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恋爱时,安全感到底来自于哪里呢?

谈恋爱时,安全感到底来自于哪里呢?,第1张

谈恋爱时,安全感主要来源于他们个人的依恋类型,其中依恋类型大致可以分成两种:安全型和不安全型

1安全型依恋

安全型依恋是指谈恋爱时能建立健康和积极的依恋关系,处于安全型依恋中的恋人既能积极的表达他们的情感需求,与他人和外界建立积极、友好和亲密关系,也能从中得到良好的感情满足。

,拥有安全依恋的人更加可能拥有积极的价值观,相信自己是值得关爱的,对方是可靠的,在人际关系中有更多信任和更少的敌意,在亲密关系中表现出对伴侣更高的信任感和得到更多的幸福感。

2不安全型依恋

这种焦虑的依恋更多表现为爱情关系中的猜忌和不安全感,依恋对象的某些行为会被不安全型依恋的人夸大解读为拒绝,甚至在得到对象的认真关注和反复确认后,有时也不能安心下来。有一段依恋关系虽然很美好,但是对于依恋焦虑个体而言,有时候是一种煎熬、折磨,没有安全感可言

所以谈恋爱时,安全感是相信恋爱中的对象,双方没有猜忌,没有纪律,他们是相互信任,对自己的未来有着更加积极的态度。

如果还没有了解,可以参考下面中的举例,虽然这是婴儿时期的依恋类型不同表现,但是会深刻影响他们成年时期的依恋关系。

你认为的安全感是什么

 你认为的安全感是什么,中男女之间总会有出现一个叫安全感的词语,那么我们理解的安全感都是一样的吗,答案当然不是,因为人是不同的,所以需求的东西也是不一样的,以下是关于你认为的安全感是什么。

你认为的安全感是什么1

 1、安全感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ān quán gǎn。字面意思是安全无虞的感觉。就是渴望稳定、安全的心理需求。属于个人内在精神需求。安全感是对可能出现的对身体或心理的危险或风险的预感,以及个体在应对处事时的有力/无力感,主要表现为确定感和可控感。

 2、安全感是一种感觉、一种心理;是来自一方的表现所带给另一方的感觉;是一种让人可以放心、可以舒心、可以依靠、可以相信的言谈举止等方面表现带来的。

 3、是否能产生安全感,来自多方面的因素,有主观的和客观的。这里我们就主要谈谈主观方面。要让对方产生安全感,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对方相信自己。

 让对方相信自己这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你必须在言谈举止方面能够体现出来,比如:说话要算数,说得到做得到,做不到就不要乱承诺;经常给他说说心里话,说说你的想法,经常问候和关心一下他的生活;无论多忙都不要不理他,经常给他一些惊喜;不要再对其他人太好,言谈和行动上都一样;愿意为他改掉你的不良习惯。

 4、物质上的安全感。如果想要真正的让他放心,你还必须具体物质上的安全感,也就是说你必须让他感到,生活所需是不用愁的,不用担心没有钱生活,这其实是一条相当重要的因素。

你认为的安全感是什么2

 安全感就是渴望稳定、安全的心理需求。属于个人内在精神需求。安全感是对可能出现的对身体或心理的危险或风险的预感,以及个体在应对处事时的有力/无力感,主要表现为确定感和可控感。

  详细释义

 首先,安全感是一种感觉、一种心理;是来自一方的表现所带给另一方的感觉;是一种让人可以放心、可以舒心、可以依靠、可以相信的言谈举止等方面表现带来的。

 第二,是否能产生安全感,来自多方面的因素,有主观的和客观的。这里我们就主要谈谈主观方面。要让对方产生安全感,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对方相信自己。

 让对方相信自己这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你必须在言谈举止方面能够体现出来,比如:说话要算数,说得到做得到,做不到就不要乱承诺;经常给TA说说心里话,说说你的想法,经常问候和关心一下TA的生活;无论多忙都不要不理TA,经常给TA一些惊喜;不要再对其TA人太好,言谈和行动上都一样;愿意为TA改掉你的不良习惯。

 第三,物质上的安全感。如果想要真正的让TA放心,你还必须具体物质上的安全感,也就是说你必须让TA感到,生活所需是不用愁的,不用担心没有钱生活,这其实是一条相当重要的因素。

  安全感

 家可以说是最有安全感的地方。

 女人需要安全感,男人同样需要安全感。

  安全感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1、精神层面:

 当一个人在情感方面从对方身上得不到足够的安全感时,Ta便会追求物质方面的安全感,来抵制精神/情感方面的安全感缺失。

  2、物质层面:

 当一个人追求物质方面的享受的时候,那么Ta的物质要求得不到充分的满足的时候,安全感相对在下降,那么Ta便通过在精神方面追求新的替代者,来满足Ta在物质方面的安全感缺失。

 情感与物质的安全感很难让一个人同时得到,而通过婚姻这种方式来提升安全感,便是大多数人最乐意的方式。

  人有八个重要的安全感:

  一、情感的安全感:

 (1)和所爱的人在一起。父母离婚或恋人分手都会消减情感的安全感。

 (2)和所爱的人彼此深爱。丈夫出轨或妻子出轨都会消减情感的安全感。

  二、身体的安全感

 (1)不要得病。

 (2)不要伤残。

  三、社会关系的安全感:

 (1)不得罪人。

 (2)不被人伤害。

  四、法律的安全感:

 (1)不犯法。

 (2)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

  五、收入的安全感:

 (1)收入满足普通生活。

 (2)收入稳定。

  六、福利的安全感:

 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

 、工伤保险等。

  七、房子的安全感:

 在工作的城市,拥有自己的房子,心中才有归宿感。

  八、生活环境的安全感:

 (1)生活环境里,有超市、市场、商店、医院、公安局、公交车站等生活的配套机构。

 (2)生活环境干净整洁、空气质量好。

 有了这八个安全感,才能安心、踏实的生活。

  缺乏表现

 焦虑,对事物不必要的过度担心,缺乏自信,过于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关键时刻总是希望依靠别人,希望别人能够帮助自己,同时,内心深处对自己和别人又都不够信任,对生活周围的人与事总是抱着怀疑的态度,有的人还会总觉得自己生病了,对死亡异常的害怕,常有以下表现:

  缺乏安全感表现一:检查门锁

 无论是早上出门后还是晚上入睡前,不再去检查一遍门锁是不行的:万一门虚掩着呢?万一只是撞上了门呢?万一钥匙忘了拔下来呢?万一……总之不看一下是难以放心的。

  缺乏安全感表现二:坐靠里朝外的座位

 独自一人进饭馆或者酒吧时,是不是马上就奔向一个比较靠里且面向门口的座位?说不清在担心什么,但是这样坐下心理踏实多了。要是只能坐门边或者背对门口,一顿饭总吃得很忐忑。

  缺乏安全感表现三:打出租车坐后座

 招手停车,习惯性地开后车门。不是鸡贼不想付车钱,坐副驾总跟着司机的并线、猛拐提心吊胆。可要是三个人打车都有这毛病就尴尬了。

 偏方:自己开车,慢慢走慢慢拐就放心了。买不起车就骑车吧,再不就坐公共汽车,那个副驾没人能坐。

  缺乏安全感表现四:经常换密码

 安全感

 银行密码一月一换,换到最后自己都不知道用的哪个密码了。网上银行就换得更勤了,谁叫木马黑客那么多呢?每次在网上购物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改密码。

  缺乏安全感表现五:取钱验钞

 还是跟银行有关系,按说银行的钱都是真的不能再真的,但听说偶尔也有假钞,虽说是小概率事件,不过还是得自己验验才有安全感。就是后面排了长队又取了好多钱的时候……难免招骂。

  缺乏安全感表现六:开灯睡觉

 这就是从小养成的毛病了。怕黑睡不着,爸妈又不能陪着睡,只好开盏小灯。一来二去毛病就改不掉了……不过长期下来电费貌似也是不小一笔开支啊。

  缺乏安全感表现七:睡觉抱东西

 同上,不抱个东西睡就不踏实。冬天好说抱着被子,夏天抱什么呢?抱人(偷笑)抱被子都热;空调开低温抱吧,又怕吹感冒了。安全感和凉爽不可兼得啊!

  缺乏安全感表现八:家中预备应急物资

 这个属于相当高级别的'缺乏安全感了,防灾意识绝对强,强过了头就开始把方便面、矿泉水、医药包

 往家里囤,每屋都摆上,万一地震被压了就能靠这撑上十天半个月……不过家里明显感觉挤了,不知道的还以为做批发的呢。

  缺乏安全感表现九:关心人事调动

 说到精神层面了,这个在金融危机

 时代格外突出。只要上面关于人事调动有个风吹草动,大多数小白领大白领都得提心吊胆议论纷纷,生怕自己在领导眼里是吃草不产奶的牛给裁了……当然了,现在有的黑心老板专门用这个吓唬人,可恨。

  缺乏安全感表现十:渴望结婚!

 恋爱一个月,“咱们结婚吧!”因为太怕这一次又无疾而终,太怕这一次对方或者自己又中途变卦,太担心种种不测于是用婚姻上把锁!不过结了不还是能离么?该变的心,该走的人,哪是一纸证书留得住的?

  缺乏安全感的表现十一:心里希望有个人保护你

 因为经常被人欺负,或者哪怕是一次对你伤害最深的欺负,比如说被家人殴打,他心里就真的很害怕,令你不寒而栗,这时候你就真的想要找到一种被人保护的感觉,所以你就像找一个人保护,所以女生为什么要嫁给男生,有时候男生也会喜欢上男生,就是因为被保护的人希望找到可以保护自己的人。

  增加安全感

 不知道你是否有留意过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有一些朋友,在面对恐惧的事情或者说心理压力过大时,会自言自语的唠叨。

 可能在你的眼中,这是一种犯傻的行为,但是通过国外的心理学家研究表明,自言自语除了行为上不好看之外,它可是大有用处的,能够增强我们的安全感,缓解心理压力等。心理学家认为,自言自语可以缓解压抑的情绪,如害怕恐怖片

 的人看恐怖片时应该尽量放声大喊别压抑恐惧,这样可以有效减轻情绪的压抑。

 安全感

 蜘蛛公认是人最怕的东西之一,心理学家用蜘蛛做试验尝试证明人自言自语能够减轻恐惧。心理学家要求测试者接近毛茸茸的大蜘蛛

 ,一开始没人敢靠近,于是研究人员引导他们说出内心的想法。实验证明,随着测试者不停坦露心中恐惧情绪,他们就更有勇气走进蜘蛛。

 当你靠近这些因为害怕而自言自语的人身边时,你会听见他们唠叨的内容全是关于他们怎么担心怎么害怕。正是释放内心所忧虑的情绪,经过一番唠叨自言自语以后,这些原本害怕的人的胆子反而变得比较大。

 所以建议当你遇上压力或恐惧,内心安全感不够时,与其假装冷静地默默承受和压抑负面情绪,不如大胆地接受,大胆说出自己的担忧。

  生活启示

  正视自己 你不用对生活负全责

 没有安全感的人总觉得必须要做点什么或必须要处在一种焦虑状态中,才能应对未知的变化。所以首先要学会承认一个事实:人生本来就不安全,不因为你多一分担心就会少一些变数。你没有那么大的责任和能耐去改变世界的运行规律。不要神话你的“主观能动性”,你的焦虑应急状态不会因它而改变。

  正视失去 你本来就不拥有什么

 安全感

 缺乏安全感其实是种放大心理,把自己的负担放大,把后果的痛苦放大,所以没有安全感的人对“失去”看得格外沉重。赶快从牛角尖里出来吧,没有什么是固定属于谁的,财富、地位、权势和情感无一例外。唯一属于我们的是自己的感知和经验,或许可以说“人生唯一的安全感,来自于对人生不安全感

 的充分体验”。

  生活在别处 安稳在心中

 我们的不安全感恰恰来自从小到大对安全的认知。长辈总告诫我们什么样的工作安全,什么样的男性安全,什么样的处事方式安全,于是我们便朝着这些方向去导觅,结果发现事与愿违。其实一开始我们就错了,错把目光放在了“外部”而不是“内部”,放在了现象而不是觉悟。安全感别人给不了,必须自备若干。

 真正的安全感只可能来自于一个地方,那就是你的内心。有安全感的人不一定占据着社会上最稳固的资源,但一定占据了这样的天赋——“不在乎有的,不惦记没的,不害怕失去的,不追求强扭的。觉得什么都是自己的,万一什么都不是了也无所谓。对得到适可而止,对失去心无畏惧

你认为的安全感是什么3

 安全感,顾名思义就是对所处的状况、所有东西的一种安心、周全的感觉。而对女人来说,所谓的安全感便是指爱情方面的了。 面对人生的一个重要关口——结婚,女人首先考虑的就是安全感。这种忧心,是藏在女人的骨子里的,同时,这种界定,又是贯穿在女人的思考中的。

 从踏入恋爱的第一步开始,女人就会在不停地界定,不断地忧心,小心谨慎地审视着身边进展的一切,又一边衡量着日后诸多的问题,一句话,那就是是否感到安全,是否能够放心。 有的女人认为安全就是有房有车有身家才嫁,有的却认为只要家庭幸福就是一个好的归属,安全感无非就是归属感罢了。

 从表面上看,这两者的观点截然不同,但是,它们也不是完全对立的,应该是各有牵连,双方互补,酌情而定的。所以说,安全感并不等于金钱,可也不能完全等于真情。 最近,网络上流行了一首神曲《爱情买卖》,里面有一段歌词是这样的:“当初是你要分开,分开就分开,现在又要用真爱,把我哄回来。

 爱情不是你想卖,想买就能卖,让我挣开,让我明白,放手你的爱。”这首歌表达情感直接,曲子又朗朗上口,因此一下子就传唱开了。 的确,当谈情说爱之时,相信很多女人对安全感的认识都是模糊的。有一个年轻的女白领就曾经坦率地说出她的观点:“这个世界什么都会变,爱情也会变,最后忠实的只有钱,我要很多很多爱,如果没有,那我要很多很多钱

 谈钱也许太伤感情,但不谈又觉得太对不起自己。虽然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感情似乎不能用钱去衡量,但要是没有了感情,钱或许还能稍微弥补感情所带来的伤害吧!” 她的这个观点,如同《爱情买卖》所唱的那样,赤裸裸的,不禁使人产生了几分忧虑。试问,要是爱情一旦同金钱交换,那维系爱的便是金钱了。

 还有,倘若有一天,钱不在了,爱还会存在吗?安全感还有吗?或者说,即使一个花容月貌的女人,她也会有衰老的一天,如果当美貌渐退时,还会有人为她的青春支付金钱吗?这个世界还有纯纯的爱吗? 诚然,当金钱和真情发生冲突的时候,你会选择哪一个?你认为哪一个最有安全感?看来有人回答这个问题很难,难就难在两者之间能否把定自己,找到平衡。

 因为在实际的生活当中,人们通常会遇到的是:困惑的是有钱没爱,痛苦的是有爱没钱,伤感的是钱让爱变,喜悦的是爱让钱变。 不过,话又说回来,从某种意义上讲,金钱仍是一个人获得独立和安全感的前提。特别是在如今通货膨胀、支出差不多要大于收的状况下,婚后生活的经济对于一个女人来说就更加显得异常重要了。

 难怪情感专家鱼顺顺一针见血地说道:“女人有两张嘴,上面下面各一张,上面吃不饱时考虑到下面的饱胀,女人就能忽略上面的饥饿感;同样,下面吃不饱时,上面又吃得很好的话,女人也能忽略下面的遗憾。若你找的这个男人上面下面都无法令你吃饱,真不信你的‘幸福感’还能坚持几天。”

 由此可见,婚姻一旦成为女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时,金钱就会不言而喻地成为女人首选的安全感了。 然而,从另一方面来看,在众多的女人眼里,未必有金钱就绝对是有安全感了。例如,上周前香港《明报周刊》披露了梁洛施和李泽楷的分手原因,正如之前所猜测的那样,确实是梁洛施主动提出来的

 只因她渴望被爱,渴望有“名分”,渴望有一个健康快乐的家庭。而李泽楷不同意结婚,即使很有钱,梁洛施也不认为这是安全感,所以就一拍两散了。 众所周知,凡是女性都有个特点,从小就渴望要得到较多的呵护与厚爱,不论是来自家里的还是外面的,总之就是要得到爱,这才有安全感。

 如果到了谈婚论嫁之时,这种渴望就变成了渴求,会来得更加强烈,理由很简单,一个能疼她、懂她,宠她和呵护她,对她耐心多一点、笑容满一点、包容宽一点,赋有真情的男人才是她所渴求的安全感。

 实际上,许多聪明的女人一早就会未雨绸缪,在界定和思考自己的结婚对象时就已经把真情与金钱融合在安全感里了,并以高瞻远瞩的姿态去营造自己的恋爱和婚姻生活。

 比如,她自信而又慧眼,所挑选的结婚对象开始时经济并不是很好或许并不被人看好,但是,她却深知他拥有很大的成长空间,随着时间的推移,所潜藏的能力便能显现,表现出越来越大的价值,前景十分可观,安全感更加牢固。

 又比如,对方经济条件很好,具有很多发挥的空间。作为想要拥有长期安全感的她,很快就思路清晰起来,在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实力同时,也认真地去对待和学会善于经营婚姻生活,最后取得了功德圆满的结果,安全感指数不断上升。

情感的维系是需要安全感,任何的时候都是安全感,所决定情感所以只有双方相处的时候感到非常的安全,那么双方的情感的维系才能够固定。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总想寻找一份宁静,找一个独处的空间,然后让自己的思绪随风飘荡,在胡思乱想的宁静中暂且逃避一下。当灵魂承受不住生活的负载时,只能向天空发出累了的讯号,太累了,这种累的感觉可不是常人能够想象。每一天都想让自己的心灵找到一份宁静,然而,真的很难。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或许我只是一个庸人罢了。为什么要去寻找什么的宁静呢其实是想期望平和,在今年这个不平凡不好过的日子里。我反思了又反思。大多数的时间里我根本不明白自己在干什么。生活中的种种,总是在一些特定的日子里牵动人的思绪。说到寻找的宁静,每个人都期望拥有这一刻。而对我来讲,独处的时刻中可能这种感觉更重一些,然而那并不是绝对的。有些时候,虽然人在喧闹嘈杂的环境中,但是心早已经飞到不知什么样的境界中去了,经常颜面依笑的我,在内心的恒定已经将一切纷杂的事物看穿看透。人有时会假扮一副世外高人的模样,其实不然,这一切的外形也缘于无数次摸爬滚打,然后是反思的终结。没有真正好处上的激动,没有对生命对自然真正发自内心的崇敬,没有一种对人生、对世界的感激与欣赏,没有那种通透的理解,没有一颗善良的易感的心灵,也就没有最后的悟醒,更没有那种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的恬淡与超脱。许多时候为了寻求宁静而产生的动力,远远大于一切外部事物所引发的某种力量,每一个人在追寻宁静的过程中,也可能是一种精益求精的过程。

三个典型的缺乏安全感心理

1、对自己的不确定

恋爱阶段很多人都会有“迷茫”心理,没有明确的择偶标准,恋爱态度也并不坚定,对于一个人的感觉是否能够长时间保持下去是个问题。这种关系发展到后期,对于自己面前的这个人是否适合结婚共度余生会出现犹豫,十分担心婚后犹豫新鲜感和恋爱激情的减退而失去感觉。

身边的朋友分享过一些相亲经历,他的相亲对象当中有一些外貌条件非常棒,但事业发展并不理想的女性。见面的过程中彼此都产生过好感,但随着两人越走越近他便会产生这种犹豫感,并不能够肯定自己是否会始终对这个女孩有感觉,也并不能够确定如果结婚的话,自己将来是否会后悔。

这位朋友的情况在很多人的身上都能够看见,他们都没有在心理上做好准备,没有给自己规划出非常明确的择偶标准,择偶观十分模糊。自己到底想要一个什么样的伴侣?在正式交往的过程中十分懦弱地表达着自己的情感,直接导致了情感传达出现问题,最终两人的关系出现问题,没有向着善好的方向发展。

恋爱是美好的,但是为何会让人感觉到缺乏安全感呢?

2、对伴侣的不确定

恋爱过程中很多人都无法判断出自己的伴侣对自己的真实看法,对伴侣所秉承的恋爱观和恋爱的动机也并不了解。还有些人无法准确地将这个人到底是朋友还是恋人区分开,更有甚者对于对方到底是真心想要在一起,关心自己体贴自己,还是单纯的“撩拨”判断出来。这便直接导致了伴侣间的不安全感油然而生。

现在人们有很多的寻找伴侣的途径,年轻人之间有很多不同的圈子,在这些圈子当中有各种各样的人出现,也许便会在这些人当中出现一个适合自己的恋人。而这种多样化的恋爱伴侣获取途径,或者说过多的选择性,会让人们的心理上产生不安。

一次party上的一见钟情可以让你们成为恋人,那么在其他party上便不会再有这样的一个人出现?

繁忙的工作与生活让现代人能够长时间在一起的时间非常有限,大多数的沟通都要通过网络或者电话。无论你的恋人因为何种原因没有及时回复你的信息、电话,热恋当中的你都会产生一种不安感。如果是延迟回复还好,如果始终都没有回复,那么这种不安感便会越发强烈,进而产生一种猜忌。

还有一些人在一起后,并不能感受到对方是在全身心地投入这场恋爱,也感受不到对方愿意将这份感情长期维持下去的坚定,也许他或者她只是想要通过这场恋爱来逃避孤独?或者是要缓解一些来自其他方面的压力?

恋爱是美好的,但是为何会让人感觉到缺乏安全感呢?

3、对双方关系的不确定

对于自己所面对的这个伴侣,他究竟是要陪着自己走入婚姻,还是只想成为自己人生当中的一个过客,你真的确定吗?

这种不确定的心理即使在很多已经十分稳定的恋爱关系当中也会存在。

有人会担心自己的父母对于自己的伴侣不满意,有些会担心自己的伴侣无法完全接受并很好地融入到自己的家庭当中。

婚姻阶段,如果有一方出轨,那么这份美好的爱情便会出现裂痕,使被出轨的一方产生极大的不安全感。即使你原谅了他,即使他也改邪归正多年,这种不安全感依然会在你的心底存在。会有疑神疑鬼,会有打草惊蛇。问的多了,解释的累了,也许就会分开。

根源在于你不相信对方,对方没有很好给你安全感,其实安全感的本质在于被环境或者他人激起的怀疑、防御甚至是敌意,缺乏安全感的表现也有很多,比如说伴侣外出时,自己会不停的打电话,追问对方的行踪,或者是因为一点小事就寻死觅活的折腾,再或者是冷漠疏离的态度,从不敢表露真感情。

没有安全感是因为你没有自己的生活重心。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寄放在别人身上,对方也会有压力。既然刚大学毕业,现在应该是冲刺事业和自我实现的阶段。把自己的生活状态和外形打理好,努力赚钱。当你成为别人眼中的焦点,那对方才会是有不安全感的人。

安全感可以反映出一个人跟世界的关系,从我们出生开始,就有了防御,同时对安全感的需求就永不停歇的开始了。与其一直追逐别人,不如把自己变成让他人追逐的亮点。每个人的模式几乎是无法改变的,所以这部分的工作并不是在与改变性格,反而第一点就是要接纳自己的模式。

比如说觉得人与人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才会有安全感,那么这并不等于要抗拒所有的亲密;认为什么做到极致才好,但某些事情不那么认真也能接受;他听我的最好,可是不听我的也能够理解。这样就拓展了接受的范围,相当于是摆脱了更多束缚,我们越是有开放的态度,接纳的越多,不安全感就越会越低,这样就越能够在亲密关系中体验到轻松与和谐。

有些人对于感情总是没有安全感,其实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能够拥有爱情,因为爱情是幸福的,也是甜蜜的。

当我们遇到了自己喜欢的人的时候,我们就希望能够全心全意的好好的去关心对方,爱护对方,正是在我们不断的关心和爱护之下,这样就会让两个人的感情时更加的深厚。

所以每个人对于感情都是非常的期待。但是时间久了之后两根可能会发现彼此以前从来没有遇到过的问题,或者是认为对方并不太适合自己,这样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和误会。这样最终就导致这样两个人本来也非常的喜欢,可是最终却只能选择分手。

所以很多人虽然对爱情非常的期待,但是他们也非常的明白爱情可能是。不可靠的,即便是再相爱的人,他们可能最终也是会选择分手。所以很多人在爱情中是没有安全感的。

其实这完全是他们多虑的。要知道在爱情当中,如果我们遇到了自己非常喜欢的人,那么我们一定是会拿出自己的真心好好的和对方在一起,相处。这样就会让两个人能够更加的关心和爱护对方,这样也会让两个人能够更加珍惜彼此。

所以在爱情当中,我们没有必要担心,也没有必要去害怕,因为两个喜欢的人是不会伤害到对方的一定会更加的关心对方,爱护对方。这样就会让两个人在一起,相处时更加的开心和快乐。

在爱情里,我们应该注重的是两个人之间的感情在平常的交往过程当中,我们应该做到尽量的多关心和爱护,对方,因为只有这样才会让两个人在一起,相处更加的融洽,也只有这样才会让两个人感情加深后。

当我们能够拥有深厚的感情的时候,自然就会让两个人更加的珍惜对方,爱护对方,这样就会让两个人的感情更加持久。

所以我们完全没有必要担心害怕,更没有必要没有安全感,因为真正的爱情一定是会相互的,关心和爱护的,在真正的感觉。会好好的理解和支持对方,这样就会让两个人的感情更加的深厚。

爱情里的安全感分为两个层面:

1、精神层面:

当一个人在情感方面从对方身上得不到足够的安全感时,对方对方便会追求物质方面的安全感,来抵制精神/情感方面的安全感缺失。

2、物质层面:

当一个人追求物质方面的享受的时候,那么对方的物质要求得不到充分的满足的时候,安全感相对在下降,那么对方便通过在精神方面追求新的替代者,来满足对方在物质方面的安全感缺失。

情感与物质的安全感很难让一个人同时得到,而通过婚姻这种方式来提升安全感,便是大多数人最乐意的方式。

安全感的分类:

一、情绪的安全感:

(1)和所爱的人在一起。父母离婚或恋人分手都会消减情感的安全感。

(2)和所爱的人彼此深爱。丈夫出轨或妻子出轨都会消减情感的安全感。

二、身体的安全感:

(1)不要得病。

(2)不要伤残。

三、社会关系的安全感:

(1)不得罪人。

(2)不被人伤害。

“每个年龄阶段的健康人格功能(personality functioning)首先反映了个体识别那些乐意并能够提供安全基地的合适对象的能力,其次反映了他与这个对象以互惠的方式合作的能力。相反,许多不正常的人格功能反映了个体识别合适的对象以及与这样的对象以互惠的方式合作的能力的不足。这样的不足有多重水平和多种形式,包括焦虑性的依附、超出年龄和条件的过分要求和过分紧张、漠视以及挑衅性的独立。

矛盾的是,当我们以这种方式看待健康人格时,它并没有文化定势认为的那样独立。个体最重要的能力,是当需求出现时,知道去找值得信赖的人依靠,同时知道值得依赖的人是谁。

为了提供持续的潜在支持(是安全基地的精华),个体之间建立的关系必须持续多年。我们必须铭记于心,许多人类最强烈的情感都是在关系的形成、维持、破裂和重生中显现的。在这些关系中,一方给另一方提供了一个安全基地,他们轮流扮演这种角色。这种关系的保持被视为安全感的来源,而与失去这种关系相关的威胁经常会让个体产生焦虑和愤怒,迷失在悲伤的混乱情感中。”

以上摘自英国心理学家鲍尔比的《情感纽带的建立与破裂》。之前我曾在《父母与儿女的“代沟”如何缩小?》、《父母的功能》文中,阐述过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最重要的功能就是主动建立起与儿女间的良好的情感上的纽带、沟通关系。

父母要想主动建立起与儿女间的良好的情感上的纽带、沟通关系,光靠看“鸡汤”文是远远不够的,更不能向儿女灌“鸡汤”,如果不是儿女主动谈起,他们是会对父母此类的“唠叨”厌烦的。父母更需要做的是要多看一些经典的文学艺术作品,学一些必要的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多走进儿女的情感世界中去,提高自己的情感能力和沟通能力。

看“鸡汤”文(尤其是那些有关“成功”的)看多了,如果没有或者不够辨识力和判断力,则容易对儿女的思想和行为,这也看不惯,那也看不惯,多多指责,反而伤害了彼此之间的感情。

父母的情感支持为儿女的成长提供了一个安全基地,正如鲍尔比在书中所说的:“多方证据表明,人类,不管处于哪个年龄阶段,当他们确信在困难来临之时自己身后站着一个或多个可以为自己提供援助、值得信赖的人时,他们就是最幸福快乐且能够将自己的潜力发挥到极限的人。我们信赖的人——被我称为依恋对象——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安全基地。”

处于成长中的孩子更需要父母的情感的支持,这种情感支持包括了父母对儿女情感的认知和理解,父母主动建立与儿女情感纽带的关系,主动并积极地与儿女进行情感的沟通和交流。

约翰·鲍尔比(1907226—199092),英国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家,因对儿童发展的兴趣和就依恋理论作出的开创性工作而闻名于世。《情感纽带的建立与破裂》是其就个体之间,特别是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情感纽带如何建立、维系、破裂、重建所写的一部小书,从心理学的角度回答了如何理解以及进入孩子的情感世界,是什么引发了孩子的分离焦虑,丧失事件对孩子人格发展的影响等诸多我们在自我成长和养育孩子中可能遇到的现实问题。

本文摘编自该书的《自我依赖及其促进条件》一章,由澎湃新闻经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授权发布。

对依恋对象的需求,绝不仅限于儿童

多方证据表明,人类,不管处于哪个年龄阶段,当他们确信在困难来临之时自己身后站着一个或多个可以为自己提供援助、值得信赖的人时,他们就是最幸福快乐且能够将自己的潜力发挥到极限的人。我们信赖的人——被我称为依恋对象——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安全基地。

对依恋对象——一个安全的个人基地——的需求,绝不仅限于儿童。我们有充足的理由相信,青少年和已经成熟的成人也有此需求。的确,在一般情况下,这种需求越往后就越不明显,可能只是在不同性别和生命阶段之间存在差异。基于上述原因和西方的价值观,成人对安全基地的需求经常被忽视甚至被否认。

浮现在这幅人格功能图像之中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两组。第一组是愿意并能够在生命的每个阶段提供个体所需的安全基地的依恋对象的存在或缺席。这构成了外部或环境影响因素。第二组是个体是否有能力识别某个对象何时是值得信赖的和乐意提供安全基地,并采用互惠的方式与这个对象合作。这构成了内部或机体影响因素。

纵观整个人生,这两组影响因素之间的互动是复杂的。在一个方向上,个体拥有的这些经历,尤其是发生在儿童期的经历,会影响到他是否需要在后期寻找一个自己的安全基地,以及在得到安全基地后个体采用并维持互惠关系的能力。而在相反的方向,个体拥有的期望的特性以及他的能力,将决定他和谁取得联系以及这些人怎样对待他。正是基于这些互动,无论个体最初建立的是何种类型的依恋,这种依恋都会持续。这也是为什么个体在儿童期的家庭关系对其人格发展如此重要的主要原因。

每个年龄阶段的健康人格功能(personality functioning)首先反映了个体识别那些乐意并能够提供安全基地的合适对象的能力,其次反映了他与这个对象以互惠的方式合作的能力。相反,许多不正常的人格功能反映了个体识别合适的对象以及与这样的对象以互惠的方式合作的能力的不足。这样的不足有多重水平和多种形式,包括焦虑性的依附、超出年龄和条件的过分要求和过分紧张、漠视以及挑衅性的独立。

矛盾的是,当我们以这种方式看待健康人格时,它并没有文化定势认为的那样独立。个体最重要的能力,是当需求出现时,知道去找值得信赖的人依靠,同时知道值得依赖的人是谁。

为了提供持续的潜在支持(是安全基地的精华),个体之间建立的关系必须持续多年。我们必须铭记于心,许多人类最强烈的情感都是在关系的形成、维持、破裂和重生中显现的。在这些关系中,一方给另一方提供了一个安全基地,他们轮流扮演这种角色。这种关系的保持被视为安全感的来源,而与失去这种关系相关的威胁经常会让个体产生焦虑和愤怒,迷失在悲伤的混乱情感中。

有力的家庭支持可以促进孩子受损的自我依赖的发展

在过去的一二十年中,许多临床学家把研究的注意力转向 拥有健康功能和健康人格的个体。那些个体,无论是在现在还是过去,不仅不会表现出人格障碍常见的征兆,而且都十分自我依赖,在人际和工作关系中很成功。 尽管迄今发表的所有研究在许多方面都存在不足,但这些发现依旧是有价值的。首先,适应良好的个体能够顺利地在主动性和自我依赖之间找到平衡,当需要出现时,他们有寻求帮助和使用帮助的能力。其次,对他们的测验表明,他们在成长中与父母联系密切。这些父母似乎一直都会给他们支持和鼓励。最后,尽管考证并不充分,但是家庭本身,一直都是稳定的社会网络的一部分。在家庭中,正在成长的儿童欢迎并能够容纳其他成人和同伴。

到现在为止,所有研究都描绘了同样的画面, 即稳定的家庭基础。个体从童年到少年再到青年,围绕着这个安全基地做一系列探索活动。家庭鼓励个体的自主性,而非强迫个体去做某事。个体每一步都走得井井有条。也许家庭的纽带会被调整,但决不会断裂。

格林克(Grinker,1962)报告了一项针对年轻大学生的研究。在老师眼中,这些大学生心理十分健康,并且像年轻的领导者和社区工作者那样给人以希望。

在格林克采访的65名大学生中,只有少数人表现出神经症人格。大多数人都是正直的年轻人,他们的自我评价诚实而准确,拥有“和家庭成员、朋友、老师及访谈者建立紧密、深层人际关系的能力”。他们会在适合的时候体验到焦虑和痛苦,但并不严重,持续的时间也不会太长。

关于家庭生活经历,他们的父母几乎都是健在的。 快乐祥和是他们的家庭的典型氛围。在他们的家庭中,父母分担责任、共享爱好,他们将此定性为爱与给予。他们认为,在儿童时期,母亲超越了所有其他能带来安全感的事物。同时,他们对父亲有着强烈的认同。 为支持这些结论,格林克还给出了更多的证据。

一项针对34名(从10岁到17岁)不同性格的青少年的发展性研究(Peck & Havighurst,1960)以及一项针对成功从高中过渡到大学的学生的研究(Murphey et al,1963),都得到了类似格林克得到的结果。 研究表明,自我依赖以及依赖他人的能力都是能为孩子提供有力支持的家庭产物。在这些家庭中,孩子的个人抱负、责任感以及应对世界的能力得到了尊重。有力的家庭支持似乎可以促进孩子受损的自我依赖的发展。 最近一项针对73名青少年男孩进行的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果(Offer,1969)。

食物在孩子对母亲的依恋中只起了边缘作用

环境的熟悉—陌生参数在动物和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在过去的二十年间才得到了充分认同,远远滞后于教学临床理论的构建。在许多物种中,个体熟悉的环境会被个体认为是安全的。个体对陌生性的反应是矛盾的。一方面,个体会感到害怕,想要回避;另一方面,个体会感到好奇,想要探索。哪种反应会成为主导反应,取决于多重因素:环境是否陌生,同伴是否在场,个体的反应是否成熟,个体是否精力充沛,个体是否健康。

为何个体对环境的熟悉或陌生程度对个体的行为有如此大的影响,稍后我会对此进行讨论。

假如我们无法理解环境的熟悉或陌生程度对个体行为的影响,那么我们也无法理解促使孩子依恋母亲的条件。母亲喂养是最重要的变量,这一观点是弗洛伊德和其他精神分析学家以及理论学习家提出的最合理的观点。尽管这个理论——第二驱力理论——从来没有得到系统性的论证,但它立刻被广泛地接受了,并且还自然而然地引出了另外两种支持者甚多的观点。第一种观点是早年经历对后期发展的特殊重要性。第二种观点是一旦孩子可以自己进食,他就没有更多理由去寻求母亲的帮助,他应该从这种“依赖”中成长起来。

食物在孩子对母亲的依恋中只起了边缘作用,依恋行为在生命的第二年和第三年表现得最为强烈,依恋行为具有保护功能,这些观点得到了大量证据的支持。从这些观点我们可以推断出,发生在婴儿期、儿童期以及青春期的非自愿性分离与丧失具有潜在的创伤性。同时, 强度适当的依恋行为倾向是一种健康而非幼稚的特质。

孩子之所以会对母亲产生依恋,是因为对母亲的依恋是他心理满足的来源。从这一传统假设中,我们分离出了“依赖”和“独立”的概念。根据第二驱力理论,一旦孩子可以自力更生,他就应该变得独立。因此,从今以后,依赖的表现就会被视为退行性的表现。因此,任何对依恋对象的强烈欲望都会再次被认为是在表达“幼稚的需求”,是“婴儿”的一部分,应该被丢弃。

由于使用“依赖”和“独立”等术语来说明某种理论遭到了严重反对,因此它们被“信任”“依恋”和“自我依赖”所取代。首先,依赖和独立不可避免地被认为是相互排斥的。然而,正如之前所强调的,对他人的依赖和自我依赖不仅是和谐的,而且是彼此互补的。其次,把某人描述为“具有依赖性的”会不可避免地带有轻蔑的意味,而把某人描述为“依靠他人”则没有。最后,依恋的概念总是带有依恋于一个(或多个)特别喜爱的人的意味,依赖则不然,它带有更多的匿名倾向。

在过去的25年中,大量家庭精神病学的研究表明,个体对模型的选择主要是由个体儿童期的真实经历决定的。这是一个意义重大的领域,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一个特殊的临床研究问题是:心理失常的个体似乎维持着不止一个关于世界和自我的工作模型。这些模型常常是互不相容的。

分离焦虑问题

罗伯逊等人在过去的20年中,对年幼的孩子离开父母来到陌生环境,并和陌生人待在一起时的表现进行了大量的观察。不过这些观察并没有形成系统的临床理论。为什么那个时候的经历对孩子来说是悲伤的?为什么在那之后他会有如此强烈的忧虑,唯恐它再次发生?对于这些问题,研究者并没有达成共识。

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在有成人陪伴时,孩子的恐惧会比独处时少很多。对于任何一个熟悉孩子的人来说,这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是想让它们和大多理论的起始假设保持一致,却并非易事。弗洛伊德敏锐地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并承认自己也很困惑。为此,他曾尝试对真实的危险和未知的危险进行区分。他在《压抑,症状和焦虑》一书中的观点可以概括为“真实的恐惧来自外在客体的威胁”,因此无论已知的危险发生在何时,它都被认为是现实焦虑;无论未知的危险发生于何时,它都被认为是神经症性焦虑。根据弗洛伊德的观点,对孤单、黑暗或者陌生人的恐惧都属于未知的恐惧,因此它们都是神经症性的。另外,因为所有的儿童都经历过这样的恐惧,所以所有的儿童都曾经遭受过神经症性的痛苦。

人类绝不是唯一一个在不存在痛苦和危险的情境中表现出恐惧的物种。很多动物在应对噪声、突然发生变化的刺激物、黑暗、陌生人和陌生的事件时,都会表现出恐惧。视觉悬崖和突然扩大的刺激物通常也会引发许多动物的恐惧。

当提及为什么这些情境能如此轻易地引发这些动物的恐惧时,我们不难发现,尽管在这些情境中实际的危险并不存在,却不无潜在的危险。换句话说,这些情境可能不具备高度的危险性,却会增加危险发生的概率(可能只是从1%到5%)。

这样看来,那些引发恐惧的情境可以被视为寻找危险风险的天然线索。因此,我们用带着恐惧的方式去应对这些情境,就降低了发生实际危险的风险。这就意味着,因为这样的行为有助于生存这个价值,所以基因在配备和构建上会带有一定的偏向性,以使物种能以这样的典型方式来组织自己的行为。人类当然也不例外。

这就引出了一个因果关系和生物功能之间的差异,即引起行为的条件和有利于物种生存的条件之间的差异。这个差异在生态学家眼中是常识,但是对于实验心理学家或临床心理学家来说,却是困惑和混乱的来源。就此而论,陌生性和其他的自然线索是因,恐惧行为是果。恐惧行为的功能是保护物种生存。

非人类物种可能对行为的功能缺乏洞察力。大多数人类在大多数时间里,也是这样的。因此,我们不必对人类在特定情境下会习惯性地产生恐惧反应感到惊讶,尽管在外部观察者看来,在这样的情境中,威胁生命的风险并不大。人类最初只是简单针对情境——噪声或光线的突然变化、陌生的面孔或陌生的事件、突然的移动——而不是风险做出反应。在此之后,个体可能会,也可能不会进行冷静的风险评估。

儿童不愿与父母分离,成人不愿离开信任的同伴,这些可以被视为相似的情境。即使是在文明的社区中,也有很多危险因素存在,个体遭遇危险的概率在孤身一人时比同伴在旁时大很多。这在我们的童年尤其明显。例如,孩子独自在家时发生事故的风险明显要比母亲或父亲在场时更高。在街上发生事故的风险亦是如此。对于老人或生病的人来说,独自一人会大大增加生命危险。甚至对一个完全健康的成年男性来说,独自一人徒步或爬山,也会极大地增加生命危险。在人类所处的环境中,独自一人遭遇危险的风险是相当高的。就此而论,因为独自一人会增加遭遇危险的风险,所以人类有充足的理由去进化出让他能避免风险的行为系统。因此,对于人类来说,因失去同伴而产生恐惧反应不比针对任何有潜在危险的自然线索做出恐惧反应更难理解。无论针对何种情境做出恐惧反应,都具有生存价值。

人类及其他物种的恐惧反应的一个特征是,它的强度会随着情境中危险因素的增加而增加。例如在一个情境中,陌生人突然接近,大狗突然狂叫,噪声突然响起,这时个体会产生强烈的恐惧反应。杰西尔德和霍姆斯(Jersild & Holmes,1935)对引起恐惧的情境进行了长达21天的观察。他们发现,如下因素经常一同出现:噪声、陌生人、陌生情境、黑暗、突然或意料之外的移动以及独自一人。只存在一种因素的情境可能只会唤起或多或少的警觉。当几个因素一起出现时,恐惧才有可能被唤起。

对多种因素的反应通常要比对一种因素的反应更加强烈。我们可以简单地把多种因素并存的情境视为“合成情境”(Bowlby,1973)。

针对人类儿童和恒河猴的研究(Rowell & Hinde,1963)均表明,二者在同伴在场和不在场的情境下所表现出的恐惧反应非常不同。例如,杰西尔德和霍姆斯(Jersild &Holmes,1935)发现,尽管有实验者的鼓励,当三岁和五岁的孩子被要求独自一人到黑暗的通道中去寻找一个球的时候,有一半的孩子还是会拒绝。但是,在有实验者陪伴的情况下,大部分孩子还是愿意的。类似的差异可以在许多其他引发轻度恐惧的情境中看到,例如一个孩子被要求在引导之下去接近和轻拍一只大狗。

这样的发现与我们的日常经历太过相似,以致对其进行详细分析的行为显得很荒谬。但是,很显然,在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构建与恐惧和焦虑相关的理论时,这些现象的重要性遭到了严重低估。这些发现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当我们身处不熟悉的情境,一个信任的伙伴足以让我们的焦虑和恐惧大大降低。

这些发现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父母的可接近程度和回应意愿能给婴儿、儿童、青少年和年轻人提供一个安全基地,使其可以安心地去探索周围的世界。 此外,这些发现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自青春期起,人们所信任的其他对象也可以为他们提供类似的“服务”。

这为我们的讨论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同时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父母对孩子强烈且持续的支持以及对其自主性的鼓励和尊重能够为孩子提供一个最佳的成长环境。 它同时还有助于我们理解,为什么分离或丧失的经历或威胁——尤其当父母用它来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时——会降低孩子对他人和自己的信任,使其偏离健康发展的方向,缺乏自信,罹患慢性焦虑或抑郁,变得冷酷无情或狂妄自大。

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建立在良好基础之上的自我依赖通常是从婴儿期到成年期的缓慢成长过程的产物。在这个成长过程之中,我们通过与值得信任和给予自己鼓励的人进行互动,学会了如何既相信自己,又相信他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427362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2
下一篇2023-08-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