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中把'武"解释为 '止戈为武"。 反映了古人怎样的情感

《说文解字》中把'武"解释为 '止戈为武"。 反映了古人怎样的情感,第1张

从止,从戈。据甲骨文,人持戈行进,表示要动武。本义:勇猛;猛烈) 同本义 [valiant]

楚庄王曰,夫文止戈为武。又曰,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财者也。——《左氏春秋·宣公十二年》

武大为于大君。——《易经·履》

孔武有力。——《诗经·郑风·羔裘》

诚既勇兮又以武。——《楚辞·九歌·国殇》

又如:英武(英俊威武);威武(武力;权势;力量强大);武色(凶猛的神色);武车(威猛的兵车);武健(勇武刚健);武断乡曲(以威势主断曲直)

“武”字是个合体字,按古代造字法的“会意”,“武”从止、从戈,由止、戈二字合起来成为“武”字。戈是古代的一种兵器,止在甲骨文中实则为人的脚趾的象形,在金文中,“止”依然构成人的脚趾之形;在篆文中“止”依然如此。甲骨文中“武”字的最初表现形式是“足戈并立”,左边画一个“足型”,而右边画一个“戈型”,二者组合成其雏形,并以象形取意,即立足持戈,是一种静态;在此基础上字体由左右结构,变成了上下结构,近而形成了“止戈竖立”的组合,此时最大的变化在于“足型”被“止”字所代替,而“戈”的一撇移到“弋”字的左上角,其意是持戈而行,处于一种动态。进入青铜器时代,金文中的“武”字,已由象形向会意方向发展,并形成“动静”结合的字体,笔划粗细一致,结构相对协调,以适用于人的习惯认识和记忆。从甲骨文中“武”字的变化看,其原始本意并非止戈为武,而完整的表述应该是这样的:或持戈静止而立,注视前方;或举戈而动,欲与人、欲与兽斗,与人斗是争夺地盘和剩余价值,与兽斗是维持生存和生命。

战争,自古以来就是“人类互相残杀的怪物”。但是,处于不同文明时代的人们,互相残杀的目的则各不相同。古代某些强大的游牧民族,“人习战攻以侵伐”,把掠夺和征服视为自己的“天性”,铁骑所至曾血溅亚欧两个大陆。近代的殖民主义列强,以掠夺殖民地 为自己的“生命”,炮鉴无所不及,曾把全世界瓜分净尽,直至爆发两次世界大战,屠杀亿万生灵。与这种“弱肉强食”的野蛮战争观完全相反,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酷爱和平,奉行着“止戈为武”的和平观。  生活在古代农业文明摇篮里的中国,早在远古仓颉造字之时就对使用武力的行为做出了独特的界定——“止戈为武”。《说文》:“武,从止从戈。”意即使用武力达成武功的唯一目的,就是制止干戈以实现和平。这一界定,既是中华民族的战争观,也是中华民族的和平观,而归根结底是和平观;因为使用武力的原因、动机和目的都是为了和平,而不是为了掠夺、侵略和征服。正如古人所言:“仓颉作书,止戈为武。圣人以武禁暴整乱,止息干戈,非以为残而兴纵之也。”(《汉书·武五子传》)  这一和平观既体现在中国历代战争实践中,也体现在中国历代兵书理论中。不仅给历代兵书打上了深深的烙印,而且决定着兵书理论的走向,是中国古典兵学文化要旨的真正所在。

武字是止戈两字合成的,所以意为止战。谓平息战乱,停止使用武器,才是真正的武功。出自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二年》:“非尔所知也。夫文,止戈为武。”

武的本意应是拿着武器征战。过去人们练武是为了生存。所以,技击才是武术的本意。只不过通过练武可以调养一个人的心性,练武之人要注意自己的武德修养,不可随意动武。因此应提倡止戈。真正的武功、武力都是用来制止斗争或杀伐的。所谓“止戈为武”应该是望文生义并以讹传讹。

所以说止戈是古人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一种美好愿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61723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5
下一篇2023-07-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