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写平常的食物来表现情感的650字作文

通过写平常的食物来表现情感的650字作文,第1张

正好我有一篇,自己写的,借给你用了——

凉拌绿豆芽 舌尖上的家常菜

有人说,画画,写字和做饭一样,都是一种由浅入深、注重心境的修为,这话不无道理。

画画和写字讲究的是内在的修炼和外在的手法运动,人们在写字和画画时少不得要静心沉气,以至纯的内外环境换取创作的最佳状态。反之,心浮气躁之时画画、写字效果不佳。做菜同样讲究经营,讲究外部环境和内心的和谐统一。我不怎么会做菜,但是,即便如此,在常常以方便面充饥的同龄人中已属难得。后来,经过几个朋友的宣传,大家都认为我是一个会做饭的人,久而久之,我也习惯了以“厨届”中人自居。事实上,我只能做几样家常小菜,凉拌豆芽、清炒豆芽是我的拿手菜,大菜,我做不了,以至于朋友从上海邮来的松江鲈鱼和笋干,我一直放在冰箱里没动。

凉拌豆芽的做法非常简单:豆芽洗净后,浸泡上几分钟;然后过沸水焯水,再放入凉水中过凉;沥干水后,在盘中用手抟成塔状;然后再加入黄瓜丝、青红椒丝亦或是切片的火腿。如果可以的话,再加上切成米粒大的香干亦或是短短的荠菜、细碎的姜米、蒜米;接下来,将调有酱油、盐、香醋、香油的汁料浇在上面,均匀搅拌,即可使用。这样调制而成的凉拌绿豆芽,营养丰富,色香味俱佳,并且,性凉味甘、祛火功效良好的绿豆芽,既能良好补充人体维C,又能瘦身健体、美容生肌,非常适合秋夏秋季节食用,是如我一样的素食主义者所推崇的家常菜品之一。

据说,郑和下西洋之前,海上的船员常常因为长时期食用绿色蔬菜不足而患环血病,为此,郑和下西洋时,专门带了许多绿豆、黄豆,用木桶生豆芽,适量食用,这才使得船队船员免于坏血病的侵害。对菜品历史渊源的挚爱,这,大概是一些人爱用豆芽菜下酒的原因吧。而对于我来说,之所以喜欢凉拌豆芽这道家常菜,不仅仅因为它是一道清热、去火、降燥、解毒、除湿的好菜,更多的是出于自己的本心。因为,在我看来,所谓家常菜,一要省钱,二要省事。家中偶有客来,主人家净手下厨,取出触手可得的简单食材,一边调制佐料,一边与客人闲聊,有了这份没有距离的从容和惬意,调制出来的菜品方有意思,也更能入味。试想,如果主人手忙脚乱,自顾不暇,客人又怎能安心,即便是美味佳肴,吃到嘴里,也必定少了几分味道!说到底,那一清二白的豆芽菜,代表的是亲友之间从容面对的真心,代表了寻常百姓的质朴的家常和世俗情怀。这份质朴、至纯的情怀,无论是在舌根还是心上,永远都不会变质、变味。

爱是愉快, 是难过, 是陶醉, 是情绪,是勇敢,是信赖,是诚意,是体贴,是相思,是怀念,是甜蜜,是醇酒,是甘泉,是沉醉,是幸福,是牺牲,是高尚,是奉献,是责任。什么是爱?爱就是当你想到这个人,你会祈愿他幸福快乐平安,你会想永远陪伴他,当你不得不离去,你希望留下什么给他。爱是在寂寞的夜里,思念如潮水般涌来,手里捧着书却怎么也看不进去,心里惦记着他此时有没有吃晚饭,是不是和自己一样想着自己。爱是,周末利用半天时间亲手做出几道好菜满足的看她(他)吃下去;是在寒冷的冬天不断为她(他)的咖啡杯里续上热水;爱是看到花,想跟他或她一起欣赏,爱是走过山崖水畔,你会带点遗憾地想:如果两个人同游共赏该是何等赏心乐意之事!

什么是爱?爱是想见到他又怕见到他,爱是想跟他说话又怕打扰他,爱是默默地想帮他,爱是无法扼止的渴望,爱是看见他时,脸上装出一副毫不在乎的表情,但在擦肩而过时细心感受身边颤动的空气,于是忍不住回头望一眼;爱是在异乡的街道上看到一个酷似他的背影而愣在原地久久不动。爱是明明离不开他,却又不得不放弃他,希望他幸福,即使那份幸福不是跟你分享。爱是在一起总觉时间过的太快,爱是人生旅途中寂寞心灵的良伴。

写作思路:确立中心,围绕选材,确定重点,安排详略,选材时要注意紧紧围绕文章的中心思想,选择真实可信、新鲜有趣的材料,以使文章中心思想鲜明、深刻地表现出来,具体如下:

春夏秋冬,鸟蝉虫雪声声不绝,生活何等宁静惬意!昼夜山水,棋箫松瀑处处相伴,人生何等潇洒逍遥!

总有人对中国古人怀有强烈的向往。古老的沉静,间杂着些许轻灵与飘逸,就这样在时光的彼岸朦胧着,以一种神秘的向心力充当着无数后代的精神栖息地。

然而,有一个问题总是被不着痕迹地忽略:时光远去了,但这些美的事物可曾随之消失?既然没有,为何我们现在对他们的美如此陌生?

我们丢失了一种心境,发现美、体会美的心境。无论古今,生活总是生活,有喜乐,有愁苦;美总是美,无论表现形式怎样,它无时无处不在。

周国平这样说到:“人类及其产品把我和自然隔离开来了,这是一种寂寞;千古如斯的自然把我和历史隔离开来了,这是又一种寂寞。现代人对两种寂寞都体味甚浅又都急于逃避,旅游业因之兴旺。”

现代人很忙,忙着工作,还要忙着悠闲,忙着去匆忙看一眼世人口中的美,然后逢人便侃侃而谈,生怕自己显得不够见多识广。

美在变得廉价,美在失去生命力,美不再是个人独一无二的心灵享受,而正在成为文凭式的评价工具。太多人打着自我保护的招牌理直气壮地冷漠,在功利与冷漠面前,美的力量太微弱。

“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句话的普及程度之高反而阻碍了很多人对其含义更深刻地领会及实践。发现美,用眼,用耳,归根结底是用心。

有了一颗善于感受美的心灵,美的涵义便会无限拓展,超出世俗认可的自然风景与人文遗迹,而涵盖一切有价值的事物。

美是真实的,生动的,可感的!它无时无处不在。如果你能用心培育一株植物,在自家阳台狭小的空间里看它沐浴着阳光散发勃勃生机,这美会胜过林海匆匆三日游;如果你能用心吟咏,品味《滕王阁序》,无论环境如何,它给你带来的美感,比之在人头攒动中瞥一眼那块石碑要珍贵、真实得多。

美与道德不同,它不是普世价值,因此,刻意体会美的过程也就是漠视美的过程。我们需要做的,是回归美的本质,去珍惜事物与心灵契合的瞬间,迎回感动,迎回温暖,迎回一颗善感的心。

美无时无处不在。我们都可以发现自己的“鸟蝉虫雪”与“棋箫松瀑”,不论它们以何种面貌呈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61435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5
下一篇2023-07-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