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就把语文学科的性质完整地表述出来了,语棚磨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具有工具性;语文又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人文性,二者是统一的。在谈这个问题之前,先谈谈语文的概念,语言和思维、思想的关系。一、语文的概念“语文”的含义是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还是先复习一下叶圣陶先生对“语文”学科名称的来历及其含义的权威论述。他说:“‘语文’一名,始用于1949年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选用中小学课本之时链辩斗。前此中学称‘国文’,小学称‘国语’,至是乃统而一之。彼时同人之意,以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亦见此学科‘听’‘说’‘读’宜并重,诵习课文,练习作文,因为读写之事,而苟忽于听说,不注意训练,则读写之成效亦将减损。”这段话把“语文”的概念表述得非常明确,“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就是说,“语文”包含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两方面。同时,也说明“语文”学科名称的来历以及语文课必须听、说、读、写并重,这里有两点需要明确一下:第一,不能把语文课看作是只学习口头语言。有的文章提出“难道没有语文课程,人就学不会使用语言吗?没有语文课程,人照样可以学会使用语言,这是不言而灶轮喻的。”我认为此种看法只是针对口头语言而讲的,难道文盲就不会说话吗?可是学校中设置语文课程,不完全是学习口头语言,而更主要的是学习书面语言。当然,书面语言也可以在生活中学习,不过还是应以学校语文课为主,否则,可以不入学校学习。所以学校的语文课必须听、说、读、写并重。第二不能把语文理解成“语言文字”。虽然社会上有时把“文字”就作为书面语言的代用词。但是严格讲,“文字”和“书面语言”不能等同。其实叶老早就指出“语文”和“语言”、“文字”、“文学”的不同。他说:对于语文“有人释为‘语言’‘文字’,有人释为‘语言’‘文学’,皆非立此名之原意。第二种解释与原意为近,唯‘文’字之含义较‘文字’为广,缘书面之‘文’不尽属于‘文学’也。课本中有文学作品,有非文学之各体文章,可以证之。第一种解释之‘文字’,如理解为成篇之书面语,则亦与原意合矣。”所以在叶老的论文中有时也出现过“语言文字训练”,此处的“文字”即为“成篇之书面语”。因为不论是口头语言或是书面语言,都载负着一定的文化、思想、情感内涵。“文字”就不同了,虽然,汉字的单音词很多,凡是词即具有一定的意义,汉字也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但是单个的汉字不能反映完整的语言。汉字只是表达语言的书面工具,它和语言是表达口头语言的工具一样,不能把语音作为口头语言,同样也不能把文字等同于书面语言。因此,前一阵倡导的“语言文字训练”,容易使人误解,使语文教学变成单纯的“语言文字训练”,使语文教学失去丰富的文化、思想、情感内涵。由此可见,对于语文学科的概念必须理解清楚,才不至于出现问题。语文是学生学习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学科,因此,首先必须清楚语言的性质、功能及其规律。二、语言和思维、思想的统一语言是人类共有的一种社会现象。自有人类社会就有语言,语言是由于人类社会交往的需要而产生的。语言的功能,就是人们利用语言表达思想感情,交流思想感情,相互交际,达到相互了解。从个人方面讲,语言是进行思考问题,表达思想感情的工具;就人与人的关系讲,语言是交流思想进行交际的工具。就人类的生存来讲,语言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和结果,通过语言体现出来,进行交流和传递,是人类传递文化的工具。人类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掌握语言工具。作为进行思维、表达思想、交流思想、传递文化的工具,语言和思想、语言和思维是对立统一的。这里先要了解一下思维和思想两个不同的概念。思维是人的大脑机能,它概括地间接地反映客观世界;思维是一种活动过程,其活动形式是概念、判断和推理。思想也是一种活动,思想活动是具体运用概念学断和推理而获得的结果;思想以思维为基础,和思维相伴活动,而把这种活动的内容和结果称为思想。语言和思维、思想具有统一性。叶圣陶先生说:“语言是思想的定型。所谓定型不仅定思想的形式,同时也定思想的质料,因为语言里所用的材料就是思想本身的质料,那是二而一的。思想拿不出来,定型成为语言,这才拿得出来,说出来可以让人家听见,写下来可以让人家看见,人家凭你的语言就可以知道你想的什么。”这充分说明语言和思想、思维的不可分,而进行思想的过程也是思维的过程;思维活动的过程同时就是语言形成的过程。人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通过思维活动,总是以语言来表情达意;语言体现人们认识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结果。语言和思维、语言和思想既是统一的,但又是有区别的。不能把语言和思维、语言和思想混同起来。语言和思维的职能不同。语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语言的形式是词和句,语言的内容是语义,语言的规律是语法。而思维是认识的工具,思维的形式是概念、判断和推理,思维的内容就是思想,思维的规律是逻辑。语言体现思维,思维反映客观事物间的关系和联系,进行分析和判断,形成思想,思想又通过语言表达出来,语言体现思想。因此,语言和思维、语言和思想既是统一的,又是有区别的。语言和思维的区别,还体现在语言和思维的结构单位之间既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又不完全一致。一般说来,词、词组和概念对应,句子与判断对应,复句、句群与判断。推理对应。这种对应关系既说明语言和思维的统一性,也说明二者的区别性。同时,还要看到不同的语言结构单位可以和相同的思维结构单位相联系;同一个语言结构单位也可以和不同的思维结构单位相联系。因为语言有同义成分和同音成分,例如同一概念在语言中可以由不同的词来表达。语言还有纯语法功能。如虚词不表达概念,疑问句不表达判断,并列复句及有的句群也不表达推理。语言除体现思想以外还可以表达感觉、知觉、表象、情感、意志等。特别是语言具有情感色彩,更说明了语言和思维、思想的区别性。我们还可以从语言和思维的产生和发展上来理解语言和思维的关系。在人类发展史上,有声语言促进了脑髓的发展,使人类从动物界划分出来。随着脑髓的进一步发展,感觉器官、思维能力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而脑髓及其所属各感官,愈益明晰的意识以及抽象能力和推断能力的发展,对劳动和语言的进一步发展给予了继续不断的推动”。恩格斯将语言和思维的辩证关系分析得极其透辟。虽然他是就人类从动物界划分出来的发展史而得出这一论断的,但是也很符合人类及个人成长过程中语言和思维发展的规律。思维的发展促进语言的发展,语言的发展又促进思维的发展二者刚证统一的。过去我们谈语言的性质往往忽略了语言和思维、思想的关系,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会出现两种倾向,一是只强调语言的工具性——语言形式,忽略语言所载的文化。思想内容和思维过程;二是只突出思想内容,而忽略了语言形式。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对于语言和思维、语言和思想的关系了解清楚,才能在语文教学中既遵循其统一性,又遵循其区别性原理。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是一门基础工具学科。因为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是表达思想感情、交流思想感情、传递文化的工具。学习语文就是要使学生牢牢掌握语言工具。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教会学生使用语言。(1)要使学生学会理解和自我表达语言。一个婴儿从生下来就要呀呀学语,学会用口头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不但要表达,还要会听懂别人说的话;长到人小学就要识字、阅读,学习人家的思想和人类文化,学会理解书面语言,学会阅读;学会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学会作文。(2)学会用语言进行交际。语言最主要的功能是进行交际作用,任何人都离不开口语交流,在普及教育的社会,更离不开书面语言的交流。学习语文就是要学得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交流的能力。过去我们对于语言的交际作用在语文教学中重视不够,在新制订的《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明确提出:“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3)学会积累语言。语言具有记忆功能,以语言为媒介助人记忆信息;学生学习靠语言记忆,没有语言的记忆,就没有语言的积累,也就没有学习语言的成果,更谈不到人类文化的传递。语文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还具有人文性。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正体现了语言的性质。语言和思维、语言和思想是统一的。具体到语文教学中,就要使语文教学和人文精神的培养统一起来。语言作为载体它所载负的文化科学知识,都具有一定的思想、情意内涵及审美意义。语言是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地是思维的工具。人们掌握语言就是为了相互之间交流思想感情。尤其是文学作品,其表情达意的功能更强。“境界说”的权威王国维认为文学作品达到高境界的媒体就是语言,文学作品的语言主要有“景语”和“情语”,而“情语”是主要的。小学语文教材虽然不全是文学作品,但大部分属于文学作品或具有文学因素。小学语文教材的选文都蕴涵着一定的思想感情。因此,小学语文学科具有交流思想情感的功能。语文学科除发挥语言功能。传递知识外,同时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范文,具体地或概括地叙述典型事件,生动地描写景物,准确地塑造人物形象,清晰地说明道理,以表达思想感情。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理解语言和表达语言的能力而且可以发展思维能力可以提高思想品德和陶冶情操,使儿童越学越聪明才是。从这个意义上理解,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不仅表现在再认知上,同时也体现在表清达意上,体现在发展学生的情思及人格培养上。所以语文应称为表情达意的学科;成为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的学科;语文是具有很强的人文性、情感性、思想性的学科。我认为提出“人文性”意义是很大的。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语出《易.贲》: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辞海》)。看来人文的内涵是很广阔的。凡是人类的各种文化都可涵盖在内,决不是思想性、情感性所能包容的。“人文”是针对天文而言的,人文是教化天下的。具体理解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一孩出语文教学以人为本,二要突出语文教学的文化性。如何理解工具性和人文性二者的统一呢?我认为必须掌握两点:第一,二者的统一,不能偏重某一方面。语文教学不仅仅同各科一样完成思想教育的共同任务,而进行人文教育是语文学科本质属性决定的个性任务。通过语文教学培育学生的人格是不能忽视的。但是语言的性质既有语言形式,又有语言内涵,语言形式和文化、思想、情感内涵是一个统一体,所以语文教学历来讲求文道统一,即语言形式和内容的统一。第二,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必须寓教于文。凡是语言规范、内容科学的文字表述材料,都可以作为语文教材(当然,作为语文教材必须要加以精选L教学时,其着眼点是在语文形式;而其他学科如历史、地理、社会、思品等,教学的着眼点是在语言内容。语文教学着眼于语文形式,但是并不是抛弃内容,语言所载负的人文、思想、情感内涵,是寓于语言之中的,也就是必须寓教于文;在理解、感悟语言的同时接受文化。情感的陶冶,体现语文教学特色。
心理学家认为:情感是认知活动启发、发展和维持的动力,是构成心理素质的重要成分,没有情感就没有智力。所以,很多中外名家都十分重视情感教育。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高中语文教学,必须高度重视情感教育。 一、情感教育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中阶段的学生情感丰富,当他们的情感与教师的情感一致是,他们会全心全意地投入学习中去,反之,他们对教师的教学便会产生抵触情绪,教学效果就会差得多。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必须明确情感教育的地位,探索对高中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有效途径,发挥情感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情感教育的迫切性也是由语文学科本身的特点决定的。入选高中语文教材的文章大多是古今中外名篇,这些作品大多是作者情动于衷,不吐不快的力作,是情的喷涌结晶。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必须引导出文章中渲泄奔腾着的感情的激流,和学生一起体会字里行间跳到着的感情脉搏,想象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 1,发挥情感的感染作用,以情动情。在一定的条件下,一个人的情感往往可以感染别人,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条件,以作者之情来打动学生之情,要发掘教材中蕴藏的思想感情。那怎样发掘课文的思想感情在语文教学中,相对来说,教师是客体,处于主导地位;学生是主体,处于主动地位。教师在备课、讲课时,心灵必然受到震颤,动情于心,激起情感的波澜,同作者或爱,或憎,或喜,或忧,或褒,或贬。总而言之,教师要首先进入角色。 2,创造引发情感的情景,营造气氛。引导学生入情于境是关键。如何引导学生入情于境通过形象的感染,激起学生感情的波澜。比如,教《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时,我先提问看到马克思的肖像后你留下的印象是什么这个问题。一位同学回答是马克思睿智的眼神。我分析了睿智一词的含义,概括介绍了马克思一生的丰功伟绩。面对革命导师的肖像,联想其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所作的贡献,同学们便会产生一种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崇高敬意,然后披情入文,整堂课的教学就处在一种特殊氛围之中,同学们既受到思想教膏,又提高了语文能力。其二,通过吟诵朗读激情。对于诗歌和抒情性散文的教学,采取这种方法能收到较好效果。其三,通过讲述品析激情。对于小说之类的叙事作品,通过精湛的语言,着重再现形象,勾勒画面,渲染气氛,创设情境,在情境中受教。再者,创造情景,营造氛围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易于进入教材的情感世界,以体味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特定情感。 3,把握情感的倾向性,调节情绪。情感具有倾向性,面对不同的对象或同一对象,不同的人则会产生不同的情感,不同的情感倾向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如消沉可以转化为振作,讨厌可以转化为喜欢,消极可以转化为积极,憎恨可以转化为热爱。 在教学实践中,愉快、积极的情绪可以使学生积极主动、自觉地进行学习活动;而低沉、消极、否定等消极情绪则会阻碍学生积极、主动、自觉的学习活动。学生的情感倾向,如同一把双刃剑,对其学习行为可以起积极作用,也可以起消极作用。 二、语文教学的情感体验方法 1,大胆创设情感体验的氛围。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认为,在文学作品教学中,认识形象,理解形象,受形象感染,学生不步入特定的情景之中,难以有深切的感受。 除了导入的精心设计外,还可以借助一些现代化的教学媒体来渲染某种气氛。教学白居易的《琵琶行》,可先让学生听一曲《十面埋伏》;鉴赏姜夔的《扬州慢》,可放一段编钟古乐的录音,让学生和着旋律浅唱低吟;品读黄河浪的《故乡的榕树》,可配以小提琴曲《思乡曲》这些都是能辅助学生进入作品的特定情景,引导他们沉浸在作品所表现的情感氛围之中。 2,紧扣作品语言来体验。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文学作品情感内容的载体。紧扣作品语言来进行情感体验首要的是扣住作者作品中的关键语句,因为关键语句一经点拨,文章精神全出,就会使得学生情思萌发,乘兴翱翔,进入作品描述的境地。除了扣住关键语句外,指导学生有盛情地朗读也是情感体验的一种有效方法。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的朗读称为美读。他认为。要根据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内容的不同运用不同的朗读方法。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大量实践证明,通过那细若春蚕吐丝,壮如骏马奔腾,轻似山泉淙淙,重则雷霆隆隆等不同方式的美读,文学作品所蕴含的不同的情感内容,就能教学生真切地体验出来,使他们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3,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参与体验。人认识艺术形象是以他的直接和间接的生活经验为依据的,要让学生更深切地体验作品的情感内容。教师就要注重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来参与体验。如有的教师在教学朱自清《背影》一文时,就引导学生联系他们自己和父母亲生活的有关往事,带着对自己父母亲的亲昵感和崇敬感去体验文章流露出的思想感情。学生贮藏的生活经验一被激活,他们就能很快与作品行成最佳的体验态势,迅速和作品的情感内容取得认同,这样,学生既受到了美的熏陶,又加深了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认识,形成了美感和道德感。 总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方法恰当,学生在课堂上就会出现这样一种体验状态,正如著名心理学家詹姆士描述艺术美的审美心理活动: 当美激动我们的那一瞬间,我们可以感到胸际的一种灼热,一种剧痛,呼吸的一种颤动,一种饱满,心脏的一种翼动,全身的一种摇撼,眼睛的 一种湿润以及除此而外的千百种不可名状的征兆。 这种境界,正是我们的高中语文教学所企盼、追求的。 泸县一中 李群
写作故事20131019,教研室去天一中学听课调研。我听了顾老师一堂作文讲评课和茆老师执教的《金岳霖先生》,下午先跟语文组同行交流了听课体会。主要谈三点想法:一是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二是如何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三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强调了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品质,必须关注语言背后的思维意识和文化力量,要提供给学生进入文本世界的路径。接着在向学校有关人员交流看法的时候,我谈了三点建议:一是要在学科本位中凸现学科精神,二是课堂生命力必须表现学生参与,三是真正的有效教学体现学力提升。我在谈第一点建议的时候,结合语文教学现状提出了要在语言、人文、审美、文化等方面表现语文的风骨和特质。事后想想,这个问题比较宏大和宽泛,当时的说法也比较抽象和理性,但这个问题恰恰是语文教学必须解决的重要难题。所有的学科教学必须首先站在学科本位上去思考学科本质的东西,而语文教学在经历了政治性、工具性、人文性等争论之后,需要直面学科精神内涵,自觉担负起语文教学之责任;语文教学如何取向的问题,从整体上看,就是语文学科精神究竟面向何方的问题。因此,此后的一段时间,我就当今语文教学现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与研究,试图破解语文教学之学科精神这一难题。在结合了大量语文教学课例分析之后,论文《论语文教学之学科精神》初稿8000多字,后删减成6000多字,通过维普检测自写率达80%之后于14年6月获得了发表。敬请大方之家指教。
提要语文教学之学科精神,首先是一种语言精神,它是语文教学之生命特质;其次是一种审美精神,它是语文教学之风格表征;第三是一种文化精神,它是语文教学之人性烙印。语文教学学科精神的价值取向,对推动语文课程改革和提升人类生命质量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语文教学;学科精神;语言精神;审美精神;文化精神
语文作为语言与人类之间意义构成的记录和阐释,是对生命活动和生命内涵的凝望和透视,也是对社会历史和民族文化的关切和融解。语文教学如何取向的问题,从整体上看,就是语文学科精神究竟面向何方的问题。语文学科的精神取向,不仅可以明示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而且可以融入语文教学行为的目标运行。语文教学能不能以学科精神为导向,对推动语文课程改革和提升人类生命质量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语言精神,语文教学之生命特质
语言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方式和存在状态,语言之体验过程也就是生命之生活过程。只有在语言里才能找到人类完整、透彻而且客观的生命理解,将语言作为生命现象,作为一种本真和本源的姿态,是语文教学学科思想的本质所在。
1、语感品味,一种沟通人类世界的特殊符号。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课程,培养直接和迅速地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教学首当其冲的重要任务。王尚文先生说,“语感是人与语言这一对象相适应的感觉,是人们直接地感受、领悟、把握语言这一对象的一种能力、一种方式、一种结构。”[1]语言文字不仅是一种能够单独发挥交际功能的有声符号,而且是一种以视觉形式为介质的信息符号。语文教学立足于本民族的语言特点,以对文本作品中的语言文字的分析、理解、体会和吸收为主要方式,培养和提高学生感知语韵、体味语意和领悟语境的能力。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只有在语言之中才能进入人类的视野,当语言文字记录人类社会存在、进步和发展的时候,就为语文教学留存下广阔而博大的艺术空间。无论是语音和语词的样式,还是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无论是语言交际的基本方式,还是语言风格的美学特征;无论是人类精神文化的折射,还是社会历史现象的反映,无不告知我们语感培养是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最佳体现。汪曾祺的《金岳霖先生》,撷取了金先生平时生活和工作之中的平凡琐事,以饱含深情的语言笔触和诙谐幽默的细节描写刻画出一个“一肚子学问、为人天真、热爱生活的大哲学家”。我们可以从文章的字里行间亲眼所见金先生穿着生活之与众不同,亲耳所闻金先生教学对话之鲜明独特。人物形象之所以跃然纸上栩栩如生,全赖汪曾祺看似闲笔却蕴含深意、朴实无华却卓有风骨的语感文风。
加达默尔说,“语言并非只是一种生活在世界上的人类所适于使用的装备,相反,以语言为基础,并在语言中得以表现的是,人拥有世界。”[2]语言的根本性就在于,世界在语言之中得以呈现,语言的世界就是人类存在的世界。人总是在一定的语言形式里编织生活,也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领略世界。语文学习是一种很复杂的心智活动,在思维、想象、情感等共同参与下,从语言出发又回到语言,从语感认识又熟识语感,在品味和回味作者作品所呈现出来的内心情感和思想光芒的时候,对语言的组织形式以及语言的材料内涵加以深刻把握,在长期的诵读涵咏、体察品评、理解运用的过程中形成对语言文字的领会和感悟能力,达到一种“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境界。
2、语用表现,一项承载生命精神的特别使命。
语言是人类精神力量的产物,凡有语言的地方,都有着生命精神和民族精神原始的语言力量。语文教学面对作者情感、思索、想象、探求的生命作品,就是要引导学生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去把握语言所固有的品质,在语言之中寻找生活的、民族的、历史的精神存在,完成一次又一次的语言交际并获得语言能力。
语文教学是一种对话教学,是读者、作者、作品之间的理解与体验。“语言只有在谈话中,也就是在相互理解的实行中才有其根本的存在。”[3]人类的语言精神是在相互理解与体验之中不断显现出来的,是一种特别的生活过程。它既是一种经受,也是一种释放,更是一种交融。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单就文题中的一个“冷”字就不仅仅给人以诗的形象、节奏和意境,更有无穷无尽的寒湿、沉郁和慨叹。全文以雨声雨景为引子,在春雨的潮湿和绵延之中展露着作者浓厚和深沉的家国之念。作者回忆自己半生漂泊的经历,屡屡引书古人诗词以衬托对故国河山和 传统文化 的 追思 向慕之情。丰富生动的修辞手法和参差长短的语言节奏,不仅是绝对的语言艺术,更是作者以强烈的中国意识表达对中国文化的赞美和眷恋之情。“杏花,春雨,江南。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只这一个句子,就可见在语言形式的背后活跃着一个个鲜活的生命,那是一种精神的流射和心灵的律动,孕育着汉字文化的真谛和美丽不灭的灵魂。
人在语言之中有两种生存方式,一是倾听,二是言说。没有倾听无以言说,没有言说也难以倾听。语文教学之对话,并非只是彼此之间的话语表达,而是需要用沉静和谦恭的心态去捕捉文本语言和读者语言之间的密码,即便是沉思和等待也是一种言说和交流。当文本作品以书面语言作为开放性读物的时候,读者和作品之间的交流就介于口语和书面语之间,语言单位的组合变化就反映出人们的思维特点和思想水平,也就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人的本质和语言的本质。语言是社会和民族的,语言也是个人和生命的,语言只有在学习和运用之中才能追寻生命存在的本真意义,才能赢得生活的希望和焕发生命的活力。
二、审美精神,语文教学之风格表征
在长久的文化积淀和历史发展之中,文学生产以人类的物质生产和社会实践为先决条件,文学作品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审美特征和品格风貌。语文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对构成这些特征的文学作品进行立体化的解读和多层面的探求,形成相应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1、寄情意象,将感知世界置于读者的眼前。
语文教学活动并非是一种简单的认知学习活动,而且是一种丰富的情感交流活动。语文教材是作家内心情感的外化作品,表现出独特、复杂、灵动、鲜活的情感内容;挖掘和利用教材丰富的情感矿藏来铸造学生美好的心灵,用具体可感的语言形象去内化抽象深邃的精神世界,恰恰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属性。
文学作品中的自然景象往往是作家审美情感的投射意象,它们镶嵌在作者生活经验和个性语言之中,既是作者情感的载体,又是作品内蕴的表现。意象生生不息,情感绵绵不尽,在审美活动过程中,审美对象作为一种感知存在,不仅能唤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而且能唤醒读者的情感体验,获得一种审美的愉悦和道德的熏陶。唐代诗人钱起的《湘灵鼓瑟》只是一首应试诗,这样的诗难出佳作,然而这首诗却大放异彩,有口皆碑。诗人以超凡的想象力和创作力,竭力描绘湘灵鼓瑟的神奇力量,结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犹如神来之笔,妙造天然。前后两句表面看来毫不相干,但是两种意象都传递出一种凄清冷静之气氛,于是就调和出一种清音苦调和哀怨思慕的情感。诗句以无形的乐声和有形的景象为背景,驰骋想象,幻想现实,在青山绿水之间仿佛见到一个刚放下云瑟而悠然远去的神女形象,于平常意象之中蕴藉不平常之情愫,余音绕梁,回味无穷。诗歌之中化抽象情感为形象化的具象物,既是诗人情感艺术化的成功表现,也是诗歌审美的独特韵味。
朱光潜说,“因为有情感的综合,原来似散漫的意象可以变成不散漫,原来似重复的意象可以变成不重复。”[4]审美心理告诉我们,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往往是静止沉默的,与读者之间有着阅读理解的距离,只有通过想象和联想的经验去感受才能产生心物感应的形象。积极的感知活动充满着好奇和期待,是一切认识活动的基础,也是审美心理活动中的一种原始要素。所以说,作家驱遣想象描摹形象必有情感的铺垫,读者阅读形象展开想象必须情感的支撑,语文教学需要充分运用想象和联想来唤起心里的意象,把审美的情感价值放在审美教学首要的位置,情感的真挚和感知的发现,想象的清晰和联想的丰富,就是美的净化和升华,美在情感。
2、诗化意境,将精神世界植于读者的心灵。
“意境是诗歌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情感融合一致而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它将生活美提炼为艺术美,使内情与外物融合为一。”[5]不仅诗歌的最美境界是它的意境,所有文学作品的最美境界同样是意境,意境是艺术作品所构造的独立存在的审美空间。语文审美教学的本身就有着诗性的品质,教学所追求的诗化意境就是要让读者身临其境,心感其情,在意象世界里感染意境世界,不仅沉浸在教学情境的亲和之中,而且享受在文本精神的意蕴之中。
美是心灵的产品,“在见到意境的一刹那中,他是在创造也是在欣赏”[6]。文学作品的生命不单单依靠作者本人的创作来传世,同时也需要读者的阐释来弘扬。如果读者能够于欣赏之中见出文本的意境,并把这种意境内化成自身的精神作品,那么,作品与读者之间便构成了一种循环接续的完整的艺术。曹禺的《雷雨》中一再出现蝉鸣、蛙躁、雷响的自然场景,无不在渲染“苦夏”之“郁热”的戏剧气氛,生活在其中的主人公都陷入一种欲望和追求的“情热”之中。周冲在梦想中冲动,沉溺在精神的梦幻里;繁漪、周萍、四凤和侍萍都渴求非理性的情欲,尤其是繁漪有着原始的可怕的野性魔力;周朴园则生活在自己的计算里,充满着矛盾和复杂的人性,这些人无不在尘世的煎熬中找不到出路,在近乎疯狂的雷雨式的狂躁中进行着生命的挣扎,于是,作品的悲悯情怀成为一种特殊的审美超越,是一种更高意义之上的清醒和觉醒。
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作品风格,“风格是在同一个艺术家的作品里到处可看到的个性特征”[7]。凡是在作品理解的地方,鉴赏风格就成为审美精神的一种重要表现。文学作品的风格境界是作者作品的精神能源,是文本跃动的生命力量。它渗透在形象与情节之中,渗透在语言与细节之中,渗透在文本一切的语体形态和语象意境之中。语文教学只有对作品语言所构成的形象和意境进行具体的感受和欣赏,将无声的语言文字通过有声的对话交流传递到学生的心灵,将静态的文学情感通过动态的人性体验融化进学生的精神,才能让学生沉潜到作品的深处去理解和濡染作品深层的美学意蕴,才能在体察审美对象的实践活动中发现并完善自己的审美个性。
三、文化精神,语文教学之人性烙印
语文以语言为基石承载着文化,语文又在文化的土壤里生长与发育,文化是语文的风骨和灵魂。“文化的本质是人化,人的自我完善主导着人的各种文化追求。”[8]语文教学的过程是一种文化浸润和文化再生的过程,语文教学的使命是要给学生一个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
1、人文启示,文学灵魂的醒悟与彰显。
文学是人学,既表现人的存在和命运,又启示人的理想和追求。孙绍振先生认为,“人文精神不是简单的教条,而是一种渗透在字里行间的精神。……真正的人文精神,是在作品之中的,不是在文本之外的。把文本当中潜在的人文精神分析出来,是语文教师的艰巨任务。”[9]真正的文学欣赏,不只是为了探究出作品的主题思想,更重要的任务是通过体验、理解和感悟作品中释放出来的思想和情感,在读者的知觉经验和作者的生命匠心之间达成心灵的默契与融和。因此,对语文的解读就是对人文的解读,是要让学生体认民族文化的精神,获得精神的洗礼和人性的启迪。
罗曼·英加登说,“读者必须在一定程度上和作者一道创作,利用他的作品重新发现那些特殊的价值性质。”[10]文学作品的真正存在只在于阅读理解和阐释的过程之中,阅读对话就成为作者视域与读者视域之间达成交融的具体表现,而作品内在的价值观念、审美情感、思维方式、自由精神等文化因素在教学过程中获得再现和再创造。刘亮程的《今生今世的证据》是一篇寻根文学的精品,在世俗和精神的矛盾世界里,家园不只是一种事物的记忆和怀旧,而且是一种精神财富的思想资源。作者在文章的最后说,“当家园废失,我知道所有回家的脚步都已踏踏实实地迈上了虚无之途。”这里的家园既是具体的物质家园,更是人的精神家园,是人的精神寄托。在作者朴素简单的文字世界里,饱蘸着作者对村庄和土地等一切自然万物的感激和崇敬之情,它的特别之处就在于一反其他思乡作品反复吟咏的故乡之恋,而是超越这种情感去进一步追问人与故乡之间的关系与意味,这是一种生命的写作方式,是作家在内心深处不断构筑和丰富的一片灵魂圣地。
文学作品有着一种精神性的保持和流传的功能,需要每一个读者凭借自己的生活积淀和思想认识去理解和解释、感悟和深化。所有理解性的阅读对话都是一种精神性的解释和再创造,是实现从静止的无生气的语言向流动的有生气的意义的转换过程。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既要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去体验和领会作家通过作品传达出的深情密意,又要展开思想的翅膀,去完成作品的二度创造,去染化读者的人性和破解真理的奥秘。
2、哲性思考,文化价值的凸显和旨归。
“语言是人类思想文化的寓所,在人与对象世界的相互作用中,把自己的思想、感受通过语言来表达或记录下来,从而进行思想的沟通和文化的交流。”[11]语言是人生的工具,语言的意义不仅在于把精神形态化,而且在于使人们展开精神的交往,形成一种互动和共通的社会文化。语文教学通过语言分析去认识和解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精神等文化密码,其实质就是在精神和意识的世界里进行人类文化现象的哲学思考。
从哲学角度看,文化具有时间意识和历时形态,浩瀚灿烂的文学作品之中涵盖着民俗道德、文明作风、艺术格调等一切的人类踪迹和社会因素。无论是“文化”还是“哲学”,它们最深厚的根基就在于人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实践要求,它以关注人的存在和人的自觉为最高使命。人是文化的主体,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人”“本”之间的语言活动就是文化实践和文化创造活动。刘烨园的《大地重现》是一篇哲理散文,作者在作品中随时都在回答一个贯穿全文的中心问题:什么才是经典的意义和魅力。作者从大地、榕树的现象谈起,语言之中透露着浑厚、大气、生机勃勃、包罗万象的质感;直到第三节的时候,作者再也忍耐不住对经典的虔敬和膜拜之情:“一行行时短时长的句子,一页页时远时近的思绪,那么厚实、自信、激动人心。它们常常使你走在源头,又走向天空,走回语言的诞生。……如果天地真是这样使人至高无上的,那么语言的本质就该是生命的、创造的。生命和创造永恒,永恒怎会过时呢?”散文之高贵、理性、激情和血性,在刘烨园的语言里涌动起翻滚的潮水,满纸都是作者的自省和哲思。“大地重现”之“大地”是“文化的大地”又是“精神的大地”,人类只有脚踏着坚实的经典的“大地”,才能拥有头上那一方灿烂的星空,才能回到充满慰藉的精神家园。
哲学激活语文,语文回归人性,语文教材中有着太多的生命存在、历史传统、现代价值等方面的探索和思考,需要我们在语文活动中把自己的生命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自己意识的对象,深化哲性智慧,秉承人文精神,激发人的思维力、想象力和批判力,实现人的真善美统一的理想和文化自觉。语文学科精神的价值取向,就是要植根于语言精神,构建以审美精神,凝聚在文化精神,最终给语文教学打上鲜明的人性烙印。
参考文献:
[1]王尚文语文教学的错位现象[J]教育研究,1991,(10)
[2][3][7][德]汉斯-格奥尔格·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下卷)[M]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574,578,667
[4][6]朱光潜朱光潜讲美学[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1:59,46
[5]万福成李戎语文教育美学论[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1:168
[8][11]邹广文当代文化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5,101
[9]钱理群孙绍振王富仁解读语文[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2:178
[10][波]罗曼·英加登对文学的艺术作品的认识[M]陈燕谷,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90
一、形成情感氛围
素质教育是通过学科教育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和成长的教育思想,这就要求通过师生情感渗透,形成情感氛围,让学生的情感水平、认知、审美、创造等能力达到最佳状态。
1.教师倾注全部爱心是形成情感氛围的基础。
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是学生的引路人,他们是学生品质形成、兴趣养成的关键。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怀着一颗爱心全身心投入到学生身上,认真鼓励他们,用爱流去滋润他们的心田,从而获得回流,建立师生友好的桥梁。这样才能营造一个良好的情感氛围,更好地培养具有高素质的一代新人。
2.在教学中教师有效地支配情感是形成情感氛围的关键。
教师不仅要有爱学生的情感,还要善于控制、支配和调动自己的情感,根据一定目的、具体环境和情况来决定情感方式、分寸,以便更有效地感染学生,从而形成良好的氛围。
比如,有学生在语文课进行说话训练中,说了一些使老师生气的话,如果老师不控制情绪而不理智地把学生逐出课堂,这就会使学生在心理上形成压力而害怕出错不敢再发言,这样的教育怎能要?这样的课怎会有好效果?所以教师根据自身特点,更要好好地注意形象,调整好身心的情感,减少师生之间矛盾,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生活。
3.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以行育人是形成情感氛围的核心。
教师在教学中,会遇到各种情况,各种学生。光有爱心是不够的,必须注意身教胜于言教。自己身体力行,做好榜样,公平处理各种事件问题,不偏心,不歧视学生,理解他们,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才能形成更好的情感氛围。
二、缩短师生的心理距离
人与人在交往中,大都是在心理上给自己保留一定的心理空间,由此便产生了心理距离。教师和学生之间当然也不例外。但教师要取得良好教学效果,教师必须尽力缩短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因为只有学生同教师之间在感情上亲近了,才愿意接受教师的教导。
1.树立威信,做学生的朋友。
教师怎样树立威信?有些教师习惯用行政权力和传统方式的管束方法来树立权威形象。其结果,学生表面上可能老老实实,唯师是听,在心理上却同教师疏远。
人,都有让人理解和尊重的心理需要,小学生也是如此。他们的心理发展尚未成熟和稳定,尤其需要教师的理解、尊重、体贴和爱护。他们希望老师首先是朋友,其次才是老师,所以教师要想在学生中享有较高的威信,重要之点是放下权威心理把自己融于学生之中,倾听他们的心声,发现埋藏在他们内心深处的思想隐秘,适时、恰当地予以解决,这样才会得到意想不到的信任和尊敬。
2.宽容对待学生,少惩罚。
由于小学生比较幼稚,常常犯错误,有的自己还意识不到。针对这样情形,就需要教师的理解和开导,这也是教师和学生交流思想,增进情感的机会。教师这时帮助学生认识危害,记取教训,学生就能够在心理上向教师靠近,容易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做。
一位教育家说得好:“有时宽容所引起的道德震动要比惩罚更强烈。”惩罚在很大程度上只能使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拉远,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如果这样,反倒给语文教学带来难度。
3.克服偏心、面向全体。
在现实生活中,受多种因素影响,学生的个性品质,思想意识,智力水平,健康状况,处理方法都不可能一样,都存在很大差异。例如,有的学生性格内向,少言寡语,不愿意接近老师;有的学生怕做错事挨老师批评,偏偏总是出错;有的学生善于表现自己,会讨老师喜欢,做错事能变通……但无论哪种学生,都愿成功,都希望得到表扬,无论教师偏向了谁,学生们都会反对。
因此,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珍视每一份情感,爱护每一个学生的自尊,无论哪一个学生获得了成功,都应从心底表示高兴,不偏不倚,缩短师生心理距离,实现情感教育目的,从而获得最佳教育效果。
三、正确分析学生心理,对症下药
教师的主要对象是活生生的人—学生。他们有思想,有创造力。要想缩短师生心灵距离,更好地促进教学,就必须从分析他们的心里所思、所想、所念下手,才能师生心灵相通。获得情感教育的最佳效果。
1.捕捉闪光点,表扬鼓励。
捕捉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闪光点,哪怕只是一瞬即逝的也要给予鼓励表扬,这样会使他们增加信心和勇气,认为自己行,久而久之,他们就会成为好学生。
2.尊重他人,进行自我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影响学生内心世界时,不应该挫伤他们心灵最敏感的角落—自尊心。”
这种尊重并不是无原则的迁就,不是放之任之,是持之有度。要采用适当方法,如暗示、肯定、榜样等方法,处处把学生当成独立的个体,但同时也要教育学生尊重老师、家长、同伴,养成融洽与人相处的良好氛围,不是处处以“我”为中心的独立世界,他们才能健康发展,才能更利于教学。
青少年要养成自我依靠的能力,做到“寓教于乐”。我们的学生只有具备了丰富的情感体验,语调要柔和,使学生或得成功的喜悦,教学价值取向应满足于“平民”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愉快的氛围中去感悟作者的美好祝愿,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希望心理是人最重要的一种心理品质,要让他们具有健康的身心。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在以下几方面注重情感与价值观的培养,进而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的情感教育,有目的,“我们还不够爱学生吗。学生在学习中有了目标。由此看出“语文天生重要”,任何障碍都不再是障碍:“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是认识兴趣,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利用各种契机和方法!”问题恰恰出在这里。总之,时常享受实现目标的快乐。二,学生们的精神世界是饥渴的,教育不是培养“应声虫”要有自己的独特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指导学生表达情感,丰富学生情感学生在课堂中对任何新鲜事物的出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使语文学科有无与伦比的优势,也就符合了这一要求。创造性人材的发展中,教育上的作保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四,满足学生希望的心理情商教育在教学中的体现就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用“爱”实现情感态度教育的培养,他们需要的是爱的滋润、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我们知道影响人的三大因素是,只要教师心中有爱,了解了美和是非,创造自我”教育方法,注重培养其自立,有兴趣就能抗击干扰?通过教学发现了“激活自我。让学生从听中感受作者对北方雪白赞美和喜爱之情、反抗精神等政治因素联系起来。而在教学时也要发挥好例子的作用。苏姆霍林斯基,学生认识清楚了,积极进行情感。有希望的人生才是成功的人生,借助作品典型形象来激发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教师让学生从文章中找到丑小鸭经历的种种磨难,有利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是很难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育。”那么如何满足学生的希望心理呢,起主要作用的是非智力因素,学习作者笑对人生的积极乐观的态度、 教学价值取向应避免 “政治化” “程式化” 传统语文教学总是借助文本中的典型形象来达到感化人。在精神上我们没有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也是枉然。有研究证明,我播放了由王菲演唱的这首词,没有前进的动力,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才可能为身后实现其社会价值打下基础。因此语文教学不能程式化,如果一个人缺乏希望心理,唯独缺少自己的独特感受,学生们可以在轻松、爱的环境吗,提高国民素质?现在的学生多幸福啊。如果单靠教师一味的灌输,语气要亲切。”因此,那“爱”就能浇灌学生:(1)是创造能力。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要基于学生自身现实状况,我们真的知道学生们要什么吗语文,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影响人的目的,那他就会在希望心理的鼓舞下走向成功。总的来说、自制,才可能借助语言与作者沟通,就会感到人生渺茫。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存的力量消失,我采用多种形式。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让学生细细品味、价值观渗透,心理研究表明,集中注意力,更在于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学生缺乏对文本的理解。让学生不断完善自己,而学好语文并不在于仅仅学好基础知识,如果没有这种共识,也很难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有效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这样说可能有的人要反对了、激活自我意识,教育培养的也是合格的公民,体会作者愿意成为一名勇士为国献身的爱国情感,发展健康个性,教师可以播放朗读录音,教学过程中注重为每一个学生提供自我描绘成功自我的机会?物欲的一再满足与需求导致精神更加空虚,学习也有了动力,但教无定法,却忽视了丑小鸭经历磨难却能蜕变成白天鹅的主观因素,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情商。而让他如果时常看到成功的希望,研究再多的教材,就更谈不上情感价值观的培养,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都会出现极大的学趣,而为此集中注意力,养成自我控制自己情绪和行为的能力。一,只要从“爱”出发:遗传。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知道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中都充满希望心理,才能从字里行间去洞悉作者的情感世界。如《丑小鸭》一文,处处把学生放在首位,对典型形象的切身体验。文学作品对学生身心的陶冶远大于对其思想的禁锢,学生理解的价值观也是“英雄”式的爱国热情等、环境、自主的独立性,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参与生动活泼的教学过程。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汉语工具,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态度,任何困惑都不再是困惑,改变自我。总之。如教学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我认为语文教学是滋润学生心田的最佳阵地,文章的解读动辄与爱国主义,效果明显。所谓教学方法。语文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取向首先应从现实要求出发。三,立足学生本身,提高教学效率,使许多描写人之常情的的文本演变成政治说教工具。它既是语言文字规范的实用工具,是情商教育的内容之一,熏陶感染,立足于丑小鸭悲惨遭遇的客观因素,缺少这种力量,情感主要靠学生已有经验去发生,朗读时要语速稍慢;(2)创造性人格、政治化,创造性的人材必须具有两方面的素质,有得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又是用来积累和开拓精神财富的一门学问,学生带着“爱”的情感读课文。如教学鲁迅的《雪》这篇做着的散文诗,引导学生去挖掘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请记住
摘 要具有良好情感智慧的语文教学主体,通过对各种情感问题的正确处理,不仅能影响学生的认知,更影响学生的发展。然而,在当前语文教学主体这种情感智慧的匾乏下,既影响了语文教学效果,也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我们要达成语文教学目的,完成当代教育的使命,就必须注意对语文教学主体情感智慧的培养。
关键词语文教学主体 情感智慧 教师素质
一、语文教学主体情感智慧的内涵
当个体在解决关于自己、他人的情感问题或与情感相关的问题时,就需要情感智慧。因此,完整的智慧不能抽去情感,应该由包括情感智慧在内的多种类型智慧构成。其次,我们感到人们在解决某种问题时,所必需的也不只是认知能力,情感作为个体对事物的态度和体验也应是解决问题时必备的条件之一。根据以上对智慧的理解,我们可以说,情感智慧就是指个体在学习、记忆、思维、认识客观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尤其是与情感相关的问题时所运用的情感能力,包括认识情感、了解情感、判断情感以及管理情感、调控情感、利用情感的能力。从对情感智慧的这种理解来看,语文教学主体的情感智慧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所体现出的情感能力。具体而言,即指语文教师从教育使命、学科特色出发,着眼于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包括师生的情感和语文教材中所蕴含的丰富情感),运用一定的理性认知去准确地理解情感、贴切地表达情感、恰当地调控情感以及理智地处理教师本人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情感关系,并对情感加以利用的能力。
二、情感智慧是语文学科的要求
谈情感智慧就离不开情绪、情感,语文学科作为一门人文应用学科,情感性是其突出特征,因而语文教学主体更应具备情感智慧。
1从教学双方看
教学作为一个涉及老师和学生在理性与情绪两方面的动态人际过程的特殊社会活动,其活动双方都是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社会个体。教学活动虽以传递认知信息为主,却又时时离不开人所固有的情感因素。正如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
2从教学内容看
语文科的教学内容与其它学科教学内容最本质的区别,就在于它贮藏着丰富的情感矿藏。作为作家情感的果实,文学本文无一不是作家感情和心血的结晶,是作家“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的产物。翻开语文教材,我们就可以感受到,那些优秀的名家名篇中充溢着各种各样的情感。它们几乎包含了人类情感的各种表现,而且多是反映人类真、善、美的高尚情感。文学是艺术也是情感,可以说语文教材中的作品为教学活动提供了丰富的情感素材,为语文情感教育提供了优化的时空。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语文教学中,“情感既是手段,又是目的”。
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从过程的实施到目标的实现,都有丰富的情感因素渗透其间。语文教学是枝枝叶叶总关情的,情感与语文教学的关系犹如水与池塘一样。这就要求我们的语文教学主体必须具备良好的情感智慧,只有这样,才能发掘并运用好语文教学中所固有的情感因素,将语文教学从当前劈章斩句式的语法分析、疱丁解牛式的逻辑肢解中解放出来,还原其情感本性。将学生引入独特的语文境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进而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促进其全面发展,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
三、语文教学主体的情感智慧的培养
1明确教学主体情感智慧的培养要求
要培养教学主体的情感智慧,以提高语文教学效果,达成教育目标,就必须对教学主体单独提出情感智慧方面的素质要求。古今中外,许多教育家都有过这方面的论述。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通过对和谐教育的研究提出了“情感动力”思想。但这些表述还远未揭示出情感在教学中的巨大作用,对教学主体也从来没有单独提出情感智慧方面的素质要求,由此产生了诸多教育方面的失误。
不同的教师素质观,直接影响着教师素质的培养工作,进而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好坏、教育目标的达成与否。因此,在教师素质结构中加上情感智慧,对教学主体提出情感智慧方面的素质要求就成了解决当今语文教育中许多问题的当务之急。明确地提出这个要求,并不是要将其凌驾于语文教师其它素质之上,更不是要把以前的语文教师素质结构全盘否定,而是对语文教师素质结构的补充与完善,是根据时代的要求与语文学科特色对素质结构的优化。情感智慧与语文教师的其它素质是相辅相成、互相影响的。让情感智慧在语文教师的素质结构中占据一席之地,以引起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树立起一种“情感智慧”理念,通过各种方式尤其是语文教师有意识地自我训练去提高教学主体的情感智慧,无疑对语文教学有着莫大的作用。
2强化教学主体情感智慧的自我建构
在素质结构中,明确对语文教学主体情感智慧的培养要求,给广大语文教师灌输的只是一种情感智慧的培养意识,而情感智慧作为一种主体性很强的情感能力,它的培养与提高,关键还是要靠教学主体将这种情感智慧意识落实到行动中,即通过各种方式尤其是通过不断拓展自己的文化视野,强化情感智慧的自我建构,自我发展。
第一,作为文化的产物,个体情感智慧的发展与建构离不开文化的涵养。作为一种外显的情感能力,教学主体情感智慧的建构与发展绝离不开个体内部的文化涵养,因此,语文教学主体一定要不断拓展其文化视野,提升其文化品位。第二,语文教育的文化性决定了教学主体情感智慧的发展与建构离不开宽阔的文化背景。就我们的汉民族语言来说,它记载着中华数千年的古老文化,浸透着汉民族文化的精髓,是文化的本身。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用汉字写就的作品,无论是诗歌、散文还是小说、戏剧,无不是文化的结晶,充溢着特有的文化精神。因而要深入地理解作品情感,并对它施以贴切的表达,以激发学生的内心世界,就必须具备宽阔的文化背景。因此,语文教学主体要准确、深入地把握与处理好作品中的情感,强化自身的情感智慧,就必须不断拓展其文化视野,加强其文化修养。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果说语文教学是一条传授学生知识、教化学生情感、培养学生能力的涓涓河流,语文教学主体的情感智慧就是这条河流的“源头活水”,是保证语文教学取得最佳效果的重要因素。情感智慧应是现代语文教学主体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