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艾青的诗歌中最经常出现的基调就是悲剧色彩的,并且带有忧郁气质的。
艾青诗歌文学中的悲剧精神1
摘 要:在中国新诗的发展史上,艾青是一位非常重要的诗人。
同时,艾青也是在郭沫若和闻一多之后起到了推动新一代诗风的诗人。
不仅在我国的诗坛占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在世界上还享有很高的声誉。
艾青的诗歌的风格是带有由于和悲剧的色彩的。
而在她的诗歌中这种摆脱不掉的忧郁也是构成艾青诗歌的艺术个性的基本要素。
这也被称为“艾青式”的苦难。
然而艾青的诗歌中为何充满了这种悲剧精神,我们将从本文中进行深入的分析。
关键词:艾青 诗歌 悲剧精神
一、悲剧精神来源的历史背景
在艾青的诗歌中最经常出现的基调就是悲剧色彩的,并且带有忧郁气质的。
在他的诗歌中会经常看到这样的意向和句子:“中国的苦痛与灾难,像哲学也一样广阔而又漫长啊”(《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薄雾在迷蒙着旷野啊……”,“你悲哀而旷达,辛苦而又贫瘠的旷野啊”(《旷野》),在这诗中浸透了诗人的灵魂中永远摆脱不掉的忧郁气质,同时这也是构成艾青诗歌艺术个性的基本要素之一,可称之为“艾青式”的悲剧精神。
艾青在回忆自己的人生的时候,艾青说道,他是在一位乳母的怀中长大的,这位乳母甚至溺死了自己的女孩,来专门哺育艾青。
因此,艾青一直觉得自己的生命是抢夺了另一个孩子的生命得到的。
因此,这件事一直令艾青感觉到非常的愧疚和痛苦。
正是由于这样一段的特殊的经历,所以在艾青很小的时候就感染了农民的忧郁和苦难的气质。
后来艾青经常徘徊在巴黎的街头,一直过着近似于流浪汉的生活,而与此同时他自己又置身于一个疯狂的、怪异的、陌生的资本主义的世界当中,内心中饱尝着异国游子的孤独寂寞的感情。
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中,艾青难免会产生一些非常忧郁的情感以及不断涌来的失落感都将孤身一人在异国的艾青淹没。
当他的这种情绪铺天盖地而来的时候,正好这种浓厚的情绪与西方文学思潮很好的融合在了一起,因此艾青就在这样的情绪之中找到了归属感,这也就能很合理的解释为什么艾青早期的作品之中充满着一种流浪汉式的“漂泊的情愫”。
后来在抗日战争打响的时候,艾青又辗转的回到了祖国,当他真实的站到了祖国的土地上的时候,看到那被鲜血染红的大地,看到那被战争所折磨的人民,艾青从此时深刻的理解到了在那土地上痛苦的重压,这一切眼前所见到景象都与他忧国忧民的心灵产生了强烈的契合,因此,从小就在他的体内所孕育的那种农民的忧郁的苦难的气质得到了新的升华。
而这种苦难的精神和忧郁的气质是渗透在作者的骨髓和心灵里面的,所以在他进行创作的时候,这样的气质就自然而然的表现在了他的诗歌中。
在这苦难的精神中不仅包含着艾青自身忧国忧民的情绪,同时还有他对祖国无比深沉的爱和深刻的眷恋。
更表现了是人对生活的忠实与思索。
二、在艾青的诗歌中经常出现的几个苦难的意象
(一)芦笛:被喻为一支忧郁的苦难之歌
艾青的一生为了祖国人民的苦难而感到忧心忡忡,他曾经为那些在土地上痛苦挣扎的人民呼唤呐喊过,同时写过那澎湃于心中的热气。
他用自己的心声,用自己的诗句来表达对于人民悲苦不堪的日子的同情,同时也表达了对于太阳带以人民的温暖的感激,同时也渴求着黎明的到来。
作为诗人,艾青绝不仅仅是冷眼旁观着这一切,他想要和广大的人民一起同呼吸、共命运,希望自己的诗歌能够成为人们最真实的呼声。
因此,可以这么说,在艾青诗中所体现的苦难悲伤的情感,并不是为了自己感到悲伤,而是为了人民的痛苦生活而感到悲伤和苦痛。
他的欢笑也不是因为自己的欢乐,而是因为人民迎来了幸福的生活。
《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艾青前期的苦难精神风格的代表作。
由于艾青在幼年时期缺乏来自家庭的关爱,少年时又饱尝了在异国他乡流浪漂泊之苦,并且还有三年的囚徒生涯让他感到悲愤万分,以及中国民族面临着巨大的苦难,人民每一天都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这所有的一切,就成为了艾青心中苦难的基调。
这些血泪以及控诉就自然而然的流露在他的诗歌当中。
在这首诗中,艾青用了大量细腻的笔触,用了丰富的感情和口语化的语言将这些经历以及蕴藏在心中深深的情感娓娓道来。
凄楚地叙写了自己的身世经历,并怀着虔诚而深切的情感,回忆了自己深爱的乳母大堰河生前的凄苦和死后的悲凉。
表现了诗人“对于母性的不幸的人的爱”,对自己家庭所属地主阶级和整个不公道世界的强烈不满和诅咒。
(二)土地:深沉而又悲伤的苦难恋曲
艾青诗中最让人感到震撼人心的部分,并不仅仅是他对于自身命运和社会不公所表现出来的单纯的忧郁和伤感,而更多的这种为了国家民族深切的关怀,为了人民所遭受的苦难而感觉到万分痛苦的精神。
与艾青之前的“土色的忧郁”与:农民式的忧郁“相对应的是对于时代的苦难和民族的苦难所表现出来的忧郁和伤感。
特别是在《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这首诗中,艾青多次吟诵,表达了对于国家民族命运的担忧,反复的倾诉着民族的苦难与不幸。
中国的路,
是如此的崎岖,
是如此的泥泞呀。
……
饥馑的大地,
朝向阴暗的天,
伸出乞授的
抖的两臂。
在这里,诗人用一种比拟的方式,表达出了一种对于现实深沉的哀思。
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引导人民的思考,他用极富暗示以及象征的手法先是铺陈了一个极其悲伤的基调,然后再带给人悲伤和暗示。
希望能用这种方式让那些还在沉睡的人民意识到现在生活的痛苦和苦难,让人民能够觉醒,来打破这样的局面。
并且在艾青的诗歌中还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让人们在这样的苦难之下仍然能看见未来的美好。
艾青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观点是“苦难比幸福更美”。
这种对苦难美的追求,正是一个伟大的人民诗人爱国深情、民族忧患意识的最终体现,同时这也是诗人面对苦难的时候的误会的选择。
他说,“最伟大的诗人,永远是他所生活的时代的最忠实的代言人;最高的艺术品,永远是产生它的时代的情感、风尚、趣味等等之最真实的纪录。”
参考文献:
[1] 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第二十五章,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 艾青《诗论》,引自《中国现代诗论》上篇第361页,花城出版社1987年版。
[3] 艾青《艾青诗选》第13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4] 艾青《艾青诗选自序》,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艾青诗歌悲剧艺术的特点2
摘 要:艾青的诗歌悲剧形象具有“刚性美”。
这一美学大量地经常地体现在具有悲剧色彩的诗篇中,这种创作出来的抒情形象,常常是豪迈壮阔,具有时代英雄的豪气和魄力。
具有“立体感”。
艾青的抒情诗常常通过一个富有典型性的生活片段,或一个场景,甚至只是一个人物的肖像,把悲剧冲突表现出来。
具有“理想化”。
艾青作为一个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诗人,其笔下的悲剧性抒情形象,更多地被涂上了理想主义的色彩。
关键词:艾青诗歌;悲剧艺术;刚性美;立体感;理想化
读艾青的诗,常常会产生一种神圣的崇高感,情不自禁地要为艾青诗中所表现的献身精神和乐观主义深深感动,从而产生一种与艾青诗中的抒情形象一起慷慨悲歌,或者为光明,为事业,为理想而赴汤蹈火的高尚情感,得到一种心灵的净化和感情的升华。
本文就此,对艾青诗歌的悲剧艺术作一初浅探讨,看看他的诗歌悲剧艺术有哪些特色。
一、诗歌悲剧形象的“立体感”
艾青在用抒情诗表现悲剧时,常常通过一个富有典型性的生活片断,或一个场面,或一个情景,甚至只是一个人物的肖像,把悲剧冲突表现出来。
这实际上是借用绘画和雕塑的一些艺术手段。
艾青早年学画,他非常懂得“仅用一人特征,一句话,就能够把你写上十来本书也无法表现的东西生动而充分地表现出来” 的道理。
他说“一首诗是一个心灵的活的雕塑。”他正是借用了姐妹艺术的一些长处,在抒情诗中表现悲剧的。
他主要用如下三种方法达到悲剧形象的立体感。
1善于用富有典型性的生活片断来表现悲剧冲突。
《吹号者》是很能说明问题的例子。
这首诗作者没有详细地具体地写吹号者的一生,而只写了“他”在一天中的战斗生活以及他渴望战斗、忠于职守,最后殉身于崇高事业的一个片断。
这个片断是用一种浮雕的手法来体现:
我们吹号者
以生命所给与他的鼓舞
一面奔跑,一面吹出了那
短促的,急迫的,激昂的
在死亡之前决不中止的冲锋号
……
他被一颗旋转过他的心胸的子弹打中了!
他毅然地倒下去
没有一个看见他倒下去
他倒在那直到最后一刻
都深深爱着的土地上
然而,他的手
却依然紧紧地握着那号角
――《吹号者》
这种立体感就非常形象地体现了悲剧冲突,以吹号者为代表的正义和勇敢倒毙在敌人的邪恶的子弹下。
2善于用一个场面或一个情景来表现悲剧冲突。
这种手法在艾青诗中可以说俯拾即是。
请看脍灸人口的《礁石》:
一个浪,一个浪
无休止地扑过来
每个浪都在它脚下
被打成碎沫、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
象刀切过的一样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这首诗描绘礁石面对海洋的狂暴而巍然屹立的情景,是惊心动魄的。
艾青在写礁石的这种悲剧性格时,并未展开大海和礁石之间的矛盾冲突,仅用一个**特写般的镜头,就把礁石的这种悲剧性格充分地立体化了。
3善于用人物的肖像来体现悲剧冲突。
大堰河的肖像是为人们所熟知的,再如描写乞丐:
在北方
乞丐用固执的眼
凝视着你
看你在吃任何食物
和你用指甲剔牙齿的样子
在北方
乞丐伸着永不缩回的手
乌黑的手
――《乞丐》
这是一幅出色的肖像画,它把乞丐饥饿、困顿、卑琐的悲剧性格用那只“伸着永不缩回的手”来体现。
这种用质感很强的肖像画体现悲剧性的手法,在艾青是相当娴熟的。
二、诗歌悲剧形象的“理想化”
艾青是一个很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诗人。
艾青笔下的悲剧性抒情形象,更多地被涂上了理想主义的光彩。
他们个性中英雄的、崇高的因素被提到了首要的地位,而人的性格的个别特征被推到了次要的地位。
在这些悲剧形象身上体现出来的战斗性和乐观主义精神,正是作为革命的现实主义者艾青的人格的体现。
他把自己的献身精神和乐观主义精神完全糅合进他笔下的悲剧形象中去了。
他自己曾这样评价《吹号者》:“《吹号者》是比较完整的,但这好象只是对于‘诗人’的一个暗喻,一个对于‘诗人’的太理想化了的注解。”这首诗的最后一节充分体现了乐观主义精神和追求理想的执着信念:
是枣庄学院的同学们吗?如果是,看这里(^__^) ……
好看不?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的人学思想
文摘:
人的问题――本体的问题,是哲学乃至整个人文科学最基本的问题之一,许多人文科学的研究正是以本体的问题为基础而逐步展开的,作为文学研究一个分支的莎士比亚研究也不例外。威廉·莎士比亚以其人本主义思想而著称,他的哲学思想在其著作中表现得非常突出,深深地启迪了文艺复兴时期人们的思想。因此,要想深刻地理解莎氏作品中表现的哲学思想,就必须全面理解莎氏的人学思想。悲剧是人类掌握的最美妙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艺术的结晶。研究莎氏悲剧中的人学思想,无论在哲学方面,还是在文学方面,都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本文将研究莎氏四大悲剧中的人学思想。就人学研究人学,容易犯以偏盖全的错误,要研究莎士比亚人学,应首先找准一个正确可行的方向,因此本文从研究莎士比亚哲学的精神入手,确立莎士比亚人学研究的主要方向。任何哲学研究都是从探讨世界与人的本源开始的,莎士比亚人学研究也不例外,本文将以莎士比亚宇宙观为基础,进而演绎出莎氏在人性论、灵与肉以及人生终极目标等方面的观点,从而将莎氏的人学思想框架展现在读者面前。一、莎士比亚哲学的精神哲学是对人生的系统反思。人学是对哲学本体的研究,是哲学的核心。哲学的功用在于提高人们的精神修养,因此,在哲学中超道德价值要高于道德价值。然而,西方一向有重视超道德价值而又不忽略道德价值的哲学传统。莎氏正是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圣奥古斯丁和蒙田那里继承了这一传统,强调超道德价值的同时,又不忽略道德价值,这正是莎氏哲学的一大特色。在他的悲剧中,莎氏对世界上的许多事物抱着怀疑的态度。这种怀疑态度是怀疑主义与教条主义的区别。怀疑主义“并不否认人类认识真理的能力”,它指引人们“应坚持对每一个由经验得来的命题报怀疑态度并进行考证”。受赛克斯特斯·安培雷克思和蒙田的影响,莎氏在他的悲剧中流露出明显的怀疑主义倾向。四大悲剧中的哲学,是怀疑主义的哲学,是重视超道德价值而不忽略道德价值的二元哲学,这就是莎士比亚哲学的精神。莎氏在悲剧中表现出明显的超道德倾向,本文将侧重研究他的超道德怀疑主义人学。二、人与宇宙莎士比亚人学是从他的宇宙观演绎而来的。在宇宙观方面,莎氏借鉴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基督教宗教哲学家的观点。莎氏对柏拉图的宇宙生成论进行了细微的修改,他认为世界是有神依照自己的意愿创造得井然有序的,神创造了理性并将它置入灵魂,然后将灵魂置入肉体。莎氏关于世界起源的假说与基督教信仰非常相似,这也许是莎氏受到了伊丽莎白时期基督教影响的缘故。对于人类在宇宙的地位,莎氏抱着一种怀疑的态度。一方面,他继承了奥尔菲斯主义关于命运女神之轮的信念,认为命运之轮的转动决定人们的命运。另一方面,也强调,人类能够对自己的行为做出选择。从这种意义上来讲,莎士比亚的人类获得了一定的自由。在悲剧中,莎氏隐约地暗示,人类能够影响自己的命运,天理有时是与人们的行为一致的。同时,莎氏也指出天理的局限性。至于谁最终决定人的命运——神还是人类自己的行为,莎氏并未在他的悲剧中给出明确的答案,但是我们能够从中看到莎氏对于传统天理报应观念的疑惑,这也是他对历史发展的贡献。对于人类的认知能力,莎氏表示怀疑,虽然他未指出人类能否认识绝对真理,但倡议人们对事实要抱着疑问去验证。三、人性论通过对中世纪命运之轮理论和柏拉图宇宙生成论的修改,莎氏将更多的自由意识引入到人学之中。他认为,由于命运女神之轮永不停息的旋转,人们在宇宙中的地位并非固定,人无“先天人性”,即便世上存在人性,它也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莎氏相信,人性中的多数因素是善的。他将恶归结于人们自我意识的滥用。在恶的问题上,莎氏的观点有些矛盾:他相信神造世界,又认为恶是一种存在,并将恶归结于自由意识的滥用和自我约束的困乏,这显然与神的神圣性相抵触。 四、灵与肉在灵与肉方面,莎氏主要受到柏拉图和圣奥古斯丁的影响。莎氏认为,人的灵魂由各施其能的三个次灵魂组成。最低级的植物性次灵魂与动植物的灵魂类似,负责营养、生长、繁衍、死亡等本能性生理过程。二级次灵魂——敏感次灵魂有认知、理解、负责肉体和精神活动的功能。认知活动包括五种感官和一些常识性行为,即想象、幻想及记忆。这种活动包括肢体上的位移,也包括情感方面的因素。最高级的次灵魂有理性和意志功能,这是人类所特有的。以上三种次灵魂协同工作,指挥肉体的行为。灵魂的功能错乱会导致人们自由意识的滥用,产生恶行。莎氏认为,肉体是灵魂的附属体,服从灵魂指挥,没有灵魂的肉体是兽性的。 五、人的终极目标莎氏认为,做人是最重要的事情,人的终极目标就是成为有知识、有道德、积极向上、贡献社会的人。莎氏强调,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一个人应该正确地认识自我,养成优良的习惯,培养良好的品行,不过度追求名利,学会忍耐等等。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的人学,是系统化的怀疑主义哲学。莎氏人学中涉及到的大多数问题都是关于人与宇宙、人性、灵与肉、人生终极目标等根本性的问题,属于超道德的范畴,可见,莎氏四大悲剧中的人学是超道德为主的人学。尽管有其矛盾之处,但是,由于莎士比亚人学对中世纪传统观念提出了质疑,同时将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到超道德的崇高精神追求方面,因此它对文艺复兴时期社会的发展也起到了不可磨灭的推动作用。
不用写那么多啦,分别写性格缺陷就是了。
对西方文论中的悲剧理论的理解
在西方的众多理论家中涉及的思想中不乏“悲剧”的身影。悲剧最初渊源于古希腊,而世界最早的悲剧也是希腊悲剧,希腊的悲剧是从祭祀酒神的颂歌中产生的。著名的理论家亚里士多德曾经给悲剧下了一个比较全面的定义:“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模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亚里士多德从模仿方式、悲剧的情节、悲剧性格等多个角度来阐述自己的悲剧观念。
德国的古典哲学家黑格尔在联系西方文学史上许多悲剧作品对悲剧的定义进行了更为深入独到的探讨,提出了著名的悲剧冲突论。他的悲剧论是与冲突论相结合的,是两者的辩证统一体。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也曾提出了对悲剧的不同理论看法。叔本华说过:“悲剧以表出人生可怕的一面为目的,是在我们面前演出难以形容的痛苦,悲伤,演出那种邪恶的胜利,嘲笑着人的偶然性的统治,演出正直、无辜的人们不可挽救的失陷”,并由此“暗示着宇宙和人生的本来性质”。叔本华则从悲剧的现实意义出发来深入理解和阐述自己的悲剧论。
与叔本华同时代的另一位哲学家尼采的思想虽受叔本华的影响,但是他的悲剧观与在他之前的各个大师的观点又是不同的。他的悲剧观是从他的超越和征服自然现实为逻辑点而提出的。他坚持悲剧作为一种纯粹性的艺术来看待,并去探究悲剧的审美快感。
众多西方理论家对悲剧的观点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看法。但是无论是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观念,还是叔本华的悲剧观,或者是尼采的悲剧观,他们都是把个人对悲剧的感性认识结合理性认识的来分析理解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