机响……

你微笑浏览手机里的浪漫

原来真心终究还是这么简单

温馨影幕上

你可爱的模样

关于缘分的解释

我又多传了一行

你微笑浏览手机里的浪漫

原来爱情可以来得这么突然

当新的较量

就好比情拉长

我们的感情蔓延珍藏拥吻着飞扬-…

在雪里土壤

• 搜索 "浪漫手机"mp3

打印预览

歌曲:枫

歌手:周杰伦 专辑:十一月的萧邦

乌云在我们心里刻下一块阴影

我聆听沉寂已久的心情

清晰透明就像美丽的风景

总在回忆里才看的清

被伤透的心能不能够继续爱我

我用力牵起没温度的双手

过往温柔已经被时间上锁

只剩挥散不去的难过

缓缓掉落的枫叶像思念

我点燃烛火温暖岁末的秋天

极光掠过天边

北风掠过想你的容颜

我把爱烧成了落叶

却换不回熟悉的那张脸

缓缓掉落的枫叶像思念

为何挽回要赶在冬天来之前

爱你穿越时间

两行来自秋末的眼泪

让爱渗透了地面

我要的只是你在我身边

被伤透的心能不能够继续爱我

我用力牵起没温度的双手

过往温柔已经被时间上锁

只剩挥散不去的难过

在山腰间飘逸的红雨

随著北风凋零我轻轻摇曳风铃

想唤醒被遗弃的爱情

雪花已铺满了地

深怕窗外枫叶已结成冰

• 搜索 "枫"mp3

打印预览

歌曲:蓝色风暴

歌手:周杰伦 专辑:十一月的萧邦

词:方文山曲:周杰伦

亘古长夜善恶交接

我终于懂得流眼泪

洪荒世界百分之七十都是水

湛蓝的旷野

在海平面渴望满月

于是我终于学会告解

弥赛亚被世人误解被分类

爱恨从此敌对

远离风暴浩劫

在第三章第四节

我正在改写这世界

用观念进行侵略

我们占领整条街

粉刷海洋蓝的季节

一列超高速的地铁

一路训练我的听觉

消灭那些太琐碎太异类

让问题尖锐 oh ~

一双狂奔中的球鞋

一路强壮着我的肺

面对这些太威胁太强烈

从来不喊累

九星联结排成一列

在感动中我们忏悔

生命珍贵

我用那十四行诗赞美年轻的一切

我们在地平线感谢

爱停止向另一边倾斜

这首部曲的管弦乐太凄美

终于被人了解

远离风暴浩劫

耍狠不是靠对嘴

我就是传说中的谁

你跟我们很对味

有同一挂的感觉

其它人我根本不屑

一列超高速的地铁

一路训练我的听觉

消灭那些太琐碎太异类

让问题尖锐 oh ~

一双狂奔中的球鞋

一路强壮着我的肺

面对这些太威胁太强烈

从来不喊累 oh ~

• 搜索 "蓝色风暴"mp3

打印预览

歌曲:麦芽糖

歌手:周杰伦 专辑:十一月的萧邦

词:方文山曲:周杰伦

这蜿蜒的微笑拥抱山丘溪流跟风唱起歌

我像田园诗人般解读眼前的生活

麦田弯腰低头在垂钓温柔这整座山谷都是风笛手

我在哑口聆听传说跟着童话故事走

远方的风车远距离诉说

那幸福在深秋满满的被收割

老仓库的角落

我们数着一麻袋的爱跟快乐

初恋的颜色

我牵着你的手经过种麦芽糖的山坡

香浓的诱惑你脸颊微热

吐气在我的耳朵

摘下麦芽糖熟透我醒来还笑着

开心的被黏手

我满嘴都是糖果

牵着你的手经过种麦芽糖的山坡

甜蜜的四周我低头害羞

我们愉快的梦游

我在草地上喝着

麦芽糖酿的酒

鲜嫩的小时候

我好想再咬一口

<泰语>我爱你~

我满嘴都是糖果我好想再咬一口

• 搜索 "麦芽糖"mp3

打印预览

歌曲:逆鳞

歌手:周杰伦 专辑:十一月的萧邦

词:方文山曲:周杰伦

music

这生命对每个人

都不公平也没道理

只能扑向泥泞迎向

那阵骤雨由不得你

yeah~

突来的骤雨这条街一路泥泞

就像人生不过是一场即兴

整个世界正在对我们挑衅

就算如此还是得无惧前进

手中的邮报封面的人在微笑

下个路口生命在暗巷尖叫

活着只是油墨上面的一角

明天之后还有谁翻阅的的到

我跟你用不同方式

踩过前方带刺荆棘

你嚣张不畏惧退缩

我低头沉默却坚定

用力的还击发出声音

让他们安静不敢相信继续前进

他们畏惧睁大眼睛

他们躲避难道放弃

专心聆听我的声音

这生命对每个人

都不公平也没道理

只能扑向泥泞迎向

那阵骤雨由不得你

如果生命对每个人

都不公平也没道理

那就让我带着孤寂

继续前进直到光明

继续前进

wo wo

我只有一种容貌我就是永远不会倒

我就算逆境环绕我面对也要带着

我只有一种咆哮

我要让他们都知道

我生命再怎么粗糙

我都要活的很骄傲

我说自尊那看起来或许可笑

但它至少支着我,试着不让我颠倒

活着如果只是不甘寂静的喧嚣

那就咆哮吧让每个人都听得到

• 搜索 "逆鳞"mp3

打印预览

歌曲:四面楚歌

歌手:周杰伦 专辑:十一月的萧邦

曲:周杰伦词:方文山

我的生活像拍了一出戏

有超多导演跟编剧

只说了台词一句

而他们配了八百个语气

操控着我的情绪

那根本不是我的口气

想让观众看好戏

最后的目的还不是在促进收视率

我不知道我有没有勇气

拆下他们的面具

我只知道好像认真的男人最美丽

会不会一直演下去到他们满意

啦啦啦啦啦

oh oh 我不可能再回头

啦啦啦啦啦

oh oh 我只能一直往前走

我在回家路上看到路标指着演艺圈

如果选择往前走我就必须强壮

走着走着莫名其妙冲出来好几只狗

我心想我什么时候认养这么多只狗

他们咬着苹果手里拿着长镜头

好像要对着我诉说什么阴谋

会说话的狗他说他是为了狗周刊

看能不能拍我多换几根骨头

如果伤害我是你的天性

那怜悯是我的座右铭(狗狗狗狗)

需要我照亮你回家的路

那我会送你们手电筒(狗狗狗狗)

我告诉他们八卦是会过去的

新闻是一时的生活是永久的

音乐是会留下来的我帮他们写了歌

因为我没写过保育动物之类的歌

我始终还是我谁都改变不了我

虽然我知道很多弓箭手

想射下往上爬的我

当我到了山顶上头谁都伤不了我

这些弓箭手辛苦了你们提笔的手

我还是会把你们当朋友

因为我知道这是你们大家的工作

加油咬着苹果的狗

虽然不是我的对手

还是可以成为我的狗

啦啦啦啦啦

oh oh 我不可能再回头

啦啦啦啦啦

oh oh 我只能一直往前走

韩文rap

为什么我去哪里都会跟着跑

这些买卖人的人生的秘密

这种压力是不需要的

这首歌结束之前我会决定怎么处理

从失去我的隐私权到烦恼我的家人被骚扰

该结束因为反正你找不到你想找到的东西

啦啦啦啦啦

oh oh 我不可能再回头

啦啦啦啦啦

oh oh 我只能一直往前走

深怕没有了新闻

才学会开车来跟踪别人

oh oh 为了什么

oh oh 为了骨头

偷窥别人的生活

自以为侦探看太多柯南

oh oh 拍了什么

oh oh 什么都没有

• 搜索 "四面楚歌"mp3

打印预览

歌曲:夜曲

歌手:周杰伦 专辑:十一月的萧邦

词:方文山曲:周杰伦

一群嗜血的蚂蚁被腐肉所吸引

我面无表情看孤独的风景

失去你爱恨开始分明

失去你还有什黱事好关心

当鸽子不再象徵和平

我终於被提醒

广场上餵食的是秃鹰

我用漂亮的押韵

形容被掠夺一空的爱情

啊乌云开始遮蔽夜色不乾净

公园里葬礼的回音在漫天飞行

送你的白色玫瑰

在纯黑的环境凋零

乌鸦在树枝上诡异的很安静

静静听我黑色的大衣

想温暖你日渐冰冷的回忆

走过的走过的生命

啊四周弥漫雾气

我在空旷的墓地

老去后还爱你

为你弹奏萧邦的夜曲

纪念我死去的爱情

跟夜风一样的声音

心碎的很好听

手在键盘敲很轻

我给的思念很小心

你埋葬的地方叫幽冥

为你弹奏萧邦的夜曲

纪念我死去的爱情

而我为你隐姓埋名

在月光下弹琴

对你心跳的感应

还是如此温热亲近

怀念你那鲜红的唇印

那些断翅的蜻蜓散落在这森林

而我的眼睛没有丝毫同情

失去你泪水混浊不清

失去你我连笑容都有阴影

风在长满青苔的屋顶

嘲笑我的伤心

像一口没有水的枯井

我用凄美的字型

描绘后悔莫及的那爱情

为你弹奏萧邦的夜曲

纪念我死去的爱情

跟夜风一样的声音

心碎的很好听

手在键盘敲很轻

我给的思念很小心

你埋葬的地方叫幽冥

为你弹奏萧邦的夜曲

纪念我死去的爱情

而我为你隐姓埋名在月光下弹琴

对你心跳的感应还是如此温热亲近

怀念你那鲜红的唇印

• 搜索 "夜曲"mp3

• 下载"夜曲"铃声

打印预览

歌曲:珊瑚海

歌手:周杰伦&lara 专辑:十一月的萧邦

词:方文山曲:周杰伦

男:海平面远方开始阴霾

悲伤要怎么平静纯白

我的脸上始终挟带

一抹浅浅的无奈

女:你用唇语说你要离开

男:心不在

男女:那难过无声慢了下来

男女:汹涌潮水你听明白

不是浪而是泪海

男:转身离开分手说不出来女:你有话说不出来

男女:海鸟跟鱼相爱只是一场意外

男女:我们的爱差异一直存在

女:回不来

男:风中尘埃竟累积成伤害女:等待竟累积成伤害

男女:转身离开分手说不出来

男女:蔚蓝的珊瑚海错过瞬间苍白

男:当初彼此不够成熟坦白女:你有我的不够成熟坦白

女:不应该

男女:热情不再笑容勉强不来

男女:爱深埋珊瑚海

男:毁坏的沙雕如何重来

有裂痕的爱怎么重盖

只是一切结束太快

你说你无法释怀

女:贝壳里隐藏什么期待

男:等花儿开

男女:我们也已经无心再猜

女男:脸上海风咸咸的爱

尝不出还有未来

男:转身离开分手说不出来女:你有话说不出来

男女:海鸟跟鱼相爱只是一场意外

男女:我们的爱差异一直存在

女:回不来

男:风中尘埃竟累积成伤害女:等待竟累积成伤害

男女:转身离开分手说不出来

男女:蔚蓝的珊瑚海错过瞬间苍白

男:当初彼此不够成熟坦白女:你有我的不够成熟坦白

女:不应该

男:热情不在笑容勉强不来女:你的笑容勉强不来

男女:爱深埋珊瑚海

歌曲:珊瑚海

歌手:周杰伦/lara 专辑:十一月的萧邦

男:转身离开认真说不出来

女:你有话说不出来

男:海鸟跟鱼相爱只是一场意外

女:海鸟跟鱼相爱只是一场意外

男:我们的爱争议一直存在

女:我们的爱一直存在回不来

男:永久真爱竟累积成伤害

女:等待经历几次伤害

男:转身离开认真说不出来

女:你有话说不出来

男:蔚蓝的珊瑚海错过瞬间苍白

女:蔚蓝的珊瑚海错过瞬间苍白

男:当初彼此不够成熟坦白

女:你有我的不够成熟坦白不应该

男:热情不改笑容隐藏不来

女:见爱笑容勉强不来

爱深埋珊瑚海

  先给您格非先生的定义:

  直接受西方现代主义思潮影响而产生的中国现代派小说,在新时期经历了以下三个发展阶段:

  一、“伪现代派”时期(1979-1981)

  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受西方现代主义思潮(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意识流、象征主义)的影响,中国文学曾出现过以“新感觉派小说”和“现代派诗歌”为代表的、在文学形式和写作技巧方面进行探索的实验作品。代表作家和诗人有刘呐欧、穆时英、施蛰存、戴望舒、李金发、卞之琳等等。这些作家的作品或者在小说的形式、节奏、手法上带有现代主义的特征,注重捕捉新奇的感觉,以表现作家眼耳感官里的城市风貌;或者受弗洛伊德性心理学的影响,更重于心理分析;或者用朦胧的意象和含蓄的语言来暗示、表现感觉和情调……不过,由于社会和历史的原因,它们只是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个流派而存在,并没有产生更大的影响。80年代初中国文坛现代派文学创作潮流的兴盛繁荣,也不是二、三十年代前后现代派文学思潮的简单回归,而是改革开放后西方现代主义思潮涌入催生的产物。

  西方现代主义思潮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最早在诗歌界显现出来。顾城、北岛、舒婷等人的“朦胧诗”,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中国文坛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文学潮流,对传统文学的理念发起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朦胧诗所强调的“自我”,也使人们开始思考“人”这一命题,文学也由此开始向文学本身回归。“朦胧诗”虽然不能算作现代主义文学,但是,它的怀疑精神、它的诸多创作手法、它的荒诞意识,却是与西方现代主义的精神互相呼应的。

  当理论界正在掀起介绍西方现代主义理论高潮的时候,小说家们也迫不及待地将这些刚刚被引入的理论运用到创作实践中。一向被奉为文坛大哥的王蒙,重出江湖后在创作中有意识地突破传统小说的写法,大胆地吸收、借鉴西方现代主义小说的一些表现手法。从1978年初到1985年上半年,他先后发表了19部充满探索精神的中短篇小说,其中《夜的眼》、《布礼》、《春之声》、《风筝飘带》、《海的梦》、《蝴蝶》等作品,很明显是受到了西方现代主义思潮,尤其是“意识流”的影响,在形式上体现出与传统文学很不一样的特征。与此同时,一批像王蒙一样曾经活跃于50年代文坛的老作家们也纷纷加入了探索的阵营。茹志娟的《剪辑错了的故事》用**蒙太奇镜头组合的手法,扩大了作品的容量,使作品内容具有立体感,并通过梦幻,突破时空局限,给人以全新的感受;宗璞的《我是谁》、《蜗居》、《泥沼中的头颅》等作品着力用荒诞的历史、荒诞的现实、荒诞的环境,乃至荒诞的思想、感情的描摹等超现实主义的手法,开掘知识分子复杂的精神世界。另外,张洁的《爱,是不能忘记的》、谌容的《减去十年》的小说,也都有意无意地借鉴了现代主义小说的写作技艺。

  随着创作实践轰轰烈烈的展开,关于现代主义文学的理论探讨与争鸣,也一发不可收拾。其间涌现出来的代表性文章有:孙绍振的《新的美学原则的崛起》、高行健的《现代小说技巧初探》、徐迟的《现代化与现代派》、徐敬亚的《崛起的诗群》等。这些争鸣探索文章和当时译介论著一起,汇成一股强有力的理论体系,影响着中国新时期的现代主义文学创作。

  80年代前期的探索性作品,虽然在形式上开始打破传统的叙事方式和结构方式,以主观的心理意识流程来安排叙事时空,但是,从总体上看,它们并没有触及到中国作家深层的审美观念、创作观念和创作模式。所谓“现代主义”只是运用了象征、变形、意识流等现代主义艺术手法和技巧,其作品整体上仍是充满社会责任感和批判精神的“社会写实文学”,其目的是为了表达作家对各种社会问题的认知与意见,即对主观意识的描写是为反映客观现实服务的,作品的主题是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忧虑,而不是西方现代派所表现的对“个体生命”的忧虑,因此他们的创作事实上仍旧是传统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延续。正因为此,他们的创作被人们称为 “东方意识流”或“心理现实主义”,也有人称其为“伪现代派”。

  但是,这一时期作家们的创作,却为后来作家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培养了一批对现代主义具有亲和力的读者群和评论者群体。他们的作品是80年代中国文学在西方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取得的最初的成果。

  二、先锋小说的繁荣期:(1985-1988)

  随着西方现代主义思潮越来越多地被翻译和介绍进中国,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文学作品,如心理分析小说,意识流,魔幻现实主义、新小说,以及理论界的形式主义、叙述学、结构主义、存在主义等等在80年代中期成为人们所关注与争论的热点,西方现代文学观念也开始深入人心。在西方现代主义思潮的刺激下,中国的先锋小说创作在1985年后呈现出一种“井喷”的态势。

  最早引发“井喷”的是于1985年先后发表的两部小说: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和徐星的《无主题变奏》。《你别无选择》用“音乐式”的结构和“黑色幽默”的语言方式,以看似荒诞的情节,展现某音乐学院僵死的教学方式对学生们心灵的扼杀;《无主题变奏》则将心理片断和生活片断“无主题”地串联起来,通过一个自动由大学中退学,并安心于做一个“无所事事”的饭店服务员的青年的自述,展现出年轻一代孤独、迷惘的生存状态。和王蒙、宗璞等“伪现代派”作品相比,这两部作品已经超越了形式探索的层面,将现代主义精神融入到作品中,在思想意识、文学精神和表现手法上更加成熟,更具有现代主义的特点。正因为此,批评家们认为中国的现代主义文学在西方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正在步入繁荣期。而《你别无选择》也被称为“第一部成功的中国现代派文学作品”,是“一代人 ‘情绪历史’的一个浓缩”。

  继刘索拉、徐星之后,马原、洪峰、格非、残雪、余华、孙甘露、莫言、苏童、扎西达娃、北村等一批作家纷纷登上文坛,开始了先锋文学之舞。中国的先锋文学先天地带有现代文学影响的痕迹。如莫言将马尔克斯和福克纳比喻为“两座灼热的高炉”,认为他们是对他影响最大的作家;余华则对卡夫卡和川端康成推崇倍至,他的小说也充满了新小说和罗布-格里耶的痕迹;残雪的作品,飘荡着卡夫卡的影子;格非、孙甘露的作品,受到了博尔赫斯的深刻影响……当然,他们的探索并不是纯粹的摹仿,也体现出了很强的个性和本土化的特征,如马原、格非等人不同于博尔赫斯对纯粹的幻想世界的迷恋,带上了一种传统东方关注“现象”而不重视 “真”与“幻”的区别的亦真亦幻色彩;孙甘露的诗性探索也立足并着力于对现代汉语诗性功能的挖掘,等等。

  在对“形式”的变革上,马原无疑是叙事革命的代表人物,他创作的《拉萨河的女神》,第一次把叙述置于故事之上,把几起没有因果联系的事件拼贴在一起。他在《冈底斯的诱惑》、《西海的无帆船》、《虚构》、《大师》、《涂满古怪图案的墙壁》等小说中,使用元叙事的手法打破了小说的“似真幻觉”之后,又进一步混淆了现实与虚构的界限,马原的这引起叙述探索形成了著名的“马原的叙事圈套”,并以独特的方式消解了此前人们所熟悉的现实主义手法所造成的真实幻觉,成为以后的作家的模仿对象和小说实验的起点。

  残雪的《山上的小屋》等小说中的世界,都是变形的,她的人物,都带有某种“神经质”,互相间缺乏沟通、信任,并存在一种“自虐”和“他虐”的心理。她的小说以一种丑恶意象的堆积凸现外在世界对人的压迫,把一种个人化的感觉上升到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寓言的层次。

  格非的小说创作从一开始便致力于叙事迷宫的构建,他以人物内在意识的无序性构筑出一团线圈式的迷宫——其中有缠绕、有冲撞、也有意识的弥散与短路。如他的短篇小说《褐色鸟群》,首次运用了“叙述空缺”的手法,叙述了一个似真似幻的故事。它打破了传统文学对“真实性”的追求,透露出现代人对“存在”的实在本质的怀疑。

  三、沉寂期(1989至今)

  90年代初,由于先锋作家们的作品过于强调形式而忽视内容,在读者中逐渐失去市场,先锋作家们因此纷纷降低了探索的力度,作品的叙述风格采取了一种更能为一般读者接受的方式,有的甚至和商业文化结合,作品转型到小说的其他领域。但中国先锋小说的探索并未从此停止,在90年代,仍然有一批作家坚守“先锋”孤寂的阵地,如韩东、朱文、海男、黑孩等等。他们依然用自己的创作继续着中国文学的先锋之舞。

  中国先锋小说的繁荣期虽然短暂,但是从文学史的角度看,它打破了传统写实模式和主流意识形态的垄断地位,终结了一个被政治权威控制着的小说时代,中国的小说创作,从此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另外,先锋作家们所取得的探索成果,如时空错位、零度情感叙述、叙事的圈套等等,也被90年代的作家们适当而娴熟地运用着,中国的文学,因此也被注入了新的因素,呈现出更为丰富多彩的景象。

  就我个人看来,给您三句话,希望对您有启示

  一,中国当代文学受外国文学影响深远,尤其是1978年之后,但是这种影响却是效仿,直接结果就是“来得快去得快”,譬如先锋小说,马尔克斯句式等等。

  二,现代派在中国不可能有,这是西方古典哲学终结的表现,而我们是文革个人崇拜与非理性的结束,两者虽然表象上看都是对于传统的颠覆,但东方并不等于西方,尤其是在哲学上。

  三,现代派小说是否真的构成现代派的特质,仍有待分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407485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0
下一篇2023-08-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