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修辞手法及表达的作用

各种修辞手法及表达的作用,第1张

导语:修辞手法有很多种,如比喻、拟人、夸张、反诘、比拟、对偶等,不同修辞手法的作用和表达效果也是不同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不同修辞手法有不同的作用。修辞手法都可以达到提高文章感染力,增强文章表达效果的作用,从而让文章更加生动、富有感染力。比如,比喻可以使事物形象,生动,突出事物的特点;夸张这种修辞手法可以鲜明地表达作者对事物的情感和态度,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语言生动性;比如排比可以增强语势,突出某事物某特征,表达作者的情感。

一、比喻

1、比喻:它是用某一具体、浅显、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说明另一种抽象、深奥、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方法。

作用:1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的事物解说,即打比方,帮助人深入理解。

2以具体、浅湿熟知的事物或道理为喻体,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不熟悉的事理,达到说得形象、生动、明白的目的。

3对事物进行比喻:

用比喻来对事物某某特征进行描绘和渲染,可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引发读者联想和想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并使语言文采斐然,富有很强的感染力。

4对道理进行比喻:

用浅显易见的事物对深奥的道理加以描述,化抽象为具体,化繁为简,帮助人们深入的理解。并使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文采。

比喻由三部分构成:〈1〉本体、〈2〉喻体、〈3〉比喻词。

比喻分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形式。

明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本体)如(喻词:像、似、若、犹、好像、仿佛)乙(喻体)。

暗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是(喻词:成、变成、成为、当作、化作)乙。明喻在形式上是相似关系,暗喻则是相合关系。

借喻:只出现喻体,本体与比喻词都不出现。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二、比拟

借助丰富的想像,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其形式特点是:事物人化,或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其作用是使所写人或物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比喻和拟人最大的不同在于比喻含有喻体,拟人没有。)

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

(1)拟人: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思想、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1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2用拟人化手法,使抽象事物具体化,使具体事物人格化,生动形象的表达了某某感情,使语言生动形象,富有强烈的感染力。

例句: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春》朱自清

(2)拟物(借物喻人):

把人比作物,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

例句:人群不顾一切,涌了上来。

把甲事物当成乙事物来写。

例句:她们看见不远的地方,那 (《荷花淀》孙犁)

三、借代

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有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

作用: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使文笔简洁精炼,语言富于变化和幽默感;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

借代种类: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全体、整体代部分。

部分代整体。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体事物。

例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 特征代本体。即用借体(人或事物)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去《故乡》

具体代抽象

例如:南国烽烟正十年。《梅岭三章》

工具代本体。

例如:等到惊蛰一犁土的季节,十家已有八户亮了囤底,揭不开锅。《榆钱饭》

专名代泛称。用具有

例如: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最后一次讲演》

借喻与借代的区别。

借喻是比喻的一种,被用来作比的两个事物之间有相似点,没有相关性,因而本体、喻体之间即使没有喻词像也可以加像字,换成明喻。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来替代所要表达的事物,本体与借体之间没有相似点,只有相关性,因而不能加像字换成明喻。例如,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究不过是苍蝇中的完美的苍蝇就是借喻,喻指那些反动的家伙。换成明喻,可以写成反动的家伙像苍蝇的形式。百年积弱叹华岁,八载干戈仗延安中的干戈、延安就是借代,干戈代抗日战争,延安代中国***,这是用具体的事物代抽象的事物,是不能换成明喻的。如用抗日战争像干戈,中国***像延安予以表述就闹笑话了。它们之所以能替代,是因为本体、借体有密切的相关性:干戈为武器,与战争有关;延安为革命圣地,与中国***有关。

四、夸张

对事物的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故意地夸大或缩小描绘的一种修辞方法。作用: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用言过其实的方法,突出事物的本质,或加强作者的某种感情,烘托气氛,引起读者的联想。

种类:

(1) 向上夸张(故意往大处、高处、多处、远处等方面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故意往多处说)

(2)向下夸张(故意往小处、少处、短处、弱处等方面说)一眨眼的工夫麦子就由青变黄了,收割的日子到了。(故意往时间短处说)

(3)超前夸张(故意把后出现的事说成是先出现的或者跟前者同时出现的)他酒没沾唇,心早就热了。

五、对偶

由结构相同、字数相等的一对句子或词组组成。作用:使文章整齐匀称,有高度的概括性,节奏感强,有音乐美,读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

(1)正对(上下两联是相似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互为补充、衬托。)

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2)反对(上下两联是相反或相对的两类事物,或一个事物的相反的两方面,互相对照、映衬)

例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斧头劈翻旧世界,镰刀

看洞中依然旧景,望窗外已是新春。

(3)串对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

例句: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因果)

若要人不知,除非已莫为。(假设)

六、排比

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和长度均类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

作用:加强语势、语言气氛,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或增强表达效果)。

(1)排比说理:使文章条理清晰,论述详尽、透彻、严密,语气强烈,无可辩驳。

(2)排比抒情:使文章将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并使文章音节铿锵,语势得到增强

(3)叙事排比:使文章深刻细致,层次清楚,表述全面,有一气呵成之感。

例句: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1)分句排比

声音绘制色彩,声音绘制形象,声音绘制感情。

(2)句子成分排比(多为词组)

你是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而在有些人却是出风头第一,休息第一与自己第一。

七、设问

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或突出所说的内容,把它用问话的形式表示出来。即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作用:引起注意,启发读者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

例句: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

八、反问(激问、反诘、诘问):

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反问句中。

作用:1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2突出思想,强调感情,分清层次,加强节奏感,在说理文中能强调论点。

例句: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

为加强语气,用疑问句方式表示确定的意思(用肯定表否定、用否定表肯定)。

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否定表肯定)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那里还有什么言语?(肯定表否定)

设问与反问的区别:

设问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而反问明确地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内容;设问主要是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而反问主要是加强语气,用确定的语气表明作者自己的思想。

九、反覆

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即根据表达需要,使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一再出现的方法。

例句:好像失了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

作用:主要运用在诗文中,起到反覆咏叹,表达强烈的情感的作用。同时,反覆的修辞手法还可以使诗文的格式整齐有序,而又回环起伏,充满语言美。

1.词语反覆。为凸显某种感情或某种行为,连续两次以上使用同一词语,达到强调的目的。

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鲁迅先生在这里多次使用沉默一词,表达自己对段祺瑞政府的愤怒和对民众觉醒的期盼之情。

2.词组或句子反覆。有时为了表达内容或者结构安排的需要,要连续两次以上使用同一个词组或句子。

例如:大山原来是这样的!月亮原来是这样的!核桃树原来是这样的!香雪走着,就像第一次认出养育她成人的山谷。(铁凝《哦,香雪》)

这里连续三次反覆使用原来是这样的,表明了香雪此时的快乐心情。

3.语段反覆。在诗歌和小说中最为常见。

反覆与排比修辞手法的区别

反覆和排比两种修辞手法都含有相同的词语,形式上相似,容易混淆,两者的区别关键在于其表达的侧重点不同。反覆是为了强调某个意思或突出某种情感而重复使用某些词语或句子,所要表达的侧重点在于重复的词语或句子上;排比则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使用,侧重点不在相同的词语上。

十、引用:

引用现成的话(成语、诗句、格言、典故等)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分为明引和暗引两种。

作用:使论据确凿充分,增强说服力,富启发性,而且语言精炼,含蓄典雅。

〈1〉明引(直接引用)。

例句: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2〉暗引(间接引用)。

例句:失败乃成功之母,你千万不要气馁。

十一、对比:

对比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辞格。

例如: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臧克家

运用对比,必须对所要表达的事物的矛盾本质有深刻的认识。对比的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应该有互相对立的关系,否则是不能构成对比的。

  借代的修辞手法

  借代的定义

  说话或写文章时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有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这种修辞方法叫借代。

  被替代的叫"本体",替代的叫"借体","本体"不出现,用"借体"来代替。

  借代的作用

  恰当地运用借代可以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语言的形象性,而且可以使文笔简洁精炼,语言富于变化和幽默感。

  恰当地运用借代可以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

  例如:①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有的人》)

  例①中的“石头”,通常用来作纪念碑的材料,这里借“石头”代纪念碑,含蓄地揭示出与人民为敌的反动统治者想名垂后世的美梦终将破灭。

  借代的运用

  借代的方法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部分代整体。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体事物。

  例如:②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

  例②用船的一部分“帆”代替船。

  二、特征代本体。即用借体(人或事物)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③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去……(《故乡》)

  ④旌旗十万斩阎罗。(《梅岭三章》)

  例③是特征代本体,因为杨二嫂长得细脚伶仃,故称之为“圆规”。例 ④ 是标志代本体,借“旌旗”代替军队或武装力量。

  三、具体代抽象。

  例如:⑤南国烽烟正十年。(《梅岭三章》)

  例⑤中的“烽烟”,原是古代边境用以报警的烟火,这里代指战争,把战争这个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了。

  四、工具代本体。

  例如:⑥等到惊蛰一犁土的季节,十家已有八户亮了囤底,揭不开锅。(《榆钱饭》)

  例⑥中的“囤”是装粮食的工具,用“亮了囤底”代指缺了粮:“锅”是做饭的工具,用“揭不开锅”代指没饭吃。

  五、专名代泛称。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⑦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最后一次讲演》)

  例⑦中第二个“李公朴”,代指不怕流血牺牲,为争取民主和平而战斗的人们。

  其他回答 按时间排序 按投票数排序

一、部分代整体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体事物

例如:②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

例②用船的一部分“帆”代替船

二、特征代本体即用借体(人或事物)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③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去……(《故乡》)

④旌旗十万斩阎罗(《梅岭三章》)

例③是特征代本体,因为杨二嫂长得细脚伶仃,故称之为“圆规”例 ④ 是标志代本体,借“旌旗”代替军队或武装力量

三、具体代抽象

例如:⑤南国烽烟正十年(《梅岭三章》)

例⑤中的“烽烟”,原是古代边境用以报警的烟火,这里代指战争,把战争这个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了

四、工具代本体

例如:⑥等到惊蛰一犁土的季节,十家已有八户亮了囤底,揭不开锅(《榆钱饭》)

例⑥中的“囤”是装粮食的工具,用“亮了囤底”代指缺了粮:“锅”是做饭的工具,用“揭不开锅”代指没饭吃

五、专名代泛称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⑦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最后一次讲演》)

例⑦中第二个“李公朴”,代指不怕流血牺牲,为争取民主和平而战斗的人们

  古今修辞前后意义变化不大,但是是现代修辞所涵盖的范围更广,在原来的基础上也增添更多种类。古代修辞一部分的含义更加广泛,如比喻。一部分逐渐式微,不再常用,如倒文。现代对修辞进行了扩充,增添了如博喻等。本质上扩充不多,只是做了详细的规范。

  1 比喻 也叫譬喻,是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把某一事物比为另一事物,把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把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

  2.借代 不直接写出要说的人或事物,而惜与之有密切关系的另事物代替。例如,“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江南春》),“红”代指“花”,“绿”代指“叫”。再如,“辛苦遭逢起一经,十戈寥落四周星”(文天祥《过零丁洋》).“干戈”,泛指兵器,这里代指战争。

  3.夸张 通过形象化的语言,把被描写的事物加以艺术地夸大或缩小,给人以强烈的、异乎寻常的感觉,从而增强诗歌的生动性和感染力,如“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

  4 比拟 把人当物来写或把物当人来写。前者称之为拟物.后者称之为拟人,如“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 兵”(姜夔《扬州慢》),使用了拟人的手法,连“废池乔木”都在痛恨金人发动的战争,何况于人!

  5 双关 是指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借助语音和语义的联系,使语句同时关涉两种事物,达到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修辞效果,如“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刘禹锡《竹枝词》),“晴”谐音“情”,一语双关。

  6 顶真 即用前句最末的词语作为后句的开头,上递下接,环环相扣。顶真能使句子联系紧密,能表达同环复沓的思想感情,增强节奏感。例如,“返咸阳,过宫墙;过官墙,绕同廊;绕同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监;泣寒监,绿纱窗;绿纱窗,不思量”(马致远《议宫秋》),首尾相接,句句蝉联,淋漓尽致地抒发了离人别后的伤感凄凉之情。

  7 反复 诗歌中重复出现某些句子,可以加强语势。反复可以强调某个意思,突出某种感情,渲染某种气氛,使读者获得深刻的印象,如“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问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占》),“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两句间隔反复,是曲中之眼。

  8 对偶 用字数相等、结构相似、意义相对的组短语或句子来表达相关或相反的意思。例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 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这四句是诗中的颔联与颈联,对偶很是工整。诗人的羁旅愁思与孤独之感,像落叶和江水一样,推排不尽,驱赶不绝,情与景达到了完美结合。

  9.排比 是指三个或三个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排。它可使诗歌节奏感加强,增强语势,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例如,“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问,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汉乐府《江南》), 后四句以排比的句式,铺排渲染,捕绘出鱼儿们倏忽往 来、活泼嬉戏的动态,衬托出采莲少女的活泼可爱及愉快心情。

  10 通感 是指运用具体生动的语言,通过变换感觉角度来描述事物性状和情貌。例如,“绿杨煳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玉楼春》),这一句的妙处,在于用听觉的“闹”来表现视觉感受,呈现出杏花盛开、春意盎然的景象。又如“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王实甫《西厢记》), 者描写霜林时,巧妙地把视觉的“秋叫红”与人的感觉“醉” 沟通起来,情趣隽水,耐人寻味。

  11 层递 是指把事物按由小到大、由短到长、由低到高、由轻层层递进的格式。例如,“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蒋捷《虞美人·听雨》),这首词按照“少年、壮年(中年)、老年”这人生发展顺序,抒写了作者在不同人生阶段听雨的感受;少年不请十世事,故听雨歌楼柔情蜜意;壮年感时伤世,故听雨客州悲愤难抑;老年饱经风霜,故听雨僧庐遁世不惊。这可说是词人对自己一生经历形象化的概括和总结。现在修辞手法更为简洁已概。

借代。用你的萨克管指代你的音乐。

  借代,顾名思义便是借一物来代替另一物出现,因此多数为名词。使用时,必须考虑替代的正当性与通用性,尽量不要化简为繁,并且要让文义通顺。并且,此时的借代一般是类似于以小见大,用小事物来反映大的局面或情况,使句子形象具体。通俗的说,借代是一种说话或写文章时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的修辞方法。被替代的叫“本体”,替代的叫“借体”,“本体”不出现,用“借体”来代替。

  陈望道的《修辞学发凡》第一次明确地将借代定义为:“所说事物纵然同其他事物没有类似点,假使中间还有不可分离的关系时,作者也可借那关系事物的名称,来代替所说的事物。如此借代的,名叫借代辞。” 传统修辞学将借代辞格定义为根据修辞需要,临时以相关的人或事物代替本来的人或事物的修辞格,叫做借代;逻辑思维将借代定义为借代是同一个概念域中邻近概念之间的临时替换。这种定义是建立在对借代辞格产生的心理基础的认之上的,是对借代更为理性的定义。与传统定义相比,这个定义仍然包涵相关性、临时性、本体与借体的替换三个因素,而概念可以是名词概念、动词概念,也可以是形容词概念,以“概念”的替换代替“名称”的替换,弥补了传统定义容易让人误解为借代只是名词间替代的不足。

借代的方法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部分代整体

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体事物。

例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

用船的一部分“帆”代替船;

例如: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答谢中书书》)

用鱼鳞代替鱼。

特征代本体

即用借体(人或事物)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旌旗十万斩阎罗。(《梅岭三章》)

是标志代本体,借“旌旗”代替军队或武装力量。

具体代抽象

例如:1南国烽烟正十年。(《梅岭三章》)

例1中的“烽烟”,原是古代边境用以报警的烟火,这里代指战争,把战争这个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了。

工具代本体

例如:1等到惊蛰一犁土的季节,十家已有八户亮了囤底,揭不开锅。(《榆钱饭》)

例1中的“囤”是装粮食的工具,用“亮了囤底”代指缺了粮;“锅”是做饭的工具,用“揭不开锅”代指没饭吃。

专名代泛称

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1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最后一次讲演》)

例1中第二个“李公朴”,代指不怕流血牺牲,为争取民主和平而战斗的人们。

以结果代原因

例如:令人捧腹

捧腹是捧着肚子,捧腹的原因是出现笑话或令人发笑的东西。以“捧腹”的结果代之“笑话”等令人发笑的原因。

形象代本体

例如:上面坐着两个老爷,东边的一个是马褂,西边的一个是西装。

与借喻的区别

借代与借喻有相近的地方,都是用一事物代另一事物,但它们的性质却完全不同。

借喻是喻中有代,借代是代而不喻;

借喻侧重相似性,借代侧重相关性;

借喻可以改为明喻,借代则不能。

借代的本体与借体之间有实在的关系,一般地说,这种关系还是相当密切的;

借喻的本体与喻体是本质不同的事物,人们不过根据它们之间具有的相似点,通过联想把它们联系起来。

借代,顾名思义便是借一物来代替另一物出现,因此多数为名词。使用时,必须考虑替代的正当性与通用性,尽量不要化简为繁,并且要让文义通顺。并且,此时的借代一般是类似于以小见大,用小事物来反映大的局面或情况,使句子形象具体。通俗的说,借代是一种说话或写文章时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的修辞方法。被替代的叫“本体”,替代的叫“借体”,“本体”不出现,用“借体”来代替。

借代的定义

陈望道的《修辞学发凡》第一次明确地将借代定义为:“所说事物纵然同其他事物没有类似点,假使中间还有不可分离的关系时,作者也可借那关系事物的名称,来代替所说的事物。如此借代的,名叫借代辞。” 传统修辞学将借代辞格定义为根据修辞需要,临时以相关的人或事物代替本来的人或事物的修辞格,叫做借代;逻辑思维将借代定义为借代是同一个概念域中邻近概念之间的临时替换。这种定义是建立在对借代辞格产生的心理基础的认之上的,是对借代更为理性的定义。与传统定义相比,这个定义仍然包涵相关性、临时性、本体与借体的替换三个因素,而概念可以是名词概念、动词概念,也可以是形容词概念,以“概念”的替换代替“名称”的替换,弥补了传统定义容易让人误解为借代只是名词间替代的不足。

借代的作用

恰当地运用借代可以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语言的形象性,而且可以使文笔简洁精炼,语言富于变化和幽默感。 恰当地运用借代可以引人联想,使语句拥有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 例如:①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有的人》) 例①中的“石头”,通常用来作纪念碑的材料,这里借“石头”代纪念碑,含蓄地揭示出与人民为敌的反动统治者想名垂后世的美梦终将破灭。

借代的运用

借代的方法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部分代整体

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体事物。 例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 用船的一部分“帆”代替船。

特征代本体

即用借体(人或事物)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1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去……(《故乡》) 2旌旗十万斩阎罗。(《梅岭三章》) 例1是特征代本体,因为杨二嫂长得细脚伶仃,故称之为“圆规”。例2是标志代本体,借“旌旗”代替军队或武装力量。

具体代抽象

例如:1南国烽烟正十年。(《梅岭三章》) 例1中的“烽烟”,原是古代边境用以报警的烟火,这里代指战争,把战争这个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了。

工具代本体

例如:1等到惊蛰一犁土的季节,十家已有八户亮了囤底,揭不开锅。(《榆钱饭》) 例1中的“囤”是装粮食的工具,用“亮了囤底”代指缺了粮;“锅”是做饭的工具,用“揭不开锅”代指没饭吃。

专名代泛称

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1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最后一次讲演》) 例1中第二个“李公朴”,代指不怕流血牺牲,为争取民主和平而战斗的人们。

借代与借喻的区别

借代与借喻有相近的地方,都是用一事物代另一事物,但它们的性质却完全不同。 借喻是喻中有代,借代是代而不喻; 借喻侧重相似性,借代侧重相关性; 借喻可以改为明喻,借代则不能。 借代的本体与借体之间有实在的关系,一般地说,这种关系还是相当密切的; 借喻的本体与喻体是本质不同的事物,人们不过根据它们之间具有的相似点,通过联想把它们联系起来。

借代的种类

1喻借,即比喻性借代。其真义与借义之间的语意关系是相似。 2旁借,即非比喻性借代。其真义与借义之间的语意关系不是相似,而是其它关系。

什么是借代

借代是用与人或事物有关的东西来代替人或事物,被代替的事物叫“本体”,用来代替的事物叫“借体”。

例如:

你要是爱细腰粉腿,就有跳舞场。(茅盾《现代化的话》)

“细腰粉腿”就是借代修辞格,指舞女。

如果首长一句话不讲,扔下“有线”,全用“无线”去了,那我们才受不了呐。(徐怀中《西线轶事》)

“有线”“无线”分别借代“有线班的战士”、“无线班的战士”。

借代的类型

①特征、标志代本体:用借体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的名称。例如:

“你先猜猜,你们的英雄战士‘北京’,也就是薛凯华烈士……”高干事非常神秘地望着我,“你猜他的爸爸是谁?”(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环》)

这里是用薛凯华的籍贯“北京”代指薛凯华。

②专名代范称: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代替本体的名称。例如:

方鸿渐从此死心不敢妄想,开始读叔本华……(钱钟书《围城》)

这里是用叔本华代指他的作品。

③具体代抽象:用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代替抽象的事物。例如:

人民浴血奋战赢得的胜利,又将为血泊所淹没。中国往何处去?(刘白羽《红太阳颂》)

具体的“血泊”代指抽象的战争。

④部分代整体: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替本体事物。例如:

春天,树木开花了,是晴明暖和的天气,早晨大路上还充满了褴褛的衣服和光赤的脚。(巴金《能言树》)

“褴褛的衣服和光赤的脚”代指穷人。

⑤结果代原因:用事情所产生的结果代替本体事物。例如:

林先生早已汗透棉袍。虽然累得那么着,林先生心里却很愉快。(茅盾《林家铺子》)

“汗透棉袍”是累的结果。

借喻和借代

借喻和借代这两种修辞方法所以容易混淆,是因为这两种修辞方法的本体都没有出现,而只出现了喻体或借体。例如:

①满天里张着个灰色的幔,看不见太阳。

②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这两个句子中的“幔”和“一针一线”的本体分别是“乌云”和“群众的东西”。①句中的“幔”和②句中的“一针一线”,从形式上看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况且又没有本体,所以,很难一下子就搞清楚它们是“借喻”中的喻体还是“借代”中的代体了。

借喻和借代的区别一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

首先,借喻和借代的构成基础不同。借喻是靠“相似点”把本体和喻体联系起来的,借代却是靠“相关性”把借体和本体联结在一起。如

①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

这句话中的“毒蛇猛兽”说的是剥削阶级,“毒蛇猛兽”和“剥削阶级”是两个根本不同的事物,但“毒蛇猛兽”吃人的特点与“剥削阶级”剥削劳动人民的特点是相似的,作者就是抓住了它们的这一相似点构成了一个比喻,使人们形象地了解了剥削阶级的本质特点。

②“阿义可怜——疯话,简直是发了疯了。”花白胡子恍然大悟似的说。

这里的“花白胡子”与长着花白胡子的人紧密相关,所以构成了借代。

其次,借喻和借代的作用不同。借喻是靠“喻”使语言生动形象的,借代则是靠“代”将事物的某一相关部分的特征拿来代替本体使形象突出、语言生动的。例①中的“毒蛇猛兽”吃人的情况是人们所熟悉的,用它来比喻剥削阶级吃人的本质,人们就容易理解剥削阶级的本质特点了。例②中的“花白胡子”是长着花白胡子的那个人的突出特征,用“花白胡子”来代替那个人,就更能使那个人形象突出,语言也显得生动活泼。

借喻和借代有区别也有联系。请看下面一段话:

“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在这里,作者说杨二嫂的形象像一个“细脚伶仃的圆规”,这是一个十分形象传神的比喻,比喻的结果也为构成下文的借代创造了条件,下文便直接称杨二嫂为“圆规”了。就其关系讲,比喻为借代创造了条件,借代是借助比喻而进行的。

上文的“圆规”可以说是借喻,也可以说是借代,因为它具备了借喻特点的同时,也具备了借代的特点,杨二嫂的形象与“圆规”之间既有“相似点”又有“相关性”,融二者于一身,但这种情况并不多见,只有在用特征代本体的借代中才有可能出现。

借代是用与人或事物有关的东西来代替人或事物,被代替的事物叫“本体”,用来代替的事物叫“借体”。

例如:

你要是爱细腰粉腿,就有跳舞场。(茅盾《现代化的话》)

“细腰粉腿”就是借代修辞格,指舞女。

如果首长一句话不讲,扔下“有线”,全用“无线”去了,那我们才受不了呐。(徐怀中《西线轶事》)

“有线”“无线”分别借代“有线班的战士”、“无线班的战士”。

借代,顾名思义便是借一物来代替另一物出现,因此多数为名词。使用时,必须考虑替代的正当性与通用性,尽量不要化简为繁,并且要让文义通顺。并且,此时的借代一般是类似于以小见大,用小事物来反映大的局面或情况,使句子形象具体。通俗的说,借代是一种说话或写文章时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的修辞方法。被替代的叫“本体”,替代的叫“借体”,“本体”不出现,用“借体”来代替。而借代句,就是指运用了借代手法的句子。

借代

编辑

借代的方法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部分代整体

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体事物。

例如:②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

例②用船的一部分“帆”代替船。

特征代本体

即用借体(人或事物)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③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去……(《故乡》)

④旌旗十万斩阎罗。(《梅岭三章》)

例③是特征代本体,因为杨二嫂长得细脚伶仃,故称之为“圆规”。例 ④ 是标志代本体,借“旌旗”代替军队或武装力量。

三、具体代抽象

例如:⑤南国烽烟正十年。(《梅岭三章》)

例⑤中的“烽烟”,原是古代边境用以报警的烟火,这里代指战争,把战争这个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了。

工具代本体

例如:⑥等到惊蛰一犁土的季节,十家已有八户亮了囤底,揭不开锅。(《榆钱饭》)

例⑥中的“囤”是装粮食的工具,用“亮了囤底”代指缺了粮:“锅”是做饭的工具,用“揭不开锅”代指没饭吃。

专名代泛称

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⑦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最后一次讲演》)

例⑦中第二个“李公朴”,代指不怕流血牺牲,为争取民主和平而战斗的人们。

比喻的三种形式是什么

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借喻。

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是修辞学的辞格之一。也叫"譬喻"、"打比方",中国古代称为"比"、或者"譬(辟)。著名文学理论家乔纳森·卡勒为比喻下的定义:比喻是认知的一种基本方式,通过把一种事物看成另一种事物而认识了它。也就是说找到甲事物和乙事物的共同点,发现甲事物暗含在乙事物身上不为人所熟知的特征,而对甲事物有一个不同于往常的重新的认识。依据描写或说明的方式比喻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博喻、倒喻、反喻、缩喻、扩喻、较喻、回喻、互喻、曲喻十二种。

结构

构成比喻内容上有三个要素:一是思想的对象,即本意;二是另外的事物,喻意;三是两事物的类似点,(共同处和相似处)。文辞上分为三个成份,即:本体 (被比喻的事物或情境)、喻词 (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喻体 (打比方的事物或情境)。有的辞书又将其构成增释到四个成份,即:本体、喻体、喻词和喻解。基本以3部分为主。

作用

1、用比喻来对某某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和渲染。可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以此引发读者联想和想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并使语言文采斐然,富有很强的感染力。使语言生动形象,还可以使深刻的、抽象的道理浅显、具体地表达出来。

2、进行说明或讲道理时,不叫"比喻",而叫"打比方"。用浅显易见的事物对深奥 的道理加以描述,化抽象为具体,化繁为简,帮助人们深入的理解。并使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文采。

使用比喻手法时 要注意:

⒈ 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性质不同的两类事物;

⒉ 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另外,所使用的喻体要常见、易懂;比喻要贴切;要注意思想感情。

区别

比拟是喻体和喻词都不出现,但是保留喻体的特征,让它直接加在本体上。使本体具有了人或物的某种特征或情态:从形式上来看是--本体N(名词)+V(动词)或adj(形容词) ;而比喻的形式一定是--本体N(名词)+比喻词+喻体N(名词)。注:借喻不出现本体和比喻词实际上是可以还原成明喻的,实质相同。

形式

比喻按三个部分的异同和隐现来看,其基本类型有三种:

明喻、暗喻、借喻;

除此三种基本类型之外,根据比喻的三个部分的结合情况,其变化形式有:

博喻、倒喻、反喻、缩喻、扩喻、较喻、回喻、互喻、曲喻。

明喻

本体、喻词和喻体同时出现。常用的喻词有:像、就像、好像、好比、好似、恰似、如、有如、犹如、仿佛

例子:

他(本体)动也不动,彷如(喻词)石像(喻体)。

叶子(本体)出水很高,像(喻词)亭亭的舞女的裙(喻体)。(朱自清《荷塘月色》)

隐喻(又称暗喻)

本体、喻体同时出现,但用「是」、「成」、「成为」、「变为」等系词代替「像」一类的喻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424523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2
下一篇2023-08-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