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汉·无名氏《古十九首·青青河畔草》
2城上草,植根非不高,所恨风霜早。 南朝宋·刘俣《诗一首》
3一丛香草足碍人,数尺游丝即横路。北朝·北周·庚信《春赋》
4春草似青袍,秋月如团扇。南朝梁·何逊《与苏九德别》
5深庭秋草绿。南朝梁·柳恽《捣衣诗》
6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7叶舒春夏绿,花吐浅深红。唐·李峤《萱》
8雨中草色绿堪染。唐·王维《辋川别业》
9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于秋天。唐·李白《日出入行》
10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唐·杜甫《旅夜书怀》
11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唐·杜甫《蜀相》
12草色遥看近却无。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13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唐·韩愈《游城南晚春》
14草色侵官道,花枝出苑墙。唐·张继《洛阳作》
15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唐·张九龄《感遇》
16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唐·刘禹锡《陋室铭》
17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18柳丝袅袅风缫出,草缕茸茸雨剪齐。唐·白居易《天津桥》
19春尽杂芳歇,夏初芳草深。唐·白居易《首夏南池独酌》
20杜康能散闷,萱草能忘忧。唐·白居易《酬梦得以萱草见赠》
21色嫩似将蓝汁染,叶齐如把剪刀裁。唐·徐夤《草》
22庭草根自浅,造化无遗功。低徊一寸心,不敢怨春风。唐·曹邺《庭草》
23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唐·戴叔伦《苏溪亭》
24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唐·罗隐《绵谷回寄蔡氏昆仲》
25江春不肯留归客,草色青青送马蹄。唐·刘长卿《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
26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唐·李商隐《晚晴》
27劲草不随风偃去。宋·范仲淹《欧伯起相访》
28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笼而可悦。宋·欧阳修《秋声赋》
29野花向客开如笑,芳草留人意自闲。宋·欧阳修《再至西都》
30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宋·梅尧臣《苏幕遮》
31花易凋零草易生。宋·苏舜钦《题花山春壁》
32细草愁烟,幽花怯露,凭栏总是销魂处。宋·晏殊《踏莎行》
33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宋·林逋《点绛唇》
34恨如芳草,萋萋刬尽还生。宋·秦观《八六子》
35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宋·苏轼《蝶恋花》
36一番桃李花开尽,唯有青青草色齐。宋·曾巩《城南》
37独倚栏干凝望远,一川烟草平如剪。宋·谢逸《蝶恋花》
38微质已知烦雨露,寸心终欲报春晖。宋·李纲《咏草》
40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宋·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
41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宋·杨万里《暮热游荷池上》
42花如解语迎人笑,草不知名随意生。宋·李彭《春日怀秦髯》
43嫩绿柔香远更浓,春来无处不茸茸。明·杨基《春草》
44劲草不倚于疾风,零霜则变;青葵善迎于白日,宇暧斯迷。清·王夫之《连珠》
45儿童不知春,问草何故绿。清·袁枚《偶作五绝句》
——资料源于古诗词网
1 描写草的诗句古诗大全
1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汉·无名氏《古十九首·青青河畔草》
2城上草,植根非不高,所恨风霜早。 南朝宋·刘俣《诗一首》
3一丛香草足碍人,数尺游丝即横路。北朝·北周·庚信《春赋》
4春草似青袍,秋月如团扇。南朝梁·何逊《与苏九德别》
5深庭秋草绿。南朝梁·柳恽《捣衣诗》
6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7叶舒春夏绿,花吐浅深红。唐·李峤《萱》
8雨中草色绿堪染。唐·王维《辋川别业》
9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于秋天。唐·李白《日出入行》
10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唐·杜甫《旅夜书怀》
11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唐·杜甫《蜀相》
12草色遥看近却无。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13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唐·韩愈《游城南晚春》
14草色侵官道,花枝出苑墙。唐·张继《洛阳作》
15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唐·张九龄《感遇》
16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唐·刘禹锡《陋室铭》
17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18柳丝袅袅风缫出,草缕茸茸雨剪齐。唐·白居易《天津桥》
19春尽杂芳歇,夏初芳草深。唐·白居易《首夏南池独酌》
20杜康能散闷,萱草能忘忧。唐·白居易《酬梦得以萱草见赠》
21色嫩似将蓝汁染,叶齐如把剪刀裁。唐·徐夤《草》
22庭草根自浅,造化无遗功。低徊一寸心,不敢怨春风。唐·曹邺《庭草》
23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唐·戴叔伦《苏溪亭》
24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唐·罗隐《绵谷回寄蔡氏昆仲》
25江春不肯留归客,草色青青送马蹄。唐·刘长卿《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
26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唐·李商隐《晚晴》
2 关于草的古诗大全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其一)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3 关于草的诗句1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歌》) 2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3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4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孟郊:《游子吟)) 5林暗草惊风, 将军夜引弓。
(卢纶:《塞下曲》) 6种豆南山下, 草盛豆苗稀。 (陶渊明:《归园田居)) 7道狭草木长, 夕露沾我衣。
(陶渊明:(归园田居)) 8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韦应物:(滁州西涧)) 9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0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 11 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12 长亭外, 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李叔同:《送别》) 13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韦应物:《滁州西涧》) 14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郎》) 15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刘禹锡《乌衣巷》) 16林暗草惊风, 将军夜引弓。 (卢纶《塞下曲》) 17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刘禹锡《乌衣巷》)。
4 描写草的诗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注释] 1 离离:繁盛的样子。
2 原:原野。 3 荣:繁盛。
4 远芳侵古道:伸向远方的一片野草,侵占了古老的道路。远芳:牵连一片的草。
5 晴翠接荒城:在晴天,一片绿色连接着荒城。 6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这两句借用《楚辞》“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的典故。
王孙:贵族。这里指的是自己的朋友。
萋萋:草盛的样子。 [简析] 这是一首应考习作,相传白居易十六岁时作。
按科举考试规定,凡指定的试题,题目前须加“赋得”二字,作法与咏物诗相类似。《赋得古原草送别》即是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诗的首句“离离原上草”,紧紧扣住题目“古原草”三字,并用叠字“离离”描写春草的茂盛。第二句“一岁一枯荣”,进而写出原上野草秋枯春荣,岁岁循环,生生不已的规律。
第三、四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句写“枯”,一句写“荣”,是“枯荣”二字意思的发挥。不管烈火怎样无情地焚烧,只要春风一吹,又是遍地青青的野草,极为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
第五、六句“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用“侵”和“接”刻画春草蔓延,绿野广阔的景象,“古道”“荒城”又点出友人即将经历的处所。最后两句“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点明送别的本意。
用绵绵不尽的萋萋春草比喻充塞胸臆、弥漫原野的惜别之情,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韵味无穷。 全诗章法谨严,用语自然流畅而又工整,写景抒情水乳交融,意境浑成,在“赋得体”中堪称绝唱。
据宋人尤袤《全唐诗话》记载:白居易十六岁时从江南到长安,带了诗文谒见当时的大名士顾况。顾况看了名字,开玩笑说:“长安米贵,居大不易。”
但当翻开诗卷,读到这首诗中“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两句时,不禁连声赞赏说:“有才如此,居亦何难!”连诗坛老前辈也被折服了,可见此诗艺术造诣之高。
5 描写草的诗句大全《早春》唐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钱塘湖春行》唐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诗中草
1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歌》)
2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3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4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孟郊:《游子吟))
5林暗草惊风,
将军夜引弓
(卢纶:《塞下曲》)
6种豆南山下,
草盛豆苗稀
(陶渊明:《归园田居))
7道狭草木长,
夕露沾我衣
(陶渊明:(归园田居))
8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韦应物:(滁州西涧))
9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0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
11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12长亭外,
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李叔同:《送别》)
13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韦应物:《滁州西涧》)
14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郎》)
15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刘禹锡《乌衣巷》)
16林暗草惊风,
将军夜引弓
(卢纶《塞下曲》)
17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6 小草的诗句大全1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2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5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卢纶:《塞下曲》) 6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7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陶渊明:(归园田居)) 8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韦应物:(滁州西涧)) 9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0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 11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12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李叔同:《送别》) 13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韦应物:《滁州西涧》) 14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郎》) 15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刘禹锡《乌衣巷》。
7 关于小草的诗句(四句)诗中草e5a48de588b6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2623766341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歌》) 2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3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4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孟郊:《游子吟)) 5林暗草惊风, 将军夜引弓。
(卢纶:《塞下曲》) 6种豆南山下, 草盛豆苗稀。 (陶渊明:《归园田居)) 7道狭草木长, 夕露沾我衣。
(陶渊明:(归园田居)) 8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韦应物:(滁州西涧)) 9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0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 11 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12 长亭外, 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李叔同:《送别》) 13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韦应物:《滁州西涧》) 14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郎》) 15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刘禹锡《乌衣巷》) 16林暗草惊风, 将军夜引弓。 (卢纶《塞下曲》) 17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刘禹锡《乌衣巷》)。
8 关于小草的古诗大全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晚晴》[ 唐 ] 李商隐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3、《蝶恋花·春景》[ 宋 ] 苏轼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5、《踏莎行·碧海无波》[ 宋 ] 晏殊碧海无波,瑶台有路。思量便合双飞去。
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水远知何处。绮席凝尘,香闺掩雾。
红笺小字凭谁附。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草》
作者: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该诗借描写春草以寄托别情,借景抒情,并化用典故,通过对荒原野草的赞颂,反映了作者不畏艰难、百折不挠、积极进取的精神。诗中诗人将春草和送别有机地结合起来,表达了送别友人时的依依不舍之情。首句紧扣题目,写出眼前景色,同时又交待出送别时的特定环境:古原上青草茂盛,正是一派春日景象。第二句进一步写出原上野草的的生长规律,暗寓深长的感叹。三、四两句由上句生发开来,歌颂了春草顽强的生命力。野火虽烧而“不尽”,春风吹过则“又生”,野火之貌似强大,春风之温润强劲,春草之顽强坚韧,作者仅用十个字就精炼地表现了出来,从而使这两句诗成为寓意深刻、极富哲理的名句。五、六两句进一步描写春草的勃勃生机:生机的野草的芳香播散在古老的道路上,阳光下的绿色一望无际,远远连接着荒凉的古城。“侵”、“接”二字用得生动形象,十分精当。最后两句补足“送别”之意,感情深沉而并不悲伤,是意味深长的绝好结尾。
草虽凡物细物,却有许多令人敬仰之处。
严冬方尽,余寒犹厉,一抹青青之痕曾是大地唯一的装饰。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写道:“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而当繁华一时的桃李诸君在风雨中零落殆尽,草色却无声地染遍了大地,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曾巩《城南》诗云:“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诗人词人慧眼独具,从小草的春绿秋黄、枯荣自在中还悟出了其不为名利所累、点缀春色而又无所企求的潇洒超逸。
然而,唐宋诗人词人们面对绿茵翠坪,还往往有说不尽的愁和诉不完的怨。草的盛衰轮回,虽让人羡慕不已,也让人生出年年岁岁“草”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伤感;小草沐浴过朱雀桥边繁华的朝日,也领略过乌衣巷口冷落的夕阳,它成了人事盛衰的见证,也自然地成了人事盛衰的象征;尤其是它枯竭的秋色更易引发国运衰危、江河日下等令人意兴阑珊、悲不能抑的联想。以之入诗词,萋萋芳草就有了黯淡萧瑟之情味。
更多情况下,唐宋诗人词人笔下的芳草意象,是作为个人人生选择上的一个象征。
当文人的用世之心受到严重挫伤时,他们往往投身田园,怡情山水,在大自然中感受自己本性中最真实的东西,求得一种慰藉和解脱。尽管大多数的归隐者并未真正摆脱心理重负,无法将生活中的痛楚淡化成一个彻悟的微笑,但山水田园毕竟为他们看开人生提供了一个契机,乃至一副良药。
从《诗经》始,比兴便成为了诗学中的一种传统,为什么诗人们都喜欢选择芳草这个意象?芳草有什么特别的内涵吗?
一 青草——春天——生命
马一浮老曾这样言说春天的到来:如迷忽觉,如梦忽醒,如仆者之起,如病者之苏。严冬方尽,余寒犹厉,太白《长歌行》云:东风动百物,草木尽欲言。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小草儿先天下而春,诗人的喜悦之情不言而喻。“春”从造字初就与“草”紧密相连,草、太阳还有一个“屯”,这就说明芳草从原初便是春天的象征。而以“草先天下春”为喻,则是出于一种对春天到来的喜悦。
曾巩《城南》:
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春天的一个美学意义——短暂(暂且不论),
因为春天的短暂,达观者可以怀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想象,对来年充满期待;失落者则叹息,佳句已为崔尚书妙手偶得,唐宋诗人词人们面对绿茵翠坪,不自禁当叹息“年年岁岁草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美好的东西便似乎一去不复返了。
崔尚书面对的桃花终于悟出“没有人会在原处等你”的道理,诗人们面对着青草也同样发出了这样的感慨。时间永远是不可逃避的,于是对于春草就出现了这样的吟咏:
离恨更似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浮世若浮云,千回故复新。旋添青草冢,更有白头人。
岁暮客将老,雪晴山欲春。行行车与马,不尽洛阳尘。(唐•于武陵《洛阳道》)
正因为短暂而又美好,在“青草”的生命象征意义上很少看到诗人们乐观向上的佳句。
有位著名的学者说:“兴”是最富有文化心灵意味的诗学诗学概念,其最重要的文化内涵就是生命与生命的相触。此论与王国维所谓“以我观物,物亦具我之情”用在诗学解释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当诗人们选择了“青草”作为兴象,诗人的生命便已经与青青碧草同化,他们的心灵是相通的,萋萋芳草成为了诗人的化身。此刻的诗人用他的分身欣赏着自己,是诗意的栖居还是无限愁绪,达者若丘为“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及兹契幽绝,自足荡心耳”(《寻西山隐者不遇》),草色兴衰自然而然,荡心耳;若曹邺“庭草根自浅,造化无遗功。低回一寸心,不敢怨东风”( 《庭草》),春绿秋黄、枯荣自在,不为名利所累、点缀春色而又无所企求,潇洒飘逸,超群脱俗。哀者若以上所引用之诗人于武陵,空以白头对青草,无限哀思寄予其中,诗人又何用明言?单单“青冢”“白头”就足堪悲戚唏嘘。
在翻阅《全唐诗》时发现这样一首诗非常有趣:
朔风扣群木,严霜凋百草。借问月中人,安得长不老。(薛耀《子夜歌》)
诗歌虽直白却也直率,主题直接接触到生命,同样问题也是很多人所关心的——长生,生命永远不止于个人,生命的精神是一种永恒。芳草在唐宋诗人词人笔下便成为了生命的代言,何其幸运!
诗人们除了以青草为兴象来表达对人所拥有的短暂生命的叹息,对时光易逝的哀惋,还将其意义泛化、扩大化,于是便有了这样的句子:
春天百草秋始衰,弃我不待白头时。罗襦玉珥色未暗,今朝已道不相宜(张籍《白头吟》) 兔丝固无情,随风任颠倒。谁使女萝枝,而来强萦抱。 两草犹一心,人心不如草。(李白《白头吟》)
在这里并不是说芳草的生命又多长,恰恰相反是用一种短暂来衬托另一种短暂,草儿春绿秋黄,生命已经是够短暂的了,你连这样的短暂都及不上,更何谈什么经受时间的考验呢?这样的责问是在心灵深处的鞭笞,婉转的用芳草表达了自己的对对方忘恩负义的不满,对一种“生命”不能“善始善终”的叹息。
从蛇作龟二千载,吴堤绿草年年在,面对着脆弱而短暂的生命,诗人们是怎样一种生存状态呢?他们怎样选择自己的人生才会让生命有意义?唐宋诗人词人笔下的芳草意象,更多情况下,是作为个人人生选择上的一个象征。
于是萋萋芳草成了隐士生活的一个象征,成了他们在污浊现实中维护美好德行、寄托高蹈情怀的一种象征。
自从《楚辞•招隐士》中有了“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之后,孟浩然有“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孟浩然《留别王维》),王维有“春风动百草,兰蕙生我篱”(王维《赠裴十迪》)、“香草为君子,名花是长卿”(王维《春过贺遂员外药园》),贯休有“有美一人兮婉如清扬,识曲别音兮令姿煌煌。绣袂捧琴兮登君子堂,如彼萱草兮使我忧忘”(贯休《善哉行》)等。
而正因为芳草有了超凡脱俗的圣洁光彩,继承屈原的香草美人传统,诗人词人们又以此来表现高洁的志向和完美的人格,如高适“暮天摇落伤怀抱,抚剑悲歌对秋草”、陆游“断香漠漠便支枕,芳草离离悔倚阑”等。
综上所述,作为春天的象征,芳草寄予了太多诗人们对美好春天的称颂,同样也包含了诗人们对生命的感悟、叹息。“绵绵远道”只是上天和你开了个玩笑,走完所有风景,还是得回到起点,这就是青草“春风吹又生”的意义所指。钱穆宾四先生曾经说过这样的话:“研究文化生命、历史生命,该注意其长时间持续中之不断的变化与不断的翻新。要在永恒中有日新万变,又要在日新万变中认识其永恒持续的精神,这即是人生文化最高意义和最高价值之所在。”
从古至今诗歌的样式不断变换,然而从未改变的就是那饱含在诗歌中的是人们的“生命意识”。
二 青草——人事盛衰、怀古
诗人内心的自我寻求历程在生命的思索中不断前行,他们可以将芳草之盛衰联系到生命的存亡,同样可以“入乎其内,出乎其外”,走出自己的心灵,走出诗人的个体小生命,走进另一片天地,与时代、与社会、与历史相接触,在大生命中体会其永恒的意义。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唐•刘禹锡《乌衣巷》)
草长花开,表明时当春季。“草花”前面按上一个“野”字,这就给景色增添了荒僻的气象,为怀古造境。再加上这些野草野花是滋蔓在一向行旅繁忙的朱雀桥畔,这就使我们有着更为深远的联想。“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诗人在《台城》一诗中,就用“野草”来象征眼前的一片衰败——野草丛生,满目疮痍,这与当年“万户千门”的繁华景象形成多么强烈的对比。一个“成”字,给人以转瞬即逝之感。数百年前的盛景,似乎一下子就变成了野草,其中深意耐得细细品味。野草在此诗中作为背景烘托气氛,极妙地衬托出诗人思古之幽情,“井田唯有草,海水变为桑”(王绩《过汉故城》),沧海桑田,人生变幻是何其迅速!
二妃怨处云沉沉,二妃哭处湘水深。商人酒滴庙前草,萧飒风生斑竹林。(陈羽《湘妃怨》)
满目芊芊野渡头,不知若个解忘忧?细随绿水侵离馆,远带斜阳过别洲。
金谷园中荒映月,石头城下碧连秋。行人怅望王孙去,买断金陵十二愁。
(俞紫芝《咏草》)
这两首诗衰草的意象独立了,它作以旁观者的身份见证着历史上发生的一切。 “宫殿生秋草,君王恩幸疏。那堪闻凤吹,门外度金舆”(王维《班婕妤三首》之二),“月出映曾城,孤圜上太清。君王春爱歇,枕席凉风生。怨咽不能寝,踟蹰步前楹。空阶白露色,百草塞虫鸣”(吴少微《长门怨》),芳草成了宫廷生活的见证……
刘翰面对“繁华事散”的金陵,从夜空、月色、雁声、芳草中感受到六朝衰败以后的沉寂与凄清(刘翰《石头城》:“离离芳草满吴宫,绿到台城旧苑东。一夜空江烟水冷,石头明月雁声中”);
林和靖从金谷园的春色凋零、草盛人稀中流露出人世沧桑、繁华富贵如过眼烟云的无奈和惆怅(林逋《点绛唇》:“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
王安石临江揽胜,凭高吊古,看到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酒旗斜矗,想到的却是以荒乐而相继亡覆的六朝,悲恨荣辱空贻后人凭吊,往事无痕唯见秋草凄碧(王安石《桂枝香》:“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如果说唐五代、北宋诗人词人们的兴衰之思还比较抽象的话,靖康之变后,宋人感慨芳草的重心向中原残破的悲悼和统一愿望的表达倾斜,刘克庄的“浙河西面边声悄,淮河北去炊烟少。炊烟少。宣和宫殿,冷烟衰草”(刘克庄《忆秦娥》)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综上所述,当诗人们以芳草起兴,赋予其自身的经历、历史的含义,芳草便有了相应的内蕴,自然而然的芳草是单纯的感官世界的美,赋予了生命含义的芳草是让人哲学之思的美,而充满着人文情怀的芳草是士大夫们最为津津乐道的,是人事世界融入其中产生的美。这似乎于讲何谓自然,很多人认为“能名之道则非自然之道”,殊不知第一峰顶,故无文字,第二峰头,略容话会。得其意者,则言不言语又亦何妨?任何属于人为的,都是人所能及的自然。此一境,彼一境也!
三 青草——自然——回归
从《诗经》、《楚辞》开始,中国诗歌中便有了一个源远流长的诗学母题“芳草”,与之相对应的最为突出的,则是文学母题“怀乡”。芳草是一种极为自然的物象,上文提及其作为隐逸生活的象征,意味着挣脱束缚、追求真实率性的人生,这也正是一种极为自然的人类精神需求。在这个相通过程中,精神的“回归”是灵魂。而当这个“回归”的涵义被扩大、被泛化后,所有关于故乡的“回归”、家的“回归”、情感的“回归”、甚至于故国的“回归”全都染上了芳草的绿。
中国人自古就有“安土重迁”的情节,土地就是我们的灵魂,就是我们的根。胡晓明教授在其著作《中国诗学之精神》中将中国怀乡之人分为八类,稍作总结,当可归纳成两类,其一为宦游人;其二为战争、灾难而远离故土甚至永远失去故乡者。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韦应物的“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把笔力集中在对家人的思念上;
崔颢的“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唐•崔颢《黄鹤楼》),
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是那些苦于世事、倦于世事的游子对于故乡的关念。
“芳草”虽然微不足道,是“寸草”,可是,却可以报得“三春晖”;虽然是“萋萋”,却凝注着诗人望乡的的绵绵思绪,随着浩渺烟波消失在乡关之思里;虽然“又绿”了“江南岸”,一片生机和希望,却更让诗人伤心,又是一年春来到,白发是否又添了几根?何时方是归还故乡的时候啊?真可谓萋萋芳草总伤情。
当诗人们“回归”不成,芳草就这样堆积成无数的离愁别恨,让人目接神伤。
杜牧《题安州浮云寺楼》曰“恨如春草多,事与孤鸿去”,
李煜《清平乐》云“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贺铸《青玉案》有“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周紫芝《踏莎行》说“雁过斜阳,草迷烟渚。如今已是愁无数”,读之神伤。
太白“积此万古恨,春草不复生”(李白《上留田》),春草都愁尽了,生机都湮没了,就这样似乎还是不能表达诗人们浓浓的乡愁、故土情结。
用“芳草”来象征离愁,由于“芳草”自身所具有的屈原“芳草美人”的传统精神,是以均已带上了婉约的气息,而当其出现的位置发生变化后,婉约的意义也就随之而变了。
“四月草不生,北风劲如切” (长孙佐辅《陇西行》)、
“关树凋凉叶,塞草落寒花”( 李义府《和边城秋气早》)道出了边塞的荒凉、冷漠、了无生机;
“大漠穷秋塞草衰,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高适的《燕歌行》)刻画出“征人空回首”“**欲断肠”的悲凉场景;
“山边叠叠黑云飞,海畔莓莓青草死”(王宏《从军行》),连生命力旺盛的青草都死去了,那征人呢?古来征战几人回呵!
中国自古就是农业社会,这就决定了中国人“重徙”的性格特征,这是从“体”上解释诗人们“回归”的情绪(胡晓明《中国诗学之精神》);与之相应,亦有人从“体用兼备”的意义上阐释“回归”精神。钱穆先生在《人生十论》一书的《人生何处去》一文中曾将中西宗教作一比较:与西方上帝教相比较,中国的宗教是人心教、良心教。由此,西方必须有教堂来作为人心与上帝接触的场所而在中国,这场所就是家庭,中国人以自己的家庭作为培养良心的场所,中国人的良心就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诗人们的“回归”情绪放到这个意义上来理解,既是“修身”的必经过程,也往往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理想受挫后的必然选择(这种回归大体包含三个方面,其一可名为“屈原型”,即“诗人之死”,选择死亡“托体同山阿”(刘小枫《拯救与逍遥》);另一类可名为“王维型”,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上,与自然相体近;最后一类不大好命名,简述之,为在乎宦海沉浮,与“人不知而不愠”境界大相径庭的那一类人)。
综上所述,芳草所连接的中国传统的“回归”精神是诗人们从对家人的思念,到对“家”的思念,继而将这种价值投向到整个社会层面产生的对国家的思念,广大深长,悠久不尽,反复缠绵,自始至终都承接在诗人们的血液中。
柏拉图认为诗歌是对本质之域的善的影子的模仿;孔子认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伽达默尔认为诗歌是一种保证、一种许诺,使不安于现世又不肯离弃现世的人在生存世界的所有不完满、厄运、片面和灾难性的季遇中与如歌的真实相遇。诸如此类的论断先哲们早就作出。诗人们选择芳草有其偶然性亦有其必然性,偶然性在于其他还有很多如芳草般的意象也被诗人们喜爱,必然性在于,芳草的意象所蕴含的意义指向相当丰富,只有选择芳草这既处处可见又饱含内蕴的意象才能够表达出诗人们复杂的内心情思。芳草可以表达本质之“善”、可以兴,如王维“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可以怨,可以表达不完满的厄运和灾难,比如常建《塞下曲四首之四》“因嫁单于怨在边,蛾眉万古葬胡天。汉家此去三千里,青冢常无草木烟”……芳草意象的意义早已和诗歌紧密相连,诗人们不需要可以寻找,妙手偶得便选择了“芳草”这个意象,谁能分清这是刻意还是自然而然?
入乎其内,芳草可以表达生命之思、哲学之思;出乎其外,芳草可以寄予历史之感、兴亡之感、家国之感;甚而至于,从本体出发,芳草又能够回归到每个中国人的心灵深处,寻找“根”之源泉。这才是诗人们选择“芳草”作为常用意象的原因。
古诗词中的“芳草”意象
□石 草
古诗词中多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或是情景交融,诗人、词人把情感心绪、意态与形象融合为一个表象,这便形成了特定的意象。
“芳草”意象的运用,远可追溯到战国时期,屈原所作《离骚》最引人注目的意象之一便是香草。“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屈原以香草自喻,抒发了自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情怀,寓含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生生不息的追求信念。
唐宋两代是诗词高度繁荣的时期,而“芳草”意象的内蕴也在这一时期得到最为淋漓尽致的体现。在唐宋诗词中,漫漫无边际的离离芳草寄托了多少文人的别情离绪、思旧念旧之情。
君不见,那“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钱惟演《木兰花》)”中寓含了多少怀旧痛今,凄怆伤感;
那站在黄鹤楼巅的崔颢望着“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时,却茫然不晓乡关何处。这愁情满怀,又与何人说?
“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辛弃疾《摸鱼儿》)”,留春不住,芳草无路,十几年转瞬而过,国家却依然残破不全,焦虑不堪的辛弃疾满腔的爱国深情,却只落得无处倾诉的苦闷。
芳草依依,淑女窈窕,痴情的吴文英重游旧地,然而“故人楼上,凭谁指与,芳草斜阳(《夜合花》)”,一种人去楼空的凄凉空寂之感,借一“芳草”表达得淋漓尽致。
在诗歌中抒写离愁别绪和思乡之情,这在唐宋诗词中占有很大比重。愁情似乎在“芳草”意象中得到了最好的表达。绵延不绝的连天碧草,不正应合了诗人心中无限的愁思吗?
茫茫黄沙古道,萋萋杨柳岸边,走出古诗词的古老大门,还见那芳草离情绵延千古不绝。
芳草曲
蜀山深处逢孤驿,缺甃颓垣芳草碧。
家在江南妻子病,离乡半岁无消息。
长安城门西去路,细霭斜阳芳草暮。
尊前一曲渭城歌,马蹄万里交河戍。
人生误计觅封侯,芳草愁人春复秋。
只愿东行至沧海,路穷草断始无愁。
《送别》李叔同作于1914年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斛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晏殊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苏幕遮 词 范仲淹(宋)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②黯:形容心情忧郁。黯乡魂:用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语。 ③追:追随,可引申为纠缠。旅思:羁旅之思。
品评
此词抒写乡思旅愁,以铁石心肠人作黯然销魂语,尤见深挚。“碧云天,黄叶地”二句,一高一低,一俯一仰,展现了际天极地的苍莽秋景,为元代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一折所本。“秋色连波”二句,落笔于高天厚地之间的浓郁的秋色和绵邈秋波:秋色与秋波相连于天边,而依偎着秋波的则是空翠而略带寒意的秋烟。这里,碧云,黄叶,绿波,翠烟,构成一幅色彩斑斓的画面。“山映斜阳”句复将青山摄入画面,并使天、地、山、水融为一体,交相辉映。同时,“斜阳”又点出所状者乃是薄幕时分的秋景。“芳草无情”二句,由眼中实景转为意中虚景,而离情别绪则隐寓其中。“芳草”历来也是别离主题赖以生发的意象之一,如传为蔡邕所作的《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李煜的《清平乐》:“离恨恰如草,更行更远还生”。埋怨“芳草”无情,正见出作者多情、重情。下片“黯乡魂”二句,径直托出作者心头萦绕不去、纠缠不已的怀乡之情和羁旅之思。“夜夜除非”二句是说只有在美好梦境中才能暂时泯却乡愁。“除非”说明舍此别无可能。但天涯孤旅,“好梦”难得,乡愁也就暂时无计可消了。“明月楼高”句顺承上文:夜间为乡愁所扰而好梦难成,便想登楼远眺,以遣愁怀;但明月团团,反使他倍感孤独与怅惘,于是发出“休独倚”之叹。歇拍二句,写作者试图借饮酒来消释胸中块垒,但这一遣愁的努力也归于失败:“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全词低徊婉转,而又不失沉雄清刚之气,是真情流溢、大笔振迅之作。
1描写草的诗句古诗大全
1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汉·无名氏《古十九首·青青河畔草》
2城上草,植根非不高,所恨风霜早。 南朝宋·刘俣《诗一首》
3一丛香草足碍人,数尺游丝即横路。北朝·北周·庚信《春赋》
4春草似青袍,秋月如团扇。南朝梁·何逊《与苏九德别》
5深庭秋草绿。南朝梁·柳恽《捣衣诗》
6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7叶舒春夏绿,花吐浅深红。唐·李峤《萱》
8雨中草色绿堪染。唐·王维《辋川别业》
9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于秋天。唐·李白《日出入行》
10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唐·杜甫《旅夜书怀》
11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唐·杜甫《蜀相》
12草色遥看近却无。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13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唐·韩愈《游城南晚春》
14草色侵官道,花枝出苑墙。唐·张继《洛阳作》
15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唐·张九龄《感遇》
16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唐·刘禹锡《陋室铭》
17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18柳丝袅袅风缫出,草缕茸茸雨剪齐。唐·白居易《天津桥》
19春尽杂芳歇,夏初芳草深。唐·白居易《首夏南池独酌》
20杜康能散闷,萱草能忘忧。唐·白居易《酬梦得以萱草见赠》
21色嫩似将蓝汁染,叶齐如把剪刀裁。唐·徐夤《草》
22庭草根自浅,造化无遗功。低徊一寸心,不敢怨春风。唐·曹邺《庭草》
23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唐·戴叔伦《苏溪亭》
24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唐·罗隐《绵谷回寄蔡氏昆仲》
25江春不肯留归客,草色青青送马蹄。唐·刘长卿《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
26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唐·李商隐《晚晴》
2关于草的诗句1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歌》) 2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游子吟)) 5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卢纶:《塞下曲》) 6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陶渊明:《归园田居)) 7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陶渊明:(归园田居)) 8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韦应物:(滁州西涧)) 9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0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 11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12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李叔同:《送别》) 13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韦应物:《滁州西涧》) 14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郎》) 15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刘禹锡《乌衣巷》) 16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卢纶《塞下曲》)。
3关于草的古诗1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
2城上草,植根非不高,所恨风霜早。 南朝宋·刘俣《诗一首》
3一丛香草足碍人,数尺游丝即横路。北朝·北周·庚信《春赋》
4春草似青袍,秋月如团扇。南朝梁·何逊《与苏九德别》
5深庭秋草绿。南朝梁·柳恽《捣衣诗》
6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7叶舒春夏绿,花吐浅深红。唐·李峤《萱》
8雨中草色绿堪染。唐·王维《辋川别业》
9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于秋天。唐·李白《日出入行》
10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唐·杜甫《旅夜书怀》
11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唐·杜甫《蜀相》
12草色遥看近却无。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13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唐·韩愈《游城南晚春》
14草色侵官道,花枝出苑墙。唐·张继《洛阳作》
15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唐·张九龄《感遇》
16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唐·刘禹锡《陋室铭》
17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18柳丝袅袅风缫出,草缕茸茸雨剪齐。唐·白居易《天津桥》
19春尽杂芳歇,夏初芳草深。唐·白居易《首夏南池独酌》
20杜康能散闷,萱草能忘忧。唐·白居易《酬梦得以萱草见赠》
21色嫩似将蓝汁染,叶齐如把剪刀裁。唐·徐夤《草》
22庭草根自浅,造化无遗功。低徊一寸心,不敢怨春风。唐·曹邺《庭草》
23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唐·戴叔伦《苏溪亭》
24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唐·罗隐《绵谷回寄蔡氏昆仲》
25江春不肯留归客,草色青青送马蹄。唐·刘长卿《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
26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唐·李商隐《晚晴》
27劲草不随风偃去。宋·范仲淹《欧伯起相访》
28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笼而可悦。宋·欧阳修《秋声赋》
29野花向客开如笑,芳草留人意自闲。宋·欧阳修《再至西都》
30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宋·梅尧臣《苏幕遮》
31花易凋零草易生。宋·苏舜钦《题花山春壁》
32细草愁烟,幽花怯露,凭栏总是销魂处。宋·晏殊《踏莎行》
33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宋·林逋《点绛唇》
34恨如芳草,萋萋刬尽还生。宋·秦观《八六子》
35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宋·苏轼《蝶恋花》
36一番桃李花开尽,唯有青青草色齐。宋·曾巩《城南》
37独倚栏干凝望远,一川烟草平如剪。宋·谢逸《蝶恋花》
38微质已知烦雨露,寸心终欲报春晖。宋·李纲《咏草》
40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宋·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
41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宋·杨万里《暮热游荷池上》
42花如解语迎人笑,草不知名随意生。宋·李彭《春日怀秦髯》
43嫩绿柔香远更浓,春来无处不茸茸。明·杨基《春草》
44劲草不倚于疾风,零霜则变;青葵善迎于白日,宇暧斯迷。清·王夫之《连珠》
45儿童不知春,问草何故绿。清·袁枚《偶作五绝句》
4有关于小草的古诗1、唐代白居易《草 》: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释义:长长的原上草是多么茂盛,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无情的野火只能烧掉干叶,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
2、宋代曾巩《城南》:
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
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释义:春雨迅猛,池塘水满,遥望群山,高低不齐,东边西侧,山路崎岖。热热闹闹地开了一阵的桃花和李花,此刻已开过时了,只见眼前春草萋萋,碧绿一片。
3、唐代唐彦谦《春草》:
天北天南绕路边,托根无处不延绵。
萋萋总是无情物,吹绿东风又一年。
释义:不管是天北还是天南,小草总是长满路边,它连绵不断地向远处生长,处处都能够扎根繁衍。茂盛的春草总是催人早日归家,春风吹绿小草又是一年。
4、宋代刘敞《春草》:
春草绵绵不可名,水边原上乱抽荣。
似嫌车马繁华地,才入城门便不生。
释义:春天的野草长得茂密,连绵成片,无法分辨它的名字,在水边、在土丘上随意发芽蓬勃生长。似是不喜欢车水马龙的繁华地方,一到城门旁边就再也看不到它生长的痕迹。
5、宋代梅尧臣《苏幕遮·草》:
露堤平,烟墅杳。乱碧萋萋,雨后江天晓。
独有庾郎年最少。窣地春袍,嫩色宜相照。
接长亭,迷远道。堪怨王孙,不记归期早。
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
释义:堤坝上的绿草含水带露,远处的房屋在如烟春色的掩映下若隐若现。雨后天色变晴,江水开阔,到处都是萋萋的芳草。离乡宦游的才子年少成名,他穿上及地的青色章服,衣服颜色与嫩绿的草色互相映衬,十分相宜。
芳草把路边一个又一个的长亭连接起来,使得远道凄迷。那萋萋的芳草,仿佛是在埋怨宦游的王孙公子已经忘记了归期。眼看梨花落尽,春天马上又要过去了。日光渐暗,暮霭沉沉,那翠绿的春草也似乎变得苍老了。
5关于草的诗句有什么1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汉·无名氏《古十九首·青青河畔草》
2城上草,植根非不高,所恨风霜早。 南朝宋·刘俣《诗一首》
3一丛香草足碍人,数尺游丝即横路。北朝·北周·庚信《春赋》
4春草似青袍,秋月如团扇。南朝梁·何逊《与苏九德别》
5深庭秋草绿。南朝梁·柳恽《捣衣诗》
6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7叶舒春夏绿,花吐浅深红。唐·李峤《萱》
8雨中草色绿堪染。唐·王维《辋川别业》
9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于秋天。唐·李白《日出入行》
10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唐·杜甫《旅夜书怀》
11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唐·杜甫《蜀相》
12草色遥看近却无。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13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唐·韩愈《游城南晚春》
14草色侵官道,花枝出苑墙。唐·张继《洛阳作》
15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唐·张九龄《感遇》
16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唐·刘禹锡《陋室铭》
17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18柳丝袅袅风缫出,草缕茸茸雨剪齐。唐·白居易《天津桥》
19春尽杂芳歇,夏初芳草深。唐·白居易《首夏南池独酌》
20杜康能散闷,萱草能忘忧。唐·白居易《酬梦得以萱草见赠》
21色嫩似将蓝汁染,叶齐如把剪刀裁。唐·徐夤《草》
22庭草根自浅,造化无遗功。低徊一寸心,不敢怨春风。唐·曹邺《庭草》
23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唐·戴叔伦《苏溪亭》
24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唐·罗隐《绵谷回寄蔡氏昆仲》
25江春不肯留归客,草色青青送马蹄。唐·刘长卿《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
26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唐·李商隐《晚晴》
27劲草不随风偃去。宋·范仲淹《欧伯起相访》
28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笼而可悦。宋·欧阳修《秋声赋》
29野花向客开如笑,芳草留人意自闲。宋·欧阳修《再至西都》
30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宋·梅尧臣《苏幕遮》
31花易凋零草易生。宋·苏舜钦《题花山春壁》
32细草愁烟,幽花怯露,凭栏总是销魂处。宋·晏殊《踏莎行》
33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宋·林逋《点绛唇》
34恨如芳草,萋萋刬尽还生。宋·秦观《八六子》
35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宋·苏轼《蝶恋花》
36一番桃李花开尽,唯有青青草色齐。宋·曾巩《城南》
37独倚栏干凝望远,一川烟草平如剪。宋·谢逸《蝶恋花》
38微质已知烦雨露,寸心终欲报春晖。宋·李纲《咏草》
40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宋·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
41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宋·杨万里《暮热游荷池上》
42花如解语迎人笑,草不知名随意生。宋·李彭《春日怀秦髯》
43嫩绿柔香远更浓,春来无处不茸茸。明·杨基《春草》
44劲草不倚于疾风,零霜则变;青葵善迎于白日,宇暧斯迷。清·王夫之《连珠》
45儿童不知春,问草何故绿。清·袁枚《偶作五绝句》
6描写小草的诗句一、《赋得古原草送别》
作者:唐代白居易
1、原文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2、翻译
原野上长满茂盛的青草,年年岁岁枯萎了又苍翠。原野上的大火无法烧尽,春风一吹它又生机勃发。
芳草的馨香弥漫着古道,阳光照耀下碧绿连荒城。又送游子远行踏上古道,满怀离情望着萋萋芳草。
二、《城南》
作者:宋代曾巩
1、原文
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
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2、翻译
春雨迅猛,池塘水满,遥望群山,高低不齐,东边西侧,山路崎岖。热热闹闹地开了一阵的桃花和李花,此刻已开过时了,只见眼前春草萋萋,碧绿一片。
三、《春草》
作者:唐代唐彦谦
1、原文
天北天南绕路边,托根无处不延绵。
萋萋总是无情物,吹绿东风又一年。
2、翻译
春天一到,天南地北到处都生长着路边的小草,依赖着草根,春草无处不绵延生长。可茂盛的春草总要催人回家,春风吹绿小草又过了一年了!
四、《游子吟》
作者:唐代孟郊
1、原文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翻译
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
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
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五、《蝶恋花·侬是江南游冶子》
作者:元代赵孟
1、原文
落尽杨花春满地,萋萋芳草愁千里
2、翻译
杨花落尽,芳草萋萋,勾起了我满腹愁绪。
7描写草的诗句诗中草 1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歌》) 2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3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4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孟郊:《游子吟)) 5林暗草惊风, 将军夜引弓。
(卢纶:《塞下曲》) 6种豆南山下, 草盛豆苗稀。 (陶渊明:《归园田居)) 7道狭草木长, 夕露沾我衣。
(陶渊明:(归园田居)) 8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韦应物:(滁州西涧)) 9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0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 11 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12 长亭外, 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李叔同:《送别》) 13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韦应物:《滁州西涧》) 14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郎》) 15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刘禹锡《乌衣巷》) 16林暗草惊风, 将军夜引弓。 (卢纶《塞下曲》) 17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刘禹锡《乌衣巷》)。
8关于草的诗句细雨湿流光,芳草年年与恨长 草色遥看近却无 燕歌未断塞鸿飞,牧马群嘶边草绿 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墙头雨细垂纤草,水面风回聚落花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风吹草低见牛羊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草青临水地,头白见花人 蟾光澹荡,冷浸琪花瑶草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风吹草低见牛羊 。
谁言寸草心。
参考资料:
1、青青河畔草 两汉:佚名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
译文:河边草地青青,园中柳树郁郁葱葱。站在绣楼上的那位女子体态盈盈,她靠着窗户容光照人好像皎皎的明月。上着艳丽妆容,姿容美好,纤纤手指扶着窗儿眺望着远方。她曾经是常年卖唱的歌女,现在已经成了游子的妻子。不想游子远行在外总是不回来,丢下她一个独守空房实在难以忍受寂寞。
2、草/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代: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译文:原野上长满茂盛的青草,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野火无法烧尽满地的野草,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远处芬芳的野草遮没了古道,阳光照耀下碧绿连荒城。今天我又来送别老朋友,连繁茂的草儿也满怀离别之情。
3、调笑令·边草 唐代:戴叔伦
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山南山北雪晴,
千里万里月明。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
译文:边塞的野草啊,边塞的野草!野草枯尽,戍边的兵士也已老。山南山北雪后放睛,千里万里处处月明。明月啊,明月!远处传来胡笳一声,令人悲苦愁绝。
4、春草 唐代:唐彦谦
天北天南绕路边,托根无处不延绵。
萋萋总是无情物,吹绿东风又一年。
译文:不管是天北还是天南,小草总是长满路边,它连绵不断地向远处生长,处处都能够扎根繁衍。茂盛的春草总是催人早日归家,春风吹绿小草又是一年。
5、何草不黄 先秦:佚名
何草不黄?何日不行?何人不将?经营四方。
何草不玄?何人不矜?哀我征夫,独为匪民。
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哀我征夫,朝夕不暇。
有芃者狐,率彼幽草。有栈之车,行彼周道。
译文:什么草儿不枯黄,什么日子不奔忙。什么人哪不从征,往来经营走四方。什么草儿不黑腐,什么人哪似鳏夫。可悲我等出征者,不被当人如尘土。既非野牛又非虎,穿行旷野不停步。可悲我等出征者,白天黑夜都忙碌。野地狐狸毛蓬松,往来出没深草丛。役车高高载征人,驰行在那大路中。
10关于草的古诗词1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汉·无名氏《古十九首·青青河畔草》
2城上草,植根非不高,所恨风霜早。 南朝宋·刘俣《诗一首》
3一丛香草足碍人,数尺游丝即横路。北朝·北周·庚信《春赋》
4春草似青袍,秋月如团扇。南朝梁·何逊《与苏九德别》
5深庭秋草绿。南朝梁·柳恽《捣衣诗》
6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7叶舒春夏绿,花吐浅深红。唐·李峤《萱》
8雨中草色绿堪染。唐·王维《辋川别业》
9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于秋天。唐·李白《日出入行》
10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唐·杜甫《旅夜书怀》
11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唐·杜甫《蜀相》
12草色遥看近却无。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13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唐·韩愈《游城南晚春》
14草色侵官道,花枝出苑墙。唐·张继《洛阳作》
15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唐·张九龄《感遇》
16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唐·刘禹锡《陋室铭》
17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18柳丝袅袅风缫出,草缕茸茸雨剪齐。唐·白居易《天津桥》
19春尽杂芳歇,夏初芳草深。唐·白居易《首夏南池独酌》
20杜康能散闷,萱草能忘忧。唐·白居易《酬梦得以萱草见赠》
21色嫩似将蓝汁染,叶齐如把剪刀裁。唐·徐夤《草》
22庭草根自浅,造化无遗功。低徊一寸心,不敢怨春风。唐·曹邺《庭草》
23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唐·戴叔伦《苏溪亭》
24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唐·罗隐《绵谷回寄蔡氏昆仲》
25江春不肯留归客,草色青青送马蹄。唐·刘长卿《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
26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唐·李商隐《晚晴》
27劲草不随风偃去。宋·范仲淹《欧伯起相访》
28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笼而可悦。宋·欧阳修《秋声赋》
29野花向客开如笑,芳草留人意自闲。宋·欧阳修《再至西都》
30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宋·梅尧臣《苏幕遮》
31花易凋零草易生。宋·苏舜钦《题花山春壁》
32细草愁烟,幽花怯露,凭栏总是销魂处。宋·晏殊《踏莎行》
33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宋·林逋《点绛唇》
34恨如芳草,萋萋刬尽还生。宋·秦观《八六子》
35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宋·苏轼《蝶恋花》
36一番桃李花开尽,唯有青青草色齐。宋·曾巩《城南》
37独倚栏干凝望远,一川烟草平如剪。宋·谢逸《蝶恋花》
38微质已知烦雨露,寸心终欲报春晖。宋·李纲《咏草》
40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宋·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
41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宋·杨万里《暮热游荷池上》
42花如解语迎人笑,草不知名随意生。宋·李彭《春日怀秦髯》
43嫩绿柔香远更浓,春来无处不茸茸。明·杨基《春草》
44劲草不倚于疾风,零霜则变;青葵善迎于白日,宇暧斯迷。清·王夫之《连珠》
45儿童不知春,问草何故绿。清·袁枚《偶作五绝句》
此诗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白居易的《草》,全诗名为《赋得古原草送别》。
《赋得古原草送别》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成名作。全诗看,原上草虽有所指,但喻意并无确定。“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却作为一种“韧劲”而有口皆碑,成为传之千古的绝唱。
原文如下: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译文如下:
原野上长满茂盛的青草,年年岁岁枯萎了又苍翠。
原野上的大火无法烧尽,春风一吹它又生机勃发。
芳草的馨香弥漫着古道,阳光照耀下碧绿连荒城。
又送游子远行踏上古道,满怀离情望着萋萋芳草。
词语注释如下:
赋得:借古人诗句或成语命题作诗。诗题前一般都冠以“赋得”二字。这是古代人学习作诗或文人聚会分题作诗或科举考试时命题作诗的一种方式,称为"赋得体"。
离离:青草茂盛的样子。
一岁一枯荣:枯,枯萎。荣,茂盛。野草每年都会茂盛一次,枯萎一次。
远芳侵古道:芳,指野草那浓郁的香气。远芳:草香远播。侵,侵占,长满。远处芬芳的野草一直长到古老的驿道上。
晴翠:草原明丽翠绿。
扩展资料:
《赋得古原草送别》作于公元788年(唐德宗贞元三年),作者当时实龄十六岁。此诗是应考习作,按科考规矩,凡限定的诗题,题目前必须加“赋得”二字,作法与咏物诗相似。
首句即破题面“古原草”三字。多么茂盛(“离离”)的原上草,抓住“春草”生命力旺盛的特征,可说是从“春草生兮萋萋”脱化而不着迹,为后文开出很好的思路。
就“古原草”而言,何尝不可开作“秋来深径里”(僧古怀《原是秋草》),那通篇也就将是另一种气象了。野草是一年生植物,春荣秋枯,岁岁循环不已。“一岁一枯荣”意思似不过如此。
然而写作“枯──荣”,与作“荣──枯”就大不一样。如作后者,便是秋草,便不能生发出三、四的好句来。两个“一”字复叠,形成咏叹,又先状出一种生生不已的情味,三、四句就水到渠成了。
——赋得古原草送别
《草》
又名《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
译文:
古原上的野草乱生乱长, 每年春来茂盛秋来枯黄。 任凭野火焚烧不尽不灭, 春风一吹旧蓬勃生长。 远处芳草掩没古老驿道, 延至荒城一片翠绿清朗。 春绿草长又送游子远去, 萋萋乱草可比满腹离伤。 评析: 这是咏物诗,也可作为寓言诗看。有人认为是讥刺小人的。从全诗看,原上草虽 有所指,但喻意并无确定。“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却作为一种“韧劲”而有 口皆碑,成为传之千古的绝唱。
注释:
本诗又题《草》。赋得:凡是指定、限定的诗题例在题目上加“赋得”二字。这种作法起源于“应制诗”,后来广泛用于科举“试帖诗”。此诗为作者准备科举考试而拟题的习作,所以也加了“赋得”二字。“又送”两句诗意,本自《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最著名的就是这首完整版的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
迟迟:缓慢。卉木:草木。萋萋:草茂盛的样子。仓庚:莺。喈喈:鸟鸣声众而和。蘩:白蒿。祁祁:众多。
《诗经·小雅·出车》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汉 乐府古辞《长歌行》
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
晋 乐府古辞《盂珠》
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
秀:秀丽。屯:驻,聚集。
南朝宋 谢灵运《入彭蠡湖口》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变鸣禽:鸣叫的鸟换了种类。两句写冬去春来,鸟儿已经替换了。
南朝宋 谢灵运《登池上楼》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覆春洲:落满了春天的沙洲。杂英;各种各样的花。芳甸:郊野。
南朝梁 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
唐 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
唐 李白《金门答苏秀才》
林花著雨燕支湿,水荇牵风翠带长
燕支:胭脂。荇:荇菜,一种水生草本植物。
唐 杜甫《曲江对雨》
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萱草:一种古人以为可以使人忘忧的草。此句说萱草萌芽,侵陵雪色。漏泄:透露。
唐 杜甫《腊日》
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
阳和:春天的和暖之气。
唐 钱起《春郊》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半;多数。未匀:参差不齐。
唐 杨巨源《城东早春》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两句写白雪等不及春天到来,已穿树飞花装点早春之景。
唐 韩愈《春雪》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天街:京城里的街道。草色遥看;春草始生,微微露出一点细芽,远看一片新绿,近看却似不见。绝胜;远远胜过。
唐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芳菲:美盛的花草。
唐 韩愈《晚春》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唐 杜牧《怅诗》:“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唐 王涯《春游曲》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春阴:春天的阴云。幽花:清幽的花。明:绚丽。
宋·苏舜钦《淮中晚泊犊头》:“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春到人间草木知
宋·张栻《立春偶成》:“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