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的例子

情感的例子,第1张

西方最杰出的正念导师之一杰克康·菲尔德曾说过:

最终人生只有三件事是重要的:

人的情绪是非常复杂,并不断变化着的,即便是对同一个人或同一件事,我们都可以在不同的时间里怀有截然不同的情绪。喜悦、忧伤、愤怒、恐惧,美国传奇诗人艾米丽·狄金森称

蒋梦麟,北大校长,德高望重,遇到一贵妇,所有人都反对,包括宋美龄各种劝,娶了以后,一次生病,贵妇卷走所有财产,还打了官司,赔了50万,最后得肝病,四个月后离世

玻璃栈道,理智告诉你没问题,但情感受不了,恐惧感使你不敢走

管理快乐:是为了获得长久快乐

鲁国宰相公孙仪喜欢吃鱼,但是求他办事的人送鱼给他他从来不收。人问公孙仪你既然喜欢吃鱼为什么不收鱼呢?公孙仪说如果我为了吃这条鱼受贿,将来国君罢免我,我还能继续吃鱼吗?

老实人需要谨记:“慈不掌兵,情不立事,义不理财,善不为官”

天文学使人谦卑

医学界有句自谦的话说“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 —— 现在想起这句话来,是不是有了新的体会:患者最想要的正是安慰。

政治的意义就是结盟

房间里的大象(头脑里的大象)

寻找人的隐藏动机

查理芒格

如果你看清了这个世界,必定因为它的荒诞而幽默

幽默就是温和的违反

任何幽默都有认真的成份

代表了边界,在危险和安全的边界上走一遭,然后落实到安全

普罗文的研究,有三个洞见 ——

有别人在场的情况下,我们笑的次数是独处时候的30倍。笑,是一个社交表情。

两人对话时,说话的人笑得比听话的人要多50%。笑,是为了传达一个信息。

不仅仅人会笑,有些动物,比如黑猩猩也会笑。有些不会笑的动物,也会一种类似于笑的肢体语言。

= 你说话的时候注视对方的时间% / 对方说话的时候你注视对方的时间%

视觉统治比,揭示了你心目中跟对方相对地位的高低。面对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视觉统治比会在1左右。而军队里下级面对上级,视觉统治比是06。1982年那篇论文说,心理系大一新生面对一个已经被著名医学院录取的大四学长,视觉统治比是059。

身体语言比口头语言更容易暴露我们的内心世界。

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地位比较高,他会呈现一个放松的姿态,他说话清晰,动作平稳,他的身体是打开的。而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地位比较低,他就是一种紧张的姿态,他说话断断续续,动作一惊一乍,眼睛到处看,好像总是在防卫。

在讲产品时,先讲情绪,她认为情绪是一个人的底层操作系统:

『如果把人想象成一部手机,情绪就是底层的操作系统,有的人是 iOS,有的人是安卓,大家版本号都还不太一样。

你后天学习的知识技能,都是安装在底层操作系统上的,一个一个的 App。

有人说:“ 学了很多道理,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其实我们后天学习的东西,都是理性,理性是把人往回拉的力量。但是驱动一个人的,其实是他的内在感受、他的情绪,那是他的底层操作系统。

一个人的快乐,痛苦,精神资源(两个女王慈禧与伊丽莎白),精神结构都是他的底层操作系统

咖啡能刺激人体产生多巴胺,有类似迷幻药作用,但又不至于引起情绪有大的波动

黄执中说,你看到别人抽烟很烦人,你的问题,偏偏是别人的解决方案

如印度人为了戒酒,居然有人冒死去喝眼镜蛇的毒

习惯只能被替代,不能被消灭

欧洲人喜欢咖啡,是因为酒喝哦多了容易生事,而咖啡填补了这一空白,还因此有了咖啡馆,可以谈论宗教政治

体验

多数可遗忘,少数特漂亮

人们喜欢批判别人,部分原因是它能带来优越感,优越感又会带来安全感和身份地位,让我们感觉自己比别人优秀。德里克说,如果你一直批判身边人,把自己的需要放在第一位,就无法领导团队,“如果你的目标是帮助身边每个人达成他们的目标,而且不带一丝批判,他们就会乐于让你去领导。”

相对于巴菲特在财务上的每年复利,人如果在做事的时候,每次都复盘,觉察,每次都成长一点点,不也是复利吗?几年以后,你将完全不同于大众

系统思维里,美军(空军然后到全军,少死人是军队很多地方先进的重要原因)还有就是创业公司,但其它公司似乎很难用aar

AAR(after action review)

牛仔裤起源于美国西部的淘金热潮,当时矿工们需要长时间跪地工作,所以很需要耐磨又耐脏的裤子,这时候牛仔裤就应运而生了。

到20世纪50年代,好莱坞明星、摇滚乐手等都喜欢穿牛仔裤,并将其视为反传统的利器。

而6、70年代,旧金山出现了”嬉皮士”(Hippy),年轻人利用紧身牛仔裤来宣称独立,炫耀青春,表达颓废的自我。

“猫王”埃尔维斯·普留斯利、马龙·白兰度等带起的朋克风潮,让牛仔裤又转化为摇滚、叛逆、独立和自由的象征。

而牛仔裤所代表的独立自由精神,也深深地植入了硅谷那群心怀梦想的年轻人心中。8、90年代,乔布斯、比尔盖茨等硅谷名人,都喜欢穿牛仔裤。

迈入新世纪,扎克伯格、马斯克等,更是钟情于牛仔裤,他们不甘于被传统的条条框框束缚,渴望改变世界,个性又百搭的牛仔裤也成了他们标志性的着装。

喜欢=熟悉+意外,兵书上讲守正出奇也是这个意思

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庄子:如果一个人的欲望过多,必将缺少智慧与灵性

嗜欲深者天机浅。如果一个人的欲望过多,他就必然缺少智慧与灵性。所谓嗜欲深者是指欲望过高过大,深陷欲海之中不能自拔的人。那什么是“天机”呢?

是人的智慧与灵性,也引申为人的机缘与福报。一个人如果深陷欲海、贪婪无度,就会失去性命中的灵性、悟性与智慧,错过人生中许多好的机缘与福报。

道家非常重视虚无。老子认为,人建造了房子,因为房子是虚空的,所以能够住人。人铸造的各种容器,正是因为中间是虚空的,所以能够装东西。

庄子说:“虚室生白,吉祥止止。”

庄子继承了老子的思想,“虚室生白”,意思是空的房间才显得敞亮,如果房间堆满了东西,有光亮也透不出来。“吉祥止止”,意思是喜庆好事不断出现。

人的心如果像空房子一样,清除了杂物和垃圾,把蒙蔽心灵的尘埃扫空,那么心中就会充满阳光,结果当然是一派吉祥。

“欲”字从欠,表示有所不足,因而产生欲望。但这种欠缺,会自我增值,永无满足。“贪”本身已是问题,若贪得无厌,则成欲壑难填。是故“嗜欲”是贪欲成癖,上了瘾。好一个“瘾”字,这个形声字,形旁是病字框,内藏“隐”字,可见是一种隐疾,而“嗜欲深”,说明这种隐疾已病入膏肓。

而嗜欲深者,是贪欲过度,令修行障碍重重,毫无智慧可言。佛说是“欲海”,指欲令人迷失本性,沉沦生死大海;又有所谓五欲,包括财、色、名、食、睡,会污身如尘埃,成为“欲尘”。'

庄子说,嗜欲深者天机浅。如果一个人的欲望过多,他就必然缺少智慧与灵性。

所谓嗜欲深者是指欲望过高过大,深陷欲海之中不能自拔的人。那什么是“天机”呢?是人的智慧与灵性,也引申为人的机缘与福报。

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深陷欲海、贪婪无度,就会失去性命中的灵性、悟性与智慧,错过人生中许多好的机缘与福报。

生活中贪声色、贪权贵、贪钱财的人,莫有不迷失心智的,而心智的迷失,正是祸害生命的开始。一旦贪欲攫住了大脑,人的心智就全用在了想要得到的东西身上,思之愈深,智力愈单一,理智判定事物的基本能力愈会丧失。

庄子认为:“夫得者困,可以为得乎”想要得到什么反被这所得而困,这能算有所得吗,名人语录可惜拥有贪欲的人深陷其中难以自拔,甚或自得其乐而不觉危机已来临。

现今众多诈骗案犯的成功,利用的不正是人们沉溺于贪欲一时引起的智障吗一个人,只有从声色繁华中超脱出来宁静沉思,才能具有大智慧。

欲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嗜欲过深,必然让人浮躁不安,牢骚满腹。嗜欲深者必多病,嗜欲深者必短命。“天机浅”便不悟人生的真谛。

嗜欲深者天机浅,嗜欲浅者天机深。如果一味沉溺于感官享受,那么这种人的智慧必定很浅薄。也就是说,只有从声色繁华中超脱出来宁静沉思的人,才能具有大智慧,去把握纷繁的人生和无穷的宇宙。

吕洞宾解释“天机”,谓“天”是人的天性,“机”就是根器。而无论是道是佛,都很重修行,修行是从天性的根器开始,这是个基础,但贪欲对修行会有很大的杀伤力。

“嗜欲深”的,庄子说令“天机浅”,已经算是说得很温和,欲望泛滥的恶劣情况,可能是把天生的根器几近破坏始尽。

“嗜欲深者天机浅”,相反来说,庄子谓“其嗜欲浅者,其天机深”,人的私欲越少,就越接近大道,天机越深。因为“唯道集虚”,道本来就是虚无的。作为智者,能让天机尽量发挥的是无欲。

农民一头牛的故事

喜怒忧思悲恐惊。我们开心了就要笑,不高兴就哭,生气起来要骂上两句,中医讲得很清楚:

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百病皆生于气。

以前会听歌,会喝鸡汤,会找人抱怨,会吃点好的吧。现在就有一种,就是跑步。放学了吃完饭,听歌然后跑步,在空旷的地方,听听歌,脚步不停汗水越来越多,然后浑身通畅,累到无力去多想,回家洗个澡,然后睡得很香,一夜无眠,慢慢就忘记了很多烦恼。有时候跑步跑累了,那就坐那里歇着吧!坐那里看着人来人往,看看各自的状态,然后开始想象他们的生活看他们的表情,想她们的爱情想她们的故事。代入了别人的人生别人的生活,貌似压力轻松了很多很多。

看着她离去的背影,他似乎并不痛苦,五年了,他给了她所有温柔与疼爱,最终她还是要离去,努力挽留,用心疼爱,想想这或许是命运,强求不得,便顺其自然吧,爱不一定非得拥有,自由或许才是她要的幸福吧,他脸上都露出了一抹释然中却有些悲凉的微笑。

有的。而且我还可以告诉你,所有人都有面对感情,特别无力的时候。

这是很正常的情况。

要知道,没有人能做到,完美地解决所有问题。更何况,感情问题往往并不是一个人能够解决的,很多时候这是牵扯到包括你在内,将第二乃至第三方牵连其中。遇到极其无力的状况,是必然的。

那么为什么,我们不能完美的解决所有情感问题呢?这里往往会遇到三种问题

1每个人都会有心里倦怠期,很难长久保持很高的自我效能

2相互之间认知会出现偏差,沟通并不能做到完美

3立场不同的情况下,很多事情是无法达成共识的。

那么为什么这么说呢?

1为什么很难保持较高的自我效能?

首先相信你在日常生活中,一定会发现有的时候,整个人就是会情绪很低落,我们常说的很“丧”。这是因为从心理上来说,人的情绪是处于波动状态的。负面情绪会不断的在你心中堆叠,总有有一天会爆发出来。

2为什么认知交流会出现偏差?

并且在日常生活中,你和他人的交流总是会有壁垒和不便的,越是在你面对情感问题的时候,你越是会发现沟通会变的更加困难。所以经常会发生这样的情况,你所面对的问题,并不会向你期望的方向前进,进而给你带来巨大的困扰。这种情况下,你会产生无力感就会很正常了。

3立场的不同又会造成那些困扰?

而沟通困难很大程度上,是来源于你们之间的立场并不统一。举个很简单的例子,相信不少人都遇到年假的时候,去谁父母家这个问题。当你站在自己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的时候。你会发现有足够充足的理由,支持你的选择。可同样你的另一半在这个问题上,也具备充足的借口。往往到得最后,也没有获得统一。

相信在你的生活中,这种现象并不罕见,往往这个时候你很难说,双方有谁做错了。可是结果却总不尽如人意,这种情况下格外让人觉得无力。

那么难道说,面对一些棘手的感情问题,除了坐看事情的恶化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当然不是,我经常说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只有没找对方法的问题。就像我们前面说到的,你有时会对感情问题感觉无力,这很正常。但是无力过后,怎么解决问题,走出无力的困境才是最重要的。

其实面对感情问题特别无力的时候,往往是因为你无法解决。能够解决的问题,是不会让你产生无力感的。那么既然问题解决不了,你为什么不换个角度,淡化问题呢?问题是客观存在的,但是你的心态却是主观的认知。

总结起来就是,当你不能解决令,你感到无力的客观问题时。你可以调动自己的主观认知,进而从心态上,摆脱无力的情绪。

想要做到这一点,你可以从三个方向下手

一学会调整自我效能

首先你要培养的是,面对困难时不会陷入无力的心态。

1学会转移注意力

不要让一件不开心的事,影响你一整天的心情。学会让自己的情绪,更加的自主和具有韧性。你越是专注于负面情绪,负面情绪对你产生的影响就越大。陷入心理上的“墨菲定律”,困于泥潭中无法自拔。

2树立坚强的自信

要坚信自己不会被任何外来的的打击,所击败和摧毁。我相信你在面对那些看起来解决不了的情感问题时,一定会产生很大的挫败感,失去了自信心。

如果你对自己都丧失了信心,那么就遑论解决问题了。在面对问题的时候,首先你自己就不能丧失信心,这样会使本来能解决的问题,也会解决不了。

二学会认清现实

面对那些情感中的无力时刻,你要明白,那些问题本质上来说,就是无法解决的。你越是因此而纠结,越是会感到无力。

1先要保持心态上的冷静

在面对问题的时候,首先你要克制自己的冲动情绪,学会冷静。无数心理研究表明,冲动的情绪会让原本简单的问题,变的复杂数倍。所以当你面对问题的时候,你不妨先学会冷静下来,这样会对你之后解决问题的进程,提供很大的帮助。

2做好自己的工作

就像前面反复强调的那样,许多感情问题是无法解决的。所以当问题发生后,你只需要做好你自己的事情就可以了。不让问题恶化,就是对此最大的帮助。当你端正心态去看待问题的时候,情绪就会平和很多,不再为不可能的事情做多余的努力,就不会引发心理上的挫败感,自然也就不会陷入无力的深渊。

三学会转换立场

当然,仅仅靠出于自我安慰角度的树立自信,和自我要求上的心态控制。并不能彻底弥补你认知上的错位。因此仅靠前两点,你依然无法排解自我的负面情绪,长期积累还是会产生无力感。这个时候,你要学会转换立场来思考面对的情感问题。

1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

当你发现面临的情感问题无法解决,又对对方的行为产生了不好的情绪。你不妨转换一下立场,将自己代入到对方的视角来思考问题。那就是如果你是他,会怎么看待这件事?他是处于什么原因,才做出这种选择?这种思考方式能够帮助你,很好的平和认知上的偏差。

2善于使用共情手段

心理咨询上很重要的一种手段就是共情,所谓共情,不光指你学会站在对方角度思考问题。同时还要学会,如何让对方体会你的感受。当你们互相深入了解立场,理解沟通之后,许多问题自然就迎刃而解了。关于具体如何共情,受限于篇幅,以后我会再开专栏详细解释。

总之,你要明白的是。人与人之间,是一定会存在面对情感问题,感到无力的时候。所以你要做的是学会摆脱无力感和负面情绪,共同迎接光明的未来。而不是自怨自艾,在问题前选择放弃躺平。

有5个办法,主要有用明智控制你的心情、学一点抑止暴躁脾气的方法、经过心理换位法来抑止心情、学会用升华的方法来控制心情、留意抱怨的场所。

1、用明智控制你的心情

公平、不满、冤枉,也应当尽量先使自己心平气和下来再说。或许你已积聚了许多不满的心情,但不能在此时一股脑儿地抖了出来,而应该避实就虚地谈问题。过于心情化将无法明晰地说明你的理由,而且还使得对方误以为你是对他本人而不是对他的布置不满,如此你就应该另寻出路了。

增强明智感,可以使我们遇事多思索,多想想别人,多想想事情的结果,认真对待,慎重处置。当想与人争持时,也可反复提示自己:千万别发怒,要冷静。这样,就可以遏制心情冲动,避免不良结果。

2、学一点抑止暴躁脾气的方法

在卧室或在办公桌上贴上动怒、制怒一类的警言,时辰提示自己要冷静。

当察觉自己的心情激动时,为了避免立即迸发,可以有认识地转移话题或做点儿别的事情来分散自己的留意力,把思想感情转移到其他活动上,使慌张的心情松弛下来。比如疾速分开现场,去干别的事情,找人谈谈心、散散步,或者痛快到外面猛跑几圈,这样可将因震怒激起出来的能量释放出来,心情就会宁静下来。

有很多事情是可以有多种处置办法的,遇事要灵活行事,不要那么僵硬,有时可以退让一下,给对方改动主意和态度的机遇,选择方法要思索事情的效果。

3、经过心理换位法来抑止心情

心理换位,即站到对方的角度上想问题,与他人互换角色、位置。俗话说:将心比心。经过心理换位,充任别人的角色,来体会别人的心情与思想,这样就有利于防止不良知情的产生及消弭已产生的不良知情。

当同事冒犯自己时,也可以站在同事的角度想一想,可能就会觉得同事的行为情有可原。这样,不良知情就会削弱,以致消逝了。

4、学会用升华的方法来控制心情

所谓升华,也就是将消极的心情与头脑中的一些闪光点联络起来,将痛苦、烦恼、忧虑等其他不良的心情,转化为积极而有益的行动。例如,当我们工作业绩不是很理想时,我们可能会意情低落,但假设我们不甘心落后与失败,能振作肉体,奋起直追,这样就把消极心情转化为积极的行动了。

5、留意抱怨的场所

人有时会很自然地改动自己的见地,但是假设有人当众说他错了,他会恼火,愈加顽固己见,以致会一心一意地去维护自己的见地。不是那种见地本身多么珍贵,而是他的自尊心遭到了要挟。

发泄心情时,要多应用非正式场所,少运用正式场所,尽量与上司和同事私自交谈,避免公开提意见和表示不满。这样做不只能给自己留有回旋余地,即使提出的意见呈现失误,也不会有损自己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还有利于维护上司的威严,不至于使别人堕入被动和难堪。

如前面提到的,情绪和情感影响着我们的健康和发展。也就是说,情绪会带给我们勇气、信心、和力量,也会使我们冲动、消极、无所事事,甚至做出一些违背道德和法律规范的事情。所以,学会调节情绪和情感,对任何人来说,尤其是对我们情绪多变的中学生来说,是十分有必要的。

1为什么要调节情绪

在人的一生中,有顺境也有逆境,有欢乐也有忧伤,遇到挫折而产生抑郁不乐的情绪是正常的现象。人的情绪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会有不同的特点。我们应该结合我们自己的实际年龄特点,回顾以前所经历过的情绪体验,进行情绪调节。喜——怒——哀——乐,是情绪变化的基本特征。每一天,我们都在体验着这种情绪变化,当你心情愉快时,你会感到周围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到处都充满阳光;当你郁郁寡欢时,一切又都变得暗淡无光,就连鸟语花香也让人觉得讨厌,这些都是情绪带给你的感受,情绪、情感是能把握和控制的,只要我们了解情绪,学会控制的技巧,就一定能握住良好的情绪,改善不良的情绪,拥有健康的自我。

任何人都有情绪的体验,尤其是青春期的情绪更是丰富多彩,体验深刻。积极的情绪可以提高人体的机能,能够促进入的活动,能成为动力,激励人去努力,而且在活动中能够起到增力、增智的作用;与积极情绪相反的是消极情绪,会使人感到难受,会抑制人的活动能力,活动起来动作缓慢,反应迟钝效率低下,会减弱人的体力和精力,活动中易感到劳累,精力不足没有兴趣,同时还会降低人的自控能力。

中学生心理特点之一就是情绪的不稳定性。忽而激动万分,忽而沉默,上午还兴高采烈的,中午也许会垂头丧气,等到下午又兴奋不已。一天之中,情绪会有很大的变化,情绪表现的反差很大。学习、生活中的一些微小刺激都可能引起情绪上的变化,甚至连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情绪就发生了变化。有的同学称之为“无名火”。其情绪的明显变化主要与生理有关,与青春期体内的激素分泌不规律有关,但也与个人的修养有关。同时,情绪不仅变化性强,而且变化的幅度大,呈现一种强烈性,情绪高涨时,就像火山爆发一样,势不可挡;情绪低落时,又像泄了气的皮球,没有一点动力。学习、生活中的微小刺激能够引起强烈的情绪反应,这种反应常有夸大的倾向。

总之,多变的情绪,不能使我们专心做事;强烈的情绪反应容易使我们冲动;自控能力不足会给我们带来不良的后果。所以,情绪需要调节需要疏导,使我们的情绪达到喜怒有常,喜怒有度。

请看下面的活动,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过这样不良情绪的发生?

·和朋友闹矛盾,他误会了我,我非常痛苦;

·考试成绩不理想,感到伤心;

·老师表扬别人,而自己不如别人,嫉妒他人;

·父母、老师批评自己,心情烦闷;

·别人有好朋友,自己没有,感到郁闷;

·得知别人在背后说自己坏话,而心生怨恨;

·上课回答问题出错,觉得自己好笨。

为了避免情绪的消极影响,我们要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和情感。

2调节情绪和情感

我们通过哪些方法和途径调节自己的不良情绪呢?

第一,改变认知

心理学研究表明,刺激事件本身不决定情绪的性质,是对刺激事件的认知决定情绪的性质。即“人受困扰,不是由于发生的事实,而是由于对事实的观念。”可见,我们不能说“这件事使我的情绪糟糕到极点”,而是我们无法理性地认识和评价所发生的事件。

这里有一个很经典的故事:古时候,有一位老人家,她有两个儿子,一个是卖伞的,一个是卖扇子的。这位老婆婆每天都处于忧愁之中,她担心:下雨天,卖扇子的儿子卖不出扇子就无法生活,晴天时,卖雨伞的儿子卖不出雨伞就无法生活。老婆婆今天愁,明天愁,天天愁,结果就一病不起。一天,来了一位智者,他对老婆婆说:“换位思考一下吧,下雨天,你卖雨伞的儿子生意很好,你应该高兴;晴天时,你卖扇子的儿子生意很好,你也应该高兴,你的儿子天天都有发财的,你应该天天高兴才对。”老婆婆一听有道理,心情一下子好起来,病也就慢慢地好了。

我们的学生也会经常遇到类似这样由于认知评价错误而导致产生不良情绪的事情。例如:两个同学犯了同样的错误,同样受到了老师的批评,同学一很快认识到是自己做得不好,并下决心改正,情绪很快就恢复了平静。同学二挨了批评,觉得自己实在是太倒霉了,运气糟透了,“为什么老师就偏偏揪住我这一点点小错误不放,就是看我不顺眼”,“老师看不上我,对别人偏心”等等,认为“根本不是我的原因”,那么,同学二往往会觉得不公平,心中产生抵触和愤恨,无法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当然也就不会去积极主动地调整和改变自己,久而久之,这个同学不仅成了不受老师同学欢迎的人,而且缺点和错误也不能够得到及时地纠正。这种外归因造成他事事在别人身上找原因,人际关系也会随之紧张,人际关系不好又进一步影响到他的情绪,这样周而复始,恶性循环。

还有的学生,只要遇到一点点不顺心的事,就把问题看得很严重,甚至会认为“犯任何错误,都没办法弥补,更不可饶恕”,往往以偏概全,把事情想象得糟糕透顶,过分夸大后果。

因此,调控我们的情绪和情感,最重要的是改变我们的认知,换一个角度去认识发生的事情,改变非理性认识和错误观念,这样就会从根本上预防或者缓解不良情绪。

第二,调整期望值

情绪情感产生的基础是人的需要和动机,需要和动机越强烈,情绪和情感反应也就越强烈,也就是我们越想获得最好的结果、取得最好的成绩,也就会给自己造成越大的心理压力,增加自己的烦恼。如果我们对他人、对自己、对事物所抱期望值过高,就会在内心需求难以满足时产生消极的情绪反应,所以,我们订目标不要脱离实际、高不可攀,对人、对事更不能过于追求完美,这样容易让自己陷入挫折和失败的痛苦中。

第三,心理换位,即换位思考

“我要是他会是怎样呢?”“别人出了这样的问题都是怎样解决的?”“别人是不是也有出现过同我一样的问题?”换位思考让我们转变思考问题的角度,正确地认识问题,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拿到考卷突然感到考题很难,很多都不会做,这时会紧张起来,越紧张越不会做,往往导致考试成绩不理想。我们可以换位思考一下:“我感觉难,大家都难,我要是考不好,别人也都会考不好。”紧张的情绪能够得到缓解,情绪稳定平静下来,更好地进入考试状态,能够发挥出良好的水平。

第四,学会转移注意力

把注意力从引起不良情绪的事情转移到其他事情上,而不是让自己一直深陷其中,什么事都做不了,这样可以使人从消极情绪中解脱出来,做一些自己感兴趣、能做到的事情,从而激发积极愉快的情绪反应。

最重要的是要有意识地转移注意焦点。如果遇到挫折,感到苦闷、烦恼,情绪低落,要暂时抛开眼前的麻烦,不去想让我们苦闷、烦恼的事,把注意力转移到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中去。比如,可以回忆让自己感到幸福、愉快的事,以此来冲淡或忘却烦恼。还可以主动地换一个环境,外出散步、到亲戚或同学家去玩或者住一段时间,通过新的环境,冲淡、缓解消极的心理情绪。如果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有许多题目自己无法解答,甚至老师讲解也听不懂,就会心里很烦,那么,下课后可以和同学做做游戏,讲讲笑话,一起去打打球,运动一下,心情就会好许多。有时我们自己也不知道到底为什么心情就很烦恼、低落,这时,如果找同学们聊聊天,下下棋,也许会忘记烦恼,豁然开朗,心情得到改善。

还要学学幽默。幽默可以学习,这种能力能够培养。所以,平时可以多看看幽默的漫画、笑话、文章等。我们说幽默是精神的消毒剂,是消除不良情绪的有效方法。有时,一句幽默的话,可以避免使自己陷入尴尬和被动的局面,并避免激化矛盾,使焦虑不安及愤怒的情绪得以缓解。学会幽默,乐观地面对生活,才能使自己获得更多的快乐,成为生活的强者。

另外,听音乐是帮助我们转移注意力的好方法。当你情绪不好的时候,听欢快的、刚强有力的曲子,可以振奋人心,改善情绪。当然,尽量不要去听情意绵绵、悲哀的曲调,可能会使你雪上加霜,情绪更糟。

第五,积极的自我暗示和自我激励

情绪失控,和别人发生冲突的时候,如果你能够在心里默默数完10个数,或者让舌头在嘴里打几个转,也许就会避免一场无谓的争斗。上台表演之前做几个深呼吸,并告诉自己“我能行,我做得到”,这会增加你成功的可能性,给你自信。

每个人都应该学会自我激励,因为我们不能期待总是受到别人的关注,得到别人的支持和帮助,很多时候,我们必须自己面对问题和挫折。这时,自己给自己鼓劲,在做出相应努力之后,能够把挫折和不幸当做上帝给予自己锻炼的机会,告诉自己“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让我们的心情平静下来,并接受困难和挫折,而困难和挫折往往也是一种挑战,甚至是一个新的机会。所以,学会自我激励不但能改善情绪,更可以使人坚强勇敢起来,在困难和挫折中坚持下去,甚至可能会“柳暗花明又一村”,获得新的机遇和发展。

第六,合理宣泄情绪

这里强调“合理宣泄”,要在适当的场合,用适当的方式,来排解和发泄心中的不良情绪。发泄是一种情绪表现的方式,能够防止不良情绪对人体的危害。发泄应该是合理的,要有度,既不能伤害自己,更不能伤害他人。

·在适当的场合哭一场

从科学的观点看,哭是自我心理保护的一种措施,它可以释放不良情绪产生的能量,调节机体的平衡,促进新陈代谢。哭是解除紧张、烦恼、痛苦的好方法。许多人哭一场过后,痛苦、悲伤的心情就会减轻许多。

·向他人倾诉

有一句名言是这样说的:“一份快乐,两个人分享,就变成了两份快乐;一个痛苦,两个人承担,就变成了半个痛苦。”把不愉快的事情隐藏在心中,会增加心理负担。我们要善于向别人倾诉烦恼、诉说衷肠,因为这样不仅可以使自己的心情感到舒畅,而且还能得到别人的安慰、开导,甚至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

·适度的运动

当一个人情绪低落时,往往不爱动,越不动注意力就越不易转移,情绪就越低落,容易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可以通过跑步、急走等运动改变不良情绪。

·放声歌唱或大声喊叫

放声歌唱可以提高士气,大声喊叫能够释放内心积压的郁闷,都是很好的调节情绪、发泄内心痛苦的方法,有助于使人的心理达到平衡。

当然,必须强调的一点是,发泄情绪不等同于放纵自己的感情,更不是让自己任性和胡闹。如果不分时间、场合、地点而随意发泄,既不会调控好不良的情绪,还会造成不良的后果,增加自己的麻烦和别人的心理负担,这是不合适的。

第七,升华

升华是指将痛苦、烦恼、忧愁等不良情绪转化为积极而有益的行动,从而产生积极的情绪。歌德在失恋的情况下,写出《少年维特的烦恼》,贝多芬在双耳失聪的情况下,创做出《命运交响曲》,居里夫人在其丈夫因车祸不幸身亡之后,忍受着巨大的悲痛,把自己的情感升华到对科学的忘我追求之中,终于第二次获得了诺贝尔奖。

中学生风华正茂、热情奔放、富有理想、朝气蓬勃。这是一个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时期;这是一个不轻易表露内心世界的时期;这是一个独立性与依赖性并存的时期;这也是一个思想单纯,少有保守观念,富有进取心的时期;同时也是应对方式情绪化,好走极端,易发生心理疾病的时期。学会管理和调控自己的情绪,是中学生走向成熟、健康成长、迈向成功人生的重要基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63126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6
下一篇2023-07-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