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孩子很爱哭 黏人。我该怎样教育他

> 我的孩子很爱哭 黏人。我该怎样教育他,第1张

作为家长还是要先冷静,不要急躁,了解清楚孩子爱哭和黏人的原因。

首先,孩子先天多愁善感 以天生气质来说,就是“情绪本质”负向的孩子。情绪本质负向的孩子遭遇不如意时,通常会以负向的情绪:如哭闹、发脾气等来表达。这是他的个性倾向,但家长不了解,就容易跟着孩子闹脾气,以致于亲子之间经常闹得不愉快,而无法心平气和地教导

哭只是获取的手段 现在的家长孩子生的少,太过宝贝孩子,怕孩子哭,所以,从小只要孩子哭,大人总是满足他、妥协,让孩子感觉到“用哭来得到想要的”或“避免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是很有效的。

也可能孩子还小,语言表达能力不够 由于家长或带孩子的人照顾太周到,从小孩子不必说话,只要用哼的或用哭的、用指的,大人就知道他要什么,使孩子的语言表达应用能力无法成长,于是惯用哭闹动作来表达。父母的态度过严厉 大人太凶,一点小事就对孩子疾言厉色,吓坏了孩子,使得孩子成了好哭的“小媳妇”以博取同情。  

下面也推荐一些方法,希望可以有帮助哈。

最简单的做法,妈妈可以慢慢练习,一开始离宝宝一点点距离,如果宝宝哭闹,就往回走点。如果不哭闹,就往后走点。宝宝慢慢会习惯你离开一会儿的。

理解孩子的敏感性。敏感的孩子感到疼痛的阈比其他孩子更强烈。不准孩子哭是不道德、不友善的。为了让敏感的孩子少哭、少流泪,应该鼓励说他是一个坚强者,引导他克制哭,对他抱有理解、同情,反而可减少他的孤独感和脆弱感。

培养孩子的自尊心。缺乏自尊心的孩子易敏感而哭泣,因此提高孩子的自信自尊使孩子善于自我认可,产生成就感。不应该对孩子期望过高,要求他做超出能力之外的事。

不要强化孩子的哭。哭时不能给予表扬,不能因此给予特权或取消规矩,或因哭而免予惩罚等。父母对孩子的哭应采取中性态度,使孩子分散注意力而停止哭泣。可给一定的安慰,不能给太多同情,否则会哭得更凶。妈妈抱一抱,就会使他“雨转晴”而高兴起来。

让孩子用语言表达。教会孩子善于明白地表达自己的痛处,说清为什么要哭,这时妈妈给些安慰,可以减少哭的机会。

父母学会控制情绪 因这种孩子特别敏感,所以对大人的焦虑、紧张、愤怒、忧郁等情感,极易被影响,因此大人自己要放松,控制好自己的情感,不影响孩子。如果情绪已经表露,最好立即对孩子进行简单的解释,免得孩子不断地猜想,加重敏感。但不可将自己的情绪向孩子没有必要承受父母的情绪。

多些鼓励少点批评 对孩子要少批评,多表扬,例如,“你自己把背心脱下来,真了不起”,“让我们看看衣服上的小狗,如果我们把它调到前面来,就更好了”。孩子做事没有达到大人所希望的那样,但他只要尽力了,就别批评他。假如孩子骄傲地告诉父母,“我自己洗手了”,父母不要急于指责他“把水洒得到处都是”,而应先鼓励他自己洗手是件好事,然后再帮助他把水擦掉。

多些温柔多些幽默 对敏感的孩子来说,大人瞪眼、失望的表情,都会此起反应,所以大人要有控制,更不要大声骂孩子,对他们温和与幽默或许效果更好,但当敏感的小孩做了错事时,也不要因怕他哭而不批评,要清楚地说明错在哪里。既不要斥责,也不能无原则。

别为孩子乱贴标签 不要对孩子贴上敏感、好哭的标签,否则以后就难以摘此标签。如要把孩子的敏感告诉老师或保姆的话,不要当着孩子的面,不要动不动就对人说这个小孩“哭得像狼一样”。

问你几个问题:

1他每天都拉着你的手吗?

2他会经常说:“妈妈我爱你”之类的话吗?

3他跟他爸爸的感情怎么样?

===============================

不知道他具体是怎样的,如果上面问题:

1是/经常

2会

3不是很好

---------------------------------

那你就要注意了。他很有可能恋母。

5岁正是行成性格的时候。你不要太宠他。

讲讲道理。要养成晚上让他独自睡觉的习惯。

还有呀!!男孩子的榜样永远是父亲。多让父亲陪陪他,

不论多忙,总要照顾好他,不要让他在小时候由于父亲的疏忽,

而影响了孩子的性格成熟期。

+++++++++++++++++++++++++++++==

我就是单亲家庭的,知道没有父亲的滋味。母亲也不是经常和我在一起。

所以我再这样孝顺母亲,还是有些隔阂的。

说实话我对婚姻、恋爱很恐惧,就是因为小时候的原因。

你加油吧!!↖(^ω^)↗

一般来说,孩子爱哭的原因有以下几个: 

1、孩子先天多愁善感 

以天生气质来说,就是“情绪本质”负向的孩子。情绪本质负向的孩子遭遇不如意时,通常会以负向的情绪:如哭闹、发脾气等来表达。这是他的个性倾向,但家长不了解,就容易跟着孩子闹脾气,以致于亲子之间经常闹得不愉快,而无法心平气和地教导。 

2、哭只是获取的手段 

现在的家长孩子生的少,太过宝贝孩子,怕孩子哭,所以,从小只要孩子哭,大人总是满足他、妥协,让孩子感觉到“用哭来得到想要的”或“避免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是很有效的。 

3、语言表达能力不够 

由于家长或带孩子的人照顾太周到,从小孩子不必说话,只要用哼的或用哭的、用指的,大人就知道他要什么,使孩子的语言表达应用能力无法成长,于是惯用哭闹动作来表达。 

4、父母的态度过严厉 

大人太凶,一点小事就对孩子疾言厉色,吓坏了孩子,使得孩子成了好哭的“小媳妇”以博取同情。 

5、常常被父母所忽略 

父母连孩子的基本需要都不能完全满足。如:父母不常陪伴、接近的孩子;或者大人总忙着照顾小的或忙着自己的事。孩子的基本心理需求:如:被爱或安全感等不满足,就会显得焦虑、不安,表现出来的是爱哭或不快乐的神情。 

解决办法: 

1、找出问题原因 

孩子的哭有它正面的意义,但哭得不是时候就要找出原因:天生情绪本质负向、惯用哭来达成目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够、大人对孩子太凶、或者被忽略的孩子等等,都比较容易表现出爱哭的倾向,你的孩子爱哭是属于哪种原因呢?找出来才有办法协助他。以下的亲子生活现场实例,跟你分享解决方法。 

2、改善亲子教育方式 

从小教孩子看事情的光明面,增进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凡事鼓励孩子说出来,只有他用说的不用哭的,才给予正面响应;培养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同时也要反省自己对待孩子的态度,是不是忽略了孩子,或太凶、太严厉?或者太保护?当然更不能孩子一哭就妥协。最后,还要给孩子时间,协助他逐步改善,等孩子身心成熟度够了,情况自然会逐渐好转。 

另外,哭,并不一定是件坏事。大哭后,孩子可以感觉轻松、减轻压力。有些学者发现爱哭的人甚至比不爱哭的人生理与心理更健康,因此,父母不要为了清静,过于抑制孩子的哭。 

3、理解孩子的敏感性 

敏感的孩子感到疼痛的阈比其他孩子更强烈。不准孩子哭是不道德、不友善的。为了让敏感的孩子少哭、少流泪,应该鼓励说他是一个坚强者,引导他克制哭,对他抱有理解、同情,反而可减少他的孤独感和脆弱感。 

4、培养孩子的自尊心 

缺乏自尊心的孩子易敏感而哭泣,因此提高孩子的自信自尊使孩子善于自我认可,产生成就感。不应该对孩子期望过高,要求他做超出能力之外的事。 

5、不要强化孩子的哭 

哭时不能给予表扬,不能因此给予特权或取消规矩,或因哭而免予惩罚等。父母对孩子的哭应采取中性态度,使孩子分散注意力而停止哭泣。可给一定的安慰,不能给太多同情,否则会哭得更凶。妈妈抱一抱,就会使他“雨转晴”而高兴起来。 

6、让孩子用语言表达 

教会孩子善于明白地表达自己的痛处,说清为什么要哭,这时妈妈给些安慰,可以减少哭的机会。 

7、父母学会控制情绪 

因这种孩子特别敏感,所以对大人的焦虑、紧张、愤怒、忧郁等情感,极易被影响,因此大人自己要放松,控制好自己的情感,不影响孩子。如果情绪已经表露,最好立即对孩子进行简单的解释,免得孩子不断地猜想,加重敏感。但不可将自己的情绪向孩子没有必要承受父母的情绪。 

8、多些鼓励少点批评 

对孩子要少批评,多表扬,例如,“你自己把背心脱下来,真了不起”,“让我们看看衣服上的小狗,如果我们把它调到前面来,就更好了”。孩子做事没有达到大人所希望的那样,但他只要尽力了,就别批评他。假如孩子骄傲地告诉父母,“我自己洗手了”,父母不要急于指责他“把水洒得到处都是”,而应先鼓励他自己洗手是件好事,然后再帮助他把水擦掉。 

9、多些温柔多些幽默 

对敏感的孩子来说,大人瞪眼、失望的表情,都会此起反应,所以大人要有控制,更不要大声骂孩子,对他们温和与幽默或许效果更好,但当敏感的小孩做了错事时,也不要因怕他哭而不批评,要清楚地说明错在哪里。既不要斥责,也不能无原则。

其实,宝妈您也可以百度搜索|兜得慧|进去学习,这些知识里面都有哦!里面还有很多的胎教音乐、育儿早教资料、视频等提供免费下载的!祝宝宝健康成长!

1、切勿责备、嘲笑或愚弄孩子。有些父母往往会在这种情况下训斥孩子,说孩子是“胆小鬼”,甚至给以处罚,这些都会对孩子的自尊心造成极大伤害。这不仅改变不了孩子的胆小状况,反而可能使孩子的惧怕心理加重。正确的做法是向他讲明事情的真相,当令人毛骨悚然的怪物被你一语点破,他就会相信你的力量可以保证他的安全,恐惧感自然随之消失。

2、要了解孩子真正害怕的事。要协助孩子克服害怕的心理,应先了解他害怕的真正根源。孩子们往往言行不一地掩盖他们真正所害怕的事情。因此,要细心观察孩子的日常言行,了解他真正害怕的事情,然后对症下药加以解决。

3、告诉孩子你也曾经害怕过。孩子特别爱模仿自己父母的言行,父母的榜样作用对孩子影响极大。父母可以坦率地承认自己也曾害怕过某些东西,但现在已经不再害怕它们了。这样,孩子就会明白,他并不是世界唯一害怕这些事物的人,恐惧的心理便会得到克服。

4、尝试用说故事的方式消除恐惧。做父母的要正确对待孩子所害怕的事物。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是教给孩子关于某些事物的知识,可以尝试使用说故事的方式,一边说给孩子听,一边让他说说他的感觉,以知道他所害怕的是什么。让孩子从故事中得到一些心灵上的安慰,且以美好的事物充实其心灵。

5、情感上多关怀,多搂抱爱抚。父母甜蜜温馨的搂抱、爱抚,不仅可以增加亲子情谊,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恐惧的心理。父母应该付出更多的耐心和时间来陪伴孩子,日常生活中要关心孩子思想感情的变化,恐惧持续的时间。以最确实的行动,了解孩子、支持孩子。

6、可以和孩子一起在黑暗中做游戏。在黑暗中做游戏能让孩子逐渐适应黑暗,并适应物体在黑暗中的影像。你也可以。

面对孩子哭闹,家长需要有耐心,然后参考以下做法。

1、懂得孩子的语言

当孩子还是婴幼儿的时期,一旦发现孩子开始哭闹,作为家长一定要知道孩子为什么哭闹不止,找到原因及时解决,那样孩子的哭闹就会马上停止,久而久之你就会明白婴幼儿的语言,并能够在孩子还没哭闹时做出相应的对策,这样就不会引起孩子长时间的哭闹了。

2、不要害怕孩子哭闹任性

有太多家长,一看到孩子哭了,就慌的不知道怎么办好了,只要孩子不哭不闹,孩子想干嘛就干嘛。时间久了,孩子就会发现,原来哭闹任性可以满足自己的一切,那么孩子凭什么不哭不闹不任性所以说千万不要太娇惯孩子的任性,当孩子有了第一次任性,马上就会有第二次。

3、安静应对孩子的任性哭闹

孩子第一次对你展开哭闹任性时,请你一定要记住,千万不要依着孩子的心性,不要孩子一任性便顺从孩子。当你发现孩子特别是刚懂事的孩子,在对你实施他的任性时,先劝他几句。

若孩子不听甚至更加哭闹任性的厉害,请你马上告诉她,给他三分钟的时间擦干眼泪鼻涕,不然后果自负(放心孩子一定会懂你的意思),然后你就走到一边去,该干嘛干嘛,不用搭理他,这样一来一般孩子就会停止自己的任性行为。

4、对孩子的任性适当惩罚

当孩子无故哭闹任性时,作为家长就要及时给孩子指出错误,并适当警告孩子适可而止,当你的警告孩子无动于衷继续无理哭闹任性时,那么,你就该拿出一点小惩罚手段了。

但最好不要打骂孩子,你可以这样,比如孩子想以任性哭闹的方式达到自己的某一目的时,你可以拒绝以孩子任性为理由,拒绝孩子达到那个目的,让孩子明白,他的任性哭闹,只会让自己的的目的达不到。

5、及时表扬孩子的乖巧懂事

孩子是需要夸赞的,一个经常受表扬的孩子内心是阳光的。当孩子改掉一点任性的缺点时,你要及时的表扬孩子并适当的进行奖励,从而让孩子明白这样一个事实:乖巧懂事才会得到大人的喜爱,才能达到自己的意愿,时间久了,孩子自然不会用哭闹任性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愿。

6、平日不要对孩子百依百顺

不管你有多么疼爱你的孩子,请不要对你的孩子百依百顺,这一点要从小婴儿时期开始,当然了,你采取的方式必须是恰当的。我们可以给孩子提供最好的生活,可以给孩子最多的疼爱,但是孩子的脾气,我们绝对不能惯着,不能事事由着孩子来。嘟嘟见过不少家长,孩子说要去哪儿就去哪,说要怎么去就怎么去,你自己想一想,这样的孩子,当你有一天违背了孩子的意愿时,他不闹你闹谁去。

7、教育孩子要全家同步

一个孩子,身边会有爸爸妈妈,姥姥姥爷,爷爷奶奶,幸福的孩子可能一下子拥有六个人无尽的疼爱,就算爷爷奶奶不疼的,爸爸妈妈姥姥姥爷疼,不管怎么说吧,一个孩子要占太多的疼爱,特别是姥姥姥爷或爷爷奶奶,那真是隔辈亲。

这样就形成了一种局面,当爸妈准备教育孩子时,就会有四位或者两位老人出来反对你,这样一来,孩子就会觉得自己有靠山啊,那么孩子任性还不是天经地义的是嘛。所以说要教育孩子,就要全家同步,不能一个教育另两个惯。

8、给孩子养成和你谈心的习惯

从小和孩子谈心,告诉孩子不管心里有什么话都要告诉自己,开心的,委屈的,不解的,等等。那样一来,孩子就会及时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家人,而不是用一种哭闹任性的方式去表达。

新生儿不会使用语言来表达他们的需要,哭就是他们的语言,从离开母体的一刹那,新生儿就用哭来向世人宣布,他来到了这个世界。

在婴儿还不会用语言、手势等和外界交流时,哭闹就是婴儿表达需求的唯一手段! 没有这第一声哭,医生们就会立即进入紧张的抢救之中,这哭是生命的象征,这哭声的大小是衡量生命质量的砝码。不但第一声哭是重要的,哭在整个新生儿时期都有其特有的意义,对于新妈妈们来说,最烦恼的,莫过于宝宝的哭闹。

但婴儿是不会无缘无故哭闹的,她哭闹总会有什么地方不适。新手妈妈们不要为婴儿的哭而烦恼,那是宝宝在和妈妈说话,新手妈妈要学会聆听婴儿“说”什么,了解一下宝宝为什么会哭闹。

参考资料:

_哭闹

男孩子爱哭本身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儿。因为哭对孩子来说是重要的情绪表达方式,它随着孩子年龄不同所表达的内涵也不同:

1岁:主要是饥、渴、冷、尿的诉求;

2岁:主要是亲密的需要,害怕孤独;

3岁:主要是欲望没有满足;

4岁:主要是害怕走失或者不被父母喜欢;

5岁:大多数是追着哭,为了控制关系,常哭给最亲密的人看;

6岁:主要是委屈的情绪,有时是愤怒不能自如的表达;如果7岁的男孩子爱哭非要找原因的话,大概是这样中几种:1、情绪能力偏向,哭的情绪能被大人关注和强化,从中能够获益。2、其他情绪被否定:愤怒、争辩、生气、抱怨、冲动的行为被高度忽视和否定,无意识让孩子认为这些情绪表达是无效的,所以选择哭。

哭本身是没有什么的,只是我们的文化给予我们很多的禁忌,如“男儿有泪不轻弹”。要让男孩眼泪少一点,唯一可做的就是在他哭的时候,装作看不见、也不关注。甚至把孩子的哭游戏化,赞美他哭起来很美,让他觉得继续哭一点意思都没有,孩子的哭神经慢慢地就不那么兴奋了。

多大的孩子?孩子每次都是为什么要哭?开始哭了是如何停止的?

其实,如果孩子还小,每次哭如何是因为要求不能得到满足的话。他哭的时候,只要无视他就好。

孩子苦累了,自然会停止,不哭了,在与他进行交流,用冷处理的办法告诉他哭是没有用的。

1、先让孩子冷静下来。可以在家里设置一个安静舒适的角落,情绪激动的家庭成员可以独自去这里冷静。在孩子冷静期间,建议家长不要去安抚或指责孩子,此时的安抚或指责会助长孩子的叛逆行为。坚持住,直到孩子安静下来。

2、给孩子一个拥抱。心理学家指出,拥抱有利于缓解孩子的沮丧情绪。孩子哭闹发脾气是向我们发出的求助信号,内心缺乏安全感,希望我们走进他的内心帮助他。

3、理解孩子的情绪感受。可以跟孩子说“你刚才摔玩具、扔东西,是不是非常生气”,给孩子传达一个信息:妈妈理解我,并且我生气是被允许的。当孩子感受到妈妈对他的理解时,他的情绪会平复很多。

4、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当孩子情绪稳定之后,就能够有说有笑、正常交流。这时,跟孩子聊天,让孩子说出自己为什么会有情绪,孩子就能够断断续续地说出原因。

孩子不一定能够一次性说清,也不用着急,在看书、看动画片、玩游戏的时候,遇到相似的问题,可以引导孩子继续补充,慢慢就会变得完善。

5、教会孩子情绪表达的方法。理解和接纳孩子的坏情绪并不等于放纵。因为,虽然情绪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但表达情绪的行为却有好坏之分。

让孩子学会良性的发怒方式,选择适当的方式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才是正确的做法。家长可以帮助孩子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可以自己静静,画画,撕纸,写日记,打沙包枕头等等。

6、家长和孩子一起分析问题并建立共情。当家长已经了解了情况,也安抚了孩子的情绪,这个时候就可以开始分析问题了。

家长需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把事情的整个过程和孩子复盘一遍,这是与孩子建立共情的关键,因为孩子能感受到父母的理解。

7、家长与孩子探讨如何处理和解决事情。家长不要高高在上地对孩子发号施令、指手画脚,更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而是作为孩子的朋友与他一起商量解决问题的方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4589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8
下一篇2023-07-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