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思乡之情的诗句有哪些

关于思乡之情的诗句有哪些,第1张

关于思乡之情的诗句如下:

1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此句诗出自李觏的《乡思》,意思是人们都说太阳落下的地方是天的尽头,可是望到天的尽头也望不见家乡的影子,可见家乡之遥远。通过写诗人极目天涯时的所见所感,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2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此句出自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写诗人回望居住地钟山,产生依依不舍之情,美好的春光唤起了诗人的思乡之情,他遥望明月,深情地问道:你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重归故里?以疑问语气结尾,再一次强调了对故乡的思念,表达诗人思念家乡,独在异乡为异客的那种孤独情怀。

3故乡云水地,归梦不宜秋。

此句出自李商隐的《滞雨》,抒写诗人怀乡之意,意思是我向往着的故乡,美丽的云水之地;怕的是归乡之梦,不宜于这个清秋,在诗人眼中,秋就是愁,在满目愁景的季节,在满怀愁绪的梦中,即使回到故乡,还是一样愁苦,其实,这样的梦,在任何季节做都是“不宜”的。诗人在此说“不宜”,其实是“最宜”,有正话反说、不言神伤之妙。

4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

此句出自(唐朝)方干的《思江南》,描写了诗人夜里梦见自己踏上了回乡的道路,在梦中还没有回到自己的家乡梦就醒了。这首诗是滞留长安、春日思乡之作,别出心裁,以归梦难到,寓寄深切的乡思,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思乡之情。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该句出自李白的《静夜思》,此诗描写了秋季的晚上,诗人在屋内抬头望月的感受,作者运用比喻、衬托等手法,表达了李白客居思乡之情。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译文

明亮的月光洒在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

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赏析

诗的一、二句是写的作者在异乡产生的错觉,将“月光”比作“浓霜”,形容了月光的皎洁,也表达了季节的寒冷,同时利用这两点烘托出自己身处异乡的凄凉之情。诗的三、四句是通过作者的神态来描写的,将诗人的思乡之情描写得更加深刻。

《乡愁》表达诗人漫长的生活历程和对祖国的绵绵怀念,流露出诗人深沉的历史感。全诗语言浅白真率,情感深切。

诗中通过“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这几个时序语贯串全诗,借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实物,把抽象的乡愁具体化。

作品评价

乡愁是道不尽的、写不完的,从小时候到成年再到如今,乡愁始终与自己的童年、母亲、爱人和故乡联系在一起,因为有所思、所念的在那里。

那里便是自己的故乡故乡永远牵引着游子的思绪和想念,然而,那道浅浅的海峡,却生生阻断了这种思念为乡愁所困的诗人,其情何以堪?唯有击筑引吭,慷慨而歌,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表达出诗人思念故乡的情感,抒发了作者的忧愁心情与思乡、无奈之苦。

崔颢的《黄鹤楼》描写了在黄鹤楼上远眺的美好景色,是一首吊古怀乡之佳作。

诗人将思念亲人的狭义乡愁与心系天下苍生的广义乡愁有机结合,使得本篇的韵味和风骨跨上了同类诗作的最高峰巅。

原文: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译文: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悠悠的白云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有一片碧绿的芳草覆盖。天色已晚,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儿呢?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江面,给人带来深深的愁绪。

扩展资料

这首诗首联巧用典故由仙人乘鹤归去引出黄鹤楼;颔联紧承首联,说自从仙人离去,黄鹤楼已经历经千百年之久;颈联诗意一转,进入景物描写,写晴日在黄鹤楼所见之景;尾联以写烟波江上日暮怀归之情作结,使诗意重归于开头那种渺茫不可见的境界。

全诗虽不协律,但音节浏亮而不拗口,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情景交融,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具体创作时间已无从考证。黄鹤楼因其所在之武昌黄鹤山(又名蛇山)而得名,传说古代仙人子安乘黄鹤过此(见《齐谐记》);又传说费祎登仙驾鹤于此(见《太平寰宇记》),这首诗诗就是从楼名之由来写起的。诗人登临黄鹤楼,览眼前景物,即景生情,诗兴大作,创作了这首诗。

作者简介

崔颢(704?—754),唐代诗人。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人。开元十一年(723年)登进士第。唐玄宗开元(713—741)后期,曾在代州都督杜希望(杜佑父)门下任职。唐玄宗天宝(742—756年)初年,入朝为太仆寺丞,官终尚书司勋员外郎。

其前期诗作多写闺情,流于浮艳轻薄;后来的边塞生活使他的诗风大振,忽变常体,风骨凛然,尤其是边塞诗慷慨豪迈,雄浑奔放,名著当时。《全唐诗》存其诗四十二首。

参考资料:

黄鹤楼-

表达思乡情感的诗句有:《九月九忆山东兄弟》、《逢入京使》《夜上受降城闻笛》。

1、王维《九月九忆山东兄弟》

原文: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赏析:此诗写出了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诗一开头便紧切题目,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

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节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其中“每逢佳节倍思亲”更是千古名句。

2、岑参《逢入京使》

原文: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赏析:这首诗语言朴素自然,充满了浓郁边塞生活气息,既有生活情趣,又有人情味,清新明快,余味深长,不加雕琢,信口而成,而又感情真挚。他一方面有对帝京、故园相思眷恋的柔情,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豪迈胸襟,柔情与豪情交织相融,感人至深。

3、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原文: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赏析: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乡情的诗作。这首诗最大的特点是蕴藉含蓄,将所要抒发的感情蕴涵在对景物和情态的描写之中。诗的开头两句,写登城时所见的月下景色。如霜的月光和月下雪一般的沙漠,正是触发征人乡思的典型环境。环境的描写之中现出人物的感受。

在这万籁俱寂的静夜里,夜风送来了凄凉幽怨的芦笛声,更加唤起了征人望乡之情。“一夜征人尽望乡”,不说思乡,不说盼归,而是以人物的情态行为展现其心理,写出了人物不尽的乡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49164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