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界的一切声响似乎都沉寂了,远逝了,只有悠长的钟声和清脆的磬声在回荡,在远播,似在警戒沉迷,似在赞许觉悟。结尾两句,以动托静,用了视觉与听觉的合奏。反映了诗人整个身心都融进浓厚的宗教氛圈之中,达到了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境界。
破山寺后禅院
常 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唯闻钟磬音。
常建,生平事迹不详。唐玄宗开元十五年(727)与王昌龄同榜进士。曾任盱眙(今江苏盱眙)尉,写过《泊舟盱眙》诗。其《赠三侍御诗》说:“谁念独枯槁,四十长江干。责躬贵知己,效拙从一官。”可见他40岁时曾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当过官。其仕途颇不如意,后隐居鄂州武昌之西山。诗以五言为主,多写山水田园风光,当时评价颇高,《全唐诗》录其诗一卷。
《破山寺后禅院》,《河岳英灵集》作《题破山寺后禅院》。“破山寺”即兴福寺,在今江苏常熟虞山北,是南朝齐郴州刺史施德光施舍自家宅园改建的。“禅院”为僧侣所居院落。
首联写初入古寺的印象。时间是清晨,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阳光照射着山林,其清新、宁静可知。佛教徒所聚之处称丛林,此处称“高林”不称丛林,也不称山林,一个“高”字透露了诗人的赞美之情。
颔联再写进入禅院的情景。三句写山中小径是曲曲弯弯的,越走越幽静。四句写禅房坐落在花木深处,可见环境很美。花木显然有人工营造的成分,则僧侣们的审美情趣也是非常高的。要通过弯弯曲曲的小径,方能找到禅房,颇有寓意。所以这两句诗被后人赞不绝口。如宋欧阳修《续居士集》卷二十三《题青州山斋》说:“吾尝爱建‘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欲效其语作一联,久不可得,始知造意者为难工也。”
颈联写水光山色。五句写山景,由于花木茂盛,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十分亮丽,使得鸟儿也很快乐,在叽叽喳喳地叫着。六句写潭水中花木与诗人的倒影令人的杂念消逝一空,这里借潭水的倒影,写潭水清澈见底。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卷九说:“鸟性之悦,悦以山光;人心之空,空因潭水。此倒装法,通体幽绝。”实际上“悦”、“空”两字采用词性活用方法,在这里用成动词,有使动作用,即使鸟愉悦,使心空寂。
尾联写佛界静寂。七句正面写此处万籁俱寂。“籁”,能发出声响的孔窍。“万籁”指各种声响。下句用僧人敲击钟磬所发出的声音反衬万籁俱寂。“钟磬音”体现了寺院生活的特点,钟磬余音缭绕,也能让人参悟佛理,回味无穷。
唐人殷璠《河岳英灵集》卷上评价道:“建诗似发通庄,却寻野径,百里之外,方归大道。所以其旨远,其性僻,佳句辄来,唯论意表。”可以说此诗正好说明了上述特点。元方回《瀛奎律髓》卷四十七已注意到此诗“三四不必偶,乃自成一体。盖亦古诗、律诗之间,全篇自然”。按照五律的要求,颔联应当对仗,此诗颔联恰恰不对仗,但是绝大多数唐诗选本都将其看成五律。正如《红楼梦》第四十六回林黛玉所说:“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又说:“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是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
首句“清晨”二字点明出游的时间,诗人一大早即“入古寺”,可见他对这块佛教胜境的向往之切。大约赶了不算太短的一段路程,及入山门,已是“初日照高林”的时刻了。次句既交代了时间的推移,也描绘了古寺的总体风貌,它掩藏在大片高树丛中,旭日照耀下,宁静的安谧。诗的第二联是入寺之后的经历,沿着竹林间的一条小径走去,小径尽处是僧侣的寮房。这里花木抉疏绿草如茵,气氛更显得安详、幽雅。句中的“幽处”、“花木深”,既表现出独特的环境氛围,也传达出诗人欣赏、赞叹之情。诗的第三联正面写诗人观赏的感受。这两句说,山光使野鸟怡然自得;潭影使人们心中的杂念消除净尽。前一句是就自然界而言,说这里是禽鸟与山林相得之所,是一派祥和气氛。后一句是就人与自然环境而言,说这里的山光水色不仅可以娱悦人的耳目,而且可以净化人的灵魂。游人在尘世烦躁、疲惫的心态,一到这里经过澄澈潭影映照,立即得到平复,使精神升华到一个全新的世界。句中“山光”是指“初日”在草木岩石之间的反映;“潭影”则是山光和天色在水里的反映。这样写不仅从结构上与第二句“初日照高林”形成照应,而且使“初日”贯穿始终,更加突现这轮初日,让人觉得这里的阳光有特殊的魅力.读者终于领悟到,诗人写“山光”“潭影”的用意在烘托他心中的一轮“初日”。是佛光的照耀,才使得这里的山光、潭影获得了“悦鸟性”和“空人心”的奇效,使自然界的山水、阳光等等变得清洁、宁静、安详、和平,从而构成破山寺这一块净土。诗的尾联点破了这种对佛教法力的礼赞。诗人说,此时此刻,外界的一切声响似乎都沉寂了,远逝了,只有悠长的钟声和清脆的磬声在回荡,在远播,似在警戒沉迷,似在赞许觉悟。诗人整个身心都融进浓厚的宗教氛圈之中,写游览达到这种境界,才是真正的引人入胜。
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这是我们在初中语文课本上学的一首诗《题破山寺后禅院》,作者是唐代的诗人常建。常建是唐朝开元年间的进士,与王昌龄同榜,而且还是好友。常建曾任盱眙县尉,但是他仕途失意,后隐居于湖北武昌,他的诗多为五言,内容多以山林、寺观为主。
这首诗曾被宋代洪驹誉为“全篇皆工”,是盛唐山水田园诗中的名篇之一。由于诗人的仕途失意,所以寄情山水,游览名山古刹,寻幽探胜。诗中所说的破山寺又叫兴福寺,是六朝齐代郴州刺史倪德光舍宅而建。常建早已对这座历经百年的古寺心弛神往。
首联“清晨入古寺”一句,一点时间,二点此寺是古寺,唯其是古寺才使得作者清晨起游,其向往之情可见一般。第二句“初日照高林”继写入寺所见,作者没有写古寺佛殿的宏伟与庄严,而是去写那初升的太阳和耸立的高林,这不仅能给人以清新明丽之感同时还有一种幽静之意,“高林”一词还与“古寺”相照应。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是“借一斑以窥全豹的方法”。具体说就是以小景传大景之神。当然,这两句在结构上也是浑然一体,“初日”上承“清晨”,“高林”照应“古寺”。宋代的葛立方说得好,“平淡而到天然处,则善矣。”(《韵语阳秋》)这两句诗可谓是达到了“平淡天然”之境了。
首联交待了古寺的环境,颔联作者采手用移步换景之手法写禅房的幽景:“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幽处的禅房在浓密的花木之丛中,“深”字写出了禅房的幽雅宁静,这岂不是一个与世隔绝的至境吗?欧阳修对此两句是称赞不已,他说:“吾尝喜诵常建诗中的‘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林深’,欲效其语作一联,久不可得,乃知造意者为难工也。”这一联抓住了禅房幽深淡雅的特点,写出了自己的内心深处的淡泊情怀。
颈联“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写诗人在后禅院所见。在这红日高照,百花繁茂之中,连那鸟儿也怡然自乐起来。其实,这那里是鸟儿之乐啊,这是诗人之乐啊!此时此刻,诗人早已把自己那强烈的主观感受寄寓于那无知无情的鸟儿,这种“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王国维《人间词话》)的艺术描写,别人情趣。如果说这句是从侧面写诗人之乐的话,那么,“潭影空人心”则是正面写诗人在这特定环境之下的感受。这山光水色使人杂念顿消,心纯若空。这便有了“禅悟”的味道。因为在佛教盛行的唐代作者受到佛教的影响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这一句恰好写出了诗人在看了僧人们那清静无扰的生活之后心中所产生的那种强烈的隐世之感。
尾联“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万籁此都寂”句紧承上句“潭影空人心”,诗人杂念消净,达到了一个“心与境静”的境界。但仅此还不足以造出静境和静趣来,诗人深知“静处有音”的道理,所以最后诗人说“但余钟磬音”,这可算是作者的“意静之中的意动”,于寂静处有妙音了。
这“钟磬音”也许就是一种召唤,一种发自诗人内心的召唤。诗人在现实社会里屡屡碰壁之后,已经心生归隐之意。这在他的另一首诗《宿王昌龄隐居》中已经表现出来。如诗中的“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表现了自己意欲以鸾鹤为侣,隐逸终生的情怀。
这首诗通过写破山寺后禅院,诗人层层深入着力营造的是一个幽深静寂的意境,在这过程中,诗人内心的杂念也被一层层地剥除,最终,归于宁静,归于清纯
晨游山寺,看到幽静的竹林、清澈的水潭,青山焕发、鸟儿欢唱,袅袅的钟磬声时隐时现。如此清幽的环境使诗人顿去杂念,心中豁然开朗。全诗虽咏禅房寺院,实抒寄情山水及隐逸之情。
语言古朴,意象深微;构思工于造意,妙在言外,引人在平易中进入胜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