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蔡元培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思想

简述蔡元培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思想,第1张

蔡元培在担任北大校长时.确定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作为改造旧大学的指导思想、他认为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机关,应该提倡思想自由,学术自由,各派主张只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运命,都可以让他们自由发展,兼容并包

依据这一方针,他聘请教师"以学诣为主",允许不同学术观点的人同时在大学任教,使北大教师队伍人才济济,面貌一新。他的这一办学方针改变了旧北大一片死寂的景象,在突破中国封建社会长期文化专制主义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为各种新思想在大学讲坛上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使北大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

蔡元培(1868—1940)浙江绍兴人,汉族,原籍浙江诸暨,民主主义革命家和教育家。数度赴德国和法国留学、考察,研究哲学、文学、美学、心理学和文化史,为他致力于改革封建教育奠定思想理论基础。曾任教育总长、北京大学校长、人学院院长、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他为发展中国新文化教育事业,建立中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做出了重大贡献,堪称“学界泰斗、人世楷模”。他提出了“五育”(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和“尚自然”、“展个性”的儿童教育主张。他试图通过贫儿院的试验和推广,逐步以学前儿童公共教育替代当时的家庭教育,最终实现学前儿童公育的理想。他是中国近现代美育的倡导者,主张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方面实施美育,设想通过胎教院、育婴院、幼稚园三级机构实施学前儿童美育:把胎教作为美育的起点;让婴儿及其母亲生活在由自然美和艺术美构成的环境之中;认为幼稚园的美育一方面通过舞蹈、唱歌、手工等“美育的专题”进行,另一方面则要充分利用其他课内涵的美育因素,如“计算、说话,也要从排列上、音调上迎合它们的美感,不可枯燥的算法与语法。”教育论著有《蔡元培教育文选》、《蔡元培教育论著选》等。

蔡元培是中国提出美育的第一人,“以美育代宗教说”闻名于世。毕生不遗余力地倡导美育。“美育”一词,最早由他从德文翻译过来的。蔡元培在北京大学亲自开设、讲授的一门课程,就是“美育”。

“美育救国”,这一民国教育家的号召,在今天更为迫切。蔡元培弘扬“美育”的教育理想,聚焦艺术、美学和人文教育,细分“美与修为、美与文明、美与品味、美与创造、美与财富、”等领域课程,希望影响更多的人,培养学员的艺术鉴赏力、人文素养与美学品味。

在德国留学期间的蔡元培

蔡元培先生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思想家、教育家,文化知识界的革命先驱。然而就学术研究言,蔡元培先生最大的兴趣则在美学和美育领域。

他曾经明确地说过:

“我所最喜欢研究的,却是美术。”

“我若能回到二十岁,一定专治我所最爱的美学及世界美术史。”

爱美是人的天性。在我们社会主义祖国里,美的事物、美的行为、美的心灵到处都有,但是生活中美好的东西,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看见,都能感受到的。正如著名的法国雕塑家罗丹说的一样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因为,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和正确的审美观,并不是生来就有的,也不会自然而然地产生,需要经过教育和训练才能获得。

美育≠艺术教育

——“技进乎艺,艺进乎道”,美育是真正以人为本的大道。

提起美育,人们马上会想到美术或艺术教育,想到对音乐、舞蹈、美术的艺术培训。然而,美育的建设从来不是这么简单的工程,艺术教育只是美育的手段之一,而不是核心。

现在的人们,往往忽略了道德美、自然美、社会美、科技美等方面的引导教育,甚至对艺术美的教育也仅仅是重视音乐、绘画等技能的培养,这其实是一种舍本逐末的行为。

《庄子·养生主》中,用“庖丁解牛”的故事告诉我们,任何学习都会分技、艺、道三个层面,技艺只是基本,只有进入道的境界,面对时尚纷繁复杂的事物,才能做到得心应手。

美育教育的重点不应该放在技艺培训上,而应以技艺为桥梁,坚持“以人为本”,将审美的理念渗透于各个学科、生活的方方面面,培养孩子良好的审美感觉和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使他们最终成为一个个拥有较高审美趣味、审美品格的人。

美的教育是塑造人的灵魂的教育,美对人格结构的建构与智能结构的建构起定向、调节与整合作用,一个人的审美层次决定他的人格结构与智能结构及其创造性才能的发展水平。

美的教育是一种立足于培养人审美鉴赏力的教育:美教会人们对待自己的民族文化,该发扬什么,该遗弃什么;教会人们对待世界文化,该拿来什么、该回避什么;教会人们在这个丰富多彩的价值世界里,如何学会选择、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关心、学会生存、进而学会艺术化的生活。

美的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与价值观的教育。情感是需求以及需求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主观心理体验,是人心理活动与行为实践的动力系统,情感是一个有层次的动态结构,可分为本能情感、审美情感与理智情感。人的情感的发生与成长的过程是一个由本能情感到审美情感再到理智情感的建构过程。

创造性是每个儿童都具有的潜能,为使这种潜能得以实现,教师或家长应该为孩子排除干扰,不要从成人角度评价儿童作品,这样,每个儿童都会无拘无束地运用创作欲望,运用自己的感官去感受和体验生活,这就是发挥创造力的最佳途径。

蔡元培从心理学的视角论述过文艺、美育方面的问题,因而他的文艺与美育心理之思想,尤其美育及美育心理是他的教育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蔡元培认为:“文化是意志活动的现象。意志的活动,恃有两种能力:一是推理力,以概念为出发点,演成种种科学;一是想象力,以直观为出发点,演成种种文艺”。这里的“意志活动”,“推理力”、“想象力”都是心理学上的概念,将文艺看作是人一种直观的充满想象力的意志活动。为了进一步论述文学与科学的差别,他举例说:“同一自然景物,在科学上为形体解剖,生理实验,用途改造等等,而文学家乃注意于色、声、香、味之观赏的描写与印证,完全为超实用的。”他还指出艺术的种类,不外乎视觉的和听觉的两大类,而文学则是综合视、听两觉的。总之,在论述艺术和文学问题时处处采用了心理学的视角。

美育更是蔡元培非常关注的问题。他最早译出美育一词,也就是美感教育。他认为“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人人都有感情而并非都是伟大而高尚的行为,这由于感情推动力的薄弱。要转弱为强,转薄为厚,有待陶养。陶养的工具,为美的对象,陶养的作用,叫做美育。”尽管现在看来,美育并不完全应用美学理论,美育的作用比陶冶情感更广泛,但将美育从美感来认识是富于深刻的心理学内涵的,这正是美育心理的一个关键问题。产生美感需要感知、理解、想象参与到人的情感中去,是多种心理功能共同活动的结果,而情感在这里处于核心地位,这是一种深刻的心理学思想。

蔡元培还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的观点,提倡以美育破除迷信。他认为宗教起源于人类的3种精神作用,即知识的要求,意志的愿望和情感的需要,3种作用常兼而有之。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昌明,知识作用和意志作用逐渐与宗教脱离,惟宗教庙宇、宗教音乐与舞蹈等的美术作用还结合在一起,通过情感产生影响。他说:“宗教上被认为尚有价值的,止有美育的原素了”。“在宗教的仪式中,就丢掉了智德体三育,剩下的只有美育,成为宗教的唯一原素”。而美育与宗教有分合两种情况,“应舍宗教而易以纯粹之美育。”从心理学看,人总是受某种信念、信仰支配的,以美育代宗教的思想是积极的,蔡元培的文艺与美育心理之思想,开了我国现代文艺心理与美育心理学之先河。

蔡元培后期的变化是因为政治倾向转变的原因。他从一个传统的儒学家逐渐转变为现代的思想家。这种成功的思想变革为其后来的政治倾向转变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动力。

蔡元培(1868年1月11日-1940年3月5日),字鹤卿,又字仲申、民友、孑民,乳名阿培,并曾化名蔡振、周子余,汉族,是素食主义者,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今浙江绍兴)人,清光绪进士。

祖籍浙江诸暨。教育家、革命家、政治家,民主进步人士,国民党中央执委、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委员兼监察院院长、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景星学社名誉主席,国民党四大元老之一。1933年,蔡元培倡议创建南京博物院,并亲自兼任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

抗战爆发初期,蔡元培与厉麟似等上海文化界知名人士联合组织成立了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积极组织发动文化界人士及民众投入抗日救亡运动。1940年3月5日在香港病逝。葬香港仔山巅华人公墓。

社会评价:

他是中国近现代美育的倡导者,主张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方面实施美育,设想通过胎教院、育婴院、幼稚园三级机构实施学前儿童美育:把胎教作为美育的起点;让婴儿及其母亲生活在由自然美和艺术美构成的环境之中。

认为幼稚园的美育一方面通过舞蹈、唱歌、手工等“美育的专题”进行,另一方面则要充分利用其他课内涵的美育因素,其72年的人生历程,一路经历风雨。

始终信守爱国和民主的政治理念,致力于废除封建主义的教育制度,奠定了中国新式教育制度的基础,为中国教育、文化、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富有开创性的贡献。

蔡元培在任教育总长期间,以丰富的教育经验和择善如流的民主作风,打破党派门户之见, 不拘一格,广泛延揽各类人才,组建起一支高效廉洁的中央教育行政机关,为实现由封建旧教育向近代教育的转化做了大量革故鼎新的工作。他一方面下令废除清末“忠君”、“尊孔”的封建教育宗旨,禁止使用清末学部颁布的旧教科书,废止中小学读经,废除旧时代奖励科举出身的办法,同时提出以军国民主义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作为民国的教育方针,组织制订和颁布一系列新的教育法令和法规,主持召开首次全国教育会议,确立中华民国新学制,有力地配合了民初民主共和政治的建设。他领导下的教育部在当时即备受舆论的赞许,称“教育部新旧杂用,分司办事,……俨然有建设气象。”因邀出任教育次长的范源濂回忆与蔡元培一道主持民初教育部的情景时这样说道:“在我们的合作期间,部里的人都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讨论很多,却没有久悬不决的事;一经决定,立刻执行。所以期间很短,办的事很多。”

香港相对平静的生活,给蔡元培的精神世界予无穷的慰藉。他与在香港主持商务印书馆的王云五,先后任袁世凯、冯国璋总统府秘书长及徐世昌内阁教育部长张一尘等作诗唱和,时相过从。蔡元培一生虽有较多时间参与政治,但始终是一名儒雅的学人,在人们的印象中绝少有政治家的痕迹,而更多的则是学者风范。及至晚年,读书几乎成了他不可或缺的生活内容。这一时期,他读书的篇目有:王闿运《湘绮楼日记》,傅东华译《比较文学史》,郭沫若《石鼓文研究》,张元济《校史随笔》,李玄伯译《希腊罗马古代社会研究》以及《王阳明全集》、《陆放翁全集》、《游志汇编》等。尽管有书籍做伴,极大地充实了蔡元培的晚年生活,他徜徉其间,自得其乐。然而,在蔡元培的大视野里,港岛毕竟僻居一隅,远远不能满足他那阔大的需求,他不时发出:“耐劳嗜学尚依然”、“岛居颇恨图书少”的感慨。

教育部总长时期。提出“五育”教育。思想背景:辛亥革命胜利不久,南京临时政府刚刚成立,要使资产阶级对封建教育的改革能够深入、健康地开展,迫切需要在统一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尽快地确定一个反映资产阶级要求的教育宗旨,来规定资产阶级对于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在这样的形势下,南京临时政府任命蔡元培为教育部总长。蔡元培于1912年2月间发表了著名的教育论文《对于新教育之意见》,比较系统地提出了五育并举的思想。

第一,军国民教育——即体育,身体是德育、智育的物质基础。(背景:甲午战败,东亚病夫的称号,教育者认为失败原因和身体素质有很大关系,如吸鸦片等;加之清政府重文轻武的教育传统,导致国家被列强侵略,蔡元培希望在教育中加入军事教育,即强兵。因此,军国民教育是物质基础。)

第二,实利主义教育——即智育(背景:蔡元培把实利主义教育,也就是经济发展当做富国强兵的手段,他认为除了要有军事实力,武力也更需要财力的支持。但是人民失业,国家贫穷,因此除强兵以外就是要富国。曾经考过一句话:“普通教育应该以人民生计为普通教育之中坚。”)

第三,公民道德教育——即德育(背景:军事体育和实利主义教育虽然是“强兵富国”之道,但是仅有两者还不够。如果仅有两者,则强兵富国不只不能受其利,反而会受其害。比如即使国富兵强,仍然会出现强凌弱,智欺愚等现象,应当提倡西方自由、民主和博爱的思想,即发展良好品德。因此,公民道德教育是军国民教育和实利主义教育的根本和中心。)

第四,世界观教育(背景:可以理解为价值观念,为什么提出呢当时的年轻人因为连年战败,不再信仰传统文化,而去相信基督教等,比如列强大炮打过来,跪地祈求上天,非常愚昧。同时,蔡元培受康德哲学的影响,认为世界有现象世界和实体世界两者,前者是实际存在的,即我们的现实实现,是由智育、德育和体育构成的,而后者是摆脱现实世界,完全超脱的自由的,是应当追求的精神世界。所以他认为即使有了经济、军事和道德,但这些都是现实世界获得的幸福,精神世界仍然是匮乏的,应当进行世界观教育。因此世界观教育的地位是将德智体三育合而为一,是其他各育的结合,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教育的终极目的。)

第五,美感教育——即美育。(背景:蔡元培认为美育教育是进行世界观教育最重要的途径,是辅助德育的。美育是实体世界和现象世界之间的桥梁,兼有二者的特点,通过美感教育可以净化人的心灵,实现世界观教育。因此在北大,蔡元培亲自开设《美学》课程,来提高中小学美育的地位,所以蔡元培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明确将美育列入教育方针的人。)正因如此,他认为美感教育与宗教具有同等的性质和作用,但美育可以避免宗教的保守,于是提出“以美育代替宗教”的观点。

师生恋一直以来都是个热门话题,不过在古代这种现象似乎并不存在,毕竟古代没有少有专门的女子书院,且从传统伦理道德观念来讲,也是不被允许的。民国以来,这种现象开始出现,且在民国便有不少名人娶了自己的学生。

鲁迅和许广平

1、鲁迅和许广平。鲁迅的母亲曾为其安排了一门婚事,女方名为朱安,但鲁迅对这门婚事并不满意。1920年,鲁迅开始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任教,许广平则在1923年考入该校,成为陆逊的学生,于是25岁的许广平便爱上了自己的老师。1927年1月,鲁迅前往中山大学任教,许广平则任助教和广州话翻译,开始与鲁迅在白云路租房同居,10月与鲁迅到上海正式同居。不过,由于朱安的存在,两人始终没有成婚。

△蔡元培和周峻

2、蔡元培和周峻。周峻本是蔡元培在上海的爱国女校的一名学生,她一直对蔡元培抱有一种敬佩和热爱的情感,因此一直到33岁还没有结婚。直到蔡元培54岁时,时任北大校长的他决定续娶。1923年7月10日,蔡元培和周峻在苏州留园巨星婚礼,婚后第十天,两人携子女赴欧洲学习。

△沈从文和张兆和

3、沈从文和张兆和。沈从文在徐志摩的介绍下,被当时的中国公学校长胡适聘为教师,而他的学生当中便有张兆和。张兆和的父亲是安徽富商张吉友,18岁的张兆和便在中国公学夺得女子全能第一名,由于家庭富裕,自己又才貌双全,因此张兆和背后有着大量的追求者,而张兆和更是将这些人编成了“青蛙一号”、“青蛙二号”、“青蛙三号”,张兆和的二姐张允和便曾取笑说沈从文只能排为“癞蛤蟆第十三号”。沈从文当时甚至不敢公开向其表白,只能通过疯狂地写情书表达自己的爱意,直到校长胡适出面,张兆和这才勉强答应。1933年,31岁的沈从文娶了小自己8岁的张兆和为妻,相伴终生。

△陈潭秋和徐全直

4、陈潭秋和徐全直。1921年7月,陈潭秋以教师身份为掩护,被派往女子示范发动学生反对封建式管教,而徐全直正是该校的学生。在学校里,两人最终相爱,并一起走上革命道路。在“五四运动”期间,徐全直带头剪髻放脚,积极投入反帝反封建斗争,参加“妇女读书会”,发动罢课斗争等等。民国13年(1924年),陈潭秋和徐全直结婚。

△徐惠民和林淑华

5、徐惠民和林淑华。林淑华原名方德闳(建国后改名方健明),原本是封建家庭中的千金**,出身贫寒家庭的徐惠民曾给林淑华做过家庭教师,两人就此相爱。然而横亘在他们之间的,除了贫富的差距,还有吃人的封建礼教。但最后两人还是冲破重重阻挠,走到了一起。40年代中后期,林淑华根据自身经历创作了长篇小说《生死恋》,描述了自己与爱人徐惠民相识、相恋、抗争、结婚直至爱人患肺病去世,她独自抚育遗孤的全过程,小说后来在上海《伉俪》月刊连载,作品情真意切、字字血泪,深受读者喜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49111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