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中的断句法

翻译中的断句法,第1张

断句是英语同声翻译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技巧之一。所谓“断句”指的是在同传过程中将英语句子按照适当的语境进行切割并且翻译成汉语。断句虽说以“断”为名但是如何“接”得好才是英汉同传中断句的重中之重。

首先我们来看个例句:

I WISH TO THANK YOU /FOR YOUR VERY GRACIOUS /AND ELOQUENT REMARKS

(我要感谢您的非常盛情和雄辩的讲话)。

这句话应该是英汉同传中断句最基础的一句话之一了。这句英语句子的英语意思容易理解,通过直译就可以理解它所表达的汉语意思,而且英汉语序全部一致。对于初学者来说,这类句子处理得比较容易,初学者在刚刚接触断句之初可以以此来更好得摸索断句的方法。

然而,随着我们对断句学习的深入,就会发现在我们日后的学习过程和交流过程中这种基础句型是少之又少。尤其是在处理一些长句的时候,往往需要将英语句子先暗自翻译成汉语,然后将其切割成汉语的分句,然后再进行断句。我们伟大的汉语在经历过几千年的演变和创新,到如今的现代汉语有着言简意赅,层次分明的特点。在我们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要广泛吸取我们汉语的这种精华,使得英语句型可以更好得进行断句。

但是世间万物都是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的。同声传译中的断句和笔译二者之间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共同点是它们在进行同声传译的过程中都是吸取我们汉语中的精华进行工作。不同点主要在于笔译一般都是按照意群来划分显得更加自然,而同传由于客观环境和主观能动性的影响往往需要将句子进行情感的添加,才可以更好的将表达者的意思呈现给听者。

下面给大家举个例子来更好地理解这种差别:

例:I come to china/at an important time

(同传:我到中国来访问,正逢一个重要的时刻)

(笔译:我是在一个重要时刻来到中国的)

在这个句子中很明显同传增加了自己的情感和文化素养在里面,这样使得同传的感情表达得更加文艺。而笔译则是直接按照句子的意思来将句子进行断句并且直接翻译,这样让人们觉得更加自然和朴实。

下面我们来看看几句典型的例句:

1 They built the bridge/in two months

(同传:他们建这座桥,只花了两个月)

(比较笔译:他们花了两个月就建成了这座桥)

和前句一样,译员先先听到的部分先处理,然后加词衔接。考虑到这样断句引起了句子重心的转移,译员在处理中,用“只”字开始的短语代替笔译中的“就--”所表达意思,以弥补重心转移带来的损失,使同声传译的译文与笔译形成大致相同的意思。

2 Aristotle,/the greast of the ancient Greek wrists,/had written a work containing all the knowledge of his time

这句话可以译为:

亚里士多德,这位最伟大的古希腊作家,曾写了一部囊括同时代所有知识的著作。

或者这样翻译:

亚里士多德是最伟大的古希腊作家,曾写了一篇囊括同时代所有知识的著作。

(笔译:最伟大的古希腊作家亚里士多德曾写了一篇囊括同时代所有知识的著作)

严格来说,这两句译文重心都有一定程度的转移,前一句突出“这位”,后一句过分强调“亚里士多德是”。因此重心的转移经常是同声传译的一个难以弥补的缺陷,但是有限的重心转移一般都不会影响听众对原话的理解。

简而言之,在英汉同传中断句要减少主观能动性,多将语言置身于语境和意境之中进行断句和翻译,这样才可以打打提升英汉同传的数量和质量。

非常感谢你的来信,你让我每时每刻都很开心。

是的,亲爱的,我知道这首歌,如果你听到它,我想要你(feel like 有摸上去如同,想要,觉得好似的意思,我不知道应该是哪个意思,这里你就自己看着翻吧!结合一下实际情况。)非常感谢!

我想要你,真的……但令人郁闷的是……约会时我们能做些什么?你有什么建议(办法)吗?

我真的想你,你的爱 ……和你一样的情感(或者是:有你的感觉…………)

告诉我,我们能做什么, 在这种情况下我不能去(我不能从这里去),有很多事等着我去做,一月我就要在这里打理我的生意了……没有时间……

请告诉我的心……

(呵呵,以上仅做参考,最好你自己结合实际情况整理一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423152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2
下一篇2023-08-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