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和分享。如需转载,无需联系授权,请务必注明“本文转载自逍遥老师 育儿 说”。
01
幼儿园“分离焦虑”,让你发愁?
时间是长了飞毛腿吗?
当年嗷嗷待哺的小屁孩,一眨眼就到了要背上书包去学校的年纪。各种各样的“分离焦虑”跟着来了——
1不愿意离开爸妈上幼儿园。
去幼儿园的路上,情绪都还不错,一到幼儿园门口,就跟见到“小怪兽”一样,拽着爸爸妈妈的胳膊或衣角,连哭带闹,就是不愿意主动走进校门,还一口一句:“我不要上幼儿园”即使好不容易把孩子“哄”进幼儿园了,一听到“爸爸”、“妈妈”、“家”这些关键词,他们特别敏感,反应特大,哭闹不止。
2对幼儿园的活动没啥兴趣。
有些孩子在幼儿园,好像是一个袖手旁观者。看着其他小朋友有说有笑地参加各种小活动,他们压根儿提不起兴趣,也不愿意跟人说说话,反倒更愿意安安静静地待在一旁,想想心事,发发呆。
3在幼儿园的表现让人头疼。
有些孩子在幼儿园表现得很霸道,一定要所有人满足自己的要求,哪怕这要求很过分、很无理。稍不如意,他们就哭闹、打滚,或者用拒绝吃饭和喝水等激烈形式来反抗;还有些孩子会精神紧张,下意识吮吸手指、咬指甲等等。
入园是孩子迈入 社会 的第一步。 上了幼儿园,孩子就要开始学习家庭之外的一些规则了,这对孩子来说是一大考验,也是父母 育儿 之路绕不开的一道难题。这一步走得是否顺畅,对孩子将来的学习、生活,甚至身心 健康 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孩子入园这件事,值得父母引起重视。
前些天,一位宝妈就因为孩子的“入园焦虑”,咨询了逍遥老师:
从截图内容来看,这位宝妈对孩子的爱很有智慧,从多个角度,她已经在努力想办法(尽管某些做法需稍作调整或优化)。
02
如何正确看待孩子的“分离焦虑”?
关于孩子的“分离焦虑”,在逍遥老师看来——值得父母重视,但不必过分焦虑。
为什么这么说呢?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分离焦虑是很正常的现象。
这个时期,孩子的安全感往往还没有充分建立起来。一旦熟悉或亲近的人离开身边,他们就会感觉不安全、紧张或者害怕,外在行为常常就表现为哭闹、发脾气、沉默不语等。
英国儿童心理学家John Bowlby把孩子第一次上学的“心路历程”,划分为“反抗、失望、超脱”这样三个阶段:
为什么孩子会有分离焦虑呢?
首先,依恋对象与环境都发生了变化。
孩子与养育者之间形成了 情感 联结。在这个关系里,孩子对作为养育者的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是很熟悉的,在这些熟悉的亲人面前,孩子内心感到很安全、很自在。
一旦去了幼儿园,孩子体验的环境是陌生的,这个陌生的环境,包括全新的幼儿园环境、全新的依恋对象,这会带给孩子的是一种 情感 上的失联感与落寞感。
其次,学习内容与群体压力的考验。
再次,自理能力与情绪管控的不足。
父母要懂得,孩子出现分离焦虑其实是正常的现象。
当然,正常是有一定区间的。一般而言,分离焦虑会持续一两周,甚至一个月。如果你家孩子表现出适当的分离焦虑,无需太过焦虑;如果你家孩子一点分离焦虑都没有,或者太过强烈、太过持久,可能就是一个问题了。
03
如何有效缓解孩子的“分离焦虑”?
说了这么多,究竟怎样才能有效缓解孩子的“分离焦虑”呢?
以下几个小妙招分享给你:
1 给足孩子爱和陪伴。
心理学家武志红老师的话:“在婴幼儿期,爱和陪伴远比教育更重要,一个 健康 、和谐而亲密的亲子关系是一个孩子人格的基石,也是人格的内容。”
在孩子的婴幼儿期,你要跟孩子建立和谐而紧密的关系,平时多安排一些和孩子相处的特殊时光,跟孩子多做一些他们感兴趣的事情。你的温柔陪伴会在无形中给予孩子心理营养。来自爸爸妈妈的爱,就是他们有勇气 探索 和认识这个世界的底气。
2 提前熟悉环境。
让孩子对学校充满期待、兴奋和向往。如果条件允许,你可以带着孩子提前去幼儿园参观,对环境熟悉起来,甚至还可以提前见见幼儿园老师,聊聊幼儿园里的 游戏 和生活;你可以提前想办法联系一两个跟你家孩子同时入学的小朋友,彼此多走动,多熟悉,这样一来,孩子刚去幼儿园的时候就已经有一两个玩伴,他们就更有信心迎接幼儿园的生活。
3 提前做好分离练习。
孩子两岁多,你可以跟孩子做分离练习了。这个阶段的孩子还没有时间概念,“中午、下午、晚上”、“一会儿、马上”等这样的词语,他们没法理解。你要对时间进行具象化处理,比如“吃完饭,就能见到妈妈”“你数到20,妈妈就回到你身边”等。
入园前半年,你可以把孩子放在信任的亲朋好友家做分离练习,从一开始10分钟、30分钟,逐渐拉长到半天、一天。这期间,当孩子表达“想妈妈”的时候,你要认同孩子“想妈妈”,但要用启发式提问,引导孩子思考“想妈妈可以怎么做”,当孩子说出答案,你要夸赞他“你很坚强”、“你真会动脑筋”,并且用坚定的语气告诉孩子“妈妈相信你能做到”。
4 准备 情感 安抚物。
安抚物相当于“ 情感 替代品”,它能够让孩子快速感到与父母的 情感 联结,比如全家福照片、毛绒小玩具、小毯子都行,你可以让孩子自己选择。对刚上幼儿园的孩子来说,带一个Ta平时熟悉的安抚物是有助于疏解焦虑。你可以告诉孩子:“宝贝,当你在幼儿园想爸爸妈妈的时候,你把照片拿出来看一看,我们一直陪着你呢。”
这些熟悉的物品或有助于您的孩子去建立安全感。这些安抚物只是用来过渡的,在孩子逐渐适应幼儿园生活了,就不会再依赖它了。
5 培养自理能力。
很多孩子自理能力太差,自己照顾不了自己。看着别的小朋友啥都能干,他们就会产生焦虑、挫败、自卑的感觉。因此,父母平时要注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如:穿衣、吃饭、如厕等基本技能。这些技能对孩子的精细动作要求比较高,并且需要父母带着孩子好好去练习才能学会。
6 借助绘本的力量。
提前半年或一年,读一些跟幼儿园主题相关的绘本给孩子听,比如:《幼儿园的一天》、《我爱幼儿园》、《爱上幼儿园》、《小阿力的大学校》、《汤姆上幼儿园》等。绘本故事更懂孩子心,孩子也更有代入感,更好地理解和学会绘本故事中主人公的行为。
法萨米尔瑟努斯 / 亨利费尔纳
比如《幼儿园的一天》,就讲了这么一个故事:“动物宝宝们也要去上幼儿园了,蜗牛宝宝拖拖拉拉,穿山甲宝宝不爱吃菠菜,后来小鸟、小猫、鳄鱼宝宝流下了真心的眼泪,因为好想妈妈!……入园适应阶段,习性各异的动物宝宝们状况百出!别急,请给小动物们一点时间,它们最终在一起学习字母、形状和颜色,做手工、搭积木、练舞蹈、听老师讲故事,也结交新朋友,尝试着融入集体……”如果你家有即将入园的孩子,这样的书籍很值得一读。
7 给孩子布置小任务。
让宝宝在幼儿园有事可做,不至于太过无聊或烦躁。比如,让孩子尝试记住三个小朋友的名字;看看幼儿园里有几间教室;幼儿园里的墙壁上有些什么等等。这样孩子就会更加主动地去观察幼儿园里的人和事物,就能更快地熟悉周围的一切,更好地适应新环境。
04关于“分离焦虑”,父母如何自我调整?
最后简单谈一下,父母如何自我调整。
第一,情绪会感染人,父母要尽量保持轻松愉悦。
面对分离,很多父母的表现比孩子还要“夸张”。很多大老爷们,在送孩子上幼儿园这一天哭成了“泪人”。比如,孙俪在微博上吐槽孩子他爸送女儿上幼儿园的反应。
要知道,父母这样的焦虑、担忧或悲伤情绪,很可能传递给孩子。父母要安慰自己:“跟孩子只是短时间的分离而已,时间过得很快,很快就可以去接孩子回家。”
第二,正向引导+积极倾听。
不要做“十万个为什么”。不要一接到孩子,就开启追问模式:今天在幼儿园里乖不乖?老师有没有表扬你?老师对你好不好啊?今天有没有人欺负你?今天有没有哭?明天还去不去幼儿园了?和小朋友一块儿玩了吗你问这么多,孩子会觉得,爸爸妈妈这么担心我,他们会很有压力。
逍遥老师还想指出一点,上面这样的问题,其实都是封闭性问题,孩子简单回答“有/没有”、“是/不是”就可以了,这样一来,你发问的作用也大打折扣,你也很难让孩子打开话匣子,跟你畅聊一番啊。
这里两个建议给到你:要么别问太多,跟孩子多多享受重聚的美好时光,抱一抱、亲一亲,甚至哭一哭,都可以起到抒发想念之情的作用;要么就掌握一些沟通技巧——正向引导与积极倾听。问问孩子:今天玩了什么有趣的 游戏 ?认识了哪些可爱的小同学?
孩子表达的时候,你做好积极倾听这件事就可以了,不要批评、不要反驳、不要讲大道理这样可以找到孩子对幼儿园感兴趣的部分。
第三,相信并鼓励孩子。
每个孩子因先天气质、性格特点的不同,会有分离反应和适应期长短的差异。不要去管别人家的孩子怎么样,而是调整心态,尊重情形,好好鼓励自己的孩子尽快地适应。
平时,你可以跟孩子聊聊“勇敢”。反复鼓励孩子,比如,你可以这么说:“宝贝,你可以做到的,我知道你是最勇敢的!”。每天多说几遍,其实是很管用的,孩子不知不觉也会相信自己并做得更好,这也是心理学上所说的“自证预言”,你相信什么,你就会吸引什么。
最后,逍遥老师想祝愿每一位孩子都能顺利度过“分离焦虑”期;祝愿每一位父母的爱与付出,都能收到正向反馈!
参考文献:
《心理治疗中的依恋》,[美]David Wallin,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依恋与亲密关系》,[加]苏约翰逊,人民邮电出版社
《心理营养》,[马来西亚]林文采,上海 社会 科学院出版社
《正面管教》,[美]简•尼尔森,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好的,有关幼儿园“分离焦虑”的话题,我们先聊到这里。关于分离焦虑,你是怎么应对的? 欢迎评论区交流
23岁女孩被亲人“压榨”死了现实版樊胜美们,如何自救?
4岁萌娃上门道歉视频火遍全网,世界正在偷偷奖励有“教养”的人
抛妻弃子10年,妻子病死仍不现身:没有担当的男人,有多可怕?
28岁女子被造谣“出轨快递小哥”的“荡妇”:听着,这是犯罪
庄子的逍遥游实质是自由主义洒脱精神。 与西方的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相一致。 比黑格尔要强的是自由主义的实践论,也是我们中国人喜欢回归自然,对田园生活的那份农家情感,对返朴归真后心灵的那份宁静与轻松。 庄子并不是虚言于外表的语言争论(他与名家学派有深厚的情意,不能说庄子不懂争论)而求“自明”以及绝对精神自由上的“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舍弃形器而保其内在精神,使心不随物牵引,不逐物漂流,能够保持其心灵的本质,以观照宇宙人生。 一、逍遥的涵义及逍遥思想的引入 “逍遥”一词,据查并非庄子首创,在其成书之前的《诗经》、《礼记》等文著中都有出现;比庄子稍后的屈原,在其名作《离骚》中也有“折若木以扶日兮,聊逍遥以相羊”之句。不过这些所谓的“逍遥”并不是庄子所崇奉的精神境界里的绝对自由,而有安闲自在之意。庄子的逍遥,与其说追求的是一种心灵的操守,不如说是精神境界的享受--放怀万物,以心灵去感知宇宙人生的幸福。 我们可以大致地把《逍遥游》分为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通过逍遥思想的小大别来判别人或事物受物质形体束缚下的相对自由,这一层面的意思到“此小大之辨也”为止,借鲲鹏游弋与翱翔以及鲲鹏与蜩鸠的对比来描绘逍遥的物象、逍遥的小大之别以及逍遥受形体束缚表现出来的相对幸福。受形体束缚的相对逍遥是算不上逍遥的极致的,真正的精神领域的自由才是逍遥的最高境界。描绘逍遥的最高境界(即绝对逍遥)的部分是逍遥游的第二个层面的内容,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为止,也是逍遥游全篇的中心。第三个层面主要以一些小故事来阐述第二层面的思想,如“尧让天下于许由”、“藐姑射之山的神人”、“惠子忧瓠落无所容”、“置大本之木于广漠之野”等等。这些可以说是对第二层思想的推衍和证明。 《逍遥游》三个层面的思想的联接是非常紧密的,我们可以通过分析三个层面各自包含的思想内涵来内定三者之间的关系,下面分别对三个层面的思想进行阐述。 二、对《逍遥游》三个层面思想的分析 (一)物质形体束缚下的相对逍遥 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中分析庄子的《逍遥游》,认为获得幸福有不同的等级,自由发展我们的自然本性,可以得到一种相对幸福。这一观点很有道理,我且根据我的理解把这一观点加以阐述。 《逍遥游》在开篇展示给我们的就是一种恢宏阔远的气势挟带的一个广阔无边的意境:一条叫鲲的巨大怪鱼悠闲自得地游弋在浩渺无边的大海。这怪鱼是如此之大,也许动一下都会翻起巨大的波浪,可是因为有广阔无边的大海和深不可测的海水承载,大鲲可以游得无比的惬意和舒适。和第一个意境一样,大鲲转化为大鹏之后,凭借着大风的力量,大鹏翱翔于九天之上,“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大鹏在海运之时都要飞往南溟:“鹏之徙于南溟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不仅飞往南溟,这是一幅多么壮观的景象,浩渺的天空里,大鹏凭借着风力极力舒展着自己的羽翼,先是“水击三千里”,然后是“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在振翼的同时探索着宇宙的浩阔,猜测着这天地到底有没有尽头;从天上望地下,那苍苍的颜色是不是天地的正色。这是一种十分愉悦的逍遥,然而这种逍遥受到了自然物质条件的束缚,受水和大风的制约,不能算作逍遥的极致,只能算作相对的逍遥。 除了受到自然物质条件的束缚,形体的束缚也能限制真正的逍遥,使人或事物只能在一个相对的境内领略到相对的快乐。正如大鹏和小鸟的对比,大鹏能飞九万里,而小鸟只能从这棵树飞到那棵树(“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于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两者虽然不同,可是都享受了飞之至乐,可见虽然“万事万物的自然本性不同,其自然能力也各不相同,但他们充分而自由的发挥其自然能力的时候,他们将是同等幸福的”。(引自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道家思想第三阶段――庄子》) 但是,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中给我们分析庄子《逍遥游》思想的时候忽略了一个问题,即顺乎自身内在自然本性的相对逍遥虽然能够带来相对幸福,但这种相对幸福是有大小之别的,并不是同等幸福;同等幸福只表现在个体自身的自我满足程度,即双方充分而自由的发挥了其自然能力之后,感觉其自身是畅快的。小的逍遥境界需要的个人内在修行的积聚少,大的逍遥需要的积聚多;“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因为你在通向大的逍遥的过程中投入的自身修行的筹备较多,因而也能收获更大的快乐。正如你聚三月之粮去千里之外旅行,见闻的广博程度无论如何也比到近郊游玩了一日,回来肚子仍饱饱的多一样。只是相对逍遥在不同程度上能给大家带来快乐,满足各自一时的喜好,这是不言而喻的。 (二)逍遥的极致-精神境界的绝对逍遥 因为逍遥受形体的束缚很容易受到限制,所以真正的逍遥是不依赖于形体的,而仅仅只是精神境界的逍遥自在。不仅如此,真正的逍遥还要注重内在的修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一定是庄子的思想,也许是范仲淹从庄子或道家思想中演化而来的;但一定可以看做是庄子思想的一种表现形式。而“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则是一个人内心修持脱离了功利枷锁,不为外物左右,超出凡俗而渐渐与道相合的境界。“而宋荣子犹然笑之”,这是一种精神上的自得,表现出了站在高处俯看众人在名利之间争持的不屑与志得意满。即便到了这样的境界――不为形体、功利枷锁束缚,还不能算是逍遥的最高境界,还有需要树立的,即从“有待”到”无待”。 列子御风而行,飘飘然很是快乐,走了一旬又五日然后回来,这在精神上已是很高的逍遥了,但是还需要凭借外力。只有到了“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的境界,才无可借待,可以任意逍遥。怎样才能无待呢“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无己才无所待,无功才无所依,无名才无所求,眼中无物,目中无人,心中无己,心便成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虚室,虚室可以生出光明,由此洞察万物,生命的意义也便在这里显现出来了。这是庄子逍遥游的最高境界,以心的空明,游于无穷达到自由自在的理想境界。 (三)逍遥思想的阐述 逍遥游第三个层面的内容主要着力于对第二层思想的阐述,即创造一些涵义深刻的寓言故事来对第二层思想作形象的说明。尧让天下于许由,一方感到自己的力量已尽,思退位让贤;另一方不贪图名利,认为“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鼹鼠饮河,不过满腹”“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表现的就是一种不贪图人世功名、不为功利枷锁束缚的豁达、淡泊。“藐姑射之山的神人”一节着力描绘的是个人内心修持,强调修养人的内在德行,使自己的精神境界突破凡俗的束缚,不以天下为事,最后与自然融合,与宇宙同化,达到一种极尽逍遥的境界。个人修行达到这个境界,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鱼四海。当他神力凝聚之时,可以做到任何想做的事;万事万物都伤不了他,也不能动摇他坚如铁石的心志。 第三个故事涉及一个“有用无用”、“大用小用”的问题。惠子对庄子说魏王给了他一个大瓠之种,种植后结了一个能装五石的果实。用它来乘水浆,它的坚硬程度不够;把它剖了做瓢,瓠落之后没有容纳的地方。总的来说,他培养了一个没用的东西。庄子怎么回答他说惠子太拙于用大了。宋国有善于做不龟手的药的人家,世世把它做为纺织漂染之用。有一个外国人听到了,用百金把药方子买了下来,用来游说吴王。吴王任他为将,冬季与越人水战,那个人凭着他的不龟手之药,率军队打败了越国,得到了裂土分疆的待遇。同是一种药方,有的人能够裂土分疆,有的人只能世代漂染,那是为什么呢因为使用的方法不同。现在惠子有一个能装五石的大瓠,为什么不考虑让它作为一个大樽在江湖中漂游,而担心它瓠落无所容呢惠子又问了一个问题,他有大树,人谓之樗。其树大本臃肿而不中绳墨,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于路中,匠者不顾。照庄子的说法,那不是大而无用吗庄子说他有大树,担心没用,为什么不树在无何有之乡,广漠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所害,有什么困苦的呢这两个提问,说来说去都是一个问题,即不管什么东西,我们都能给他找到一个或无数个用处;且物用在不同的地方,其用处也自不同。“无何有之乡”,“广漠之野”并非实有其处,只不过我们在精神境界里创造的一片空明,可以用来应对现实里所有的问题。 三、逍遥游思想的影响 逍遥游的思想是庄子的一种处世思想,他希望通过个人内心道德的修持来达到一种内在逍遥的理想境界。这种理想境界可以使人不受外界风雨及个人形体的束缚,无所待而游于无穷。这是一种逍遥型的理想人格,他鼓励人们开阔视野,充分张扬个性,培养不为物累,不随世迁的独立风骨。这种逍遥思想,其中蕴含着催人奋进、敢于问天的求索精神,引导人提升自身道德素养,以独立的人格寻求人生的不同答案。庄子《逍遥游》的精神重在体认自我,追求人生的真谛,这需要我们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在学习中求得精神境界的提高,因而也能奋发向上。不过这种真正的逍遥是超出我们物质形体所能达到的高度的,在社会现实中行不通,只不过是我们内心的一个理想,可以说是我们东方的超人思想。这种思想除了使我们更加注重自我的修养,让胸襟变得更加豁达,基本上起不了大的作用。但在历史的潮流中庄子的思想无疑给我们的心灵竖起了一座丰碑,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 参考文献: [1]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麦克米伦公司出版 [2] 刘博宇庄子《逍遥游》浅析[J]现代经济信息,2009,(4)
离玩仙一已经好久了。我个人仅凭印象,原版游戏情节说说我的观点。我也看过剧,然后有点分不清什么是原著有的,什么是剧加的了。您凑乎的看。
在我个人看来,赵灵儿是乖孩子,惹人怜爱,我喜欢她,可我更喜欢的是林月如,因为她愿意伴着李逍遥去寻找灵儿,她美丽(或许有点比不上灵儿),善良(锁妖塔你懂的),对爱情执着(不解释),有勇气(一样,锁妖塔的牺牲),她与李逍遥之间的感觉在我看来更为真实,更称得上是爱情。她甚至因为逍遥而改掉大**脾气,这对于当时娇生惯养的富家女是很不容易的。。当然我并不是说不喜欢灵儿,灵儿的乖巧美丽的确是征服了我的内心的,可是她与李逍遥之间的爱情在我看来就没有很大的说服力了。
灵儿对于李逍遥而言,只是一个仙岛上的美丽仙女,他对她的感情更可以用爱慕这个词语来形容。因一时的惊艳相遇与面临灵儿姥姥生命威胁时娶下了这个温婉美丽的女娲后人,从此种下了情,种下了债。至于后来有了孩子后,李逍遥对灵儿的那种起初朦胧的情感则完全变成了责任。处于对姥姥的承诺和灵儿的责任,让他觉得陪灵儿回去找她母亲。毋庸置疑,李逍遥是一名正义且极有责任心的少年,正因为此,他才会走上保护灵儿寻母,乃至后来寻找灵儿的道路,从而结识了红颜知己林月如,并在种种经历挫折中成长,以至成为后来的一代宗师。
我一直是不相信一见钟情式的爱情的,我觉得感情是在长时间的积累下产生的,爱情是很细腻的东西,不存在马虎,不存在差不多,却又很朦胧,很唯美。林月如与李逍遥的相遇是从打闹开始,他们之间的爱情也正是在这种打闹中萌发并且茁壮。但我也不否认李逍遥对赵灵儿有情,但说这情尽是那般刻骨铭心的爱,过于片面了,那情包括爱情,可爱情并不是他们之间情的全部。当然,这些只是我个人的一些观点。
再有如你所说,逍遥失忆。那么灵儿和月如就该是平等的了。他们都有权利去争取逍遥的情感,不能说是月如自私。毕竟在开始的时候月如也并不知道逍遥和灵儿之间究竟发生过什么。至于悲剧结局,不得不说,仙剑就是以悲剧赚取玩家感情的。即使没有了月如,游戏也必定为悲剧收场。
联系仙二的剧情看,逍遥对月如也是有感情的,记得好像有NPC说过逍遥为了让月如苏醒,也是东奔西跑。想尽办法,若非深爱月如,他也没必要这样。处于朋友照顾好“植物人”的月如不就可以了?
我希望楼主能去尝试玩玩仙剑的游戏,因为仙剑原著的剧情和剧还是有差别的,尤其是仙三,当您玩过仙一的游戏之后,或许就会对月如改变看法了。当然,对于一个问题自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分歧总是会存在的。我仅再次强烈推荐您去打一便仙一的游戏。
仙剑奇侠传这款游戏占据了我内心不小的地位,我会一直一直支持下去的。
ps:给你找到了仙剧和游戏上的一些重大差别,希望您能仔细看下。
首先,电视剧中的灵儿竟是一直记得李逍遥的,李逍遥穿越时空去救灵儿时,灵儿的年龄才是个位数啊,怎么会懂爱情!竟然长大后遇到李逍遥就想嫁给他,这爱情来得过于莫名其妙了,照这一逻辑,相信很多女生都早有了想嫁的人了,谁的小时候没遇到过一些年轻叔叔给人安全感或是很帅或是对人很好或是救过自己。。。。。。
李逍遥来到仙岛上,让他娶一个如花似玉的仙女为妻,他干嘛还要推辞呢,这也太做作了,试想又可得美娇妻,又可得仙丹救婶婶,多好的事。李逍遥娶了灵儿后第二天就回去了,而且失忆了,也就是不记得了,他哪来的对灵儿生死与共的强烈爱情?
电视剧过于强化赵灵儿而暗化林月如了,其实照游戏里的戏份,林月如应该算是重头角色了,怎么拍的电视里面把赵灵儿打扮得那么漂亮,把林月如打扮地这么的。。。一般啊,根本不像是个林家堡千斤,看起来像是市井上的农家小姑娘,从头到尾都没一套像样的衣服,剧组好像只给她准备了两套衣服的样子,人家赵灵儿一无父母二无兄弟,身上的衣服却能一套一套的换个没玩,林家堡堂堂大**连买件好看点的衣服,梳个好看点的头饰的钱都没有?我一直好喜欢游戏里林月如的着装打扮,带着中国古代色彩却毫不掩盖其任性刁蛮的性格。电视里的形象真的是让我倒味口。
阿奴演得到是不错,但她可是爱逍遥哥哥爱得最真最纯的,怎么电视里就这么把逍遥的忠实爱慕者给扼杀了呢。
李逍遥在寻找灵儿的途中是在不断练武不断提升自己的,可电视剧里李逍遥打斗的场面几乎是没有,仔细去看看,哪次危险竟地不是逃了就是用什么奇妙的法子避了,根本连个小兵都没动过手,怎么一下子到后来就成了一代宗师,谁也打不过他了呢。我记得他唯一拔剑打了的就只有在对付那只蛇妖时与林月如一起随便耍了几套动作,这也太假了。
一上这些只是大概找到的仙剧和游戏的差池之处。如果您真的对逍遥,月如,灵儿的感情存在看法,真心的希望您能玩玩仙剑的游戏。
能回答您的问题,我很愉快。谢谢。
李逍遥对林月如在不同时期都有不同的感情。在他们刚开始相遇的时候,以逍遥是很痛恨林月如的。因为杨月如是一个嚣张跋扈的千金大**,并且她还曾经一剑刺伤过李逍遥,如果不是灵儿及时抢救的话,李逍遥可能就已经死在她的剑下了。 而他们之间感情的转变,还要从已逍遥在招亲大会上打赢林月如之后开始说起。在李逍遥比武赢了林月如之后,林月如就开始喜欢上了李逍遥。不过那个时候李逍遥心里面有的只是灵儿,所以林月如是没有一点机会的。不过后面他们一路上同行,所以感情自然也就有了进一步的升温。之后李逍遥就把林月如当成了自己的知己和好朋友。直到后面林月如为李逍遥而死的时候,我觉得当时李逍遥对林月如应该也有那么一点男女之情了。 不过在李逍遥想起了他和灵儿之间早已成婚,并且行过夫妻之事的时候,他全心全意所爱的人也就只有灵儿一个了。其实在他们三个人的感情当中,林月如怎么看都像是一个插足的第三者。不过因为她的喜欢坦荡、光明。所以,林月如的角色怎么都让观众恨不下来。说起缘分的话,其实李逍遥和赵灵儿之间的缘分是妙不可言的,因为他曾经穿越到过去救走了小时候的灵儿,并且把它带上了仙灵岛。所以在灵儿很小的时候就已经见过长大以后的李逍遥,并且对他心生爱慕。所以他们之间的这段感情可以说是天作地合,也正是因为他们之间的爱,所以他们最终才能够打败并不懂爱的拜月教主。从而使大地重新恢复了生机,百姓也因此逃过一劫。
岁月难得沉默,秋风厌倦飘泊,夕阳赖着不走挂在墙头舍不得我”,逍遥的生活中只剩下了无声的沉默,只有秋风和夕阳陪着他,可谓第一句就给人一种特别的伤感。“昔日伊人耳边话,已和潮声向东流,再回首,往事也随枫叶一片片落”,更是直接点明了,“岁月沉默”的原因,听到这里,伤感不禁又多了一分。“爱已走到尽头,恨也放弃承诺,命运自认幽默,想法太多,由不得我”,命运的确很幽默,只可惜这是一种黑色幽默,红颜知己一个一个离自己而去,自己却无能为力,这是一种怎样的悲哀!“壮志凌云几分酬,知己难逢几人留,再回首,却闻笑传醉梦中”,空有凌云壮志,可是几分能酬?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逍遥有那么多知己,应该是很幸福的了,可是,这些知己,到头来,又留住了几人呢?只有在借酒消愁后的醉梦中,才能感受到昔日的爱情与友情,即使能笑出来,恐怕也是苦笑,甚至是惨笑吧。“笑谈词穷,古痴今狂终成空。刀钝人乏,恩断义绝梦方破”,想强装笑颜,却无话可说,到头来还是一场空,犀利的刀锋钝了,昔日的剑侠乏了,没有了那些不可缺少的情感,再也没有什么能让逍遥拿出从前的那种激情与斗志。“路荒遗叹,饱览足迹没人懂。多年望眼欲穿过,红尘滚滚我没看透”,独自走在荒漠,想遗忘过去,却只换来一声长叹,滚滚红尘,何处才是我李逍遥的归宿呢?“自嘲末境,千情万怨英杰愁”,英雄到了末境,也只能用自嘲来安慰自己,一代英杰,却命中注定要为情所困,怎能叫人不愁!“曲终人散,发花鬓白红颜殁。烛残未觉,与日争辉徒消瘦”(个人认为这是写得最好的一句)几经沧桑,物是人非,双鬓冒出白发,红颜化作回忆,生命就如蜡烛,虽然曾放射出可与日争辉的光芒,却也在燃烧中磨损了自己。“当泪干血盈狂涌,白雪纷飞都成红”欲哭无泪,胸中热血却仍在澎湃,仿佛要喷出胸膛,洒向天空中纷飞的白雪。这不就是灵儿渴望看到的红色蒲公英吗?只可惜,她再也看不到了
不是我写的,不知道什么时候放在我电脑里的,正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