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时代变迁中的“精神家园”

构筑时代变迁中的“精神家园”,第1张

一个社会的发展,既植根于物质基础,也取决于精神品质。诸如食品安全等问题,固然是监管问题,但同时也是良心考题;一些改革难题的背后,固然有利益纠葛,同时也有观念掣肘、勇气缺失。这也是为什么当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后,我们强调“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

新的一年开始了,在中国前行的快速路上,每个人都迈开了新步伐,有人为了房子车子,有人希望加薪升职,有人想换一部苹果手机,也有人只盼攒够孩子的奶粉钱……但有个问题却是共同的:身处这样一个急行军时代,我们的精神家园如何安放?

“心累”或许是当今许多人的集体感受。有时是生活的压力让人难以喘息,更多时候则是这样的自我诘问:“天天这么忙碌是为什么呢?”在我们的生活里,农忙之余是否只能打打麻将?扎堆抢购LV包是否就体现了身份?升官发财是否就是成功的唯一出口?当身体向着欲望一路狂奔,望尘莫及的精神又将经历怎样的挣扎?

还有多少人记得上世纪80年代的“潘晓之问”?源自两个青年的人生困惑,迅速引发全国范围的共同反思,第一次将“人为什么活着”,放在刚刚拉开改革大幕的中国来拷问,被称为“整个一代人的精神初恋”。几年后特区深圳的蛇口风波,与其说是改革律动在思想领域的某种信号,不如说是社会变动导致人生观价值观的深刻碰撞。而90年代关于人文精神的大讨论,更传递着知识分子对“精神危机”的强烈焦虑……

应当说,在30多年中国人重构物质世界的激昂乐章中,精神家园的观照自始相随,只不过始终未成主调。当“小悦悦事件”令人悲痛震惊、问题奶粉使得人人自危,当诚信、善良、安全感成为稀缺资源,今天的国人已不愿是“道德贫困”的旁观者。将这种集体焦虑上升为国家行动,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文化强国”命题,有着强烈的时代意义和充足的民意基础。

这的确是意味深长的一幕。马克思说,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宗教和哲学。如果说贫困年代过于强调精神力量,如果说怀念过去的“单纯”有些主观主义,同样也要看到,“仓廪食而知礼节”并非必然,物质丰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甚至还会因此带来更多变数。

西方学者所描述的“现代化后果”,同样是当下中国所面临的挑战。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熟人社会到陌生人社会、从血缘关系到公民国家,这种急剧的变化转型,释放了压抑的物质欲望,也带来了物质主义的膨胀;促进了社会的自由流动,却尚未形成新的公共意识;发展了现代化大生产的格局,但还没有建立新的信用体系。转型期的文化坚守、道德重构和灵魂安顿,并不比发展经济轻松多少。

王国维曾把人的能力分为“身体之能力”和“精神之能力”。同样,一个社会的发展,既植根于物质基础,也取决于精神品质。从这个角度,诸如食品安全等问题,固然是监管问题,但同时也是良心考题;一些改革难题的背后,固然有利益纠葛,同时也有观念掣肘、勇气缺失。这也是为什么当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后,我们强调“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为什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并被视为中国现代化的关键变量。

在时代的快速变迁中,如何寻回完整心灵那“丢失的一角”?如何重绘精神世界的和谐图景?哲学家赫勒曾经把“家”视作我们在文化和心理上由之开始,并经常向之回归的“坚实的位置”。与“现实家园”相比,“精神家园”生长着情感、智慧和力量,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凝聚着社会发展的共识。构筑时代变迁中的“精神家园”,关系到我们的国家能否拥有持久活力,我们的民族能否赢得世界尊重,我们的人民能否获得安定祥和。

爱国体现了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

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要在社会中生存,都要获取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都要寻求慰藉心灵的精神家园,这一切首先得之于祖国。

没有国哪有家,没有家哪有我——这看似平常的话语,道出了最深刻的爱国理由:国家是小家的寄托,更是个人的寄托;国家是物质利益的寄托,更是精神家园的寄托。失去祖国母亲的保护,个人就是无家可归的流浪儿。

扩展资料:

爱国的故事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楚怀王时的大臣,「博闻强志,明於治乱,娴於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 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因为他受到楚怀王的重用,引起上官大夫及令尹子兰的嫉妒,就在楚怀王及继位的顷襄王之前毁谤屈原, 楚王_而逐渐疏远屈原,而且也不采纳他的谏言,最后甚至将屈原放逐。

屈原满怀愤怒,落拓江湖,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后,怀石投汨罗江自尽,屈原死后数十年,楚国终因谗臣误国而为秦所灭。但是屈原这位忠而见疑的悲剧英雄还活在楚国百姓的心中。

意思是:情感里有了可以依靠的事物,使人不再感到过分不安和迷茫。

心灵:心灵是一个情感场,它通过各方面的情感表现出来,心灵不是捉摸不透的。通俗讲,心灵指人的思想感情(情感)。

寄托:本意是心灵的某种依靠,即在人郁闷、伤心、迷茫的时候需要安慰,却找不到身边真实的依靠时,心中那不切实际的,幻想的依靠。相对而言,有精神寄托的人更少会对生存状态感到迷茫,心底更踏实,因而更有利于人们获得相对高效率高品质的生活。

心灵有了寄托,是指一个人不再拘束在空虚无所依靠的环境之中,而是有了想法,有了归属感,有了重新奋斗的动力。心灵的寄托将负面情绪疏导至被寄托处,以缓解内心感到的不安,这是一种给精神的药剂。

扩展资料:

与“寄托”意思相近的词:

1、依靠:做动词时指凭借、靠别的人或事物来达到一定目的。做名词时指可以从中得到安慰或帮助的人或事物。

2、依赖:依靠别人或事物而不能自立或自给。指各个事物或现象互为条件而不可分离。

3、依附:依赖;附着;从属。

与“心灵寄托”意思相近的短语:

1、精神家园:心灵获得安慰地方精神寄托之所。

2、精神寄托:为了促进彼此间的联系,加强社会融合,让社会变的丰富多彩,不论是运动,聊天,还是诸如此类的事情,只要是具有社会性,都可以将它列入其中,也就是寄托的对象是多样化的。

人们口中的“家”并非指的是有一幢房子,房子里有几个人和你一起长久地生活。 这不叫做家的。

而我们现实里说的“家”就是指那种亲情的包围,也就是我们长久地跟父母兄妹待在一起,那种我们有“血缘”的不可分割的一种直接的关系。长此以往的,亲情就是我们所最为熟悉的,因为自出生开始,我们就拥有这种最牢靠的感情。

所有人都有亲情,但唯一例外的是,孤儿没有亲情。

而人的一生的精神领域里不单只有亲情,还有爱情与友情。这也就是人生的三大精神支柱。爱情是难以捉摸的,不像亲情那么牢固,那么稳定。爱情会像河流一样时不时地断绝,会像大海那样时不时地涨潮语退潮,无法用理性去判衡爱情。

因此在你获得爱情之后,你也可能会失去它,也许就是你获得后的下一秒。因此有人称这种“失去”为爱情的抛弃。而当你内心渴望爱情而不能够得到时,天天想念爱情而天天没有结果时,长久的,你就如被爱情所遗忘掉一般,被爱情淡忘了一样,始终渴望,始终没有。

而上面句子里所说的“家”并非亲情包围的那种氛围,也并非指的是那生活的所谓的房子,而是指一个人的“精神家园”。

精神家园也就是人的全部的情感世界的寄托,没有精神家园就是没有情感寄托,没有情感寄托就是没有心灵依赖,没有心灵依赖就是没有其他共同的灵魂的陪伴,也就是“孤单”。

而一个既没有亲情,又没有爱情的人,就是孤单的。

浮士德》是歌德的一部呕心沥血之作,是德语文学的一部代表之作,是有着欧洲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美誉的经典力作,同时也是一部旷世不朽的巨著和杰作。这种伟大的作品,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时代都会有不同的解读,并且往往常读常新、获益匪浅。本文即从一位接受者的角度出发,在分析浮士德形象的基础上,揭示出显型的浮士德精神和隐型的浮士德难题,从而清晰的诠释浮士德的一生是寻找精神家园的一次审美体验。

绿原在《浮士德》译本的前言中说:“不提到歌德,就写不成一部世界文学史;同时,不读《浮士德》,也难以理解歌德之所以是歌德。”诚然,《浮士德》是歌德的重要代表作,它与《伊利亚特》、《神曲》、《哈姆雷特》并列誉为欧洲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它是一部关于世界和人生的作品,具有形而上学的哲学意味,是“现代哲学的诗,又是诗的现代哲学。”《浮士德》的创作历时六十年之久,加之期间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歌德的思想也经历了几次升华,这一切,都集中的反映在这部巨著之中,使这部作品充满了深刻的哲理和无限的解读空间。以至于几百年后的今天,人们还在不停地对浮士德形象、浮士德精神以及浮士德难题等问题进行现代性解读和阐发,可见其意义之大、影响之广。

诗剧《浮士德》分上下两部,共计12111行,篇幅虽不算小,但毕竟有限。相比之下,它的魅力和影响力,却几乎无限、无穷。这是和作品丰富、复杂、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思想内涵分不开的。杨武能这样解释道“艺术形式方面,首先它是一部诗剧,同时具有戏剧和诗歌的特点。其次,它所跨的时间维度极大,剧情极富跳跃性,而更堪玩味和咀嚼。最后是对于象征这一艺术手段普遍、大胆和天才的运用。思想内涵方面,它是如此地丰富、深邃、复杂而又多层面,以至不同时代和不同民族的读者,人人都可以从中发现一些新的东西,以至一代一代的研究者,对它总是说不完,道不尽。”一个“说不完,道不尽”直是道出了《浮士德》研究的无限空间和价值性。

一、 浮士德形象

歌德的《浮士德》有一个特色便是象征手法的运用,这不仅仅涉及人物原型、文学意象、故事模型,而是贯彻全书,几乎无处不在。深刻的象征都带有朦胧性质,作品的含义也变得丰富,浮士德形象的多重含义便是一个显著的例子。在郑克鲁主编的《外国文学史》中分析了三个主要含义:“首先,浮士德在很大程度上是歌德的化身,他的追求与歌德的生活经历有很多相似,他追求的性格特征寄寓着歌德自己的生命活力。其次,浮士德又是西欧近代先进知识分子的象征,尤其是德国知识分子的理想化象征,他离经叛道,上下求索,不怕失败,反映了近代思想家不满足于现实,要将理论见诸实践,将人生艺术化的追求。再次,浮士德又是人类积极精神的象征,是新兴资产阶级巨人形象的象征。”这三重含义彼此之间又是相通的,浮士德是歌德本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他自己的生活体验为原型在作品中的投射,是个人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呈现,同时又添加了理想化元素,因此代表着更典型、更富有象征意义的先进知识分子甚至整个人类的积极精神形象。小而言之,浮士德身上浓缩了歌德本人一生的生活经历和思想体验;大而言之,浮士德又是一种精神的象征,这一形象揭示出人类自身存在的追求和发展必须通过现实的社会生活才能进行并得以实现的真理。杨武能在《术士·哲人·人类的杰出代表》一文中提出了“浮士德即歌德”的看法,他引用了歌德的话:他的所有作品“仅只是一部巨大的自白的一个个片段”,又承认自己常常进行“诗的忏悔”。并且进行了解释“诗剧的第一部中的浮士德体现了狂飙突进的精神,是青年时代的歌德;第二部中的浮士德体现了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精神,是到了魏玛以后的歌德;诗剧最后一幕,那位胸怀全人类、目光远大的老博士,可以讲正是老诗人和老哲人歌德。”杨武能的这种解释不能说不对,但容易使人陷入定性思维,直接导致主题先行,诱使读者在思考作品时对号入座,从而忽略了浮士德身上的一些潜在弱点同时也限制了对思维的探讨和深层意义的追寻。

浮士德形象正是在书斋、爱情、政治、艺术和事业五种追求的过程中展现出来并得到进一步彰显,他一方面作为象征代表的是歌德化身、先进知识分子形象、人类积极精神,这是下面我们将要讨论到的显型的“浮士德精神”,是一种自强不息、不断追求、永不满足的向上的一股力量;另一方面浮士德形象也是“普通人类的代表”,是歌德“庸俗市民”的流露,是普遍人性弱点的揭露,这就是浮士德人生追求中所遇到的“浮士德难题”,亦或称作“浮士德困惑”或“人生悖论情结”,在剧中是一种隐型的显现,却是一种不可忽视的现象。这显型的浮士德精神和隐型的浮士德难题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完整真实的浮士德形象,也表现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知识分子自强不息、不断追求、永不满足的精神理想,同时也暴露出他们身上灵与肉、感性与理性、个性自由与社会约束等二律悖反悖论,并且在此二重性中不断的实现超越自我、完善自我的过程。

二、 浮士德精神

在歌德的笔下,浮士德的探索是没有止境的,从来没有停留在一种思想或感情的体验上,而是不断地发展和变化。在《天堂序曲》里,歌德借上帝之口指出,阻挠人们向善的,不是人的过失,而是人的无为。“人的精神总是易于驰靡,动辄贪爱着绝对的安静;我因此要造出恶魔,以激发人们的努力为能”。天主认为,人在努力的时候,不可避免地要犯一些错误,这并不要紧,而是深信“一个善人只要他努力向上就不会迷失正途”。浮士德把《圣经》上“约翰福音”的第一句话“太初有道”改译为“太初有为”,就是强调了行动的重要性。只有行动,才能满足浮士德的追求,使他不断向善。“凡是自强不息者到头我辈均能救”,浮士德怀揣着行动和自强不息一路狂奔,为着幸福和理想而前进。覃小超在《论浮士德精神》一文中分析道“浮士德的一生是在不断的行动中度过的,他经历了书斋生活、爱情生活、政治生活、艺术生活以及其他事业的活动。当浮士德回顾自己一生的时候,心中产生了一股忧愁。他感到自己走了许多弯路,常常犯错误。但是,他没有象一个‘愚人那样把眼睛仰望着上天,以为有自己的同类高坐云端’;也没有象一个懦夫那样,贪图安逸,碌碌无为地生活;而是自强不息,不断地‘贪图’、‘求其实现’,使他的生活如同狂风暴雨一般。行动是浮士德一生中可以确定的、不变的规律,它是浮士德精神主要的,也是最根本的特征。”这里,浮士德否定了现实世界之外的“彼岸世界”,只相信自己的行动和自强不息才能使“人生之树常青”,意味着他开始走向现实生活。行动本身也代表一种精神,代表着不断追求、永不满足、自强不息,但这行动并不是一个单曲循环的过程,而是积极进取的。歌德说:“浮士德的行动是一个越来越高尚、越纯洁的努力,直到死亡。”浮士德并不是为了行动而行动,而是为了真理而行动,为了生活和自由而行动,“要每天每日去开拓生活和自由,然后才能作自由与生活的享受”。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读出浮士德精神的精髓所在,一种是显型的不断追求、永不满足的自强不息精神,一种是隐型的以仁爱为核心的追求善的人道主义精神。这种精神是和歌德所接受到与经历过的文艺复兴和启蒙主义相互联系的,也是感性与理性、灵与肉等二律悖反所达到的辩证统一和谐和。文艺复兴是人的解放、重新发现了人的价值,人本主义、人道主义得到了张扬,但同时也是“近代人失去了希腊文化中人与宇宙的谐和,又失去了基督教对一超越上帝虔诚的信仰。人类精神上获得了解放,得着了自由;但也就同时失所依傍,彷徨摸索,苦闷,追求,欲在生活本身的努力中寻得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启蒙运动彰显的是理性主义,是一种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而歌德正是这时代精神的伟大代表,“他表现了西方文明自强不息的精神,又同时具有东方乐天知命宁静致远的智慧”,因此,歌德把这种精神投射到剧中浮士德的人生追求中去,一方面他积极进取、不断追求、永不停留,向着真理、理想和自由而去追求;另一方面,不断追求的结果却是以一出出的悲剧收场,虽然结局是众天使解救了浮士德的灵魂,这只能说是善战胜了恶,一个集体的人类的胜利,对于个体的人来说,在这追求的过程中到底获得了什么意义与价值呢?这就不可避免的介入到这部诗剧给我们留下的浮士德难题上。

三、 浮士德难题

陈大夫在《关于<浮士德>的美学思考》一文指出“浮士德绝不是理想化的人物,而是一个有许多弱点并在克服弱点中前进的强者。”浮士德与魔鬼梅菲斯特的对立,是人的内心世界中理性和欲望的对立,这种冲突使浮士德陷入两难境地:“在我的胸中,唉!住着两个灵魂,一个想从另一个挣脱掉;一个在粗鄙的爱欲中,以固执的官能紧附于世界;另一个则努力超尘脱俗,一心攀登列祖列宗的崇高灵境。”这就是西方著名的“浮士德难题”:怎样使个人欲望的自由发展同社会和个人道德所必需的控制和约束协调一致起来——怎样谋取个人幸福而不出卖个人的灵魂。

歌德笔下的浮士德难题,不仅是浮士德个人的,也是西方近代社会的一个普遍问题,也包含对现代人精神困惑的一种思考和回答,因此,对浮士德难题的研究仍旧非常有意义和价值。我们在上文的浮士德形象分析中注意到,在其艰难探索的一生中,充满着诸如灵与肉、感性与理性、个性的自由与社会的约束、善于恶、理想与现实等矛盾,但这是二律悖反的矛盾,对立的两者没有孰是孰非。欲望、人性、自由是人与生俱来的,而道德、理性、社会约束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两者之间是对立的,不能追求某个方面的输赢,那样只会造成二元对立,而浮士德正是在不断的追求实现两者的统一。下面我们以灵与肉的关系为例探讨一下浮士德的寻求统一之路。

灵与肉的关系,既贯穿于整部《浮士德》之中,又在“爱情追求”中得到重点体现。在“知识追求”阶段,浮士德如康德一般沉溺于知识的海洋,皓首穷经,以期通过知识追求来把握宇宙和人生的奥秘,但这种只重精神而忽视实践的状态导致其精神危机,意欲自杀,幸亏他的“童年情感”抢救了他,也从此下定决心走出象牙塔,体验大千世界的美。从“知识追求”到“事业追求”这过程中,浮士德经历了一次一次的挫折,徘徊于一段又一段的感官欲望之中,但最终都以惊人的毅力追求着精神的超越。人生的意义究竟在于肉体的快乐和生活的享受,还是在于超凡脱俗、追求精神境界?浮士德以自己的行动告诉了我们他的选择:一方面对世俗感到厌倦、不满,要寻求高远的精神目标,另一方面又不能完全脱离现实生活,而达到精神目标的途径就是靠脚踏实地的生活实践,在追求灵与肉统一的前提下继续向前进发。灵与肉的关系是歌德时期所要关注和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黑暗的中世纪严重压制了个人感官欲望的追求,过分强调精神超越;文艺复兴以来,人们开始直面自我和基于肉体的自然欲望。无论是基督教禁欲观念还是文艺复兴的肉体解放思想,都没有能够很好的解决灵与肉的统一问题。浮士德形象的塑造告诉我们人是一个灵与肉的结合体,不能顾此失彼,这是一个悖论,但是还是要在这矛盾统一体中继续前进。

四 、 寻找精神家园

有的学者认为“因为死亡,人们为此自强不息、孜孜以求、代代袭传——这便是人类崇高的悲剧精神。浮士德精神正是这种悲剧精神、人类精神的形象化写照。”并且引用邱紫华的观点“人的最根本的精神就是悲剧精神。丧失了悲剧精神,也就丧失了人存在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笔者以为这种观点有失偏颇。诚然,浮士德的知识追求、爱情追求、政治追求、艺术追求和事业追求都没有达到自己预期的理想,但并不能就此说浮士德精神是这种悲剧精神的形象化写照,虽然二者都彰显着自强不息的精神。这是一种大而化之的表面相似性,是一种人类集体主义的自我牺牲,因此它掩盖了浮士德精神的内在意蕴和深层次人的、人生的意义及价值。董新祥在《浮士德形象与现代人的精神困惑》一文中指出“浮士德在‘灵’与‘肉’中困惑着,又由于‘灵’与‘肉’的相互作用而得到救赎。可以说‘灵’与‘肉’在浮士德的身上达到了辩证统一。”“灵”与“肉”可以看做二律悖反的两方面,在此文中,作者对“浮士德难题”进行了探讨,同时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这似乎对我们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一些线索,结果就在过程中。

杨必容在《论<浮士德>中的“人生悖论情结”及其消减方式》一文中用“人生悖论情结”解释“浮士德困境”,“人生悖论情结”即指“人性的悖论:人类欲望的不断膨胀,人与自身欲望的冲突和斗争;人生的悖论:个体的有限性无法超越时空的无限性;人的社会性悖论:人身在群体、社会之中,人的个性与自由必然受到社会组织中各种规则、等级的限制”,并指出“浮士德精神”是“人生悖论情结”最好的消减方式。这属于从古代优秀文化遗产中汲取营养来解决现下的精神困境问题,但是以“浮士德精神”来作为解决“浮士德难题”的答案未必妥当。从前面浮士德形象的分析到浮士德精神的揭示与阐发再到浮士德难题的内涵,我们可以看出,这几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起关联作用的。下面笔者提到的寻找精神家园,也是于此有莫大关联,可以说是有浮士德形象的影子,可以说有浮士德精神的追求,也可以说有对浮士德困境的一种解答。

歌德的《浮士德》是人类追求和寻找精神家园的一种艺术化表达,浮士德的一生是寻找精神家园的一次审美体验。寻找精神家园可以说是每个知识分子的责任与追求,这与人们的文化底蕴、怀旧意识、历史态度和精神文明发展状况是息息相关的,更是文学表现的一条主线。现在有多少人还在怀念周代礼仪社会、希腊城邦时代,更不用提大量的咏怀诗、咏史诗,精神家园是一个心灵的归属、精神的寄托,是“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无何有之乡”。正如宋虎堂所说“精神家园,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支柱,人类自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一直在寻找,现代人的渴望似乎更加强烈,精神家园也就在寻找中得到永恒,在寻找中获得一种审美体验。”精神家园是一种审美体验,在体验中得到永恒。有些宗教信仰者的精神家园就是彼岸的天堂,可歌德是泛神论主义者,他笔下的浮士德不断追求理想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寻找精神家园的过程。

在知识追求阶段,浮士德最初的精神家园是自己的书斋,皓首穷经的结果换来的却是埋首故纸堆,体验生活成了他要寻找的精神家园;在爱情追求阶段,他的精神家园是甜蜜的爱情;政治追求阶段,他的精神家园是“紫禁城”;艺术追求阶段,古典美化身的海伦是他的精神家园;事业追求阶段,大海则成了他建立伟大功勋的精神家园。一步步走来,他在不停地寻找着自己的精神家园,而在他寻找之前,他以为将要寻找的那个就是,于是他努力追求,最后天使带领他去了天堂,到了他的最后归宿地点。每一个人都有一个精神家园,但是每个人的精神家园却未必相同。浮士德就像整天推石头上山的西西弗斯一样,他的一生都在追求中体验,在探索中实践,是一种乐观的自强不息的追寻,毋宁说这追寻本身就是他的精神家园,因为他在这追寻中精神得到升华。尼采说过“人需要有一个目标,人宁可追求虚无也不能无所追求。”浮士德追寻的不是虚无,虽然他一直在追求,还没有追求到他的精神家园,也许他的精神家园就是天堂吧,如果不是那一定就是未来的“天堂”,生命不息,追求不止。

综上所述,在歌德的笔下,浮士德好似一位追寻精神家园的浪子,为了家园、远方、理想、真理、自由、生活而不断追求、自强不息,“浮士德形象”深深地印在每个读者的脑海里,“浮士德精神”流淌在每位读者的血液里,“浮士德难题”启发着每位读者的思考与反思,我们在一起分析作品中寻找着浮士德的精神家园,同时也在寻找着我们自己的“精神家园”。

  一天又结束了,我们对人和事情也有了新的看法,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日记了。在写之前,要先考虑好内容和结构喔!以下是我整理的你就是我的精神家园心情日记,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畅游璀璨的文化长河,你会被那闪烁的耀眼光芒锁定视线,那就是我们智慧的火花,我的精神家园。那里有美不胜收的景色,有雄壮悲昂的一腔赤诚忠心,有惊天地,泣鬼神的慨叹,有绵绵不断的悉绪,世界一切的景物和思绪似乎都蕴含在其中——美妙的诗歌。

 走过我精神的家园,首先看到“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美景,纯静,淡雅;“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当你在迷失方向时,心中豁然开朗的喜悦和兴奋;见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仿佛瞬间与大自然浑为一体,达到无我之境;王维走在边关的路上,看到的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丽塞外见光。

 诗人们的爱国忠心更是令人感动。“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望告乃翁。”的陆游,这是他的绝笔遗愿;“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体现了他旷达胸襟;“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壮志雄歌,是为英勇的壮士荆柯所歌唱,他舍弃了自己的生命为了抓住最后的一线希望挽救自己的国家,挽救人民。他堪称为真正的壮士。

 诗人们同时也在诗中寄托了他们的愁思,“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这是亡国之君阿后主的思绪。“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国破后的凄凉处境更加巨了内心的愁苦;“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写出诗人李清照的憔悴容貌;“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悉情如一江春潮,来势汹猛……

 人们在诗中,也体现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是古代劳动人民对爱情的追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对爱情的忠贞誓言;“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则是海枯石烂,矢志不渝的忠情;“问世间情为何物,那人却在灯火瓓珊处。”体现了爱情的朦胧和真爱的遥远……

 徜徉在精神的家园,咀嚼诗人的思绪,品尝他们的心情,感受他们的精神。

 美妙的诗歌,我精神的家园。

  精神家园是人类特有的家园。我们***人的精神家园,是由自己的理想信念、高尚情操、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所构筑的。在这座精神家园里,装着党性和民心,装着党和人民的事业。守住这方精神家园,对于坚持高尚的精神追求,保持***人的浩然正气,具有重要意义。

  现实中,我们很多党员干部,都能做到始终保持高尚的情操和追求。但也有一些人面对社会上的名惑、权惑、利惑,守不住自己的精神家园,将私欲放纵视为自由的乐园,常常从灯红酒绿中领略潇洒、从违法乱纪中寻求刺激,这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

  毛泽东同志强调:“人是要有点精神的。”之所以要有点精神,是因为精神虽不不像物质那样能给人以物欲的满足,却能像灯塔一样引领着我们前进,使我们在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而奋进中始终斗志昂扬,充满活力。

  守住自己的精神家园,对于我们***人来说,不单是个人的小事,而是关系到党的整体形象的大事。可以说,只有每个党员干部在权力、地位、名利等诱惑面前都经得起考验,才能永葆我们***人的政治本色。

  佛家曾有这样一个故事,说众僧在一杆幡旗下闭目打坐,有风吹来时,一个小和尚说“幡在动”,另一个说“不是幡动,是风动”,而老方丈则指出:“既非幡动,亦非风动,是心动。”意思是说,小和尚们并未专心致志于“打坐”而是在走神。力戒“心动”,可谓是佛家修身养性甚为重要的一个规矩。我们要守住自己的精神家园,也不妨借鉴佛家力戒“心动”的主张,尽量袪除自己的私心杂念。现实中,有一些贪腐者东窗事发后,往往百般哀怨,怨社会风气不好,怨物欲诱惑太多,怨行贿者手腕狡猾,等等。其实,“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在各种诱惑面前,你自己如果心不动,那就什么糖衣炮弹都打不倒你。

  俗话说,“人活一口气”,这“气”,应该主要是指精神之气、意志之气、守节之气。我们党员干部,一定要做人讲气节、做官讲官德、做事讲原则。无论何时,都要“富贵不*,贫贱不移,威武不屈”,守住自己的精神家园,用“慎微”、“慎独”的意识和“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精神,去抵挡和战胜各种不良诱惑,把自己的全部精力、热情和才能,都用到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而奋斗中去。

意思是:情感里有了可以依靠的事物,使人不再感到过分不安和迷茫。

心灵:心灵是一个情感场,它通过各方面的情感表现出来,心灵不是捉摸不透的。通俗讲,心灵指人的思想感情(情感)。

寄托:本意是心灵的某种依靠,即在人郁闷、伤心、迷茫的时候需要安慰,却找不到身边真实的依靠时,心中那不切实际的,幻想的依靠。相对而言,有精神寄托的人更少会对生存状态感到迷茫,心底更踏实,因而更有利于人们获得相对高效率高品质的生活。

心灵有了寄托,是指一个人不再拘束在空虚无所依靠的环境之中,而是有了想法,有了归属感,有了重新奋斗的动力。心灵的寄托将负面情绪疏导至被寄托处,以缓解内心感到的不安,这是一种给精神的药剂。

扩展资料:

与“寄托”意思相近的词:

1、依靠:做动词时指凭借、靠别的人或事物来达到一定目的。做名词时指可以从中得到安慰或帮助的人或事物。

2、依赖:依靠别人或事物而不能自立或自给。指各个事物或现象互为条件而不可分离。

3、依附:依赖;附着;从属。

与“心灵寄托”意思相近的短语:

1、精神家园:心灵获得安慰地方精神寄托之所。

2、精神寄托:为了促进彼此间的联系,加强社会融合,让社会变的丰富多彩,不论是运动,聊天,还是诸如此类的事情,只要是具有社会性,都可以将它列入其中,也就是寄托的对象是多样化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416604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1
下一篇2023-08-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