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缺失症状

情感缺失症状,第1张

不要瞎想了,根据你的描述你多半是正常的状态的。如果要看你是不是情感缺失你可以参考以下两点:

①你对生老病死怎么看待,是觉得是很难以接受很不好很悲痛的事情还是觉得这是自然规律,人人都要走这条路。

②你和爸妈、外婆额感情如何。如果你们的之间的关系很好,而①你又觉得是不好的事那么才有可能是情感缺失的!

情感缺失主要是情感链接关系淡薄,如果你和亲人之间的相处的特别融洽特别有温度那是不存在情感缺失的。

心理学中没有任何感情的人可以被称作以下几种:

反社会人格:这是一种天生的人格,这种人无法感受到情感,对周围的人和事物缺乏兴趣,没有同情心,责任感不强等。他们的行为可能会违反社会规范,甚至是违法犯罪的。 

冷血症:指一种心理变态人格,临床上以“情绪感受浅薄、缺乏同理心、内疚感”等为特征。这种人可能会对外界刺激缺乏相应的情感反应,对亲友冷淡,面部表情呆板,内心体验缺乏,或是内心想法丰富、流露于外部的非常少。 

情感隔离:这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有些时候一些太过激烈的情绪超过了我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于是我们通过一种手段把这些情绪隔离了起来,“假装”自己感受不到这样的情绪,假装自己没有情绪。 

骨子里冷漠的人:这类人可能不念旧,身边永远有新人,离别的感伤是不存在的。他们不会沉迷于过去的事情,更喜欢面对未来。他们有些时候会对人或事缺乏兴趣,无责任感,不会关心人,常常显现的是对事物无动于衷。 

可以看出心理学中没有任何感情的人被称为不同的术语。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表现和原因,如果有相关问题,建议向专业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医生咨询。

简单来说,像我们这样的情感缺失者,在生活中往往会缺少以下许多东西。

1缺乏共情能力。很难感同身受地体会到他人的笑点或者泪点,对于笑话、悲剧、文艺、矫情等绝大多数故事并无特别大的感触,甚至觉得如白开水一般平铺直叙,面对亲人的去世,在其他人哭成一条狗的情况下,自身却流不出一滴眼泪。

2乐于独处,喜欢独自一人。

3对于恋爱保持无感的态度,甚至觉得自己一人能过得更好,而拥有伴侣是一件非常麻烦并令人感到恐惧的事情。

4善于模仿和揣摩别人的心思,通晓世故,故而对外伪装出出一副“我很开朗”“我是个正常人”的样子来维持正常的日常生活,实则全是演的。往往在人走后,立刻就会流露出自己冷漠的面孔。

5不争不抢,对生活丧失信心和激情,即使偶尔三分钟热度打鸡血也一般比别人去得更快,并在在这种心血来潮过去之后,情感缺失的症状会变得更加严重。

6不愿意维持友情、亲情、爱情,朋友圈极小。

7体会不到正常人的情绪,就算发生了什么好事和坏事,情感流于表面的程度也远远低于正常人,微微一笑和撇撇嘴估计就是情感缺失者表露真实感情的上限了。

8大多数在画画、写作等与文学艺术挂钩的方面表现出很高的天赋,同样这些工作一般只需要一个人便能完成。

9不在乎他人看法,对人与人之间进行价值化处理,因此不愿意为他人付出,即便是亲密的友人。从来都是独善其身。

10一定程度的多疑,不信任除自己之外的任何人。

11与人接触频繁的时候情感缺失的症状可能会好一些,但回归平静的生活过后,会再次复发,严重程度和天气、心情等因素挂钩。

12喜欢匿名发表自己的见解,不乐于自身的隐私和私人空间被窥视。

早起阅读/写作 78/365#恩惠心理说#

90%的父母和孩子,都是不幸家庭的受害者和加害者,患上情感缺失症的人,常常是这样,他们非常用力地去爱人,但很难觉察到,这样的爱并非是出自于情感表达,而是一种自己内心获得安全的需要。

想起自己的家庭,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感觉。

但有一种感觉,最让人感到心酸:明知道一些人对自己很重要,心里却没有什么感觉,在情感上隔着十万八千里的距离,就好像有一些人会说,我知道我应该爱我的父母,看着他们一天天衰老,相处时日已经不多,可是每次一靠近他们,就想马上逃离。

我感觉我很爱我的另一半,知道我应该关心他、理解他,可是时常对他无话可说,只有数不尽的埋怨和指责。

我很爱我的孩子,想把最好的一切都给他,却常常对他发脾气,只要他没有按照我的要求去做,我就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孩子跟我也无法亲近。

对于身边的其他人,我客气、礼貌、尊重别人,很认真、善意地对待每一个人,却没有人能走进我的心里。

对于这样一部分人来说,非常想去爱别人,却十分吃力。

常常拼尽全力付出,既换不来他人善意的回应,也很难让自己感到满意。

很难觉察到,这样的爱并非是出自于情感表达,而是一种自己内心获得安全的

这样看起来很纯粹的爱,实际上却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控制。

有个朋友,有天她下班很早,去看妈妈带着自己的小女儿玩,孩子跑着跑着就摔倒了,坐在地上哭,妈妈冲过去,却不是看看孩子摔得怎样,反而是抱起孩子就打,边打边说:我看你还跑,跟你说要摔你不信,你这孩子怎么这么没有规矩,长大跟你妈妈一样没用。

妈妈的话,深深刺痛了她的心,更让她伤心的是,她未曾觉察到自己也一直是这么对待孩子的

孩子做错了、捣乱了、被欺负了、受伤了,只要是惹自己不高兴了,她从来都是埋怨,没有想过去疼惜孩子。

她和妈妈所做的一样,不过是不断用自己的情绪,去淹没孩子的感受,直到孩子也变得没有自我失去自我,就失去了爱和被爱的能力

北大教授徐凯文曾有一项关于“空心病"的研究。研究表明,有些学习成绩非常优秀的孩子,在进入大学后常常失去了自己的目标,除了为许多“应该的标准去活,找不到自己活着的意义,这样的人生非常痛苦。

当一个人一直生长在一个不被看见的环境里,他就不得不用自我牺牲去换取被接纳,这样自主性发展就会被剥夺,所以长大之后,也很难不为了别人而活,因为自我意识一直没有机会获得发而这种为别人而活,其实是隐藏着很多希望被他人接纳的需要在里面,并非是真的设身处地为他人考虑。

这种用力的爱,其实是没有情感流动的,尽管他们非常想通过我牺牲换回爱,却会让伴侣疏远,让孩子无法亲近。

所以,如果我们发现一个家庭里,总是充满着纷争和纠缠,比努力去指责、改变他人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对自己和整个家庭系统多一些觉察。

你想的太多了,这不是什么病症,大多数人都有你同样的感觉,这个没有必要烦恼,首先,不知道你年龄有多大了,甚或环境怎么样,如果需要更详细的分析请补充提问,暂时分析如下:

1、你还没有真正的涉足过感情生活,你所说的生死离别也并非至亲之人的生死离别,打个比方,我们祖父辈的去世,在很多很多人心里并不是多么的悲伤,原因有很多方面,悲伤痛苦的是因为他们感情很深,例如,我有一朋友,经常因为妈妈对奶奶不够好的事而跟妈妈吵架,主要原因就是她和奶奶一起的日子比妈妈时间长,所以在她的心里奶奶的地位比妈妈重要。所以,当她奶奶离开人世的时候,她悲伤至极。相反结果你应该想到了。

2、相信你有一天会遇到一份属于你自己的一段感情生活,或许是昙花一现,但是只要你有失落感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原来还真的有自己在乎的人,很多时候,遭遇和失去同样可贵。

生活需要用心去感受,有付出才有收获,这世上是不存在看破红尘的,出家也是有追求的,“出家”之“欲”在于“清净无为”,请多花费点时间坐下来静静的想一想曾经的、现在的人和事。相信会有一些曾经打动过你的东西,只是你在不经意间忽略了。重新拿起来,相信你的生活会很精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427810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2
下一篇2023-08-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