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化”不仅仅是戏曲艺术自我发展、自我完善、不断扩张的一种重要方式,更是“当代戏曲的一大特色”,在“戏曲”这个大的艺术门类之中,各个地方剧种都有属于自己的特殊规定。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地域性”成为中国戏曲“传统”的重要特点之一。
此外,地方戏曲作为由一定区域内的民众共同创造、共同欣赏的区域性剧种,它体现了一个地区民众的总体审美趣味,是该区域内所有民众共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不能高高在上地站在“保护文化艺术多样性”的立场,空泛地给戏曲传统的地域性特点下定义,也不能不切实际地考虑到不同地域的民众对本地戏曲的审美和民俗需求。对一定区域内的演员和观众来说,地方戏曲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是他们休闲娱乐、情感交流及宗教祭祀的必需品。以陕西省宝鸡地区民间秦腔演出活动为例①,庙会请戏不仅带有原始的“娱神”意味,更是村民们联络乡情、丰富农闲生活的需要;同时,在演出中还能够通过吉庆剧目,来表达一种质朴而单纯的、对幸福生活的期望。葬礼请戏,往往是因为逝去的老人多为秦腔戏迷,子女们希望通过这种形式表达自己的孝心;同时,这也是为了犒劳为举办葬礼而辛苦忙碌的乡亲邻里。至于各种企业开业、周年庆典请戏,一是企业希望借上了妆、带有“神气”的戏曲人物避邪求福,再则也给附近的居民(也即企业的潜在消费者)提供一场免费看戏的机会,企业方面可以借此机会表达“对父老乡亲的感谢”,是一种巧妙的广告策略。又如,笔者曾对兰州市区内主要茶园进行过调查,发现当地的茶园演出和业余自乐班活动,对于相当一部分中老年市民来说,听着熟悉的秦腔唱段喝茶、谈生意、拉家常,正如年轻人进KTV消遣一样,是他们日常娱乐、交际生活的一部分。而自乐班中各个年龄阶段的业余秦腔表演爱好者聚在一起,吹吹打打、弹弹唱唱,更是他们文化娱乐消遣、甚至是精神寄托的主要形式。
同样地,全国各地的戏曲演出均各有其符合地域文化和风俗习惯的“传统”,这些“传统”也只有针对这个区域内的民众才有实际的价值和意义,把东北二人转搬到苏州水巷茶楼上去,把昆曲小调放在陕西尘土飞扬的庙会戏台上,其结果如何是可想而知的。各地方剧种就像不同品种的花卉植物,只有在适合自己的地域文化土壤中才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如果硬生生地把他们拔出来,“移植”到另外的土壤里,除了日益干枯僵死,别无出路。
与戏曲的剧种多样性相表里的,是它的民间性,“民间”这个词除了通常意义上含有的,与“官方”、“正统”、“贵族”等带有社会阶级性的词汇相对立的意思之外,更有“地域性”的含义。因为“民间”归根到底是民众的民间,不同地域的民众物质生活、精神世界的多样性,决定了“民间性”具体所指的多样化和地域性差异。以往研究者从社会学研究的角度出发,已经指出戏曲在表达民众的思想情感、[2]审美娱乐需求、[3]民俗生活需要[4-6]等方面呈现出的“民间”特性,但对民间性的思考还不能就此打住,因为所有这些需求还具有地域限制性。如果只强调笼统意义上的“民间”而忽略了“民间”内部的多样性和民众群体的复杂性,就很容易造成对真正“民间性”和具体民众群体需求的漠视。社会人类学家罗伯特雷德菲尔德曾指出,如果将广大知识阶层、贵族阶层或者说城市统治阶层的“传统”视为“大传统”,而将底层民众的“传统”视为“小传统”,那么,这两种“传统”并不是完全割裂的,而存在着这一种长期的相互影响的关系。“大传统”会对“小传统”形成“下渗”作用,而“小传统”既有积极向“大传统”靠拢的愿望,也会对“大传统”产生重要的影响。[7]29也就是说,“传统”有着自为的生存空间和发展倾向,传统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人们热爱并且需要它们;传统的变迁“起源于传统内部,并且是由接受它的人所加以改变的”,这种变迁“并不是由‘外界环境’强迫他们作出的,而是他们自身与传统之关系自然成长的结果”[8]229。如果从理论研究的角度出发,为了保持某种演出形式的“民间性”而否定这种演出形式自身的发展要求,无疑是对遗产传承的自然链条的一种粗暴的人为破坏。戏曲的民间性,是具体、集中地体现在一群活生生的民众之中的,地方戏曲就是为了满足不同地域民众各种层次的需求而形成多种剧种形态的,我们必须尊重这种建立在地域差异基础上的剧种差异性。
以往学者对民间戏曲的研究,多是从文化分析、艺术欣赏、历史研究的层面展开的,但对于地方民众而言,戏曲的意义也许并不在此。比如,对于陕西民众来说,“请戏”、“唱戏”,首先是一种祖辈流传下来的仪式传统,是婚丧嫁娶、庙会祭祀以及各类庆典上必不可少的活动项目。其次,“看戏”则是一种能够带给人以愉悦感的娱乐活动和一种与亲朋好友联络感情的交流机会。此外,广大农民观众们,还相信传统秦腔剧目大部分都是讲述真实的历史故事。笔者田野调查时,剧团演员常常叮嘱我,要记住每出戏讲述的故事发生的年代,因为他们认为“这在历史上都是真事,人家是有记载的”。从《闯宫抱斗》、《太和城》到《八义图》,再到《出汤邑》、《金沙滩》、《二进宫》,几乎每次演出历史戏,演员们都会向我强调这一点。
传统秦腔戏剧目确实是以历史剧居多,而且很大一部分剧目都是基于历史演义而发挥出来的,其中包含了一些历史真实的成分。虽然这些民间传说和曲艺作品中的历史,对很多历史研究者来说都是“戏说”、“歪说”,但在广大民间观众中却具有很大的权威性。传统的秦腔历史戏正是在这种文化背景下,赢得了演员和观众的“尊重”。特别是那些讲述民族英雄和忠臣烈士英勇事迹的历史戏,无论演员还是观众都会对其中的主人公抱有崇敬之情,而对奸臣逆贼则嗤之以鼻。典型的表现是,一出秦腔传统历史戏中,戏分最多的肯定是忠臣义士而不会是奸贼,团里台柱级别的须生演员很少饰演坏人,而演员也往往不愿以自己饰演反面角色的戏作为自己的拿手戏①。从观众的角度来说,他们一般不会为“坏人”的表演而鼓掌叫好,更不会为饰演反面角色的演员“搭红”、放鞭。②[9]72如秦腔传统剧目《八义图》(即《赵氏孤儿》———笔者注)演出时,饰演为救孤儿而慷慨赴死的卜凤、公孙杵臼、程婴等正义人物的演员都会被“搭红”、放鞭,而屠岸贾的饰演者,即使被有些观众称赞“演得好”,也不会得到这样的待遇。也就是说,戏曲的“教化功能”其实不仅仅是上层统治阶级从意识形态角度出发对戏曲提出的“非分要求”,也不仅仅是文人创作者从主观态度出发的“一厢情愿”,同时还是广大观众心中已然形成的一种观赏需求。戏曲在民间传播,确实起到了知识传播和道德培养的积极作用。戏曲剧目的“历史讲述”和“道德教化”特点,对地方民众思维方式、价值判断的培养和塑造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这也是戏曲地域性特点的一个重要方面。
总而言之,戏曲“传统”的地域性特征,不仅体现在不同剧种形态各异的表演方式和艺术风格上,更体现在各剧种与他们所属地区民众的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密切关联之中。我们不应该只站在“保护人类文化多样性”、“保持戏曲艺术多样性”的艺术家和理论家的立场上,对如何保护、如何发展指指点点,而应该认识到,这种“多样性”的形成和发展首先取决于民众多样化的审美娱乐需求。应该首先弄清楚观众需要什么,并尊重他们的需要,给他们传承或者改变自己的“传统”的自由。
所谓“口头性”,是借鉴了英文单词Oral/Orality的译法,包括口头创作和口头传承两层含义,在OralandIntangibleHeritage(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和OralPoetry(口头诗歌)这两个相关的重要概念中,“口头”(Oral)均同时包含这两层含义。有学者指出,应将其译为“口传”更为合适,[10]36诚然,“口传”固然强调了传承方式的非文字性和动态性特点,却忽略了艺术创作过程中的即兴发挥和口头创造性。因此,笔者以为,反倒是“口头”这个似乎比较含混的词语更有概括力。虽然借用了英文词汇,但并不是说中文语境中就没有这一概念;恰恰相反,我国文化传统中,强调“口头”材料价值的历史要更为久远:如汉语中“文献”一词中的“献”字,朱熹曰:“文,典籍也;献,贤也。”即,“文”原是指书面的文字记载,“献”则指博闻的贤人的口头传闻。[11]12可见,文化传统的“口头性”特点,是人类文明的共有特征。
曾有学者将戏曲归结为“语言的艺术”,并从“文学性”的角度对戏曲的“现代化”提出要求。自然,大部分戏曲剧目都有大量可以以文字的形式进行创作和记录的唱词、念白,从这个角度出发,认为“元杂剧”、“宋元南戏”、“明清传奇”和“地方戏”都是一种“戏曲文体的概念”[12]4,似乎也未尝不可。接着,如果从文学角度出发对戏曲的唱词和念白进行分析,认为其具有“诗的韵律、节奏”,从而将元杂剧、宋元南戏都纳入“抒情诗”[13]8的范畴,这个逻辑也大体不谬。这也是很多学者斥责清末以来以京剧为代表的地方戏,“使戏剧文学性和思想内容大大‘贫困化’”的基本依据和出发点。[14]5但笔者以为,即使考虑到戏曲拥有大量韵律化和节奏化的唱词和念白,故而承认“戏曲文学”的存在、承认“戏曲”的抒情诗本质、承认戏曲是在表达某种思想和情感,也必须认识到,这是一种“口头文学(Oralpoetry)”,它遵循着“口头诗学(OralPoetics)”的形成和发展规律。“口头诗学”理论源自西方文学理论界对荷马史诗的形成及其传播形态的讨论,20世纪30年代,帕里和洛德在对南斯拉夫地区口头史诗的调查研究基础上,提出了被后世命名为“帕里洛德”理论的观点。自此以后,有关口头诗学理论的方法,“已经影响了散布于五大洲的、超过了150种彼此独立的传统的研究”[15]5,这一理论在大量人类学调查材料的基础上,强调被传统的研究方法所忽略了的史诗文学的口头创作和口头传播特性。“口头诗学”理论,对我们认识中国曲艺和中国戏曲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戏曲的成熟和完善得益于唱讲文学提供的足够多的、情节足够丰富的故事本事,当前许多盛行的剧目,无论是元杂剧、宋元南戏还是明清传奇、地方戏曲剧本,都和唱讲文学有很大的关联,甚至有学者提出,许多地方剧种完全就是在地方说唱艺术的基础上形成的。当然,有关唱讲文学对戏曲艺术所产生影响究竟有多大的问题,相关的研究仍需进一步深入;但可以肯定的是,戏曲从唱讲艺术中吸收了很多珍贵的养料,其中就包括“口头性”特征。由于唱讲文学本身就是一种口头创作、口头传承的艺术样式,“一般来说,说唱的文本就是这样从无数艺人的口中产生的‘口头创作’的阶段成果”[16]48—49。对民间说唱艺人来说,“与文字相比,戏剧或说唱的词句首先是作为‘声音’存在的”,而且艺人还常常“得到师父口头传授书词”[17]84。即使对于现成的演出本,“艺人们也一般不将其书词全部背诵下来,而仅仅是记住其故事情节和成为‘赞’、‘套’、‘赋’的某种韵文就登场了”[18]87。那些认为戏曲源自唱讲艺术、戏剧剧本来自说唱文本的观点,至今有一个问题无法解释,那就是,为什么从说唱文本到戏曲“剧本”之间的“链条仍有一些缺环”有学者将完善这些“缺环”的希望寄予“文献发现”[18],其实,这个重要的环节就是戏曲艺人的口头创造。既然唱讲文学本身,允许艺人对底本进行口头的即兴创作,当它转为另一种形式不同却拥有更加突出的“表演”本质的艺术所用时,这种被实践证明极富创造力和实用性的创作方式,自然会被继承下来。从“口头诗学”的角度来思考,也更容易理解中国戏曲幕表制、条纲戏的演出形式何以成为可能。
总而言之,如果考虑到戏曲唱词、念白的“文学形式”,从文学角度理解戏曲的“传统”,这也未尝不可,但必须认识到戏曲剧本不仅仅“为上演而设,非奏之场上不为功”[19]1,而且是可以直接在场上以口头方式创作、并且以师徒之间口耳相传的方式传承下去的。
戏剧是由“文本”和“表演”共同组成的一种“综合艺术”,两者缺一不可,互相依存。上文已经分析指出戏曲“文本”的口头性质,那么接下来,则需再来探讨“表演”的口头性质。事实上,用口头诗学的理论分析戏曲表演的口头性仍有一定的局限,因为舞台表演已经远远超越了口头讲述、口头表演的唱讲艺术范畴,而具有肢体表演艺术的特征。笔者此处只是借鉴口头诗学的理论思维,反对将戏曲艺术文本化、将演出凝固化,认为戏曲的舞台表演具有类似于口头表演的临场创造性和口头传承性特征。笔者在对宝鸡新声剧团及宝鸡秦腔民间演出形态的调查中发现,同样的一个剧目,从来不会以同样的方式进行演出。正如有老艺人明确指出的那样,有些戏“根本没有啥本子”,“不同班子有不同班子的演法”。唱词和念白部分尚且如此,具体的身段表演就更加具有灵活可变性了。新声剧团丑角演员杨宝国的表演就很能体现这一点,作为该团唯一当行的丑角演员,他饰演的刘媒婆、杨三小、花仁义、赵飞等角色,时常令观众捧腹大笑,而同样的这几个角色每一场他都有不同的演法、不同的台词和动作,每一场都会增加自己临时发挥的“活口”。当笔者问他这些活口是如何编排出来时,他笑着回答:“这都是胡说八道呢,没有啥道理。见啥人说啥话么!”但又随即严肃地说道,“虽然不存在编排那一说,可也不能真的胡说,要心里有底,说得干净利落、适可而止。”①
其实,理解戏曲的口头性特点,也只能是作为理解戏曲唱词、念白等语言性表演部分的一个新切口。凝结着更多戏曲“传统”的表演的口头性,则需要从另外的角度切入,那就是师徒之间“口传身授”的技艺传承方式。由于戏曲演出纯粹依靠演员高度技艺化、繁难化[20]的肉声演唱和肢体表演,因此,从根本上来说,戏曲是完全诉诸场上的一种表演艺术。它的许多身段程式不仅无法用文字来记录、表达,甚至也是“口传”都说不清楚的。和其他所有类型的文化传统一样,在世代延传过程中的“那些弦外之音(over-tones),不言而喻的知识(tacitknowledge)成分,以及洞见之类不宜应用原理和规则的东西,是不能以明确的语言进行传授的,而要通过内心联想,通过对动作执行者的典型行为的移情来获得”[8]23。具体至戏曲艺术中,就需要老演员的亲身示范,也就是“心授”,演员们习惯称之为“带着走一遍”。演员“跟着铜器点子”、“跟着师父走一遍”之后,很多困惑便可以得到解决。
同样以宝鸡新声剧团为例,该团大部分年轻演员毕业于各类戏曲学校,三年的在校学习仅能掌握基本的表演技法,进剧团后,要想上台表演还需要由老演员对其作具体的指导,这种指导便都是以口传心授的方式进行的。笔者在调查期间发现,这种技艺传授行为可以随时随地发生,灵活性很强、形式也比较多样,比如年轻演员在台下观看老演员的现场表演,休息时听老演员“说戏”,等等。如今,随着各种视频影像资料的普及,年轻人还可学习其他知名演员的表演。但这样“看”、“听”、“说”仍然不够,还需要“做”,即老演员的动作示范和年轻人自己的舞台实践。总之,老演员的口传心授和年轻人的身体力行,是戏曲表演技艺得以传承的两个根本要素,二者缺一不可。这一点,从新声剧团老团长李扶中对现在大部分演员不认真练功,只想偷懒地看看、听听,“上台后学样样”的现象表现出的强烈不满也可以体现出来。正如他情绪激动地感慨道:“不是说所有东西都是你看就能看会的,这需要功夫,没有功夫,你演的就算是对的、没错,也不好看、不合式,行家一看就看得出来你这个演员的水平”②。
事实上,认为戏曲是“语言艺术”和认为戏曲是由“剧本”和“演出”共同组成的“综合艺术”这两种观点,笔者均不敢苟同。但上文仍然在肯定这两种观点的基础上分析戏曲“传统”的口头特征,只是为了强调认识“口头性”的重要意义。笔者认为,戏曲不仅仅具有口头艺术的特性,更是一种纯粹的表演艺术,无论是其体现为“文学形态”的唱词和念白、还是最终以“表演”为本质的成品———一次具体的演出,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舞台表演艺术就是一种“时间与空间的瞬间结合,它的本质就是intangible”,也就是“无形性”、“转瞬即逝性”①[21-23]。而戏曲之所以具有这种intangible之特性,根本原因就在于它以演员在场上的“在场表演”为主要创作方式,以师徒之间的口传心授为主要传承方式,既不囿于剧本、灯光、舞美等物质工具,也不会停滞于任何一个固定状态,整个创作、传承过程都依赖“人”的创造力,长期处于不断更新、不断变动的发展过程中。
以剧种多样化和民间性为主要表征的地域性,和以口头创作为主要创作方式、以口传心授为最佳传承模式的口头性,是戏曲“传统”最为突出的两个特征。其中,剧种多样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至今仍然在继续。口头创作和传承的灵活性、创造性也体现出强烈的活态特性。因此,戏曲的“传统”绝对不是已经僵死的、固定不变的、“跟不上时代”的“旧传统”,而是内在的蕴含着无限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一种“活”的传统。遗憾的是,这一点却常常为传统戏曲研究所忽略。[24]96因此,笔者以为,回归“传统”,肯定“传统”的活态性和创造性,发掘古老“传统”对当下戏曲传承、发展的重要意义,从“传统”中汲取力量,是解决当前戏曲困境的根本出路。
;其实喜剧很多的,昆曲是百戏之祖,京剧、越剧、豫剧、黄梅戏、评剧是五大剧种,这相对喜欢的范围广一点。其实二人转也挺有意思的,在有就是看些名曲名段,一下有些比较好的段子仅供参考:
给你几个豫剧名段
春风吹得人心醉
花木兰羞答答施礼拜上
走一道岭来翻一道山
讨回银子五十量
四千岁你莫要羞愧难当
自幼儿随爹爹苦读文章
秦雪梅观诗文心花怒放
老身家住南阳地
洼洼地里好庄稼
西门外放罢了催阵炮
陈驸马休要性情急
祖国的大建设一日千里
历艰辛保皇叔重把业创
当初他甜言蜜语把我骗
下朝来一边走一边长叹
到有500G免费戏曲资料下载的学知网找找看看:
wwwdownknowcom
梨园春唱段
梨园豫曲
(曲剧全场)刘云打母
(曲剧全场)包公告状
(曲剧全场)郭举埋儿
(曲剧选段)洛阳令
(视频文件)唐派唱段
(豫剧全场)三打金枝
(豫剧全场)包龙图坐监
(豫剧全场)反杨河
(豫剧全场)抬花轿
(豫剧全场)花打朝
(豫剧全场)讨饭国舅
(豫剧全场)韩信拜帅
视频
全剧
宇宙锋(陈素真)
拷红(常香玉)
朝阳沟(全)
桃花庵(崔兰田)
秦雪梅(阎立品)
花木兰(常香玉)
花枪缘(马金凤)
豫剧 打金枝 刘忠河 黄爱菊
豫剧 刘墉回北京 谢庆军
豫剧_七品芝麻官_牛得草
马金凤 穆桂英挂帅
唱段
[谢庆军]
[郭志成]
豫剧全场
《梨园锦绣》豫剧流派大型演唱会
任宏恩 高秀敏《我爱我孙》
任宏恩《皂角坪往事》
任宏恩《糊涂盆砸锅》
任洪恩《倒霉大叔的婚事》
任洪恩《我爱我爹》
兰力《下陈州》
关灵凤《三上轿》
刘忠河 黄爱菊《打金枝》
刘忠河《三打金枝》
刘忠河《十五贯》
刘忠河《血溅乌纱》
刘忠河《辕门斩子》
刘晓燕《长孙皇后》
唐喜成 吴碧波《血溅乌纱》
唐喜成 吴碧波《辕门斩子》
唐喜成《三哭殿》
唐喜成《南阳关》
宇宙锋(黄河版)
崔兰田《对花枪》
常香玉《人欢马叫》
常香玉《拷红》
常香玉《断桥》
常香玉《断桥》(中艺版)
常香玉《柳河湾》
常香玉《花木兰》
开封市豫剧团《窦娥冤》
张宝英 吴心平《包青天》(金马**版)
张宝英 崔少奎《徐九精升官记》
张宝英《卖苗郎》
张宝英《寻儿记》(河南音像)
张宝英《桃花庵》
张宝英《秦香莲后传》
张枝茂 张钰东 刘新民《司马茅告状》
张枝茂《严海斗》
张枝茂《刘墉二下南京》
张枝茂《火烧纪信》
张枝茂《诸葛亮吊孝》
张海龙 马刚良《老子·儿子·弦子 》
张自立 张书轩《反杨河》
探阴山(吴心平)
曾广兰《洛阳桥》
朱坤芳 杨胜利《赵匡胤借头》
朱坤芳 毛松奇 索文化《赵匡胤哭头》
朱坤芳 索文化《杨家将》
朱坤芳 索文化《赵匡胤登基》
朱坤芳《司马懿扒墓》
朱坤芳《司马懿探山》
朱巧云《穆杨会》
朱巧云《花轿错》
朱巧云《香囊记》
李 云《忠诚卫士》
李 英 王 凯《三请樊梨花》
李斯忠《下陈州》
李斯忠《包龙图坐监》
李斯忠《忠烈千秋》
李树建《清风亭》
李树建《程婴救孤》
李树建《鞭打芦花》
李良魁《包公误》
李金枝《泪撒相思地》
杜启太《倔公公偏遇犟媳妇》
林秀兰《佘太君辞朝》
柳兰芳《小二黑结婚》
汤玉英《状元与乞丐》
汪荃珍《香魂女》
洛阳豫剧二团《孙成打酒》
洪先礼 刘纯正《刘庸下山东》
洪先礼《大登殿》
牛得草《七品芝麻官》
牛得草《三愿意》
牛得草《卷席筒》
牛派《丑角小段》
牛淑贤 袁秀荣《梳妆拣柴》
牛淑贤《宇宙锋》
王希玲《陆逊拜帅》
王希玲《风流才子》
王希玲《鸳鸯戏水》
王清芬《大祭桩》
王清芬《抬花轿》
王素君 王秀兰《王金豆借粮》
王素君《小二姐做梦》
王素君《桃李梅》
王素君《陈妙常》
王红丽《三更生死缘》
王红丽《五凤岭》
王红丽《司文郎》
王红丽《泪血姑苏》
王红丽《风雨行宫》
索文化 段红玉《困南唐》
索文化 毛松奇《下河东》
索文化 毛松奇《困河东》
索文化《王莽赶刘秀》
苗文华《五女拜寿》
范 静《骨肉冤家》
虎美玲《宝莲灯》
虎美玲《武则天》(粉黛冤家)
虎美玲《白蛇传》
袁国营《岳阳楼》
谢庆军 刘新民《反徐州》
谢庆军 张枝茂《三碟装红脸唱腔精选》
谢庆军 索文化《呼家将》
谢庆军 陈首凯《黄鹤楼》
谢庆军《刘庸回北京》
谢庆军《崇祯吊死眉山》
谢庆军《王祥卧冰》
谷秀荣《五世请缨》
豫东红脸戏《刘公案》
贾廷聚 范静《大明惊雷》
贾文龙《村官李天成》
赵吟秋《麻风女传奇》
郭志成《南阳关》
鄢陵县豫剧团《孟姜女哭长城》
金不换《唐知县斩诰命》
阎立品《盘夫索夫》
阎立品《秦雪梅》(中艺版)
阎立品《藏舟》
陈素真《宇宙锋》
陈素真《梵王宫》
马金凤《七奶奶》(金马香港**版)
马金凤《杨八姐游春》
马金凤《穆桂英挂帅》
马金凤《穆桂英挂帅》(**版)
马金凤《花打朝》
马金凤《花枪缘》
魏 云《朝阳沟》
音频
全剧
西厢记(豫剧)
豫剧《三不愿意》
豫剧崔兰田
唱段
[于波]
[刘忠河]
[吴心平]
[唐喜成]
[唐玉成]
[崔兰田]
[常香玉]
[张宝英]
[张桂梅]
[李丽娜]
[李斯忠]
[桑振君]
[段冬梅]
[牛得草]
[王二顺]
[王清芬]
[阎立品]
[陈素真]
[马兰]
[马金凤]
[高玉秋]
[黄爱菊]
我也是帮您查来的,希望可以帮到您
中国戏曲的艺术元素十分丰富。与其笼统地称戏曲为“综合艺术”,不如说不同的“戏”是不同艺术元素的“组合”。
不妨梳理一下当代戏曲所包含的艺术元素。
(1)情节故事元素——西方理论以“演员”、“观众”为戏剧的两个基本要素,以“演员”、“观众”、“剧场”为戏剧的三要素,以“演员”、“观众”、“剧场”、“剧本”为戏剧的四要素。在戏曲中,情节故事作为戏曲要素的被强调,始于王国维所界定的“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亦即文学剧本的要素。此前,在文坛上,情节故事的元素主要表现在笔记小说(“传奇”)和通俗小说中,与戏曲同被视为“小道”。“故事”的受到重视,并作为“文学”进入正统文坛,乃至大学学府和“叙事学”的研究领域,自然是一大进步。有的戏曲剧目是以情节故事和“文学”见长的。
(2)语言元素——这个问题与文学相联系。如上所述,中国语言本身具有音乐性。戏曲语言包括诗词歌赋的“唱”、文言色彩的“韵白”、日常方言的“口白”,表现为“曲牌”、“板腔”、“引子”、“数板”的多样的语言形态。至于因“南腔北调”的方言差异而带来的“声腔剧种”,则另作别论。在文本的语言形式上,它们没有太大的区别。
(3)表演艺术元素——即业界常说的唱、念、做、打“四功”,也就是所有戏曲演员必须具备的四种基本功。“四功”都联系着“情”的表现。过去,表演艺术仅仅被视为“技艺”,文坛不重视,甚至鄙视。清中叶康熙、乾隆以后,戏曲作为“场上艺术”的本体崛起,其表演艺术受到了公众的青睐。在剧坛和艺坛上,戏曲演员渐渐上升为“表演艺术家”,地位与剧作家并列,甚至在相当程度上取代了文人的位置,这意味着社会文明和艺术的进步。
以上三个元素可视为“以表演为中心”的传统戏曲艺术的本体。
20世纪前期,“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包括戏剧在内的西方文学艺术形态和以古希腊《诗学》为标志的艺术分工理论被引入中国,相关的艺术形态有了长足的发展,加上科学技术的进步,另外三个元素在当今戏曲中表现得越来越明显。
(4)“原艺术”元素——如上所说,即古希腊《诗学》所称诗歌、音乐、绘画、雕塑、建筑五大艺术。这五种艺术形态互相不可替代,日后有各自的发展途径。至于舞蹈、戏剧等“综合艺术”,基本上是五大艺术元素的综合和组合(包括近现代剧场和“舞台美术”、“舞台装置”概念)。
(5)现代科技元素——现代科技成果被人们广泛运用于艺术领域,这个趋势不可阻挡。就中国戏曲而言,扬民族性乐舞(包括乐器、唱腔、表演)之长,补戏剧造型之短,似乎是西方话剧和剧场建筑引进中国以来出现的重要变化。特别是舞台装置、舞台布景、灯光照明等等,当代戏曲界并没有拒绝。声、光、电、雾、塑料泡沫、现代焰火被大量运用于舞台,都可以看作是艺术创作领域里现代科技元素的运用。
(6)载体、媒体元素——载体和媒体的观念基本上是在20世纪后半叶渐渐引起学界重视的。载体涉及艺术的材料;媒体涉及到艺术的传播。尤其是,随着印刷媒体、胶片摄影、**、电视、音像制品的相继出现,在艺术界产生了不可忽视的革命性效应,有人称之为艺术的“材料革命”和“工业化革命”。在当代艺术界,无论艺术品的创作与制作、艺术语言及艺术观念的更新、艺术的传播,载体和媒体的元素都是不可忽视的。
在现代人文理念下,在多元化的艺术格局中,近年来,东西方固有的民族性艺术形态出现了新的复兴。随着艺术领域里科技元素的介入,当代艺术实践中的“时空艺术”、“视听艺术”概念被大大拓展,各种艺术元素的交叉运用(包括传统艺术元素的运用)愈来愈普遍。与此同时,艺术的载体、媒体,艺术的不同受众,艺术的传播也受到了学界和业界的重视。于是,与其说“五大艺术”以及舞蹈、戏剧、**、电视等“综合艺术”的专业领域森严壁垒,不如把它们都视为艺术元素,正视跨专业人士(及非专业人士)的全社会的艺术创造。尤其在大众文化语境下,出现了类似于“散乐”、“百戏”的艺术元素的“综合”或“组合”。
当今,各地旅游点和娱乐场所相继出现了一些以“情境”为名的艺术表演,分别被冠之以“情境戏剧”、“情境乐舞”、“情境武术”、“情境杂技”。这种以“情境”为名的艺术展示,或高雅,或低俗,大都利用特定的文化景观来创造艺术卖点,属于“文化创意产业”。其实,创意者无非综合运用了各种艺术元素,重在感官层面的视听享受。
在民间,在文化艺术领域,艺术形态的“混沌”现象并不乏见,而且因媒体与载体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面貌。借用当今广播电视的提法,叫“综艺”节目。这种以“综合”或“综艺”为名的文艺形态,有类于周秦以来的“散乐”、“百戏”、“杂戏”,可以看作是多元化时代艺术的返璞归真——其中存在着“戏”的精神,是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新的文明层次上的返璞归真。或者说,是中华“戏”文化在更高层面上的艺术回归。对此,专业艺术家们不必愤世嫉俗,认为它们不过是“大众狂欢时代”的“流行文化”,甚至指责它们是艺术的“堕落”。笔者认为,专业艺术家完全可以积极参与其中,完成新的艺术创造。
略举数例:
2008年,在北京,笔者观看了由天创国际演艺公司制作的舞台演出《功夫传奇》。据称,该公司有“包括杂技、舞蹈、音乐、魔术和武术在内的30多个团队,制作过《天幻》、《梦幻漓江》等演艺作品,足迹遍及欧美。”《功夫传奇》作为常态的武术杂技表演,2004年春曾演出于北京崇文区的“红剧场”,后来由香港中旅投资公司和深圳“锦绣中华”公司联合投资,更名为《纯一:功夫传奇》,在2004年12月重新首演,而且在国际上巡演。近几年,它已经是红剧场的“旗舰式常态旅游演出”。[9]
《纯一:功夫传奇》主要以少林寺武术和舞蹈为元素,演绎“中国一座古老的寺院内一个小和尚通过考验和磨难,成为武僧及一代宗师的传奇故事”——“纯一”是剧中主人公小和尚的法号。戏剧情节比较简单:一个穷孩子,被母亲送入寺院,他克服身体和心理的种种障碍(包括青春期意识流及灵与肉的矛盾),终于接过老禅师的衣钵,成为寺院的住持。全剧分为“启蒙”、“学艺”、“铸练”、“思凡”、“面壁”、“山门”六场,以尾声“圆寂”作为结局。这似乎是进入少林寺学艺并皈依佛门的程序化的仪式过程,但是,节目的创意者有意淡化宗教观念,张扬武术、舞蹈的表演元素,纳入戏剧的故事元素,于是,既有娱乐和艺术层面的可看性,又带有人生哲理和一定的文化内涵。这种情形如同西方经典的芭蕾舞剧,依托简单的故事哲理,重在艺术展示。
创意者兼制作人曹晓宁是这样说的:“我们把故事的背景放到今天,那么这也是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的故事。因为‘磨难’和‘成长’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主题,人们对心灵完美的精神追求是共同的。……我希望通过我们的剧目,能给各位带来心灵上的鼓舞和愉悦。”显然,其中运用了戏剧的母题——“磨难”与“成长”。
类似的演出不光呈现在舞台上,更多地出现在旅游景点。例如,浙江杭州旅游点的《印象西湖》,广西桂林旅游点的《桂林印象》、《印象刘三姐》、云南大理旅游点的《蝴蝶梦寻》、河南嵩山少林寺旅游点的《禅宗音乐大典》等。在此类演出中,非但融入了音乐、美术、建筑、服饰、舞蹈、戏剧等艺术元素,还融入了自然景观和民俗文化。传统和现代的仪式、社火、歌舞、游戏相交杂,甚至还使用喷泉、水雾银幕、计算机卡通、焰火等现代技术手段。
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在现代化的保利剧院里,笔者观看了一台“大型情境杂技”,名为《一品一三绝》。艺术总监是著名的舞蹈导演张继刚,由若干中青年舞蹈家和杂技艺术家联合执导,还有专业的舞美影像设计、灯光设计、服装设计、化妆道具设计,俨然是一套完整的舞台艺术和戏剧、**创作班底。这台演出在奥运期间为各国运动员和游客演出50场,可以说是传统杂技的现代化艺术包装。尽管主要展示的是中国人司空见惯的传统杂技表演,但是在现代化剧院里,面对现代的都市观众和国际观众,其重新组合、重新编排、重新包装具有现代审美意义上的音乐、舞蹈、美术、灯光、音响,甚至包括现代观念的人体造型和服饰造型,创造了带有现代意味的艺术意境。
同样,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电视传播在整体上可以说是类似的“综艺”,是民族性文化和艺术元素的重新组合,是民族性文化艺术的现代包装和现代传播。它是动用多种视听手段的、仪式性的“大众娱乐狂欢”——其中显然关注了戏剧戏曲元素和影视剪辑元素。声像剪辑的高下之分,在中国的现场直播版与美国CNN录播版中豁然可见。
艺术元素丰富多彩,为现代的艺术家们提供了宽泛的创作途径。2008年10月,在南京举办的第31届世界戏剧节上,除了中国的话剧、戏曲(京剧、越剧、梨园戏)、芭蕾以外,可以见到以流行音乐为基本元素的美国音乐剧《阿依达》;以民族性歌舞为基本元素的韩国音乐话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古希腊广场剧《普罗米修斯》;印度载歌载舞的短剧《杜里雅》;德国19世纪的经典话剧《沃伊采克》、现代哑剧《赛场幽默》;日本铃木导演强调心理动作展示的《西哈诺》;瑞典的独角戏《金鹰奥利安》;加拿大的多媒体剧《动画大师诺曼》,等等。
笔者认为,戏剧形态没有绝对的高低之分,只有手段、方法、风格、格调、韵味之别。它们之间从来不是相互排斥关系,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契合、借鉴、交融关系。一方面,对于材料、元素、手段的使用不必固步自封;另一方面,并非一味使用时髦的艺术语言、一味叠加艺术元素便能产生好作品。艺术创作常常不是做加法,而是做减法。与其简单地提倡“综合艺术”观念,不如强调“艺术元素的组合”,关键在于艺术功力和艺术精神。最理想的境界只是两个字:“得体”——得生活的本体、得艺术的本体、得情感的本体。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新标异二月花”。艺术元素的运用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创造艺术精品的关键不在于加法,往往在于减法。作者简介:周华斌(1944-),男,汉,江苏无锡人,先后任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院院长,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合作导师,中国戏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傩戏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高等学校**电视艺术学会副会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研究方向:戏剧戏曲学,影视传播学。
1京剧知识
最低027元/天开通百度文库会员,可在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龙源期刊网 末行简称“末”。
该行当多为中年以上的男性。实际末行专司引戏职能,如打头出场者。
龙套:比配角更小一点的角色。大多扮演士兵、衙役、随从、群众之类的人物。
别觉得这些人不重要,尤其是在战场上,四个龙套代表千军万马,他们经常扛着各类旗子根据剧情需要跑上跑下,跑来跑去(所以又叫跑龙套)。这一跑,战场上宏大的气氛也就出来了。
文场:京剧伴奏里的管弦乐队,乐器主要包括京二胡、月琴、弦子、笛、笙、唢呐等这一批不用敲打的乐器。丑行简称“丑”。
丑行又分文丑、武丑。根据动物属相,丑属牛,牛性笨,丑为笨的代名词。
但舞台上的武丑亦叫开口跳,能说能跳,表演出活泼伶俐,善演武功武技的角色,此与牛的丑笨性又完全不同。板眼:戏曲音乐名词,就是节拍。
因为京剧里节拍是用鼓板掌握的,遇到强拍都击板,所以这一拍就叫做“板”,次强拍和弱拍敲鼓或者用手指按拍,称为“中眼”“小眼”,合起来叫做“板眼”。武场:京剧伴奏中的打击乐队,乐器主要包括鼓板(单皮鼓和檀板)、大A、铙钹、小锣。
2京剧的基本常识
唱、念、做、打
京剧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法,也是京剧表演四项基本功。
“唱”指演唱,“念”指具有音乐性的念白,二者相辅相成,构成歌舞化的京剧表演艺术两大要素之一的 “歌”;“做”指舞蹈化的形体动作,“打”指武打和翻跌的技艺,二者结合构成歌舞化京剧表演艺术两大要素之一的“舞”。
在人的脸上涂上某种颜色以象征这个人的性格和特质,角色和命运,是京剧的一大特点,可以帮助理解剧情。简单地讲,红脸含有褒义,代表忠勇;黑脸为中性,代表猛智;蓝脸和绿脸也为中性,代表草莽英雄;黄脸和白脸含贬义,代表凶诈凶恶;金脸和银脸是神秘,代表神妖。脸谱起源于上古时期的宗教和舞蹈面具,留用至今。
剧,中国的“国粹”、国剧,已有200年历史,享誉海内外。又称“皮黄”,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和昆曲曲牌。它形成于北京,时间是在1840年前后,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现在它仍是具有世界级影响的大剧种。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汉族戏曲的代表。另外,“京剧”也是一个网络用词,意思同“惊惧”。
3请提供有关京剧的知识
京剧的起源 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是流行于全国的重要剧种之一。
迄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原来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 4个徽调班社,陆续进京演出,同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相互影响,又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并吸收了一些民间曲调,逐渐融合、演变,发展成为京剧。
其音乐基本上属于板腔体,唱腔以徽调的二黄和汉调的西瓜为主,所以旧时称之为“皮黄”。另有西皮反调(即“反西皮”)、二簧反调(即 “反二簧”)以及南梆子、四平调、吹腔、高拨子、南锣等唱腔。
伴奏乐器以京胡为主,二胡、月琴、三弦为辅。有的唱腔及乐曲以唢呐、笛等伴奏。
打击乐器有单皮鼓、檀板、大锣、小锣、铙钹、堂鼓、星子等。京剧表演讲究唱、念、做、打并重,常用虚拟动作,重视情景交融,声情并茂。
京剧自产生以来,曾有过许多名称,如“乱弹”、“簧调”、“京簧”、“京二簧”、“二簧(二黄)”、“大戏”、“平剧”(北京曾称为北平)、京戏等。 京剧传统剧目有上千个,流行的有《将相和》、《群英会》、《空城计》、《贵妃醉酒》、《三岔口》、《拾玉镯》、《打渔杀》等 京 剧 的 形 成 京剧的形成大约有150年左右。
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江南久享盛名的徽班"三庆班"入京为清高宗(乾隆帝)的八旬"万寿"祝寿。 徽班是指演徽调或徽戏的戏班,清代初年在南方深受欢迎。
继此,许多徽班接踵而来,其中最著名的有三庆、四喜、春台、和春,习称"四大徽班"。他们在演出上各具特色,三庆擅演整本大戏;四喜长于昆腔剧目;春台多青少年为主的童伶;和春武戏出众。
1828年以后,一批汉戏演员陆续进入北京。 汉戏又名楚调,现名汉剧,以西皮、二黄两种声腔为主,尤侧重西皮,是流行于湖北的地方戏。
由于徽、汉两个剧种在声腔、表演方面都有血缘关系,所以汉戏演员在进京后,大都参加徽班合作演出,且一些成为徽班的主要演员,如余三胜即是。徽调多为二黄调、高拨子、吹腔、四平调等,间或亦有西皮调、昆腔和弋腔;而汉调演员演的则是西皮调和二黄调。
徽、汉两班合作,两调合流,经过一个时期的互相融会吸收,再加上京音化,又从昆曲、弋腔、秦腔不断汲取营养,终于形成了一个新的剧种--京剧。第一代京剧演员的成熟和被承认,大约是在1840年左右。
京剧从产生以来曾经有过许多名称。计有:乱弹、簧调、京簧、京二簧、皮簧(皮黄)、二簧(二黄)、大戏、平剧、旧剧、国剧、京戏、京剧等。
京剧音乐的特点是什么? 京剧唱腔属板式变化体,以西皮、二簧为主要唱腔。西皮的旋律起伏较大,节奏紧凑,唱腔流畅明快,适合于表现欢快、坚毅的情绪;二簧的旋律则较为平稳,节奏舒缓,唱腔凝重浑厚,更宜于抒发沉郁、悲愤的情怀。
戏曲小知识 1著名表演艺术家常香玉在抗美援朝期间捐献的飞机命名为? 答:香玉剧社号。 2豫剧的音乐结构属于? 答:板腔体。
3请说出豫剧五大名旦及其一个代表剧目? 答:常香玉,《红娘》、《白蛇传》、《花木兰》;陈素真,《宇宙锋》、《春秋配》;崔兰田,《桃花庵》、《秦香莲》;马金凤,《穆桂英挂帅》、《花打朝》、《对花枪》;阎立品,《秦雪梅》、《藏舟》。 4我省第一位获“梅花奖”的演员是谁? 答:汤玉英。
5戏曲的基本功有哪些? 答: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 6京剧的武戏锣鼓经有哪些? 答:四击头、紧急风、小四击头、马腿、串子等。
7豫剧《跑汴京》还叫什么名字? 答:《八件风》或《对绣鞋》 8什么是戏曲中的叫板? 答:演员在起唱前对鼓师的暗示。 9《卷席筒》中的“小苍娃”属于什么行当?又称什么? 答:丑行;又称“三花脸”。
10豫剧《花木兰》的编剧是谁? 答:陈 。 想知更详细可登录以下网站
参考资料:
4有关戏曲的知识
戏曲(traditional opera) 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 释义 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各种表演艺术因素综合而成的它的起源 历史悠久,早在原始社会歌舞已有萌芽,在漫长发展的过程中,经过八百多年不断地丰富、更新与发展,才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体系虽说它的渊源来自民间歌舞、说唱、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但区别一个剧种所显示的最大的特色,首先仍表现在它来自不同声腔系统的音乐唱腔这些音乐唱腔则是以所产生地区的语言、民歌、民间音乐为依据,并兼收其他地区音乐而产生的各个剧种的剧中人物大部分由生、旦、净、末、丑等不同脸变化的角色行当充任表演上着重运用以生活为基础提炼而成的程式性动作,和虚拟性的空间处理讲究唱、念、做、打等艺术,表演运输和富裕舞蹈性,技术性很高,构成有区别其他戏剧而成为完整的戏曲艺术体系 其中,京剧(Beijing Opera)是我国的国粹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出现许多改编的传统剧目,新编历史剧和表现现代生活题材的现代戏,都受广大观众热烈欢迎比较流行著名的剧种有:京剧、昆曲、越剧、豫剧、湘剧、粤剧、秦腔、川剧、评剧、晋剧、汉剧、潮剧、闽剧、祁剧、河北梆子、安庆黄梅戏、湖南花鼓戏……等等五十多个剧种,尤以京剧流行最广,遍及全国,不受地区所限 中国古代戏剧因以“戏”和“曲”为主要因素,所以称做“戏曲”中国戏曲主要包括宋元南戏、元明杂剧、传奇和明清传奇,也包括近代的京戏和其他地方戏的传统剧目在内,它是中国民族戏剧文化的通称 [编辑本段]戏曲的三大艺术特色 综合性、虚拟性、程序性—— (一)综合性 中国戏曲是一种高度综合的民族艺术这种综合性不仅表现在它融汇各个艺术门类(诸如舞蹈、杂技等)而出以新意方面,而且还体现在它精湛涵厚的表演艺术上各种不同的艺术因素与表演艺术紧密结合,通过演员的表演实现戏曲的全部功能其中,唱、念、做、打在演员身上的有机构成,便是戏曲的综合性的最集中、最突出的体现唱,指唱腔技法,讲求“字正腔圆”;念,即念白,是朗诵技法,要求严格,所谓“千斤话白四两唱”;做,指做功,是身段和表情技法;打,指表演中的武打动作,是在中国传统武术基础上形成的舞蹈化武术技巧组合这四种表演技法有时相互衔接,有时相互交叉,构成方式视剧情需要而定,但都统一为综合整体,体现出和谐之美,充满着音乐精神(节奏感)中国戏曲是以唱、念、做、打的综合表演为中心的富有形式美的戏剧形式 (二)虚拟性 虚拟是戏曲反映生活的基本手法它是指以演员的表演,用一种变形的方式来比拟现实环境或对象,借以表现生活中国戏曲的虚拟性首先表现为对舞台时间和空间处理的灵活性方面,所谓“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顷刻间千秋事业,方丈地万里江山”,“眨眼间数年光阴,寸柱香千秋万代”这就突破了西方戏剧的“三一律”与“第四堵墙”的局限其次是在具体的舞台气氛调度和演员对某些生活动作的模拟方面,诸如刮风下雨,船行马步,穿针引线,等等,更集中、更鲜明地体现出戏曲虚拟性特色戏曲脸谱也是一种虚拟方式中国戏曲的虚拟性,既是戏曲舞台简陋、舞美技术落后的局限性带来的结果,也是而且主要是追求神似、以形写神的民族传统美学思想积淀的产物这时一种美的创造它极大地解放了作家、舞台艺术家的创造力和观众的艺术想象力,从而使戏曲的审美价值获得了极大的提高 (三)程序性 程序是戏曲反映生活的表现形式它是指对生活动作的规范化、舞蹈化表演并被重复使用程式直接或间接来源于生活,但它又是按照一定的规范对生活经过提炼、概括、美化而形成的此中凝聚着古往今来艺术家们的心血,它又成为新一代演员进行艺术再创造的起点,因而戏曲表演艺术才得以代代相传戏曲表演中的关门、推窗、上马、登舟、上楼,等等,皆有固定的格式除了表演程式外,戏曲从剧本形式、角色行当、音乐唱腔、化妆服装等各个方面,都有一定的程式优秀的艺术家能够突破程式的某些局限,创造出自己具有个性化的规范艺术程式是一种美的典范 [编辑本段]戏曲的起源和形成 起源 中国戏曲源远流长,它最早是从模仿劳动的歌舞中产生的 (一)先秦——戏曲的萌芽期《诗经》里的“颂”,《楚辞》里的“九歌”,就是祭神时歌舞的唱词从春秋战国到汉代,在祭神的歌舞中逐渐演变出娱人的歌舞从汉魏到中唐,又先后出现了以竞技为主的“角抵”(即百戏)、以问答方式表演的“参军戏”和扮演生活小故事的歌舞“踏摇娘”等,这些都是萌芽状态的戏剧 (二)唐代(中后期)——戏曲的形成期中唐以后,我国戏剧飞跃发展,戏剧艺术逐渐形成 (三)宋金——戏曲的发展期宋代的“杂剧”,金代的“院本”和讲唱形式的“诸宫调”,从乐曲、结构到内容,都为元代杂剧打下了基础 (四)元代——戏曲的成熟期到了元代,“杂剧”就在原有基础上大大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戏。
5京剧的基本常识和一些知识
对不起,我只搜到这些概念,不知有用吗?
京剧:也叫“京戏”,是流行全国的戏曲剧种之一。至今已有 200多年的历史。清乾隆55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个徽调班社,陆续进入北京演出,他们同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相互影响,又接受了昆腔、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并吸收了一些民间曲调,逐渐融合、演变、发展而成。
“四功五法”:戏曲演员“唱念做打”四种表演功夫和“手眼身法步”(一说“口手眼身步”)五种技术方法的合称。这是戏曲演员的基本修养。
“角色”:传统戏曲中,根据剧中人不同的性别、年龄、身份、性格等而划分的人物类型。如一般男子称生或末;老年妇女称老旦;性格粗豪的男子称架子花脸(副净)等。各自具有表演艺术上不同的特点。从戏曲史看,角色划分逐渐由简而繁。近代各戏曲剧种大都以生、旦、净、末、丑为基本类型,并各有较细密的划分。如生又分老生、小生、武生;旦又分青衣、花旦、老旦、武旦等。演员往往专演一个类型的角色,因而形成各种专门行当。习惯上,角色与行当通用。
“碰头彩”:戏曲术语。指演员一出台帘,观众即迎头报以热烈喝彩,俗成称“碰头彩”。
票友:戏曲、曲艺术语。它是非职业性戏曲、曲艺演员和乐师的通称。相传清朝初年,八旗子弟凭清廷所发“龙票”,到各地演唱子弟书,从事宣传,不取报酬,后来就把不取报酬的业余演员称为“票友”。票友的同人组织称为“票房”。票友演出称为“票戏”。票友转为职业演员称为“下海”。
四大须生
指30年代先后成名的四个京剧须生(老生)演员,即马连良、谭富英、杨宝森、奚啸伯
四小名旦:1936年,北京《立言报》举行公开投票选举,选出当时尚在科班或尚未满师的京剧旦角演员李世芳、张君秋、毛世来、宋德珠四人为“四大童伶”。1940年,在四大名旦的影响下,再次选举上述四人为“四小名旦”。
四大名旦:二十年代先后成名的四个京剧旦角演员,他们是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
武场”:指乐器中的打击乐。如京剧的大锣、小锣、铙钹、堂鼓等。过去,也指打击乐的乐师
“文场” :指乐器中吹、拉、弹的各种管弦乐。如京剧的胡琴、南弦子、月琴、笛子、唢呐等。过去也指演奏这些乐器的乐师、笛师等。
6有关京剧的知识
京剧形成到底多少年? 有两种说法:150年或200年。
在戏曲史界,尤其在群众中有些争议,但此较准确的应是150年。一个剧种形成的时期,当然不能像商店开来那样确切,应该说是150年左右。
1990年曾在北京举办徽班进京200年的纪念会,许多人因此认为这就是京剧形成已有200年的证明。其实徽班进京与后来的京剧形成虽有密切关系,却是两个同的概念,打个粗浅的方,婴儿的年龄应该从他降生的时候算起,不能把他从受孕以及在母体中的那段时间算在内。
既曰形成,就得有个比较科学的界定。徽班进京与京剧形成的区别即在于此。
京剧是徽,汉两个剧种在北京融合以后形成的产物。但在形成过程中,汉调实占重要位置。
严格地说,汉调的声腔,板式,剧目,字韵等,是后来形成京剧的主要"内涵";徽班则是融会徽汉二调演员同台演出的"载体"。因此专家有谓:班曰徽班,调曰汉调。
没有徽班,汉调演员无所依附,京剧很难形成。但是没有汉调演员,只有徽班,缺乏后来形成京剧的主要内涵,照样无法形成京剧。
三庆徽班在1790年进京,只是载体出现的标志,距离新剧种京剧的产生,为时尚远。所以我们不能含糊地说京剧已经形成200年。
汉调演员最早进京的是米应先(又名米喜子),以演关羽戏蓍称,大约在1800年左右,曾春台徽班20年,但作为汉调演员,毕竟单枪匹马,影响并不广泛。大批汉调演员陆续进京,约在1820-1832年之间,蓍名者有王洪贵,李六,龙德云,谭志道等,最著名的是老生余三胜。
这些汉调演员与徽班中的演员同台演出,徽调演员演的多为二黄,高泼子,吹腔,四平调等,间或亦演西皮调,昆腔和弋腔;而汉调演员演的则是西皮调和二黄调。京剧声腔的主要组成部分,无疑是西皮和二黄,从后来的京剧剧目和声腔看,更多的是源于汉剧,例如现在的传统戏《击鼓骂曹》,《乌盆记》,《卖马》,《碰碑》,《琼林宴》等,都是源于汉剧。
也有部分剧目源于徽剧,与卢胜奎等编演了许多京剧本(如《三国志》等),那已经是京剧基本形成以后的事了。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一,徽班进京,只是出现了产生京剧的载体;二,汉调演员进京后搭入徽班,与徽班演员同台演唱,互相影响,融合,再加上京音化,逐渐变为一个皮黄系统的新剧种,但汉剧的剧目,声腔,实为形成京剧的主要内涵,所以汉调演员入京,实为产生京剧的重要步骤,没有这一步,只有徽班,谈不到产生京剧;三,大批汉调演员进京是在1820年以后,又经过将近20年的融合,酝酿,京剧才逐步形成。
第一代京剧演员的成熟和被承认,大约是在1840年左右。这就是我们认为京剧形成约为150年的历史根据。
另外还有一个佐证,就是第一部京剧剧本是在道光二十年(1840)刊行问世的署名观剧道人所著的《极乐世界》,其凡例中有这样的话:"二黄之尚楚音,犹昆曲之尚吴音,习俗然也。今将以悦京师之耳,故概用京音。
间有读仄为平者,元人北曲已有其例,幸勿嗤为谬妄。"可是:一,京剧主要尚楚音《即汉调》,不是尚徽音。
二,由汉调演化为京剧的关键因素之一是京音化《当然只是部分字音的京化》。三,在1840年《极乐世界》出现以前,并无京剧剧本。
因此界定京剧形成的时间为距今150年左右,是比较符合历史的客观实际的。 京剧形成以来,涌现出大量的优秀演员,他们对京剧的唱腔、表演,以及剧目和人物造型等方面的革新、发展做出了贡献,形成了许多影响很大的流派。
如老生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谭鑫培、汪桂花芬、孙菊仙、汪笑侬、刘鸿声、王鸿寿、余叔岩、高庆奎、言菊朋、周信芳、马连良、杨宝森、谭富英、李少春等;小生徐小香、程继先、姜妙香、叶盛兰等;;考勤武生俞菊笙、黄月山、李春来、杨小楼、盖叫天、尚和玉、厉慧良等;旦角梅巧玲、余紫云、田桂凤、陈德霖、王瑶卿、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欧阳予倩、冯子和、小翠花、张君秋等、老旦龚云甫、李多奎等;净角穆凤山、黄润甫、何桂山、裘桂仙、金少山、裘盛戎等;丑角刘赶三、杨鸣玉(原为昆丑,加入京班演出)、王长林、肖长华等。此外还有著名琴师孙佑臣、梅 田、徐兰沅、王少卿、杨宝忠等;著名鼓师杭子和、白登云、王燮元等。
艺术特色 京剧舞台艺术在文学、表演、音乐、唱腔、锣鼓、化妆、脸谱等各个方面,通过无数艺人的长期舞台实践,构成了一套互相制约、相得益彰的格律化和规范化的程式。它作为创造舞台形象的艺术手段是十分丰富的,而用法又是十分严格的。
不能驾驭这些程式,就无法完成京剧舞台艺术的创造。由于京剧在形成之初,便进入了宫廷,使它的发育成长不同于地方剧种。
要求它所要表现的生活领域更宽,所要塑造的人物类型更多,对它的技艺的全面性、完整性也要求得更严,对它创造舞台形象的美学要求也更高。当然,同时也相应地使它的民间乡土气息减弱,纯朴、粗犷的风格特色相对淡薄。
因而,它的表演艺术更趋于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最大限度地超脱了舞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以达到“以形传神,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表演上要求精致细腻,处处入戏;唱腔上要求悠扬委婉,声情并茂;武戏则不。
7摘抄关于戏曲的知识400字左右
给你摘录一篇《中国戏曲简史纲要》中的内容吧,原文近万字,经过仔细分析,摘录了最简要的内容,但阅读者读了此文,应该也能大致了解中国戏曲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不过目前还有七八百字(包括标点符号),比你说的要求多了近一倍,但是我觉得已经不能再删节了,你如果认为还能删,那就你自己搞定吧,希望能够帮到你中国戏曲的起源、发展以及成熟基本上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萌芽阶段前期以各种上古舞蹈的形式出现,大致有这么几种:(1)原始部落的歌舞:古人在狩猎或部落间战争结束时为表达喜悦、满足、愉快的活动(2)上古时代的傩舞:原始人驱鬼逐疫的一种舞蹈(3)巫觋的宗教祭祀舞蹈(4)到西周末年出现“优”,是专司声色之娱的职业艺人倡优指女性演员,徘优指男性员后期出现了先秦的宫廷歌舞、汉代百戏所谓百戏,是泛指各种表演形式,例如扛鼎、寻幢(爬竿)、冲狭(类似钻刀圈)、燕跃(跳高)、跳丸(抛小球)、走索、吞刀、吐火、振童(小孩翻斤斗)、幻术等2、形成阶段主要表现为唐代歌舞与参军戏(1)唐代歌舞唐代音乐歌曲的形式已经较为完整如“大曲”,已经有散板、慢板、中板而转为快板有了大曲,就可以配上故事,于是戏曲的雏形便形成了(2)参军戏“参军”原为一种官职的名称,始自汉末舞台上两位打扮成参军的演员以一问一答的形式表演,称为参军戏,盛行于唐代,是以滑稽问答为主的一种戏剧形式3、成熟阶段经历了宋杂剧、宋元南戏和元杂剧的漫长岁月(1)宋杂剧宋杂剧继承唐代参军戏,并吸收表演、歌唱的技艺,进一步综合而成的戏曲宋杂剧分为两大类:滑稽戏和歌舞戏杂剧(2)南戏的形成南戏是以浙、闽里巷歌谣歌唱民间小戏为基础,吸收北来的宋杂剧表演故事的形式和民间的说唱伎艺,以表演故事情节为主,亦称“戏文”期间出现了四大南戏《荆钗记》、《拜月亭记》、《白兔记》、《杀狗记》其中《拜月亭记》被称为南戏的最高成果(3)元杂剧蒙古族建立元朝后,南北戏大规模交流,形成元杂剧元杂剧的代表剧目有:关汉卿的《窦娥冤》《望江亭》《单刀会》《玉镜台》;王实甫的《西厢记》;马致远的《汉宫秋》;纪君祥的《赵氏孤儿》;石君宝的《秋胡戏妻));康进之的《李逵负荆》至此,中国戏曲走向成熟。
8有关戏剧的知识初三语文
戏剧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艺术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她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 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是文学体裁的一种戏剧离不开戏剧冲突,它表现在人物性格的冲突上,具体表现为一系列的动作戏剧的基本要素是矛盾冲突,通过具 体的舞台形象再现社会的斗争生活,能激起观众强烈的情感反映,达到社会教育的目的 戏剧,按剧情繁简和结构长短,戏剧可分为多幕剧、独幕剧它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主要表现为一系列的戏剧动作和戏剧语言 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即台词)和舞台说明 剧作家通过台词来展开故事情节、塑造人物、揭示主题,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剧本不能直接叙述、描写、议论、抒情,所以人物的语言尤其要求性格化,不仅要 准确地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而且要符合人物的年龄、经历、教养、身份、性格和他所处的特定环境剧中人物的思想、性格和内心世界都要由人物自己的语言来表 现 舞台说明是写在剧本每一幕的开端、结尾和对话中间的说明性的文字,内容包括人物表、时间、地点、服装、道具、布景及人物的表情、动作、上下场等,它具有增强舞台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展示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展开等多种作用。
琵琶记 三出 别坟 书馆 扫松
北西厢 二出 梦榜 拷红
玉簪记 七出 琴挑 问病 偷诗 姑阻 失约 逼试 秋江
牡丹亭 十一出 闹学 劝农 花郎 游园 惊梦 寻梦 冥判 拾画 叫画 吟诗 硬拷
桃花扇 十二出 访翠 眠香 却匲 投辕 伏岳 哭主 截矶 争位 和战 寄扇 逢舟 题画
长生殿 二十出 定情 赐盒 酒楼权 絮阁 舞盘 偸曲 密誓 陷关 小宴 惊变 埋玉 闻铃骂 迎像 哭像 弹词 见月 雨梦 觅魂
钗钏记 十一出 相约 讲书 落园 相骂 题诗 投江 小审 大审 观风 赚钗 出罪
狮吼记 五出 梳妆 游春 跪池 梦怕 三怕
九莲灯 十一出 定计 刺驾 大审 抄府 下凡 火判 问路 闯界 求灯 烧狱 相会
红梨记 五出 窥罪 亭会 咏梨 花婆 三错
义侠记 十一出 打虎 夸官 遇兄 戏叔 别兄 挑帘 裁衣 捉奸 服毒 显魂 杀嫂
绣襦记 五出 打子 收留 教歌 莲花 剔目
西厢记 九出 游殿 闹斋 惠明 寄柬 跳墙 著棋 佳期 考红 长亭
金雀记 四出 觅花 庵会 乔醋 醉圆
西游记 十出 指路 思春 红孩 火焰山 借扇 赴宴 乍冰 高老庄 猴变 女诈
慈悲愿 四出 撇子 认子 十宰 学舌
渔家乐 十二出 赐针 酒店 题诗 纳姻 逃宫 端阳 藏舟 侠代 相梁 刺梁 营会 羞父
昙花岛 四出 过海鼋 采药 闹海
封神榜 五出 买菜 化身 下山 说反 打师
麒麟阁 十五出 激秦 三挡 起解 打擂 说情 见姑 看报 倒旗 斩子 路遇 交谈 扬兵 大考 托闸 叫关
清忠谱 八出 诉祠 骂祠 别祠 书闹 结拜 鞭差凶 打尉
党人碑 四出 打碑 酒楼 杀庙 请师
铁冠图 三十出 询图 观山 擒闯 定计 爬城 借饷 观图 对刀 步战 拜恳 别母 乱箭 大宴 托子 撞钟 守门 杀监 棋盘街 投井 杀宫 煤山 搜宫 纳圆 劝降 芦祭 刺虎 拷掠 山海关 托兆 请兵
千忠戮 六出 奏朝 草诏 八阳 庙遇 搜山 打车
蝴蝶梦 九出 叹骷 搧坟 毁扇 病幻 吊孝 说亲 囬话 作亲 劈棺
水浒记 七出 刘唐 借茶 前诱 后诱 坐楼 杀惜 活捉
雅观楼 四出 赌袍 擒海 夺带 劫粮
百花记 十二出 练兵址 私访被执 百花授剑 妬贤计害 赠剑联姻 邹化起兵 百花点将 邹化布阵 战场相逢 佯败诱敌 陆战水战 百花自刎
伏虎韬 七出 传法 风阻 学关 乔逼 卖身 选妾 奇妬
三笑缘 十四出 游山 追舟 卖身 堂会 书房 送饭 夺食 亭会 三错 代诗 球谑 参相 点秋 逃走
歼仇记 全本
精忠谱 四出 潞安州 翠楼 草地 败金 献桥 扫秦
占花魁 四出 买油 湖楼 受吐 独占
绒花记 六出 卖花 街遇 买花 吊打 公堂 团圆
霞笺记 二十四出 训子 矢志 题字 和韵 嘉会 求欢 巧赚 起爨 伤情 结欢 私会 聘丽 行售 赚程 逾墙 追航 遭妬 采音 逢仆 奇遇 联姻 诉情 得笺 重会
琼林宴 十七出 问樵 闹府 打棍 出箱 南楼 释放 追赶 遇害 诉祠 败夀 悔亲 图害 告状 得尸 还魂 堂试 除奸
李家店 四出 指镖 借银 比武 打墩
归元镜 十三出 传灯总敍 方便归元 受嘱传灯 诸天护法 殿开神 群贤结社 真主驱魔 访贤自屈 湖舟放生 公庭鞫认 肠断闻音 仁贤临难 割恩云水
玉杯记 七出 定计 焚香 公堂 卖身 探监 法场 明冤
绿牡丹 十六出
牛头山 四出 封官 会战 托兆 请灵
千里驹 十出 赴京 酒店 诉庙 杀庙 恩救 误投 释放 追杀 降香 救驾
功勋会 七出 解衣 斩番 醉害 辕门 法场 公审 斩豹
女中杰 四出 出关 遥祭 打马 打昌
兴隆会 四出 定计 赴会 焚楼 击山
反五关 六出 坠楼 凶讯 反府 出关 被擒 叱救
反西凉 四出 假诏 起兵 大战 射曹
棋盘会 四出 点将 赴会 诛猴 败齐
撞幽州 六出 探城 下书 滩会 大战 突围 射思
高唐州 全本
青石山 七出 变美 上坟 洞房 染病 请师 捉妖 斩狐
连环计 十出 起布 问探 三战 拜月 赐环 小宴 大宴 梳妆 掷戟 刺卓
御果园 四出 射钱 洗马 夺戟 救驾
闹江州 六出 发配 夺鱼 酒楼 公堂 送信 法场
通天犀 七出 监会 定罪 杀解 公堂 坐山 酒楼 法场
丁甲山 六出 下山 抢亲 闹堂 指认 负荆 擒寇
甲马河 四出 改妆 留诗 派将 被擒
闹昆阳 四出 下书 盘肠 激章 擒霸
快活林 二出 打店 夺林
安天会 三出 偷桃 盗丹 擒猴
火云洞 四出 变婴 擒僧 求救 降魔
巧连环 二出 落店 偸鸡
花果山 六出 戏僧 入洞 请猴 下山 打洞 救师
闹花园 四出 弈棋 比武 反目 打擂
一两漆 四出 街遇 请媒 说亲 洞房
下河南 七出 自缢 结拜 唤媒 说亲 相亲 洞房 抢亲
荷珠配 二出 遇珠 堂会
金不换 四出 投江 守岁 侍酒 得官
弘门寺 四出 亲抢 私访 救火 抢僧
孟姜女 二出 哭城 赐带
祥麟现 四出 观阵 探营 破阵 产子
单刀会 二出 训子 刀会
三国志 九出 赠马 大宴 小宴 挑袍 斩琪 古城 训弟 河梁 挡曹
金貂记 五出 赏军 闯宴 钓鱼 打朝 装疯
宵光剑 二出 救青 功宴
昊天塔 三出 托兆 激良 会兄
射红灯 九出 聚神 坐山 开路 偸营 派山 派庄 卖柴 探庄 射灯
胭脂褶 二出 失印 救火
金印记 八出 卖柴 当绢 不第 投水 打苏 封相 荣旧 摔冠
满床笏 一出 卸甲封王
千金记 七出 追信 十战 探营 楚歌 别姬 十面 跌霸
三元记 二出 伴读 挂白
孽海记 二出 思凡 下山
南柯梦 二出 花报 瑶台
烂柯山 二出 痴梦 泼水
金丸记 三出 抱盒 盘盒 打御
风筝误 十一出闺 题鹞 和鹞 嘱鹞 冒美 惊丑 梦骇 前亲 求亲 逼婚 后亲
焚香记 四出 阳告 隂告 捉魁 囬生
忠义恨 全本
英雄配 全本折数不详
翡翠园 十二出 拜年 挖菜 估房 卖妻 自首 盗令 提放 杀舟 夸官 路遇 许婚 团圆
破窰记 赴斋
祝发记 渡江
宝剑记 夜奔
寿荣华 夜巡
浣纱记 寄子
投笔记 封侯
青冢记 出塞
双红记 盗盒
燕子笺 狗洞
还带记 扣当
货郎旦 女弹
单折戏 三岔口 蜈蚣岭 买饽饽 打杠子 洮安府 十字坡 大点魁
诈历城 描容 观容 访贤 断后 山门 盗瓶 盗壶 盗甲
打刀 入府 打门 吃醋 醉话 借靴 拾金 踢毬 争强
骂城 赐妓 打童 骂齐 判奸 打保童 斩香 三雅园 小妹子 窦公骂女
大赐福加官 一疋布 妙玉走魔
隂八出 滑油山 望乡 囬煞 六殿 八殿 十殿
阳八出 开荤 埋骨 扫地 冥誓 打父 赶妓 定计化缘
北西厢 二出 梦榜 拷红
玉杯记 七出 定计 焚香 公堂 卖身 探监 法场 明冤
女中杰 四出 出关 遥祭 打马 打昌
快活林 二出 打店 夺林
孟姜女 二出 哭城 赐带
金丸记 三出 抱盒 盘盒 打御 (救主)
破窰记 赶斋
宝劒记 夜奔
投笔记 封侯
还带记 扣当
百子图 观容
风云会 访贤
藏珠记 打门 吃醋
千金全德 骂女 打童
三皇剑 骂城
樱桃记 斩香
劝善金科:
隂八出 滑油山 望乡 囬煞 六殿 八殿 十殿 (医卜争强)
阳八出 开荤 埋骨 扫地 冥誓 打父 赶妓 定计化缘
七盘山 双合印 以及借靴、盗甲等
昆弋合演剧目 例如
琵琶记 扫松为弋腔
西游记中,火焰山、借扇唱昆曲,指路、思春、乍冰、高老庄、猴变、女诈唱高腔
三国志中,挑袍、斩琪是昆曲;赠马、大宴、小宴、古城、训弟、河梁、挡曹都唱高腔
封神榜 卖菜
蝴蝶梦 叹骷 幻化
铁冠图 询图 观山 拜恳 撞钟 杀宫
琼林宴 打棍 出箱 南楼 释放 追赶 遇害
牛头山 托兆 请灵
反五关 反府 出关 被擒 叱救
青石山 请师 捉妖 斩狐
金印记 不第 投水 打苏 封相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