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诸情感和主观臆断的区别

诉诸情感和主观臆断的区别,第1张

定义不同、使用场景不同。

1、定义不同:诉诸情感是指在表达观点或做出决策时,使用情感或感性因素来影响他人的看法或决策。主观臆断是指在表达观点或做出决策时,基于个人主观判断而非客观事实。

2、使用场景不同:诉诸情感通常用于营销、政治演说等领域,而主观臆断则可能出现在各种决策中,包括个人和组织的决策。

这篇文章所要推荐的书籍叫《语言学的邀请》,作者是塞缪尔·早川博士。这本书所讨论的问题虽属于语义学的范畴,但主要的是本书写出了早川先生对人生和社会上许多重要问题的宝贵看法和意见,让人受益匪浅。

使用语言这种工具的方式有很多,例如说话、写字、阅读。而在古老的时代,人类传递消息最初是通过面对面的口口相传和一些身体语言。后来,开始用发明的文字与符号在制造的各种工具上记载思想,如泥板、竹简、纸张等,再到如今的电子信息时代,使得如今大部分人能轻易地生活在信息洪流之中。

既可以快速地了解遥远之处所发生的事件,也可以收集筛选大量信息吸收消化。这是古老的人类难以想象的时代。

我们知道人生下来一开始都是懵懂无知的状态,慢慢地学会了说话写字,对世界的了解变得丰富且充实。而一个人从无知到博学必然使用语言这门工具。

对比地球上的其他生物便可知道语言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如猫、鸟、昆虫。你会发现,几乎没有生物能如同人类这般一代代增进知识与智慧,增强对环境的控制力。

人类之所以能积累下种种宝贵经验与知识,也正是由于各种发明创造与科学发现得以通过文字与符号记载传承,所以他人才能在吸取、评价与借鉴等一系列过程中写下自己新的观点和经验,并不断地重复这一过程。

牛顿曾说:如果说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没有语言,当然就没有所谓的巨人,人类很可能没有如今的生活。

清代的文学家赵翼在《论诗》写道:“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我们常说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有璀璨夺目的历史。正是文字与符号,使得每个时代的明珠瑰宝能跨越时空长河为后人所铭记、引用。

有人问问读书的作用是什么,我们可以用早川先生在书中所表达的一个观点回答:学习读书写字,也就是学习怎样去利用并参与人类中最伟大的成就——有了这种成就,才可能有其他成就。

所以说,语言始终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失的工具。

某种意义上,我们生活在两个世界里。一个是由我们直接认识或体验的事物所组成,称作“外向世界”;一个则是通过言辞学到的世界,称为“言辞世界”。

就好像七大洲四大洋、世界上233个国家和地区以及中国的34个省级行政区域,这些地方你都亲身去过吗?想必大多都是通过言辞、图像所了解。还有那些伟人千古流传的事迹,以及名人传记,我们也没有亲眼见到过,而是通过言辞所知晓。

而言辞又有外向意义和内向意义之分。外向意义是它在外界所指代或表示的东西。内向意义就是它在我们脑海所引起的一切,例如想法、形象、情感等。

言辞有时并没有外向意义,所谓没有外向意义是指看不到、感触不到,无法用科学证明。例如“佛祖会保佑我们”这句话,我们无法证明佛祖是否存在并保佑着我们。

我们不仅通过直接体验来了解世界,还依赖语言的想象来理解或创造世界。对比起来,外向世界很小但真实,言辞世界包罗万象却大多虚幻。

而文学阅读,则完全是通过内向意义来影响我们的人生。你会发现,当我们阅读一本文学书时,依靠的是我们的想象力。

早川先生认为假如我们在研究文学时并不只把它当作文学看待,而是将其当作一种生活上的指导,那么它的作用就是一种最好的外向的作用。

如果我们要说阅读的其他作用,那就是让我们产生多种多样的人生体验,指导人生、提升素养和培养三观。

并且,在伊恩·莱斯利《好奇心》一书中有一个例子,由Robert Wilson领导的团队在芝加哥拉什大学医学中心进行了一项研究,该研究得出一个结论:在排除物理原因对大脑的影响后,那些终生都保持着大量阅读和写作习惯的研究对象比起只有平均阅读量和写作量的对象,其智力衰退的速度会减缓1/3。当然,真正热爱阅读和写作的人或许把它当作一种附带的奖赏。

回归正题。从上文可知,我们总是通过内向的方式了解并确认世界,但是,当言辞世界与外向世界并不相符时,其实就会引发一系列问题。

可以这样理解,言辞世界和外向世界就好像地图与它所假定代表的地区的关系一样,我们依靠地图来了解并去往地区。

倘若两者差别不大,我们又已经从地图上知晓哪些地区可以多期待一些,那些可以少期待一些,那我们可以坚定地走向目标。

但是,倘若在成长过程中积累了错误的地图,充斥错误的迷信和知识,那么它导向的就是错误的态度、信念与行为,就容易浪费时间精力去做一些不符合实际需要的事情。

就像有些成功学往往给人诸多梦幻泡影,从而让人振奋。你认同它所讲述便去做了,后来发现事实并不如此,则容易失望、愤怒和崩溃。例如所谓的“量子阅读”。

早川先生认为有两种不同的方法会使我们脑子里装下错误的、与这个世界不合的地图:第一种是别人给我们的地图原本就是错的。第二种是别人给我们的地图是正确的,只是我们自己误解了它们,从而创造出错误的地图来。

当然,错误与失败是难以避免的,成长总是在纠错的过程中。

在**《降临》里被人类称作七肢桶的外星生物,它们的语言“七文”可以预知未来。它们预知到三千年后自己的文明将遭受毁灭后,来地球寻求人类的合作与帮助。

当然,人类的语言做不到这点,不过,我们的语言可以影响我们的思想与行为,从而影响未来事件的发生。

早川先生将用言语来控制、指导和影响别人未来行动的努力称之为语言的指示性用法。

家人的劝告、作家所写文章、广告用语等等都可能包括指示性语言。

例如听到父母说“我给你安排了相亲”后苦笑答应、高中老师鼓励“上大学就自由了”便振奋学习、看到雪碧的广告语“渴不及待,爽个痛快”不由得想喝一瓶,这些言辞都可能影响我们的行为。曹操望梅止渴的典故也是一个例子。

其实不仅他人的言语可以影响我们的未来,我们也可以影响自己的未来。例如计划明天做什么事、和人约定几点见面或者立下flag,这些则是对自己未来的指示。

其实我们会发现,大多指示性语言都会或明或暗地许下一个诺言,这种诺言就似先画好地图,用它代表着未来的地区,不管它最后是否会实现,总让人期许。

可事实上,诺言并不总是能实现,或者尽管实现了却并不如同我们所期待那般美好。

例如我们写下计划要在几天、几年内实现某些目标,却总因为这样那样的事或是自身拖延而不能实现。高中老师说上大学就自由了,后来我们发现自己可能会错意。

这种期望的幻灭常常引发一系列负面情绪。

为什么?因为我们把指示性语言所描绘的地图当成了现实。就像上文所讲的,地图和地区不一致,期待不被满足时便容易产生负面情绪与压力。

其实,当我们想要事事做到完美,或者想要充分运用时间,从而在休息的时间休息,专注的时间完全专注的时候就要明白,在人类有限的精力、注意力、认知及时间的条件下,这种期望本身就极不可能实现。

《精要主义》这本书里有一个例子:

丹尼尔·卡尼曼于1979年提出了“规划谬误”,它指的是人们倾向于低估任务完成所需的时间,即便是在以前已经承担过相同任务的情况下也是如此。

在一项研究中,37名学生被问到他们认为自己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完成毕业论文,但只有30%的学生在他们估算的时间里完成了任务。

当这些学生被要求在“一切尽可能顺利”的前提下估计论文完成时间时,他们的平均估算值是274天。

当他们被问到如果“一切情况糟得不能再糟”,那么完成论文需要多长时间时,他们的平均估算值是486天。

而这些学生实际完成毕业论文的时间平均为555天。

这不仅仅是自律的问题,无论多么努力都难以让未来完全走向我们所期待的轨道。

正如早川先生所说“任何指示都不能使将来完全按照我们心里所想的样子出现,我们只要能够领悟到这一点,就可以不至于抱有不可能的企望,从而也就不至于生出不必要的失望感。”认知到这一点,正确的地图将更宽广。

最近看了一部日本电视剧《三年A班》,讲的是离高中毕业还有10天时,教师柊一飒将班上的29名学生召集到班上,突然宣布他们成为了自己的人质。

初看这部电视剧时,我以为柊一飒纯粹是为了发泄心中某种怨恨,差不多看完后知道,他确实是个伟大的教师。

柊一飒在毕业前的这10天带给这29名学生的教训与经历,被他们视作珍宝,真正地帮助到了学生们的成长。

以下部分将涉及剧透。

三年A班中本来有30名学生,其中1名女学生景山澪奈在魁皇高中曾是个焦点人物,凭自身努力荣获全国青少年游泳冠军,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

但因一部景山服用兴奋剂的假视频在社交网络Mind Voice曝光而开始遭受校园霸凌以及网络攻击,最后导致她精神失常并自杀。

柊一飒认为导致景山自杀的真正凶手其实是社交软件Mind Voice上五千万用户的语言暴力。这种暴力像刀子一样不断地割伤景山的心灵,突破她的心灵防线。

所以,柊一飒将29名学生作为人质并导演了一系列事件后,成功博取到了广大的关注度,成功地实现了目的。

在这十天,Mind Voice的用户对柊一飒的看法改变了至少三次:罪犯——英雄——罪犯——疯子或骗子。

他让Mind Voice的部分用户意识到了自己是如何被网络上不确定消息所摆布,意识到语言暴力对人的伤害性。

早川教授在书中有一个例子:

报告:“周婉贞上周六晚上直到夜里两点才回家。”

推论:“我敢担保她一定是在外面鬼混。”

判断:“她是个一文不值的贱女人,我从来就看不上她那副样儿。第一眼看见她我就知道她是个什么人。”

我们可能会把推论和判断当作报告,在没有意识到以及没经过任何证实的情况下认为这就是事实。《正义之心》里写道:”人心是故事的加工者,而非逻辑的处理器。”

其实当人类在推理与判断时,可能更多地陷入了逻辑谬误,如诉诸情感、诉诸权威、以偏概全、混淆因果、混淆概念等等。

虽然人难免会带有偏见,但是偏见太深,就会看不清楚;妄下断语,则常罔顾事实。

并且,我们既容易做出错误的判断,也容易让他人的判断影响我们。

早川先生写道:“让别人的判断(以及我们心目中认为是他们的判断)过分地影响我们,是我们之所以会有渺小感、犯罪感和不安全感的最常见理由之一。”

《让子弹飞》里六子被诬陷吃两碗凉粉只给一碗凉粉钱时,被围观群众注视。或许让他割胃以证清白的就是这些让人不安的感觉。

我们太过注重他人的看法。

所以,我理解为什么有人说“不要让他人定义你”,“不要等别人告诉你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因为让他人来定义你,就容易迷失自己。

《笨蛋!重要的是逻辑!》是75种逻辑谬误的汇总,从形式谬误、语言谬误、非形式谬误三个方面着手,分析了生活和辩论中各种谬误产生的原因,还列举了大量的案例,讲述在各种各样的语境中,人们该如何识别谬误,让言行更具有逻辑性。

本书作者梅森·皮里,现任英国智库亚当·斯密研究所主席。在逻辑学和哲学领域都有很深的造诣。同时,也经常参加CNN和BBC的节目录制。目前,已经著有多本涉及逻辑学领域的畅销书籍。他的写作风格轻松幽默,常常将晦涩的逻辑学原理巧妙地引入到诙谐的例子中,寓教于乐。

1人们会真诚地犯下很多的谬误,因为他们忽略了逻辑推理、证据的性质,或是如何辨识相关的信息

2个体很容易进入情感的圈套,尤其在确信他人和自己一样都是和蔼可亲的情况下,会小心翼翼地放弃原本的立场,否则会被视为不合作。

3当我们被要求解释事实真相时,我们应该衡量每一方的证据,然后尽可能地获得真相。

4做广告的人都知道,只要重复的次数够多,一个似是而非的诉求也能获得信誉和力量。

了解一些形式逻辑学和数学方面的知识,对于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形式逻辑学是逻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一门以研究推理为主的科学。形式逻辑最显著的特征就是逻辑方式都具有一定的结构形式。形式逻辑的严密性就体现在前提假设和必然结论的一一对应上,而凡是通过各种错误方式对这种一一对应造成干扰的改动都会形成谬误。

在逻辑学领域专门为错误的思考方式总结出了很多类型。了解了这些谬误的类型,就可以方便地去识别谬误,节省思考时间,提高大脑的反应速度,从而提升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数学尤其是其中概率方面的知识,对于识别那些反直觉的逻辑谬误是非常必要的。生活中的幸运、偶然和神奇,从概率的角度看都是正常和普通的。把过去发生的低概率事件归结为运气好是错误的。那些看起来需要苛刻条件才会发生的事情,其实每天都在上演。

1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的那些有理没理、是非对错的事情属于非形式逻辑研究的领域。与形式逻辑重推理不同,非形式逻辑关心的是日常生活中的论证。

2生活中常见的谬误形式有:“诉诸富贵”谬误、“诉诸权威”谬误、“诉诸古老”谬误、“诉诸新奇”谬误、“绝对概括”谬误、“诉诸草根”谬误、“诉诸情感”谬误和“片面评价”谬误等。

3 先验论和情感谬误是影响我们日常生活的两大最主要谬误。从它们身上又会衍生出大大小小十几个谬误。这些谬误来自于人们对早期经验的总结和人类强大的共情能力

4要想理性地做出判断,应该在生活中更加注意事实的反馈,同时控制情感的影响范围,要让情感激励我们做事情,让理性决定我们该做哪些事。

一个人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后,接下来就应该说出支持这个观点的证据。也就是谁主张,谁举证。在这种类型的谬误中,辩手往往利用一些语言的技巧逃避这个举证的责任,及时发现这种情况就能快速识别谬误。

正确的论证程序是依靠可信的论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这类谬误中得出观点并不是依靠相关的证据,而是依靠类似情感倾向或迷信专家等这些干扰的因素。

没有根据的前提假设不能得出让人信服的结论。这类谬误往往引入未被证明的假设,多利用语言的技巧使假设看起来很正确。无根据的假设很容易推出预先设计好的结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63575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6
下一篇2023-07-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