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雨靡靡江草齐
山色空蒙雨亦奇
山雨欲来风满楼
雨过天青云破处
却话巴山夜雨时
夜阑卧听风吹雨
大雨落幽燕
白雨乱珠跳入船
好雨知时节
夜来风雨声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落花人独立, 微雨燕双飞
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云青青兮欲雨, 水澹澹兮生烟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晴却有晴
一蓑烟雨任平生
也无风雨也无晴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青箬笠,绿蓑 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红楼隔雨相望冷 珠箔飘灯独自归
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渭城朝雨邑清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深秋帘幕千家雨, 落日楼台一笛风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虞美人•听雨
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
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
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
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
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惟有别时今不忘,暮烟春雨过枫桥。
雨狂风正恶,勿厌草堂低。
雨余芳草斜阳,杏花零落燕泥香。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昨夜风疏雨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廋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沾衣欲湿杏花雨, 吹面不寒杨柳风。
冬雷阵阵 夏雨(音欲,字是这个)雪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支春带雨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王禹偁《点绛唇》
粉蝶双双穿槛舞,帘卷晚天疏雨。——毛熙震《清平乐》
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汉 乐府古辞《长歌行》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 贺知章《咏柳》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唐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南宋 志南和尚《绝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描写夏天的古诗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宋·赵师秀《约客》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宋·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 ---------宋·陆游《初夏绝句》
描写秋天的古诗和描写秋天的名句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唐·王绩《野望》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唐·杜牧《秋夕》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宋·范仲淹《苏幕遮》
描写冬天的古诗和描写冬天的名句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晋·谢道蕴《咏雪联句》
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唐·李白《北风行》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
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唐·韩愈《李花二首》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唐·高骈《对雪》
描写“月”的诗句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煜《相见欢》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
写友情的诗句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带”鸟”的诗句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带“雨”的诗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和尚《绝句》
渭城朝雨亦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绝句》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伶仃洋》
带“山”字的诗句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带“花”的诗句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和尚<绝句>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宋- 杨万里 《宿新市徐公店》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大林寺寺桃花》
春雨
李商隐 〔唐代〕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宵犹得梦依稀。
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春雨
徐凝 〔唐代〕
花时闷见联绵雨,云入人家水毁堤。
昨日春风源上路,可怜红锦枉抛泥。
春雨
周邦彦 〔宋代〕
耕人扶耒语林丘,花外时时落一鸥。
欲验春来多少雨,野塘漫水可回舟。
小题1:对比(1分)。在“他山”(指异乡)啼血.飘荡的杜鹃与“旧苑”(故国)春来,依然是一片草木荣生,郁郁葱葱,含烟吐雾,丝毫也不因子规的伤心而减损其生机的场景构成对比(2分);鲜明的表现了杜鹃孤身飘荡.哀告无门的悲惨命运(2分)。 或:反衬。用春草作反衬,用它们欣欣自如的神态进一步反衬.凸显杜鹃的孤苦无告。 如果答“夸张”(杜鹃啼血夸张地形容染红了鲜花)和“比喻”(草似烟)的修辞,或答联想.想象(将杜鹃啼血联想成染红了红花),可酌情给分,最高不超过3分。答对偶不给分。 小题2:既表达了作者由于受累罢官,流寓荆南时的仕途失意的痛苦之情(2分),又表达了远离故土对故乡的思念之情(2分)。全诗借物抒情(托物言志)(1分),作者用漂泊孤苦、痛苦悲啼.居无定所的杜鹃自况,来表达情感(1分)。 |
小题1: 试题分析:子规,是杜鹃鸟的别称。古代传说,它的前身是蜀国国王,名杜宇,号望帝,后来失国身死,魂魄化为杜鹃,悲啼不已。这可能是前人因为听得杜鹃鸣声凄苦,臆想出来的故事。本篇咏写子规,就从这个故事落笔,设想杜鹃鸟离去繁华的国土,年复一年地四处飘荡。这个悲剧性的经历,正为下面抒写悲慨之情作了铺垫。由于哀啼声切,加上鸟嘴呈现红色,旧时又有杜鹃泣血的传闻。诗人借取这个传闻发挥想象,把原野上的红花说成杜鹃口中的鲜血染成,增强了形象的感染力。可是,这样悲鸣又能有什么结果呢?故国春来,依然是一片草木荣生,青葱拂郁,含烟吐雾,丝毫也不因子规的伤心而减损其生机。这里借春草作反衬,把它们欣欣自如的神态视为对子规啼叫漠然无情的表现,想象之奇特更胜过前面的泣花成血。这一联中,“他山”(指异乡)与“旧苑”对举,一热一冷,映照鲜明,更突出了杜鹃鸟孤身飘荡、哀告无门的悲惨命运。 小题2: 试题分析:后半篇继续多方面地展开对子规啼声的描绘。雨昏风冷,它藏在绿树丛中苦苦嘶唤;月落影斜,它迎着欲曙的天空凄然长鸣。它就是这样不停地悲啼,不停地倾诉自己内心的伤痛,从晴日至阴雨,从夜晚到天明。这一声声哀厉而又执着的呼叫,在江边日暮时分传入船上行人耳中,怎不触动人们的旅思乡愁和各种不堪回忆的往事,叫人黯然魂消、伤心欲泣呢?从诗篇末尾的“湘江”看,这首诗写在今湖南一带。作者吴融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唐昭宗时在朝任职,一度受牵累罢官,流寓荆南,本篇大约就写在这个时候,反映了他仕途失意而又远离故乡的痛苦心情。诗歌借咏物托意,通篇扣住杜鹃鸟啼声凄切这一特点,反复着墨渲染,但又不陷于单调、死板地勾形摹状,而能将所咏对象融入多样化的情景与联想中,正写侧写、虚笔实笔巧妙地结合使用,达到“状物而得其神”的艺术效果。这无疑是对写作咏物诗的有益启示。 |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