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物寄情包括隐喻和象征两种手法吗

托物寄情包括隐喻和象征两种手法吗,第1张

是的,托物寄情包括隐喻和象征两种手法。

1、隐喻是通过比喻的方式将客观事物和主观情感联系起来,以达到情感表达的目的。在托物寄情中,常用隐喻来暗示作者的情感,例如“杜鹃花开时,人们就知道春天来了”,杜鹃花在这里就是隐喻了春天的到来,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2、象征是通过某一符号或形象代表某种特定的意义或情感,以达到情感表达的目的。在托物寄情中,常用象征来表达作者的情感,例如红旗像火一样燃烧,红旗在这里就是象征了革命精神和热情,表达了作者对革命事业的热爱之情。

3、因此,托物寄情的表达方式不限于隐喻或象征,还可以使用其他手法,但隐喻和象征是其中比较常见的表现方式。

  [基金项目] 安徽财经大学青年科研项目(ACKYQ0830)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姜媛媛,女,山东曲阜人,安徽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文学硕士,研究方向:语用学、认知语言学。

  英汉习语的概念隐喻阐释

  ○姜媛媛

  (安徽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

  [摘 要] 习语是使用该语言的整个民族智慧的结晶,是语言的浓缩,体现了人们的认知方式,具有承传

  性。本文介绍了习语的相关定义,并从概念隐喻的角度对习语进行了分析,证明了习语的意义的理据性。

  [关键词] 习语; 认知; 概念隐喻

  中图分类号: H313 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 - 8610 (2009) 03 - 0085 - 03

  习语是语言的瑰宝,是语言的精华,作为语言艺

  术的精华沉淀了大量的文化因素,体现着该语言文

  化的特点,是人民智慧的结晶。习语,也有人将其称

  之为成语或俗语。恰当地使用习语,可以使人们的

  表达更加精练、生动、形象,往往收到言简意赅的效

  果。习语的掌握水平往往被看做语言习得与否的重

  要标志之一。习语还是语言信息功能和美学功能的

  有机结合,因此有必要对习语进行更多的研究。

  传统上人们认为习语的意义是不可分析的,是

  “死喻”,强调其意义的任意性。本文将从概念隐喻

  的角度对英汉习语进行分析,并认为习语意义是有

  理据的,是与人们的认知经验密切相关的。

  一、习语的内涵及外延

  习语,英语称为idioms,从广义说来看,习语是

  在长期的语言实践过程中形成且久经沿用的特殊固

  定词组或语句,包括成语、谚语、俗语、箴言、格言、惯

  用语等语言单位。

  (一)汉语习语

  汉语中的习语俯拾皆是,且多半是四字格成语。

  就本质而言,这种“四字格成语”就是习语,无非是

  我们中国人的习惯说法而已[ 1 ]。因此,我们可以将

  汉语中的习语与成语一词看作同一概念。根据《现

  代汉语》的解释,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形

  式简洁而意思精辟的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汉语的成

  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例如: 水深火热、一箭双

  雕。当然,汉语习语或成语也不止“四字格成语”,

  还包括像“戴高帽”、“穿小鞋”之类的三字格熟语,

  歇后语如:孔夫子搬家———尽是书(输) ,谚语如:巧

  妇难为无米之炊。

  (二)英语习语

  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 of Current

  English (1974)把idiom分为两义:

  ( 1 ) language of a peop le or country, specific

  character of this

  一个民族或国家的语言,这种语言的特殊之点。

  (2) ( gram) succession of words whose meaning is

  not obvious through knowledge of the individual mean2

  ings of the constituent words but must be learnt as a

  whole [语法]连串之词表示整体意义而不表示各单

  个意义者。

  如give way (退让,不能支持) , in order to (为

  了) , be hard put to (为难,陷入困境)等。以上两义

  只有第二义相当于成语。

  二、传统与认知语言学派对习语的观点

  (一)传统语言学派对习语的观点

  在语言学家、心理学家对习语的研究中,习语的

  可分析性占有非常突出的地位。持不可分析性观点

  (K·vecses, Szabo称之为“传统观点”[ 2 ] )的人认为

  习语的语义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其语义已无

  法从构成习语的各个词的语义中推测出来,而各个

  词在组合中也相应丧失了它们原来在语义上的独立

  性,这类习语被称之为无理据习语。传统观点还认

  为习语是一种“死喻”( dead metaphor) ,是约定俗成

  的习惯用法,由于习语意义的不可分析性使得习语

  成为语言学习过程中的一块绊脚石。然而,这种传

  统观点正逐渐受到挑战。以Carter和McCarthy 为

  代表的传统观点认为,习语只是一种纯语言现象,主

  张从词汇、句法及篇章特点等语言层面来进行分析。

  可以看出,传统观倾向于将习语的认知置于纯语言

  层次,认为习语是独立于人的概念系统及常规只是

  — 85 —

  语文学刊 2009年第3期

  之外的,忽视了习语研究的认知本质。

  (二)认知视角下的习语

  认知语言学对语言的任意性提出了疑问,认为

  语言的共性说明语言不完全是任意的,而是受到认

  知环境、生活环境、认知能力和社会环境的制约,在

  很大程度上是有理据的。尽管语言符号在基本范畴

  等级上、在不可分析为更小单位的词素上有一定的

  任意性,或者有些已经丧失了理据,但是在构成上位

  或下属范畴的词语或词组及在构成更大的语言单位

  短语和句子的过程中是有动因的、有理据的、可论证

  的。只是其动因和理据不在于语言形式直接反映外

  部世界的事物,而是反映人对世界的认知方式,即语

  言形式相对于人的认知结构来说不是任意的。语言

  是由人的认知、社会文化及其语用因素促动的符号

  系统作为语言一个重要部分的习语亦是如此[ 3 ]。

  鉴于传统观点对习语研究的局限性,认知语言

  学家对习语从认知的角度进行了研究。在下文中我

  们将从概念隐喻的角度对其进行进一步的介绍。

  三、习语的隐喻研究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是受规则支配的体系,人

  们学习和掌握习语不能只靠单纯记忆、模仿,还应该

  尽量理解习语的隐喻概念,注意习语的组成成分与

  习语整体意义的内在联系,使自己具有创造性活用

  习语的能力。

  (一)概念隐喻理论基础

  概念隐喻就是两个认知域—源域和目的域—之

  间的映现和对应。源域( source category)多为人们

  熟悉的有形的具体概念和范畴, 而目的域( target

  category)则多为陌生的抽象的难以定义的概念和范

  畴。例如,概念隐喻TIME IS MONEY中,MONEY

  是源域, TIME是目的域,源域所具有的特征通过隐

  喻概念传递给目的域,由此人们可以说“花时间”,

  “浪费时间”,“节约时间”。

  值得一提的是,一个隐喻概念也是通过不同的

  词语来表达,这些表达方式称为“隐喻表达”(meta2

  phorical exp ression) 。大量的证据表明概念隐喻存

  在于人们的认知体系之中。据Lakoff & Johnson统

  计,普通语言中, 70%以上的表达方式是源于概念隐

  喻。由此,他们提出日常生活中充满隐喻,隐喻“不

  仅是语言表达思想经济有效的手段,更重要的还是

  思维和认知的工具”[ 4 ]。

  Lakoff的概念隐喻给我们的启示是:人类的认

  知体系首先是一个充满隐喻性思维的体系,而思维

  过程中所示用的概念隐喻能以已知喻未知,以简单

  喻复杂,以具体喻抽象。那么,具体说来,概念隐喻

  是如何为一些习语提供语义理据的呢

  (二)基于概念隐喻的习语认知推理

  The boss is up in arms about the company’s poor

  sales record in the past few years

  该句中, to be up in arms的意义是通过源域概

  念“人通常会因情绪亢奋而举起双臂,抖动拳头”的

  实体意义映射到目的域“ANGER IS UP”的概念认

  识而被理解为to be angry,在这里,“ANGER IS UP”

  被称为概念隐喻,因而依据这一类似机制,下面各句

  中习语所体现的概念隐喻分别是:

  (1)Mrs Smith sobbed her heart out at the news

  of hermother’s death

  THE HEART IS USED - UP RESOURCE: 听到

  母亲去世的消息史密斯太太哭得死去活来。

  (2) Intellectuals have certainly come up since the

  open policy reformation H IGH STATUS IS UP:改革

  开放以来,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无疑有了很大提高。

  ( 3 ) The fire between them finally went out

  LOVE IS FIRE:他们之间的爱火最终熄灭了。

  (4) The house changed hands many times POS2

  SESSION IS HOLD ING SOMETH ING IN THE HAND:

  这幢房屋多次易主。

  上述例句说明,概念隐喻充当着两个彼此独立

  且截然不同的概念域之间的媒介,概念意义之间的

  关联是客观事物在人的认知领域里的联想。因此,

  解读“sobbed her hear out, come up, fire⋯ went out,

  changed hands”的意义要远比“used - up resource,

  high status, possession”等意义复杂。假如我们从概

  念隐喻所构成的思维体系与习语喻义之间的相互作

  用来分析习语,那么,理解这类习语自然以概念隐喻

  作为基础。

  另外,Barcelona指出概念结构是语言的心理体

  现,是词义运用的基础,是把语言和认知对应起来的

  中间层次[ 5 ]31 - 58。为了进一步揭示概念隐喻的认知

  表征,我们还可以从概念映射的动态过程着手,即概

  念结构的实体性对应与认知性对应加以对比分析。

  实体性对应是指源域和目的域中概念的静态意义对

  应。

  例如,习语“to sp it fire”的一般意义是“to be an2

  gry”,是根据概念隐喻ANGER IS F IRE一般概念结

  构得来的。认知性对应是人们运用了概念结构认识

  上的动态意义对应,是从一个认知领域到达另一个

  知识领域的隐喻思维过程中运用了推导。又如,为

  何习语“sp itting fire”和“smoke coming out of one’s

  ears”的喻义为“more intense anger”,而不仅仅是“be

  angry” 因为人们根据有关特定的概念隐喻知识,

  即“火变得浓烈而难以控制时是非常危险的”这一

  认识来解读“sp itting fire”和“smoke coming out of

  one’s ears”的喻义。因此,人们很自然地在“fire”的

  概念结构上运用联想,把“fire”的特殊概念结构与人

  的情感变化关联起来得出了相同的结论:当怒气变

  得强烈且失去控制时同样也是非常危险的,而它的

  附加意义从“to be angry”到“to be becoming greatly

  — 86 —

  说文解字 姜媛媛/ 英汉习语的概念隐喻阐释

  angry”程度的不同变化,则是根据源域“fire”和目的

  域“anger”的认知性对应得出。多数情况下决定一

  个习语的一般意义,即习语所涉及的概念时习语里

  所使用的概念隐喻的源域和目的域之间的认知性对

  应。所以,在解释习语的认知性隐喻方面,我们发现

  后者要比前者更为复杂。

  以上是用概念隐喻分析英语习语的语义理解。

  汉语习语的语义也可以用概念隐喻解释。下面我们

  来分析一下汉语四字格习语“如胶似漆”。在这一

  习语中,我们只看到“胶”、“漆”这两个源域,而目标

  域却没有在习语中出现。那么,汉民族是如何将两

  个源域映射到目标域上去的 我们知道,“胶”和

  “漆”都具有黏附力,两者结合无疑表示很强的粘固

  性。但是黏附必然会牵涉两个事物之间的关系:粘

  与被粘。换言之,有粘的事物就必然具有被粘的事

  物,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此外,该成语中

  “如”和“似”均是达至语言隐喻目的的标记词,说

  “如胶似漆”,肯定隐含着某事和某人“如胶似漆”。

  其次是依据汉语的共有知识( shared knowledge) ,

  “如胶似漆”常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对这一

  隐喻成语的解读首先是将“胶”和“漆”这两个源域

  整合在一起,再将已经整合的概念映射到事物与事

  物之间的关系这一目标域上,这样便得出一个新显

  结构:某人与某人之间的感情关系深厚,难舍难分。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可以看出,传统观点所认为

  的英汉习语意义的任意性、不可分析性是不成立的。

  英汉习语的意义是与我们的认知经验密切相关的。

  认识到这一点将有助于我们今后正确地理解和使用

  英汉习语。

  参考文献

  [ 1 ]王文斌,姚俊 汉英隐喻习语ICM和CB 的认知对比考

  察—以汉语的四字格隐喻习语为基础[ J ] 外语与外语

  教学, 2004 (5)

  [ 2 ]K·vecses, Z & Szabó, P Idioms: A view from cogni2

  tive linguistics[ J ] App lied L inguistics, 1996 (3)

  [ 3 ]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 ]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 4 ]Lakoff, G &M Johnson MetaphorsWe L ive By[M ]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 5 ]Barcelona, A On the p lausibility of claiming a metonymic

  motivation for concep tualmetaphor InMetaphor andMeton2

  ymy at the Crossroads, ed[M ] Mouton de Gruyter, 2000

  (上接第68页)

  《广志》曰:“剥其上皮,色黄白,味似葡萄,甜而

  脆,亦饱人。”

  《广志》曰:“似‘鳖卵’,大而酸,以为醢和。”

  皮如玉色,滑而且美(在这个句子里,“而”字后

  面加了一个“且”字,但在句型的用法没有什么影

  响,算是一个变形。)

  2 (名词)如/似/若(名词) , (主谓短语)而(形

  容词) ,形容词表示所介绍事物的性质或状态。

  今鹿豆也,叶似大豆,根黄而香,蔓延生

  菲,似葍,茎粗,叶厚而长,有毛

  3 (主谓短语)如/似/若(名词) , (形容词)而

  (形容词) ,两个形容词表示所介绍事物的性质或状

  态。

  子大如拇指,长而锐,有似羊角,名’羊角蕉’,味

  最甘好。

  实白如肪,甘而多汁。

  4 两个“(名词)如/似/若(名词) ”连用。

  枇杷,叶似栗,子似蒳,十十而丛生。

  五、句型分析总结

  “如/似/若”和“而”连用句式最早出现在什么

  时期,在《要术》以后的时代里它的发展状况又是如

  何,限于本文的篇幅,笔者将会在以后的文章中进行

  更深一层的探讨。因为,笔者在准备本文的过程中,

  隐约发现,在之前的《山海经》中,这种句式已经大

  量出现了,说明它的出现的时间上限还应该不晚于

  那个时代。另外,笔者还从本文分析中发现,这种句

  式在介绍事物类型的著作中出现的频率可能更高一

  些,也有待于日后研究。

  可以肯定的是,《齐民要术》行文和引文中“如/

  似/若”和“而”连用句式的大量运用,说明这种句式

  在《齐民要术》的成书时代已经是非常的成熟了。

  参考文献

  [ 1 ] (北魏)贾思勰 齐民要术·附杂说[M ] 中华书局, 1985

  [ 2 ]汪维辉,试论《齐民要术》的语料价值[ J ] 古汉语研究,

  2004 (4)

  [ 3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1998年版) [M ] 商务印书馆, 2000

  — 87 —

  语文学刊 2009年第3期

一、后现代风格设计理念

1、强调形态的隐喻、符号和文化、历史的装饰主义。后现代主义室内设计运用了众多隐喻性的视觉符号在作品中,

强调了历史性和文化性,肯定了装饰对于视觉的象征作用,装饰又重新回到室内设计中,装饰意识和手法有了新的拓展,光、影和建筑构件构成的通透空间,成了大装饰的重要手段。后现代设计运动的装饰性为多种风格的融合提供了一个多样化的环境,使不同的风貌并存,以这种共用关系贴近居住者的意义和习惯。

2、主张新旧融合、相容并蓄的折衷主义立场。后现代主义设计并不是简单地恢复历史风格,而是把眼光投向被现代主义运动摒弃的广阔的历史建筑中,承认历史的延续性,有目的、有意识地挑选古典建筑中具有代表性的、有意义的东西,对历史风格采取混合、拼接、分离、简化、变形、解构,综合等方法,

运用新材料、新的施工方式和结构构造方法来创造,从而形成一种新的形式语言与设计理念。

3、强化设计手段的含糊性和戏谑性。后现代主义室内设计师运用分裂与解析的手法,打破和分解了既存的形式、意向格局和模式,导致一定程度上的模糊性和多义性,将现代主义设计的冷漠、理性的特征反叛为一种在设计细节中采用的调侃手段,以强调非理性因素来达到一种设计中的轻松和宽容。

二、后现代风格设计要素

由曲线和非对称线条构成,如花梗、花蕾、葡萄藤、昆虫翅膀以及自然界各种优美、波状的形体图案 等,体现再墙面、栏杆、窗棂和家俱等装饰上。线条有的柔美雅致,有的遒劲而富于节奏感,整个立体形式都与有条不紊的、有节奏的曲线融为一体。

后现代风格是对现代风格中纯理性主义倾向的批判,后现代风格强调建筑及室内装潢应具有历史的延续性,但又不拘泥于传统的逻辑思维方式,探索创新造型手法, 讲究人情味,常在室内设置夸张、变形的柱式和断裂的拱券,或把古典构件的抽象形式以新的手法组合在一起,即采用非传统的混合、叠加、错位、裂变等手法和象 征、隐喻等手段。

大量使用铁制 构件,将玻璃、瓷砖等新工艺,以及铁艺制品、陶艺制品等综合运用于室内。注意室内外沟通,竭力给室内装饰艺术引入新意。

三、后现代风格设计特点

1 隐喻的和装饰的设计

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义全然屏弃的古典主义异常关注,

他们不搞纯粹的复古主义,而是将各种历史主义的动机和设计中的一些手法和细节作为一种隐喻的词汇,采用折衷主义的处理手法,开创了装饰主义的新阶段。后现代主义的装饰风格体现了对于文化的极大的包容性,这里即包括传统文化,也包含现行的通俗文化:古代希腊、罗马、中世纪的歌德式艺术、文艺复兴、巴罗克、洛可哥以及20世纪的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波普艺术、卡通艺术等等任何一种艺术风格。运用的手法更是不拘一格:借用、变形、夸张、综合甚至是戏谑或嘲讽。汉斯·霍莱恩设计的玛丽莲沙发就综合了古罗马、波普艺术和装饰艺术运动的风格特征。

2 想像的和情感的设计

后现代设计将诗意重新带回我们的生活。

后现代主义者认为,设计并不只是解决功能问题,还应该考虑到人的情感问题。安德勒·伯兰滋将许多非设计师者的所知道的东西上升为理论。例如,“我们对产品的选择受到我们记忆和联想、我们的愿望和我们朋友的影响,也受到我们在电视和博物馆中所看到的东西的影响”。(《1945年以来的设计》)。1987年,他设计了一系列名为“家养动物”的家俱,把西欧人对意识的兴趣与北美人对某些宠物的兴趣融为一体。这些设计是非常有亲和力的,即不是设计适应人,也不是人适应设计,而是二者亲切、自由的对话。

3 仪式化的特征

后现代设计中这种仪式化特征主要是针对过分强调功能而使生活变成了一种机器运转般毫无感情禁色彩的动作而引发的一种设计倾向。

吃饭不仅仅是一个吞咽的过程,更是一种气氛:环境、餐具、食物的颜色和味道,包括进餐的动作,都是仪式的一部分,它让我们感受过程、感受存在的意义以及人与物的交流、对话。

选择一件设计不仅是为了用,而且是为了寻找自我的象征性。安德勒·伯兰滋出版了一本名为《家养动物》的小册子,在书中他声认为我们现在的住宅几乎无法居住,因为我们要在那里度过更多的时光;我们需要重新考虑一下我们可以从周围环境得到的仪式的、神话创作的以及不可思议的特征。安德勒·伯兰滋的话是十分隐晦的,但是他至少说明房子仅仅用来居住是远远不够的。这种观点导致了后现代主义设计的仪式化特征。消费者对设计的选择与使用过程更多地体现一种信仰,并以此将自己与其他人区分开,归属到特定的社会团体中。日本设计近些年受到西方的普遍关注。“在日本,艺术与功利,神圣与凡俗之间是没有区别的”(《1945年以来的设计》)。

4 轻松的生活

后现代主义设计的通俗化特征将轻松愉快带入日常生活,使每天的行动不再象举行宗教仪式般严肃刻板。现代主义是设计的理想主义,而后现代则强调人们生活在“现在”,后现代设计也自然而然地表现出物质的特征。享乐主义高于一切,快乐是最重要的原则,“好的生活比好的形式更重要”(1945年以来的设计)。与严肃冷漠的现代主义“黑匣子”(BLACK BOX)相比,后现代设计中大量运用夸张的色彩和造型,甚至是卡通形象,唤起我们关于童年的美好记忆,让我们和我们的孩子一起再次感受童贞和无拘无束的快乐。这种设计表面上看起来好象是一种简单的借用,或者是奇思怪想的任意组合,没有章法,不考虑实用,是设计师的一些很主观的设计。但透过这种现象,我们看到这样做给现代主义或我们目前的生活带来了有价值的东西:生活,真实而感性的生活,不是高尚的品位,幽雅的举止,而是光着脚在沙发上吃著苞米花看电视,和孩子在地板上嬉戏,扭著 在厨房煎鸡蛋。盖当诺·佩西色彩鲜艳的纽约的日落沙发将大自然的风景引入室内, Ettore Sottsass在1981年设计的滑稽可爱的Cas lanca餐具架和ALESSI公司装饰著小鸟的鸣唱水壶使厨房油腻的操作过程多了一些轻松幽默的气氛。从这方面来看,后现代设计将人们从简单、机械的枯燥生活中解救出来,重新回到真实的生活中。使人这一概念变得更加感性和人化,而不是机器。

5 有爱心的设计

这句话其实也可以说成是另外的功能主义。是对现代主义所宣导的功能主义的一个丰富和超越,即将理性的、逻辑的功能发展为既有生理的功能,又有心理的功能的新功能主义。斯图普创造了一个短语,叫“没有原由的困难”,即人们可以将东西放在他喜欢用的地方而不是应该放的地方。比如,把电话放在办公桌附近的窗前,接电话时可以顺便看看窗外的风景,放松一下心情,虽然这有点不方便。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讲,这实质上是对人的一种更加体贴的设计:人不是一个工作的机器,而是一个有工作能力,但同时需要生活、需要关怀和体贴的有智商的情感动物。

6 卖点的设计

后现代设计并非设计师孤独的尝试。市场给了他们最有力的支援,同时设计师的名望也是利润的来源。当60、70年代波普、朋克文化、 文化以及女性主义兴起时,市场就敏锐地感觉到了这个潜力巨大的市场,设计师也应这群新人类标新立异的生活方式而大胆地进行各种后现代主义尝试,文化的多元化、生活方式的多元化、新材料、新技术的出现,使设计突破功能主义的束缚而自由的发展。市场与设计师相互依赖,甚至设计师个人的学术性、主观性、观念性的尝试也一样可以成为商家的卖点。后现代主义几乎成了一个市场推销员,“制造者不仅仅将其视为因抄袭、打折等竞争氾滥而日趋饱和的市场上表现独特而有吸引力的手段,而且是可以另起炉灶的方法”。

这种观点导致了后现代主义设计的仪式化特征。消费者对设计的选择与使用过程更多地体现一种信仰,并以此将自己与其他人区分开,归属到特定的社会团体中。日本设计近些年受到西方的普遍关注。“在日本,艺术与功利,神圣与凡俗之间是没有区别的”(《1945年以来的设计》)。

4 轻松的生活

后现代主义设计的通俗化特征将轻松愉快带入日常生活,使每天的行动不再象举行宗教仪式般严肃刻板。现代主义是设计的理想主义,而后现代则强调人们生活在“现在”,后现代设计也自然而然地表现出物质的特征。享乐主义高于一切,快乐是最重要的原则,“好的生活比好的形式更重要”(1945年以来的设计)。与严肃冷漠的现代主义“黑匣子”(BLACK BOX)相比,后现代设计中大量运用夸张的色彩和造型,甚至是卡通形象,唤起我们关于童年的美好记忆,让我们和我们的孩子一起再次感受童贞和无拘无束的快乐。这种设计表面上看起来好象是一种简单的借用,或者是奇思怪想的任意组合,没有章法,不考虑实用,是设计师的一些很主观的设计。但透过这种现象,我们看到这样做给现代主义或我们目前的生活带来了有价值的东西:生活,真实而感性的生活,不是高尚的品位,幽雅的举止,而是光着脚在沙发上吃著苞米花看电视,和孩子在地板上嬉戏,扭著 在厨房煎鸡蛋。盖当诺·佩西色彩鲜艳的纽约的日落沙发将大自然的风景引入室内, Ettore Sottsass在1981年设计的滑稽可爱的Cas lanca餐具架和ALESSI公司装饰著小鸟的鸣唱水壶使厨房油腻的操作过程多了一些轻松幽默的气氛。从这方面来看,后现代设计将人们从简单、机械的枯燥生活中解救出来,重新回到真实的生活中。使人这一概念变得更加感性和人化,而不是机器。

5 有爱心的设计

这句话其实也可以说成是另外的功能主义。是对现代主义所宣导的功能主义的一个丰富和超越,即将理性的、逻辑的功能发展为既有生理的功能,又有心理的功能的新功能主义。斯图普创造了一个短语,叫“没有原由的困难”,即人们可以将东西放在他喜欢用的地方而不是应该放的地方。比如,把电话放在办公桌附近的窗前,接电话时可以顺便看看窗外的风景,放松一下心情,虽然这有点不方便。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讲,这实质上是对人的一种更加体贴的设计:人不是一个工作的机器,而是一个有工作能力,但同时需要生活、需要关怀和体贴的有智商的情感动物。

6 卖点的设计

后现代设计并非设计师孤独的尝试。市场给了他们最有力的支援,同时设计师的名望也是利润的来源。当60、70年代波普、朋克文化、 文化以及女性主义兴起时,市场就敏锐地感觉到了这个潜力巨大的市场,设计师也应这群新人类标新立异的生活方式而大胆地进行各种后现代主义尝试,文化的多元化、生活方式的多元化、新材料、新技术的出现,使设计突破功能主义的束缚而自由的发展。市场与设计师相互依赖,甚至设计师个人的学术性、主观性、观念性的尝试也一样可以成为商家的卖点。后现代主义几乎成了一个市场推销员,“制造者不仅仅将其视为因抄袭、打折等竞争氾滥而日趋饱和的市场上表现独特而有吸引力的手段,而且是可以另起炉灶的方法”。

一、 引言

教学通常被看作科学的、严谨的事物,包含概念和逻辑,似乎枯燥无味。教学隐喻通常用具体的、生动的、形象的熟悉事物来类比教育和教学这样抽象的事物,为之增添了形象性和情感性,显示了教育的人文属性。历史上,中外教育家的教育理论往往蕴含教学隐喻,比如柏拉图的“洞穴”隐喻,夸美纽斯的“种子”隐喻,杜威的“生长”隐喻等等。可见,教育隐喻自古存在,且影响深远。

二、 教育隐喻综述

现有的关于教育本体的隐喻研究并不多。Cortazzi &Jin(1999)对教学和语言的隐喻做出了描述性研究,进行跨文化对比研究,并对中国文化背景下的教育隐喻进行了文化解读。Jin&Cortazzi(2008)进一步对中国文化中教育者的形象、学习和提问等进行分析,关注汉语中教和学的隐喻,并与其他国家文化进行了对比。两位学者的研究以中国文化背景下的教育隐喻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了教育隐喻的各种用法,并进行跨文化对比研究。

国内关注教育本体隐喻的研究较少。高维(2010)从教育学背景出发,梳理了自古至今中国和西方教育理念中的教育隐喻,发现教学理论中的教学隐喻演变轨迹及其原因。陶玫(2017)聚焦英汉两种语言文化背景下教育隐喻的共性和差异性,并认为差异的原因在于具体认知模型和文化模型的不同。

三、   西方教学隐喻的历史发展

自古以来,西方教育学家们善于利用自然和生活中的事物来描述教育这个抽象概念。这些隐喻反映了人们当时的生活状态,更表达了他们当时对教育的思考和看法。用隐喻的方式去描述教育,能够表达教育概念中不被人察觉的特征和属性。因此,研究西方教学隐喻可以促进人们对教育的思考。

从隐喻的来源看,教育隐喻可以分为自然隐喻、生活隐喻和学科隐喻。自然隐喻是以自然界的动植物生长和其它自然事物的特点来类比教学的隐喻;生活隐喻是用生活中的事物来类比教学的隐喻;而学科隐喻是指用其他学科的概念和理论来理解教育的隐喻。

西方思想家常用隐喻的方式提出自己对教育的理解。柏拉图在《理想国》中用洞穴隐喻来描述受教育的人和没有受教育的人的区别。没有受教育的人只能看到洞穴外的火光投射到墙壁上的阴影,无法看到事物本身;而受过教育的人可以转身去直面事物本身。昆体良用“无言的蜜蜂从各种各样的花卉和汁液中酿蜜”来比喻人的雄辩才能也需要多种学科的滋养。近代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用到不同的隐喻,包括“种子”、“树木”、“阳光”、“雨露”、“果实”、“四季”等等。其中,“种子隐喻”是这些隐喻的根隐喻。卢梭也是“自然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他说过“(人)必须把人像练马场的马那样训练;必须把人像花园中的树木那样,照他喜欢的样子弄得歪歪扭扭”。在思想家看来,受教育的人就像自然界的动物和植物一样具有生命力,受到外界影响,需要成长,可能因此变得更好。这构成了自然隐喻的基础。

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可以称为“产婆术”。这源于他的母亲是一名接生婆,他小时候经常随母亲一起为产妇接生。他认为,教育就像帮助产妇接生一样去帮助他人获取知识。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认知就像一本空白的书,或者什么都没写的白板。杜威用生长隐喻表达他的教育教学哲学,还用弹钢琴来类比教学,强调其秩序性的获得。可见,思想家可能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常识来理解和分析教育这个抽象概念。

后现代课程与教学理论家多尔认为,研究其他学科,要隐喻性地而不是字面上地抽取那些具有教育学意义的观点和理想,并因此提出自组织理论。而自组织是模糊数学和一种化学反应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借鉴数学、生物和化学等其他学科的理论来研究和讨论教育学中的概念和问题,就是学科隐喻。

四、 结语

以上的自然隐喻和生活隐喻可以称为非学科隐喻,和学科隐喻相对应。最初,人们用自然界中的生命概念和人类社会中的事物和常识来试图解释教育这个抽象概念。随着历史变迁和科学发展,教育家借鉴其他学科的结构和内涵,描绘教育深层次的特性。这个过程,反映了人类科学和其他学科的发展,也拓宽了人们对教育概念的认知。

历史上,思想家和教育家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和表达教育这个抽象概念。一方面,这些隐喻抓住了教育的某个主要特征,化繁为简,力图展现教育的本质。这些隐喻包含着形象性、生动性和情感性,使人们易于理解和接受对教育的理解。另一方面,我们还应该看到,某一个教育隐喻仅仅能够反映教育思想的某一个方面,而不能代表教育的全貌。这也是隐喻的局限性

书籍:隐喻与转喻研究/中国认知语言学研究论文集系列

隐喻与转喻:一种认知的视角

认知语言学家认为语言能力是一般认知能力的反映,并由一般的神经过程所控制。根

据这一观点,各种认知之间是一个连续体,而语言不是人的心灵和大脑中独立的“模块

”。认知语言学家认为,在各种认知能力中,一个主要的和普遍的认知能力是想象,即

把一些概念投射到另一些概念中去。这就是为什么想象机制的隐喻和转喻会成为认知

科学家研究的重点之一。

隐喻和转喻的主要研究内容

隐喻是一个认知机制,在这一机制中,一个认知域被部分地映现于另一认知域上,后者

由前者而得到部分地理解。前者叫来源域,后者叫目标域。

在隐喻“爱是旅行”(Love is a journey)中,“旅行”域映现到“爱”的域上,

例如Our relationship is off the track(我们的关系已经恶化了,直译:我们的关

系脱离轨道)

We are spinning our wheels(我们关系发展迅速。直译:我们使轮子飞转)

Lakoff指出了这二个认知域之间的对应关系:(1)相爱的人对应旅行的人;(2)爱的关系

对应旅行中的工具(这里“轮子”和“轨道”对应“爱”的关系);(3)相爱人的共同目

标对应旅行上的共同目的地;(4)关系中的困难对应旅行的障碍。

转喻是在一个认知域中映现,如部分代表整体就是一例,请看例句

There are a lot of intelligent heads in this university(大学里有许多智者

。)(直译:智慧头脑)

在上例子中,“Head”(头脑)代表人,是用人的器官代表整个人。

Lakoff认为一个隐喻和转喻通常是一个更抽象的隐喻和转喻的具体表现。例如“爱是

旅行”是隐喻“生活是旅行”的具体表现,而“生活是旅行”是事件结构隐喻的具体

表现。同样,转喻“头脑代表人”是“身体部位代表人”的具体表现,而“身体部位代

表人”是“部分代表整体的具体表现。隐喻和转喻的系统性通过隐喻和转喻的组合在

构建概念域中最为明显。这些复杂的组合在“情感”域中得到了详细的分析。

隐喻和转喻在很大程度上与文化有关,因为经验域在所有的文化中并非一样的,但一些

最抽象和重要的隐喻和转喻可作为普通和基本的来源域,如一些普遍的空间概念(垂直

性和包容性等),它们被称为图象———图式。这些图象—图式是基于人的最基本的身

体经验而习得。

隐喻和转喻都是认知模式的基本类型,两者都以经验为理据,并用于某些语用目的。把

隐喻和转喻作为“模式”强调了它作为稳定的“认知装备”的一部分,即隐喻和转喻

应是我们人类范畴系统的稳定成分。在这一点上,隐喻和转喻的认知理论区别于Searle

的隐喻理论。Searle没有给予隐喻以认知模式的地位,而是把隐喻词语看成语言的特

例,并通过语用规则还原为字面意义,对隐喻词语理解需要人的额外认知努力。与之形

成对照的是,隐喻和转喻的认知理论认为,人的思维的基本特征就是隐喻的,隐喻意义

不必还原成字面意义,也并不需要额外的认知努力。

隐喻和转喻的认知理论认为,映现总是单一方向的,即只能从来源域映现到目标域上,

而反过来就不行。根据这一理论,双方向的隐喻映现是不存在的。这一特征使其区别

于其它的隐喻理论。在常规隐喻“人作为动物”(People as animals)中,我们把动物

的一些特征映现到人的一些特征上去,反过来则不行。但还存在“动物作为人”(animals

as people)的隐喻,在此隐喻中,人的一些特征映现到动物的特征上去,反过来也不行

。这两个隐喻并不是一个隐喻的两个变体,而是两个相对独立的隐喻。。

近些年来,认知语言学在隐喻和转喻研究中的趋势是,把隐喻和转喻看作概念整合的一

个特例。概念整合理论与隐喻和转喻的双域理论并不矛盾,因为前者以后者为前提。

然而概念整合理论能更准确地解释隐喻和转喻的运作情况,而且还能解释隐喻和转喻

的认知理论解释不了的现象。

论文:::借代—转喻—隐喻连续体初探左景丽

摘要: 传统的语言学将借代/转喻和隐喻看作是语言形式上的修辞,是语言装饰的手段,因而只是修辞学、文学和文体学研究的对象。近期的认知语言学和心理学表明借代/转喻和隐喻是人们对抽象概念认识和表达的强有力的工具,不仅是语言的,更重要的是认知的,概念的。然而,中外学者们对概念隐喻的研究很多,而对借代/转喻的研究较少。事实上,越来越多的学者已意识到借代/转喻比隐喻更为基础。正如王寅教授在其专著《认知语言学》中指出:我们完全可以说“转喻,是我们赖以生存的东西”。 借代/转喻和隐喻的关系历来是学者们研究的焦点之一。有学者认为借代/转喻和隐喻形成一个连续体。经典定义下的借代/转喻和隐喻可以视为“借代-转喻-隐喻连续体”上两端的类典型范畴,借代/转喻-隐喻互动现象属于连续体轴上的中间部分。借代/转喻和隐喻之间的区别不是离散的,而是标量的。它们是连续体上的点。这意味着两个实体间概念关系的性质可能随观察的角度不同而更接近某一端。“借代-转喻-隐喻连续体”的理论意义在于,它不但关注连续体两端的类典型范畴,同时也关注模糊的中间地带;提出了在人类认识与思维过程中借代/转喻不但是同隐喻同样重要的认知机制,而且可能是更基本的认知方式。 本篇论文共有五章: 第一章介绍了认知语言学研究的借代/转喻倾向,论文的研究目标及结构安排。 第二章结合例子论述了“借代-转喻-隐喻连续体”理论,强调指出借代/转喻是隐喻的基础。借代/转喻的基础作用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共同的经验基础;(2)语用含义;(3)范畴结构;(4)文化模式。接着论文从国内学者对metonymy的不同译名出发,探讨了metonymy究竟应译为“借代”,还是“转喻”。为此,论文阐清了两个问题:(1)metonymy究竟有没有“喻”;(2)是否所有metonymy都有指代性。Dirven将metonymy分为三类(:1)线性metonymy (linear metonymy);(2)连接性metonymy (conjunctive metonymy);(3)包含性metonymy (inclusive metonymy)。Dirven又将思维分成两大类:原意(literalness)和非原意(non-literalness)。原意显然无喻。非原意则又可进一步分为无喻(non-figurative)和有喻(figurative)两类。线性metonymy和无喻连接性metonymy既非原意又无喻,是non-literal non-figurative metonymy;有喻连接性metonymy和包含性metonymy虽非原意却有喻,是non-literal figurative metonymy;典型的无喻metonymy为线性metonymy,典型的有喻metonymy为包含性metonymy。根据定义metonymy是一种单一映射,通常具有指代性。然而,Mendoza Velasco认为,从现时文献资料看非指代性(non-referential)的metonymy与指代性(referential)的metonymy例子出现频率大致相同。非指代性的metonymy,例如:Mary is just a pretty face,或在包含基于动词的metonymy的表达式内,如‘Oh Dear’,she giggled,句中用giggle代表(stand for)‘to say something while giggling’。这类非指代性的metonymy应译为“转喻”而非“借代”。因此可得到如下结论:non-figurative referential metonymy即无“喻”有“代”的metonymy(如“The pot is boiling”)是“借代”,figurative non-referential metonymy即有“喻”无“代”的metonymy(如“Mary is just a pretty face”)是“转喻”,figurative referential metonymy即有“喻”又有“代”的metonymy(如“The crown has not withheld its assent to a Bill since 1707”)则译为“借代”或“转喻”皆可。此外,从原意、非原意无喻借代、非原意有喻转喻到隐喻,实际上是一个连续体。 第三章重点阐述了被视为“借代-转喻-隐喻连续体”轴上中间部分的借代/转喻-隐喻互动现象。其互动表现为以下四种模式:(1)由借代/转喻构成的隐喻;(2)隐喻内包含借代/转喻;(3)借代/转喻内包含隐喻;(4)隐喻语境中的非借代/转喻化。分析指出,前两种是常见的模式。 第四章以上面的理论框架为基础,搜集并从认知角度分析了英语演说辞中出现的借代/转喻和隐喻及其互动模式。演说辞历来被认为人类巧妙使用语言的典范,但是运用“借代-转喻-隐喻连续体”理论从认知角度来分析英语演说辞方面的研究的确不多,这也是本论文的研究价值和研究特色所在。为此,作者搜集40,000多字的英语演说辞语料,并作了详细的判断分析。这篇论文旨在通过分析英语演说辞中出现的借代/转喻和隐喻,再次印证借代、转喻和隐喻构成一个连续体,借代/转喻是隐喻的基础,并试图分析借代/转喻和隐喻在英语演说辞中的作用。 第五章回顾论文内容,总结全文。

两个词语没有关系。

隐喻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比喻、象征等方式将一个概念或事物与另一个概念或事物联系起来,以便更好地表达思想和情感。隐喻作为修辞学的一个术语,强调隐喻特征的动态性,即意义发生了转移。对于隐喻的修辞学研究起始于亚里士多德,其古典主义隐喻观奠定了西方隐喻研究的基础。

反乌托邦则是一种文学流派,通常描述一种虚构的社会或政治体系,其中存在着极端的压制、控制和剥削,以及对人性和自由的否定。反乌托邦不直接批判现实,而是用一种浪漫主义的方法,对社会问题进行批判和讽刺。

  词汇教学作为艺术类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英语学习中起着重要作用。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是理解和表达语言的基础。词汇量的大小直接影响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学生只有具备了足够的词汇量,才能读懂和听懂,并为说和写奠定基础。正如英国著名语言学家 DA Wilkins说的:没有语法,我们所能表达的东西很少;没有词汇,我们什么也不能表达。也就是说,语言的问题更多的就是词汇的问题,词汇教学在艺术类高职院校教学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 艺术类高职院校学生对英语词汇学习和运用是一个极其薄弱的环节。主要原因一是大部分学生采用单调呆板的死记硬背的方法记单词, 对单词记忆缺乏兴趣; 二是传统的词汇记忆的方法和技巧多数是使学生机械的记忆单词,没有深入词汇内部, 词汇的记忆是孤立的、二维的、机械的, 缺乏意象, 因而不能活学活用,并由此导致学生的词汇学习事倍功半, 即便短期内有作用, 但长期记忆效果不佳, 效率不高。因而, 词汇学习呼唤新的理论方法。Lakoff 和Johnson 等学者们从认知角度探讨了概念隐喻和语言形式的内在联系。基于这种联系,隐喻思维可以对大多数日常用词加以阐释,因此,隐喻方法对词汇教学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本文着重从认知的角度探讨隐喻在艺术类高职院校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一、隐喻理论用于艺术类高职院校词汇教学的可行性

Lakoff 和Johnson的专著《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1980)中认为隐喻无时无刻不存在我们的周围,隐喻的本质是用一种事物来理解另一种事物, 即在一种概念的基础上理解另一种概念,这就是人类的隐喻性思维。我们从人类思维的载体――语言及人类所依赖的概念系统来看,隐喻在人类的思维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隐喻与语言有关,而语言又离不开思维。德国哲学家Ernst Casier曾提出著名的“隐喻思维方式”(metaphorical thinking),指出它是人类最原始、最基本的思维方式。他认为:“人类全部知识和文化从根本上说并不是建立在逻辑概念和逻辑思维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隐喻思维这种先于逻辑的概念和表达之上。”Richards 最早系统地论述隐喻的认知特征。他和Lakoff , Johnson 等人一样指出,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是一种认知现象,是人类进行思维和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工具。同时也是语言发展变化的重要媒介。无论新词的产生, 还是词义的发展变化, 都离不开隐喻。至于语言运用中的隐喻现象更是比比皆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隐喻是语言的自身特性, 或者说, 语言具有隐喻性。

隐喻的认知观和语言的隐喻性首先使得隐喻研究的各种成果应用于语言教学成为可能。 隐喻是把某种比喻意义从一个事物传给另一事物, 即在两个本质不同的事物之间进行暗含比较。理解隐喻实际上是一个推理认知的过程。语言学家认为隐喻的主要功能是使人们理解新概念,其方法是从较熟悉的载体出发,逐步接近新概念。隐喻理论表明隐喻是人类认识事物的需要,是人们对抽象概念认识和表达的有力工具。人们通过隐喻来认知新事物,建立新理论,并利用它来创造新词和新意义,促进了词汇意义的发展。其中最典型的便是产生了一些人的情感、特征、行为的概念去体现非人的物体及抽象概念的词汇,例如,mouth 可以喻指河口、瓶口、隧道口等,我们可以说 the mouth of a river等。由此可以看出, 作为人类的一种重要的认知方式,隐喻对人类认识事物,形成概念,发展词汇系统都起了重要的作用,因而能为英语的词汇教学提供更好的指导。

二、隐喻理论在艺术类高职院校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隐喻是词汇产生、词义延展、语言运用的重要手段, 在词汇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词汇的隐喻性质, 讲解单词, 追本溯源, 尤其是注意从隐喻角度讲解多义词的来龙去脉, 利用隐喻掌握基本范畴词、扩展词汇量并加深对词语运用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具象思维和整体思维, 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利用隐喻掌握基本范畴词

基本范畴词在语言认知上非常基本且很重要。基本范畴词多是词形简单,音节较少,不可分析的本族语词,其组成有很大的任意性,这些词产生的年代早,也是儿童最早习得的, 很多下属词来源于基本范畴词。基本范畴词比其他范畴词有更多的隐喻用法,比如基本级词汇bird, dog, wolf 等比dove, animal 等词的隐喻用法更多。受隐喻性思维的影响,当日常语言中缺少表达某一概念的相应词汇,人类就将新认识的抽象概念与已的基本范畴事物联系起来,通过这两个认知域的投射发展语义范畴的抽象意义。大部分隐喻的思维和语言都是在基本范畴等级上发展的。一般来说,初、中级水平的学生首先接触的都是基本范畴词,对这些词汇的掌握程度会影响到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及阅读理解能力。一般使用频率高的词多是基本范畴词,它们构成合成词的概率和扩展的隐喻意义的使用频率也较高,对词汇教学有重要意义。所以遇到基本范畴词,教师要在教学环境中解释每个词的词汇知识,各种引申意义及具体用法。

2 利用隐喻理解记忆多义词

英语中的多义词占到其词汇总量的绝大多数, 而很多单义词仅限于专业术语, 实用价值不大, 因而多义词的掌握程度直接决定着英语水平。由于隐喻是词义发展和延伸的重要手段。需要指出的是,多数多义词都有一个基本含义作核心, 其它词义由此基本含义延展而来。也就是说,多义现象是通过隐喻手段由一个词的中心意义向其他意义延伸的过程。因而在词汇教学时,讲解多义词, 追本溯源, 借助隐喻会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wheel一词当“方向盘”来讲时, 可以首先提醒学生方向盘的外形是一个圆, 而wheel的原始含义是“圆圈”, 让学生领悟wheel与该词其它含义“轮子”、“方向盘”、“ 旋转”之间的关系。又如, 让学生体会quarter一词与其含义“四分之一”、“一季度”、“一刻钟”、“一个季节” 的内在联系。再如fire一词有“火”、“取暖设备”、“激情”等意思。“火”是其基本义项,而后两种意思则是由“火”这一基本义项通过隐喻而产生的。此外,英语中还有很多短语的意思也是由基本义项通过隐喻生成的,如by a nose(少许之差),get up sb’s nose(惹恼某人),短语的意思都是由nose 一词的隐喻义生成的。学生可以通过对词汇隐喻的认知过程深刻记忆该词的相关短语意思。不难看出, 利用隐喻讲解多义词, 在词义与词形间建立了意象联系, 词汇学习不再是二维的、枯燥的, 而是成为三维的、生动的。

3 利用隐喻扩展词汇量

英语中很多复合词和派生词借助隐喻手段来描述事物, 使之生动具体。由于隐喻联想的“发散性,跳跃性”特点,使词汇教学生动有趣。隐喻是人类共同的思维方式,也是语言中选词和构词的共同手段。英语中常见的转义、词缀、复合等都属于隐喻构词方法。如cloud 和 fog可以直接转义为“疑团”和“困惑”; 又如computer speak 指计算机语言,依此类推art speak指艺术语言等。这样的复合词也属于英语的隐喻词。很多词由于借助了隐喻, 其词义一目了然。例如, 在讲解icy-cold这个词时, 提醒学生 icy本意是“冰”, 而cold代表“冷”, 学生很容易理解这个词的含义是as cold as ice。类似的词还有很多, 如:internet, newly-born, loud-speaker, crystal-clear, warm-hearted。由此,可以看出通过隐喻的意义化联想可以记忆更多的词汇。另外,了解隐喻思维在创造新词新义中的作用有助于学生从认知的角度理解词汇构成,加深印象强化记忆,使词汇学习不再枯燥乏味而变得更有意义。也可鼓励学生利用隐喻思维大胆联想,以基本词汇为基础扩大词汇量。

4 利用隐喻加深对词语运用的理解

人类的语言是极其丰富的, 每天都会诞生无数鲜活的句子, 词汇只有在具体的句子及语境中才有生命力。机械片面地理解词汇无疑会阻碍人们对句子真实含义的理解, 而此时借助隐喻则能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例如I was not onewho let my heart rule my head 如果按字面来理解, 令人不知所云。但我们若将隐喻因素考虑再内, 让学生体会到heart与head分别代表“情感”与“理智”, 势必会加深学生对词语及其所在语境的理解, 从而使学生体会到该句的含义是“我不会让情感来控制理智”。学生学到的不再是孤立的、线性的词汇, 他们学到的是一个个鲜活的表达方式, 这也是学习地道英语的精髓所在。

隐喻作为人类思维和认知世界的方式, 与词汇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它有利于加深我们对基本范畴词的掌握和对新词含义、多义词以及词汇运用的理解。利用隐喻来学习英语词汇, 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具有革命性的意义。在隐喻基础上学习英语词汇, 使得词汇的学习不再枯燥乏味, 而是化难为易, 生动有趣, 具体形象, 学习效果事半功倍。它不仅培养学生的隐喻思考技能, 更提高了学生学习词汇的积极性、主动性, 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因而在教学上是切实可行并值得大力推荐的。

责任编辑:黄晓利

隐喻设计作为组成现代社会单元的人的生活方式、人的需求、使价值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设计对象的类别和范围也发生了很大的扩充和延伸,设计所要关注的内容同时也更加广泛。在信息时代的今天,隐喻作为一种极其普遍和重要的思想情感表达方式,在设计中的应用也尤其显得重要和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06766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2
下一篇2023-07-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