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的作用是媒体的旗帜和灵魂。既然评论如此重要,写好评论就成为重要的课题了。那么怎样才能写好评论呢?评论写作根据文章的具体情形可以有不同的路径。但是种种差异中,我们仍然可以捕捉和梳理出稳定的规则和大致的认识框架。根据个人的体会,我从内容、品质、力量、语言、心态、风格、语境、思维和感染力等九个方面做一点粗浅的业务探讨,以求教于方家。
评论写作应注意到以下方面:
一是评论和其他文章的根本不同在于,它是说理的文章,那么文章要呈现说理的部分。也就是说,一篇文章必须有说理的内容,必须有超越叙事的东西,必须要有思考和论述,“述而不作”是评论的大忌,也是直到今天还在某些评论中出现的低级现象。
二是评论的品质主要在于立意。“命意之高下”决定了评论的品质的高下。评论作品的最重要的价值在于观点立意高,能够关注重大社会现象,或者关注表面上看似微小事件背后涉及的重大命题,然后就重大现象或命题发言,有高超的见解和不凡的境界。作为评论,如果观点本身失去了魅力,那么言语的艺术是不足道的。
三是评论的力量在于理性之美。评论的真正力量在于事实和逻辑。只有事实和逻辑构成的有机整体才能真正说服可以被说服的人。而事实是客观的,逻辑却需要写作者真正调动自己的主观创造力,强大的逻辑就是一种强大的力量,给人一种理性之美。
四是语言的漂亮在于分寸、准确。当然其他因素在语言上的投射,都是语言的独特魅力。我所论述的一般意义上,评论语言与其他语言最大的不同,就是分寸和准确。当然,语言很好的分寸感,会为评论提供恰如其分的表达载体。好的想法或观点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好的表达上来。
五是有论辩心态,心中要有“假想敌”。评论写作当然会表现出复杂的心理活动,但是和叙述和抒情的文体不同,评论文章是要应敌的,应对不同的反诘和质疑的,所以应该有“假想敌”的存在,有“敌情”概念,也就是说评论是战斗的文体,所以就是要有战斗的姿态。
六是要有好的风格。当然风格各异,似乎谈不上什么是好的风格,但是风格有个适应的问题。比如色彩,本来说不上什么色彩更好看,但是一具体到特殊的场合,一种颜色的适应性就很容易得到大家的认同,比如象征悲哀的黑色,象征高贵的紫色,象征纯洁的白色等等。具体到评论上说,评论文章的风格也应该以文章发表时机、场合、媒体、受众特点的不同为根据,从而形成什么是好的评论风格的稳定看法。比如,马克思曾经谈过无产阶级的风格,应该战斗的,是鲜明生动的,绝不吞吞吐吐的。从中国近代评论发展历程来看,梁启超、章太炎、邹韬奋都是非常著名的评论大家,但却各个不同。如梁启超的文章“汪洋恣肆,笔锋常带感情”,章太炎则国学深厚,文章大气但却好用生僻典故,邹韬奋文字简易晓畅,娓娓道来,如话家常。三种皆为大家手笔,评论文章应该有风格,更应该有适应特定情况的风格,当然大家马上想到鲁迅的杂文风格,简直就是时代的传声筒,是为时代度身量做的。
七是语境的营造,与追求艺术审美的其他文章不同,评论文章走向清晰。语境的清晰与模糊,大约可以成为评论文章与非评论文章的分野。评论以清晰为特点,这是因为每一个准确的判断都适合一个非常具体的客体,而不能随意模糊客体的条件。准确的判断同时是建立在清晰的概念和清晰的逻辑思路上的。没有一系列清晰构成的特殊语境,那么最终的判断只能是胡言乱语。任何不应该出现的模糊都会伤害文章的说服能力,伤害评论的品质。
八是思维的特点。评论的思维是一个走向聚合的思维,当然要从发散走向聚合。我们论述的对象总是千差万别,我们要从种种不同中看到他们的共同点来,加以思维的聚合,分析共同的东西,我们的评论就应运而生了。从发散走向聚合,让我们的评论具有理论上强大的解释能力,因为文章是建立上广泛的观察和大量的分析的基础上的,而最终的聚合又为我们提供了真理的内核,为迷失在生活森林中的人们走出来指明一个方向。
九是评论的感染力。这是一个当然的想象,就是诉诸情感。在评论中如果可以看到人的命运体验、情感历程和喜乐悲伤等等,都会很好地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给立足于理性说服的评论以更好的情感支撑。中国俗话说“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确实是说服宝典啊。
综上所述,我提出的就是写作评论的一个整体思考框架,从这个框架来思考和分析具体问题或现象,能够为评论提供一个丰满的、多角度的思考空间,有利于写作者理解评论文体的本质特点,把握从主题、语言到分析框架等一系列的要素,为提高评论写作提供一点有益的借鉴。
新闻评论的特点
(1)与其他言论一样,由论点、论据、论证三个要素组成,具有政策性、针对性、准确性。
(2)在有限的篇幅中,主要靠独特的见解吸引读者而取胜。
(3)立意新颖,论述精当,文采斐然。
(4)主要面向广大群众说话。
第一,要注重针对性。对人们普遍关心、迫切需要回答的思想问题,以及两个文明建设中人们迫切需要回答和解决的实际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通过具体的科学的分析,实事求是地给予说明、回答和指导。
第二,论点要新鲜。就一篇评论而言,论点是观点。是灵魂。论点不新鲜,或者和报纸上发表过的相雷同,读者看了开头就兴味索然,不想看下去了。
第三,论据要有典型性,具有说服力。评论的论据,就是用来阐明论点的新闻事实和有关材料。论据,既是论点的依据,又是评论判断和推理的基础,因此,精心挑选作为论据的新闻事实,至关重要。
第四,说理要有深度。写评论,要在说理上下功夫。一篇评论,说理有无深度,往往关系到它的成败。
此外,评论写作还要注意写得平易近人,力避老话套话,力求有点文采,使读者爱看。
原文链接 David Ferrer: 15 Logical Fallacies You Should Know Before Getting Into a Debate
诉诸同情 (拉丁文Argumentum ad misericordiam,即英文的argument to compassion)跟 针对人身 一样,是一种相关性的谬误,这两种谬误的问题都在于与所讨论主题的对错无关,而是通过利用他人的同情或者某些情感上的敏感去绕开主题。换言之, 诉诸同情 就是一种对情绪的操纵,例如
显然,这一对吃胡萝卜的指控是通过将胡萝卜比成有意识的动物来实现的——而且强调胡萝卜的“小”,但这一指控并非以事实作为根据。那么依照正确的逻辑,什么时候你应该“好好反思一下你把什么东西吃到肚里去了”呢?答案是当只有存在确切的证据证明,你的食物是由不道德的农业实践或者不公平的交易行为生产的,比如使用奴隶、使用有毒的化学制剂等等,你才需要反思。
真理和谬误属事实范畴,而非情感范畴,这是一个“是”与“不是”的判断,而与人们的感受无关。换言之,当我们将感情误解为事实时,就会出现这种谬误。人的感受只有经过专业训练才能用来探测真理,因此我们可以将下面这条作为一个一般规则: 当我们将情绪视为判定事情真假的确定证据时,我们肯定在犯错。 举个例子,孩子们因为觉得他们的床下有怪物而害怕黑暗,但这(害怕)并不能用来证明怪物的存在。
说句公道话,情感有时也可能与真假相关。比如,在道德领域,当我们在判断一件事是否令人生厌或值得称赞,或者政策领域,政府的政策是令人愉快还是令人反感,情感或者感受当然是判断的关键因素。在计划一项社会活动、为一种产品做广告、或为一项慈善事业团结一群人的时候,人们的感受或者情感是至关重要的数据。我们所要强调的是,一旦 情感被用来代替事实、或者作为对事实的干扰 ,就变成了 诉诸同情 的谬误。
珠宝和汽车公司通过影响你的情绪来说服你购买他们的产品并不是一个谬论,因为这是一个行动,而不是一个主张,无关真或假。不过如果他们通过诉诸情感来证明你 需要 这辆车,或者某款钻石手镯能将你的青春、魅力和社会地位从时间老人的寒冷湿冷的魔掌中夺回,那就是一种谬论。事实上,你可能不需要那些东西,它们也不会拯救你转瞬即逝的年轻岁月。
其中哪一个是诉诸情感的谬误,哪一个不是?
例1: “老师,这篇论文你得给我打个A。我知道我只写了一个句子,还放了一些剪贴画,但请你理解,我的祖母在旅行时突然去世了,我要去外地参加她的葬礼,而葬礼过程中我的父母还离了婚,所有这些压力让我这两周分外紧张。请你多点同情心,我祖母的最后一个愿望是我这门课能得A。“
例2: “老师,我知道这个作业不合格,对此我也感觉很不好。我想和你约个时间见面,讨论下一项作业我怎样才能做得更好。”
诉诸同情是诉诸情感的一种,除此之外还有诉诸愤怒、恐惧/焦虑、内疚、悲伤、厌恶、骄傲、解脱、希望等谬误,都是通过诉诸某种情感的方式让人们去用情感代替事实做判断。
油管视频:辛普森一家之“想想孩子!”
大概是Helen Lovejoy本人做事惹人讨厌,却经常(很夸张地)用孩子来说事儿。
1、涉“官”与涉“腐”。“逢官必炒”、“逢腐必究”,是近两年来互联网舆论炒作的重要话题之一,由于在社会转型期多种因素及人们复杂心态的作用下,一些相关情绪的言论在网上很有市场。一般的社会事件,只要涉及政府官员,往往会引起网民密切关注。
2、涉“富”或贫富差距的话题。社会转型阶段,当前中国正处于黄金发展期与矛盾凸显期,各种潜在的社会矛盾不断积聚并激化。在贫富问题上,网民对一些依靠不正当手段和渠道而暴富的群体深恶痛绝,心理极不平衡,以至于在网上只要是涉及富者的事件,网民就会提出很多质疑。
3、涉及社会“公平”和“正义”的事件。在社会矛盾复杂的今天,人们对社会公平与正义的要求极为强烈,一些特权现象、司法不公问题成为批判的焦点,网民对弱者遇到的不公正待遇异常敏感,借助网络的介质,不少网民以“网络大侠”、“意见领袖”的身份出现,在互联网上“维护公平与正义”。
4、涉及民族主义以及宗教信仰、中外关系的话题。近两年来,国际关系复杂多变,热点较多,中国地处局势较为复杂的东北亚地区,一些中日、中美关系等的话题,非常容易拨动国内网民的神经。
比如中日关系,历史上的慰安妇事件、钓鱼岛事件、参拜靖国神社事件、历史教科书事件都曾伤害过中国人民的感情,因此任何网上出现的中日之间的风吹草动,都会产生暴风骤雨般的反应。
5、涉及伦理道德的事件。当前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出现断层,不少专家称社会“信仰缺失”、“伦理缺失”,网民对于社会伦理、公共道德的缺失深感痛心,网上常见“礼崩乐坏”、“物欲横流”这类字眼,一些有悖社会基本道德和伦理的事件往往在网上引起“声讨”。
6、涉及百姓切身利益的话题。近几年,车价、房价、油价、股价等价格动态,以及教育改革、医疗改革、国企改革、金融改革等改革动态,都牵动广大网民的心。
7、涉及公共安全、重大事故、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事件和话题。近几年来,多起重大公共安全事件发生,由于事件涉及公众安全,每次发生时,除了在现实社会中引起社会各界群众关注外,在互联网上也成为网民极感兴趣的话题。
比如2005年冬天的由于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爆炸带来的松花江污染事件、广东非典事件,以及矿难、地震等,都是网民关注的热点话题。
8、涉及明星“星闻”、“绯闻”及知名企业、敏感地域的新闻。在现实社会中的公众人物、公众企业、敏感地域,处于社会的广泛关注,其一举一动,在网上也往往会成为炒作的“猛料”。
中国新闻网——网络热点易集中在8方面爆发 须引起领导干部重视
生活中,我对于未来的职业发展和人生规划会充满压力,我觉得人生太短暂了奋斗的时间太少了。毕竟社会的分工越来越细分,我们要担负的责任也逐渐增多。而现代人在自己的生活过程之中,会面临到六种十分迫切的人生压力。
现在的社会之中,存在着很大的一种职场生存压力。最大的可能就是工作超负荷或者自己负荷不足、工作的复杂程度逐渐加深、技术压力逐渐扩大。在工作之中我们还要承担很多的责任,并且会遇到很多的突发事件。以及一些物理上的人生意外,和时间的不断变化。几乎在任何的一个工作种类之中,都存在着这样的压力。在不同的环境之中,我们所担负的责任也是不同的。在家中可能是孩子或者父母,在单位中可能是上司或者下属。这些角色很可能变得界限模糊或者产生冲突,导致生活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这样带来的其实是一种十分紧张的焦虑,对于最低工作的满意程度和过于敏感的内心。个人的职业发展压力也在逐渐扩大,我们收到的是升职或者降职的危险压力。同时伴随着工种的不断变动,很可能自己的职业就被直接淘汰掉。这种压力很容易让人失去自己的自信,同时也逐渐增加了自己的焦虑感对于自身的工作满意程度以及生产力都会降低很多。批判性思维“⼗⼤谬误”之诉诸情感的谬误(愤怒、负疚)
⽂ | AMusicCancri
笔记
⼤家都知道过度的情感会导致很多谬误,⽐如愤怒、恐惧(通过语⾔或武⼒的恐吓)、同情、嫉妒、负疚感等。⾸先指出情感不等同于谬误,我们都有表达情感的权利,我们想说的是“诉诸情感”的谬误就是借助情感产⽣的谬误。例如,“不转不是中国⼈”,“抵制⽇货就砸国内店的车”、“使⽤恐吓,不转⼗次就什么什么的”、“家长们使⽤负疚感进⾏操纵,我让你这样是由于我爱你”。
诉诸愤怒的谬误
1把愤怒情绪当成产⽣愤怒的理由,要知道情绪只是表达,不能作为证据,你要确定出让你愤怒的真正原因,⽽不是⽆限扩⼤你的愤怒。
2使⽤煽动性语⾔使得⼈们愤怒导致谬误。下⽂举例将“同性恋婚姻”等同于⾃家房内私事,因为后者是⼈们共⽤的平等权利所以前者也是。
3有些愤怒源⾃有些难题⽆法解决,他们通过找替罪⽺的⽅式解决问题。
源⾃负疚感的“论证”
引起某⼈的负疚感以促使他付诸某种⾏动或决策是否该做某事,这就是众所周知的谬误:使⼈负疚(guilt trip)。
原⽂
诉诸情感的谬误
本章中我们先讨论诉诸情感的谬误,接着讨论并⾮直接诉诸情感但影响⼈们⼼理的⼏种谬误。
我们并不认为所有激发情感的表达都是谬误、误导或者不好的表达。其实,完成艰巨的任务都离不开情感的⽀配和⼒量。
下⽂将要提到相关的唤醒情感与⽆关的诉诸情感之间的区分。
源⾃愤怒的“论证”
我们不否认⼈有愤怒的权利。我们也并不是要把“愤怒”界定为谬误,愤怒并不等于谬误,有的时候愤怒完全是合适的。尽管如此,当我们⽣⽓、⽓愤以致愤怒的时候,我们就容易变得不合逻辑。这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
第⼀个表现:在实际并没有理由时误以为已经获悉了愤怒的理由。不能仅仅因为某事令⼈愤怒就认为它不正确,即使愤怒者是我们⾃⼰也不例外。⼈们很容易误把愤怒的情绪当成引起愤怒的对象的证据。但愤怒⼀种情绪,并不是任何事情的证据。
愤怒导致不合逻辑的第⼆个表现在于:有⼀件事所引起的愤怒可能会影响我们对另⼀个⽆关事件的评价。如果我们对某个诋毁者的动机愤慨,我们必须记住,批评者的动机和批评本⾝之恰当与否是相互独⽴的,纵然动机不纯,也不排除所提的批评是正确的。同理,纵然⼀个做了让我们恼⽕的事,我们既不能以此为理由低估这个⼈的其他⽅⾯,也不能以此为理由低估其他⼈。
源⾃愤怒的“论证”有煽动性语⾔(或思想)加某种“结论”组成。它在考虑问题时⽤愤怒替代了理由和判断。它是煽动者所偏爱的策略。假定所讨论的问题是“同性恋婚姻是否可以合法”。左派的煽动者或许会愤怒地渲染道:“⼼胸下载的原教旨主义者竟然要对⼈们在⾃⼰卧室⾥可以做些什么进⾏强制规定”--故意以这样的⾔辞让⼈怒⽕中烧,但其实这与所讨论的同性恋婚姻话题并⽆ 关联。另⼀⽅⾯,保守派的煽动者或许会影射同性恋者在要求“特权”。没有⼈希望别⼈享有特权,当我们听说⼈“要求”特权时,我们的⼼情就不会平静。但是,要求得到其他⼈所享有的权利,并不是在要求特权,⽽是
当我们听说⼈“要求”特权时,我们的⼼情就不会平静。但是,要求得到其他⼈所享有的权利,并不是在要求特权,⽽是在要求平等的权利。
源⾃愤怒的“论证”的⼀个特别危险的⼦类就是寻找替罪⽺(scapegoating)--因⾯临的困难⽽责备特定的群体或个体(如乔治·布什或贝拉克·奥巴马)。曾于1968年参加总统竞选的亚拉巴马州前州长乔治·华莱⼠再⼀次“州权论坛”(该论坛
是“⽩⼈⾄上”的代名词)上说过,只要激起年长的南⽅男⼦们对北⽅民权⼯作者的愤怒,就可以让这些南⽅⼈做出任何事情来。
基于愤怒的“论证”是如此常见,以⾄于他在我们所列的⼗⼤谬误中“榜上有名”。频繁出现源⾃愤怒的论证的确令⼈遗憾。历史不断表明,愤怒是观察世界的⼀个糟糕镜头。在愤怒中采⽤的办法,极少是明智的。
源⾃负疚感的“论证”
“负疚感”也能起⼲扰思维的作⽤。“你怎么能不邀请珍妮弗参加你的婚礼呢?他绝不会这样对你,你知道她肯定很伤⼼。”这⾥的评论就是要引起对珍妮弗的歉意,更有甚者,是要唤起⼀种负疚感。引起某⼈的负疚感以促使他付诸某种⾏动或决策是否该做某事,这就是众所周知的谬误:使⼈负疚(guilt trip)。家长们在不愿(或⽆法)向孩⼦解释清楚该不该做某事时,有时就会运⽤这种策略。当然,如果孩⼦故意做错事,他应该有负疚感,但并不能因为让孩⼦有负疚感,就说明他做了错事。
| 读乐乐不如众乐乐|
给⽣活找点乐
欢迎添加个⼈微信号(AMusicCancri)交流互动
长按,识别⼆维码,即可关注
¥
59
百度文库VIP限时优惠现在开通,立享6亿+VIP内容
立即获取
批判性思维“十大谬误”之诉诸情感的谬误(愤怒、负疚)
批判性思维“⼗⼤谬误”之诉诸情感的谬误(愤怒、负疚)
⽂ | AMusicCancri
笔记
⼤家都知道过度的情感会导致很多谬误,⽐如愤怒、恐惧(通过语⾔或武⼒的恐吓)、同情、嫉妒、负疚感等。⾸先指出情感不等同于谬误,我们都有表达情感的权利,我们想说的是“诉诸情感”的谬误就是借助情感产⽣的谬误。例如,“不转不是中国⼈”,“抵制⽇货就砸国内店的车”、“使⽤恐吓,不转⼗次就什么什么的”、“家长们使⽤负疚感进⾏操纵,我让你这样是由于我爱你”。
第 1 页
诉诸愤怒的谬误
1把愤怒情绪当成产⽣愤怒的理由,要知道情绪只是表达,不能作为证据,你要确定出让你愤怒的真正原因,⽽不是⽆限扩⼤你的愤怒。
2使⽤煽动性语⾔使得⼈们愤怒导致谬误。下⽂举例将“同性恋婚姻”等同于⾃家房内私事,因为后者是⼈们共⽤的平等权利所以前者也是。
3有些愤怒源⾃有些难题⽆法解决,他们通过找替罪⽺的⽅式解决问题。
源⾃负疚感的“论证”
第 2 页
引起某⼈的负疚感以促使他付诸某种⾏动或决策是否该做某事,这就是众所周知的谬误:使⼈负疚(guilt trip)。
原⽂
诉诸情感的谬误
本章中我们先讨论诉诸情感的谬误,接着讨论并⾮直接诉诸情感但影响⼈们⼼理的⼏种谬误。
我们并不认为所有激发情感的表达都是谬误、误导或者不好的表达。其实,完成艰巨的任务都离不开情感的⽀配和⼒量。
下⽂将要提到相关的唤醒情感与⽆关的诉诸情感之间的区分。
第 3 页
源⾃愤怒的“论证”
我们不否认⼈有愤怒的权利。我们也并不是要把“愤怒”界定为谬误,愤怒并不等于谬误,有的时候愤怒完全是合适的。尽管如此,当我们⽣⽓、⽓愤以致愤怒的时候,我们就容易变得不合逻辑。这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
第⼀个表现:在实际并没有理由时误以为已经获悉了愤怒的理由。不能仅仅因为某事令⼈愤怒就认为它不正确,即使愤怒者是我们⾃⼰也不例外。⼈们很容易误把愤怒的情绪当成引起愤怒的对象的证据。但愤怒⼀种情绪,并不是任何事情的证据。
第 4 页
愤怒导致不合逻辑的第⼆个表现在于:有⼀件事所引起的愤怒可能会影响我们对另⼀个⽆关事件的评价。如果我们对某个诋毁者的动机愤慨,我们必须记住,批评者的动机和批评本⾝之恰当与否是相互独⽴的,纵然动机不纯,也不排除所提的批评是正确的。同理,纵然⼀个做了让我们恼⽕的事,我们既不能以此为理由低估这个⼈的其他⽅⾯,也不能以此为理由低估其他⼈。
源⾃愤怒的“论证”有煽动性语⾔(或思想)加某种“结论”组成。它在考虑问题时⽤愤怒替代了理由和判断。它是煽动者所偏爱的策略。假定所讨论的问题是“同性恋婚姻是否可以合法”。左派的煽动者或许会愤怒地渲染道:“⼼胸下载的原教旨主义者竟然要对⼈们在⾃⼰卧室⾥可以做些什么进⾏强制规定”--故意以这样的⾔辞让⼈怒⽕中烧,但其实这与所讨论的同性恋婚姻话题并⽆ 关联。另⼀⽅⾯,保守派的煽动者或许会影射同性恋者在要求“特权”。没有⼈希望别⼈享有特权,当我们听说⼈“要求”特权时,我们的⼼情就不会平静。但是,要求得到其他⼈所享有的权利,并不是在要求特权,⽽是
第 5 页
当我们听说⼈“要求”特权时,我们的⼼情就不会平静。但是,要求得到其他⼈所享有的权利,并不是在要求特权,⽽是在要求平等的权利。
源⾃愤怒的“论证”的⼀个特别危险的⼦类就是寻找替罪⽺(scapegoating)--因⾯临的困难⽽责备特定的群体或个体(如乔治·布什或贝拉克·奥巴马)。曾于1968年参加总统竞选的亚拉巴马州前州长乔治·华莱⼠再⼀次“州权论坛”(该论坛
是“⽩⼈⾄上”的代名词)上说过,只要激起年长的南⽅男⼦们对北⽅民权⼯作者的愤怒,就可以让这些南⽅⼈做出任何事情来。
第 6 页
基于愤怒的“论证”是如此常见,以⾄于他在我们所列的⼗⼤谬误中“榜上有名”。频繁出现源⾃愤怒的论证的确令⼈遗憾。历史不断表明,愤怒是观察世界的⼀个糟糕镜头。在愤怒中采⽤的办法,极少是明智的。
源⾃负疚感的“论证”
“负疚感”也能起⼲扰思维的作⽤。“你怎么能不邀请珍妮弗参加你的婚礼呢?他绝不会这样对你,你知道她肯定很伤⼼。”这⾥的评论就是要引起对珍妮弗的歉意,更有甚者,是要唤起⼀种负疚感。引起某⼈的负疚感以促使他付诸某种⾏动或决策是否该做某事,这就是众所周知的谬误:使⼈负疚(guilt trip)。家长们在不愿(或⽆法)向孩⼦解释清楚该不该做某事时,有时就会运⽤这种策略。当然,如果孩⼦故意做错事,他应该有负疚感,但并不能因为让孩⼦有负疚感,就说明他做了错事。
儿童社会性的情感行为有哪些
社会性行为是人们在交往活动中对他人或某一事件表现出的态度、言语和行为反应。社会性行为,根据其动机和目的,可以分为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行为两大类。
亲社会行为又叫做积极的社会行为,或亲善行为。它是指一个人帮助或者打算帮助他人,做有益于他人的事的行为和倾向。反社会行为也叫做消极的社会行为,是指可能对他人或群体造成损害的行为和倾向学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
学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攻击行为可分为两类,敌意的攻击行为和工具性攻击行为。第一类是指以伤害他人,使别人痛苦为目的的侵犯性行为。第二类是指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以攻击行为作为手段。到幼儿期,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在频率、表现形式和性质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研究发现,学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有非常明显的性别差异。
社会性行为的影响因素
(一)生物因素
(二)环境因素
(三)认知因素
社会性行为的培养和训练
(一)移情训练
(二)交往技能和行为训练
(三)善用精神奖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