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鸟的感情诗句

形容鸟的感情诗句,第1张

1 关于写鸟有感情的诗句

2 关于鸟寄托感情的诗句

关于写鸟有感情的诗句 1 关于写鸟的诗句有哪些

关于鸟的古诗

鹭鸶 杜牧

雪衣雪发青玉觜,

群捕鱼儿溪影中。

惊飞远映碧山去,

一树梨花落晓风。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鹅鹅鹅

曲颈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塞下曲

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2 关于写鸟的诗句

1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2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4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盂浩然:《春晓》)

5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6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7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8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9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

10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无可耐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杂树生花,草长莺飞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李清照>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李清照>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李商隐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芳草凄凄鹦鹉洲

飞鸟尽,良弓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

鹦鹉能言,不离于禽

3 关于写鸟的诗句有哪些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唐杜甫《独步江畔寻芳》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宋·徐俯《春游湖》 独怜幽草岸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唐·韦应物《滁州西涧》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宋·徐元杰《湖上》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

——宋·王令《送春》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唐·杜甫《旅夜书怀》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宋·晏殊《浣溪沙》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宋·辛弃疾《西江月》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唐·杜甫《绝句四首》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唐·王维《观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唐·白居易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宋·张志和《渔歌子》 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

——唐·杜甫《羌村三首(之一)》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跟散作九秋蓬。——唐·白居易《望月有感》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元·马致远《秋思》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唐·刘长卿《送上人》 独立衡门春雨细,白鸡飞上树枝啼。——宋·叶绍翁《西溪》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唐·王维《鸟鸣涧》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唐·孟浩然《春晓》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唐·柳宗元《江雪》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唐·贾岛《题李凝幽居》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古诗十九首》之《行行重行行》 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屈原《九章哀郢》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唐·王籍《入若耶溪》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唐·杜甫《春望》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唐·韦庄《台城》 芳草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李华《春行即兴》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唐·杜甫《望岳》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

——唐·岑参《寄左省杜拾遗》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唐·杜荀鹤《春宫怨》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柳宗元:《江雪》)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盂浩然:《春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饮酒》)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李白:《独坐敬亭山》)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王籍:《入若耶溪》)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饮酒》 仰看云中雁,禽鸟亦有行。——唐•杜甫《遣兴三首》归鸟赴乔林,翩翩厉羽翼。

——三国•魏。曹植《赠白马王彪》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野戍孤烟起,春山百鸟啼。——北周•庾信《至老子庙》听春鸟于春朝,闻秋虫于秋夜。

——唐•卢照邻《释疾文•悲夫》春余仍哢鸟,夏近未舒莲。——唐•赵冬曦《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赋得莲字》野花丛发好,谷鸟一声幽。

——唐•王维《过感化寺昙兴上人山院》入春解作千般主,拂曙能先百鸟啼。——唐•王维《听百舌鸟》檐前花覆地,竹外鸟窥人。

——唐•祖咏《清明宴司勋刘郎中别业》天花落不尽,处处鸟衔飞。——唐•綦毋潜《宿龙兴寺》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唐•李白《清溪行》好鸟迎春歌后院,飞花送酒舞前檐。——唐•李白《题东溪公幽居》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唐•李白《蜀道难》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唐•杜甫《曲江对酒》云开孤鸟出,浪起白鸥沉。

——唐·朱庆馀留别卢玄休归荆门> 仰看云中雁,禽鸟亦有行。——唐·杜甫《遣兴三首》 归鸟赴乔林,翩翩厉羽翼。

——三国·魏。曹植《赠白马王彪》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野戍孤烟起,春山百鸟啼。——北周·庾信《至老子庙》 听春鸟于春朝,闻秋虫于秋夜。

——唐·卢照邻《释疾文·悲夫》 春余仍哢鸟,夏近未舒莲。——唐·赵冬曦《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赋得莲字》 野花丛发好,谷鸟一声幽。

——唐·王维《过感化寺昙兴上人山院》 入春解作千般主,拂曙能先百鸟啼。——唐·王维《听百舌鸟》 檐前花覆地,竹外鸟窥人。

——唐·祖咏《清明宴司勋刘郎中别业》 天花落不尽,处处鸟衔飞。——唐·綦毋潜《宿龙兴寺》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唐·李白《清溪行》 好鸟迎春歌后院,飞花送酒舞前檐。——唐·李白《题东溪公幽居》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唐·李白《蜀道难》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唐·杜甫《曲江对酒》 寒花隐乱草,宿鸟择深枝。

——杜甫《薄暮》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然。——杜甫《绝句二首》 烟添柳色看犹浅,鸟踏梅花落已频。

——唐·戴叔伦《和汴。

4 写两句关于写鸟的诗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诗经•周南•关雎》关关:雌雄二鸟相互和答的鸣声。雎(jū)鸠(jiū):水鸟,喜捕食鱼类,雌雄的情意专一。

洲:水中陆地。这是《诗经》第一篇作品的起句。

写雎鸠和鸣。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诗经•郑风•风雨》晦:昏暗。已:止。

由于风雨交加,天昏地暗,雄鸡以为天还未亮,仍啼叫不住。后人往往比喻为黑暗中的呼声不绝。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 《诗经•邶风•燕燕》颉(xié):上飞。

颃(háng):下飞。 ●伐木丁丁,鸟鸣嘤嘤。

出自幽谷,迁于乔木。 《诗经•小雅•伐木》丁丁:伐木之声。

嘤嘤:鸟和鸣之声。幽:深。

迁:升。乔:高。

以伐木起兴,描写鸟儿飞迁求伴。诗句被后人用于对求友、求上进、求寓所、求升迁的祝贺和鼓励。

“乔迁”一词源于此。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

《诗经•小雅•鹤鸣》九皋(gāo):很深的沼泽。写深泽的鹤声可直冲上天,比喻正义之声是掩盖不住的。

●王雎鼓翼,鸧鹒哀鸣,交颈颉颃,关关嘤嘤。 汉•张衡《归田赋》王雎(jū):鸟名,雎鸠。

鸧鹒:黄莺。颉颃(xié háng):鸟儿上下翻飞的样子。

关关嘤嘤:鸟的鸣声。生动地描绘了雎鸠和黄莺飞翔的动态和悲鸣的声音。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三国•魏•曹操《短歌行》匝(zá):周,圈。

依:栖、攀。写良禽择木而栖,比喻贤人良才当择主而事。

体现作者渴望招贤纳士,以实现统一天下的伟大抱负。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晋•陶渊明《读山海经》欣:高兴。托:依托、栖宿。

庐:茅庐、住所。以鸟之爱巢,比己之爱庐,表现田园生活的闲适。

●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 晋•陶渊明《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一首》仰望和俯视禽鱼,自己感到惭愧。

当官要违反自己的意愿,而鸟鱼却能自由自在地生活,这反映了诗人归隐思想。 ●早知半路应相失,不如从来本独飞。

南朝•梁•萧纲《夜望单飞雁》应:会。这是孤雁在总结生活经验,认为应求其独立,颇有哲理。

●雨雪霏霏雀劳利,长觜饱满短觜饥。 南朝•梁•《雀劳利歌辞》霏霏:大而密的样子。

劳利:觅食的噪声。觜:即“嘴”。

比喻在困难的环境下,有权势、会钻营的人可饱腹肥肠;反之则挨冻受饿。 ●新年鸟声千种啭,二月杨花满路飞。

北朝•北周•庚信《春赋》啭:鸟的啼鸣声。用鸟啭和花飞来传达春天的信息,形象生动。

●愿逐三秋雁,年年一度秋。 唐•卢照邻《昭君怨》逐:追逐、跟随。

一度秋:一年一度的秋归。极言昭君因见雁飞而思乡的强烈感情。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唐•骆宾王《咏鹅》项:指鹅的长颈。全诗仅十多个字,已把鹅群戏水时的神态声色都逼真地描绘出来。

●高飞凭力致,巧啭任天姿。 唐•祖咏《汝坟秋同仙州王长史翰闻百舌鸟》致:达到。

啭:鸟的啼鸣声。任:听任。

天姿:天资。捕捉人们不经意的鸟雀飞啭的自然现象,暗寓事业的成功有赖于实践和天资相结合的深邃的道理。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唐•王维《送梓州李使君》壑(hè):山沟。

杜鹃:鸟名。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唐•王维《积雨辋川庄作》漠漠:密布的样子。阴阴:幽暗的样子。

啭:啼唱。写久雨后的乡村自然景色,广阔无际的水田上边,白鹭展翅飞翔;浓荫蔽日的夏林深处,黄鹂宛转歌唱。

形象生动,色彩鲜明,对偶工整。 ●入春解作千般语,拂曙能先百鸟啼。

唐•王维《听百舌鸟》千般语:各种鸣叫。拂曙:拂晓。

●孤飞一片雪,百里见秋毫。 唐•李白《观放白鹰》秋毫:禽鸟在秋天长出的新的细毛。

形容在一片清白之中最易明察,哪怕是最微小的事物。这两句也可视为某种艺术表现手法。

●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唐•杜甫《秋兴八首》碧梧:梧桐。

地面上可见鹦鹉啄剩的米粒,梧桐上可见栖息的凤凰。形容当时长安物产的丰盛,景物的美丽。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唐•杜甫《绝句》写春日田野风光。

富有生机活力,动态逼真;黄、绿、白、青相间,色彩鲜明。 ●高堂见生鹘,飒爽动秋骨。

唐•杜甫《画鹘行》鹘(hú):鸟名,隼属动物的旧称。青黑色,多鸣叫。

秋骨:鹘至秋而善击。此以英姿飒爽的生鹘,以引起下文对画鹘的描写。

●愿分竹实及蝼蚁,尽使鸱枭相怒号。 唐•杜甫《朱凤行》竹实:凤的食料。

及:给。蝼蚁:蝼蛄、蚂蚁。

鸱(chī)枭(xiāo):两种鹰类的飞禽。赞扬朱凤爱有幼小动物,不畏凶恶势力的精神。

●寒花隐乱草,宿鸟择深枝。 唐•杜甫《薄暮》写自然界中喜阴暗幽深的生物,可用于比喻人的性格和处境。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然。 唐•杜甫《绝句二首》逾:愈、更。

然:燃,这里指红似火烧。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唐•杜甫《江村》堂上:又作“堂前”、“梁上”都是一个意思。描写燕鸥的闲情野趣,表现出恬静幽雅的江村景象,衬托出诗人的淡泊宁静的心境。

●春水初生乳燕飞,黄蜂小尾扑花归。 唐•李贺《南园》初生:开始上涨。

描绘作者家乡的动人春色。 ●雄鸡一声天下白。

唐•李贺《致酒行》白:发亮。“雄鸡一声”每被后人当作新时代催生者的声音。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5 表示鸟和水有感情的诗句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唐杜甫《独步江畔寻芳》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宋·徐俯《春游湖》 独怜幽草岸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唐·韦应物《滁州西涧》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宋·徐元杰《湖上》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宋·王令《送春》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唐·杜甫《旅夜书怀》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宋·晏殊《浣溪沙》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宋·辛弃疾《西江月》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唐·杜甫《绝句四首》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唐·王维《观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唐·白居易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宋·张志和《渔歌子》 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唐·杜甫《羌村三首(之一)》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跟散作九秋蓬——唐·白居易《望月有感》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元·马致远《秋思》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唐·刘长卿《送上人》 独立衡门春雨细,白鸡飞上树枝啼——宋·叶绍翁《西溪》。

6 写鸟的诗句

1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2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4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盂浩然:<春晓》)

5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6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7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8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9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

10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11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 (唐 杜牧)

12菱透浮萍绿锦波,夏莺千啭弄蔷薇。

13尽日无人看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唐 杜牧)

14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唐 杜甫)

15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唐 杜甫)

16密叶隐歌鸟,香风留美人 (唐 李白)

17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从雌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唐 李白)

18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唐 张志和)

19漠漠水田飞白鹭, 阴阴夏木啭黄鹂。(唐 王维)

20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唐 杜审言)

21鸟向平芜远近,人随流水东西。 (唐 刘长卿)

22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唐 王昌龄)

23寒雀满疏篱,争抱寒柯看玉蕤。忽见客来花下坐,惊飞,蹋散芳英落酒卮。(宋 苏轼)

24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 宋 辛弃疾)

25人静鸟鸢自乐,小桥外、新渌溅溅。(宋 周邦彦)

26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宋 周邦彦)

27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宋 晏小山)

7 关于写鸟的诗句

1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 2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4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盂浩然:《春晓》) 5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杜甫:《望岳》) 6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7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8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9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贾岛:《题李凝幽居》) 10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无可耐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杂树生花,草长莺飞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李清照>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李清照>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李商隐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芳草凄凄鹦鹉洲 飞鸟尽,良弓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 鹦鹉能言,不离于禽。

关于鸟寄托感情的诗句 1 鸟在诗文中寄托什么情感

乌鸦

按照迷信的说法,是一种不祥的鸟,它经常出没在坟头等荒凉之处。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枯藤老树昏鸦”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哀鸿(雁)

比喻哀伤苦痛、流离失所的人。考其源流,“哀鸿”一语出自“鸿雁”。《诗·小雅·鸿雁》曰:“鸿雁于飞,哀鸣嗷嗷。维此哲人,谓我劬(q0)劳。”诗歌写使臣行于四方,见流民如鸿雁飞集于野,流民喜使者到来,皆合词倾诉,如鸿雁哀鸣之声不绝。后来以鸿雁在野、哀鸿遍野喻指百姓流离失所。

燕, 表现时事变迁,抒发昔盛今衰、人事代谢、亡国破家的感慨和悲愤。燕子秋去春回,不忘旧巢,诗人抓住此特点,尽情宣泄心中的愤慨,最著名的当属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另外还有宴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浣溪沙》)

鸳鸯寓意夫妻和睦亲密

杜鹃

在古代诗文中,有杜鹃啼血之说,说是因哀伤过度,常常啼到血流不止。不管是有冤屈、或是哀怨、或是有家归不得的乡愁,杜鹃都寓托着一种悲情感人的意象。古诗云:但闻子规啼月夜,愁空山。

《述异传》中的仙 人是“驾鹤之宾”,能够“跨鹤腾云”,鹤于是成为“仙人的骐骥”,常常往来于仙凡之间。鹤与神仙既然有这样密切的关系,所以诗文中“驾鹤”的意象,也往往 有“神仙”的寓意。例如南北朝诗歌中何召《游仙诗》、。

2 表示鸟和水有感情的诗句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唐杜甫《独步江畔寻芳》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宋·徐俯《春游湖》

独怜幽草岸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唐·韦应物《滁州西涧》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宋·徐元杰《湖上》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宋·王令《送春》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唐·杜甫《旅夜书怀》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宋·晏殊《浣溪沙》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宋·辛弃疾《西江月》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唐·杜甫《绝句四首》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唐·王维《观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唐·白居易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宋·张志和《渔歌子》

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唐·杜甫《羌村三首(之一)》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跟散作九秋蓬——唐·白居易《望月有感》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元·马致远《秋思》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唐·刘长卿《送上人》

独立衡门春雨细,白鸡飞上树枝啼——宋·叶绍翁《西溪》

高攀龙,明代江苏无锡人,后人尊称他为“景宜老师”。高攀龙是明代的政治家、思想家,林动党的领袖,林动八君子之一。明代,高攀龙曾任太常太卿、右刑部侍郎、左御史。

高攀龙

从小,高攀龙就喜欢读书,非常了解礼仪。万历十四年,无锡知府派罗茂中、顾宪成讲学。高攀龙受益匪浅,开始专心研究朱成理学,并确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三年后,高攀龙中了进士,但没过多久他的继位父亲就去世了。高攀龙回家孝敬他的继父三年。

当他的服丧期结束时,朝廷任命他为行人,并举行了仪式。由于平时工作之余,有很多时间看书,深入研究二程和朱的作品。此外,高攀龙编辑了《每日版》,并在文章底部附上了先人语录,作为初学者的指南。

在此期间,明神宗很长时间不处理政务。朝廷大臣纷纷议论,国力日渐衰弱。高攀龙把他的王位附在上面,但无济于事。万历二十二年,因斥责杨等人诬陷,被神贬为广东揭阳太守。

高攀龙只能在揭阳工作。他在去揭阳的路上定了一个规矩。他要求自己保持安静,不受外界事件的干扰。到揭阳后,高攀龙每天教徒弟,培养了很多人才。此外,他还经常体察民情,严惩当地恶霸。在任半年间,他结识了许多有识之士,这对他的学术研究产生了很大影响。

高攀龙作品

高攀龙的作品被视为朝鲜王朝建立的重大节日,具有崇高的道德品质。著有《周易简毅说》、《二程陆淑》、《柯娄机》、《春孔丘易》、《水居诗高》等。高攀龙的作品流畅而优雅。比如《郑梦诗》充满感情,半叙述半讨论,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象的不满。

高攀龙作品

是高攀龙散文的代表作。相比较而言,它针对的是那些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但在当时的社会中仍然得不到满足的自私自利的人,表达了对适度的、持续的幸福的看法。正如高攀龙在文章最后所说,有些人渴望找到美味的食物,他们最多只是享受一顿饭。有些人非常努力地建造建筑物。最多,他们只是活着,活着。

这篇文章超出了一般的好文章,有描述,有讨论,有意思,还有一些哲理,但这些都集中在一篇400字的文章里。显然,作者的写作水平极高,对事物的理解能力也是独一无二的,不愧为明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

文章中描述的建筑虽然只有10英尺左右大,但作者在参观过程中对周围景观的看法是一致的,这让他感叹“亦可”。同时,作者还对“祖”和“可”作了陈述。因为如果你拥有了什么,你会觉得不足,但是如果你拥有了一切,你就不会觉得不满足或者不开心。

“能”与“不能”与“足”与“虚”是可以相互转换的。当两者关系处理好,道理逐渐明白,得失就不那么重要了。用作者萧楼的名字来表达他对生活的看法,也是对世界的一个忠告。

高攀龙纪念馆

高攀龙纪念馆是为了纪念明代政治家、思想家、学者高攀龙而建造的。这是一座纪念馆,展示了高攀龙亲民、务实的治学思想和清廉品格。高攀龙纪念馆采用漆雕、贴金、泥塑、木雕等技术作为展示手段,不仅增加了纪念馆的观赏性,也丰富了纪念馆的文化内涵。

高攀龙纪念馆

水上花园位于江苏省无锡市金城西路,占地15公顷。花园中的主要建筑被命名为“吴克塔”。“吴克塔”意为“科洛的第五次重建”。同时,它也包含了高攀龙的“吴克”的含义。“你可以看到山、阳光、水、风和月亮。

高攀龙纪念馆在吴克铁塔的二楼。走进博物馆,可以看到一种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书生精神,令人振奋。博物馆里展出了大量高攀龙的作品,充分展示了高攀龙的一生,尤其是他隐居后的最高境界。

纪念馆精致典雅。湖滨楼有一条百米长的走廊,可以挡风遮荫。同时,高攀龙还有文化墙和雕像。散落在公园各处的书法题字、对联、匾额,无不体现了高攀龙关注民生、道德行为第一的品质、廉洁自律的作风,让游客领略到这位先生的高尚风范。

2006年,为将无锡建设成为文化名城,弘扬无锡历史文化精髓,无锡区规划组决定组织策划“高攀龙纪念馆”文化展示项目,以启迪后人,缅怀先辈。高攀龙的人格魅力和道德品质在这个时代依然熠熠生辉。

高攀龙林动学院

东林书院创建于北宋,许多学者在此讲学。到了明代,公元1604年,顾宪成等学者在东林重修了东林书院。他们把所有的人都召集到这里来讲课。他们倡导读书、讲学、爱国的文化思想,引起了全国众多学者的热烈响应。

林东学院

高攀龙和林动学院的联系应该从他回国教书开始。一座名为“水楼”的房子建在高攀龙岐狐湖畔。这个地方是他学习和静坐的地方。除了努力学习,他还经常上课。很快他就成了儒学大师。当时,高攀龙与顾宪成交往密切,友谊深厚。

万历三十二年,在无锡知府的大力支持下,高攀龙、顾宪成等人开始重建东林书院,每年在此召开“林动会议”。起初,顾宪成主持会议,但顾宪成去世后,高攀龙主持会议,直到学院被拆除。当时的学者无论是否认识高攀龙和顾宪成,都对他们赞不绝口。

在东林书院讲学的过程中,高攀龙经常用自己的政治思想和人格标准来评价政治、朝廷和人民。届时,许多与他有相同兴趣的学术官员也将出席会议。当时朝鲜的清官也是利益共享,遥相呼应。当时东林书院已经成为舆论中心。因此,当时的反对派对此深恶痛绝,称他们为“林动党”,并诬告他们认为他们实际上是在以讲学为名,为私利结成小集团。

陆游————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冬夜读书示子聿》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位卑未敢忘忧国。--《病起书怀》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书愤》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临安春雨初霁》

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九月一日,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人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销魂。--《剑门道中遇微雨》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文章》

平生铁石心,忘家思报国。--《太息·宿青山铺作》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游山西村>>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 ,南宋诗人。汉族。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12岁即能诗文,一生著述丰富,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数十种存世,存诗9000多首,是我国现有存诗最多的诗人。陆游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其中许多诗篇抒写了抗金杀敌的豪情和对敌人、卖国贼的仇恨,风格雄奇奔放,沉郁悲壮,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是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 为南宋四大家诗人之一。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陆游的著作有《放翁词》一卷,《渭南词》二卷。他的名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等一直被人民广为传诵

他始终坚持抗金,在仕途上不断受到当权派的排斥打击。中年入蜀抗金,长期的军事生活丰富了他的文学内容,作品吐露出万丈光芒,成为杰出诗人。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爱国主义精神,“气吞残虏”。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绍兴中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即位,赐进士出身.

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入闽任宁德县主簿.据《宁德县志》卷三《宦绩》中记载:“陆游,字务观,即放翁也┅┅绍兴二十八年任邑薄,有善政,百姓爱戴”。在宁德的南漈山上建有陆游塑像.曾任镇江隆兴通判.乾道六年(1170)入蜀,任夔州通判。乾道八年,入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府,投身军旅生活。后官至宝章阁待制。 陆游在政治上,主张坚决抗战,充实军备,要求"赋税之事宜先富室,征税事宜覆大商",一直受到投降集团的压制。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一生创作诗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批判当时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风格雄浑豪放,表现出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强烈爱国热情。《关山月》、《书愤》、《农家叹》、《示儿》等篇均为后世所传诵。抒写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亦工词,杨慎谓其纤丽处似秦观,雄慨处似苏轼。但有些诗词流露出消极情绪。他初婚唐氏,《钗头凤》等,都真挚动人。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在母亲压迫下离异,其痛苦之情倾吐在部分诗词中,如《沈园》。

他的诗歌艺术创作,继承了屈原,陶渊明,杜甫,苏轼等人的优良传统,是我国文化史上一位具有深远影响的卓越诗人 .他的主要著作有《渭南文集》,《剑南诗稿》,《放翁词》,《南唐书》,《老学庵笔记》。

陆游书名为诗名所掩,陆游亦工书翰,精行草和楷书。他自称"草书学张颠(张旭),行书学杨风(凝式)。"他的书法简札,信手拈来,飘逸潇洒,秀润挺拔,晚年笔力遒健奔放。朱熹称其笔札精妙,遒严飘逸,意致高远。遗留书作不多,书论有《论学二王书》。传世之作有《苦寒帖》、《怀成都诗帖》等。

他的作品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悲愤激昂,要为国家报仇雪耻,恢复丧失的疆土,解放沦陷的人民;一方面是闲适细腻,咀嚼出日常生活的深永的滋味,熨贴出当前景物的曲折的情状。他的学生称赞他说:“论诗何止高南渡,草檄相看了北征”;一个宋代遗老表扬他说:“前辈评宋渡南后诗,以陆务观拟杜,意在寤寐不忘中原,与拜鹃心事实同”。这两个跟他时代接近的人注重他作品的第一方面。然而,除了在明代中叶他很受冷淡以外,陆游全靠那第二方面去打动后世好几百年的读者,像清初杨大鹤的选本,方文、汪琬、王苹、徐釚、冯廷櫆、王霖等的摹仿,像“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里香菱的摘句,像旧社会裹无数客堂、书房和花园中挂的陆游诗联都是例证。就此造成了陆游是个“老清客”的印象。当然也有批评家反对这种一偏之见,说“忠愤”的诗才是陆游集里的骨干和主脑,那些流连光景的“和粹”的诗只算次要。可是,这个偏向要到清朝末年才矫正过来;谈者痛心国势的衰弱,愤恨帝国主义的压迫,对陆游第一方面的作品有了极亲切的体会,作了极热烈的赞扬,例如:“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辜负胸中十万兵,百无聊赖以诗呜;谁怜爱国千行泪,说到胡尘意不平!”这几句话彷佛是前面所引两个宋人的意见的口声,而且恰像山谷裹的回声一样,比原来的声音洪大震荡得多了。

“扫胡尘”、“靖国艰”的诗歌在北宋初年就出现过,像路振的“伐棘篇”。靖康之变以后,宋人的爱国作品增加了数目,前面也选了一些。不过,陈与义、吕本中、汪藻、杨万里等人在这方面跟陆游显然不同。他们只表达了对国事的忧愤或希望,并没有投身在灾难里、把生命和力量都交给国家去支配的壮志和弘愿;只束手无策地叹息或者伸手求助地呼吁,并没有说自己也要来动手,要“从戎”,要“上马击贼”,能够“慷慨欲忘身”或者“敢爱不赀身”,愿意“拥马横戈”。“手枭逆贼清旧京”。这就是陆游的特点,他不但写爱国、忧国的情绪,并且声明救国、卫国的胆量和决心。譬如刘子翚的诗里说:“中兴将士材无双……胡儿胡儿莫窥江!”“低头拔胡箭,却向胡军射……男儿取封侯,赴敌如饥渴”,语气已经算比较雄壮了,然而讲的是别人,是那些“将士”和“男儿”——正像李白、王维等等的“从军行”讲的是别人,尽管刘子翚对他的诗中人有更真切的现实感,抱更迫切的希望。试看陆游的一个例:“鸭绿桑乾尽汉天,传烽自合过祁连;功名在子何殊我,惟恨无人快着鞭!”尽管他把自己搁后,口吻已经很含蓄温和,然而明明在这一场英雄事业里准备有自己的份儿的。这是“诗经”“秦风”里“无衣”的意境,是李牧“闻庆州赵纵使君中箭身死长句”的意境,也是和陆游年辈相接的岳飞在“满江红”词里表现的意境;在北宋像苏舜钦和郭祥正时诗里,在南北宋之交像韩驹的诗里,也偶然流露过这种“修我戈矛,与子同仇”、“谁知我亦轻生者”的气魄和心情,可是从没有人像陆游那样把它发挥得淋漓酣畅。这也正是杜甫缺少的境界,所以说陆游“与拜鹃心事实同”还不算很确切,还没有认识他别开生面的地方。爱国情绪饱和在陆游的整个生命里,洋溢在他的全部作品里;他看到一幅画马,碰见几朵鲜花。听了一声雁唳,喝几杯酒,写几行草书,都会惹起报国仇、雪国耻的心事,血液沸腾起来,而且这股热潮冲出了他的白天清醒生活的边界,还泛滥到他的梦境里去。这也是在傍人的诗集里找不到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61461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5
下一篇2023-07-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