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富排行榜大全(世界十大家族首富排名?)

世界首富排行榜大全(世界十大家族首富排名?),第1张

1、罗斯柴尔德家族罗斯柴尔德家族发迹于19世纪初的欧洲,创始人为梅耶·罗斯柴尔德,他的五个儿子分别在欧洲各个国家开设银行,控制着银行和黄金等市场。

如今,这个家族非常神秘,据传拥有的财富达到了50万亿美元,虽然辟谣了,但是仍然有不少人相信。

据了解,罗斯柴尔德家族还曾帮助吉利收购沃尔沃,可见其在商界的影响力之大。

2、沙特王室家族作为富得流油的国家,沙特王室的奢靡生活令人羡慕。

沙特王室始祖为穆罕默德·伊本·沙特,在18世纪初独立,开始建立自己的王朝。

直到现任国王萨勒曼·本·阿卜杜勒-阿齐兹,整个王室家族开枝散叶,拥有5000多名王子,家族非常庞大。

据传沙特王室家族的财富高达14万亿美元,去年沙特国家石油公司上市,市值曾突破2万亿美元,是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而沙特国王是这家公司的主席。

3、沃尔顿家族根据福布斯实时富豪榜显示,世界首富仍然为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身价为1299亿美元。

第15到17名,分别为吉姆沃尔顿、艾丽斯沃尔顿、罗伯森沃尔顿,三人都是沃尔玛创始人山姆沃尔顿的子女,财富总额达到1549亿美元,超过了世界首富。

另外,山姆还有一个儿子已经过世,但他的妻子和儿子继承了财产,也有上百亿美元财富,山姆的侄子们也非常富有,所以,整个沃尔顿家族财富预计超过了2000亿美元。

4、科赫家族美国科氏工业集团创立于1918年,也有100多年历史,是全球最大的非上市公司。

创始人弗雷德·科赫,曾经到欧洲和俄罗斯淘金,后来回到美国创业。

去世后由两个儿子大卫科赫和查尔斯科赫继承了家族产业,在福布斯富豪榜上,两兄弟的财富都超过了500亿美元,合计超千亿美元。

不过,去年8月,大卫·科赫去世,财富由其后代继承了。

5、摩根家族摩根家族在17世纪初来到美国淘金,在美国和全球金融市场引领风潮200年,曾被称为世界债主,拥有四分之一的美国,还推动成立了美联储。

如今的摩根大通和摩根士丹利都是由其家族创立,摩根家族可以说是称霸了整个20世纪,到如今,他的家族仍然控制着大量的财富。

6、洛克菲勒家族洛克菲勒家族发家于19世纪,至今已经传承了六代,创始人为约翰·洛克菲勒,是十九世纪

第一个亿万富翁,被人称为“石油大王”。

标准石油公司、911倒塌的世贸大厦、芝加哥大学、洛克菲勒大学美国的很多地方都有洛克菲勒家族的身影。至今,洛克菲勒家族依旧如日中天、独“富”天下。

7、杜邦家族杜邦家族是美国最古老、最富有、最奇特、最大的财富家族,拥有248年的悠久历史。

杜邦家族以火药起家,不过后来因一次火药大爆炸,家族财富荡然无存,到20世纪,又再次崛起,直到今日,杜邦公司在世界500强中,排第100名,2021年营收85977亿美元。

另外,杜邦家族是美国近亲联姻最多的大家族,通过家族内部的联姻来保持财富的延续。

8、福特家族福特家族是福特汽车的创始人,1908年推出了世界上

第一辆属于普通百姓的汽车-T型车,在百年的发展历程中,福特汽车屹立不倒,至今日依旧是全球最大的汽车企业之一。

不过,福特汽车的任命权已经落入到外人手里。

福特汽车公司在2021年世界500强排第30名,营收达到了160338美元。

9、荣氏家族荣氏家族被称为中国一大家族,

第一代为荣宗敬、荣德生,是解放前著名的“面粉大王”、“棉纺大王”。

第二代中最出名的就是荣毅仁,曾组建了中信集团,还担任过国家副主席。

之后第三代就是荣智健,曾两次当选为中国首富。

如今,荣氏家族已经传承到了第五代。

有人说荣氏家族已经没落,实际上并没有,而是散落在全球各地。

第三代的荣智宽是巴西环球公司总裁,在巴西具有很高的社会地位。

荣智美定居德国,任尤尼可公司经理,一直推动中德贸易。

荣智权是香港南洋纱厂总经理,香港纺织业联合会主席。

荣智惠定居美国,从事贸易工作。

10、李嘉诚家族李嘉诚在富豪榜上的财富不如马云和马化腾,但实际上,他还有很多隐形财富,其家族控制着长江实业集团、和记黄埔集团、香港电灯集团和长江基建集团,掌握香港的水电、煤气、交通、房屋等等。

此外,也号称买下了半个英国,在英国也有庞大的产业,所以,李嘉诚家族拥有的财富可能超过了马云。

世界上最有钱的家族是沃尔顿家族。

截止2021年按排名分别为沃尔顿家族、玛氏家族、科氏家族、沙特家族财富、安巴尼家族、爱马仕家族、韦特海默家族、约翰逊家族、勃林格家族、阿尔布雷希特家族、汤姆森家族、霍夫晏家族、穆里耶兹家族、嘉吉家族、庄臣家族、比利时三大家族VanDamme家族、DeSpoellberch家族、DeMevius家族公司、匡特家族、考克斯家族、劳辛家族、纽豪斯家族、谢国民家族、费列罗家族、郭氏家族、普利_克家族、李氏家族。

_

沃尔顿家族是美国的一个家族,也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家族之一。

它的财富来源于山姆·沃尔顿和巴德·沃尔顿兄弟所创建的沃尔玛,其大本营是本顿维尔镇。

_

沃尔顿家族手中掌控着巨额财富,在美国国内拥有着举足轻重的经济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

山姆·沃尔顿去世后,家族将沃尔玛的决策权交给了长子罗伯·沃尔顿。

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沃尔玛即将盛极而衰,企业灵魂亦将随之改变。

然而,凭借跟随父亲工作数十年积累起来的经验,罗伯堪称是美国商界最富见识的董事长。

_

沃尔顿家族的几乎全部财富都维系在沃尔玛这一只股票上。

沃尔玛的前首席执行官大卫·格拉斯说:“沃尔顿家族完全可以将公司的股份折现,但是他们非常有远见。

罗伯曾不止一次说过:‘不,不要这样做,我们应该谨慎一点。

’他们反对增加分红,认为应该把钱用到企业发展上。

这可不是处于这种情形的每个家族企业都能有的观念。

提及西方著名的家族企业,人们往往想到的都是诸如蒂森克虏伯集团、摩根财团这些以家族姓氏命名的企业,即便像蒂森克虏伯这般,早就已经彻底脱离了克虏伯家族,转为了职业经理人管理运营,但其“军火帝世家”的名牌仍被刻意用做了最响亮的广告。

然而,却有一个德国巨富家族,世代秉承着相当另类的“家规”——“不使用家族姓氏作为产品商标或企业名称,并尽量避免自己的名字出现在媒体上”。

这就是德国的隐形巨富帝国——匡特家族。

说起德国匡特家族,知晓的人可能寥寥无几。但其实,众多令人炫目的企业,其背后的大股东,竟然都是匡特家族——宝马、戴姆勒-奔驰、国际化专业化学品集团阿尔塔纳(Altana)、 生产毛瑟步枪的 德意志武器和弹药厂(DWM)、占据德国蓄电池八成市场份额的瓦尔塔电池公司(Varta)……

可以说,匡特家族的百年跌宕起伏的命运,就是德国近现代史的缩影。

跟几代人专注于钢铁和军工产业的克虏伯家族不同,匡特成员犹如敏锐的“狩猎者”,从不固守于某种行业,总能从复杂的商业环境中,寻觅出最具发展潜力的行业,并抓住时机,迅速重新部署。

柏林西北的普利茨瓦尔克小镇曾有一家毛纺织厂, 1865年,纺织厂来了一位16岁的学徒——埃米尔 · 匡特。

匡特家族的命运之轮由此开启。

凭着吃苦耐劳的精神和灵活的头脑,只用了不到4年的时间,埃米尔就从车间工人做到了店员和销售经理,并成功地俘获了工厂负责人德雷格女儿海德薇的芳心,成了德雷格的上门女婿。

德雷格去世后,埃米尔联合妻弟,一同买下了这家厂子的超半数股份,掌握了纺织厂的所有权。

埃米尔·匡特正赶上了好时候。

伴随着1860—1870年代的德国统一战争,崇尚军国主义的普鲁士王国/德意志第二帝国对军服的需求猛涨,纺织厂通过接“政府订单”,产业不断做大,到了20世纪初,匡特家族已经成功控制了三家实力强大的纺织厂,基本上垄断了整个行业,成为德国纺织业的领头羊。

可惜,还不算太老的埃米尔(才50来岁)身体先垮了,患上了多种慢性病。于是,刚完成大学学业的匡特二代,京特·匡特( Günther Quandt)被老爸从柏林召回,开始被培训接管家族企业。

与保守稳健的父亲不同,儿子京特更敢于尝试和冒险。

一战前夕和战争期间,庞大的军服订单让匡特家族产量增加了4倍多,获利颇丰。

战后,德国经济一蹶不振,失业率和通货膨胀居高不下,马克疯狂贬值的如同卫生纸一般。

包括中产阶级在内的大部分工薪阶层都迅速、直接、毫不拖泥带水地变成了叮当响的穷人。

没成想,对于某些掌握着资源的大企业家们来说,这却又是个天赐良机——超规模的通货膨胀使他们能轻松地还清债务。

某种程度上,匡特家族就是德二帝国战争策略的最终获利方。

通过银行贷款,京特·匡特以抄底价买下了德国毛织集团30%的股权。

后来,又由于不堪承受来自银行方面的巨大压力,他被迫出售了全部股权。

这一进一出,让京特的银行账户上入账了4500万马克。

要知道,此时的马克还在剧烈贬值,每天都持续缩水,必须尽快投资。

跟一般投资者购买多种股票,以规避风险博取投资收益为不同,京特的理想显然更远大——他渴望着获得某个行业的影响力——集中投资于某些企业,进而谋取决策权和垄断地位。

早在战前, 京特就非常看好蓄电池行业,此时, 经过缜密的研究之后,京特盯上了蓄电池厂股份公司(AFA)。

趁着股价大跌, 如同狩猎者一般, 他悄无声息地吸纳了 AFA的大量 股份,最终成功收购了这家军工电池企业。

至此,匡特 家族从轻工业开始转向重工业和军工产业,并第一次买下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公司。

魏玛时代的 京特·匡特 已经成从“纺织厂主”成功变身为了有影响力的投资家,通过买进自己中意行业的股票,成了多家重工、化工、制药、机械企业的拥有决策权的大股东。

1930年代, 京特·匡特 当选为德意志武器和弹药厂(DWM)的监事会主席。

这个DWM属于德国军工巨头,旗下拥有毛瑟工厂。

自此,做军装出身的匡特 家族 ,开始主打军火工业。

很显然,匡特家族又一次赶上了好时候。

随着纳粹党的上台,德国不断扩军备战,各类政府订单又一次带来了异常可观的超额利润。

1933年,京特·匡特加入了纳粹党,和德三高层往来频繁。

二战开打后,京特·匡特被任命为德意志第三帝国国防经济部主要负责人之一,深得纳粹高层信赖。

他旗下的AFA工厂为德国海军潜艇提供了几乎所有的蓄电池,并参与了V系列导弹的研制活动。

1941年,忙着倒腾军火的京特·匡特还顺便收购了一家濒临破产的制药厂——比克·古尔登厂股份公司。

这个比克·古尔登公司,就是后来世界化工领域的大佬——德国阿尔塔纳集团的前身。

到了战争后期,即便雇佣了大量女工,匡特家族的工厂还是出现严重的劳动力匮乏。

于是,跟同期的克虏伯工厂一样,京特·匡特的工厂们也开始接收大量纳粹政府提供的“低成本劳工”,即占领区人民、苏联战俘和一部分集中营的犹太人。

匡特家族 甚至直接与党卫军进行了深度合作,在汉诺威的电池工厂建造一个集中营——绝大多数劳工会在不到六个月的时间内死于铅中毒。

在恶劣环境和高强度劳动下,匡特家族的工厂变成了一座座“死亡生产线”。

战后,京特·匡特的纳粹党身份和使用“强制劳动”的这段不光彩的过往,让其被认作了 法西斯的“胁从者”,并背上了“反人类罪”的指控,被美军逮捕,扔进了监狱,等待接受战犯审判。

然而,1946年12月,京特·匡特竟然被撤销了指控,还由美军派专车给送回了家。

毕竟,跟追责“第三帝国”的企业家们相比,重建秩序维护势力范围对抗苏联才是美军最着急要干的事儿,美国人需要京特·匡特继续“发挥余热”。

但另一部分不可忽视的原因是,京特·匡特和他的律师团队找到了一个完美的“背锅侠”——前德三帝国宣传部长, 戈培尔 。

这就有必要讲讲, 京特·匡特和他那著名前妻——“第三帝国”事实上的第一夫人, 戈培尔 · 玛格达不可不说的故事。

京特·匡特37岁的时候,已经为他生了两个儿子的爱妻 安东妮 因病早逝。

丧妻之初,京特逢人必表示, 安东妮 是自己生命中“唯一的真爱”,看那架势,好似要为亡妻守身如玉一辈子。

然后,不出两年,他—再-婚-了。

续弦是小了他20岁的金发碧眼美女, 玛格达。

从柏林到高斯勒的火车上,还是高中生的 玛格达中途上车。

这时, 坐在高级包厢里的一位中年秃头发福的大叔放下手中的报纸,抬起了头,准备向女士打招呼,然后惊呆了——这简直如同小仙女下凡。

两人聊了一路,还挺谈得来。临别的时候,小仙女允许京特·匡特以叔辈的身份到学校约自己外出游玩。

又过了几个星期,京特·匡特向她提出了求婚。

玛格达考虑了三天,同意了,即便她比京特·匡特的两个儿子年纪大不了多少。

作为著名企业家夫人,年轻的玛格达很难适应身份,跟丈夫的代沟不断加深,三观也愈发不和。

玛格达厌弃京特·匡特的吝啬、无趣,向往**和小说里那种刺激、浪漫的自由。

生下儿子 哈拉尔德 后不久,玛格达艾开始放飞自我,暗中交往了一个叫做艾内斯特美国情人。

这个艾内斯特也相当有来头,是美国总统胡佛的亲侄子。

玛格达和京特·匡特离婚的当天,艾内斯特就跪地苦苦求婚。

但玛格达此时竟然又犹豫了。

这时,一个闺蜜告诉她,不妨去 体育 馆看看“褐衫党”们闹哄哄的集会,来散散心。

集会上,一个其貌不扬瘦小枯干的瘸腿男人在台上激情演讲。

台下,美貌的玛格达看得心醉神迷。

显然,那个不负责任的建议,残酷地毁掉了玛格达的一生(此处省略一千字)。

希特勒夫妇自尽后,戈培尔两口子亲手将身边六个未成年孩子全部毒死之后,穿戴整齐的双双自杀,全家八口人给元首“主动殉葬”。

很明显,这时把“锅”都推到已经“畏罪自杀”的纳粹战犯身上,是最靠谱的操作。

京特·匡特声泪俱下的指证,当年是戈培尔拿哈拉尔德的抚养权做筹码,逼他加入的纳粹党。

后来京特·匡特的律师团还真找到了一些人证物证,把京特塑造成了一个受纳粹迫害,甚至被纳粹特权阶级毁灭了家庭的“受苦单亲爸爸”形象,赢得了不少同情分,最终帮助他成功脱罪。

被关监狱的一年多里,京特·匡特也没闲着,一直在思考如何重建他的企业王国。

恢复自由后的京特·匡特又开始交了好运。

1948年,新成立的西德政府为抑制通货膨胀,发行“西德马克”取代原帝国马克——100个帝国马克兑换650个帝国马克。

这么一来,普通老百姓辛苦存银行的积蓄一时间贬值惨重,而像京特·匡特这样的投资者却凭空减轻了沉重的债务负担,手中的大批证券及地产、工厂等实际资产也都随之大幅升值;再往后,随着马歇尔计划的刺激和朝鲜战争的爆发,他入股的军工厂也迅速起死回生

然而,这时才六十多岁的京特·匡特,身体却垮了,跟老爸一样,各种慢性病缠身。只是,自己的继承人,在他看来,却并不尽如人意。

京特·匡特和早逝的爱妻有两个儿子,赫尔穆特和赫伯特。其中,长子赫尔穆特从小就被当作匡特家族接班人进行培养,但不幸是,才20出头,赫尔穆特就因盲肠炎猝然离世。

京特只得把希望放在了自小患有眼疾的二儿子赫伯特身上——开始的时候,赫伯特连书本上的文字都看不见,但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视力逐渐有了改善。

后来,京特·匡特和玛格达生下了三子 哈拉尔德,但哈拉尔德曾经同 戈培尔走得很近, 还参加过纳粹德国国防军,这些“污点”,也让 京特·匡特非常纠结。

1954年,京特·匡特在出差途中突然离世,按照遗嘱,他那庞大的匡特财富帝国平分给了同父异母的两个儿子——赫伯特管理蓄电池、 汽车 和钾矿厂(AFA公司、温特斯哈尔和戴姆勒-奔驰股份),哈拉尔德则接手公司其他部分,主要是金属加工企业。

随着德国和整个欧洲经济的复苏,匡特兄弟认定 汽车 行业即将迎来热潮。

于是,匡特家族的第三代掌门赫伯特和 哈拉尔德兄弟开始不断增持奔驰股份,并高度关注起了另一家濒临破产的 汽车 企业——巴伐利亚发动机制造厂(宝马集团BMW)。

但在具体操作方案上,兄弟二人出现了重大分歧。

哈拉尔德认为,应该增持股份并帮助奔驰直接收购宝马集团,两家合一家即可;而赫 伯特则大胆提出了收购宝马的计划。

可是,当年并没人愿意相信宝马能彻底起死回生,不仅弟弟表示了明确反对,连银行都离他而去,拒绝向 赫 伯特提供贷款。

赫伯特决定背水一战,他投入了全部私有资产作为赌注,扩大宝马的股本。这意味着,如果此举失败,他将彻底破产。

现在看来,无论是提高奔驰股权还是押注宝马,都是一个极其明智的选择。

带领宝马公司起死回生之后,赫伯特继续增持宝马股份,直到1969年实现绝对控股。

当 1982年 赫伯特去世时,匡特家族经营着200多家公司,员工超过7 万名,销售收入达到 130 亿元德国马克。

1967年,哈拉尔德在从法兰克福飞往法国尼斯的途上不幸遇难,留下了妻子英格和5名女儿。

随后,英格开始和赫伯特进行了艰难的分家谈判。

而哥哥赫伯特则有过三段婚姻,留下了6个子女。

1970年,赫伯特早早就留下遗嘱,把自己旗下的企业股份和财产依次分给三任妻子和6个子女,最重要的宝马经营权及控股股权,则全数分给了第三任妻子约翰娜和她的一儿一女。

同时,英格也最终和 赫伯特谈妥,获得了车厢、金属、弹药厂、戴姆勒-奔驰等其他行业的股权。

四年后,她将持有的所有戴姆勒-奔驰股权出售给科威特国王,一次套现约10亿马克。这也是当年全球最大的交易,曾经惊动了整个世界。

1978年英格去世,她的5位女儿获得了均等的财产,总计约15亿德国马克。

原本,全球的吃瓜群众都等着这5位**姐争夺遗产的好戏,没成想,五姐妹决定同舟共济,并未着急再次分家。

她们成立了家族办公室—哈拉尔德·匡特控股有限公司(Harald Quandt Holding),引入职业经理人制度,以分散和组合投资的形式统一管理家族财富,并维持至今日,一直保持着和睦和持续增值。

而赫伯特继承人也非常给力,尤其是掌管宝马集团的女儿苏珊娜,颇有其父的风貌,做出了不菲的业绩。

匡特 家族掌握着德国的大量工业企业,但却世代履行着保持低调的“家规”,家族成员们几乎不在公开场合露面,也从未把“ 匡特”的姓氏用作广告宣传, 更没有因为分家事宜大打出手,伤及企业元气,始终完整地保持着家族传承——他们 永远站在幕后,做真正低调的操盘手 ;

相比之下,可悲的是跟 匡特 家族同时代崛起的克虏伯家族,即便相关企业至今还打着克虏伯的品牌,但实际上,跟克虏伯家族,早就没有什么瓜葛了。

首先要缓和关系,不管谁的错,你必须低头。其次,不卑不亢努力完成工作,顺其自然。如果企业正规,不会因为一个事情就把你报复,如果家族气氛严重,你就是撞枪口上了,只有,规规矩矩工作,一心为企业服务,让成绩说话,使人家不计前嫌。以上两个,你都做的不错,只有听天由命,任由人家处置你了

只能提供这些了 不能提供再多的了 先看看全世界家族企业排名吧

楼上有人吧微软等一些大公司排名也搞进来。胡闹

以下各项分别为:名次 公司 家族 国家 年销售量

1 沃尔玛 Walton家族 美国 2178亿美元

2 福特汽车 Ford家族 美国 1624亿美元

3 三星集团 李氏家族 韩国 987亿美元

4 LG集团 Koo家族 韩国 810亿美元

5 家乐福 Defforey家族 法国 616亿美元

6 伊菲金融机构 Agnelli家族 意大利 592亿美元

7 菲亚特 Agnelli家族 意大利 547亿美元

8 卡吉尔公司 Cargil/MacMillan家族 法国 508亿美元

9 标志雪铁龙 Peugeot家族 法国 458亿美元

10 考茨工业 Koch家族 美国 400亿美元

首先看“使命感” 关键是“接班人”

曾经一度被认为形式保守、体制落后、难以适应全球化趋势的家族企业,近些年来忽然引起了经济学界的浓厚兴趣,很多知名大学先后设立专门的工作室,对其方方面面进行解构和研究。让人吃惊的是,种种研究表明,大型家族企业近年来在出乎意料地发展、壮大。从综合数据来看,在各个主要股市中,家族企业的表现要明显好于那些没有血脉传递关系的企业。在全球化过程中,家族企业正在经历一场“温和的变革”,呈现给世人一副“新面孔”。

表现往往优于对手

从全球来看,虽然政治上早已不盛行“家天下”,但经济上“家天下”的情况仍比比皆是。在很多国家,家族企业几乎占据了所有企业的半壁江山,且主要以中小企业为主。据美国季刊《家族企业》杂志的统计,美国家族企业的比例达到545%,英国为76%,澳大利亚是75%,西班牙是71%,意大利和瑞典甚至超过了90%。在亚洲许多经济体中,家族企业更是成为了企业的主要形式。

不仅在数量上占据优势,家族企业的影响力同样不容小觑。据美国《商业周刊》一次调查显示,在标准普尔500指数的成分股公司当中,有177家属于家族企业,而《财富》杂志500强中37%的企业是家族企业。沃尔玛、福特、洛克菲勒、宝马、索尼、丰田、三星、现代等,每一个名字都举足轻重。

经过多年风风雨雨,大部分大型的家族企业都显示出了顽强的生命力。按10年平均值计算,美国家族企业的股票投资回报率为156%,而非家族企业的股票投资回报率则只有112%;在资产回报率、年度收入增幅两项重要指标当中,家族企业分别达到了54%和234%,非家族企业则为41%和108%。欧洲的情况也类似,家族企业的发展指数要远高于非家族企业。以德国企业为例,家族企业在过去10年里增长了206%,而非家族企业只上升了47%。

“我爱我家”是成功的首要因素

是什么原因使家族企业出乎意料地发展与壮大呢?世界著名的汤普森金融咨询公司经过调查分析认为,“我爱我家”的信念是家族企业成功的最主要因素,也是使家族企业表现好于非家族企业的关键原因,这种信念体现在家族企业发展的方方面面。

维护家族团结和财富的共同愿望是家族企业能“同仇敌忾”、齐心协力的推动力。这种共同愿望是一般企业没有的东西。事实证明,在那些家族成员占有董事会和管理层席位的公司中,即使出现严重分歧也能迅速达成共识。沃尔玛董事会成员约翰·沃顿说过,“沃尔玛对于其家族而言,与其说是财富,还不如说是一种信任或是每名家族成员都将对其负责的遗产”。这种使命感和责任心是保证家族企业历久弥坚的内在因素之一。

因为多数家族企业***都是企业名副其实的“主人”,且希望将企业交给子女继承,因此他们会集中精力推动长期战略,而不是像职业经理人那样更关注下一个季度的业绩。有人曾描述家族企业是“小气鬼”,因为在短期内他们很少会向股民派发红利,也很少向其他产业扩张。但事实是,家族企业把资金的大部分都投入到企业主流业务的发展,这方面的数字往往比那些非家族企业高出很多。例如控制德国宝马汽车公司的匡特家族,在上世纪90年代,始终坚持在企业行业的主流方向发展,而与此同时,另一家公司戴姆勒克莱斯勒则进入了国防和航空领域。最后的结果就是宝马公司十几年来依然是高档轿车的龙头企业,而戴姆勒克莱斯勒却几次陷入了被收购的命运。

富不过三代?

家族企业也有自己的独特难题,就像葡萄牙谚语“富裕农民、贵族儿子、穷孙子”说的那样,全球家族企业普遍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就是——“富不过三代”。

《胡润百富》杂志去年曾发布一个“胡润全球最古老的家族企业榜”,全球100家家族企业荣登榜单,第一名是著名的日本大阪寺庙建筑企业金刚组,传到第40代,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100家长寿企业主要集中在欧洲、美国和日本,最后一名也有超过225年的历史。但是在全球数以万计的家族企业中,这种能传承百年的只是凤毛麟角。尤其对那些在家族企业中占绝大部分的中小企业来说,在这一问题上比大型家族企业面临着更大的危机。据美国一所家族企业学院的研究显示,约有70%的家族企业未能传到下一代,88%未能传到第3代,只有3%的家族企业在第4代及之后还在经营。麦肯锡咨询公司研究结论是:家族企业中只有15%能延续三代以上,很多小企业都只如昙花一现。

一般情况下,在选“接班人”问题上,家族企业总是把有希望的“苗子”先送到最好的经济管理学院进修,再“发配”到基层去锤炼几年,这样经过长期的优中选优,很多家族继承人的经营头脑就相当精明。但是,一旦接班人条件不理想,欧美国家和亚洲国家在传承问题上拥有的截然不同的理念和解决方法就会显现出来。

欧美家族企业决不会因为自己是企业的“主人”而过于强调对企业的日常管理权。如果“接班人”不适合接管企业,他们也会选择那些职业经理人来进行企业管理,或者采取“托孤”的办法,建立一个由律师、银行家及职业经理人组成的团队协助继承人管理企业。

然而在亚洲,很多国家深受儒家文化影响,更注重血缘和亲缘的联系,董事会的主要交椅被家族内部的成员占领着,从父亲传位给儿子或女儿,而不是家族之外的职业经理人。企业所得利润也会被用来设立兄弟姊妹公司,以分配家族产业给不同的子女,而不是分给股东群。从某种意义上说,亚洲家族企业的管理层结构更像一本盘根错节的家谱,这也是为什么亚洲家族企业富不过三代的现象尤其严重的原因。

就像《胡润百富》榜所显示的那样,日本家族企业可以说是亚洲的“异类”,很少因传承问题被诟病,寿命也长得多。美籍日裔学者福山认为,这是因为日本家族成员的联系相对脆弱,责任和义务并不强,家庭中的各个角色并不一定要由有血缘关系的人来担当。“宁愿把继承权传给外人,也不传给能力低的亲生儿子”,这在日本很普遍。当然,这里所说的“外人”并不算绝对的“外人”,因为家族掌权者通常会将这个人收为“养子”。所以在日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家族企业中“养父”比“养子”的年龄还小得多。此外,与中国的“诸子均分”相比,日本实行的是“长子继承制”,这也最大程度地避免了企业在创业者过世后被儿女瓜分的命运,保证了企业规模的持续增长。

家族企业自身有“痼疾”

除了最重要的“接班”问题,家族企业本身还存在其他一些“痼疾”。

首先是家族企业很难走出财产权与经营权不分的漩涡。企业规模小的时候,维持家族经营模式显然更具效率,但企业一旦做大,最初起到积极作用的家族成员往往会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形成干扰因素,而“家长式”的管理也使企业的决策越来越缺乏科学性,又缺乏必要的监督和制约。像最近接连出事的韩国现代、日本三洋、不二家等,都和这些原因不无关系。而像松下家族、本田家族、索尼的盛田家族等等都基本上在上个世纪的八九十年代完成了从家族经营向职业经理人经营的转变。这也是当今世界大家族企业普遍采取的一种方法,开始引进现代管理制度,包括成立相互独立的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组织体系,使三者相互联系又相互牵制等。

第二个困扰家族企业的问题是资本获取渠道比较狭窄。家族企业尤其是中小型家族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依赖于家族内部,“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或邀请和家族保持多年友谊的朋友入股。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家族企业的发展。因此现代家族企业发展出很多融资渠道,例如金融体系信贷、外来经营投资以及上市融资等。在欧洲,还有很多小型家族企业组成类似于联盟的组织,在资金运转方面互相扶持。

美国《新闻周刊》曾描述过最成功的家族企业形式,认为应当具有两个特点:一是上市发行股票,按时公布财务报表;二是家族掌控大部分股权,要么由自己亲自抓经营,要么雇用职业经理人打理一切。《新闻周刊》的文章分析说,这样做不但将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放到证券监管部门的有效监督之下,而且家族和企业之间的距离最为恰当。而汤普森列出了10个经营状况最好的欧洲家族企业,几乎都是上面两种状态的混合物。

一项调查表明,现在全球50%—80%的家族企业都面临着传承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不管怎么说,很多国家确实走出了一条“富超三代”的家族企业神话,这也值得正在出现第一代富人的中国学习和借鉴。

年销售额高达2400亿美元的沃尔玛家族:这家公司被人称为“打折店”,富人不屑一顾,但它就是使用“价格力量”,制造了“沃尔玛效应”。经济学家估计,沃尔玛的低价为美国降低通货膨胀率做出了贡献,不去沃尔玛购物的顾客也得到了好处,因为沃尔玛压低了全国的零售价格。专家研究认为,沃尔玛给美国公众的好处超过任何机构,估计每年100亿美元。

安利家族:自创建起,安利就是百分之百的私人企业,由两个家族共同拥有,各占50%的股份。安利从一个家庭小作坊发展成大企业,获得社会公认,赢得顾客信赖,就是因为这两个家庭精诚团结,在企业发展问题上求同存异;在企业内,把员工看作真正的“人”,为其提供优厚的薪酬和良好的发展空间;在营销中以诚信待客。

杜邦家族是美国最古老、最富有、最奇特、最大的财富家族。这个家族至今已保持了200年长盛不衰,世所罕见。20世纪90年代杜邦家族控制财富 1500亿美元,出了250个大富豪,50个超级大富豪。其家族创始人是伊雷内杜邦,靠制造火药发财,后来因一次火药大爆炸,家族财富荡然无存。20 世纪初杜邦家族出了杜邦“三巨头”。他们再次创业,将家族带入史无前例的鼎盛时期。这个家族视家族财富为第二生命,权力传代非常独特。在第三代中,家族内部至少有10对堂表亲之间的婚配,成为美国近亲联姻最多的大家族。

洛克菲勒:美国最富的家族。约翰洛克菲勒是这个财富家族的创始人,他也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位亿万富翁,美国石油大王。他开创的石油王朝在美国垄断地位达 85年之久。他的第二代小洛克菲勒一生中在维持家族事业的同时,把主要精力用在了老洛克菲勒留下的慈善事业上,老洛克菲勒的第三代成为银行家的约翰戴维洛克菲勒是这个家族的金融管家,他也是五兄弟中最小的一个,这个家族至今在美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IBM沃森家族:创建了雄霸世界的计算机硬件公司IBM。这个财富家族的创始人是托马斯,丁沃森,他从一个一文不名的乡下人,靠推销起家一手把IBM这个当初生产磅秤、屠刀和穿孔机的小公司发展为世界超一流的硬件公司。他的独生子托马斯约翰沃森曾是一个经常去夜总会厮混的花花公子,老沃森教育有方,浪子回头金不换。小沃森继承了父业。把IBM的计算机事业推上峰巅。这个家族以培养最优秀的人才而继续他的使命。

高尔文家族:这个财富家族在美国影响巨大。其创始人高尔文从卖爆米花创业到成为摩托罗拉公司董事长,使这个家族显赫至今。高尔文对他的财富接班人的培养花尽心血。他把独生儿子鲍勃经常带在身边,并热切地希望儿子进入企业界,他细心地回答儿子提出的企业问题。长大后任命他为摩托罗拉副总经理,放手让他去领导一个家族企业,后来又任命他为总经理,但他不打算退休,他还要培养第三代财富接班人,当鲍勃带着自己的儿子克里斯去看望因病住院的高尔文时,他看到孙子的成绩激动了。

福特家族:曾经是美国显赫的财富家族。亨利福特是这个财富家族的创始人,他成为汽车大王。他对自己惟一的儿子埃兹尔恨铁不成钢,埃兹尔是个面慈心软的人,面对父亲说一不二的“绝对帝王”作风,听任摆布,最终成为悲剧根源,英年早逝。孙子组成“红粉兵团”进行逼宫夺权,曾一度使家族中兴,但福特二世重蹈覆辙,最终福特公司董事长由外人出任。开创了美国企业界将家族企业大权传给非家族人的先例。

迪斯尼家族:这是全世界众所周知的财富家族。其家族创始人是沃尔特。迪斯尼和他的哥哥罗伊。迪斯尼因米老鼠卡通**而名扬天下,接着又推出一系列卡通**。兄弟俩又共同谋划开创了“迪斯尼世界乐园”。迪斯尼在事业未竟时去世,留下一个庞大的财富家族。家族内部派系之间开始争权夺利,“三驾马车”轰轰隆隆地开过来,另有数名“游击队员”也卷进纷争之中。女婿与侄儿大动干戈,侄子小罗伊一手遮天独揽大权,纠集朋党,将迪斯尼公司的触角伸向欧亚。

摩根家族:是华尔街成功的缩影。摩根家族创造的“摩根化经营管理体制”至今仍然统治和影响着华尔街的一切。这一经营思想和战略,贯穿在资本主义由幼年迈向壮年的全过程。在摩根家族励精图治,不断创造经济奇迹的过程中,摩根无疑起到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摩根开创了“摩根时代”,即金融寡头支配企业大亨的时代。他的名言是:“用以推动历史的不是法律,而是金钱,只是金钱!”

为数众多的家族企业的发展,大体上都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虽说成功的企业总是各有各的招数,但都离不开企业内部的凝聚力,离不开合理的经营策略,离不开“诚信”二字。这个道理,不管是对美国的家庭企业还是其他国家的家族企业,不管是对大公司还是对小公司,同样都有借鉴作用。

如果说沃尔玛靠“价格力量”形成的“沃尔玛效应”,只是众多的美国家族企业乃至世界经济中的一个特别现象,那么,安利靠亲和力赢得发展和壮大起来,却是企业发展的寻常之道,它和许多东方企业普遍采用的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具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两个家族的成功,带给人们的应该不仅仅是成功的仰视,更多的是启示。

1849年 1月 13日 埃尔米匡特出生在德国小镇普利茨瓦尔克。

1855年 埃尔米匡特的父亲弗里德里希匡特去世。

1865年 埃尔米匡特求职于德雷格兄弟的织布厂。

1873年 曾毁于火灾的德雷格织布厂重建为四层的新厂房。

1880年 7月 20日 埃尔米匡特与德雷格织布厂工厂主的女儿海德维格德雷格结婚。

1881年 7月 28日 京特匡特出生。

1883年 埃尔米匡特与妻子的弟弟马克思德雷格以35000塔勒合力买下德雷格织布厂。

1889年 德雷格织布厂的工厂主德雷格去世。

1896年 京特匡特被父亲埃尔米匡特送至位于柏林的路易斯塔特理科中学就读。

1898年 京特匡特在父亲的要求下回家。

10月 京特匡特被父亲送至位于亚琛的普鲁士纺织工业中等专科学校就读。

1900年 京特匡特随父母前往巴黎参观世界博览会。

1901年 埃尔米匡特花费110万马克买下位于多瑟河畔的维特斯托克纺织厂。

京特匡特接受维特斯托克纺织厂。

1904年 京特匡特的弟弟维尔纳匡特前往维特斯托克纺织厂协助管理。

1906年 9月 京特匡特与时年22岁的安东妮埃瓦尔德在普利茨瓦尔克结婚。

1908年 京特匡特的长子赫尔穆特匡特出生。

1910年 京特匡特独自开始自己的第一次长途旅行。行程:马赛-蒙特勒-日内瓦-里昂-突尼斯-巴勒莫-墨西拿-卡塔尼亚-叙拉库萨-阿马尔菲-索伦托-庞贝-那不勒斯-罗马-布拉格-柏林。

京特匡特的次子赫伯特匡特出生。

京特匡特的妹妹埃迪特匡特与鲁道夫保尔的儿子弗瑞茨保尔订婚。

1914年 6月 24日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7月 京特匡特正在进行的海上旅行因为战争动员令而取消。

8月 弗瑞茨保尔和京特匡特的弟弟格尔哈匡特被征召入伍。

1918年 10月 5日 京特匡特作为听众,在帝国议会中听时任首相马克斯冯巴登宣读停战要求。

京特匡特在弗瑞茨雷希贝格的介绍下进入温特沙尔公司的董事会。

1919年 京特匡特举家迁至位于新巴布斯贝格的格利布尼兹湖畔的凯瑟路34号的别墅中。

京特匡特在前往卡塞尔的火车上面结识了玛格达弗里德伦德尔。

赫伯特匡特被父亲转至位于柏林达莱姆的阿恩特高级中学读书。

1920年 7月 28日 玛格达弗里德伦德尔与京特匡特订婚。

特匡特买下位于格利布尼兹湖畔的路易斯路2号的豪宅。

1921年 1月 4日 玛格达里切尔(即玛格达弗里德伦德尔)与京特匡特在巴特戈德斯贝格结婚。

1月 京特匡特花费1亿帝国马克买下阿西姆路1号的豪宅。

京特匡特携长子、次子进行长途旅行。行程:布洛肯-威廉姆斯山-魏森堡-慕尼黑。

京特匡特为次子赫伯特匡特买下位于梅克伦堡的帕切姆附近的塞弗林农庄。

11月 1日 京特匡特的三子哈拉尔德匡特出生。

1922年 京特匡特夫妇前往基辛根浴场疗养。

10月 在蓄电池厂股份公司的股东大会上,京特匡特进入监事会。

1923年 6月 京特匡特担任蓄电池厂股份公司的监事会主席。

玛格达匡特心脏病发作。

京特匡特送给岳母位于鲍西格小桥旁的一家卫生用品店。

1924年 京特匡特患上支气管炎。

京特匡特与蓄电池厂股份公司的董事会成员卡尔罗德堡一同前往美国参观。

1925年 玛格达前往瑙海姆浴场疗养。

1926年 京特匡特独自去埃及和巴勒斯坦旅行。

赫尔穆特匡特在西门子舒克特厂进行为期六个月的实习。

11月 京特匡特在伯明翰买下一家废弃军工厂来生产蓄电池。

1927年 玛格达匡特难产。

7月 赫尔穆特匡特在患上急性盲肠炎后病逝。

京特匡特夫妇与罗德堡夫妇前往美国进行旅行。行程:巴黎-瑟堡-纽约-费城-波士顿-布法罗-尼加拉瓜瀑布-底特律-纽约。

1928年 京特匡特夫妇进行长途旅行。行程:纽约-佛罗里达棕榈滩-维特克鲁斯-墨西哥普埃布拉-墨西哥城-哈瓦那-牙买加-巴拿马-科隆-库拉索岛-委内瑞拉-特立尼达-巴巴多斯-马提尼岛-波多黎各岛-百慕大群岛-柏林。

京特匡特担任德意志武器和弹药厂的监事会主席。

1929年 京特匡特与玛格达匡特离婚。

1930年 赫伯特匡特与父亲一起旅行。行程:孟买-大吉岭-瓦拉纳西-恒河-柬埔寨-泰国-北京-日本-夏威夷-洛杉矶-好莱坞-墨西哥-旧金山-纽约。

1931年 赫伯特匡特在位于哈根的蓄电池厂开始职业培训。

哈拉尔德匡特加入德国年轻民族义勇军。

11月 赫伯特匡特与乌瑟尔明斯特曼订婚。

11月 11日 京特匡特与约瑟夫戈培尔相识。

1932年 8月 赫伯特匡特前往美国进行实习。

1933年 2月 5日 京特匡特登门拜访约瑟夫戈培尔,祝贺阿道夫希特勒成为国家总理。

5月 1日 京特匡特加入德国民族社会主义工人党(即纳粹党),编号2636406。

5月 3日 京特匡特被逮捕并被剥夺自由4个月。

10月 赫伯特匡特与乌瑟尔明斯特曼在弗兰肯林荫大道5号的别墅中举行婚礼,婚后住在位于新新巴布斯贝格的皇帝路1号的豪宅中。

1935年 哈拉尔德加入希特勒青年。

1937年 赫伯特匡特的长女西尔维娅匡特出生。

1938年 赫伯特匡特担任位于下舍纳瓦尔德的佩尔特里克斯厂的业务经理。

1939年 哈拉尔德匡特作为传令兵参加了波兰战争。

1940年 8月 拉尔德匡特报名参加德国空降兵。

赫伯特匡特与乌瑟尔匡特离婚。

赫伯特匡特加入德国民族社会主义工人党。

1941年 5月 20日 哈拉尔德匡特参加了对克里特岛的首批进攻(即水星行动)。

京特匡特收购比克古尔登厂股份公司。

1942年 赫伯特匡特买下了位于下劳西茨的尼维勒农庄。

哈拉尔德匡特被派往东线战场。

1943年 哈拉尔德匡特被撤换回西线战场。

1944年 1月 哈拉尔德匡特回柏林休假。

2月 哈拉尔德匡特患上重感冒。

哈拉尔德匡特在意大利参加了争夺蒙特卡西诺的战役。

9月 9日 哈拉尔德匡特在阿德利亚的战斗中负伤失踪,后被盟军俘虏。

1945年 京特匡特搬至洛伊特斯泰特。

1946年 7月 18日 京特匡特被美国政府逮捕。

1947年 哈拉尔德从英军战俘营回到了德国。

1948年 1月 京特匡特被释放。

12月 经过法庭审理,京特匡特被无罪释放。

京特匡特担任蓄电池厂股份公司的董事长。

1949年 哈拉尔德匡特就读于汉诺威的工业大学。

1950年 哈拉尔德匡特与英格邦德科夫结婚。

赫伯特匡特与莉茨洛特布洛贝尔特结婚。

1951年 哈拉尔德匡特的长女卡塔列那匡特出生。

赫伯特匡特与莉茨洛特匡特的第一个孩子宋娅出生。

1952年 哈拉尔德匡特的次女加布里埃尔匡特出生。

赫伯特匡特被派往阿根廷、乌拉圭以及巴西扩张蓄电池厂的业务。

1953年 哈拉尔德匡特通过硕士考试,完成了工程师学业。

赫伯特匡特与莉茨洛特匡特的第二个孩子萨比娜匡特出生。

1954年 12月 26日 京特匡特前往埃及疗养。

12月 30日 京特匡特在酒店的床上去世。

1955年 1月 8日 在法兰克福的约翰沃尔夫冈歌德大学的大礼堂中举行了京特匡特的哀悼会,由霍斯特帕维尔主持。

赫伯特匡特进入戴姆勒-奔驰的监事会。

1956年 赫伯特匡特与莉茨洛特匡特的第三个孩子施文匡特出生。

哈拉尔德匡特开始担任德国空中俱乐部的董事长。

1959年 12月 9日 赫伯特匡特参加宝马股东大会。

1960年 12月 1日 宝马股东大会通过了赫伯特匡特的重组方案。

1962年 哈拉尔德匡特的第四个女儿科雷恩贝蒂娜匡特出生。

1965年 12月 哈拉尔德匡特遭遇飞机事故,诊断结果:严重脑震荡。

1966年 赫伯特匡特和哈拉尔德匡特将匡特集团的总部迁至巴特洪堡。

1967年 9月 哈拉尔德匡特遭遇空难,坠机身亡。

1971年 赫伯特匡特任命时年45岁的法学家汉斯格拉夫冯德尔戈尔茨为个人全权代表。

1973年 匡特家族对哈拉尔德匡特遗产的第一次分割结束。

1974年 11月 28日 匡特家族将名下的戴姆勒奔驰的全部股份出售。

1976年 8月 11日 匡特家族内部达成对哈拉尔德匡特的遗产的第二轮财产分割协议。

英格匡特与冯哈莱姆在汉堡结婚。

1978年 12月 24日 英格哈莱姆死于心脏衰竭,时年50岁。

12月 26日 冯哈莱姆在公寓内饮弹自杀。

1981年 哈拉尔德匡特的亲属任命伯恩哈德冯德林成为哈拉尔德匡特控股有限公司的业务经理。

1982年 6月 2日 赫伯特匡特突发心脏病身亡。

6月 22日 在法兰克福老剧院的莫扎特厅举办了赫伯特匡特的追悼会。

(未完待续)

01

截止2020年按排名分别为沃尔顿家族、玛氏家族、科氏家族、沙特家族财富、安巴尼家族、爱马仕家族、韦特海默家族、约翰逊家族、勃林格家族、阿尔布雷希特家族、汤姆森家族、霍夫曼家族、穆里耶兹家族、嘉吉家族、庄臣家族、比利时三大家族Van Damme家族、De Spoelberch家族、De Mevius家族公司、匡特家族、考克斯家族、劳辛家族、纽豪斯家族、谢国民家族、费列罗家族、郭氏家族、普利兹克家族、李氏家族。

第一名:沃尔顿家族公司:沃尔玛财富:2150亿美元传承: 第三代,沃尔玛是全球收入最高的零售商,全球11000多家商店销售总额达5240亿美元。沃尔顿家族拥有该公司约一半股份。在2019年,该家族财富平均每小时增长300万美元。

第二名:玛氏家族公司:玛氏公司财富:1200亿美元传承: 第五代。该公司是全球最大食品生产商之一,拥有德芙、M&M'S、士力架等众多知名品牌。不过旗下宠物护理产品占公司380多亿美元收入的一半。

第三名:科氏家族公司:科氏工业集团财富:1097亿美元传承: 第三代该公司是全球最大的非上市公司,年收入约1150亿美元。其业务涉及原油开采、炼化、贸易、管道运输等。

第四名:沙特家族财富:950亿美元传承:第二代据估计由其15万名扩展成员控制的总财富或更多。许多皇室成员通过斡旋政府合同和土地交易,以及建立服务于国有企业的公司赚钱,如沙特阿美石油公司。

第五名:安巴尼家族公司:信实工业集团财富:813亿美元传承:第三代印度首富穆克什·安巴尼继承了父亲迪鲁拜的事业。该公司旗下拥有世界最大的炼油厂。穆克什所住的27层豪宅被称为世界上最昂贵的私人住宅。

第六名:爱马仕家族公司:爱马仕财富:639亿美元传承:第六代1837年,Thierry Hermes开始为贵族们制作马具。一家位于广州的爱马仕门店,在疫情后首日开业当天,营业额超过250万美元。

第七名:韦特海默家族公司:香奈儿财富:544亿美元传承:第三代。1924年,法国商人皮埃尔·韦特海默与可可·香奈儿共同创立了香奈儿。2019年,该公司销售额超120亿美元。

第八名:约翰逊家族公司: 富达投资集团财富:463亿传承:第三代。富达投资集团成立于1946年,其创始人是爱德华 C 约翰逊二世,总部设在美国波士顿。2019年11月16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19胡润全球独角兽活跃投资机构百强榜》,富达投资排名第23位。

第九名:勃林格家族公司:勃林格殷格翰公司财富:457亿美元传承: 第四代该公司创立于1885年,是世界上最大私有制药企业。

第十名: 阿尔布雷希特家族公司:奥乐齐财富:410亿美元传承:第三代该公司创立于1913年,是德国最大的连锁超市。

第十一名:汤姆森家族公司:汤森路透财富:406亿传承:第三代。路透社于1851年在伦敦成立, 1865年更名为路透电报公司。1916年重组为私营公司。汤姆森公司的前身为1934年罗伊·汤姆森在加拿大收购的当地一家报纸The Timmins Press。其在1959年并购了英国上市公司Kemsley Group,且将其并入Scottish Television与The Scotsman。2007年5月15日,汤姆森公司与路透社宣布合并计划,Woodbridge(汤姆森家族企业)持有53%的新公司股份。2008年4月17日,汤姆森公司与路透社正式合并,汤森路透诞生。

第十二名:霍夫曼家族公司:瑞士罗氏制药财富:388亿美元传承:第五代。罗氏制药是一家跨国制药公司,成立于1896年,1926年,罗氏来到中国。

第十三名:穆里耶兹家族公司:欧尚超市财富:384亿美元传承: 第四代。欧尚集团是法国第二大以经营零售业为主的商业集团,全球十大零售商之一,1961年成立于法国北部的里尔。

第十四名:嘉吉家族公司:嘉吉公司财富:381亿美元传承: 第六代。总部设在美国明尼苏达州的嘉吉公司是由Willam Wallace Cargill先生于1865年创立的,经过141年的经营,嘉吉已成为大宗商品贸易、加工、运输和风险管理的跨国专业公司。

第十五名:庄臣家族公司:庄臣 (日用品制造商)财富:373亿美元传承:第五代。美国庄臣公司(SC Johnson Wax)由山姆·庄臣先生在1886年创建,位于美国威斯康辛州的瑞辛市, 是一家有着120多年历史的家族性企业。

第十六名:比利时三大家族Van Damme家族、De Spoelberch家族、De Mevius家族,公司:百威英博财富:368亿美元传承:第五代。百威英博(ABInbev)是全球领先的酿酒制造商,总部位于比利时鲁汶,成立于1876年,是全球第三大消费品公司

第十七名: 匡特家族公司:宝马财富:347亿美元传承:第四代。宝马公司创建于1916年,总部设在德国巴伐利亚州慕尼黑,BMW的蓝白标志宝马总部所在地巴伐利亚州州旗的颜色,百年来,宝来汽车由最初的一家飞机引擎生产厂发展成为以高级轿车为主导,并生产享誉全球的飞机引擎、越野车和摩托车的企业集团,名列世界汽车公司前列,其全称为Bavarian Motor Work。

第十八名:考克斯家族公司:考克斯公司财富:331亿美元传承:第四代

第十九名:劳辛家族公司:瑞典利乐拉伐集团财富:329亿美元传承: 第三代。利乐拉伐源于瑞典、总部设在瑞士,是一家私有工业集团

第二十名:纽豪斯家族公司:先进出版公司财富:310亿美元传承:第三代。

第二十一名:谢国民家族公司: 泰国正大集团财富:307亿美元传承: 第四代。正大集团是泰籍华人,著名潮汕企业家谢易初和谢少飞兄弟创办的知名跨国企业,在中国以外称作Charoen Pokphand Group(卜蜂集团)。

第二十二名:费列罗家族公司:费列罗集团财富:305亿美元传承:第三代。费列罗(FERRERO ROCHER)公司成立在1946年,是意大利费列罗集团旗下的产品,集团是全球第四大巧克力制造商,并拥有一系列优质创新的产品, 费列罗巧克力(FERRERO ROCHER)更是享誉全球的著名品牌。

第二十三名:郭氏家族公司:新鸿基地产财富:304亿美元传承:第三代。公司于1972年上市,为香港最大地产发展商之一,擅长兴建优质住宅及商业项目供销售及投资。

第二十四名: 普利兹克家族公司:凯悦酒店集团财富:296亿美元传承:第四代。总部位于美国芝加哥,是一家酒店集团。凯悦集团拥有60多年的历史。

第二十五名:李氏家族公司:三星集团财富:290亿美元传承: 第三代。三星集团是韩国最大的企业集团,包括85个下属公司及若干其他法人机构,在近7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近300个法人及办事处,员工总数20余万人,业务涉及电子、金融、机械、化学等众多领域。

无论是后来的继承者们身上有哪些光辉,但家族始终都是他们不能回避的标签,也是他们从出生就不得不直面的宿命。

乾隆作为清朝第一个因为秘密立储而继位的皇帝,最终选择在生前做太上皇,传位给嘉庆皇帝,据《清高宗实录》中记载,乾隆对于主动禅位是这样说的:“朕,践祚之初,即焚香默祷上天,若蒙眷佑,则在位六十年,即当传位嗣子,不敢上同皇祖纪元六十一载之数”。

但让出了皇位的乾隆又怎会甘于离开政治舞台,这也并没有影响到他的地位,据说嘉庆皇帝在即位后每天的早朝,发话的仍是太上皇自己只能旁听,也并没有实权,乾隆在世时,大清还是在其控制下发展着。

不过子承父业,对于无论是皇家还是家族集团企业来说其实是早已定好的游戏规则。

近日,现代汽车集团首席副会长郑义宣正式接替父亲郑梦九,担任该集团的新一任会长,这也是该集团掌门人时隔20年正式易主。

虽为郑梦九独子、现代汽车的“太子爷”,郑义宣的继承之路即使不像当年父亲接班时那样充满了内部斗争,但也充满了荆棘,而在此之前郑义宣一直在协助其父亲郑梦九的工作,有人说郑义宣终其一生,都在为这一刻(执掌现代集团)做准备,但2020年10月14日的官宣也意味着现代汽车集团已平稳完成权力交接。

继承了父亲的果敢和魄力

“儿子是块好玉,父亲花费大量心血打磨,更要全力护得周全。”这句话就是郑梦九对郑义宣的真实写照。

在郑梦九的精心培养和规划下,郑义宣开始一步一步成为一个领袖。

郑义宣的晋升之路可追溯到1994年,当时他仅在现代旗下摩比斯零部件公司担任副经理,不过他很快就挖掘到一个大放异彩的机会,证明了虎父无犬子。2005年到2009年之间,郑义宣担任起亚公司总裁,期间因成功主导设计和销售工作改进而受到认可。最具代表性的事件便是他启用了奥迪设计师出身的彼得·希瑞尔,随后在设计经营理念上旗开得胜。

不过就在2006年,郑梦九和郑义宣这两个现代汽车的核心人物差点在一夜之间深陷牢狱之灾。但是幸运之神最终站在郑氏父子这一边。

2007年2月,韩国首尔中央地方法院以参与非法筹集秘密资金、侵吞集团巨额资金等罪名判处现代起亚汽车集团会长郑梦九3年有期徒刑,缓期5年执行。对郑义宣的起诉也因缓期而无后文。

此后,郑义宣致力于推动现代和起亚两个品牌的现代化。在起亚汽车就职期间,他加速起亚品牌的崛起,势头直赶现代汽车。在现代汽车就职期间,他借助复杂的造型和技术,帮助引导现代品牌走向高端市场。

锋芒既露,不到四十岁的郑义宣带着眼界、能力和毅力一步一步走进了董事局,从此进入了现代帝国的核心圈。

2018年9月,现代汽车集团任命郑义宣为首席副董事长协助集团董事长郑梦九,以应对“日益加剧的全球贸易纷争以及主要市场竞争态势的变化。”这也是自2009年以来,郑义宣担任现代汽车集团的副董事长后,以全新的身份监督整个集团的运作,并直接向郑梦九汇报工作。

父亲当年的铁腕换来了现代汽车的黄金时代,但是对于郑义宣而言,面临的却是一个亟待重振的集团和当下一个完全不同的汽车市场。如今的现代集团正处于困难时期,包括中、美两国市场销量疲软等,导致现代集团遇到诸多挑战。

值得庆幸的事,外界本以为郑梦九仍将在“幕后”充当集团的控制者时,郑梦九彻底放权了。

面对这家疲软的全球第五大汽车制造商,郑义宣开启了现代汽车集团大刀阔斧的改革。他首先对高管们发出了洗牌信号,进行了第一次大规模的人事调整计划,涉及超过300人规模的管理高层。而在这次重组转型之后,外界也认为郑义宣实际上已经掌控公司。

有接近郑义宣的现代集团高管也这样评价道,“郑义宣继承了他父亲的果敢和魄力。”

和父亲当年将现代汽车变成世界前五的汽车制造商的目标不同的是,现代汽车集团在郑义宣的带领下正不断在自动驾驶、电动化、氢燃料电池技术、机器人和城市空中交通(UAM)等多个领域巩固其市场领先地位。此外,郑义宣还坚定不移地对这些新兴技术领域加大投入和支持,且重点投资于这些领域。

“现代汽车集团将以‘customers(客户)’、‘humanity(人类)’、‘future(未来)’和‘social contribution(社会贡献)’为重点方向”,郑义宣在就职演说中宣布,秉承“Together for a Better Future(携手共创美好未来)”愿景,现代汽车集团将继续研发关键技术、加强竞争实力,以在后疫情时代不断变化的市场中赢得先机。

旧王老去,新王已立。

从一定程度上看,郑义宣无疑是幸运的,没有狗血的宫斗剧情也没有父亲把持不放的权利,对于他而言,今后需要挑战的只剩下能否站在父亲的肩上,继续带领这家全球第五大汽车制造商实现父亲当年的未完成的梦想。

“只需要新的首席执行官”

2020年10月1日,吉姆·法利(Jim Farley)成为福特汽车117年历史上的第10任首席执行官。

这也是比尔·福特在成为福特家族第四代掌门人后找来的第四位首席执行官,在此之前,这一位置曾是比尔·福特亲自担任。

作为亨利·福特的曾孙,比尔·福特于1957年生于美国底特律,他拥有普林斯顿大学文学学士学位及麻省理工学院管理专业理学硕士学位。孙承祖业,比尔·福特于1979年作为一名产品计划分析师加入福特汽车公司。

在成为董事长之前,比尔·福特在公司里一共干了17种差事,其工作部门涉及生产、销售、营销、产品开发和融资。“好像我什么工作都干不长。”比尔·福特诙谐地说。

1999年,也就是在进入福特汽车20年后,41岁的比尔·福特出任福特汽车的董事长,成为福特汽车第四代掌门人。当时由纳赛尔担任CEO,福特进入双重权力分享体系。

不是造物弄人就是运气不佳,接任董事长不久后福特汽车的股价大跌,跌幅高达30%,另外2000年福特亏损额达55亿美元,这也是福特公司从1992年以来第一次出现全年亏损。对此,比尔·福特完成了他生命中的“第一次”解雇,他开除了纳赛尔,自己兼任CEO。

这一举措扭转了公司的不利局面,使福特汽车实现了连续三年盈利。然而,更大危机又降临了。2006年,整个美国信贷市场出现崩溃。很多客户遇到融资困难。当时的福特汽车销量比2005年销量锐减95%,亏损额高达127亿美元,创福特诞生100年来的最高纪录,这意味着福特每售出一辆汽车或卡车就要赔1925美元,百年福特濒临崩溃。

在这一紧要关头,比尔·福特邀请波音公司原高管穆拉利接任集团CEO的大胆决定。虽然在当时的外界看来,这一举动无疑十分毛线。不过,在现在看来,当时的穆拉利确实成为了福特CEO的正确人选。

不过可以说,在穆拉利之后,比尔·福特的眼光一路下滑。

前首席执行官马克菲尔兹(Mark Fields)过于激进的战略路线,令缺乏耐心的投资者感到失望。由韩恺特实施的业务发展缓慢,这些重新设计的业务旨在使福特为其更精简、更灵活的未来做准备,但由于一些非强制性错误而落后于计划,包括大销量的探索者(Explorer)跨界车的发布失败,直到吉姆·法利正式接任首席执行官一职。

走马上任的吉姆·法利立刻宣布重振汽车业务运营模式、组织架构调整,另外还包括实现整体业务的增长,运营管理优化,进一步提升产品品质和客户满意度,延续8%的息税前利润目标,并为汽车业务保有充足的现金流。

如今福特家族已经逐渐退居幕后,将汽车业务交给职业经理人打理,但该家族仍掌控着最高决策权。所以外界也戏称,不怕没有新CEO,毕竟比尔·福特可以一手钓鱼一手钓CEO。而董事长一职可能也将成为比尔·福特做得最长的一段工作了。

与郑义宣和比尔·福特仍在明面上操持着祖业不同的是,宝马匡特家族的继承人却是背后的隐形“王朝”。

作为匡特家族的第四代传人,苏珊娜·克莱腾(Susanne Klatten)和斯特芬·匡特(Stefan Quandt)姐弟俩在父亲赫伯特去世后成为了匡特家族在宝马公司股权的主要继承人,前者目前持股比重达到29%,后者持股比重为21%,姐弟二人共拥有宝马公司近一半的股份(其余为公众持股)。

当然,他们也向外界诉苦,继承财富而来的责任与嫉妒是一种不为人理解的负担。“许多人认为我们的生活就是一直坐在地中海的游艇上。”克拉腾在一次难得的德国经理人杂志采访上说,“当财富守护者的角色也有不好的一面。”科万特在30岁的时候就获得了他的第一个董事会席位,可他当时却想在某个地方做几年“简单”的产品经理工作,或者学习建筑。

不过与其他的家族企业不同,匡特家族一直以来没有一人出任公司董事长之职,同时公司业务也交由职业经理人进行打理,苏珊娜·克莱腾和斯特芬·匡特目前也只是宝马公司监事会成员,但这并不影响匡特家族对宝马公司“绝对发言人”的地位。

据媒体报道,当年宝马公司决策失误,购买了英国罗孚汽车公司而造成严重亏损时,是克莱腾在董事会上坚持将罗孚公司卖掉,并且极力主张将负责这一事务的高级经理炒了鱿鱼。同样,在阿尔塔纳制药公司的子公司米鲁帕(Milupa)公司只亏不赚时,也是在她的推动下,阿尔塔纳制药公司毅然将该公司卖掉。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无论是后来的继承者们身上有哪些光辉,但家族始终都是他们不能回避的标签,也是他们从出生就不得不直面的宿命,他们不但是守业者,从另一面来看也是砥砺前行的开疆者。

如今越来越多的家族企业已经由第一、二代财权向年轻的第三、第四代财阀移交,其间采取何种继承交班模式,也将长远的影响企业的未来。但无论以何种方式,继承者们都需要在家族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再站在金字塔的顶端,但能否续写光辉,对此充满了好奇。

文/匹诺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020年全球最富有的25个家族,总资产净值有14万亿美元。

据媒体报道,新冠大流行并没有阻碍世界上很多最富有家族增长他们的财富。目前全球最富有的25个家族,总资产净值稳定在14万亿美元。

这次排名第一的依然是沃尔顿家族(沃尔玛的创始家族),总财富达到约2150亿美元,比排名第二的玛氏家族(MM豆、士力架、德芙都是玛氏家族的)多了近1000亿美元。

扩展资料

全球最富有的家族和继承人们不为人熟悉的原因:

原因之一是他们倾向于远离媒介。比如宝马背后的匡特家族就被不少媒体评价“极其神秘、安静”,几乎从家族创始人开始就和公众保持距离,极少主动让自己的名字出现在新闻报道里。  

玛氏家族也是如此,其中一位家族成员StephenBadger就曾说,在过去99%的时间里,他们家确实都在主动减少曝光,不怎么接受媒体采访,因为他们想让大众记住的,是他们的品牌和产品。除此之外,保持私营,不让公司上市,可能也是大众对他们不熟悉的原因。

江苏都市网-2020年全球最富有25个家族 拥有14万亿美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1739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8
下一篇2023-07-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